登陆注册
15486600000003

第3章

南极天宫,青华上帝;为扶桑之救主,秉大乙之乾纲;气运九天,权综五岳;现千万亿之化身,示圣真仙之密谛;大悲大愿,至圣至仁;祯祥瑞应,度人无量天尊,无上道祖仙师赐箓。

今日读《清静经》,便要行清静法。夫清静者,清静其心也。人之病根,大约在种种妄念。妄念既除,尚有多少游思扰于胸臆。去游思之道,惟在内观。始而有物,至于无物,无物之极,至于无我;澄水不澜,明月无影;以为非空,纤毫洞彻,但见光明;以为本空,冥冥默默,万象咸具。此际著脚不得,著想不得,洞洞朗朗,玄玄寂寂。结丹之道,备于斯矣。

功行乃升仙入道之津,而积功行当自孝始。济施非贫士所能,然言语之间,诱人为善,阻人为恶,在我不过口舌之劳,而人蒙无限之福,便是莫大阴功。诵《大洞经》,持斗姆咒,可以超拔祖先,弘资冥福,即是孝心。无益之书不必读,无益之戏不必为。有事则干之,务要忠厚存心,利益民物。无事则清心静坐,或诵经,或默朝,念念对越上真。上真至慈至悲,其视学道之士,如慈母之爱其赤子,刻刻放心不过。岂有赤子眷恋慈母,而慈母漫不为顾之理?嗟乎,人生于世,光阴弹指即过,圣人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诚格论也。有志须立真志,为学须做真学。久而不懈,灵光一透,仙岛天宫即在眼前,堂堂一条大路、朗朗一座法门,自在人方寸之间。此路即升天之路,此门即入道之门。人肯第一步上进此大路,进此法门,念头不差,脚根便快,成仙作佛,极易易事。

子读《清静经》,当句句玩味,言言解悟,以吾心合上真之心。自家有得手工夫,忘言之妙,乃为真境。游思亦无难除,随起随灭,一刀截断。静坐时,此心不可执著。若为游思之故,束缚大苦,性地安得圆通?灵光何由透发?反要潇洒自如,旷旷荡荡,浑然太虚之体,不为物累。故昔人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执守一中,便为非中,以此故也。游思之不能无,如浮云之不足以累天。久久磨洗,自然拔本绝源,空灵无有。前以游思喻浮云,此确论也。至于日间应酬,非山中习静羽流,岂能免此?吾亦有法嘱子。任他可喜可怒可哀可乐之事,随时应付,过即不留。譬如风雷电雾,天所不能无,而不可谓风雷电雾之即天。喜怒哀乐,心所不能无,而不可谓喜怒哀乐之即心。天有真天体,心有真心体,由我应酬,而湛然空寂,常惺惺存,活泼泼地,此为要诀。

炼丹先要炼心。炼心之法,以去闲思妄想为清净法门。仙家祖祖相传,无他道也。吾心一念不起,则虚白自然相生。此时精为真精,气为真气,神为真神。用真精真气真神,浑合为一,炼之为黍米珠,为阳神,而仙道成矣。以神合气,静养为功,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是也。以气合神,操持为要,孟子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是也;以精合神,清虚为本,孟子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是也。虽然,精气神三者,分之则三,合之则一。神气者,听命于精者也。人能完其精而神自旺,完其精而气自舒。然后加以调剂之功,返还之道,无患灵胎之难结,而大丹之不成也。此入门下手之法,特书以示子。

子欲炼丹而不先炼心,犹鞭马使奔而羁其足也。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心灵则神清,神清则气凝,气凝则精固。丹经所谓筑基、药材、炉鼎、铅汞、龙虎、日月、坎离,皆从炼心上立名。至于配合之道,交济之功,升降之法,烹炼之术,此其余事。若心源未能澄澈,情欲缠绕,则筑基虽固必复倾,药材虽具必多缺,炉残鼎败,龙战虎哮,日蚀月晦,坎虚离实。此时欲讲配合,则阴阳不和,不明交济,则水火不睦,欲升而返降,欲降而退升,三尸害之,六贼扰之,一杯之水难救车薪之火。故曰: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此至言也,确论也。此一语道破天机、打穿魔障者也。

炼心者,仙家彻始彻终之要道也。心地茅塞,虽得丹道,亦是旁门;虽成顽仙,不登玄籍,参不得大罗仙子,进不得大乘法门。是故,欲结圣胎,先登圆觉,此要语也。调剂之功,全在升降。升降之法,全在静观。静不终静,静中有动。有动非动,造化转旋。观不执观,观中有觉,有觉非觉,灵光恍惚。静而后观,观而能静,是为静观。当此之时,鼎虚而药实,水刚而火柔,一烹一炼,一嘘一吸,皆与天地同其玄化,日月同其运转,阴阳同其清浊,四时同其代序。从有入无谓之黍珠,从无入有谓之阳神。工夫至此,形神俱化之时也。若未曾炼心,依旧是七情六欲污秽俗肠,而欲求长生之术,窥金丹之妙,是犹武夫执干戈而操丝桐之韵,劣马服羁靮而骤羊肠之坂,欲五音调畅、六辔安闲,难矣!

上章言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此万派归宗之论,历代祖师心心相印,非子好道,我决不传。然炼心有不同,有炼闻见之心,有炼无闻无见之心。何谓闻见之心?事至物来,随感而应,无入而不自得,取之左右逢源,儒家圣贤已曾道过,譬如明镜宝珠照物者,镜光珠彩而镜静常明、珠圆自皎,何常因所照而辄变,因照多而辄晦耶?何谓无闻无见之心?寂寂反照,朗朗内观,无人见,无我见,无有见,无无见,无无有见,无无无见,有镜之光而实无镜,有珠之彩而实无珠。当此之时,大觉如来亦当让子一座,而诸色声界尽在子光明白毫中矣。然炼闻见之心,须于动处炼之。炎炎火炕,焦天烁地,而我心清凉自在,如一滴杨枝露水,此谓动处之炼。无闻无见之心,须于静处炼之。一觉万劫,泡影电光,随起随灭,而如如不动,慧性常空,此为静处之炼。虽然,闻见之心与无闻无见之心,总一也,则动处之炼与静处之炼,总一炼心,何分何不分之有?

张紫阳丹书,发前人所未发,诚丹家指南也。然采取火候,多用隐语,彼以灵丹为天地之所秘,欲学者静参而自得之。张真用心良苦矣!吾则不然,务要淘尽宿尘,独显一条大路,使学者朝发而夕至,凡有慧根,无不可以造渊微,证大罗仙之位。然而难矣!即如炼心两字为成仙一贯之学,苟非坐破蒲团、磨穿膝盖,岂能不起思为、一无染著、洞见本来面目、证彻无上根源?故炼心为仙家铁壁铜关。攻得此关破,打得此壁穿,所谓圆陀陀,赤洒洒,黍珠一粒,阳神三寸,自在玄官,周通法界。虽有烹炼之功,养火之候,亦可谓造塔七层,独余一顶,直顷刻间事耳。子深有道心,勇于砥砺,诚当今之豪杰,何患道之不明,丹之不就?然静观工夫,非心如死灰、形同槁木,不能撇弃一切、撒手悬崖。子世念虽轻,家缘未断,何由卒新此种襟怀、这场事业?嗟乎,青春易过,白发催人,子其勉之,宜自警省!

问曰:弟子觉世缘虽薄,家业正纷,儿童绕膝,衣食萦怀,频年舌耕餬口,虽有学道之心,不获静栖之所,颠倒尘缘,沉沦业纲,恐一旦无常,永堕苦海。惟师悲悯,何以教我?师曰:炼丹之法,千言万语,总尽炼心两字,而炼心之法,不必出世。古之成仙者,岂尽入林、杜人事,而后得跨鸾乘鹤、逍遥紫府哉?

总之,日用饮食,无非是道;仰事俯畜,无非是道;戎马疆场,亦无非是道。昔人所谓“动处炼神,静处炼命”,旨哉其言乎!至于习静工夫,《中庸》第一章即说:“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人能不睹不闻时,戒慎恐惧,致中而天地位,致和而万物育,便是如来最上一乘。乘狮坐象,不过此心此理,何以异于人哉?吾子以尘缘俗累为忧,是欲舍现在而欲求超脱之处;君子素位而行,谅不为此也。昔文王囚羑里而演《周易》,仲尼阨陈蔡而操弦歌;圣人遇患难不堪之境,尚能尽性达命,况子今日所处,未必至于如此之极乎哉!我子但患无志,不患多累。有真志即有真学。上而洞天福地,下而羊牢马枥,学道之人,须平等视之。究竟大菩萨莲花宝座,与罪鬼铁床火炕,本同一境。何也?菩萨此佛性,罪鬼亦此佛性也。君子言性而不言境也。

张紫阳“意为媒”说,寥寥数言,殊未通畅。吾今并为子足之。意原于心而成于性,故有真心乃有真性,有真性方有真意,此意谓之先天一意。夫先天,物象未形,不露朕兆,安得有所谓意?当夫静坐之际,一心端坐,洞然玄朗,无渣滓,无知识,即先天性体也。从此空中落出一点真意,如太极一圈而阴阳于此孕,伏羲一画而两仪于此生,故谓之先天一意。以之配水火,引铅汞,用无不灵。丹道之成,皆此一意为之运用而转旋也。丹家之用意如此,而张子言之,殊见脱略,岂所以教后学、示来兹乎?

玄关一窍,微妙难知。以为在内,非在内也,以为在外,非在外也。虽《中庸》第一章亦曾言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夫未发非玄关也,既发非玄关也,惟将发未发、未发忽发之际发之者,玄关也。略先一息非玄关矣,略后一息非玄关矣。故玄关之在人,方其静时,转眼即是,及其动时,转眼即非,是直须臾耳,瞬息耳。自其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关。何也?造化以后,天地日趋于动也。天地之动,谁为动之?玄关动之也。一动之后,即非玄关矣。自其小者而言,鸢之飞也,鱼之跃也,昆虫之化也,蟪蛄之鸣也,谁为飞之跃之化之鸣之?一玄关为之也。若就人身而言,则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举动也,耳目之听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为玄关也。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感而思,觉而照,即非玄关矣。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捉摸不著。

呜呼,炼丹不知此玄关一窍者,汩没大矣。今人皆气质之性用事,玄关之闭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惟静之又静,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此玄关一窍。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邵子曰:“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内有个玄关一窍,顷刻不见,须急寻之。

昨论玄关一窍,先天不传之秘,历代祖师所不欲尽言者,尽付于子。夫玄关一窍,乃诸圣诸仙特从明心见性时节,提出两字以教学者。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炼丹之妙括。故古人凭空提出两字以教后学,使其从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仙家之分身化气,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变万化,皆从此玄关参得来、把得定、打得筋斗转、落得注脚实,则变化由心,幽显惟我,无难事矣。此数言皆天机也,非有十年苦功,钻研不透。虽然,执着十年便是痴见,易则顷刻,难则终身。子具宿慧,谅决不难。

启曰:弟子觉以宿世因缘得遇圣师指示大道,非不黾勉以从,卒为口舌之故,频年教授,如伏枥之马,为人驰驱,志在刍粟而已,而性命之学从未望见,苦海深沉,举头无岸。一念及此,不觉心火上炎,通身汗下。惟师悲悯,何以教之?师曰:子今日工夫,自问可以做得的,只管做去,做得一分是一分,虽非要道,亦是将来得道根基。譬如造屋,先要筑得屋根坚固,排得四柱著实,则重楼复阁、画栋雕梁,可以次第而成。苟尺土不施,寸薪未积,而徒妄想高堂,游心广厦,何异缘木求鱼也?丹书不可不看,亦不可按图索骥。子试习静修,一有入手,自然妙绪纷来,头头是道,虽欲住手,不可得矣。子宿具慧根,注名仙籍,深造以道,何可忽乎哉?

我从来教人,只说从下等工夫做起,下学自然上达。虽然,亦无所谓下等上等也。如炼心两字,下等在内,上等亦在内。去妄想,除游思,便是下等。顷刻之间,直超圆悟,便是上等。古亦有之。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哉?然未做工夫与方做工夫,不可便作此想,恐躁心乘之。先难后获,实静修之要诀也。至于采药炼丹,子既读丹经,已知大略。静修既妙,自能节节相生,头头是道,无穷妙境,从先天一意流出;非但空空之知、虚虚之觉,实有真乐真受用处;一元常见,万象回春,不可以言语形容也。我之于子,无言不尽。宿世根由,一朝觌面,非惟子不能无我,我亦不能无子。子道之不成,我之忧也。日中稍暇,须端坐片时,内观心体。子忿念嗔念最多,若能清净,便拔出一大业障。凡诸病根,次第除之。绵绵做去,自有机缘辏合,天从人愿。尘累一清,身心无碍,根基自如,大道何难?

吾教子从下等工夫做起去。古来成仙得道者,类多如此,岂独子为然哉?静以养心,明以见性,慧以观神,定以长气,寡欲以生精,致虚以立意,此要诀也。静则无为故心清,明则不昏故性见,慧则能照故神全,定则常存故气舒,寡欲则一元固故精生,致虚则万缘空故意实,此要诀中之要诀也。至于丹经所立种种名象,甚觉可删。曰铅汞,曰日月,曰乌兔,曰金木,曰婴姹,曰东三西四南二北一,皆后人因义立名。其要语也,不过精气神,而三元五行尽此矣。宜降则降,宜升则升。静以守之,虚以合之。运之以意而未尝有意。得之于心而本无心。动而与天行之健,其动则静中之动也。静而与地体之凝,其静乃动中之静也。而吃紧处在玄关一窍,要见得透,捱得定。前日两论已尽之。大道无为而至简,并无奇怪足以骇人听闻,固尽人所可为者,况聪明笃志如吾子者乎?丹士好为新奇可喜之论,我不知其道为何道,丹为何丹也?

子看丹经,当得其大要。如紫阳氏所著“心为主,神为君,精气为从,意为媒”诸说,皆要言可听。至其抽添换火,立为十转之法,此不可尽信者也。夫炼丹犹如炊饭,火急则焦,火缓则生,不急不缓,饭乃味全。炼丹火急则铅走汞飞,故贵绵绵若存。火缓则鼎寒炉冷,故贵惺惺常在;不急不缓,火候到时,群阴自消,阳神自见。何必多立名色,行岐途以乱学者?今再将二字诀申明一番:曰静,曰观。观时主静,静时有观,炼丹之法备之矣。

张紫阳丹经后段,以日中十二时配左右分数,或其自历之境,亦未可知。然人身脉络微有不同,则用火或有不合,各人自去阅历,自去证验。而张子欲以一己律天下之人,则惑矣。吾所以教子以炼心习静,而以火候付之自然者,我之火候如此,子之火候未必如此。我自有心得,必欲强而同之,是胶柱鼓瑟矣。子一俟秋凉,即便习静。一点诚心,万缘俱息,内魔既清,外魔自绝。且子诵《大洞经》,护法诸神不离左右,可无以此为虑。夫人心业未断,自己便是一大魔头。意念知识,俱是魔将魔兵;肝肾肺肠,俱是魔巢魔窟。若心地灵明,性源澄澈,志立得真,愿发得大,虽有十万魔军周匝围绕,何惧之有?大丈夫铜肝铁胆,为宇宙干大事业,虽见刀锯鼎镬,尚不怕死,况魔者不过幻境乎!何曾见幻境能乱真心?勇往直前,有进无退,子其自矢勿懈!

问曰:静坐几时,可见元神元气?师曰:静坐至无思无念之时,则真息绵绵,元神见而元气生矣。曰:神气有形乎?师曰:清空一片,安得有形?曰:然则何以谓之神?何以谓之气?曰:其中灵者谓之神,运者谓之气。曰:无形何以结丹?曰:无中生有。曰:静坐几时,方能无思无念?师曰:初学打坐者,数刻之后,方能屏除幻妄;习静既久,一饭之顷,恍恍惚惚,已入无何有之乡矣。初学不但于坐时存心,凡操作经营,须要把打坐时所悟所得,时时护持,则定力易成,妙境易至,入定益深,遍体融化,如岭云川月。丹家采铅引汞,亦于心斋坐忘之际流出一点胎息为之耳。

问曰:弟子觉夙遘冥凶,动遭多难,自分此身早填沟壑,茫茫万劫,芥子牛毛,何幸今生今世得遇圣师指示大道!感而思奋,继之泪零,诚敬益加,灵丹秘旨,望悉相传!弟子得道之后,誓当长居门下,永远皈依!师曰:吾向来所谈,本详性而略命。子心所未慊,在此而已。夫结丹始于炼心,炼心在于静观。静观之至,大药自生,三元互见矣。安炉立鼎,巽风坤土,紫阳之说可听也。至于火候之运行,则更有说焉。夫人身血气流通,其循环升降,原应周天之度;动中不觉,及至静时,则脉络骨节之间,曛然而上升,油然而下降,分寸不差,毫厘不爽;自尾闾逆至泥丸,自泥丸顺至绛宫,翕聚神房,与五行之气浑合为一,归于中黄脐内。所谓“一点落黄庭”,此其时矣。抽铅添汞之法,不过如此。诸说纷纷,琐碎极矣。

阳神之脱胎也,有光自脐轮外注,有香自鼻口中出,此脱胎之先兆也。既脱之后,则金光四射,毛窍晶融,如日之初升于海,珠之初见于渊,而香气氤氲满室矣。一声霹雳,金火交流,而阳神已出于泥丸矣。既出之后,全看平日工夫。吾所以先言炼心,正为此际也。平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纯是先天灵气结成,本来无思无为,遇境不染,见物不迁,收纵在我,去来自如;一进泥丸,此身便如火热,金光复从毛窍间出,香气亦复氤氲;顷刻间返到黄庭,虽有如无,不知不觉,此真境也。若心地未能虚明,所结之胎决非圣胎,所成之神原带几分驳杂,犹人气禀昏浊,多以气质之性用事,其神虽出,一见可惧则怖生,一见可欲则爱生,殆将流连忘返,随入魔道;此身虽死,不知者以为得仙坐化,谁知阳神之一出而不复者,殆不可问矣!前言炼心为成仙一半工夫,由今推之,则炼心为成仙彻始彻终之要道也。昔言一半,今曰十分,再加之曰十二分,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问曰:倘心地未能至虚至明,而胎神已出,为之奈何?师曰:必不得已,尚有炼虚一著。胎神虽出,要紧紧收住,留他做完了炼虚一段工夫,放那猴子出去,则真光法界任意逍遥,大而化之,不可得而知矣。敢问:何以谓之炼虚?曰:难言也。

前言火候之法,子今日所看丹经,与我意合,不过主静内观,使真气运行不止而已。又谓之抽铅添汞,不过真水常升,真火常降而已。古圣“惩忿窒欲”四字,是沐浴抽添之要诀也。忿不惩则火宜降而反升,欲不窒则水宜升而反泻。虽十分工夫,做至九分九厘,亦必丹鼎飞败,真元下泄,且有不测,不止不成已也。然惩忿窒欲,尚是勉强工夫,必至无忿可惩,无欲可窒,连惩窒之念俱忘,方可成丹。

炼丹之法,始于炼心,继以采取,终以火候,如此而已矣。炼心之法,静观为宗。静中之观,有观无物;观中之静,以静而动;元精溶溶,元神跃跃,元气腾腾,三元具矣。采取之法,真意本于真心,真元由于真意,引之而升,如珠之引龙,懦懦乎不蹻不慢,引之而降,如竹之引泉,涓涓乎不疾不徐,如奏笙簧,如调琴瑟;男欢女爱,夫刚妇柔,两情和畅,送入黄宫,而采取交会之理毕矣。至于火候,以真气薰蒸为沐浴,以绵绵不绝为抽添;一年十月,有物如人,从中跳出,徘徊于太阳之宫,出见于泥丸之府,而一身之丹成矣。至若炼虚,全要胸怀浩荡,妙至忘身,无我无人,何天何地,觉清空一气,混混沌沌中,一点真阳,是我非我,是虚非虚,造化运旋,错行代明,分之无可分,合之无可合,是曰炼虚。炼虚者,以阳神之虚,合太虚之虚,而融洽无间,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也。此出胎以后之功,分身以前之事也。

问曰:阳神出胎以后,尚在人腹中,何能与太虚合体?师曰:虚其心可以忘形。人而至于忘形,则阳神在腹中,与在太虚无异,何不可合体之有哉?总而言之,炼虚只完得炼心末后一段工夫。但幻身有形,故曰炼心;阳神无形,故曰炼虚。曰:炼虚工夫,要做几时?师曰:九年温养,不过做得炼虚一著。炼虚之妙,变化无穷,可以踏霞驾云,浑身飞去,岂特出神而已乎?然此一著最不容易,千人万人中难得一二人也。

问曰:炼心炼到一无所有,脱胎之后,可以省却炼虚一节否?师曰:既炼至一无所有,则身心皆化于虚,更何虚之可炼?以一无所有之心,结一无所有之胎,养一无所有之阳神,合一无所有之太虚,显大法相,放大毫光,百千万亿身遍满虚空际,譬如明珠发光,总一光而已。若炼心时节未能淘尽宿根,则阳神为夹杂之神,虽欲飞腾霄汉,犹如绵里藏针,油中著水,不容相入,是以假九年温养之功,做脱胎炼虚之学,仍炼至一无所有而后已。约而言之,炼心之阳神,性之也;炼虚之阳神,反之也;性反之间,非人所能为也。问曰:诚如师言,炼心之阳神,可以不费温养之功,而出神太早,丹经所呵,此何义也?师曰:我所得传于子者,以炼心为最上一乘:从此结胎,是个圣胎;从此出神,是个圣人;放大光明,超出三界,与太虚而常存,后天地而不毁,此西方古佛修行之妙道也。奈何世之师家,但知炼命,不知炼性;但知开关闭气、移炉换鼎之法,不知性始真空、浑然无物之理,所结之胎原是凡胎,所出之神原是凡人,依旧上不得天,依旧参不得圣,无可奈何,只得重做工夫,使这孩子重去修真学道,重去明心见性,实者虚之,有者无之,此所谓因其本而反求其末也。譬如一人本原虚弱,兼带风寒,盲医无识,但去补其虚弱,连这风寒通补在内,病何由去?仙家炼命之学,补原之药也;炼心之学,去病之药也。欲要炼命,必先炼性;欲要补元,必疏其杂病而先去之,此一定之理也。是以精修之士,独重炼心,淘得一点元神如水月交辉,火候到时,胎神圆满,揭开鼎盖,跳出轮回,尽天地,遍乾坤,都化作一团紫彩金光,上贯三清,下彻六道,将见元始至尊与毗卢遮那古佛欢然来会,与之握手叙契阔之多时,恨相见之已晚。此近在顷刻之间,而更何九年温养之可言哉?

数息者,所以收其放心。若能静观,刻刻内照,安用数为?夫静观到一念不起之时,方可用意寻玄关一窍。既云一念不起,而又何用意寻?不知用意之法有个妙处,在无心中照顾,如种火者然,不见有火而火不绝。万境皆空,忽然一觉,非玄关而何?从此便要认得这个机关清。譬如有人乘千里骥,绝尘而奔,吾要认得这个马上人,暂一经眼,牢牢记著,颊上三毫,宛在目中,如此玄关方为我有。长生不死,超出万劫之外,全凭此时一觉为我主张;千变万化,全凭此时一觉为我机括。然此一觉,非易事也。明珠美玉无价之宝,可以智力求,而此一觉,不可以智力求。然亦非难事也。走遍天涯,原来近在这里,个个人自有的,不费一钱去买。或者曰:炼丹应有切实工夫,安用此一觉为哉?吾应之曰:此一觉,无始以来不可多得,太极得此一觉而生天地,吾身有此一觉而成仙作佛。总计之,有两个一觉。然此一觉在何时寻、何处寻?曰:静极而动之际,有此一觉,静时固非,动时亦非,露处在一息,一息之后不见矣。

同类推荐
  • 进化成猴

    进化成猴

    都说女研究生最惨,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而柳依依觉得,她不仅仅是愁,这论文、嫁人、找工作,简直就是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时时都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今天的相亲,又让她备受打击。今天这个是师兄的妻子给她介绍的,是信息工程系的一个博士。这条件听起来很让人兴奋,因为她心目中的丈夫,就应该是个学工程的,也应该是个博士。但凭经验,她不仅担心,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快三十岁的博士仍然单身,怎么想都可能是个问题男人。身高矮点长得丑点倒不要紧,男才女貌,男人么,有才就行。怕就怕性格有那么一些缺陷,比如窝囊、孤僻、古怪、书呆子,哪一样都让人感觉不舒服。
  • 中华女子银行

    中华女子银行

    宋玉芳原本是富家千金,分家之后就只是个穷教员的女儿,无论是在人才济济的贝满女中还是金光灿灿的中国银行,对于“纸醉金迷”四个字她永远是旁观者,但她坚信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 惊天奇案Ⅱ:滔天大罪

    惊天奇案Ⅱ:滔天大罪

    操纵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幕后黑手,美国次贷危机背后的神秘大亨,股市崩盘之后的最大赢家……神探韩峰,为您解密一个企图垄断中国甚至世界房地产的巨大阴谋!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地产大亨相继遇难,与此同时,香港、台湾,甚至中国一些偏远地区的房地产大亨也难逃死劫,接连不明死亡的背后,是谁在充当策划推手的角色?在巨额回报前,是谁犯下滔天大罪,向法律和道德宣战?在房地产暴利时代即将过去的时候,在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拐点时期,让我们再次跟随神探韩峰的脚步,回头去看它曾经的暴利与罪恶!
  • 不可逃脱

    不可逃脱

    女探长英姿三十岁了还没有男朋友。某电影公司投资拍摄一部侦案影片,需要拍摄警犬的镜头,英姿带着警犬赶赴拍摄现场。电影拍摄现场的合作,造就了英姿和影视明星唯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英姿迅速坠入爱河,抵挡不住唯强大的求婚攻势,和他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一切,却引起了英姿的女友、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于小菲的嫉妒。由于公务繁忙,英姿与唯聚少离多。侦破一起残害少女案后,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英姿,却意外地发现唯和小菲关系暧昧。就在英姿不知所措的时候,于小菲突然遇害,英姿继续为侦破案件奔波,同时也为唯对爱情的背叛而撕心裂肺。
  • 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的贼

    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的贼

    伯尼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只是认为自己没犯法却要进监狱不怎么公平。他去为一个有钱人的藏书估价,顺便留下了无数的指纹。伯尼发现自己成了警方的通缉对象,因为他的客户当天晚上死在了家里。与此同时,卡洛琳的猫被人捉走了,绑架者索要二十五万美元赎金。于是,伯尼想到了他在客户家中看到的那幅蒙德里安……
热门推荐
  • 一起来摇滚!

    一起来摇滚!

    家人之间的关爱固然重要,但更要以对方需要的方式来给予。要不然就算有山姆的超能力也救不了这次复活节假期啊。
  • 消失的阳台

    消失的阳台

    周五下班时,康旭几个要好同事嚷嚷着要他一起去吃饭,是最近刚进驻武汉的一家热门湘菜馆。同事小莫已经在团购网团好优惠券了。康旭还挺想尝尝辣,可一想近几个月手头钱很紧,这一出去又得百把块钱消耗在吃吃喝喝里了,划不来。他只得把手一摊,说:“不去了,家里有事呢!”几个同事打哈哈说:“哎哟,和你老婆还腻着呢!这都结婚多久了!”康旭笑笑,含含糊糊地应了几句,“岳父岳母周末要来,得收拾收拾。”同事“哦”了一声。康旭一时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只得一边走出办公室,一边假装全神贯注盯着手机屏幕。
  • 三星妖姬(下)

    三星妖姬(下)

    黎斯一行七人为了各自的目的来到十方山,还未进入内山就已经接连死去两人。剩下的五人成功进入了内山的邢天城,不想在圣礼祭宴上,古族族长暴毙身亡,黎斯等人被捕……阿木身穿银白披风从空冷的星宫走出。第七城已经集齐了护送圣少女的队伍,总共十四人,最前面是兀鹰、班西、云眼和侍从。稍后是一顶红蓝包皮的小轿以及两名轿夫。再往后是四名抬着五百斤石钟的古族力士。
  • 爷有病,勿靠近

    爷有病,勿靠近

    孤笙萧无奈的看着身边穿着黑色汉服的精致邪魅张扬的男孩。“你这是什么毛病,你是古代人吗?时时刻刻都穿着古装。”法寂唯邪魅一笑,盯着她的眼睛,说,“某人小时候说过喜欢穿汉服的男生。”孤笙萧顿时红了脸。*在我以为他死了后,却又突然出现。也许是我上辈子做过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以至于让我们的路如此坎坷。我们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成长,我们的情感坚不可摧。我真的很期待与熟悉的你重逢,与陌生的你邂逅。我爱你。
  • 前夫生存攻略

    前夫生存攻略

    两世为人,卫襄依旧作死无数,不过她学会了先下手为强。看皇帝不顺眼,干掉。看仇敌不顺眼,干掉。看前世夫君不顺眼……前世夫君瑟瑟发抖求生存:卫大仙,人形腿部挂件了解一下?卫襄表示嫌弃,本姑娘是要成仙的,不为凡人提供大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歌归不归

    倾歌归不归

    严停云是严家的养子,是严家的一条狗,负责做严家所有见不得人的事。纪倾歌和严停云青梅竹马,甘愿成为严停云的一把刀,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可是突然有一天,纪倾歌再也没回来纪倾歌还会归来吗
  • 我的莲花盛开的村庄

    我的莲花盛开的村庄

    《我的莲花盛开的村庄》写了一个名叫奚奎义的喇叭王的悲苦一生,因他的喇叭吹得好,所以获得了青莲姑娘的爱慕,结婚的时候,奚奎义发现嫁给自己的却是长得很丑的青莲的姐姐青菊,从此,奚奎义的苦难生活拉开了大幕,青菊和奚奎义的嫂子黄光英之间矛盾不断,最后青菊将侄女推入水中离家出走,杳无音信。解放后青莲才嫁给奚奎义。当奚奎义经历了解放前的当长工、解放初的斗地主、五八年的“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之后,“奚奎义一分钟一分钟地度过了一生中的七十年,像一坨泥巴被一双粗糙的手随意塑成,又随意扔在一边,七十年的风和雨尽数打在上面,被抚摸,也被剥蚀,最后终于说不出一点儿可以区别于他者的模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个男人

    七个男人

    小说描写了七个男人的打工生涯,和现代人的生活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