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000000003

第3章 雅俗鼎立文野并存--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三

长篇领域的扩展与分野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学进入90年代之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种种变化,其中尤以长篇小说领域的变化最为巨大、最为惊人。

由于各级组织的积极倡导,更由于商业操作介入文学出版,长篇小说的出版由难变易,长篇小说的创作由少变多。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国约出版长篇小说一百多部,比80年代末期每年五十多部翻了一番;而1993年上升到二百多部,1994年又猛增到三百多部。1995年估计在四百部到五百部之闾。这种几乎是几何数字的增长率,不仅使长篇小说较之自己的过去增幅神速,而且使同一门类的中、短篇小说相形见绌。

长篇小说的这种长足发展,有商业手段介人出版运作的因素,也有通俗文学进入创作范畴的因素。因而,在长篇小说领域,一方面是严肃文学的作家作品以各文艺出版社为依托,以种种艺术探索的成果吸引文坛内外的高层次读者;另一方面则是通俗文学的作者作品以二渠道和小书摊为市场,以种种俗化的文学制作不断适应注重消遣的一般读者。这两种情形在各自轨道上的运作与发展,便使长篇小说图书在文学领域里由迭次失范走向了雅俗分离、文野并存,从而形成了目前斑驳陆离的繁杂景象。可以说,现在是谁都在抓长篇,谁都在写长篇,谁都在出长篇,长篇小说领域成了有兴者均可介入的自由市场,因而在面临着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雅文学的四个创作倾向

以专业作家为主体、以审美探求为旨归的严肃文学的长篇小说,在建国之后的重要发展,主要表现为革命历史和农村生活两大题材的现实主义创作的较大丰收。“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和《创业史》)即是那个时代长篇小说的典型代表。“文革”的挫折和新时期的演练,使严肃文学经历了深入的反思和全面的更新,如今不仅题材的规范已被超越,传统的写法也被打破,创作上更趋多样和丰富。就当前严肃文学的作家作品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作倾向比较引人注目。

其一是直面社会现实的创作倾向。此类作品以改革时代为背景,或由正反力量的较量描绘改革的热流,或由情爱生活的纠葛抒写改革的投影,前者以《商界》较为典型,后者以《无雨之城》、《世纪贵族》最具代表性。此类创作倾向中的《威风凛凛》、《神仙、老虎、狗》等作品也值得一读,而新近出版的《苍天在上》因大胆触及反腐倡廉的敏感主题,更为评论界所看好。

其二是传写历史人物的创作倾向。历史小说因涉嫌借古讽今而在当代文学的“十七年”止步不前。新时期以来,这一创作倾向获得较大发展,近年来在《少年天子》之后出现的《曾国藩》、《康熙大帝》,又以开放的观念和扎实的史料强化了这一倾向。目前,普遍为文坛内外看重的,有写明清之际士人集团的《白门柳》,有写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雍正皇帝》,而后者因为集民俗、风情和掌故、人性于一炉,被许多人认为是历史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构。

其三是描述个人体验的创作倾向。这类作品立于个性经验,专于个人经历,作品或由“我”的际遇勾勒不堪回首的过去年代,或由人际关系的往来衬托独特自在的“我”。前者的代表是《在细雨中呼喊》、《恋爱的季节》、《四牌楼》,后者的代表是《白夜》、《一个人的战争》和《我和我的情人们》等。这两种倾向中,人们对前者评价甚好,而对后者争议颇大。

其四是叙写家族历史的创作倾向。这类倾向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以作者个人的家族史为内容,一种是以描述对象的家族史为内容。描写作者个人家族史的,重在写家庭这个“细胞”在整体社会动荡中的荣辱盛衰,代表作有《纪实与虚构》、《赤彤丹朱》、《无梦谷》等;以描写对象的家族史为内容的,则力求由宗法文化入手揭悉社会变迁的深层奥秘,其代表作有《白鹿原》、《旧址》、《女巫》、《疼痛抚摸》。新近问世的《家族》、《丰乳肥臀》,也属于这一创作倾向的力作。评论界普遍认为,这后一类作品因内容厚重和描写独到,在整个长篇小说创作中更具价值、更见成就。

俗文学的三大特点

通俗文学进人长篇小说领域,为时尚短但成效可观,它们不仅以注重消遣性适应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且在迎合市场的同时利用市场,使其以遍布城乡的书摊为阵地站稳脚跟,形成与严肃文学的长篇小说分庭抗礼的格局。

通俗文学的长篇小说中虽不乏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但为数蓼寥,大量的是少含或不含审美信息的一般文字制作。在整体上表现出的是一种重消遣甚于重审美,重名利甚于重文学的倾向,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题低俗。通俗长篇作品的作者在看取生活、选取素材时,一般就低不就高,就丑不就美,或写蛮荒、阴暗的生活,或写畸形、荒诞的情性,有意猎取低级的人生和病态的人性。从这些作品的书名即可看出作者的追求所在,如《荒隅》、《丑镇》、《陋街》、《废城》、《祸女》、《堕民》、《骚人》、《黑唇》、《血吻》等等。因为想法和做法在追求低俗上不约而同,有的书名频频雷同,如《情殇》、《性殇》、《畸殇》、《裸野》、《裸城》、《裸魂》等,不一而足。

(二)描写粗俗。通俗长篇的作者,常常因为观念上的粗鄙和功力上的不逮,在作品的构思上追求离奇的故事情节,在作品的叙述上采用放诞的话语方式,以炫目的感官刺激为目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宣泄性特征,基本上经不起审美的推敲。从其作者大多不知名又无高求的情形来看,相当一部分作品属于欠缺文学素养又急于成名的人泄创作欲、过出书瘾的游戏之作。

(三)包装媚俗。这类作品比较重视图书的包装,而且在包装中刻意媚俗。首先是封面上常有全裸或半裸的妖冶女性的图片,以与其书名相互照映;其次是在封面、封底印刷广告性文字的同时,普遍在书前附有渲染作品低俗故事情节的内容提要;其三是伴随着这类作品上市的,往往都有特别制作的彩页招贴,以种种图文并俗的广告宣传,借以招徕那些趣味低俗的读者。

目前仍处于过渡阶段

长篇小说较之过去,创作有了新的局面,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

首先是作为主体部分的严肃文学长篇小说,虽在题材上、写法上、风格上做着超越传统模式的种种努力,但不少作家还似未在推陈出新的艺术追求中真正找到自己,做到在个人兴味与时代风尚的契合中把握长篇艺术;因而一些作家在新的长篇创作中难以超越旧有的自己,能够代表时代水准的长篇小说仍属凤毛麟角,从而使长篇小说的质量增进与数量增长不成比例。

其次作为补充部分的通俗文学长篇小说,起点较低,水准较差,目前还没有与书摊上那些猎奇斗艳的十六开杂志读本拉开距离。由如此低级的层次向较高一点的层次迈进,从而使通俗文学的长篇小说走向良性循环,仍然是有一段相当艰难的历程。

另外,长篇小说的创作与运作中,仍有不少误区在起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作用。比如,是作家就想写长篇,甚至非作家也想写长篇,显然过于低估了长篇小说的艺术要求。其实长篇小说不仅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而且并非人人都能真正把握。在长篇小说创作问题上,量力而行是绝对必要的;还有,领导上号召作家写长篇,组织上督促作家写长篇,出版社到处组约长篇,二渠道到处网罗长篇,如此上下齐抓共管,只能使长篇小说人为地升温从而供求失衡,进而走向数量增长的虚荣,而与质量进步的繁荣无关。

由此看来,在“长篇小说热”颇不正常地持续升温的今天,如何真正遵循艺术的规律对待长篇小说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了。

同类推荐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恩兄义弟

    恩兄义弟

    2008年农历正月十一,春节的年味正浓,可浙江宁波王龙集团总裁王国军,却挟裹着南方冰雪的寒气,隐忍着无限悲痛,决绝地奔赴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心急火燎地去祭奠已故十七年的亲人。王国军的感恩行动,像一束腾空升起的璀璨礼花,给冰封的龙江大地带来了一片喧闹春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宋绝恋

    大宋绝恋

    一个是雄才伟志的帝王,一个是绝世美貌的谪仙;一个是傲视天下的伟丈夫,一个是不肯屈尊的美少妇.....一样的坚强倔强,一样的智勇双全......在爱的纠缠中,希望、绝望、挣扎、快乐、疼痛、伤害......交织出一场旷世奇情.回首间,望断天涯路,荣辱兴衰,周而复始,情,亦不过如此,淡然一笑间,恩怨情仇纷飞如雨,取一抹清凉,祭我如花美颜.....一翎作品《艺校女生》全面上市,有偶照片的噢,呵呵,各大新华书店都有,网上书城还是八折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哈。
  • 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

    如风的少年如花的女子情愫暗生,正当青年的爷爷爱上了名份是自己继母的少女花萝。少男少女心绪千转百回,可是乡村伦理正如悬头之剑,如何担起那“乱伦”的骂名……
  • 一生的财富运算:获得财富的方法与步骤

    一生的财富运算:获得财富的方法与步骤

    本书首先介绍了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接着介绍了成功者的第一课、富裕意识、想要黄金的人、经济学家这样看待金钱、情绪与金钱、财富是隐形的、改变你一生的金钱格言等。上篇:积累你的创富资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世界上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呢?原因恐怕在于富人善于利用和积累他自身的创富资本。而穷人则忽视了这一点。从现在开始,积累你的创富资本!这对你的一生都会起到莫大的帮助。下篇:实施你的财富计划。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财富,你一定要制定你的财富目标与计划,并且要全力以赴地去实施。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时至今日,各种亚文化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有市场,有受众,还有“生意经”。创造这些亚文化的是一群如何“颠覆”传统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是由小众文化过度而成,这些在社群当中形成的文化符号,即便是“垮掉的一代”自娱自乐,需要承认的是,亚文化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阿尔曼道时光

    我的阿尔曼道时光

    19岁的那一年,她遇到了他们。那是最充实的年华,那是最好的19岁。后来他们走了,时光并没有把他们留下。那晚,很凉,月影摇曳。层层叠叠的海涛前推后涌的击打岸边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桐暖合上眼睛,和着海风划过耳际的微调,听到他低沉的声音:“桐暖,忘了我吧”。心钝钝的一痛,倔强的眼里盛满了泪水。为什么我要忘了你?我哪有那么想听你的话?拼命摇头。“不会的,不会……即使我忘了,我也会再一次找到你,再一次记住你……”在意识混沌前,她清晰的听到他说:“好啊……我等你。”他骨节分明的双手拂过她的发。从此,她的生活与他无关了。脑海中不再有关于他的半点记忆。直到有一天,她在相册里翻到了那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