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400000015

第15章

茶干引起的想像

若干年前去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因为听说李白在这儿淹死的。站悬崖边唏嘘半天:老人家,你想练花样跳水,也不能这么练呀;再说,月亮又有什么可捞的呢?那是假的。

怀古够了,到市区逛一圈,没啥可带回的。我只买了几袋真空包装的豆腐干。采石的食物,恐怕只有这五香茶干比较出名,俗称采石干。

在火车上,还真派上用场。为打发时间,我用旅行保温杯泡好碧螺春,觉得缺点什么。想一想,撕开了一代采石干。正好在离开采石的路上品尝。会觉得离开得慢一些。采石的茶干,每块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般大上,呈酱黑色,坚硬而又有韧性,搁一块在嘴里,经得住慢慢咀嚼。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回味。尤其喝过绿茶,清苦之余,舌尖难免有点寡淡。不敢像李逵说嘴里淡出鸟来,至少也淡出了一小块空白;嚼一嚼味道很重、很醇厚的茶干,恰好可以填补。再喝碧螺春,苦涩变作了甘甜。咖啡需要加伴侣。茶也有伴侣来调解,譬如江南的这种茶干。大小如硬币,很明显不是用来下饭的,专门迎茶送酒的。

据叶灵凤考证;金圣叹临刑时所说伴花生米同吃能嚼出火腿味者,即这种特制的豆腐干。难怪许多人照金氏配方,找来花生米与豆腐干胡嚼一通,火腿仍无影无踪,而大呼上当--他们找的不是这种五香茶干。味方面,差之毫厘也会失之千里。不要老说受了古人的骗。金圣叹在杀头前,哪有心思哄你们玩哟。

我这么讲,无形中又使“骗局”更深了。若有人再试,而又不灵验,会责怪我替金圣叹圆谎的。

遇到这样的“一根筋”,我只能反戈一击:洒家就是跟古人合伙骗你们了,怎么着吧。饮食的事情,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怀疑论者当不了美食家的。

苏州的朋友车前子,也试过这秘诀,嚼了半天,未成功。他比金圣叹叹得还厉害:看来火腿在中国的饮食中,是一种华丽、荣誉与理想的食品,好像诺贝尔文学奖。

我却觉得:这至少证明火腿在古代也很贵,也很难得;金圣叹想搞一项“化学实验”,用种种代用品排列组合,以求制造出火腿的滋味。倒不失为一种省钱而获得同样效果的办法。可惜他还没来得及申请专利,就被砍掉脑袋了。

金圣叹哪是在骗后人,他是在自己骗自己呀。这老头,想火腿快想发疯了。可兜里的碎银子只买得起花生米、豆腐干之类最便宜的下酒菜。怎么办呢?除了想,还是想呗。想着想着,想的次数多了之后,自己也会觉得是真的。神似毕竟比形似更重要。虽然这所谓的真的,全靠想出来的。

有两种人最需要想像力,一种是艺术家,一种是有欲望而囊中羞涩的美食家。金圣叹把他作为艺术家的想像力,也运用在饮食上了。他是敢想的。而且不完全算空想。毕竟,还有花生米、豆腐干作为替代品,作为想入非非的原材料。

有一个词汇,叫性幻想。美食家则经常沉浸在“食幻想”之中。这同样令他们在清贫而乏味的生活中无比激动。如果缺乏这番想像,即使整天燕窝鱼翅,也味同嚼蜡。这才算真正的暴殄天物。

好胃口有时要靠想像力来调动。而饥饿,或馋,构成这种超人的想像的原动力。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即如何通过有限的物质财力,来获得最大化的、乃至无限的精神享受。车前子说,既经济又实惠,又不乏情趣,此乃“生活的艺术”的真谛,而捷径就是读菜谱。是啊,你一生哪一顿饭,能同时点这么多菜呢。甚至要真的逐一吃遍,不知等多长时间。

在我们南京,把茶干叫秋油干。想来是用好酱油卤制的。比一般的五香干多几道工序。老南京人口中,酱油又叫秋油。我觉得,秋油干比叫酱油干动听多了,因为避俗了。秋字用得好。令我联想到秋天。

秋天的滋味,在四季中绝对最耐得住咀嚼,经得起回味:比单纯的春天复杂一些,比炽热的夏天萧瑟一些,比枯燥的冬天丰盛一些……给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间。

叶灵风总结了江南的几种豆腐干:“蒲包干是圆形的。大约制时是用‘蒲包’包扎而不是用布包扎的,制成后上面有细细的篾纹,所以称之为蒲包干。五香干是普通制品,秋油干则是特制品,黑而且硬,最耐咀嚼……这本是江南很普遍的豆制食品,最好的出在安徽芜湖,黑硬而小,可是滋味绝佳。称为‘芜湖秋油干’。从前上海流行的‘小小豆腐干’,就是仿芜湖的,可是滋味差得远了。香港也有普通的五香干,称为为‘豆润’(为了忌讳‘干’字。改以改称‘润’),只可作菜中的配料,是不能就这么用来下酒送茶,更谈不上有火腿的滋味了。”看来秋油干确实是豆腐干中的精品,是浓缩的精华。把无穷的滋味,浓缩在方寸之间,这真叫本事。小小秋油干,不可小看。当然,它只对具备无限的想像力的食客才有效。

对于俗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秋油干只适宜茶或酒。看来嗜茶的人,好酒的人,在想像力方面基本上是过关的。吃饭是务实的,品茶或饮酒,多多少少需要一点务虚的心态。正因为务虚,才不落俗套。

甜蜜蜜的莲子汤

中央电视台做一期关于年夜饭的节目,满满一大桌子菜,邀我讲解。我的视线,却被其中的一碗甜羹(莲子福圆汤)吸引了。都说饭后才吃甜食,我倒想从它开始评点。因为一看见它,我就想起一首老歌《甜蜜蜜》。中国人过日子,最向往甜蜜蜜的感觉,仿佛那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国的甜食,一定也很发达。要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中国人几乎从会做饭开始,就爱吃甜食了。五味中,缺不了甜。最最的米酒(譬如遗传至今的陕西稠酒),果酒,都是甜的。周代八珍中,有一种叫“渍”的食物,其实是酒糟牛羊肉,想来口味偏甜香。这种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某些地方,炖甲鱼,都要加冰糖。殷商的酒池肉林,那些所谓的玉液琼浆,给后人的感觉已甜得发腻,或者说甜过头了。春秋时期,以礼服人,祭典祖先也要供上精心酿造的甜米酒,恐怕觉得甜食不仅生者爱吃,死者也很留恋。到了汉唐,做甜点、甜羹的技术已经很高明了,花样繁多,有一些还是从西域传来的。唐中宗“烧尾宴”,有一道名叫“甜雪”的蜜饯面,还有“长生粥”,想来即佛教传统的腊八粥,用各种干鲜果类及豆米熬煮。宋朝的宫廷或官府筵席,由四司六局操办,其中特设有蜜煎局,专掌糖蜜花果之类甜食。

查孔府“海参四大件席”菜单,发现“四大件”中,除了玛瑙海参等等,还有用大汤盘盛来的冰糖莲子。它被列在主菜的条目里,看来深受孔子的后代喜爱。孔府的冰糖莲子汤,类似于今天陈列在我面前的莲子福圆汤。

莲子福圆汤,以前算富贵人家的补品,现在莲老百姓也喝得起了。系将莲子、桂圆肉、红枣、白木耳,加冰糖及水煨煮,有健脾胃、养心安神、补血益智的作用。莲子、桂圆、红枣、银耳,不仅色彩搭配上相映成趣,而且名称都很吉祥、浪漫,象征着幸福圆满有喜上加喜的气氛。中国人吃东西,既讲究营养、口感、色泽、气味,还图的吉利,图的高兴。

莲是中国古代诗画的宠物,因与爱怜的“怜”谐音,又常成为爱情的象征。文人没有不爱莲的。《古文观止》里必收《爱莲说》。莲篷又叫莲房,莲子有芯,又叫莲心,清香中又微夺,正符合相思的滋味。汉乐府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那隐没在荷塘月色中的工笔画般的江南民女,真正是我见犹怜。甜羹里放了莲子,也就等于有了情意。《红楼梦》的《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回,写到贾宝玉喝用小茶盘端来的一盖碗建莲红枣儿汤。看来这已是大观园里流行的一道甜羹。

建莲产自福建,袁枚曾拿它与湖莲相比:“建莲虽贵,不如湖莲之易煮也。大概小熟抽心去皮后,下汤用文火煨之,闷住合盖不开视,不可停火。如此两炷香,则莲子熟时不生骨(渣滓)矣。“点上香(如有红袖添香则更好),边读诗书,边等待炉灶上慢慢煨制的一锅链子汤,这已是中国知识分子隐逸时最理想的生活画面。尤其雪夜闭门,更是自成方圆、其乐融融。天子呼来不上船,就这么着了!只可惜,读书人的这点闲情雅趣,在快节奏的新时代已很难滋长。许多时候,必须捏着鼻子为稻粱谋。连书业都已经“快餐化”了,还能怎么着呢?像莲子汤那样需焚香净手、文火煨制的文化产品,已是凤毛麟角。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普遍缺乏耐心,缺乏雅趣。

常和莲子同煮的红枣,也是宝物。《战国策·燕策》:“枣栗之实,足食于民。”民间传说吃枣可长生不老。《史记·封禅书》里那位千岁老人安期生,就是食其大如瓜的巨枣而成仙的。看来红枣是最接近莫须有的神仙的一种食物。当不了神仙,就继续吃枣吧,同样能体会到神仙般的感觉,到了杜甫那里,红枣才平民化、俚俗化了,杜诗里有一句:“堂前扑枣任西邻。”也算诗人与邻居“资源共享”吧。

至于桂园,又叫龙眼,同样曾经被神化了,古人咏龙眼:“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王母娘娘,把龙眼当零食。正如人间的杨贵妃,嗜荔枝如命,千金一笑以求。这龙眼与荔枝,各以神话或历史为背景,绝对有一拼。有人把龙眼唤作荔枝奴,另一些人就不满了:“应共荔丹称伯仲。”意思说它其实是荔枝的兄弟,分不出什么高下的。荔枝最好现摘现吃,龙眼却还可制成干货,如浓缩的版本。或称珍藏版。

海参

“陆有人参,水有海参”,说的是海参跟人参一样,具有滋补功能。人参是植物,海参是肉体凡胎。进入饮食领域,它们仍有荤素之分。我第一次吃红烧海参时,若闭上眼晴,觉得颇像在咀嚼五花肉。于是,玩笑地将其呼作“海底的东坡肉”。虽然不知苏东坡是否吃过海参。我想他应该有所品尝。他在黄州当官,对当的猪肉赞不绝口;后来流放到岭南的雷州等地,枕山靠海,对生猛鲜一类恐怕不无兴趣。而海参,早就被封为“海味八珍”之一。馋嘴的中国人,吃遍山珍不算啥本事,接着还会去搜罗海味,一网打尽之后,才觉得功德圆满。虽然并非海洋民族,正因为如此,对海货反倒加倍地好奇。将海参与人参相比,就是这份好奇心作怪。其实,这是让关公战秦琼。

前两天,我刚在北京某酒楼吃到一道海参菜,老板给起了个艺名,叫“一帆风顺”,挺吉利。做法独特,果然把苏东坡爱吃的猪肉与海参搅和在一起了。大低是先将山药和葱剁碎拦入猪肉馅中,加盐拌匀,用少许淀粉抹在海参肚内,并塞入调好的肉馅,接着将塞好肉馅的海参置于盘中,淋上用盐、胡椒粉、姜汁、酱油、料酒调成的汤料,然后在表面封上锡箔纸,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撕开锡箔,扑面而来的香气能让人晕倒。我靠住了椅背,定了定神,发现浅浅汤汁里浮现的海参,可不仅仅像顺风的帆船,简直还跟接受检阅的军舰一样威武。一筷子下去,觉得无比的酥软滑腻,嚼起来又不无韧性。

同类推荐
  • 豆浆·米糊·果蔬汁

    豆浆·米糊·果蔬汁

    养生豆浆、滋补米糊、健康果蔬汁,营养美味、制作简单,可强身健体、美肤养颜。《美食天下(第2辑):豆浆 米糊果蔬汁》让你学会在家自制天然饮品,让您每天健康多一点。
  •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饮食不当,可以让你吃出疾病,被送进医院;饮食合理,可以令你吃出好气色,延年益寿。吃,是个大学问!吃,是个大问题!编者倾心打造放心饮食第一书!教你练就点食成金的本领,助你成就健康人生。多吃肉与多吃素,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更健康?菜场上价廉物美却被人忽略的好东西究竟是什么?吃好喝好为何依然疾病缠身?苦心搭配为何孩子发育不良?答案尽在此书中。
  • 至味在人间

    至味在人间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十年谈吃文章首度结集。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总导演陈晓卿的名字也渐渐为人熟知,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早在十余年前,陈晓卿已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专栏,记录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至味在人间》此书即为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陈晓卿的美食文章独具特色,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其实,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 中华营养百味:糖尿病调养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糖尿病调养食谱

    《糖尿病调养食谱》介绍防治糖尿病的食谱疗法,采用科学严谨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介绍了糖尿病的饮食宜忌、食疗食谱及日常生活护理。每个菜谱、粥肴、汤羹、茶饮都有原料、功效,又有制作方法,内容翔实,照方制作,即可收到较好的疗效。食疗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
  • 快捷糖水

    快捷糖水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热门推荐
  • 剑傲乾坤

    剑傲乾坤

    剑魂大陆,这是一个崇尚剑的世界。他本是一个最低等级的平庸剑仆,平日备受欺辱。然而一把残剑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原本废柴的他竟是剑道绝世天才!剑匣在手,斩天辟地。且看他如何绝地反击,剑气一出,笑傲成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妆点江山

    妆点江山

    父亲威逼,母亲出家,丈夫不爱,姐姐早亡,本以为太子登基她就拥有了全世界,没想到因一场皇位之争,太子被废,慕容家也受到牵连。但那又怎样,是我的我终究要夺回来,不是我的,我争取夺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恶魔交换

    与恶魔交换

    那一年,他选择了当一个恶魔。那一年,是十六岁,他无法相信家里从此少了一个人,却多了两个人。爸爸的那一句话是那么刻骨铭心,看着她那副长得楚楚可怜的脸孔,心里头的恨油然而生。她是那个女人带来的。也就是那个女人破坏了他原本美好的家庭。从此,妈妈不再回来,已经被赶离到加拿大。就这样,少了妈妈,却多了个继母和那女人的女儿。要与这个女人的女儿兄妹相称?不可能,办得到的就是圣人了。他偏偏不是圣人,也不想当圣人。因此,他决定当一个恶魔。有她没我,这是他挂在嘴边多年的原则。多年后,是二十一岁那一年。她楚楚可怜的模样问道,“多年了,究竟要怎样,彼此才能好好相处下来?”她也实在受够了他这恶魔的脾气,彼此同一屋檐下,只希望可以好好相处。他看着她,结果给她说了一个办不到的条件,“除非你是我的女人了!”啊..他的女人!爱恨之间,只不过一线之差。爱的时候,犹如淡淡的蓝色天空那样柔和;恨的时候,犹如暴雨前夕的乌云那么不能平静;虐的时候,犹如风雨交加的雨夜那么可怕
  • 快穿攻略主神大人放过我

    快穿攻略主神大人放过我

    苏伊莫名死亡,一朝绑定系统,开启了完成宿主心愿,继续存活的人生!但是为什么在每一个位面都会遇到一个极品,而且人物性格都好像啊!而且为什么都看上了我啊!
  • 皇子太妖孽

    皇子太妖孽

    一朝穿越,成了丞相之妹。在无情宫中处处生情。都说宫中乃无情之地,但与悠然和芷卉的姐妹情,与五皇子和太子的知己情,都无半点虚假。安妃真诚相待,颜先生倾尽所学的教导,卿尘最初的依赖,都让沐果深陷其中。纵使最后所有的情义都支离破碎,但至少曾经拥有。皇宫中看似步步惊心,处处明争暗斗,但终是抹不了寒冬中的暖意。本是无情心何处惹情义。这宫闱坚不可摧的,不是厚厚的城墙,是人心。只是去年秋,如何泪先流。
  •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她只不过是跟朋友去黄河边上拍拍照而已,没想到被一个黄河之浪给拍到了史书上影子都没有见过的王朝。貌似穿越这潮她也赶上了,穿越的好事也全被她碰上了,有个有权有势的宰相老爹,还有个帅得让人擦完口水再流的美男哥哥。嗯,嗯,不错,在这朝代混吃混喝估计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她那个该死的美男老哥竟然把她一掌拍昏丢给了那个后宫养了三千多个女人的臭皇帝。哼哼!别以为把老娘嫁了就省事了,想要让她乖乖地做她的皇后?不可能!那要怎么办?努力制定逃宫计划!可是,老天爷,为什么你总是不长眼呢?每次她都只逃到宫门口,就被狗皇帝抓个正着,至少也要让她翻出墙先吧?“霍芷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把自己当皇后看了。”“是吗?那我得努力克服这种自卑感才行。”自卑?这个死女人,坐皇后的位子她还敢说自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产业已经列入中国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本书正是从这一视角,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初步回答。从理论上着重概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力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及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书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这对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十七岁的宋奈何,十八岁的顾清风,那次不合时宜的相遇却把他们的命运攥在了一起,可老天就爱开玩笑,一次次的捉弄,一次次的伤害,她会放手吗?——清风不留,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