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900000004

第4章 论赵本夫和他的小说(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这个人是从事文学创作的,那么这水土也必然是滋润养育他作品生长的沃地。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之与俄罗斯民族,鲁迅、老舍之与中华民族,沈从文之与湘西等,都是这方面极好的例证。赵本夫生长在苏鲁皖接壤处苏北丰县的界首,他说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我,我的血肉之躯,我的气质、教养、灵魂,都是这块土地赐予的。”现今看来,赵本夫或许还不是一位善长谱写时代交响乐章的人;从他的小说中,我们虽然时时感到现实生活的气息,可却不像从别的作家作品那里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震动和刺激。但是,赵本夫无疑具备了民族、风俗画家的素质。因之,他的小说除却现实生活的气息以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地域风情的特点却格外分明。他站脚于界首,把自己的目光和感受投向社会,投向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地抒写描绘出一幅幅特异的图画。这些图画有的精巧典雅,有的深情凝重,有的古朴浑厚,也有的粗犷强焊。我们或许会遗憾它有限,但却不觉得它俗气,原因就在于它自格调,别具风姿。

在彷徨扬弃中寻找平衡

短篇小说《卖驴》是赵本夫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曾在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中获奖。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围绕“卖驴”展开的,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作品的题旨却在于透过“卖驴”这个事件捕捉并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波动,并力图寻找出人物心理之所以波动、彷徨的根由和解除它的途径。偏重在现实生活的变动中探测不同人物特殊的心态,并依仗这种特殊的心态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这是赵本夫几篇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的突出特点。这些小说除《卖驴》外,还包括《“狐仙”择偶记》、《多得了五元钱》和《祖先的坟》。

《卖驴》是篇很有趣味的小说。因为完全意想不到的原因,大青驴把自己的主人孙三老汉拉到了火葬厂。在别人,这个偶然的事件最多不过一场笑谈,而在孙三老汉却引起他极大的不快和惶恐,有如点燃的导火索,产生着越来越强烈的效果。孙三老汉为供销社拉脚,这是个十分繁杂而又辛苦的事,虽说利厚,可大伙是不乐意干的,似乎惟有孙三老汉才足以胜任。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差事,几年前,他“被定为自发分子”受到严厉批判,遭到许多羞辱。今天又遇见这样倒霉的事,还没有完全告别封建迷信而走进科学殿堂的孙三老汉就很自然地把它看作“极不利的征兆”,加之他又耳闻新的政策要“收”了,公社新调来的书记正是当年抓他“自发”的那位县委韩副部长,所以他尽管对大青驴充满了感情,还是大光其火,把一腔的闷气集于一鞭,狠狠地抽打大青驴,并狠下决心卖掉这个丧气鬼。当然,经过在柳镇上的耳闻目睹和有关“卖驴”、“神鬼鞭”绝妙的治病情形的描写以后,孙三老汉忍受着别人的辱骂,出尔反尔地撕毁议定,牵回大青驴不卖了。孙三老汉从“卖驴”到不卖这种心理念头的变易,实际上已经容括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内容,它既包含着对过去极左政治行为的批判,也印证了人物之所以产生彷徨、惶恐的原因,自然也道出了他最后消除彷徨、惶恐心态的社会作用。在这里,作者对于现行农村政策几乎未作只字的直接评判,但人们随着孙三老汉的心理流程而产生的感受却是非常具体的、切实的。

与孙三老汉的惶恐不同,《“狐仙”择偶记》里黑嫂的心态是一种内心情感领域中经历着痛苦的彷徨,这种彷徨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沉重的。这是个很容易处理成男女风流韵事情调的题材。可在我看来,赵本夫对它的处理却是相当严肃的,甚至还伴和着一点点伤感的情绪。这篇小说初发表后,报刊上曾有过不同意见的讨论。只要深入体察,我看分歧意见并非不能达到相应的统一。黑嫂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论者如若不失之一面,见出全人,自然会得出相近的结论。年轻的寡妇黑嫂在一个光棍成群的村子里无形中成了众矢之的。光棍们各样的追踪,旁人的议论,她听到耳里、看在心里,表面上满不在乎,装出笑颜,可内心深处却注满了苦酒。她孤儿寡母,还有个瞎眼的婆婆,生活本就不幸,怎奈村子里又极穷。她不愿丢下孤零零的婆婆去寻找自己的前途,又要设法生活下去。穷和难煎逼着她,现实使得她寻找一条奇异的路。一方面,她巧妙地应付光棍汉们的进攻;一方面,她又无可奈何地把一点虚情送给能借权力给她一些帮助的村支书老石。人家说黑嫂“像天仙一样迷人,像狐狸一样狡黯”,岂不知这正是她彷徨于人生途程时的反映。对老人的孝敬显示了她的美质,对光棍们有分寸的应付和对老石的接近却不难使人在她的痛苦中看到些软弱和低下,尽管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社会责任,但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谅到并理解她的。她在困惑无奈中度着多舛的人生,也在这里面寻觅着自己的平衡。黑嫂生活与情感的平衡是到了新农村政策实行以后才真正找到的。责任田上的收获使她长久愁苦的脸上绽出了由衷的笑貌。当她再也不需要像“狐仙”那样为生计奔走的时候,她告别了过去,打消了别的光棍汉的猜疑,离开了握有权力并给她有所照顾但她并不真爱的老石,把全部的爱情交给了正直的光棍老弯,从烦乱的境况中走到了温暖的家。一种平衡的产生和打破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物质条件。在那个矛盾四伏的日子里,像黑嫂这样的人只有在多方的应付中找寻平衡,尽管这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平衡,但它毕竟可能产生相应的稳定作用。当社会环境为她消除了危机的因素,提供了解除矛盾的可能时,黑嫂即迅速革除一切,追求更内在、更长久稳定的平衡。从现象上看,黑嫂始终是彷徨在“择偶”的过程中;可实质上,作者是通过对这个人物心理变迁的描绘,对生活现实进行多角的审度,使我们从具体的人认识社会面貌,又从社会面貌的改变见出其对人心态、情感的影响。所以,人们要真正建立起内在和外在的平衡,必须兼顾到社会和自身两方面提供的条件,偏向任何一面,平衡即被打破。

新的生活使黑嫂产生了平衡感,结束了彷徨;可新的生活却使得《多得了五元钱》中的江古利和《祖先的坟》中的福淳爷感到惶惑,产生出严重的不平衡感。在这两篇小说中,赵本夫所揭示出来的人物心理状况是相当微妙的,但也是很有社会普遍性的。它反映了作家捕捉人物思维波动的敏感,也透露着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这两篇小说在某些方面标志着赵本夫思想认识的严肃性和成熟度。几年前,向来以精明、会计算为人称誉的江古利在村子里是最富有的农家。为此,他自豪得意,内外踏实。可是,农村新政策一实行,各种专业户纷纷涌现,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弄钱致富,一下子把江古利落在了后面。看到人家的勃兴和迅速的富有,江古利初次感到了自己的寒酸,觉得与人相比,自己“简直还是个穷光蛋”。向往富裕的愿望,好强的性格,使得江古利的内心活动起来了。他开始对自己的过去产生疑惑,对“老祖先传下的一整套治家准则”产生了动摇。正在这时,那位粗心的售货员姑娘多找给他五元钱。怎么对待和处理这五元钱,江古利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他一度曾找出种种理由来论证占有这五元钱的合理性,但后来他因为农民的习惯性格(贪小利)上当丢去八元钱,还遇上不知名妇女的误会,又使他看到取不义之财的可耻,这才结束心灵的动荡,再度复归平衡,终于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得到了钱财,却又像“处女失去了贞操”,维护住了人的尊严和心灵的纯洁。江古利心灵的悸动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外力刺激的结果。我们自然不必也不应去抱怨这种刺激,但也不能不对江古利这种农民式的正直笨拙的行为给予珍视。他们虽然还穷,但却在精神上没有丧失什么。设若为了富有而占有不义之财,那么虽然是五元钱,那也是灵魂的玷污、德性的沦丧。江古利的彷徨心态经过一次严峻的考验后复于平衡了,可这不是简单的退缩,更不是固守陈规陋习,它是人生精神的一次跃进,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平衡,这种平衡与社会生活的走向也无任何逆差。

福淳爷的悲伤和酸苦也许是不易被人理解的。他担任村支书几十年,含辛茹苦地为大伙操劳。然而,时间在不停地行进,大伙的日子却总是摆脱不了穷困。他也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上似乎无大违,对下亦没有为害,可苦来苦去,日出日落,总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新人当政,政策开明,眼见着大伙富裕起来。对此,老人一方面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反而更觉惭颜痛苦,深为大伙未能在自己领导下富起来感到伤心。这心理或许杂有某种私心,但主要的却是一位正直老人对自己的自责。他在自己的失误(当然这不光是福淳爷的失误)和群众的利益之间彷徨,在新现实打破了自己原有思想工作成效的平衡以后彷徨。要消除这种带有沉重感的彷徨是不易的,它需要人们对社会的和具体人物的省察和公正的判断。福淳爷大可不必律己过分严厉,把失误归于一身,把别人的一种理解和体谅视为怜悯。这样非但没有解脱,反而受之更苦,以至于最后孤零零地在雪地中死去。可也正是这一点表现了他的高尚品德,令人产生敬佩。福淳爷是个具体的形象,然而他不是孤单的,他在许多方面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行动特征。他们从一个辉煌的时刻走上岗位,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劳而无功,成效甚微,最后陷入悲哀。怎么对待这些人和他们的过去,这是正常的社会进程所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它是一种对历史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也有利于对现实的认识。在小说末尾,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我以为是切实公正的。小说写道:

福淳爷,古老而隆重的葬礼,已为你老人家作了结论。作为一个优秀的庄稼人,你已经走完了你自己逼仄的人生的路程。也许你没有为这个世界增添令人瞩目的光辉。然而,你却奉献了一颗赤诚的心,这就够了。这里埋葬着你的尸骨,埋着你的优点和缺点,也埋着你的希望和遗憾。你的子孙将会总结你的一生,却不敢,也无权轻薄你。怎么能呢?轻薄前人的人一定是轻薄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不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吗?

在历史转折的当口,由于新旧思想、新旧事物的更替,冲突及矛盾的激化与转变,人们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彷徨,扮演喜剧或悲剧的角色。对于文学来说,及时发现和指出这种彷徨是必要的,但通过具体的形象寻求造成这种彷徨的根由并指出消除这种彷徨的途径则更为重要和迫切。赵本夫在这些小说中所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因之,它对于变革中的现实、对于处在这种现实中的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它会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过去和现在,认识他人和自己。赵本夫小说中的人物不过是一些平头百姓,或许他们的悲喜对大局无大妨碍,但社会行进的程度如何最后还是取决于千千万万平头百姓的行动。赵本夫踞于界首,从普通人的命运性格中探精识微,绘出了不同的心电图波,使我们了解了社会的细胞,从而对社会的整体进行判断。这也许类似一种微雕艺术,虽说细小,然而精巧,看似有限,但放大了,其中绘制、抒写着大千世界。

黄河故道上的民情风俗画

自1983年始赵本夫在短篇小说《寨堡》的题名下标出“故道风情之一”的字样。这以后,“故道风情”之二、之三就陆续出现了。迄今为止,我们还只看到“之五”。今后还会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还未可知。但是仅从现在的这几篇中,我认为,已足以窥探到这批小说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的信息了。毫无疑问,这些小说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追求的,也是颇具情采和个性特点的篇什。掩隐于这些小说中的有我们古老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性格,有美质也有惰性,有对古朴凝重情义的颂赞,也有对情义遭到残酷扼制时的痛心和遗憾。这些作品一方面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历史观照以后的结果。所以,它不会使人在对故去世态风情的鉴赏中忘却现实,也不会使人踞于当今离弃往古。它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容汇。

打开赵本夫这个系列小说的任何一篇阅读,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如观图赏景似的接触到黄河故道边的风俗人情、自然景观。被作者精工描摹、真如历历在目的森严雄奇的寨堡《寨堡》、集八方来客、嘈杂纷然、又充满了生气的柳镇集会《棋友》,广袤千里、深沉而神奇的河滩地貌《绝药》,赵本夫对这里的地貌在《斗羊》、《古黄河滩上》等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描绘)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描写中,作者有时似乎是不厌其详的,可它决不是一般的静观文字。这些描写时常流动着不同的情绪,给人以感染,从而构成小说氛围的有机部分。例如在对“寨堡”的描写中就注存着威严冷峻;在《绝药》中黄河滩就显得萧索和荒凉;《棋友》中的柳镇却充满了纷扬和热烈。在作家的笔下,任何景物的描写都不应、也不可能会是对自然原状的简单写生,它总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自己的心情兴趣进行自我观照。离开了主观观照的景物描写是无生命的,而无生命的景物描写对于小说是多余的文字。罗丹说有人以为素描本身是美的,而不知素描所以美,完全是由于所表达的真实和感情。”罗丹还嘲笑那些只以讲究技法和造作的姿态而自谓“美的素描”“其实是只能骗骗傻子的玩意儿”。赵本夫笔下不是静观的“素描”,他有着不同的感情。所以,有时的描写尽管冗长,但不沉闷,虽然详尽,却不厌烦。他小说的这类描写,我以为有时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当人还未了解小说的主旨内容时,就先被它特殊的地域风光吸引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景物描写事实上就转变成为小说的一个特点而存在了。

同类推荐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风暴和风暴的儿子

    风暴和风暴的儿子

    诗集精选诗人、导演王强诗歌作品近百首,涉及诗人熟悉的人和事、暴风骤雨般的社会变革、某一刻的日常生活以及激越的内心。在这些诗中,诗人常常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这使得他的诗如同沉稳的镜头,客观、节制、准确,超越了自我辩解和安慰,进入更广阔真实的世界;而在向外注目观察的同时,它们更向内探寻、奔突,从日常中发展出戏剧性,从平凡中攫取意味深长的部分。诗人对巨大的魔力抱有热望,向往遥远、神秘、恐惧,乃至充满危险和被禁止之地,因此,不管多么微小和平常的事物都写得惊心动魄,让我们被他重新发现的世界所吸引,被他语言和情感的风暴击中,愿意跟着他,沉浸在那具有悲剧色彩的每一个细节的漩涡之中。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第四极(上)

    第四极(上)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热门推荐
  • 凤归帝尊

    凤归帝尊

    帝曦,三千小世界一千大世界的执掌者,世间唯一的真神,诞生于天地之间,无父无母,天地间唯一能和天道比肩的最高的统治者,为了世间万物与天道一战,沉睡九百年。再次苏醒,竟然有人敢蔑视她,帝曦随手一挥,那人便被腐蚀殆尽,有人想来作死怎么办,帝曦教你做人,可怎奈不怕死的人太多,想挑战她权威的人也太多,打都打不过来。他是天道,掌握人命运的天道,却也是一个看似顽劣,实则温柔深情的少年,他的温柔只对一人,那是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人,他的一身温柔只想给予她。———————小剧场—————————“天夙,你会不会离我而去?”帝曦道。天夙笑了笑,“曦儿,你永远不用害怕。你去哪我就去哪,天涯海角,我都去找你。”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邪王独宠小医妃

    邪王独宠小医妃

    一朝穿越,她从华夏鬼医的身份摇身变成纨绔五小姐,睁开眼的刹那间,她势必要那些残害她的奸人拿命偿还,欺她,她踩,辱她,她踩,说她勾引天下第一美男,不知羞耻。某女忍无可忍的吼:“泥煤,再跟着我,我毒死你。”“为夫五毒磅身,百毒不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只为有你

    余生只为有你

    传闻龙影帝冷酷无情,从不沾女人,所以她才放心的代替姐姐嫁了。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对她死缠烂打的男人是谁。龙影帝经常说的话是,老婆,你吃了没?老婆,你睡了没?老婆,你想我了没?龙影帝结婚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以前那个高冷的影帝已经变成二十四孝好老公。【宠文,1对1】
  •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霸道女总裁余淼私底下却是个不走寻常路的网红情感咨询师。在意外绑定了一个炮灰逆袭系统之后,她就走上了一条金光闪闪的攻略路线。然而,女大佬的逆袭方式总是不太一样——系统:宿主,金大腿出现了!快去攻略啊!为什么突然谋朝篡位了?这不是后宫逆袭任务吗!为什么突然自己开公司了?不是应该去挽回霸总前夫吗!余总(点一根事后烟):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何必攻略霸总,我自己就是啊:)
  • 万界爱心之旅

    万界爱心之旅

    【穿越斗破苍穹,成为至尊斗帝,从此踏破万界,我主沉浮!】此外,书名其实是《我到斗破找“异水”、我跟复联闯“北极”、开着“航母”游海贼、带着X战警抓“猫咪”、回到三国做“教父”、来到西游逗“如来”、进入斗罗……》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白沫的幸福生活

    白沫的幸福生活

    大多数的人在撞了南墙之后,都会捂着自己的脑袋乖乖的回头另寻出路,但是白陌不一样,在她的人生信条里就没有回头二字!哪怕是磕得头破血流,伤得体无完肤,撞得头破血流她也要把那南墙拆了继续往前走。白沫以为这个世界没有能够难住她的事儿,直到一个名叫萧墨白的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白沫终于明白拼命撞墙有多疼。好吧,人生信条不管用了,白沫签了离婚协议,回了家。这次,这堵南墙她不拆了,知道疼了,认命了。萧墨白想,烦人的白沫消失之后自己的生活应该能恢复平静了吧,但事情似乎在往他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 Large Catechism

    Large Catech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