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900000002

第2章 冯骥才先期小说创作论(2)

在谈到这个阶段的创作的时候,冯骥才曾指出:我们“一开始写作,就与祖国、民族、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同当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大胆直面人生,由生活获得的实感出发,进行创作。因此,我们感到,我们与中断了若干年的真正的革命文学传统联结起来,并在文坛上筑起了现实主义的新的阵垒”。是的,冯骥才的这种感受和体会是准确的。他和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出现,写出那么多的作品,是离不开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潮流推动的。但是,也应当看到,一个作家仅有适宜他生长的环境,仅有独到的见解,毕竟还是写不出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来的,他还需要对生活人物有切实的认识和感受。当然,感受不等于亲历。可直接的感受与间接采访领会总是有区别的。冯骥才是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青年人始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生活的,他能创作出以上这些反映“文革”中真实生活人物的作品,是他多年生活感受孕育的结果。《铺花的歧路》萌动于他的一位朋友曾有过的奇特遭遇和他自己的某一些体验;《啊!》里他个人的体验则更加明显一吴仲义的那种惊慌不安、忧心不定的恐惧心理,冯骥才在“文革”中是不难看到和体会到的。

多年来,我们在不少时候曾不正当地干预了作家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流露,这种不加分析的偏颇做法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作家作品流于绝情或矫情,失去了本可能会有的光彩,严重地妨碍了优秀作品的出现。事实上,文学创作较之其它工作更带有明显的个人劳动的成份,怎么能设想让作家把自己的感情同劳动的对象分开呢?人们也许不难看到,一切成功的作品、一切成功的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作家自身的激动和爱憎烙印,完全离开作家主观成份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当然,大凡优秀的作家总不会离开某一特定的时代生活而缩进纯粹的自我感情中,他往往是通过自己来感受并认识时代,又在时代的激流中审视自己的情感,看其是否同时代的大潮合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利益相系。如果自己的感情同时代、同人民的利益是相通相系的,那么不管他作品中溶进了多少主观的感情成份,他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时代的一面,给人以启示。这同那种主张脱离社会生活去写“自我”的倡导是根本不同的。冯骥才在自己的作品中注进了主观的激动,非但没有降低它的思想艺术水平,反而明显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这其中包含着的思考和爱憎唤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流贯着我们这个新时代的激情。

在众多反映“文化大革命”生活的小说中,冯骥才的小说有它分明的特点。这种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作者不循从程式,也不大量地罗列“文革”中人们遭受的各种皮肉之苦,机械地记叙事件的进程和一些生活表层悲欢,而是独辟蹊径,着力从人们灵魂所道受到的残虐来控诉“十年浩劫”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因之,他的小说揭示的问题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方面,更能唤起人们的心灵颤动和沉思,是独树一帜的。已有不少评论文章指出《铺花的歧路》中的白慧、《啊!》中的吴仲义、贾大真等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它所包含着的丰富社会内容,对冯骥才创造这些形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此,我是完全同意的。但是,在我看来,冯骥才的作品除了单个人物的典型性外,还具有一种整体典型性的特点。这一点在《啊!》中表现得最为分明。什么是整体典型性呢?整体典型性就是作家不是企图通过对作品中某几个人物、某几件事的着力刻画达到深化主题、反映生活的目的,而是在认真描绘几个人、几件事的同时,注意调动一切手法,利用所有的情节、人物创造一种特有的典型环境气氛或情调,从而使读者不仅是通过几个人、几件事认识生活,而且更能从一种整体生活面上感受认识生活。例如鲁迅的短篇小说《风波》,尽管某一单个的人物如九斤老太、赵七爷等都有典型性,但只从这些单个的人物形象身上似乎还不能完全领略“风波”的影响。然而,假如从整体性上感受并认识这个作品,则对张勋复辟在江南农村产生的那股特殊的“风”就会体会得比较细微深切了。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就在于鲁迅要造成一种整体效果。《啊!》除了具体的人物吴仲义、贾大真形象外,还始终迷漫着一种让人感到压抑、恐怖、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带有很强的典型性的,它对于表现“文革”中那独有的生活是极有力量的。但是,这种氛围不是仅通过叙述描写或某一个人物表现出来的,这种氛围有时候是可视的,但还有不少是看不到但又随时能感觉到的。它是情节、人物心理、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等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一种整体效果。人物、情节造成了特有的氛围,特有的氛围下又活动着不同的人物,从而使作品达到了一种整体典型性。我以为,契诃夫的《草原》、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乃至张承志的《黑骏马》等作品,都可以认作是整体典型性很强的作品。理解、评价这些作品,就不能着重从形象或结构情节上去把握,而应该注意总体感受。

在《铺花的歧路》、《啊!》和《雕花烟斗》等作品获得成功后,冯骥才的名声大长,读者和评论界的欢呼和赞扬及殷切期望曾使冯骥才深深地激动。他有责任、也有能力写出越来越有分量的作品来。就是在这前后,冯骥才为自己构设了一幅颇能鼓舞人心的创作蓝图。他计划在“非常年月”的总题下,写出一系列反映“文革”生活的作品,描绘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从而为认识这场历时10年的“浩劫”留下一块形象的路碑。可惜,这个计划作者未能付诸实践。自然,作家在一个时期写什么,这不仅是领导不能限制,而且连他自己也是难以限制得住的,这要看一个时期作者的创作情绪到底被什么吸引,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倒不必拘泥于计划的改变。

自1981年始,冯骥才的作品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写人生”创作主张的提出和实践。他在“81年第3期的《人民文学》发表的《下一步踏向何处》一文中说,前一段“创作的路子存在一些问题”,“比较偏重4社会问题”,“常常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时间一久,缺陷就显露出来。这样下去,路子必然愈走愈窄”。尽管他声明自己“不是反对写4社会问题”,但他却强调今后要“写人生”。冯骥才这些意见的提出并非完全没有合理的成份,作者渴望创作前进一步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可是也不无偏颇之处。冯骥才说他自己不主张“只注重人的社会性,即人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态度观点”,而主张写“人的复杂性”。这意见就未必准确周全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怎么可以设想脱离开他的“社会性”去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呢?诚然,创作主张常常有同创作实践脱节的时候,最主要的还在于看作品,但也不能忽视创作理论对实践的作用。

在冯骥才不少立意于“写人生”的作品中,《酒的魔力》、《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个短篇及中篇《爱之上》是受到人们称赞的。《酒的魔力》写一位老领导平时拿腔拿调,总以领导的姿态出现对待别人。只是,当他在喝醉了酒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恢复到一个正常人,才会使别人感到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作品巧妙地指出了世俗气对人的污染和某些身居领导岗位的人堕入世俗却习以为常的可悲情形。《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则通过对一对夫妇身高超出了平常人的习惯情形,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受到嘲笑、猜疑以至打击迫害的情状,用充满敬佩同情和严厉谴责的笔,赞美一对感情诚笃然而却总是遭到不幸的夫妻,揭示出某些人身上的愚昧、庸俗气,让人看到习惯势力的可怕。在艺术地表现人的心灵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两方面的成功,使得这个短篇成为人们久远难忘的精彩之作。中篇小说《爱之上》描绘一位女篮球运动员在爱情、事业、生活中的矛盾斗争经历。小说主人公肖丽为了自己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当然不是无可能的空想和个人奋斗,而是把它同祖国的荣誉结合到一起),在忍受了剧烈的感情痛苦以后,决定暂时割裂自己与靳大成之间的感情联系,后来又因为意外的事故未能取得成绩,转而把全部的身心投向对下一代人的培养上,并建立起一个较为美满的家庭。肖丽先是为了事业毅然放弃了爱情,后又因为事业得到了爱情。在事业与爱情生活中,她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强者。作者用肖丽把爱情与事业、生活同哲理之间的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肖丽这个形象虽然带有某些理想化的色彩,但她是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产生出来的,是一个性格特点很强烈的人物。从她的身上、从她的感情痛苦中,我们看到了情感的升华,意识到爱情的纯洁和美好。她给予人的奋进激励是十分明显的。《爱之上》发表后没有被更多的读者理解并接受,这是不奇怪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观、爱情观以及经历都是很不相同的。然而,不管以为它图解概念也好,以为它不真实也好,但它所提示出来的人物故事和包括在其中的意蕴,总是会让人深长思之的。这在还有不少人把爱情庸俗化的今天不无有益。爱情绝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媾合,高尚的爱情总是和人的理智、感情、事业粘连在一起,只有正确地处理了这三者间的关系,使之吻合统一的人,才有可能达到爱情的完美境界。

冯骥才企图从某些生活现象中发现人生的哲理,从而见出人的复杂性和生活内容的驳杂,这自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以上小说的成功却清晰地表明,它们主要得力于作者把发现的生活哲理同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接通了,不仅仅是“人的复杂性”。如果只是发现了“酒的魔力”而没有发现不良作风对那位老领导的污染的话,《酒的魔力》也不会有如此的警示力量;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爱情当然令人钦佩,但只有当我们看到这种爱情受到不应有的刁难,看到弥漫在他们周围的那种陈腐气时,感情才会被震动。《爱之上》自然不纯粹是理性的说教,它对于肖丽的赞美明显带有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呼吁,它所爆发出的激情也不只是个人的情感,而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心声。由此看来,无论是“写社会问题”还是“写人生”,都不应是孤立的,而应当把它们相互贯通起来,写出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生面貌来才好。冯骥才以上作品较好地贯通了这种联系,所以它在广度与深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结合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但是,冯骥才并不是在所有的作品中都圆满地处理了这种“社会问题”与“人生”的贯通关系。因之,某些作品反映的生活面就较为狭窄,内容单薄,时代生活气息贫弱,减低了感染人的力量。个别作品则还有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环境写人的感情、性格的“复杂性”的弊病,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短篇小说《在早春的日子里》、《老夫老妻》,或以清丽的笔致追忆幼年时代男女交往中纯净的友谊和朦胧的性爱,或以深情凝重的文字描绘一对老夫妻多年的隐蔽然而炽热的爱情,读来也都韵味甚浓,但终觉有点轻,难以令人咀嚼。1981年10月,冯骥才出访英国,归来后依据见闻和生活的积累写出了中篇小说《雾中人》。小说主人公简梅小时候是一位颇具音乐才华的儿童,可惜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她变得玩世不恭,厌弃祖国,以至为了能出国生活,草率地嫁给一个外籍人居住到伦敦去了。然而,在伦敦她并未能找到理想的绿洲,如今依然过着一种动荡不安、也不时充溢着辛酸的生活。她既不满于现状,时时念起故土亲人,又不愿叶落归根返回祖茵,整天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打消着时光。冯骥才希望通过一个真实复杂的人物生活情境,来解剖某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给人以启示,用意自然是很好的。小说笔致细腻,描绘精密,有理解,有同情,也有谴责和遗憾。可惜,作品浓重的情感掩蔽了理智的分析,致使作品对这个特殊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影响了本应有的分析和批评,使得一个并不难认识的复杂形象罩上了雾影,削弱了能动反映生活的作用。短篇小说《金色的眼镜腿儿》写一个人千方百计地抚摸了一下别人的“金色眼镜腿儿”,终于满足了自己那怪异而强烈的好奇心。这里的人物几乎全脱离开周围环境社会,那些纯心理动作的描绘尽管不无真实地写出了某些人的莫明的行为,但是意义毕竟微细得很。

冯骥才小说在“写人生”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出现的这种成功和不足的现象是大家都看到了的。可这种成功和不足产生的原因包括冯骥才自己也许并不是充分明确的。我以为,当冯骥才从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出发,以一个社会学家的眼光看待人生、描绘人生情态的时候,他的作品就比较充实,易于读者理解并接受;而当他可能是从一个稍微单纯的艺术家意识出发的时候,他看到和描写的对象就多带有静止的、孤立的乃至奇异的现象一一虽然作者把这些现象描绘得并不板滞或粗疏,但给人的影响毕竟有限。如此看来,主张“写社会问题”还是主张“写人生”,虽然二者之间有区别,但到底不是最根本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些主张是如何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的。

同类推荐
  • 听柏杨讲人生

    听柏杨讲人生

    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本书是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结项成果为基础定稿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构建的根本基础与重要内涵。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构建,既是结合中国国情,接受与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并以此指导中国文艺发展,解决文艺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典形态与价值内涵在中国文艺实践考察与当代形态文论构建中,不断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并为人们自觉认识与明确掌握的过程。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最新表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中也特别阐述了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结合中国文艺实践,特别是“大众文化”实践,并借鉴西方“大众文化”的研究成果,探索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定位、批评尺度以及健康发展的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作为本项目的核心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立足中国国情,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丰富内涵的多向拓展与整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梳理与求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正确途径,从而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基本导向。
  • 小雨滴答

    小雨滴答

    本书是高中女生小雨一年的学习日记的汇编。全书记载了在这一年内,她的学习、生活、所思所想以及对各种学习方法经验和生活体悟的总结,是新一代中学生在特殊时段的详细人生记录,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具有很好的分析和解读的样本价值。
  •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作品集:匆匆

    朱自清的一生著作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书中精选了他的散文、诗歌、教育杂文、文学批评等各类型的经典篇章,从朱自清风格迥异又至情至性的文字中,体会他的匆匆流年,清浅人生。
热门推荐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纨绔千金

    重生之纨绔千金

    女主角=女强+纨绔+自信+腹黑此文YY无限重生前:她自卑胆小,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家被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生性懦弱,从未想过反击或抵抗。重生后:她光彩照人,自信潇洒。敢作敢当,纨绔异常,讨厌拘束,喜欢赛车,在钢琴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水凌被好友推下海,一朝穿越,却未想一缕芳魂依附在一个胆小懦弱,连未婚夫都被自己姐姐抢走的女孩苏浅沫身上。“什么?”这个女孩是因为未婚夫才自杀?邪魅一笑,怎么办,她在也不会这么懦弱了,她要夺回她的一切。重生后,本为孤儿的她,得到了父亲的关爱,可一场蓄意的车祸,带走了父亲,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串通律师,夺走了她的一切……遇上恶魔夜银澈,成成为她翻盘的依靠,接受恶魔的契约,从此沉沦……从此,掀起狂风巨浪!父亲的家产,她要拿回来,当年谋杀的真相,她也要血债血偿!有了夜银澈背后的财力帮助,加上自己在哈佛寒窗苦读四年的经济学,一手遮天,让那两母女披头散发流落街头。【片段一】再次面对前世好友时,她已经大放光彩,风光无限。苏浅沫邪魅的一笑:“你把水凌推下海,就要想到会有什么后果。”小晴故做镇静的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苏浅沫走到小晴面前,小声的说:“不要装了,我会找出证据来的,你等着。”跨着女王般的脚步,离开了。【片段二】“欢迎各位东林的同学们,来到我们学校当交换生,我是学校的导师艾琳。”一个年轻的美貌的女人,穿着职业服,一脸微笑的说,但眼底的嘲弄出卖了她。五个人先是一愣,什么,东林?这个不是臭名远扬的学校?她们什么时候来自那里了?送他们来的司机也走了下来,“这几位就是我们东林的学生,虽然有些土里土气,不过她们都很棒。”【片段三】,“又是苏浅沫,导师怎么每次都叫浅沫,而且出的题,就连他们也都不会,而且还是难题。”浅沫无所谓的走上黑板前,思考了几秒,嘲笑的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请你教教我吧。这题,您会让我上来解答,说明很简单,全班人都会,就我不会,你也可以找同学来解答。”浅沫的话把导师接下来要说的话堵上了,也不知道如何应答。导师也没想到浅沫没有像以前一样唯唯诺诺的,而是理直气壮。这道题可是大学生的题目,她也不太会,她只知道答案。霸道的他:用尽办法想挽回她.温柔的他:以契约的方式赖上她.冷漠无情的他:以赛车的理由缠上她.……她该如何选择?
  • 静牧好时光

    静牧好时光

    也许有许多人都认为文静遇到秦牧是苦尽甘来,但是文静觉得,她遇到秦牧是恰逢春暖,烂漫花开。
  • 命运大拯救

    命运大拯救

    钟言因为英雄救美而被命运大拯救系统选为宿主,从此开启不一样的人生...“钟言,我要为你生猴子...”看着躺在自己怀里的大男人向自己抛媚眼,钟言只觉得一阵反胃,菊花不由紧了紧...“系统,你再安排这样的任务给我,我就跟你绝交...”钟言满脸决绝……
  • 失贞弃后

    失贞弃后

    一室旖旎的春色,两具身子火热地交缠着。未婚夫亲自带人来看他设计的春宫秀。最后一张退婚书,理由是婚前失贞……就在她承受着众人鄙夷的目光中,他站了出来,对她说:“从今天开始,让我照顾你吧!”她的心在那一刻开始沉沦……她抬眸望着他,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你能做到吗?”他缓缓抬头回眸望着她:“当我登上高位时,你会陪着我睥睨天下吗?”当他登上了皇位,身边有着三千佳丽,而她又站在哪里?里?大殿之上,高高在上的他竟走下那个位置,望着秀女群中的绝色女子朗声道:“凌语嫣留,册封为贵妃,赐住耀语殿。”陪着他睥睨天下的人不再是她……是谁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然而确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欺骗……为了皇位,他机关算尽地接近她,让她动了心,爱上了他……彻底地付出,得来的确是欺骗,这让她情何以堪?冷倾心:“难道在这场所谓的爱情中,我的角色就是棋子吗?你难道就从没动过心吗?”南宫耀:“接近你,本来就是这场计划中的开始,你是我登上皇位的捷径。语嫣才是我最爱的人,而你从一开始就是棋子。”棋子,真的只是一颗棋子存在吗?在这场爱情角逐中,受伤的到底是谁?是她,是他,还是她?*****************片段一:一袭紫色的精美锦袍,勾勒着男子修长的身子,一张俊美无俦的脸,冰冷孤傲的眸子散发着冷冽的寒芒,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颚:“你不是凌语嫣。”微眯着双眼打量着眼前的她,随后缓缓道:“你是南宫耀的皇后,冷倾心。”不是迟疑,而是肯定。强忍着下巴传来的痛楚,冷倾心望着眼前的男子,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真是没想到,南宫耀为了语嫣竟然舍得将自己的皇后送给了我,真是舍得啊……”薄唇里吐出的嘲讽话语,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不过,既然南宫耀舍得将你这个赝品送了过来,我虽不喜欢,但也不会浪费……”低沉的笑声传入她耳朵,宛若恶魔的嘲笑,冷冽的话语再度从那薄唇吐出,顿时将她打入地狱……“来人,这个女上赏给你们,让你们尝尝南朝皇后是什么样滋味……”******************片段二:断情崖上,他紧紧拉着悬崖边上的她,生怕她的坠落,狭长的眸子里充满了乞求:“不,不要放手,抓住我的手……”然而,手中的纤手还是缓缓抽离,她的身子以完美的孤线坠落,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胖修仙传

    三胖修仙传

    做为一名血统纯正的村姑,正儿八经的穷人,李三胖最大的念想就是吃饱饭,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跺一跺脚,世界都要震一震的大人物。
  • 逆徒来袭:师父请留步

    逆徒来袭:师父请留步

    夜浔三世为人,从来不知道收个徒弟竟是件如此磨人的事。那日大雪,见一孩童濒危,心有不忍,救之。不料,几年之后,此子竟不顾师徒情谊,欲要……“师父你就从了我吧。”夜浔:你是哪里来的妖孽,快把我天真可爱的徒儿交出来!
  • 好巧你也在我心里

    好巧你也在我心里

    新书《好巧你也在我心里》舒韵想跑,可是,不管她到哪里,总能看到眸色温柔的他。“韵韵,你要逃到哪里去,嗯?”
  •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

    本书辑录了梁启超的杂文名篇,以最为经典的文章以飨读者。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语言亦文亦白,富于雅趣。其作品《敬业与乐业》《最苦与最乐》等入选中国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