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100000008

第8章

一入夏,再粗心大意恋着家的蟹农也挟着铺盖卷到田里的窝棚里住了。

蟹儿有小指盖儿大了,得防人偷了,那玩艺儿值钱,拿笊篱捞出一家伙也值上几十元,谁敢再当马大哈呀?这是一。二呢,三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若是半夜三更里冷不丁来场暴风雨,卷飞了塑料围屏不过是眨眼间的事情,那八脚的蟹公便可满世界地奔逃了;那雨势若是再来得急猛些,稻池里的水涨起来,不定就从哪里冲出一道口子,蟹子们顺水飘逃,也是很自然的事。还有其三,田野里风凉啊,热嘟嘟潮呼呼动一动都出臭汗的三伏天,谁还想抱着媳妇火炭般的身子睡觉呢,连公牛)和趴子(公羊)都懂伏天里躲单帮呢。于是,一入夜辽阔的田野里便成了汉子们的天下。爷儿们又不甘夜的寂寞,三三五五的或挤在窝棚里摔扑克,或围成一团筑长城,三毛五角的都动点儿小输赢,小小不言的不危及治安,乡村干部们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人们乐去。也有喜欢清静不愿玩的,就坐在田埂上抱着收音机听评书,听小品二人转,或抱把胡琴拉小曲。夜风习习,凉爽了一天的暑热。那小曲拉得好的,悠悠扬扬给夏夜的田野增添了几分韵致;也有那初学乍练者,胡琴又劣质,吱吱嘎嘎,似哭似嚎,惹得人烦了,一人嗷地叫一声,远远近近立刻响应起一片呼喊声唿哨声群起而攻之的起哄声:

“别猫叫秧喽,拉倒吧--”

“杀人啦--饶命吧--”

夏夜的田野里闹出一个这样的小高潮。练胡琴的却不理会,我行我素,偏要折磨锻炼人们的耳朵。几日下来,竟多多少少让人听出一些味道了。

老实本分的于旺田不摔扑克不打麻将,也不喜欢听广播,一入了夜,他便将蓑衣平铺在田埂上,躺在上面眼望星空想心事,想着想着便觉心里似夏夜温湿的空气一样纯净,哀伤的往事和愁苦的日子都离他远远地去了,直到倦意上来,他才回到窝棚里。可也是怪事,自从乡下兴起养鱼养蟹,稻田里的蚊子竟少了,一夜里连艾蒿火绳也不用烧。乡里的技术员说,这很正常,蚊子是在水里排卵,生成的幼虫叫孑孓,都被鱼蟹当成零嘴吃掉了,哪里还有蚊子四处乱飞祸害人的道理?这也是蟹农们愿到田野里来过夜的一个原因。

时光倒退二十年,野生的蟹子何必要人养,夜里出来拿只电筒,或提只马灯,就回回不空手了。稻田里的螃蟹多的是,见了光亮就爬过来,只只都有小孩子的拳头大,黑呼呼的毛蛱,又亮又硬的盖子,拣回家往灶灰里一埋一烤,嘿,满壳的黄子嫩嫩的肉,加上野生的与养殖的大不同,甭说有多鲜多香啦!要是到了高粱红米的时节,夜里提盏马灯,钻进村南几里地外的那片大苇塘里去,你就听吧,耳边只有刷刷啦啦螃蟹奔着光亮爬来的声响,两只手忙不过来地往麻袋里捡,个个茶盖大,不消几袋烟的工夫,那麻袋保准沉得让你背不起来。东西多了就不值钱,弄到沈阳锦州营口去,一元钱好几斤,有时干脆估堆儿,或者像卖冰棍似的数个儿,五分钱一只,跟无私奉献差不多,刨去来往车费带上税,挣到手的也剩不下什么钱,大队知道了还又批又损地要割你的资本主义尾巴。不好卖就留着自家吃,剁碎了喂鸡,糟透了喂猪,屯里还有那会吃的做螃蟹豆腐,将螃蟹放在大缸里用大棒捣碎了,再做豆腐似的用豆包布过水一淋,汁儿装进碗里放锅里一蒸,那东西,什么调料不用放,哎哟妈呀,白颤颤油汪汪细软得像胭脂,甭说吃,只那鲜美之气就顶风飘出八里地。但那玩艺儿不能吃得太多,油性太大,腻人,还壮阳,爷们儿吃了直想淘气。这些话眼下再跟年轻人说,都不信了,说是瞎话,蒙骗他们呢。不信就不信吧,经过见过的老年人也不跟他们犟,犟有什么用呢,野生的螃蟹满地爬的日子还会再有吗?

就好像玉皇大帝发布了一道命令,要召集蟹兵蟹将们回天宫开一个什么会议,只三两年的工夫,那些八爪将军们说不见,就再难觅踪影了。有那心不甘的,秋日里再提马灯钻到芦苇荡里去,可守了一夜,蚊子叮得满身满脸都是包,也顶多兜回十只八只,茶碗盖大小的寻常难见,捉到的也比牛眼珠子大不了多少。如此稀罕之物庄稼人谁还舍得解馋入口?再送到城里去,就不是上秤盘子论斤称了,马莲叶拴一对,能卖出三四十元的价钱。听说南方还要贵,姑爷子头一回登老丈人家门,礼品里少不得两对满黄河蟹,那得一二百块,真是钱啊!乡下人说,怪只怪这些年稻田里用化肥农药太多,螃蟹都毒死了。有人不信这个理,犟,说方圆上百里的数万顷苇塘,你都撒化肥农药了?后来听城里有学问的人讲,河蟹属回游生物,母蟹要顺江河游到海里去产卵,卵在海水里孵化成蟹苗后,再逆水回游,在池塘沼泽湿地长大。近些年,为防洪汛,辽河大凌河下游都建了大坝水闸,断了河蟹的来往回游之路,母蟹去不了大海便无处甩籽,在湿地甩了籽也不可能孵化成幼蟹,即便海里有幼蟹也难以越过闸坝回到苇塘里来,自然也就再没有了昔日肥蟹遍地的美事。有学问的人说的在理上,人们便不再争犟,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叹息了。

稻田养殖河蟹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事情。听说盘锦有个吴家农场,两位农业工人不甘心河蟹就这样在北方绝迹,包下一片水塘,又从外地买进人工孵育的蟹苗撒进去,经过几个年头的试验,大获成功,每亩水塘的收入竟高达近万元。于是,就像当年河蟹突然消失一样,又在短短几年间,附近十几个县区的稻农们便风吹浪涌般养起蟹来,只是今日的蟹子再没有原来那般硕大,养殖的也绝不可能似野生的那般鲜美了。

紧邻的窝棚是屯里朱老九的。朱老九并非排行老九,他的大号叫朱景发,朱老九是他的外号,因为他只有九个手指头。数年前的一个冬夜,朱景发在邻屯打麻将,听说起点就是十元,玩的挺大,兜里没个几千元钱别想往牌桌上坐。半夜里突然冲进几个警察,进屋就将一捆捆的票子都兜起来,叮当锃亮的手铐也甩了出来。混乱中,朱景发腾身窜到厨间去,一把将菜板上的菜刀操起来。警察们大惊,急拔枪在手,喝问:

“你要干什么?放下!”

朱景发说:“往后我要是再没脸玩这个,就如这般!”

话落刀落,当地一响,一截小手指已齐展展断在菜板上。

那一次,其他聚赌的人不光被没收了赌资,罚了款,还被关了半月劳教,只有朱景发赌资被没收了事。派出所所长说,念他痛悔的决心大,从轻发落,不然送到采石场劳教,也干不了啥活儿。可失了一指的朱老九并没因此与麻坛彻底绝裂,每夜他离开自家窝棚时,总是跟于旺田打声招呼:“老旺哥,我去凑凑热闹,这边你给照看两眼。”于旺田也不答话,任他自去自回。

不管输赢,不论早晚,朱老九回来时常是兴奋得一时睡不着,便摸到于旺田的窝棚,扔过吃喝剩的啤酒鸡脖或煮烀苞米什么的,还非要再拉上一阵话。

“老旺哥,今年虽说你没养上自己的蟹子,可摊上一个肥东家,也中啦。”

“人家肥不肥,关咱啥事哩?”

“咋就不关你的事,那豆饼送来几回啦?”

“三回。”

“真就回回都没个数量?”

“说是敞开喂,没数。可咱笨心眼寻思,咋能没数,油坊是他家开的呀?人家怕说出来显得小气呗。”

朱老九撇嘴笑:“那你可就寻思错了。人家虽说没开油坊,可比开了油坊的牛一百倍。你听我给你讲个笑话,说有头公牛要出门,对母牛在家不放心,就拜托隔壁的象大哥帮照看。回来后,他去感谢。象大哥说我帮你照看这两月,家里没啥变化吧?公牛说,没有没有,就是我那口子牛大了。”

于旺田怔怔神,忍不住笑:“你小子,一张嘴就没好话?”

朱老九也笑,说:“用几块豆饼,还不是一张巴掌宽的条子的事?县太爷用几块豆饼,那是瞧得起他了,油坊老板还不上赶着往车里装,还敢张嘴要钱啊?”

“人家装不装,花钱不花钱,咱操那闲心干啥,别给人家糟踏就是了。”

“老旺哥你也心太实了。人家没数,你也犯不上斤是斤两是两的。趁机会,你就留起来几块,你今年不养蟹,明年还不养啊?就是不养,匀给屯里谁家不是钱?你傻呀?你榆木疙瘩脑袋呀?”

于旺田急摇手:“那可不中,人家对咱不薄,昧良心的事,天打五雷轰,咱不能干!”

朱老九嘿嘿笑起来:“不干白不干,白干谁不干?这是时髦话。你以为人家也是实心眼儿,就信了你呀?连屯里人都说于老旺这回可发了笔小财,肯定有落头。”

“嘴长人家鼻子下,谁愿咋说谁咋说。咱自有一笔良心账,半夜敲门心不惊,睡觉踏实。”

于老旺知道朱老九心里是怎样的算计。前些日子,他只说没空赶集买豆饼,先后跟于旺田借去了几块,可借过就不张罗还了,见面闭口不提豆饼的事。于旺田心不甘,追着他要,后来一直追到他家里。朱老九说,家里也没有了,没钱买。于旺田在朱家的屋心里转了两个圈子,看了墙角的半袋大米,犟脾气就上来了,顺手将大米甩上了肩,说,那先拿这个顶着,我也不吃,啥时你有了豆饼,再往回换。气得朱老九直瞪眼。

朱老九说:“家里的豆饼用不了,你也不好出面卖,就匀给我,比集上的价少要一勾儿(三分之一),你我两不亏。”

于旺田正了脸色:“你往后少跟我扯这个,我不爱听。”

这个话题说不通,朱老九又往别的话上唠:“老旺哥,我看你家的蟹子今年又不错,一亩少说也得比我多收二三十斤。”

“还中吧。蟹苗好,料又足,能不长蟹子?”

“你就……真想把这些蟹子都给了县里的那个官儿?”

于旺田一怔:“啥话哩!蟹苗是人家买的,豆饼是人家送来的,工钱人家按月给,人家的东西咋能不给人家?”

朱老九嘿嘿冷笑:“那我给你算上一笔账。咱往少了算,你一亩地一百斤扣蟹能收吧?一斤一百块钱能卖吧?那一亩地就是一万块,六亩呢,六万,是这个数吧?可人家投的呢,两万块钱的蟹苗顶天了,就算豆饼是花钱买来的,再加上给你几个月的工钱,满打满算,两万五千块钱总够了吧?可他大气不出,滴汗不流,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毒太阳也晒不到,凭空多到手三五万块钱是怎么回事?你就没算过这笔账?”

于旺田傻眼了,干嘎巴嘴说不出话。他确没这样算过账。

朱老九接着说:“这叫剥削剩余价值你懂不懂?我上中学时学过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老马头早就给天下受苦人算过这笔账。共产党白让你翻身解放这么多年了,连‘剥削’这个词都忘啦?你也当过贫下中农吧?”

剩余价值不懂,“剥削”这个词于旺田咋能不懂。那些年讲成份,他爷爷爸爸都是贫雇农,他家里家外满耳朵听的都是这个词儿。于旺田嗫嚅着辩解说:

“听说……城里人在咱乡下雇人养蟹子,也不是吕书记这一份,真要是剥削,上头能不管?”

“上头谁管?管谁?再说了,管不管是上头的事,咱这样的小老百姓,虮子似的,还敢揭竿造反啊?”朱老九顺手拧了一棵烟,叼在嘴上,“我是说,咱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了,别傻了巴叽的白让人家给咱‘剥’了‘削’了算计了,还张口闭口地说人家好,总觉着哪儿对不起人家似的。就像赵本山演的那个小品,两条没毛病的腿活啦地让人家唿悠瘸了,还追着赶着地‘谢谢啊’!”

于旺田小心地问:“咱不傻了巴叽的……还能咋整?”

朱老九把嘴巴凑到跟前来,小声说:“咱屯前屋后闲着的水塘大坑还少了?你就不能豁出点儿力气,摸黑儿收拾出一块来?先把蟹子移过去嘛,一池子移个十斤八斤的,我不说,神仙也看不出来。”

于旺田急摇头:“不行不行,那可不行。我一收拾水塘就得围塑料围障,夜里人们看不见,可躲不过青天老日的大白天,满屯人一看我另养蟹子,还不都明白是咋回事了?秃子头顶爬上个屎壳郎,那是自找丢人现眼哩。”

朱老九又往前凑了凑:“你怕那样太明睁眼露,不如就把蟹子移过我的田里去一些,这事除了你我,神不知鬼不怪,到秋后卖了蟹子,兄弟自然亏不了老哥,二一添作五,对半儿扒……”

于旺田心里沉了沉,情知朱老九云山雾罩花言巧语,鬼划弧绕了这么老半天,这才是要说的真心话。这是要合谋犯偷移赃啊!朱老九往鬼道儿上引我呢!我哪似他,“砰”地一声,剁根手指头像随便放屁听个响,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呢,我要闹出个三长两短,俩孩子归谁管呀?那可咋对得起死去的孩子们的妈呀?于旺田沉了脸,站起身,说:

“这事别说干,想一想我都心惊肉跳。你快拉倒吧,就是说出天花来,我也不会跟你干。天不早了,你回窝棚睡觉吧,我也困了,明儿还有不少活计呢。”

说是困了,那一夜于旺田直到天明,也没能睡踏实。朱老九的话,好像一只讨厌的蚊子,总是在耳边嗡嗡嘤嘤地响,似有理,又似在教唆。直到窝棚里已透进一抹光亮,他才叨念着:“咱是庄稼人,咱凭力气吃饭,咱不想横财暴富,咱知足长乐……”囫囫囵囵睡去了。

朱景发讪讪地离去后,还算识趣,从此再没提这个事。可几天后的那个夜里,他回来得更晚,摸到窝棚里来,不管不顾地将于旺田拨拉醒,脸上透着几分诡秘、急切与兴奋,说:

“老旺哥,醒醒,醒醒,好事儿。”

于旺田揉着眼睛,嘟囔说:“你小子能有啥好事?”

朱景发一脸坏坏地笑:“是不是好事儿你自个儿去我窝棚里看,天亮前,都归你了。”

于旺田探出脑袋往朱景发的窝棚看了看,过了半夜了,田野上静静的,几十米开外的那个窝棚也静静的,在夜幕和水光中如一个黝黑的剪影。于旺田说:

“我这人夜里吃不下啥东西。有了啥,你自个儿去享受吧,吃不了,就送回家里去,叫老婆孩子都解解馋。”

朱景发说:“不是吃的东西。”

于旺田纳闷了:“不是吃的东西还是啥?”

朱景发说:“可比吃进肚变成屎的东西还解馋、美百倍,你过去一看就知道了。这边的蟹田不用惦着,有我呢。”

于旺田疑疑惑惑地过去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窝棚前时,还使劲抽了两下鼻子,猜想着朱景发带回来的可能是什么,可肉香酒香没闻到,却隐隐闻到几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怪怪香气。他推开窝棚门,凝目细看,只见铺上竟躺着一个人,腰间半截似用什么遮盖着,裸露的膀子和两条腿却白亮亮地看得分明。于旺田怔怔神,怯怯地问:

“你是谁?”

躺着的人坐起来,说:“你别管我是谁,你该干啥干啥。”

竟是个年轻女人,上半身全裸着。全无精神准备的于旺田只觉头皮刷地一凉,头发根紧接着就痄起来:

“你、你是人还是鬼?”

“我是人是鬼,你问朱老九去!”女人满是怨忿之气,说着,仰身复又倒下,又把身上遮盖的衣物一掀,“想来你快来,天一亮,本小姐还不侍候了。”

女人已是一丝不挂赤裸裸展示在了面前。于旺田只觉浑身一股火腾地蹿上来,吓得急转了身,紧紧地闭闭眼,定定神,大步就往自家窝棚走,心里恨恨地骂:

“朱景发你王八蛋,你把我于老旺当成什么人啦!”

身上满是火肚里都是气的于旺田慌慌急急地往回赶,走惯了夜间田埂的两只脚竟险未闪进排水渠去,一直到了窝棚前,还在呼呼地大喘着粗气。

蹲在窝棚外的朱景发竟歪头瞅着他嘿嘿地笑:“咋,老旺哥憋坏了吧,这两下就把子弹打光啦?”

于旺田恨恨地骂:“你给我滚!你他妈的自个儿牲口,别以为谁都是牲口!你把我于旺田当成了什么人!滚!”

朱景发被骂得悻悻地立起身,一边拍打着屁投一边往自家窝棚走,嘴里也是不干不净地骂:

“四六不懂香臭不分的东西,分你一口野味尝尝,享受不了就享受不了呗,跟我扯这犊子干啥!纯粹是骡子一个!”

于旺田眼看着朱景发又钻进了那个窝棚,心中的池水像突然窜进一条大黑棒子鱼,搅得翻腾浑乱,一时再难入睡。在渐渐发亮的夜色中,见朱景发和女人先后钻出窝棚,直向公路方向去了。很快,朱景发又回来,钻进窝棚就再没露面,直到日上三竿。

同类推荐
  • 远古时代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远古时代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血色地沟油

    血色地沟油

    陶蕾的同学今天结婚。她同学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了市里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但她老家在乡下。她父亲是个村干部,要面子,非要把女儿从老家风风光光地嫁出去。陶蕾和一帮其他同学喝了喜酒,眼看着新郎家由八辆婚车组成的车队把新娘子接走后,她对其他同学说,她有个表舅就在这个村里,妈妈嘱咐她一定抽空去看看。同学们便说,你去吧去吧,我们在这打打牌,散散酒气,等你来了一起回去。陶蕾的表舅名叫吴新仁,今年三十八岁。陶蕾妈妈和吴新仁虽然是表姐弟,但因为隔着一百多里路,平时除了共亲家的红白喜丧事有所照面外,别的也没什么来往。
  • 王的密码

    王的密码

    凌晨三点,各种声音狠命地砸在凤凰岛上。密集的“轰—隆”声由远及近,像紧跟身后的雪崩逼迫着住在城里的人。先是远远地飘来一阵轻轻的“轰—轰”声,接着是重重的“隆—隆”声在城内炸开,炸出一片转瞬即逝的天光,炸出满城的惊惶。婴儿的啼哭声率先被拧开。而后,开窗声,开门声,狗吠声,杂乱的脚步声,呼喊声,被一点点推向街道。早春的观音路就这样瞬间涨潮。人们挤在道路上,抬头望着凄凉的夜空,期待着每一声是最后的声响。可它,没有喘气,没有停歇,一声连着一声,一阵接着一阵。像暴风雨来临前的电闪夹杂着雷鸣,又像落在身边的一个个响炮,震耳欲聋,摄人心魄。几分钟后,海岸边上的凤凰炮台有所回应。
  • 子在川上

    子在川上

    本书收入阿袁的9个中短篇小说,《长门赋》《郑袖的梨园》《鱼肠剑》《汤梨的革命》《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姹紫嫣红》等。作品多反映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情感与生活,女博士、大龄女、恨嫁女……揭示她们学术之外世俗生活的,为我们撬开象牙塔的一角,展示不一样的高校人生与情感。浓厚的古诗词功底,在作品中应用得恰到好处,机俏的语言,活泼中透露着古典之风,文雅之气。深得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与喜爱。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热门推荐
  • 御梦之夏

    御梦之夏

    世界顶尖医学院开设了一门防止盗梦者的课程,学院安排中国留学生田梦夏担任老师。在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下,一群本不需要继续读书的大人物扎堆般的出现在了田梦夏的课堂上。学员在课内课外较劲,田梦夏平静的生活也被彻底打乱。她想要恢复平静,可有些人,偏偏喜欢捣乱……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大宋守夜人

    大宋守夜人

    特殊部门行动人员崔白,回到繁花似锦的东京汴梁城,加入了强大的大宋特务机关“守夜人”,开始他的谍战生涯。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The Rhythm of Life

    The Rhythm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营养百味:女性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女性营养菜

    《女性营养菜》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用、最适宜女性食用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女性朋友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助女性朋友全方位保护自己的健康。
  • 魔妃逆世

    魔妃逆世

    一朝穿越,成为废物三小姐,受尽欺辱,逆天改命,与他携手,成就不灭神话!
  • 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空灿烂

    情空灿烂

    一片苍翠的林涛碧波汹涌,从两匹巨大的山梁之间奔腾而下,在一道峡谷汇聚成一座又古老又年轻的森林。天边的绿色中,有几棵笔直高挺的枫树,像一支支粗大的红烛在热情燃烧,使整片森林都焕发出大自然的光辉。“高远,你看,大巴山多美啊。”陶醉在故乡景色中的鲁萃,喃喃地说。“在我看来,大巴山的人,更美呢,小萃。我还在想,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多么渺小啊!而有的人却那么骄傲那么张狂,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得意时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世间才那么多喜剧和悲剧吧。……”高远没收回目光,深情地望着绵延起伏雄浑峻秀的大巴山。
  • 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版)

    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版)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确是一部20世纪20年代的故事,故事背景正是当时资本主义最繁华都市纽约市及纽约长岛。小说所描述的,是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的奢侈糜烂的生活。应该说,菲茨杰拉德正是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的发表,奠定了自己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优秀地位,也使他成为那个年代“迷惘的一代”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百年英语文学最佳百部小说”评选排行榜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位居第二。这说明,它已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严格地说,应该算中篇小说。但现在人们经常将其列入长篇小说之中。本版本是美国最流行的权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