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000000014

第14章 天涯走马(13)

逛过巴扎又去看巴克奇镇的几处奇观。有农垦企管局宣传部非常善宣传的马部长陪同,我们的广播电台更加活跃。一上车我就把他作为嘉宾推出,大家的掌声和本主持人的热情煽动,不一会儿马部长就主动成了主持人。在和田工作三十多年的马部长对当地情况烂熟于心,因而我们随时就知道了许多新奇的事情。车一上路就钻进了白杨树遮掩成的长长隧道,马部长就说了,和田种的树非常多,有人的地方就有密植的树。光是路边依树种植了葡萄架的长廊就有1400公里,这算是一个世界奇观。我们去看另一世界奇观时就在葡萄与树的隧道里穿行了好几次。这里家家房前屋后都被树包围着,他们个个爱树如命,因为没有树几乎就没法活着,所以成为公认的世界五百家绿化最好的地区之一。路上不长时间我们就亲眼看到十几种婀娜多姿的树,青杨、胡杨、小白杨、阴白杨、钻天杨、沙枣、红柳、馒头柳、核桃、槐、桃、杏、石榴、腊树、桑树……这里的桑树很有名,光巴克奇镇就有桑树四千万株。巴镇是古丝绸之路上四镇之一,植桑是为了缫丝织绸。这里的丝绸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多是手工织绸。

我们站在距和田市15公里的巴克奇镇核桃树王面前时,全都仰脸惊呼起来,好一位历史老人啊,它自己就占地一亩有余,树冠遮天蔽日覆地面积达半亩。苍老的树干、树枝和仍然茂密的树叶似在述说着它生儿育女的沧桑经历。此树王已有500多岁,是元代所植。树干需四五个大人才能搂抱得住。树干里能站进四个大人的树洞,又似乎在向我们显示着和田人民的胸怀。我和徐城北、刘醒龙一同爬进树洞,里面竟然还有闲空,兵团的白新民女士也爬了进去。醒龙又顺洞爬到树干上面另一个洞口,我们四人在上下两个洞口探出头来,胡乐元、钱明辉等好几人举起相机记录了这一镜头。后来车上的电台就把这个镜头戏说成“四人帮”同入洞房了。出于对这棵核桃王的尊重,我们和它拍了十多张照片。一行十四人一个不少那张,只把两个树洞间的树干取进了景框,大家站在底下的洞口前,醒龙站在大家头顶的树杈之上和上边的洞口之下。在这棵历史之树面前,显出了我们一群作家的渺小。马部长说这树现在每年还能生四五千个核桃,如果仅按300年的结果量计算,它已产核桃130多万个,合1800多公斤。大家惊叹说,真是老而不倚老卖老,仍在鞠躬尽瘁干活呢!赞叹声中大家又手拉手围树站成一圈拍照。我相机拍下的有,三人同入洞房的,白新民在洞里赵德发、陈世旭、黄济人和我在洞外的,刘醒龙在洞里我在洞外的,徐城北、胡乐元、陈雅军、钱明辉、郑春华拉手围树的……

还看了一棵无花果树王,二百多年的寿命,占地半亩多,每年结一万五千多个果,果大如拳。无花果是小乔木类,长得不高大,但盘根错节,一亩多地上到处是它串生出子孙树。爷爷树站于中心,远看像顶大绿蘑菇,真是动人。离无花果树王不远的葡萄廊简直如淡绿色翡翠嵌成的殿堂。我们嫌自己词汇贫乏只一个劲叹说美啊美啊!不想马部长又拿起电台麦克说,和田既是十分富饶美丽的地方,也是贫困艰苦的地方。它艰苦在人均可耕地少,人均才1.5亩。沙漠面积大,风沙过多,雨水太少,每年四、五两月风沙滚滚暗无天日。常年干旱不雨,平均30毫米降雨量,蒸发量却是270毫米。如果没有昆仑山溶化的大量雪水相助,简直不堪想象。

但这里的人民不怕艰苦,所以才有了让作家们感到词汇贫乏的美丽。最不怕苦的是当年解放这里又留在这里的人民解放军47团官兵。当年解放和田,他们从乌鲁木齐出发,过天山,经哈密、阿克苏,步行1150多公里,全副武装在无人经过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行军58天,解放了和田,创造了建军史上的奇迹。这支从抗日战争前线跋涉过来有1800人的部队从此就留了下来,后来又转变成农垦兵团,全体官兵就成为这里的子民。老战士们死了还要求埋在这里,到现在还有40多位老战士活在和田,其中有20多人至今没见过乌鲁木齐的样子。他们躬身驮着日月,默默在干旱和风沙中耕耘,至今不悔……

午饭后,我们带着对这片土地和兵团战士的敬意,告别了已变成这片土地之子的马部长,继续前行。路经于田县时停车,在毛主席和库尔班·吐鲁木握手的塑像前留影。我上中学时,全国都知道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老人见到毛主席的故事。据说,毛主席“万方乐奏有于阗”诗句就是指这个于田。

感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出于田不久便是没人烟的戈壁与沙漠交错的无边地带了。我们乘坐的小客车像一艘汽艇,在河一样伸向远方的路上独行。大家正寂寞着,忽然有人喊唱歌,马师傅便把车停下了。在新疆,人们都把长途旅行解手叫“唱歌”。为什么这样叫,不得而知。是不是戈壁和沙漠太荒凉太缺少水和歌声了,所以撒尿声都想象成流水似的歌声了呢?当我们在沙漠的公路边停车“唱歌”时,见到有百头牛排成的一字纵队在远处灰黄的沙海里缓缓行进,景象十分壮观。我们跑上沙丘拍照,见一放羊的回族小男孩。如果有这当地小孩陪我们一同照,那镜头的价值显然更珍贵。为达此目的,醒龙给他钱,他不要。拍完后再给他,还是不要,我们便扔下钱开车了。沙漠上的孩子心地真纯净!

几百里几百里的沙漠戈壁先还有稀疏得可怜的索梭草,后来就越来越少,再后来就一棵也没有了。面对沙漠,大家都受了感动,不再有人说笑,我的电台广播也早停止了。公路像一条河,我们的小客车像只快艇默默向前跑着,只有右侧路边一条电线杆的稀疏长队陪伴着我们。偶尔可见一条枯沟,那是大雨时昆仑山放下的洪水冲的。

一路阴着天,没见太阳露一次头。途中灰沉沉的天空淋下几滴瘦雨,空旷的沙地上还出现一次旋风卷起的顶天立地的沙柱,后来还遇了一阵沙暴。沙暴来时,我们乘的车像在浑浊的海水下潜行,几米外就看不见东西了。

奇怪得很,偶尔可以看见一棵孤独的树,那是胡杨树。它既能成群地占据一片沃土执着地营造生机,也能孤独傲立荒漠顽强地守望千年不变的信念。据说胡杨树生命力最顽强,可以“活一千年不死,死了站一千年不倒,倒下躺一千年不烂”,差不多达到不朽了。它能孤独地几近不朽地活着,令人敬佩是无疑的,我在心里深深向它表示敬意说,见到胡杨的人谁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孤独了,胡杨是世界上最懂得什么叫孤独最有资格解释孤独的生物。它实在是太孤独了,为什么只长它一棵树呢。别的什么草木都活不了,它怎么就能活呢?哪怕是两棵也好,有伴的生活就比孤独着容易多了啊!你这不是信念之神吗?我在心里向远方那棵孤独已极的胡杨树发了一声喊:我敬爱你,全世界最崇高最坚强又最耐得住寂寞的胡杨神!你是大西北的巨人,你是信念的象征,你是尊严的守护神。虽然我这只是在心底发的一声根本什么也不能落实的无力空喊,但还是喊了,这也是对崇高的一种声援。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稀疏的电线杆又跑到路左侧陪伴我们了。因过于沉默,大家都感到了累,尤其司机马木提师傅头累得要炸,当白新民递一瓶矿泉水让他喝时,他接过去哗哗都浇自己头上了。为了让马师傅轻松一下,也让大家振作一下,我又坐到前边空座上操起麦克开始广播,先讲“四人帮”同入洞房的故事,再讲徐城北先生伺机想砍掉郑春华女士一只胳膊,想让她成为维纳斯的故事……

直到傍晚时(8点25分)才看见西方天上出现一个晴洞,从洞里洒下一束虽不强烈但也很兴奋人心的阳光,像从天上泼下一瓢水来。我立刻联想,那儿一定是有棵孤独的树吧,上帝为奖励它而浇下一点水来。这时路边出现了细细的水流,立刻跟着出现了一条细绿。看着水边生有绿叶的树,我心里又说,你们真是贵族,竟然成排成排地生活在水边,大概有一座村或镇要出现了,因为不管树还是人,不能吃苦的家伙们都聚集在好地方。半小时后,我们真的到了长满树的民丰县城。进城前有人坚持不住又喊停车“唱歌”,我“唱歌”时于脚下拣到一块月饼大小的淡紫色圆石,光滑而扁薄,上面有一枝天然的白梅花图案,我用手擦光后命名为“大漠白梅”,作为纪念品收起。

因是临时决定夜宿民丰,没找当地政府接待,也没有兵团单位,就直接摸到县政府招待所住下,到街上小店匆匆吃了饭各自上街转了转。附近只发现两处娱乐的地方,一是对门叫夜行船的小歌厅,和右边没记住名字的舞厅,都有陪唱和陪舞的小姐,但都是来自外地的汉族人,形象都俗而偏丑。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是地道的维吾尔族,很漂亮,但汉话说得很生硬,一个小伙子陪着她值班,两个人形影不离,说是未婚夫妇。

不知什么原因停电,招待所自己的发电机发了一阵电后又停了,每屋发了一支蜡烛。

早摸黑起床,到街里小店吃了饭匆忙上路。车出民丰不远(7点50分)遇一条大沙梁,正好赶上大半个朝阳从沙梁上露出来。大沙漠的日出无疑是难遇的,看地图的赵德发提议让马木提师傅停车,到沙梁去拍日出。马师傅赶路心切,没听赵的。三五分钟后太阳眼看就全部跳上沙梁了,山东大汉赵德发实在忍耐不住,突然冲徐城北大喊一声说,我以西行电台的名义命令团长叫马师傅停车!我是公认的“台长”,所以我也加了一句说同意,徐城北也说了声同意,马木提才将车停下。大家各自提了相机一窝蜂挤出车跑向沙梁。赵德发跑在最前面,大家冲锋一样跟着他从好几个角度往沙梁狂奔,好像抢前捉拿一个大皇帝似的。一道一道的沙梁在刚露脸的红日映照下,诗意勃勃壮观无比。大家按自己的审美眼光慌乱地选择着日光照射到的沙坡抢镜头。十几个人抓俘虏似的乱追着,追到好镜头的地方自己没法给自己留影时,便胡乱抓丁了,不管男女,遇着谁在拍照就挤进镜头。上海“假人”郑春华最可怜,提着鞋东跑一下西跑一下,倒在沙地上也不在乎,为抢时间,单独和某个男士合影也不在乎了,大家都是这样。不一会儿相机里的胶卷相继拍光,但谁都不遗憾,上车后兴奋得抢着述说自己拍了什么好镜头。当车行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公路的零公里界碑时,不得不重装一个胶卷,并且在零公里碑前集体合影。

九点多钟,车进入沙海的纵深处了。真个像海,一片一片的大涌卷向天边,每一片大涌里又含着一个个小波浪,在车的行驶下仿佛真的在不停地起伏。赵德发被喊停车成功的喜悦鼓舞着,一激动抛开我的电台新创立了山东电视台开播。他的兴奋点总在行进的地理位置上,读图时刻不离手。我讽刺他不愧是孔夫子家乡的书生,寸步不离书本,前进两米就要看一次地图。

我一直在关注伸向天边的油漆公路。那路绝对像一条大河,河床低于两侧的沙地,高于河床的两侧沙丘,山岭一样起起伏伏绵延向远方。为了防止流沙掩埋公路,路两侧的沙丘上都栽埋着很厚的苇耙子,形成两道随路延伸的苇墙,我立刻在心里给它起了个“苇长城”的名。苇长城一出现,一直陪我们的电杆不见了,像特意和苇长城换班来陪孤独的旅人。行到更深处,苇长城又逐渐被黑色塑料布的长长屏障所代替,大概是远离了苇地的缘故,再也弄不成苇长城了。黑色的屏障大概太兜风,有许多地方已被强风吹倒,侵略成性的沙贼们偷偷越过了屏障向公路接近着。大沙漠里能修出一条公路来,不知费了多少血汗,而要保住这条公路不被流沙掩埋,则更需要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啊。能在沙漠呆半天已十分不易,能挡住浩荡漫长的流沙得具有多大的回天之力哟!

在我长闭一会眼睛默默赞叹修路人和养路人时,又一种沙海出现了。沙的浪涌变成了铁黑色的丘陵状,一会儿是山谷,一会儿是山峰,那沙的山峰在阳光下显着分明的阴阳之影。再行一程,山峰又变成一片片平缓的鱼鳞状的沙波。那美丽的沙波诗一样撩动着我的兴致,不会写诗的脑海也有许多诗句在拥拥挤挤地翻涌,但又一句也跳不出来。忽然半截站立的老胡杨树干闯进视野,像只黑色的老山羊站立起来向我们求救。它想让我们把它救到哪里去呢?想让我们把它不朽的身躯运给缺柴烧的牧民吗?

不一会真就看见一辆抛锚在路边的大油罐车,司机招手求援。我们停车,给他一个大大的西瓜和两张大大的馕饼。他车的发电机坏了,已有过路的车为他捎信,明天才能把发电机送来。他还要等半天一夜。我们祝他顺利后继续前进。

中午行至“大漠驿站”时又停车“唱歌”。这个驿站是为过往的车辆加水加油的,四川的一对年轻夫妇管理着驿站,终年看不见一棵草一棵树,吃水也很困难。驿站的那口井有120多米深,水量很足,但是咸的。看不见绿草和树的年轻夫妇,自己用着咸水,却给过往的行人带来多少方便啊。我特意在“大漠驿站”碑前拍了照片。“唱歌”时又拣到一块彩石,石面是淡黄色,几道白纹路被我看成是几条山溪,淡紫色的人形被我看成一个穿裙子的苗条女人,她双手捧一水桶,我把这块彩石命名“大漠汲水女”收藏起来。

又饿又困,上车后就睡着了,两个小时后睁眼一看,还是沙漠。路两边挡流沙的黑塑料布变成黑纱网了,大概这一带风更大,塑料布太兜风,只有用透风的网了。下午路边出现了成片的胡杨林。这种林给人的感觉并不是蓬勃的生机,而是不可思议的沧桑和坚强,似乎那根本不是木头,而是一柱一柱古老的化石,三千年的化石林。

同类推荐
  • 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传统文化、民俗色彩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构成了中国城市固有的魅力。在中国的城市中,环境、布局、景观、格调等若干元素,正以或古典或现代的面貌,展现着城市生动迷人的细节。有的城市已成为一种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比如人们提到拉萨,就举想到圣洁和纯净;提到丽江,就意味着浪漫和古典;提到北京,则透出中华古都的大气和雍容……不同的自然岁月、历史底蕴和生活内容,结合成色彩鲜明的文化,在城市这个容器里得以体现。透过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我们可以领略到更多精彩的风景。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实用性强,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
  • 侣行3: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侣行3: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在《侣行》第三季中,张昕宇与梁红带领团队,驾车西行2万千米,穿过罗布泊,探访难民营,一路经过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走过全球80% 的战争国家,用生命做赌注,为我们还原了战火笼罩下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他们想做的、去做的,不仅是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慰藉,更是为他们唤起世界的关注,让他们早日沐浴和平之光,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 游遍全球迪士尼乐园

    游遍全球迪士尼乐园

    本书对全球6处迪士尼乐园作了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和整理,并配以游园印象、游乐项目、游乐感受,使读者对这一世界性老少皆宜的游乐项目有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热门推荐
  • 阴摩罗鬼汤

    阴摩罗鬼汤

    《疯人院》一个嗜赌家暴的爸爸,一个软弱偏心的妈妈,两姐妹被逼到人生最黑暗的巷角。在逃跑的那天晚上,却只有一个人走向光明。在疯人院醒来的,究竟是姐姐还是妹妹?记忆错杂的一场血腥的逃脱之后,却发现原来姐姐就是那个冷护士,那个要杀“我”的人。多年的恩怨,也许就在这里伴着死亡结束。《阴摩罗鬼汤》一个男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脖子上长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痣”,这颗“痣”开始瘙痒,并形成一个婴儿的形状。为了知道事情的因果,他带着怀孕的妻子回了家。原来这与村里喝婴儿汤的习俗与阴魔鬼的传说有关,这时妻子流产了,并请了全村人喝婴儿汤……一个个怪奇诡谈的小故事,唤醒我们童年听“故事传说”的记忆,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追随曹总混三国

    追随曹总混三国

    建安初年,曹丞相奉天子诏,讨伐逆贼袁术,军中缺粮,杀粮官示众以安军心,与袁逆决战,一举大破贼兵,堪称用计之妙!只不过唯一一点,这个将要被砍脑袋的倒霉粮官不是老子就好了!旌旗猎猎,大军云集,眼看着光着膀子长着一身腱子肉的刽子手在自己脑瓜子后头晃悠着大刀片子,王垕是悲催的对老天比划着中指。
  • 江山隋我

    江山隋我

    一个现代初中生去十三朝古都旅游时,意外穿越到了隋末唐初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下去,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又遭遇了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他将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现代呢?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本书选收安徒生童话二十三篇,是这位童话大师笔下最具魅力的作品,迄今仍代表着世界童话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类心灵的篇章,处处凝聚着作家的实际生活感受,洋溢着作家的浪漫向往,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们为之着迷,成年人读起来也会爱不释手。
  • 信心铭

    信心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跳出去当神仙

    跳出去当神仙

    每一个人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跳出去。修仙也不外如是!且看一个在投胎前就被诅咒倒霉一辈子的人,如何跳出命运的樊篱。北冥有鱼,飞天化鹏;南山有雉,入海为蜃;轮回有木,百劫求道;圣城有狐,众妖称尊。
  • 盛宠医妻:总裁别乱来

    盛宠医妻:总裁别乱来

    三年已过,为了还一条人命,蓝菲不得不继续以妻子的名义留在陆继深的身边,像仆人一样听他的使唤。
  • 青梅竹马:呆萌甜心,好美味!

    青梅竹马:呆萌甜心,好美味!

    “你要一直喜欢我,一直守护我哦!”“笨蛋,当然会一直爱你,守护你!”“说好了哦,我们要永远不分离!”“嗯,永不分离!”我爱你的同时,你也爱着我,真好!
  • 复能几

    复能几

    宋子迁,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周绍泽,众人眼中的男神。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两人却莫名的有了联系。所以,谁又是谁的骄傲呢?没谁是完美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错的人或事书名取自“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人是复杂多变的,所以简介中人设是“众人”的视角,你们随缘……#文案无能,先看几章你们在决定##男主戏份不确定,主要还是围绕成长的一篇文##作者喜欢偏现实##主打温馨治愈##不存稿,写点看点,有好脑洞你们可以提##接受建议但不接受乱杠#
  • 偷记忆的傻瓜

    偷记忆的傻瓜

    天地众生多一窍魂魄的有缘人可修炼成为忆灵师,身入仙籍,永葆青春。他们是记忆的主人,行走于世间,与众生缔契,遂他人之愿。替他人抹去想忘而不能忘的过往,拔除想得而不可得之欲念……但当一位忆灵师想要忘记一个他忘不了的人,穷尽了一生,才知道,纵使渡得众生,却终究渡不了自己。这个忆灵师叫肖念,那个人是他的小七。【承认应该回归本心,把自己想讲完的故事讲完,或许有些苦涩,或许只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