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3200000037

第37章 醉也无聊(1)

在户口本上,我们的老姐夫叫完占泰,民国4年。也就是1915年生人,祖籍北京,民族汉,文化程度大学,无职业,无党派。明白的读者从中或许已经看出,我的这位完姐夫实际上是个有文化的社会闲人儿。还真让您猜着了,的确如此。大学毕业的老姐夫一度每日靠糊火柴盒生活,清贫自是清贫,他本人却很知足,用老姐夫的话说,他是“云间野鹤”、“世外散仙”,自在得没人能比。您还会说,在中国的《百家姓》里面没有姓“完”的,这您就不知道了,实际上我们的老姐夫应该姓完颜,是金朝贵族后裔,金世宗的二十九世孙。

金朝的统治主要在北方,中国人对这个朝代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说岳全传》和《杨家将》的故事。戏台上有关金人的形象,多是扎着硬靠,脸上画得五抹六道,脖子两边吊两条狐狸尾巴的大花脸,没有戏词,只有“哇呀呀--”别小看这两条毛茸茸的玩意儿,在某种程度上是大汉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别路心态,将番王和神怪划为一类,脖子上弄两条尾巴挂着,看似威武却入不了正册,而岳飞们向来都是用正统的素面须生来代表,威仪严整,不苟言笑,一招一式无不体现着大汉风度,让人无可挑剔。所以,因了岳飞和杨延昭们的出现,金人及其后代在中国历史上竟退居到极其次要的地位。

往上推溯,大概我们之中不少人的祖先都做过金的臣民,金太宗天会四年灭了北宋,就将都城迁到了北京,那时候金的疆域东到日本海,北括蒙古,南至秦岭淮河,地达数百万里,时历百二十年,也称得上泱泱大国了。清入关后,为笼络民心,给先朝皇室子弟封官加爵,包括将宋、辽、金、元、明的皇族后裔均录于八旗之中,一视同仁,给予重用。清廷除了对先朝皇帝崇祯予以皇帝礼仪的厚葬之外,对位于京西大房山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和金世宗完颜雍的兴陵也作了大规模的修葺,并设守陵五十户,春秋两季致祭。为郑重起见,乾隆曾亲至房山谒睿陵,遣大学士阿克敦祭兴陵,足见对金的敬重胜于其他历朝历代。后来,清廷修撰《满洲八旗世族通谱》,乾隆又下特旨,将完颜氏列为第一。我们老姐夫的祖先,以武功著称,明思宗时曾为当朝武官,降清后录入汉八旗的正蓝,完颜家族到了老姐夫祖父时,尚被朝廷封为延恩公,一等爵男,爵位相当显赫。所以后来有公司用老姐夫的名义做广告,说他“生于华门,长于鼎食之家”,并非夸张。

老姐夫完占泰是个比较超脱的人,他不像我们金家的子弟,将家族的荣誉看得那么重要,他极少向人们谈及他的出身,因此外面的人说到金家五姑爷的时候,只知道他是东三省总督幕府秘书长完式谭的公子,而不知什么金世宗。

老姐夫是完式谭的二儿子,人称完二少爷。这位二少爷一直在北平念书,因完、金两家是世交,所以逢有闲暇,他就上我们家来,跟我们家的哥儿们不分彼此,混得很熟。完二少爷觉得在北京比在天津自在,这主要有赖于金家的宽松环境。“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这的确是金家人生活的写照,与他那位惟恐天下不乱的父亲的忙碌生涯有着根本的不同,相比之下,我们家的生活更贴近完二少爷的散淡性情。完二少爷人很随和。嗜美酒却不食荤腥,有学问但不过修边幅,很有名士派作风,这又得到我父亲的赞赏。父亲说我们金家子弟缺的就是完二少这种飘逸、洒脱的作派和空灵、恬淡的性情。说跟完家的二少爷比。我们家的哥儿们全是屎蛋,是一群俗不可耐的吃货。这点,我哥哥们完全赞同,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像完二少爷那样,用一个杏儿就酒,竟喝完一瓶竹叶青。

我母亲说二少爷是孙猴子托生的。猴儿就爱酒避膻。我的哥哥们却持否定态度,他们说完二少哪儿有孙悟空的精明干练,他怕是连自己有几个脚趾头和手指头也数不利落。数不利落脚趾头的完二少爷在清华大学读数学系,看来也是学得甚不投入,据我们家看门的老张说,他不止一次看见完二少爷在大门口用大洋跟我们家的哥儿们换麻钱,以一换十,完二少爷以为从数上占了便宜,其实是让我那些“吃货”哥哥们拿了大头。有皇上的时候,一两银子能换麻钱一千三四百文,到了民国,一块大洋也能换百十来文,完二少爷以一换十,明摆着吃亏吃大了。但这事从厨子老王嘴里说出来就又换了一个角度,老王说完二少爷跟他爸爸一样,是极有心计的人,这样以大洋换麻钱,是在笼络人心,看似憨傻,其实他心里明镜儿似的。完二少爷是什么人?完二少爷是清华大学专门学数字儿的大学问。

精也罢,傻也罢,反正一来二去,完家二少爷变作了我的五姐夫,就住在我们家的偏院里。

按规矩,五格格舜铃出了阁就该随着她的丈夫搬出去住。一开始也是搬了出去的。住在她婆婆家天津卫外国租界地的一座小楼里。住了不到两年,五格格就回娘家来了,请求“政治避难”。五格格舜铃说天津“不是人待的地方”,她喝不惯天津苦涩的河水,听不得她婆婆“吗,吗”的怯话,容不得她公公“呼噜呼噜”的大烟枪,见不得小姑子动辄就噘嘴的小性儿。跟着五格格跑回来的还有她丈夫占泰,他跟她媳妇一样,同样是这容不得,那见不得,两口子妇唱夫随地在我母亲跟前一通儿表演,把我母亲弄得哭笑不得。既然投靠来了就得留下,好在西偏院的房空着,我母亲心疼女儿,就让小两口暂时先住下,日后再慢慢劝他们回去。

在偏院闲散的日子中,老姐夫与我的五哥舜锫不知怎的跟白云观的武老道勾搭在了一起。武老道应该说是我们家的老熟人了,他跟我父亲是朋友,跟我的哥哥们还是朋友。武老道永远不老,武老道永远年轻。据武老道自己说,他已经有一百七十岁了。武老道说起一百七十年前嘉庆时候的事,如同昨日,历历如绘,可惜我们这些一百七十年后的人无从考证罢了。老姐夫和我的五哥舜锫时常住到观里去,说是去读书、诵经,闲了还做些炊事洒扫的杂务。

老姐夫拿出数学系出身的科学精神,在观里干得认真而一丝不苟,很得老道赏识,曾获赐道号“静修”,却没见老姐夫用过。几十年后,我在某公司的宣传画册上看到老姐夫的“金世宗二十九世孙”和“完颜静修”两枚小篆印章时,不知怎的竟感到了一种故弄玄虚的浮躁,想来这做法不是出于老姐夫的本意。

跟老姐夫同去修炼的老五却不然,他在观里很不招人待见,不止一次地因“贪睡不起”被罚跪香。跪香是道观二十三条清规中最轻的一条,以武老道的说法,我们家老五在观里干的那些事,被“焚化示众”的惩罚也够上了。有一回,老姐夫和老五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当众进行修道汇报表演,他们在屋前竖立一杆,说是要“结幡招鹤”。两人先在杆底下诵经会舞地热闹了一番,接下来就是焚香静候,恭候仙鹤降临。这事比我们家的子弟们唱戏还有看头,观众自然不少。但是,一家人在当院站了两个时辰,望得颈酸目眩,也没见白鹤飞来。老五精明,早早脱身溜了,只丢下老姐夫还在那儿傻等……鹤当然没来,不但鹤没来,连家雀儿也没来。事后,老姐夫诚恳地说是他滞情不遣,欲心尚多,还需加紧修炼;而老五的解释是那天银河里正过小鲫鱼,鹤们都赶着吃鱼去了,连个值班的也没留下。父亲对此采取听之任之态度,他认为,他的这些宝贝儿子在家再怎么折腾,也比出去胡闹强。

父亲也介绍老姐夫出去工作过,先在通县私立潞河中学教数学,姐夫嫌远,没教下半学期就打了退堂鼓;后又介绍他去《平民日报》当校对,也因须“日日坐班,拘谨乏味”而辞去职务;之后还在建设局当过科员,也因为不好好上班,被人家“谢退”了;还在市政府秘书处供过事,老姐夫又嫌“血雨腥风太浓”而自动离职……好在完家有钱,供得起两口子在北京的花消,用不着出去操劳受苦,也一样把日子过得很滋润舒服。只是他们不愿意从金家大院里分离出去。

五格格舜铃更是无所事事,一天除了梳妆打扮以外,就是陪着我母亲说话、逛庙、听戏。那时六格格舜镘已经在协和医院做护士长了,她劝舜铃去读护士学校。说协和的护校不是谁都能进的,首先得英文好,其次得高中毕业,一切按照美国纽约州立医院护校的教学方法示教,毕业以后每月薪金七十美元,比眼下当闲散的家庭妇女强百倍。舜铃不去,说挣得再多也是干伺候人的活儿,她堂堂的格格怎么能去当护士!舜镘说你不可能当一辈子格格,总得有一技之长才好安身立命,无论世事怎么变,心里也塌实。母亲也劝舜铃出去工作,说协和是老医院,名声大得很,过去冯玉祥、孙中山、宋美龄、于凤至都在那儿住过,在那儿工作不能说是掉价儿。舜铃还是不去,她说她婆婆家的财产他们两口子吃三辈子也吃不完,她用不着工作。母亲说财产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这事还是要从长计议。舜铃说让她出去工作是假,要把她赶出金家才是真,她在金家又不是白吃白住,一个偌大的家,怎就容不得她呢?母亲听了这话,也再不好说什么,一切就全顺着他们两口子来了。

姐姐舜铃不出去工作,姐夫占泰也不出去工作,两口子悠闲得神仙一般。

姐夫虽然在家,也很忙,他主要忙两件事,喝酒和修道。

先说喝酒。我们的老姐夫在很多时候都呈迷醉状态,前面说过,他能用一个杏儿下一瓶竹叶青,他可以不吃饭,但是他得喝酒,并且每天不少于一坛。他常说他一日不饮酒,便觉形神不复相亲,文王饮酒千种,孔子百觚,与先哲相比,他差得远哩!这话往白里说,就是他一天不喝酒,就丢了魂儿般地难受,人就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儿,细想想这真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只剩下空壳儿的人。叫什么人呢?所以,为了老姐夫的躯壳里有内容,我们都赞成他喝酒,用孔子的话说,“惟酒无量,不及乱”就好。我们的老姐夫的确不及乱,他的醉,醉得很有分寸,我们常见他腿脚不稳,踉踉跄跄地在院里绕圈子,嘴里念念有词,昂首挥臂,俨然豪气如云,却从没见他胡闹乱来过。有时,醉了的姐夫也如蛇一样地绕在墙边的一棵小柳树上,周身竟是一丝不挂的精光,让人看了不可思议,金家的人瞧惯了,见怪不怪,都知道过不了半个时辰他就会下来,一个大活人。能在树上盘多久呢?

看门老张说,完颜姐夫是金朝的龙种,是条醉龙,它时不时地得显形,要不它憋得慌。

做饭老王说,不是显形,是现眼,金家出了位这样的姑爷,也是金家几代修来的“造化”,赤身裸体于光天化日之下,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位,这也是金家一绝。

老姐夫酒醉后再闹,再现眼,也只是在他的偏院里表现。他极明白他的活动范围和他在金家的身份,这怕是他识趣、不招人讨厌的一面。

老姐夫其实不傻。

到了我跟老姐夫接触的时候,民国已近尾声,那时候的老姐夫已经留起了胡子,飘飘逸逸的几绺,垂荡在胸前,很像画上八仙里的曹国舅。依着金家的规矩,当了爷爷的人才能留髯。但老姐夫不在此限制之列,因为从根儿上说,他是外人,金家管得了儿子管不了姑爷。老姐夫长着一嘴胡子,爷爷似的在金家进进出出,谁看着谁别扭。我父亲六十多了,还没有留胡子,这是因为我的几个哥哥哪个也没给他生出孙子来。父亲常常摇头感叹,叹人心不古,世道衰微。其实世道衰微跟他留不成胡子实在没有太大联系,他的儿子们生不了儿子,也跟人心不古没有关系。我想,那时候倘若他知道一切的症结都在我的老姐夫身上,恐怕我们的老姐夫也不会在偏院住得那般安逸了。

除了胡子以外,老姐夫还有披肩的长发,很像今日艺术界的某些精英,颇有后现代的情趣和众醒独醉的意气风范。我最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趁老姐夫打坐的时候,趴在他的后背上。将他那长长的头发编成一根根的辫子。对此,老姐夫从不发脾气,任着我在他的脑袋上折腾,有时打坐起来,还会故作惊讶地说,呀,我跟王母娘娘不过说了一会儿话,九天玄女竟给我梳了一个这样的头。

我就格格地乐,老姐夫也乐。

我还喜欢陪老姐夫喝酒,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老姐夫喝酒一般在后园的亭子里,下酒菜多是瓜果梨桃。顶不济也有一碟腌酱瓜。姐夫喝的酒是他自酿的米酒,那酒又甜又香,实则是小孩子最好的饮料。姐夫的院里有十个包着棉絮的青花大缸,那是他的米酒制造工厂。他常常对我说,童儿,去听听,听哪个缸里在闹螃蟹?我就趴在一个个缸肚子上听,--哪个里面有喳喳喳的声响,哪缸的酒就酿好了。

起酒是件很有意思的工作,熟后的酒,渣液混合,有米在酒中浮泛,饮时需用布滤过。“倾醅漉酒”,这是个很文明的词儿,且不说这词儿,仅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件雅得不能再雅的事情了。明朝画家丁云鹏有幅《漉酒图》的画,画上男子神清目秀,长髯飘逸,在柳树下和他的小童儿扯着布滤酒,他们周围黄菊盛开,湖石罗列,石桌酒壶,鲜果美馔,那情景就跟我与老姐夫滤酒一样,不知是明朝人照着我们画的,还是我们跟画上学的。老姐夫酿的酒,搁现在看,很像是自由市场上卖的醪糟,两块钱,连汤带米买一斤,拿回家对水烧着喝,这也是近几年市场搞活了才有的吃食。可是在40年代的北平,别说大街上没有卖这种酒的,就是北平地道的淮扬菜馆森隆和江苏馆子老正兴,也只卖黄酒,不卖米酒。我至今不知老姐夫当年酿酒用的是什么曲子,那酒的浓郁甘醇远在今日市场出售的醪糟以上。老姐夫的酒缸一揭盖,那酒香就能飘出半条胡同去。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一点儿不假,不管是对卖酒的还是对酿酒的来说。

我喝老姐夫酿的酒必得对水,否则只两口就会醉倒。有一回和老姐夫同醉凉亭,我们俩趴在石桌上直直睡了大半天,女仆刘妈才在后园找到我们。据刘妈说,当时我们俩睡得像死狗一样,打都打不醒。刘妈说,趴在石桌上的我们,身上爬满了蚂蚁,密密的一层,这是因为那酒太甜太香了,蚂蚁也喜欢喝酒。后来,老七舜铨把我们的行径画了一幅《醉酒图》,老七是画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画上我和老姐夫拥着酒坛醉卧在草亭之中,连我们家那只大黄猫也醉在其中,各具醉态,惟妙惟肖。我父亲还在画上题了“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的字样。后来这幅画被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予成买去了,李在解放前夕去了台湾。我想,要是没有意外,这幅画现在应该还在台湾的李家珍藏着,半个世纪过去,差不多已经该成文物了。

同类推荐
  • 女友逃亡25天

    女友逃亡25天

    放下电话,客厅里又沉寂下来,我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死气沉沉,这栋房子里发生过爱情故事吗?犹太商人、白俄军官还有后来的军管干部,他们的传奇故事里并没有清晰的爱情。他们也许为了某种理想在这个世界上奋斗过,但那些随风而散,只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他们都死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仿佛在这一瞬间,我发觉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我想离开这栋小楼了,结束我短暂的贵族生活。本来嘛,我从小长在农村,只是上了大学后,才进入城市的。小的时候,我那么渴望改变我的生活,想通过拼搏和努力也过电影里的贵族生活,成为人上人。事实上,有些东西你一生都改变不了。我并没有真正明白,人生是想找什么,其实,有些东西我们已经找到了,但我们自己不知道,却把它丢掉了。
  • 望古神话之星坟

    望古神话之星坟

    一个只有蒸汽时代文明的孤星,却存在着高科技时代的遗迹,到处充斥着剧毒的植物和变异野兽,成为这个星球的生命禁区。徐乐,一个只有三等公民身份的穷学生,每天最兴奋的事儿就是跑到食堂抢上一顿难吃的免费饱饭,森严的等级,已经决定他一辈子只能成为那个让他绝望的司炉工…… 然而,无意中解救的“流放者”改变着她的一生,意外的牢狱之灾被迫加入生存率极低的恐怖游戏,只有如此,才有生的希望,别无选择,只能与流放者组织合作,与伙伴们一起为生存挣扎,阴谋、背叛,游戏的真相正在一步步揭开……
  • 飞进芦花

    飞进芦花

    著名作家范小青的作品,本书内容包含沧浪之水、真娘亭、瑞云、记忆、人与蛇、老人角、夏天无事、蓬莱古井、人物关系、牵手、往事等作品。范小青的文字中,能够读出她对其笔下那些农民的偏爱,她是带着浓厚感情写出这些人物的。
  • 波洛圣诞探案记

    波洛圣诞探案记

    对于自己在南非的发家之路以及手边留有一堆未经切割的钻石,老西米恩·李一直引以为傲,更不用说他哄起女人来确实有一手。可到了风烛残年的岁数,他在病痛中唯一想到的消遣方式,便是借着过圣诞节的机会,把四散各处的儿子们叫回身边,挨个儿数落。当然,他也没忘了提及修改遗嘱——挑起家人之间的猜忌是多么有趣的事!圣诞前夜,李家笼罩在不祥的气氛中,一声惨叫,老西米恩死在自己的卧室中。呈密室状态的现场,家里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可能,面对如此棘手的案子,大侦探波洛也不得不度过一个并不轻松的圣诞节了……
  • 旗袍

    旗袍

    小焉只拿一双眼睛深情地看了他一眼,那双原本美丽水灵的大眼睛有点失神,她手里的包掉在了地上。这身旗袍是他一年前寄给小焉的,他没有做黑色的丧服,而是用了雪白的真丝软缎,滚了黑边,下摆绣了唐草。萧师傅只想拥抱这可以穿越一切时空阻隔的旗袍,他张开了臂膀,只觉得肩头一热,她呜咽起来,萧师傅用右手轻抚她的背。他们俩就这样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相拥着站了很久。他轻轻把她抱起,上了四壁都挂着旗袍的阁楼。
热门推荐
  • 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希望生命迸发出最绚丽的色彩,生活奏响最强劲的回音。为激励广大读者朋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编者精心汇编了这本《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本书汇集了古今中外几百个励志故事,从努力进取、坚强勤奋、积极奋斗等方面切入,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确到位的励志箴言来进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扬起理想的风帆,更加坚强、乐观、勤奋、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 有风来自大西洋

    有风来自大西洋

    余悸不喜欢这个名字!前男友结婚那天,她草草的选择了和相亲对象去了民政局。那个比她小几岁的男孩子幼稚、无聊、叛逆……很多年以后,她看到网络上出现的那句:我跨越数十经度只为温暖北极圈中的你,才明白,多年前,那个她所认为的小屁孩,是她在这长长的一生中最应该值得珍惜的存在。
  • 花开花落都相惜

    花开花落都相惜

    女主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造成姜玉偏执又有掌控欲的个性,导致两人感情的破裂,事件对性格塑造期的的女主也也开始对自己的人际产生怀疑,导致后来对自己爱情的小心和保守,但是另一好有的助攻和生活里男友的细心照顾,让女主变得更加主动乐观起来,一起挺过好友微儿姥姥逝世家庭体恤金纠纷,男主好友赵戈遭遇家庭变故,最后三人一起创业的失败,让女主明白,小心和保守的自己也是被需要的,人心没有必要看的太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
  • 覆灭的神界

    覆灭的神界

    一声巨响,不可一世的神界;刹那间灰飞烟灭。随之被新的世界替代,只留下斑斑遗迹!
  • 紫青双剑录(第八卷):老怪 魔梭(经典系列)

    紫青双剑录(第八卷):老怪 魔梭(经典系列)

    《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经过增删、续写之后,改名《紫青双剑录》,自成面目,情节曲折离奇,而在结构上,其大体上各自独立的特点,也使得每一本分卷独立成篇,不会有前后不连贯之感,都可以看得人津津有味。本卷一开始,老怪兀南公出场,虽属旁门,气势却是不同凡响。其女徒儿沙红燕亦惹人好感。易静与陈岩两生情意结的纠缠,到了大斗鸠盘婆,危难中的捨命之擧,叫人刮目。邪派也不容小觑,先有九烈神君和枭神娘夫妇的「九子阴雷」,后有九十七岛妖人之首乌龙珠的「诸天秘魔乌梭」,威力更是不可思议。高潮迭起,目不暇接,作者笔法之高妙,气魄之恢宏,每每使人为之瞠目结舌,捧读难以自休。
  • 萌妻来袭:我家总裁甜炸了

    萌妻来袭:我家总裁甜炸了

    杨馨觉得她以后的另一半,可以不出众,但是一定要让她的心底暖和,很暖和跟暖和的那种。然而就在她以为自己真的找到那个人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只有暖和就够的,他让她等他,可是万事谁又能说的准的!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死亡迷局

    死亡迷局

    距离长水市区五十多公里外的桐山上,有一栋修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式三层洋楼,原主人是一名叫约瑟夫的英国传教士,后来他突然暴病而亡,特务机关看中了这栋洋楼,于是设计霸占过来做了他们的老巢。从此,漂亮的洋楼就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每天都只见有人被抓进去,却不见再被放出来,听说都被特务们活活折磨死了,连尸体都被拿去喂了凶恶的狼狗。解放之后,人们在洋楼的地下室里发现了大量的白骨……由于洋楼的部分结构在解放时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被废弃闲置,后来有两个赶路的山民夜宿那里,半夜时分突然听到洋楼里鬼叫声声,两人吓得仓皇逃窜。
  • 无尽神域

    无尽神域

    星辰铺就剑海,日月起于指掌。跨越生死的界限,追求永恒的岁月。一位宗门低级弟子,在绝境中偶得一方天外雷印飞入识海,从此开启了神魔修道之门……仙妖战场,生死一线!浩瀚外界,无尽神域!
  •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一朝穿越,重生于棺中。那时,她见到令她魂牵梦绕,赔进一生的俏男儿。他救她于危难之中,带回府中,细心照料,疼爱有加,捧在手心,如珠如宝。她则是倾心相许,以为情深终成眷属,谁知……一嫁,她只见府门,不入其门,被一群“抢亲的”丢到荒郊野邻。“你们抓错人了,我是无辜的……”二嫁,入了大门,准夫君却被突然调派。“这战报来得太及时了,我还没有拜堂呢!”三嫁,夫妻交拜,送入洞房,她却扯开盖头逃婚而走。“因为我爱你,所以不能让你一错再错。”这一场情,你不负我,我不负你,但一路迈过来,祸事不断,终不如所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