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900000007

第7章 改革题材文学的深化(1)

改革已经成为一股奔腾向前势不可挡的“中国潮”;它,牵动着十亿中国人的心,也寄托着十亿中国人的希望。相当多的作家把这场革命作为他们创作的重要题材,用各种文学样式来反映它。尽管改革题材的文学潮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有起也有伏,尽管不少反映改革的作品还存在种种问题和艺术缺陷,尽管改革题材的文学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但谁也否认不了这样的事实:改革题材的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现象,是诸多文学潮流中的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正是它鸣奏出我们时代文学的主旋律。

有这么一种看法:近一两年来改革题材的文学出现了“马鞍形”的低潮。从某些表象来看,这种看法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一个时期中,正面反映改革的文学作品(尤其凑中短篇小说)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不少写改革的作家由热情的呼唤和赞颂改革转而进行比较深人的思考和对现实进行比较冷峻的剖析,有的还由于改革事业遇到的某些挫折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甚至存在疑虑从而望而却步;文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改革题材的文学所占的地位不像刚刚开始时那样引人注目……如此等等。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改革题材的文学近一两年来仍然迈着坚实步伐在发展着,并有所开拓,有所深化,而且出现较多样的发展态势。在长篇小说创作和报告文学创作中,改革题材一直占有着很大的比例,并时有重要的作品问世。进入198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文学内外的种种原因,改革文学又成为文学界热门的话题,种种专题座谈会和作品讨论会的召幵重新燃起人们对改革题材文学的热情,也推动了改革题材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探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改革题材文学新的更大的潮头出现。

我以为,在探讨改革题材文学的某些创作问题或理论问题时,应该对它的发展态势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它有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人本文的主旨,即对改革题材文学的深化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近年来,改革题材文学深化首先表现在,不少作家对改革的现实生活的认识逐步深入,反思意识渗透其间;于是,不少反映改革的作品从热情呼唤和赞颂改革转而描述改革的局部曲折和改革者的受挫,从描写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转而对改革本身进行反思和冷峻的剖析。这是作家们对改革认识深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某些改革题材的作品反映改革深化的重要表现。

早在三年前,陆文夫就在一组侧面反映改革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门铃》和《临街的窗》,中篇小说《井》和《毕业了》)中对正在蓬勃开展的改革运动做了比较冷峻的剖析。《门铃》细致刻画一些人对改革与改革者持保留态度的社会心态;《临街的窗》写文教局汪局长的假改革,在改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连原来反对改革的人都“咸与改革”的年头,这还是很有典型意义的;《井》写女工程师徐丽莎死于改革髙潮之中,被封建意识、社会习惯势力和“左”的余威所杀害,使人们深思,也促人警醒;《毕业了》则通过了一个家庭陈设改革之难象征社会改革之难,其阻力也主要来自人们的惰性和习惯势力。这些作品,不是给改革者唱赞歌,而是给改革者敲警钟,指出当人们集中注意力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时,切不可忘记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改革,正是社会习惯势力、封建意识和“左”的余威这些潜藏的东西阻碍了改革前进的步伐。人们并不把这组作品看成改革文学,通常把它称之为“小巷文学”,其实,这些回荡着小巷中改革声浪、从某些侧面反映改革的作品,不仅拓宽了改革文学的路子,也深化了改革文学的深度,是很值得注意的。

1986年、1987年两年中,我读到的不少长篇新作在反映改革方面也都有新的角度和新的深度。柯云路气势宏伟的《京都》三部曲在这两年中连接推出其第一部《夜与昼》和第二部《衰与荣》。这是两部在反映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均豁人耳目的重要作品。它不仅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把十数个家庭一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组织在一个艺术空间里,用俯视与管窥相结合的办法剖析改革年代京都的种种社会心态,更重要的是通过李向南命运的急剧变化冷峻地剖析了各种阻碍改革步伐的社会势力,也对改革本身进行了较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在《衰与荣》中,这种剖析与反思表现得更为冷峻,也更深刻些。张炜的《古船》、贾平凹的《浮躁》、浩然的《苍生》,无疑是三部反响最为强烈的改革题材的长篇力作。这三部作品写的都是农村的改革,但若把它们同前几年的一批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容量加大了,主题深化了,尤其是在题材的超越上更有所进展。当然,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这在下文将有阐述),艺术成就也有高下之分,但在反映改革的受挫和改革年代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并由此透视封建意识对改革事业的阻碍方面,却是异曲而同工。达理在1986年和1986年、1987年之交接连推出的两部长篇小说:《眩惑》和《你好,哈雷彗星》,也是受到人们注意的两部反映改革的有新意之作。我对它们感兴趣的倒不只是在于它们描写了知识分子卷入改革的漩涡和受挫之后的某种眩惑的心态,而是在于它们通过改革的挫折和某种眩惑心理的描写对改革本身的反思:改革进程中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产生的内耗和政治上民主进化进程的缓慢给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严重影响,恰是在这两个方面,体现着它们反映改革的深化。此外,像青年作家徐耿与程玮合作的《我的鸽子号》通过一个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电影《迟归的鸽子号》的拍摄过程的描写,反映出在“咸与改革”的年代,人们都把改革事业看成个人的事业,人人把《迟归的鸽子号》看成是“我的鸽子号”,因而展开剧烈的争夺。由此看来,这部稍显稚嫩的作品,在反映改革方面不仅开拓了一个新的生活面,更重要的是有了新的角度和深度。星城的《绿色的太阳》虽然存在过于戏剧化和缺乏艺术节奏感等艺术缺陷,但在反映一个省的外贸部门改革进程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和斗争的激烈方面,却也显示出它在反映改革方面是有一定深度的。

上面,简要叙述了我所读到的1986年、1987年部分反映改革的长篇新作的感受。总的来说,这些作品在反映改革方面有所深化,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种思想倾向。

一是对作为改革重要阻力的封建观念和封建势力的揭露和剖析。《古船》里成功地塑造了赵炳的形象,这是个“穿着列宁装坐在太师椅上”的人物,在他的身上,集中着封建观念和极左思潮,又表演着种种封建的权术。他是洼狸镇的土皇帝,又是极左路线与封建观念杂交而诞生的怪胎。张炜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创造,对农村中在改革年代继续起消极作用的封建观念进行远比在他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里更为深刻的批判。贾平凹在《浮躁》里则进一步对那种政权化了的封建宗法势力进行揭露和解剖。他通过大量生动而形象的描写揭示出,从仙游川、两岔镇、白石寨到州河,正是田、巩两家操纵着生杀予夺之权,形成一个带有封建宗法色彩的权利网。在改革的年代里,或如两岔镇书记田中正那样,在县委书记田友善的保护下,接过改革的旗号,办起河运队,不仅谋得私利,而且“成全了他的政绩,让他更能继续往上爬”;或如州里专员巩宝山那样,保护其女婿乘改革之机钻营,中饱私囊,甚至无法无天,杀人灭口。贾平凹对田、巩两家那种政权化了的封建宗法势力的揭露是淋漓尽致的,也是相当深刻的!这种揭露,发人深思,促人警醒,让人深刻地反思改革。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古船》中的赵家,还是《浮躁》中的田、巩两家,当年都是贫苦农民,或革命者,或土改积极分子,可是一旦掌了权,在改革的年代,又都演变成阻碍改革的带有封建色彩的社会势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数千年,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在改革运动中必然要起消极的作用。对封建观念,尤其是对政权化了的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剖析,无疑是改革题材文学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此外,有一些作品对封建文化心理的解剖,例如柯云路在《夜与昼》和《衰与荣》对黄公愚和黄家这个大家庭丝缕交错的家庭矛盾的描写,对李向南由于受到一些人嫉妒被参了一本而导致撤职的结果这段描写,也都较深刻地揭示和鞭挞了某种封建文化心态,是值得注意的。

另一种思想倾向则是在对改革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的强烈要求,尤其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唤。达理的两部长篇小说《眩惑》和《你好,哈雷彗星》就比较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情绪和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这两部小说所写的两项引进项目都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部的矛盾而告吹,这种改革上的局部挫折使被卷入改革浪潮中的知识分子产生眩惑心理,也促使他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你好,哈雷彗星》接近终卷时写冯赞平在三星公司的引进项目告吹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就很有意思。应该说,冯赞平的思考和忧虑正是对改革的另一种反思。小说中对上层建筑和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反作用力的描写和揭示,也正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唤。可是看作《你好,哈雷彗星》姐妹篇的《眩惑》写顾少康等卷入改革受挫后的眩惑心理以及结尾处播写某位中央领导的餺面立即改变了改革的形势这一颇带戏剧性的结局,也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唤。此外,像《绿色的太阳》也写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尖锐的复杂的政治斗争,而克非的《满目青山》和鲁彦周的《古塔上的风铃》,则都直接写改革大背景下的政治问题,在这方面的开掘都有相当的深度。王毅的遗著中篇小说《对照检查五重奏》通过一个研究室党支部整党过程中对照检查的描写,通过颇带戏剧性和富于幽默感的心态描写,对政治生活民主化中的某些问题的描写和针砭,更是入木三分,发人深思的。上述种种,描写的角度不一,却都从不同视角表现出文学反映改革的深化。

文学反映改革深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作家们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改革浪潮中的形形色色的改革者身上,不再是只给他们唱赞歌,而是对他们进行无情的解剖;与此相适应的是,相当一部分改革题材的作品由过去只注意改革过程的描述转而注重改革者内心世界的开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心态小说。

同类推荐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是葛水平的散文集。生活无所谓新旧,只是一种流动,一种景致,被看到了,就要穷尽这些感受,揭发出其中深入到今天乃至今后时代的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走我在》由河的消失、村庄的消失,联想到民俗、民风及古老手艺、器物的失传,在感受着沁河的历史、感悟着沁河流域文化的同时,记录了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中沁河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深入思考了生态环境、区域文化、民俗礼仪等社会问题。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作为一名绝世毒医,季疏云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毒!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无耻”二字!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发挥无双毒术,踏上事业巅峰,迎娶高富帅,打造完美人生,就……悲催得穿越了!坑爹啊!穿越就算了,坠崖是怎么回事?坑娘啊!坠崖就算了,果男是怎么回事?坑姐啊!果男就算了,他要干神马?别靠过来!“卧槽!你丫以为自己带个鬼面面具一副不人不鬼的模样爷就怕你啊!”——“女人,闭嘴!”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把《本草纲目》中关于养生的智慧辑录下来,并辅之以更为切实可行的现代操作方法,让读者可以重温国粹经典,且运用于实际,尽享长寿安康。
  • 超级英雄哈利波特

    超级英雄哈利波特

    一个不一样的哈利.波特,一份不同于黄油啤酒的独特风味,试想下一个只是普通孩子的哈利,他将在HP、漫威和DC的世界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任何普通人(尤其是孩童时期)在面对那么多伤害后,所产生的代偿作用都会在他心灵留下刻印,这无可避免,同样无须刻意回避,这些孩子变得不太一样!【注1:本文主人公金手指为(想像)异能,达成两个标准即可使用,标准非常苛刻,暂不透露哪两个标准,因为第一卷主人公尚未发现。想像异能造就主人公特性魔法,游乐场事件中主人公处于生死一线间时使用异能,从而让自己获得了特性魔法【恶龙】,并于此魔法天赋得到加强。】【注2:本文主人公不是穿越者,或者说穿越者穿越来的时候,出了点差错,残破灵魂和哈利原生灵魂结合,诞生了新的灵魂,就是本文主人公,因此本文主人公性格与原著哈利不同。】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本书将告诉你,责任在你的工作中所占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可以说,责任比能力等等各方面因素都要重要,只有你负起责任,你才会全力以赴地从事你的工作,这样你才可以把工作做好。如果你缺乏责任,那么就是你再有才能,你也将是一事无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鱼泡泡(全集)

    人鱼泡泡(全集)

    “你知道琴音螺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吗?”“如果很真诚地对着它说话的话,那么,那句真诚的话将会一直保存在琴音螺中,直到那个人说的那句话不再真诚,话音才会从琴音螺中消失。”男孩微微一笑,顽皮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的顽皮,很认真,很专注。然后,他将琴音螺的螺孔对向自己小小的嘴巴,轻轻呢喃了一句。海风微微拂过,吹动了他和她小巧灵秀的发丝。小女孩抬起头,用两只小手一次一次、一点一点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是真的么,琴音螺真的那么神奇么?她望着手中的琴音螺,轻轻举起至耳边。里面,好听地传来了一句小男孩真诚而又稚嫩的声音。“如果你是美人鱼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不再让你像美人鱼一样受到伤害……”。
  • 狱魔囚星

    狱魔囚星

    这里是讲一个半妖打破人心偏见的故事!人为大道,妖乃异类。妖之异类,小途,代表不祥征兆。既不是妖,也非完全人身的白迁,在这个妖魔与人共存的世界该如何自处?被父族被丢困一地近十年,白迁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还有“系统”傍身!“早不来晚不出来…呃,终于等到你!”只不过,这系统发出的声音竟然……“嘶~”这还是人能经常听的声音吗?一直吃饱某粮的白迁,起满了一身鸡皮疙瘩。本文搞笑,热血,轻松,一本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