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3000000002

第2章 生活就是一胳膊搂着矛一腿夹着盾

1.1 从女孩变为女人时

我有一个QQ群,群里面十七八个人,发言活跃的大概十来个。群里面都是女人,大家来自北京的各个角落,有学新闻的文科妹子,也有工科博士现实版灭绝师太,有搞美术的小清新,也有做财务的小算盘,有算计着怎么给公司省钱的人力资源经理,也有盘算着如何打理自家小金库的全职妈妈。白天,我们在不同的大厦做着不同的工作(全职妈妈除外);傍晚,我们从不同的出发地沿着不同的路线回到不同的小区,却开始着同样的夜生活——带孩子。

是的,这是一个妈妈群,确切的说,这是一个新手妈妈群,群里面的每个成员家里都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娃娃。网络把散落在北京各个角落的我们虚拟地聚合在一处,在这样一个集合地里,我们大谈孩子红屁股、吃辅食、坐、站、爬、长牙等育儿心得,男女关系,以及各类家庭矛盾。

这个群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来吐糟,包括我自己。吐糟的人多了,渐渐发现大家吐槽的情况都差不多,无非是这几类:老公和老婆、婆婆和媳妇、女婿和丈母娘。

我先从女婿与丈母娘说起,改天再说婆婆和媳妇。

很久以前,当我还勉勉强强受用得起“女孩”这个称呼的时候,就听人常念叨中国的婆媳关系怎么怎么难处,而女婿和丈母娘的矛盾却很少被提及。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现在我闭着眼睛就可以给你数出来个一二三四五,都是有关我家那个老女人和那个年轻男人的恩恩怨怨。

数得次数多了(原谅我就是这样到处找人吐槽),自己也在群里面听多了(哼,吐槽的不止我一个),我都可以给这些“破事”分类了。

第一类矛盾源于孩子。

“宝宝的衣服应该用小衣架晾起来,他姥姥怎么可以用大衣架,衣服会被撑破!”

“宝宝的洗澡水要放好再去抱孩子,不然不是白受冻嘛,当爹的怎么这个也不懂呢?”

“怎么还是用大衣架啊,你去说说你妈,我说不合适。”

“这洗澡水就不能放好了再放孩子吗?你老公到底怎么回事,你提醒过他了吗?”

“我……”

第二类矛盾源于经济。

“你妈每次去超市怎么都刷那么多啊?我们还要还放贷,养孩子,得省着点花啊!”

“嗯……”

“闺女,以后家里的钱你管着点儿,不能都让男人掌着,多少留个钱在身边,知道不?”

“嗯……”

第三类矛盾源于生活琐事。

“我昨天说了句她姥姥把拖布水拧干了会拖得更干净,今天我进门的时候,他姥姥边拖边说刚拖干净又踩上脚印,这是要说给我听的?”

“他平时对你态度是不是不好,嚷嚷你不说还嚷嚷我,一个女人家可不能被他拿住了,不然可要被他欺负一辈子了。”

这三类矛盾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没离开我。对,我就是这中间地带。双方都说,我是为你和宝宝好;双方都说,你去解决。但很多时候,我解决不了——我没法听老妈的,全权掌控家里的财务,然后努力学习“拿住”他,如果细腻敏感的他发现这种变化,难免会引发更复杂的矛盾和争吵;同样,我也没法实现老公的要求逐一更改她的日常习惯,她那么大岁数,做家务不那么细心,有啥事也爱唠叨唠叨,已经形成了长久的生活习惯和固有观念,我怎么可能将这些彻底改变呢?

为了逃离这种“夹板气”的现状,我也尝试了一些努力,比如尝试站队。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不要孤军奋战,那就明确地支持一方好了,这样起码能平息一方的战火。

但事实上,事情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有幸被你选中的一方,他/她会“恃宠而骄”,大有“你终于明白了吧?明白我是对你好了吧,明白了应该和我一条心了吧!”的意思。因为你和老妈/老公的同阵营,她/他的所谓诉求将不再是他们自己的诉求,而是你们的,不管这些建议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有实践价值。

而那个没被你选中的另一方,他/她会黯然神伤,更多的时候是:你正式的转移了所有火种,老妈/老公的整个矛头,从此转移了指向,更多地指向你。当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你,战火才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既然不能站队,就只能周旋,就像所有婆媳剧里面的那个讨人厌的、总是想当万金油的老公那样,像一条哈巴狗,左右讨好,左右逢源。因为所有人都说是为你好,所以你要予以回报,你要用你的赞美,你的讨好,来予以回报。为什么要如此“下作”?我和你一样,觉得这个词并不合适,但,什么词更合适呢?因为如果你对哪一方不讨好,对方就会觉得,哦,原来你站到了另一方。然后等待你的,将同上一段描述中的那种状态。

“我是为你好”是你面对的最大困扰,老公是为你好,觉得你父母给予你的关心和帮助达不到他的预期,你父母的帮忙没有极大程度减轻你的负担,觉得你很累;老妈也是为你好,她觉得老公不够关爱你,他越来越懒,很难想象未来父母不在你身边帮忙后,你一个人如何应对这满满当当的家务事。但你却想说,我不需要你们的这种好,我只需要安静——在我缺少睡眠的工作日,我想安静地做事,安静地午休,安静地走完回家的路,然后安静地陪伴宝宝。因为缺少睡眠,我不想用我电力不足的大脑去思考这句话我该怎么说,老妈才会不多心;那件事我该怎么做,老公才不会觉得是我妈指使的;我不想用我充满乳酸的面部肌肉,去给老妈挤压出一个故作明媚的微笑,去故作神采飞扬地给老公讲一个并不有趣的笑话。我就想那么静静的、傻傻的、慢慢的,却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原本的节奏和安排,过完一天的生活。

但事实上,你无法得到你想要的安静,你要周旋,周旋于老妈和老公之间,像一只陀螺,转、转、转。女婿和丈母娘的问题,因为你的存在,从两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三个人的问题,或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如果可以,你也想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任何一方有意见的时候,你都大吼一声:“谁是现阶段最辛苦的人?谁是最需要休息的人?”或“谁是孩子的最主要监护人?谁是最有权限拿主意的人?”但你不能,你有年幼的宝宝,他需要的是平和的、有耐心的妈妈,而不是靠吼叫解决问题的妈妈。耐心,是我们在当妈路上不得不学会的一项技能:耐心喂他吃饭、耐心哄他睡觉、耐心安抚他的小脾气、耐心陪他满足那似乎永远也用不光的好奇心。同时你也要耐心地学会与身边各方沟通交流。

“耐心”两个字,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我们已没有精力生产出更多的耐心,那个赖在床上撒娇打滚的奶娃娃,就是一个耐心粉碎机。它吞噬着我们所有的耐心——已生产的耐心、正在生产的耐心、以及即将生产的耐心。你本应是这个家里除了那个小东西之外最应该被给予耐心的人,但现状逼得你,只能成为那个最有耐心的。因为你是那个有任务在身的人:“把我的宝贝疙瘩健康养大”。

在这个任务面前,没有人比你责任更重大。所以在你不能改变别人的时候,那就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耐心:耐心去听老公对老妈育儿细节上的不满,能解释的解释,不能解释的努力调和;耐心的听老妈对老公日常生活的抱怨,他没做到的,能偷偷帮代劳的就代劳。而那种“我最累,我责任最重大,所以你们应最理解我”的理论虽听起来完美,但却不具有可实施性,就当作是一个“执念”忘了吧。

或许我的观点有失偏颇,但是我尽量客观地记录和描述(部分)夹在夹板中间的新妈妈们的感受。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人向你发了类似的牢骚、说了类似的论调,请不要教育她——她也理解老公工作的不易,她也明白老妈为了孙辈放弃自由生活的牺牲,她也深信当妈路上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她只是在这一时刻崩溃了、爆发了而已。不用附和她,来自老妈和老公之外的理解对于她来说,只是安慰,安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用帮她出谋划策,所有可行的不可行的、看起来似乎可行的方案们,她不知已经反复尝试过多少次。你需要做的,只是带她去吃一顿合胃口的饭,再去看一场脑子过瘾的电影,逛一趟钱包流泪的街,然后看着她满血复活,各回各家,各自当妈。

1.2 承诺中贤良淑德的孩他爸

有一个朋友最近正身怀六甲。正值孕早期的她,每天被孕吐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并不绝望,她深信早期的早孕反应早晚会过去,她会迎来胃口大开的那一天,就如她深信她的产后生活会无限美好一样。

“难受死我了,孩子生完我就不管了!”她这样和我说。

“不管了?那谁管?”

“我妈和他妈,还有他。”

“这个‘他’是指你老公吗?”

“对啊,我们说好了,我负责生,他负责带。”

“好吧”我不置可否地点头,忽然想起我那好像已经无比遥远的孕期。那时似乎总有人这样和我说“孕期的时光最幸福,好好享受”。在我孕早期大吐特吐的时候说,在我孕中期被各类检查恐吓得战战兢兢的时候说,在我孕晚期低头看不见脚尖的时候说。

那时候的我心里如是说:“鸡汤灌多了吧,这么难受还幸福?”

而现在我无比真心的想和我这位朋友说:“孕期生活最幸福,好好享受。”因为现在的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孕期是你最后的舒服时光了,记得及时行乐。说得更直白一点:收起你有关产后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关于产后做甩手掌柜的幻想还是趁早打消了吧。

在事实的真相还未到来之前,人人都有幻想美好生活的权利。这时候告诉你这些生活的无奈看起来似乎有些残忍,就好比告诉一个年幼的、对生活充满了神话般幻想的孩子“人早晚会死”的真相一样,好比和刚刚新婚还在憧憬郎情妾意美好生活的小新娘说“家家都会七年之痒”一样,好比和刚毕业浑身充满斗志誓要pk掉世界首富的学生说“创业路上尽是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一样。于是我也仅将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良言“珍惜孕期的幸福”,在对方回复“孕期幸福个毛啊,你鸡汤灌多了吧”的时候,默默地咽下嘴边所有的话。

当我在手机上敲下这段话的时候,与我一路同行的同事手机响了起来,她也是一位新妈妈,打电话来的是她的老公,她老公告诉她今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

“和单身小伙一样潇洒”,同事挂了电话后有些不高兴,“你家的呢?”

“我家的?我家的不这样。”

“那挺好啊,看来我回去得教育教育我老公了。”

“呵呵,他不想打电话来惹我烦,要去哪儿都是直接去的。”

“这个……”

“月底我们结婚五周年,但他定好了那天去同学家玩,这件事他都没有事先和我沟通过,这还是我和他闲聊别的时无意间说到的。”

“或许他忘了?”

“也许吧。春节的时候我们说宝宝小,没法好好过节;我生日的时候他也总是加班,当时经济紧张也没有钱买礼物,一直说等结婚五周年的时候好好过一下。”

“你没有问问他?”

“没问,就算问了,他也会说都老夫老妻的,有啥过的。”

“特殊的日子好好陪陪你也是应该的。”

“唉,他会总是说,有儿子陪你呀!还不够吗?”

“在男人的眼里,按时往家拿工资就是合格的好丈夫了吧?”我们的对话结束在这无可奈何的反问中。

纵观身边的新妈妈,对新爸爸不满意者十有八九,是大家都在恋爱时候眼拙牵了头渣男回家吗?不完全是。到底是有好男人、好的孩儿他爸。只是有些新爸爸不给力或尚未适应新的身份责任。

这些新爸爸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有:孩子半夜夜醒一手不伸,有了孩子依旧潇洒得如单身小伙子一般,屎孩子的屁股一把没摸过,和老婆抱怨自己得到的关爱少了,对家里凌乱的环境指手画脚但依旧十指不沾阳春水……

上述各点除了夜醒,我家的这个新爸爸其他方面倒也尚可,起码使唤他还是会做的。我面临的问题是,在那个叫做孩他爸的男人眼里,我突然化身铁娘子,从身体到心灵。我不仅铁到可以一手夹起娃直奔早教班,还似乎坚强到不需要他的任何关怀照顾。

请容我简略陈述这个一地鸡毛的故事,作为我上述观点的佐证。

母乳妈妈都清楚,比夜醒喂奶更可怕的一件事是乳腺炎。这种体温秒上42度的病,真是极大程度挑战人类身体极限。我从母乳至今这十个月,有幸亲身体会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月子里,第二次是在产后刚上班的时候,第三次是最近。

可能是前两次发炎的时候,咬着牙拖着40度的身体哄宝宝睡觉的形象太过爷们,以至于最近这次发炎,当我告知Beta爸晚上早些回来以备差使的时候,他的反应竟然是:我觉得我没有回去的必要,因为我不知道我回去能做什么。

那一瞬间,我火冒三丈,脑补了他一口黑血倒在我脚下的残暴画面以泄愤恨。但一秒钟后我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因为我人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更是因为现在的我连吸气都很困难。

彼时,我非常想告诉他,他回家能做的是,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抬我去医院,在我死掉的时候抬我去殡仪馆。但这些话我最终没有说出口,因为即使病至如此,我依然(文艺又矫情的)认为,有些事还是要靠自觉的,若要靠如此恐吓威胁才能唤回家里,不如不回。

最终,他还是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比平时提前了一小时回来,有幸目睹了我吐到肝肠寸断的惨状,有幸看见了我烧得血红的双眼,有幸见证了我无法直立行走、几乎爬行向前的时刻。

故事讲完了。总觉得好像没完对不对?你肯定想问,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要不然呢?

难道我应该在故事的最后追问:那个婚前买了胃药和牛奶屁颠屁颠送到你楼下的男人,那个孕前一大早起来炖了甜汤美滋滋地端到你面前的男人,那个孕期承诺要当好超级奶爸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吗?呵呵,不好意思,他到亲子广告中去了,回到记忆中去了,躲进承诺中去了,仅留下缩水版的身影于现实中。

故人已乘黄鹤去,而我却不知归期。罢了!既然爱情的激情与伟大的宽容在时间的消磨与日日的相视中早已退去了原来的样子,那就不要执意回到当初,现在也是一种和谐的相处方式。但并不是说,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绝对是由女人的忍耐和牺牲决定的,只是希望放弃那些爱情幻想中的不切实际,才是生活稳定的唯一法宝。

所以我说,记忆中那模糊的完美男人,承诺中那贤良淑德孩儿他爸,安息吧!新妈妈崛起吧,这带娃漂流的大史诗开始了!

1.3 不得不提的婆媳话题

关于婆媳话题上文已提到,但我却拖了很久都没有动笔。因为在我看来,这个话题实在难写,因为作为婆媳中的一方,有时候很难客观公正。

而且这个话题很容易引来口水和臭鸡蛋。除非我通篇都在唱婆婆的赞歌,否则一定会有人这样说:“你一个女人家,你理应贤良淑德。针对婆婆不是给老公找麻烦嘛,他养家赚还不够辛苦吗?你让让婆婆怎么了,你在家也和自己妈针尖对麦芒吗?”

再者,本人和婆婆沟通并不多,相关经验也十分有限。但我最终还是决定要写一写,有失公允也罢,很难客观也罢,当妈的第一年,婆媳话题总归是避免不了的。

我和婆婆相处时间不长,唯一长时间接触是在孕晚期,我因先兆早产在家休息,原本是自己照顾自己,但孕七月时宫缩频繁,特别是上下楼以及炒菜做饭的时候,老公担心我及宝宝的安全,就请来了婆婆。

我对这次会晤原本不抵触不惧怕。孕期的女人么,总是自动调成骄矜模式,心中有“你是来照顾我的,当然不会找我麻烦”的优越感。但后面的相处是否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婆婆这次来家,一共住了14天。说实话,这14天对我来说有些煎熬。婆婆从老家带来年糕,每天早上放到粥里面熬一熬当作早饭、午饭、晚饭。这是她作为老人家的口味,我原本没好意思拒绝。但吃了几天之后发现,孕晚期胃部被压缩,吃这种不消化的粘食确实难受。

于是我委婉的和老公、婆婆表达我的意思,“我可以接受早饭吃年糕,但不要顿顿吃年糕,好吗?”不知道是我表达的太过委婉,还是婆婆认为年糕还是最合适孕妇食用的主食,总之后面依旧是顿顿年糕。

那些天,我每天都要在饥饿和难受中选择。你会说,你可以自己做饭啊。是的,虽然我有早产迹象,但小心一点自己简单做点吃的还是可以的。可此时此刻我无法自己做饭,不是体力上的不行,而是心里上的不敢,因为我怕婆婆这样想:“我千里迢迢的来照顾你,你反而不吃我做的东西,是看不起我还是你太娇气?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在我拒绝吃年糕的时候,出于对婆婆感受的考虑,我也不敢直接说出“年糕我吃了难受,我要吃别的”,而是说“妈我不饿,我不吃了”。或许这就是婆媳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后天亲人的天然壁垒,有些事儿无法讲透、很多话无法说破,而这些没有讲透的话、没有说破的事儿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会一直堆积在生活里,渐渐的积攒成不爽、不适、不可调和。

这种不适感不仅出现在“忍受”的一方,“施动”的一方也会感受到,所以婆婆才会在来了14天后,就主动张罗着回家。婆婆走后,我又开始了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每天下楼去买菜,下楼走几步就有菜市场,这一上楼一下楼的运动量,我每天就要花掉45分钟时间。即便如此,也依旧会在每天上楼的过程中感到阵阵宫缩。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觉得,如此疲惫又提心吊胆的日子,也远比婆婆在身边照顾时过的轻松。起码我只需要照顾我自己的感受,可以按照自己嘴巴的需要决定饮食。内心的舒适和放松才是真的轻松。

最近老公的姐姐怀孕,作为过来人,我时常和她聊些注意事项以及身体上的状况,也断断续续的听她吐了一些婆婆的槽,不外乎是姑姐要吃牛肉烧粉丝,做出来的是白水粉丝汤;姑姐说早孕反应难受,婆婆说你这就是矫情、我那时候怀着孕还得下地干活……

然后姑姐和我说,“有这样一个不知道顾忌孕妇心情和口味的老妈,我是不是很倒霉?”我无言以对,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能说点什么呢?附和着她批评婆婆?我想情商正常的儿媳妇都不会也不敢这么干。

不能批评婆婆,那么批评她?“妈妈说的都是事实啊,有什么说不得的。孕妇也不是没有手脚,要吃牛肉粉丝为什么自己不能做?”是的,这是道理,但我却说不出口。这只是桌面上的道理,摆在桌面的道理,都有理。但除了摆在桌面的道理,还有桌面下的人情。这里的人情指的是温情,结合到上面的故事,那就是——你是我的妈妈,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觉得怀孕是我自己的事我应该自己照顾自己,你也应该是那个唯一不这样想的人,不然我还能在这人生最艰难的时光指望和依靠谁呢?我难受不是装出来的,即使我现在的难受不如你当年的一半,这也是迄今为止我经历的最痛苦的时光,是不是可以给我些温情呢?不然有人该说,你看你的亲妈都觉得你娇气呐。

我说了这么多,说我孕期和婆婆打的交道,说姑姐孕期婆婆的反应,不是为了黑婆婆、为了说她是一个多么不懂得体恤别人的人,说这些只是为了引出我的结论:大凡媳妇碰上婆婆,我们多半会用一个先验命题来扣帽子,那就是——你对我的一切行为皆因你是婆婆我是媳妇,谁让我不是你闺女呢。殊不知,婆婆的行为多半是她自身的性格或观念使然,对你严厉的婆婆对女儿也不见得温柔,这就是她的性格,有时候她们并没有故意想要刁难。

大家庭生活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哪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讲?因为家里的事情,对与不对的判断标准就很模糊。家可以是讲爱的地方,讲奉献的地方,讲妥协的地方,讲沟通的地方,甚至是讲独裁的地方,但单单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家里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对与错,站在谁的角度就是谁对,其实换个角度想一下,就能理解彼此。

在我看来,这婆和媳之间的矛盾,首先是年老女人与年轻女人之间的冲突。20几岁的年纪差,说得夸张些,三观基本都不一致。多少姑娘和自己亲妈多住几天都抓狂,何况是一个认识没几年的且长期当作假想敌的婆婆。

这婆媳矛盾,更是一家二主的地位抉择。说白了就是到底谁是这家的女主人?入住方都有“篡权”的意思。如果是婆婆入住儿媳妇家,婆婆会想我是长辈,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还是要听我的。如果是媳妇入住婆婆家,媳妇会想虽说我是晚辈,但我是孩子妈啊,新生代主力主妇,这家还是多听听我这年轻人的意见吧。

当然,这更是挑战人类极限的迅速破冰。多少对小夫妻,婚后单独另过,只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和婆婆一直保持着礼貌客气的关系。更有一些人在外地的小家庭,甚至几年没和婆婆打过照面。原来君子之交淡如水,现在怀了个孕生了个娃,突然要一脚跨过来就要从陌生人变成亲密的战友和母女,这破冰的速度,搁谁谁都搞不定。

所以啊,婆媳这打不明白的糊涂仗,就叫它糊涂下去好了。不然呢?要揪头发抓脸大战300回合吗?战完了呢?还不是要进同一扇门、带同一个娃、吃同一锅饭。还不是要继续相守相杀。罢了,还是糊涂日子糊涂过为好。

1.4 成为有情怀的女人

终于,我也成为了一名很有情怀的女人。这里的情怀不是雨天寻残荷,大雪里找梅花儿,也不是读着《春江花月夜》哄儿子睡觉。我的情怀是说,我可以忍着一肚子的怒气与儿子微笑挥手,与惹我暴怒的人并肩出门,心中虽有想踏上亿万只脚将其批倒批臭的波涛,却因“算了,甭提了,说了也没用,还会适得其反”的想法故作平静。

按惯例,话说到这该吐糟了。

Beta有一位细致、固执、坚持且暴躁的爸爸。我不知道这个评价是否公正客观,这里的公正客观是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我的观点一致;但站在我的角度,这个观点是公正客观的,这里的公正客观是说,对Beta爸爸做出的评判绝不是一时兴起——作为Beta妈妈,我无时无刻不这样认为,不管是耐心陪着Beta捡球、给我们看到他慈爱一面的时候,还是对着家里的琐事挑剔、对家里人吆五喝六的时候,我都坚持认为,Beta有细致、固执、坚持且暴躁的爸爸。细致是说,事无巨细他都有自己的标准;固执是说,他永远都在坚持着自己的标准体系;而坚持是说,他不断的、不遗余力的向别人推销兜售自己的价值体系;而暴躁则是说,一旦推销兜售不成,必然会是一场疾风骤雨。

这不今天早上上班出门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因为Beta爸爸上班比我晚,每早Beta都会被爸爸抱出门和妈妈一起走到小区门口,然后在小区里玩一圈再回去。今天出门前我发现手机插在移动充电器上,看起来手机电量较低。要不要拿移动电源出门?我脑子里快速的盘算着这件事情。“要不要带移动电源”,这看起来只和我有关的话题,在我家并不如此,因为Beta爸是一个“细致”的人。移动电源不是我插上去的,那显然是Beta爸插上去的,所以是否带移动电源,涉及到“他是否希望我带”这个话题。您会说,你活得怎么那么怂,带不带个电源,还要看人家脸色。是的,有了孩子后,我就活得这样怂,我不想在小事上惹到这位暴躁的爸爸,我不想让我的宝宝听见太多的争吵。如果通过我的“怂”可以避免掉一些争吵,我愿意牺牲我的想法去迎合对方来给宝宝换取更平和的环境,谁叫宝宝有着一位“固执又坚持”的爸爸。

要不要带移动电源?我快速的盘算,我盘算的不是我是否应该带着它,而是盘算着,我是带着它不会“惹事”,还是不带不会“惹事”。这时候Beta爸爸已经抱着Beta等在门口了,Beta也不断示意我赶快到门口去。问他一下,本是最好的选择,但考虑到Beta爸爸“暴躁”的特点,我得到的反馈多半是这样的咆哮声——“不带我给你找出来干啥?”或“带它做什么,重不重啊?”Beta已经被抱在他的手上,他还没有到能完全理解说话内容的年纪,但却可以完全理解谈话的口气,抱着自己的爸爸突然大喊大叫,我担心会吓到Beta。

于是我快速的拔掉移动电源把手机塞进包里,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两种选择是一样的——快速拔掉电源塞进包里,或者快速的把电源一起塞进包里,总之不要叫他看见我在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这样即使我的动作与他的期望不一致,也不至于听到他的喊叫。但我的动作还是不够快,在我拔掉电源的那一刻,我终于还是听见来自于Beta爸爸的狂吼——“你手机没电了,我特意把电源找出来给你用的,你怎么不拿着啊?”

我并不多话,顺从的把电源丢在包里面,抱起Beta下楼。到了楼下,Beta爸爸酸着脸示意我赶紧上班,我看了眼基本吓傻了的Beta,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以后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吼,孩子小,会吓到”。

之所以要想一想,是因为我知道,以Beta爸“坚持且固执”的程度,他一定会大声的、吼叫着反驳。但不说,看着儿子那受惊的小眼神,我真的憋不住。

果然,等待我的是怒吼,“我看你手机里面没电了,想着你路上要用,还特意找出移动电源来给你用,你凭什么不拿着?我知道你这几天心里不痛快,但是你过分了,没有你这样对孩子的……”

他说的这几天我不痛快,指的是这件事:这几天我生病,每每Beta找我抱,他都会把Beta接过去,然后对其大声说教:“妈妈病了,病了的时候你不能叫妈妈抱,你病了的时候不也玩不动吗?妈妈病了也需要休息”,而如果Beta继续大哭不止,他就强制我离开Beta的视线。

我从心里不喜欢这样隔离式的方法,觉得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他需要妈妈的时候,在他大哭着呼叫妈妈的时候,妈妈就这样的走开了。他还处于看见才认为存在的年纪,看不见就认为消失了,妈妈就这样在不该消失的时间消失了,小小的心里该充满多少恐慌,后面只会更加依恋妈妈、缠着妈妈。

但我无法反驳,首先我没有Beta爸力气大,在Beta还不能跑不能走的年纪里,对孩子的争夺更多拼的是大人的蛮力;其次我深知,只要我反驳,Beta爸就会向我吼,或者摆出一副臭脸,Beta看在眼里,心里面一定很恐慌,而我不能吼回去,我不能叫Beta受到二次惊吓。

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只能是顺从,就像早上的移动电源事件一样,前几天强制我离开Beta视线的事儿,我最终选择的也是顺从。顺从的做法,虽然会叫Beta觉得自己有个软弱无能的妈妈,但至少可以使Beta少受到一些心灵上的伤害,是我能想到的最委曲求全的做法。但这样的做法是有后果的,这个后果就是,他总是单方面的宣布自己的胜利,不仅沾沾自喜,批评你的育儿观念,还一副得胜还朝,马上就要全面体制改革的架势。这就是他上文中说的“没有我这样当妈的”“过分了”,言指我溺爱。

后来,我就这样在他的吼叫声中亲了亲Beta,和他说了句“宝宝乖,宝宝不怕”,然后无奈的去上班。当妈这一年,我渐渐的成长为现在的模样——有容,就和鸡汤里面宣讲的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不讲道理、睁一眼闭一眼、万事能容。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道理都在别人手里。对于别人的意见,除了悦纳,你没有更合适的姿态和选择——纳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悦,则是为了Beta,如果不是为了给Beta营造一个悦的环境,那还不如趁早来个撕X大战。

就这样,我从一个希望讲道理的人,变成了一个没有道理可以讲的人。从前之所以讲道理,是不想看见那些文过饰非、颠三倒四的场景,而现在之所以没道理可讲,是因为有那么一个小肉球,无法承受那些撕掉饰非的文时所使用的暴力、摆正三四时所用的蛮劲。

我可以一直这样有容,如果能为儿子赢得一个良好环境的话——什么尊严、什么面子、什么话语权、什么心理感受,和给儿子一个良好环境相比,这些就是个屁。

但总有靠“有容”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说,总有无法姑息纵容的原则性问题,比如让Beta面对太多的吼叫与臭脸,就是我无法忍受的原则性问题。每个妈妈,都在这并不安稳的世道,生活于一个并不安稳的城市,在一个不算安稳的家庭里,用一份不能称之为安稳的收入,小心翼翼的、步履艰辛的维持着一份看似幸福和安稳的生活。她们觉得自己唯一能给孩子的,是一份安稳的母爱,而这其实也是奢望——既然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那么你给孩子的爱就不仅仅只命名为“母爱”,很多人给它赋予其他的含义,比如在孩子爸眼里,母爱是“我老婆爱我儿子的方式”,在你希望他的方式向你靠拢的同时,他也盘算着如何将你同化。更何况什么爱都离不开大环境,这小小的家,就是这小小人儿的大环境。没办法,有些X总是要撕、有些架总是得吵,有些权总是要争,有些人总是要骂。

容与不容,看的真不是当妈的气量。

1.5 避孕是谁该关心的事

我的新手妈妈群里,最近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

这只是夸张的表达,翻译成正常的语言是:最新我们群里因为一件事情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群里面有个妹子吐槽了自己的烦心事:剖腹产后7个月的时候意外怀孕,产后9个月的时候做了人流,如今产后11个月,再度确认怀孕。之所以会这样频繁怀孕,是因为妹子的老公不注重安全措施。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件事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气愤。气愤的原因自然是对当事人心疼,我们虽未谋面,但已在网络上十分交心。同时我的气愤也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自我角色的代入感:因为我是女人,出于同类对同类的惺惺相惜,我心疼那个姐妹,可以说,我心疼的不只是那个姐妹,而是天下所有的妈——拖着一个奶娃子讨生活已经够辛苦的了,还得时不时的担心肚子里面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果再出现一个,还得考虑是舍还是留。这得多少精神头和体力才能操的完这么多的心!

在这里我不得不科普一下,因为善良软妹子会说:“为什么不生下来呢?这是无辜的小生命”,理智小男生也会说:“拿掉吧,哪有钱来养啊”!其实,不管是生下来还是拿掉,都是很难的抉择。当年生完孩子出院时,医生给我检查了剖腹产的刀口,并向我强调,严格避孕,两年内都不可以再次怀孕。不仅是我,我相信所有剖腹产妈妈都会收到了这样的忠告。这也是我前面强调这是一位剖腹产妈妈的原因。子宫上的伤口需要两年的时间才可以修复,两年内如果意外怀孕,不管是生下来还是打掉,对于母体都是极大的挑战。而哺乳期因自身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容易受孕,这也是很多人多年求子不得,生了一个后反而熊孩子一个拉着一个都来了的原因。所以,对于剖腹产妈妈来说,产后怀孕不仅是事儿,还是大事儿。这位妹子产后9个月流掉一个已经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现在再一次“摊上这事儿”,绝对不是“拿掉呗”或“生下来”这么简单。

这也是这件事情在群里引起如此高关注度的原因。除了帮她分析去留,提醒她注意身体、关照她要自己拿主意不要被夫家人的意见所左右,我们也想给她一些建议,在未来生活中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如何应对。这就是我开篇说的血雨腥风,一场热烈的讨论。

群里面的姐妹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哀其不幸,另一种则哀其不幸之余,更多的是怒其不争,我属于后者。哀其不幸者认为,这只是一场意外事件,如果你有一名不喜欢避孕工具的老公,你多多少少都会有摊上这事儿的可能性,摊上了也就摊上了,没有办法,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同情她,安慰关怀她;而怒其不争者认为,这是一场事故,是疏于防范所致,是事故就有责任方,我们不能说这一定是哪一方的责任,但我们不能因为男方不喜欢避孕工具就让这种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成为事实吧?妹子过于顺从与绵软的性子,让男人忘了自己也有避孕的责任,是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

与其说这是一场针对“避孕这件事,到底应该是双方的事情,还是女人自己去考虑的问题”的辩论,莫不如说是一场针对“女人到底要不要过得这么怂”的辩论。辩论的双方一方是理想主义,一方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认为,我们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完全做主,哪里还配得上“新时代”这三个字?那样的日子和旧社会奶奶辈的女性们的日子有何区别?

而现实主义认为,理想主义是受了女权主义思想的毒害,忘记了一个事实:在中国,男女地位到底是存在差距的。要不然,为什么家务事多是妈妈做?同是上了一天班,爸爸回家就喝茶看电脑,妈妈回家就要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收拾屋子?这就是现实,你讲新时代,讲女权,女字只是修饰词,核心的主语是权,所谓权,是自我控制和自我决定,可是纵观整个人生,有多少事情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哪些事情可以脱离得了大环境,在我国的大环境下,男人们和相当部分的女人都认为,女人是弱方,是维稳方,是保障方。作为保障方的女人,自然要保障该有的有,该没的没——什么是该有的,孩子的热饭、男人的干净衣服、整洁的家内环境,是该有的;什么是该没的没,肚子里这多余的娃,就是该没的。

我们的争论并没有结论。这很正常,谁也不可能和谁长着同一副脑子。而且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境遇也是不一样的,争论对当事人并没有多少参考意义。我们每个人的观点,其实更像是在说:这事儿如果我摊上,我想怎么办。

其实我想怎么办,这个事情本质上是一件不值得讨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摊上这事儿的做法都不相同,我想怎么办并不会成为你该怎么办的参考。这不仅因为我们没有长着同一副脑子,也是因为我们不生活在同样的家庭,各有各的情况:小鸟依人温柔体贴的,总会找到理解老公的切入点;而大气独立女王风范的,为此将“离婚”挂在嘴边也未可知;老公在家里能顶半边天的,肯定比只占地方浪费粮的更容易得到原谅;而原本夫妻感情就不好的,这事儿说不上真就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看,这本身就是一家一个样的事儿,讨论想怎么办其实没意义。聊点什么有意义呢?我觉得还是下面这句话是干货,那就是:前面的讨论都是站在“男人要承担起避孕责任”这一基础上的,但其实,在这一“认识基础”之外,有着更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不管别人怎么样,身体是自己的,与其寄希望于别人来保护你,还不如自己保护好自己。

1.6 五维空间整理术

如果说吵架是一种减压方式,那我们家最近恐怕将这种减压方式使用得过于频繁。这不今天早上,我们刚刚因为几个塑料盖子吵了一架。这几个塑料盖是宝宝游泳池的充气盖子,宝宝游泳池其实就是一个占地1.5平米左右的大充气篓子,边缘和底部可以充气,充起气来里面放上水,宝宝就可以在里面游泳了。Beta以前经常用这个充气泳池游泳,现在他大了,呆在里面不能游泳只能泡澡,也就很久没有用过了。最近Beta迷恋玩球,就给他买了100个海洋球放在这个充气泳池里面。充气泳池一共四层,考虑Beta的身高,装海洋球的时候只充起了两层,这样比较方便他站在外面拿球,这样就有两个充气盖子闲置。Beta爸随手将这两个盖子丢在了阳台上。前几日收拾阳台,我将盖子当作废品扔掉了。Beta爸今日想起这两个盖子,想把它们收起来却找不到,一问是被我扔掉了,有些不高兴:“什么东西都扔,也不问问我有用没用?”

当时,我看他又要跟我争论一番的样子,就没有理他。一方面,我确实是忘记了这两个盖子是有用的,是我的疏忽在先;另一方面,我真的没有时间和他打嘴仗,现在的日子真是一个忙乱了得。

自从把Beta这小东西拎出肚子的那天起,不只是我,我们全家都过起了异常繁忙的生活。人影攒动,每一天,每一块地板都被无数次的踩上踩下,每一扇门都不停地进进出出。刚刚脱下尿湿的裤子,就要去擦掉到地上的护臀霜。这边刚刚捡起勺子,那边就掉了奶瓶。每一天,每个人都被那么一个不足25斤的小东西差使得人仰马翻。

工作日的早上是繁忙的,六点半小祖宗醒来,要给他做辅食,喂早餐,换尿裤,安抚他的起床气。相比之下,自己的早餐倒是可有可无的非必要选项。工作日的晚上也是繁忙的,要抱,要唱,要哄,安抚这一天没见妈妈的小伤感。更多的时候要赖在我身上,要听故事,要抱抱,要和妈妈片刻不离。周末也不能幸免,周六上午去游泳,下午去公园,周日下午去上早教课,有时想想,孩子才这么小,外事活动就如此丰富了。作为首席保姆的妈,自然全程陪护。唯一有可能干点什么的时间就是周日上午,但也多半不是自己的事情,有更多他的事儿等着我,比如将他穿小的衣服洗洗晒晒后收起来啦,比如要给家里的边边角角贴上防撞条啦,比如收拾玩具、擦地垫、下载儿歌或背诵新故事啦,这事儿那事儿层出不穷,事事都有“不管你唱罢没唱罢我就是要出场了”的劲头。

忙还好,现在的情况是忙后面跟着一个乱。遥想当年Beta小,百天之内多半躺着,一张小床,几件衣服,一袋纸尿裤,几张口水巾,一个床铃,一个腰凳,一辆小推车,几个奶瓶,一个暖奶器,一个消毒锅,全部装备大致如此,除了推车,其他东西折一折海可以塞进一个大背包。那时候Beta连个衣柜都没有,所有衣服和口水巾折好后堆在小床上,左边一摞,右边一摞,连个整理箱都用不到。如今之势和当前不能同日而语了。不说别的,单他穿小了的衣服就可以塞满一个大整理箱,更别说他那些五花八门的玩具:练习蹦跳用的,练习爬行用的,能开的和不能开的车,敲着响的或按着响的小鼓,手动的和电动的小号,各式各样的积木……这会儿又进了100个海洋球。小家伙的地盘也从一张小小的婴儿床扩张到了整个卧室,最近大有吞并客厅之势,大半个“江山”怕是要被他占领了。

所以您说能不乱么?东西不仅多,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因为东西在以迅猛的速度更新换代,买的的那些东西,大多玩不了多久就失宠了。要么是对玩的东西不感兴趣了,要么就是个子高了长胖了,原来的玩具装不下他了。这些东西扔了可惜,卖二手又不上价,身边也没有朋友需要,只能这样收着,等待后来人。收着的东西多了,收纳就成了一个问题,这也放地下室那也放地下室,小小六平米的地下室哪里承载得了这么多的重任。这时候的新妈妈就要好好学习一下收纳整理,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当有一天我意识到每天都在大量扔东西时——扔掉一些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穿的衣服、会不会看的书、会不会用到的卡片之类的东西——我知道我在用最笨的方式反抗空间的杂乱和时间的挤压。我的逻辑是:空间大了自然可以好好的收纳东西,东西收纳好了找东西自然会省时间,时间多了自然可以好好收纳东西,东西收纳好了空间自然就显得整,家里整齐有序了心情也会随着变好。

刚才提到的吵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之所以不回嘴,很大部分是我的问题。真的搞不清楚是在何时以何种心态丢掉泳池盖子的,为什么要丢?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都不记得,好像每天烦乱了之后,就只能丢、丢、丢。但东西是丢不完的,一些必须用的但很占空间的东西,就往往成了我的心头恨,比如推车。

推车这东西,放在房间里占地方,放在楼道里放不下。我家所在的老旧小区,一楼门洞里面有24户,有孩子的人家不下15户,楼道早已被各式各样的童车填满:手推车、伞车、三轮车、儿童自行车,等等。哪里还有地方存放我家的推车?每次经过这楼道,仿佛看到自己的未来生活:手推车只是第一阶段好不好,后面还有伞车,伞车后是三轮车,三轮车后跟着就得买自行车、脚踏板、轮滑鞋……我这拥挤和混乱的生活,看来是永无翻身之日了。

每一次收拾东西都是一场扔东西比赛,而每场扔东西比赛都是斗智斗勇的过程——我将东西扔出去,老公把东西捡回来。他说你怎么知道今天丢掉的东西明天会不会用到,我说他不带娃不知空间小,不哄娃不知时间少。事后,我们不得不把争吵的源头指向空间的狭小、经济上的拮据、空闲的时间太少。

空间、时间、钱,原来人不是三维生物,而是五维生物。原本我以为四维空间只是一个传说,传说四维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可以相互转换。现在的我更认同五维空间下的真理应是这样:时间、空间、钱可以相互转化。时间多了可以美化加大空间,空间多了可以节省时间,钱多了可以加大空间和节省时间,而节省的时间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加大的空间可以使你进一步节省时间,进而有时间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原来这才是人间真理。

前一段忙里偷闲看了《星际穿越》,这种科幻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我的心头大爱,总是能牢牢抓住我的思路,让我片刻都不游离。但这次影片中说“爱是贯穿五维空间的一种超能力”的时候我却走神了,在心里弱弱的和自己说,“不只有爱,还得有钱,不然哪来的飞船和补给呢?”

1.7 职场向左、全职往右

最近有一位妈妈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出于一些无法克服的原因,宝宝的姥姥姥爷无法继续待在北京帮带孩子,而因为宝宝爷爷的身体问题,爷爷奶奶也不方便过来陪伴宝宝。这位妈妈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请父母将宝宝带回老家养育,要么自己离开职场回家全职带娃。

她在群里面征求大家的意见:回家,孩子可以留在身边,但少了自己的那份收入,在京买房置业的计划就要延期;工作,孩子就要被老人带回老家,就要面临母子分离的心痛。不想离开儿子,也想要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收入,纠结就这样来了。

全职不全职、如何处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如何面对疑似出轨的老公,以及如何解决睡眠严重缺乏、体力严重不支的问题是新妈妈群、妈妈论坛上最为热门的四大问题。相比于这些,如何减肥、如何消除妊娠纹,根本就不叫事儿。

在我看来,这四大问题中,最难抉择的就是这全职问题。因为其他几个问题都有明确的努力目标。虽然并不清楚该如何达成目标,但毕竟有一个明朗的方向:我希望家庭和谐,要努力调整婆媳(女婿丈母娘)关系,要找到当前关系不融洽的关键点,然后努力去改善它;我希望能够把老公留在家庭中,是我对他疏忽关心还是他自我角色没有调整过来?搞明白了然后去改变它;我感觉身体状态日益变差,这样下去不行,为了孩子我需要有更强的体魄,我需要把部分责任分摊出去。而全职与否这个问题就不是这样,我的目标是为了宝贝更好成长,我继续留在职场,为孩子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并通过工作丰富自己的眼界和学识,进而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这对他的成长会更有利;我选择回归家庭、与他朝夕相处,与他建立更牢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不错过他成长中的每一点一滴,对他的成长也很有好处。到底该怎样抉择?哪个对孩子更有利?

有人说这本身就是个类似小马过河的问题,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自己最安心、最舒服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听起来很对,但有个问题是,在选择之前,我们往往不知道怎么样的选择才让自己更舒服,只有事后你才知道当初的选择是否更好。比如我觉得我可以接受把宝宝带回老家,可是宝宝回去了,我才知道我是那么的想他,而只有再将宝宝接回来的时候,我才知道长期离开我是否对他的性格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样,我觉得我可以接受离开职场全职在家,可是回归家庭了我才知道手心向上的日子是多不好过,而只有几年后自己重新考虑回归职场的时候,我才知道长期在家相夫教子的我是否还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又能胜任的工作。所有的选择,都只有在事后才能得到真正结论,就算这份对错只是根据自己及宝宝的舒适程度判断,这个结论也只能在选择后得到。

群里那位纠结的妈妈还没有做出选择,她正面临着职业转型期,如果全职在家,将会错过这个转型的机会,几年后再找工作,不见得会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届时如果一切重新来过,一定会心理落差很大;而几年离岗,技能退化、年龄又偏大,用人单位必会有所顾忌。但如果不全职,有个更紧急的问题就是: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怎么办,保姆常常是一个首选的方法。但事实上,抛开保姆费用越来越高这个经济原因不提,不知根知底的保姆还真是不敢用。不说骇人消息里的偷走卖了的、偷懒喂安眠药的、打骂虐待的,就是照顾得不细致,不周全都令妈妈们心疼不已:保姆会不会长待?孩子大了是要认人的,更换保姆对他也存在适应不适应、喜欢不喜欢?保姆有没有耐心?讲不讲卫生?虽说不是要命的大事,但你看见了保姆不够精心或细致的举动肯定也会心疼宝宝。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所做一切的根基和出发点无非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连这一点都满足不了的方法,根本就不算个方法。所以这想来想去,也就存在两条路,要么叫老人带回去,要么狠狠心不工作自己带着。

我想如果是我,我可能会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有没有全职在家的经济基础。虽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但我连解决问题的钱都没有,我还怎么解决这些“小问题”。经济基础不只是说,家里少了我一个人的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虽说全职在家与在外挣钱,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谁高谁低,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不是写鸡汤文,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虽说你也在为家庭付出,但因为你的产出无法量化(月底固定拿回来一沓子红票子),天长日久难免不被轻视。所以这就不得不涉及另一个问题:作为老公的他,是否会心甘情愿容得我手心朝上?

第二,得看有无做全职太太的天分。天分这东西是个要命的存在。比如做饭,有人随便几种菜在一起炒炒就是道美味;有人对着菜谱专研半天做出来的东西还是无法下咽。一个人对着奶娃娃,每天有无数的琐事等着你:几点要喝奶、几点做辅食、几点出去晒太阳、几点洗澡、几点拖地、几点洗衣服、几点哄他睡午觉。除了时间和体力,你真的要有在家里这块阵地战斗的天赋,最起码你要有并行处理多件事情的能力、见缝插针解决个人需求的能力、细心耐心和领导力……更别说你不能有拖延症,要有童心和同理心,要对孩子的审美有感悟,要理解孩子的饮食口味等。

第三,还得有良好的心态。注意,全职在家将意味着,你从事的是一项不仅没有薪水,同时也少有肯定和认可的工作。这份处处需要你用“洗”“拖”“喂”“抱”“换”等动词来推动的工作,结果不一定有心理预期那般高的认可度。因为琐碎、不可量化、天长日久的重复,家人会渐渐的忘记了你的辛苦和不易。你在家一天,他下班回来就得有热饭吃;你在家一天,他下班回来就懒得洗碗;你天天在家,自然更知道东西该放哪里,所以屋子自然你收拾;你天天在家,孩子还生病,自然是你的失职。你的宰相肚是否能撑得下这些装满石头的大船?

第四,你懂得与家人相处的艺术吗?全职在家,就意味着你一个人扛下了养育孩子这个现阶段的头号重担,更有家里的琐事都得归你管。这就需要你有好的公关技能。在出现摩擦的时候,你懂得和家人“沟通”“调解”“周旋”等。

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了这四点基础——经济安全、心理安全、专业技能、危机公关,也不是所有想选择全职的妈妈都有全职的机会和条件。权衡考虑,量力而行!

1.8 职场里的妈终将面临的问题

前面说过,我有一个妈妈群,群里吐槽率排名前四的话题是:全职与否、两代矛盾、夫妻关系、体力与脑力不支。这吐槽体力脑力不支的,多半是职场里的妈妈。如果我敲开群成员列表,沿着人名看过去,我会发现,单单是我有印象在群里面“抱怨”过工作的就至少有一半多。有抱怨产假回来后,原本属于自己的工作、项目、职位都归了别人;有抱怨领导对一小时的哺乳假很有微词,于是专门在接近下班时间段安排工作逼你加班;有产后依旧玩命工作却再也得不到原有的认可和晋升;有抱怨产假后领导变着法挤兑人,等等。职场“恩怨”对新妈妈的杀伤力并不小于家庭矛盾,毕竟,你一天至少有8个小时都在上班。

假如有人和你说:“今天面试了一位新妈妈,能力不错,我担心她的时间有限。”你多半会表示理解:“是的,你看我,不是每天下了班就忙着往家跑?妈妈们能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肯定是不能够和单身姑娘或小伙子比的。”假如你所在的妈妈群里面有人和你说:“我今天去参加了一个面试,面试官说我的经验和能力都不错,但是担心我在工作上能够投入的精力不足,不准备录取我。”这时候你多半会义愤填膺:“新妈妈怎么了?一样的工作时间,一样的努力工作,为什么要区别对待我们?”

这就是角色代入,前面的对话,我们给自己代入的角色是招聘者,是职位提供者,我们不自觉地用外界看我们的眼光看待自己,因为正在经历,我们看自己比外界看我们更透彻。而后面的对话,我们给自己代入的角色是新妈妈,是一手扯着娃一手夹着公文包的女人,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不易,“工作和娃已经把快把我们榨干了,你们还如此区别看待我们!”。所以反倒是女领导更不愿意接受新妈妈。因为经历过,因为懂得其中的艰难,因为理解家与工作对身体和精神的撕扯,所以才更不愿意选择这样的员工,毕竟工作不是慈善。

作为一名较为幸运的职场妈妈,我没在孕期请假被刁难,没因产后吸奶看脸色,也没因休产假调岗位,哺乳期仍有重要的工作安排给我。按说职场与妈之间的PK,我应该是那个有幸没有卷入其中的幸运者。但其实呢?

身为职场妈妈,我的家每天早上都上演着一场母子分离悲情剧。早上起床,洗好儿子的小手小脸,把他挂在身上吃一顿早安奶,再塞进他的餐椅由姥姥喂食早饭。自己赶紧刷牙洗脸,以一秒钟一个小包子的速度吃早餐。过去亲亲儿子,说妈妈要去上班了,儿子死死抱住我的胳膊不让我走,连哄带劝外加讲道理:“妈妈要去上班了,上班的意思就是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天黑了妈妈就回来了。放开妈妈,妈妈再不走就要迟到了。”眼看着到点了,没办法狠心把宝宝往姥姥怀里一放,听着他的嚎啕大哭一路下楼。

晚上到家,发出第一声敲门声的时候,就听见儿子在屋里面伊呀呀呀大喊:“妈妈——妈妈抱——妈妈抱抱!”进了屋子,来不及洗手换衣服,直接奔着儿子跑过去,一把抱起,晚一分钟他都会大哭不止。而后的三个小时,他就一直这样像只小树獭挂在树枝般挂在我身上。

我的年假在第一季度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三天,原因是在那个冬天赖着不肯过去、春天迟迟不肯到来的季节,宝宝一共感冒咳嗽了两次,而每次咳嗽做雾化,都要我抱,所有的年假就这样消耗在了医院。抱他去医院,抱他坐在椅子上,边唱歌边把面罩带在他头上,还要在他不耐烦的时候安抚他。抱他回到家里,喂他吃咳嗽药水,搂着他哄睡,睡熟了也不肯下来。

部门的集体活动,我从未参加过一次,因为宝宝晚上八点开始闹觉,等不到妈妈就一直呜咽着不肯睡。周末的时间,一天陪他去游泳,一天陪他去上早教班,偶尔抽出个半天自己去看场电影,心里却只有10%的轻松愉悦感,剩下90%都是满满的思念。

去群里一吐槽,发现大家都是这样,这就是职场妈妈日常的状态: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孩子;一边是自己的生活,一边是孩子;甚至一边是老公,一边是孩子。我当然渴望自我提升,我也同样热爱我的工作,我想努力进取、我想升职加薪,但这一切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的孩子怎么办?我是他不可替代的娘亲,有些事情非我不可。

这就是当妈第一年的我们,身体和生活突然巨变的我们,不单要照顾孩子、还要协调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我们,既要面对工作压力、也要面对生活压力的我们,这些巨变无疑是一场挑战。这挑战来得太迅速了些,从孕期“悠哉悠哉吃饭、悠哉悠哉上班、悠哉悠哉休息”的生活状态,“咵”的一下进入到现在的情况,变化之快速猛烈,搁谁谁都崩溃。所以我说,在这特殊的一年,我们也只能自己放过自己,工作上少较一些劲儿,我们就是如他们想象那样分身乏力,甚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难。

至于所谓的职场歧视,你觉得是歧视那就是歧视,你不觉得歧视就不是,因为那仅仅是一个生活真相。对于我们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那就是给襁褓中的孩子最优质的爱和陪伴。

1.9 是不是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

妈妈群组织线下聚会,不带娃娃不带爹。一群妈妈凑在一起吃饭聊天,除了聊孩子就是聊各自的生活。不同于网上聊天,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更实时准确,聊的事情也更细节具体。几个妈妈讲了几件小事。

讲第一件小事的妈妈,她家的宝宝刚刚更换奶粉,从2段换成3段。事先从国外代购了6桶,可是第一桶才吃了一半,奶粉就从甜味变成了苦味。发现的那天,妈妈请爸爸一起尝一下。爸爸喝掉第一口说:“是有点苦,这有什么影响吗?”妈妈表示两个礼拜前还不苦,应该是有问题。于是爸爸又给自己冲了一杯:“还行,所有奶粉回味都是这样的。”妈妈有点不高兴,毕竟是给自己的宝宝喝的,但想到这奶粉是宝宝的姑姑帮忙买回来的,不便说什么。

这只是事件的前言,正文是,随后妈妈表示胃口不太舒服,叫爸爸到厨房看下有什么水果,帮忙洗一个过来。爸爸告知厨房里面有两个桃子,妈妈表示那算了,那两个桃子是姥姥买给宝宝的,比较贵。

他随即说:“哼,都快烂了。”话中带有一声冷笑。那个妈妈说,那一刻她真想过去找他吵架。刚刚的奶粉,苦成那个样子你都没有说啥,为了维护你家人置宝宝的健康于不顾。我家人买的东西你看不上,给儿子买的桃子你说烂。可我最后什么都没说,想着许是我太敏感了吧,琐碎的生活里一句无心的话都能瞬间点燃怒火,如果我再多说些什么,指不定又会惹出什么烦心事来。天晚了,孩子睡了,老人们回屋了,于是我对自己说,那就洗来吃吧。边吃边觉得心里不舒服,如果没有前面奶粉事件中忍下的气,可能现在也不会觉得这个冷笑有什么别的意思。在一起的日子多了,究竟是太了解了不想沟通,还是我们彼此都不敢沟通了呢?

“然后呢?”我们问。

“然后,没有然后了,当晚就没有再提这件事情,夜里做了很多这种憋闷的梦,似乎都是从前发生的我受到嘲讽的小事。早上起来想和他沟通一下,但看着宝宝醒来的笑脸,父母忙碌的身影,他一如往常的神色,到嘴的话又忍回去了。

第二件小事称不上事件,是另外一个妈妈的数落和牢骚:“平时老公下班晚,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吃过饭了,他最后一个吃完饭,就把自己的碗筷丢在水槽里,转身回到卧室玩手机。有时提醒他把就一个碗,吃完顺手刷一下。他都会说哦,但马上就找到其他事情做理由,比如会说要拆个快递暂时没有时间之类,总之最后都没有洗。这不是什么,重点是,每次讨论家务分工的时候,他总是抢着说我:我来负责晚上的洗碗吧,你忙工作又看娃累一天了。永远都只是嘴巴说说,从来都不动,真是拿他没办法。

有时跟他说道一下,但沟通后我就后悔了,我刚开始这个话题,对方就开始诉苦。从自己上班如何辛苦,到晚上回家很晚才能吃到饭,对方完全不能理解你说的是言行不一的事儿,不是洗碗本身。

我老公这样说:我没有想那么多,我理解不了你说的内容,我只知道,累了不洗碗不是什么大事。我们的沟通因此就结束了。后面再有类似的事情,我不再尝试和他沟通。”

我们试图去分析这两个事件的共同点,是不是丈母娘在的家庭更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自感形单影只的老公会不自觉把自己调整成刺猬般的自卫模式。这时,第三个妈妈开口了,“婆婆在也一样”,她这样说。

这位妈妈和婆婆同住,她很感激婆婆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来京帮忙带孩子,还负责做晚饭。但渐渐的,她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晚饭的饭桌上,家里的剩菜永远都摆在她面前,而新做的肉菜则离她老远,要站起来才能够夹得到。每晚都是如此,而且婆婆总会把面前的剩菜夹给她,让她多吃。如果剩菜没吃完,还会提醒她将剩菜吃光。久而久之妈妈的心里难免失衡,就去找老公诉苦。

“我和老公说,我理解你妈妈那一代人的艰辛,但是希望她别顿顿把剩菜放在我面前,我还在喂奶,也是需要补充一些营养的,时间长了我身体也会吃不消。而且总这样搞我心里也不舒服。然后我老公暴跳如雷:我妈怎么了?她一天那么忙,放个菜还得多很多讲究?你是不是要求太多了。如果是你自己妈在这,你会要求那么多吗?

我很生气,但生气中的我仍在思考,是和他对吵还是忍住,最后我选择忍住,说实话我一个人势单力薄,更何况孩子刚睡下,我不想吓到她。”

我们这些自己父母帮忙带孩子的妈妈表示不理解,在我们的概念中,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在,和老公理论起来反而更加清爽简单,不用顾忌自己父母的看法和感受,拿出自家老公和自己吵架那种“怎么着,我一个人在你家,你们家就合起火来欺负我啊?”的架势和对方畅快淋漓的来一场恶吵。

“爹妈不在,孩子在啊!爹妈不在,未来的日子在啊!不想吓到孩子,不想和婆家撕破脸,我还是选择闷不吭声比较保险。”这位妈妈这样说。

有一位自始至终没发言的妈妈说了如下这段话:“当了妈之后,我一直担心我的生活会变成那些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老公在老婆的忽视下出去找小三,而后对结发妻子日渐冷谈最后不耐烦只想一脚踢开。但事实上,这是多虑了,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异或是有父母入住到我们家的那一天开始,老公就不再在意和重视我的态度了。我和他的关系慢慢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我想不明白起源是在我还是在他。因为有了孩子,我改变了之前什么情绪都憋不住的性格,而是把一切都放在心里,因为我想给宝宝一个平和的环境。所以有些不舒心的地方,我就想,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话后面在找机会沟通吧,就别发脾气了,毕竟对宝宝不好。

但那些忍下来的东西,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我的忍,这些东西渐渐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正常的状态,似乎也是正确的状态。如果我再爆发,反而是我在找茬。所以我觉得我渐渐变得很难发出声音,而我不得不发声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场大爆发。爆发往往会吓坏宝宝,而后我会内疚,提醒自己为了宝宝要忍受,接下来就是加倍的忍受,直到下一次爆发。我已经失去了和丈夫正常沟通的能力和途径。我在我们的婚姻关系中,已经完全失声了。”

我们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似乎正在失声或者已经失声了。

同类推荐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首选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态度和方法是否正确。告别兔一样的平凡,走向鹰一样的非凡!本书帮助天下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教会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子女教育的专家。一句话,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就可以达到你的愿望。
  •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父母、孩子、教育,这几个词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不断的提醒着为人父母者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 世界不是温室,但你是花朵

    世界不是温室,但你是花朵

    世界对儿童来说,像是一个亟待探索的未知城堡。但现实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对于儿童的侵害:性侵、霸凌、虐待……作为祖国的花朵,父母可能不能永远让孩子待在“温室”。但是,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外面有危险,你需要谨慎。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前妻的报复:劲少沦陷吧

    前妻的报复:劲少沦陷吧

    英俊温柔的新婚丈夫,却在度蜜月回来的当晚,把她诬陷入狱!她在监狱里受尽非人虐待,而他却把从她身上摘走的新鲜的心脏,转手给了另一个女人。三年后,她卷士重来,本想和他一刀两断,不再纠缠!没想到,却在无意中得知了真相....她被夺走的心脏,她会取回来!算计她的人,她也会狠狠报复回来!她会一步步引他入局,像他当年那样......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执行胜过一切

    执行胜过一切

    曾经,美国《商业周刊》对国际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以及在其他领域中有卓越成就的人,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最具成功潜力的人,不外乎崇尚行动,具有超强执行力的人。成功靠的不是任何浑水摸鱼、偷奸耍滑的“伎俩”,也不是坑蒙拐骗、作奸犯科的“权术”,而是靠在计划与目标之间强有力的执行。
  • 书中异闻录之薄命录

    书中异闻录之薄命录

    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顶罪你能否忍受,求而不得,爱而不得,含恨而死,家破人亡,挚爱殒命……自古红颜多薄命,惊鸿一瞥注定不能拥有温柔岁月世界一:折枝梨花(收录完成)世界二:浮生现(正在收录)
  • 核武纪事

    核武纪事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通过核武获得能力的世界。纪阵升本来是战斗技巧出众的少年,却因获得了“响声”这个似乎对战斗没用处的能力而被人嘲笑。后来他执意继续走战斗之路,成为了一名游侠,在一次惊险的魔兽讨打任务中,受到一位能将弹力控制完美应用到战斗中的高手提醒,逐步开始自己的能力开发之路,使能力不断进化成为超一流的战斗能力。在这期间,尽然发现有人勾结境外蛮族意图发动战争,他与同伴们一步步查出了事情真相,破坏了一个惊人的大阴谋。可是蛮族的野心已被撩起,战争一触即发!
  • 神级造纸坊

    神级造纸坊

    造纸神坊,生产特殊、本源、属性、强化等各种符纸……只要消灭妖怪就可获得。好吧,这就是个杀妖~顺便重获自由的故事。(建议别看)
  • 时至临渊

    时至临渊

    这个世界——我好害怕,你能保护我吗而你,又是否会在欲望中沉沦到最后也依旧是孤身一人可是,奈……步入欲望世界的人们,在残酷的法则下为了生存被迫做出选择。在这里,成王败寇。在这个世界,把握法则,拥有实力,才能占据资源。才能:最终,活下来……
  • 帝少凶猛:惹火宝贝,轻轻撩!

    帝少凶猛:惹火宝贝,轻轻撩!

    男友劈腿,她精心谋划报复,却不知自己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家宠妻,前夫请闪开

    独家宠妻,前夫请闪开

    "虞城人人仰望的檀大少,突然遭遇流言四起。有人说他不举,不然为何结婚三年没有孩子?又有人说他被带了绿帽子,不然他的小娇妻会欲求不满找小鲜肉?还有人说,他是Gay,不然小娇妻为什么突然要离婚?一时间,檀大少的婚姻生活成了人们争相传颂的谈资。谭大少斜看了一眼快要钻进桌子底下女人。“老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生个娃,好堵上外面那些悠悠之口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给心灵洗个澡(男人篇·女人篇)

    给心灵洗个澡(男人篇·女人篇)

    在任何社会,男人都被认为是坚强和勇敢的象征!在母亲眼里,儿子是最伟岸的男人;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山;在子女们的眼里父亲是大海中的船,载着一家人驶向平安的港湾。女人天生认为自己是需要保护的对象,习惯于在男人的臂膀下小鸟依人般地生活着。正因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女人常常容易受伤。女人可以不是强者,但必须要有自己的世界,因为唯有摆脱依赖的心态,才能豁达地面对一切,从而赋予生命本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