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2400000001

第1章 代前言:今天我们如何读书——在天津“海津讲坛”的演讲

谢谢大家,在双休日来这里与我交流。既然是交流,应该大家都说,听说主办方在网上征集了一些问题,待会儿我也可以就我所知来回答。但是既然我来了,总得先讲一部分,所以我想先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走进这个会场,从图书馆方向进来,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也当过七年的图书馆馆长。尽管我们的图书馆远没那么好,很破旧,毕竟都是图书馆,所以很亲切。今天要谈这个题目我很乐意,因为我们这些人没有其他的本事,只有一点,看书的时间比较长。我这一辈子都在学校,从来没有离开过,从六岁上小学然后一直到高中毕业,然后做教师,以后做研究生,又做大学教师,都在学校里边,到现在还没有退休。还没进学校时,才四五岁吧,看见比我大的孩子在看书,我也随便拿一本翻翻,到现在60多年了,可以说没有哪一年的生活与书没有关系。正因为这样,无论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我都可以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读书的,也许可以供大家参考。

今天怎么读书,照理说我是不应该谈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去说三道四的。因为你说这样读不好,他认为这样读很好。另外,读什么书完全是他个人的事,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成了社会问题呢?我想这是因为现在读书也社会化了,社会化有一个毛病,往往千篇一律,主流的主张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我觉得对读书来说,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必须弄明白你今天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看这本书,比如在座有好多家长,你得考虑为什么要让你的孩子看这本书,既然你要孩子看这本书,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

读书是为什么呢?我把它分一分,无非是三种目的。不同的目的要有不同的选择,要有不同的标准,不要上人家的当,你自己打定主意。

我们读书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了求知识,简称是求知,大多数人都是这一目的。我这里讲的书包括纸本图书,也包括今天的通过网络、手机传递的那些电子文本、数字化产品。无论是纸,还是屏幕、数字化信息,或者今后还可能出现的各种数字化、虚拟的媒体,对知识来说都是一种载体,所载的知识才是关键。为了求知的时候读书要注意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选择,要学会选择。什么原因呢?到了今天,世界上知识的积累已经太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都学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够你学一辈子了,我作为图书馆馆长就更明白。我当馆长的最后一年统计下来,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买进了12万种图书。统计单位是种,不是本,因为最大的一种本身就有一千多本。那么中国一年新出的图书有多少种呢?大概30万种吧。那么多的书不要说读,光编目就是很大的工作量。我不知道天津图书馆怎么样,高校的大多数馆都已经将编目外包了。一年间在网络上面传输的论文更是天文数字,动不动以千万篇来计算。如果扩大到世界,你说如果不选择的话我怎么看?所以以前讲开卷有益,这句话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你不信,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书,如果不加选择的话,不要说你读不完以前的书,就是每年新出的书你都读不过来。就是剔除非知识性的、虚构类的书,只看其中“纯知识”的书和文章,你也看不过来,所以一定要学会选择。为什么有些孩子整天看书,最后一事无成呢?我曾经有个研究生,我问他,你进来一个学期了,在干什么?“老师,我天天在图书馆看书。”我说你看什么书,“哎呀!复旦大学的书真多,我没有看过的太多了。”我说明天起你不许再进图书馆了,否则不要说学位论文写不出,毕业都成问题了!你就那么点时间和精力,你想什么都学会,都学得会吗?不可能的!

不要因为看了有些传记和报道,羡慕哪位大师什么都懂,某人懂多少门外语,某人一辈子出了多少本书。这些人有天赋优势,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而且就是你选择了自己求知的范围或领域,还得明白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是刚刚入门的,不要马上去看什么经典,你看不懂的!什么阶段看什么层次的书,不一定需要最高的、最新的、最好的,这些未必适合你。有的知识太新,还没有成形或稳定,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没有必要赶时髦抢着学,至多看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就够了。

同样,求知也要在什么“知”里面选择。传授这门知识的书大多不止一本,往往良莠不齐,甚至有错误百出的,你不选择的话往往从一开始就把基础打坏了。一开始就接受了错误的概念,可能永远都纠正不过来!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要孩子学外文,有的还亲自教,完了!将来老师说这个孩子如果没有学过,我可以教他标准的外语口语,现在从小学了一口山东英文、河北英文,我已经没办法纠正了。比如说现在好多人的知识都是通过手机上面来的,网络上面来的,或者只是因为作者名气大,或者这本书看起来“厚重”。我是研究历史和历史地理的,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文章或片段,有的是断章取义,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由于有故事,有的还编得很吸引人,或者很符合主流价值观,实际却是错的。由于不知道选择,他认为这不是讲的历史吗,自以为已经学了不少历史。如果你一开始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基本知识有了,以后即使看那些似是而非,或者错误的东西,就容易识别了。

如果为了求知,在读书的过程中间最好有人辅导。辅导的人不一定是什么名家、大师,也不一定是家长、班主任,就是你求哪一方面知识,那么让这方面比较懂的人给你指导,而且应该是对你有一定了解的人,告诉你这一阶段应该看什么书。一方面不至于浪费时间,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形成错误的概念,这很重要!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历史,那么我就劝他先看一两本大家认为比较可靠的、比较真实的书,不要一开始就看戏说的文章,更不能先看乱七八糟的耸人听闻的东西。有的材料题目跟内容是不符的,你只看题目造成这个印象往往是错误的。我刚才讲读书不是非要看纸本的,但是相对来讲,纸本的书还比较正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出版一本纸本书不是容易的,出版社为了自己的信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也不敢出得太随便,但是网上发布是非常容易的,特别在非实名情况下,连底线都没有。倒不是网络这个媒体不好,也不是我瞧不起什么草根作者,实际上网上有很好的文章,有些无名的作者在网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点和信息。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网络资源中完全适合某一方面的总是少数,所以必须学会选择。我想大多数人都需要,就像我今天想考个什么方面的执照,或者要通过什么方面的考试,我总得找最合适的书来看着学,不能随便什么书拿来就看。你要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要找合适的书,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目的可能更专门了,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座的大学生、研究生或者研究人员,或者我们要应用什么技术的,我要看有关这些的书,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什么是研究呢?将别人的文章或成果综合起来叫研究吗?不是。研究的话首先你得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深入的研究无非是几种:第一种是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第二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进步,这才谈到研究啊,这才谈得上是研究成果。至少要对前人的研究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多少对其他人的研究有用。要达到这些目的而读书,千万注意一点,就不是选择了,要做到穷尽,要把你能够找到的这方面的书、论文,这方面的资料统统都看,都要研究,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有的方面已经有50本书、50篇论文,你看了49本、49篇就以为有新发现了,偏偏这些内容在第50本书、第50篇文章里,这个结论人家已经有了,你这算是研究成果吗?说得好一点是你书没有看全,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剽窃人家的成果。为什么?人家早就发表了,你怎么能说是自己研究的成果呢?穷尽就是在你可以找到的范围里面找遍了,以前往往只在国内找,现在我们进口外国的图书资料多了,图书馆有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你得全世界找。穷尽到什么程度呢?一本书、一篇论文如果有不同的版本或转载,你都得找一遍。有的人拿到20世纪90年代出的书,以为可以纠正他一个什么错误,再一查,人家在最近几年重版的书中已经纠正了,你不是白做了吗?你作为自我训练、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成果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行。

还有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收集资料,包括间接的,或者未必完全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一条启发性的线索的资料。屠呦呦他们发现青蒿素,当时是毛主席交代下来的任务,全国要大协作,为越南军民抗疟疾找简便的新药、草药。屠呦呦就是因为穷尽文献,才在晋朝葛洪的医书中发现了这条线索。如果她只在当代医学资料体系中找,肯定不会有结果。当然按照书中的办法将一把青蒿挤绞后放在水里是煮不出青蒿素的,屠呦呦团队的贡献正在于解决了用溶剂低温萃取的办法,但如果不是找到这条记载,或许就会在大海捞针中与青蒿素失之交臂,或者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屠呦呦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如果有什么人进行同类研究,却漏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因而重复他们的研究过程,值得吗?

又比如说要研究天津的问题,以前有人说天津本地的方言怎么跟周围河北、北京都不同呢,怎么好像外来的一样,你如果研究这个问题就要查资料,一查才明白了,原来天津最早的人是外来的。那时没有什么天津府,是天津卫,是明朝设立的卫所。再查资料,明朝的卫怎么设立的呢?都是从外地调兵到这个地方来的,而且比较多的都来自朱元璋的老家江淮一带,不但派到天津来,也到云南、贵州去。一个卫就是五千将士,加上家属,就有一两万或两三万人。明朝是从1368年开始的,这些将士和家属难道不流动吗?你再研究,才知道他们在整个明朝还真的不流动。原来当时的制度规定这些卫所的人员是固定从一个地方派出的,如果出现了缺位,比如说士兵死了或者士兵跑了,一定要到原籍去补,所以一个卫所的人的来源是始终不变的。而且里面的人也不跟外人通婚,所以他们始终在小范围里面生活,自然都保留着原籍的方言。尽管这制度清朝已经废了,但是外来方言的影响依然存在。你穷尽了史料,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找得到的。但是如果你不穷尽,接触点皮毛,就以为找到了答案,或者轻易否定了一种说法,结果就不可能正确。比如我只查了明朝初年天津卫驻军的来源,却不了解卫所必须从原籍勾补缺额的制度,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卫所驻军的方言还产生那么长时间的影响。所以,出于研究的目的,读书一定要穷尽。

通过看原始的资料来发现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用人家的资料冒充原始资料,我们学校有一位教授被人逮住了,说他学风不端,找假证据,那么找了什么证据呢?其中有一条,他在一篇文章中用了人家已经翻译好的文章,那也不丢脸呀,写上根据某某人翻译的什么书就行了。他大概要冒充看过原书,注解里面不注翻译本,而写上外文的原书。但是翻译者犯了一个小错误,因为他没有对照原文,他也不知道,什么错误呢?海峡的英文叫strait,翻译的人看错了,看成street,街道,原文是指英国、法国之间的多佛尔海峡,译成了多佛尔大街,那位教授也照抄了。其实这是个小错误,无论是看错了原文,或者照抄了译文,都算不上学风不端。问题就出在明明没有查过原文,却不注明自己真正的出处是别人的译文,才出了洋相。就是你承认自己的英文水平连strait和street都分不清楚,也说不过去呀,那么巧,你与译者犯同样的错误吗?或者承认根本没有看过原文,冒充看过原文,那不是学风不端是什么?

还有一个例子,我当初在研究移民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农业史的著作都说东晋的时候已经开始在江西种小麦,我看了就不相信,东晋的时候怎么会将小麦引种到江西去呢?因为当时北方南迁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下游,迁到江西的移民并不多呀!我不相信,但是翻了几本书都这么说。我找到第一本提出这个观点的书,还好是有出处的,根据《晋书》的记载。这就好办了,我书架上就有,拿来一看,哎呀,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原来原文是“江之西”,第一位研究的人把这个“之”字看漏掉了。那么看是指哪条江呢?对照上下文,是指浙江,就是今天的钱塘江。所以这里的“江之西”就是指钱塘江以西,今天的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而今天的江西那时还被称为江南,唐宋以后因为有了江南东道、江南东路,才简称江西。

这个前提明确了,就顺理成章,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东晋时很多北方人南迁,皇室、贵族、官员集中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镇江)一带,他们以前在北方吃惯了面食,不习惯南方的米食。他们有权有势,也有一批人为他们服务,所以就引种小麦。南京、镇江附近是丘陵地带,往东的地方当时地势低,水利没有开发,只能种在浙江湖州、嘉兴一带。

所以研究问题时读书要穷尽,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我们现在提倡原创,什么叫原创?就是人家没有过的。你没有穷尽看前人的书,你怎么知道你就是原创?

读书的第三个目的也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是把读书看成人生的享乐、人生的需求,其实这才是我们读书的最高境界,可惜现在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很多人做不到。为了这个目的读书要什么方法呢?自己认为怎么好,只要自己愉快,自己得到满足就可以了,看什么书你自己选,愿意看一半就看一半,愿意倒过来看也可以,翻几页不看了都可以,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任务。其实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其他所不能替代的享受。

但是没有办法,一个人要食人间烟火,要解决生存,所以不可能都这样读书。现在往往是两段时间,一段就是退休了,一段就是业余,可惜业余的时间往往越来越少。其实还有一段时间是很合适的,就是儿童刚刚开始看书时,可惜现在这段时间往往也被剥夺了。

这种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对一个小孩子来讲,这样一种无目的的、自由的阅读可以培养他人生的乐趣,对真理的追求,对形成他今后的兴趣是非常好的手段。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天赋,这个天赋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当然真正的天才是少有的,没有什么道理,天才是培养不出来的。天才怎么才能成功?就是不要压抑他,让他自由发展就可以了。如印度一位早逝的数学家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数学天才,他从来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他的论文是被英国教授发现的,他的成功讲不出什么其他理由,但到现在都没人超过,这就是天才。

天赋呢,每个人都有,比如说这个人动手能力强,这个人耳朵特别灵、富有乐感,这个人语言水平比较高。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他的天赋怎么发现呢?你要给他机会呀!我到农村去看,有的学校根本不开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没这个条件。如果这个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发现不了,他有体育特长也是发现不了的,没有施展机会,甚至他们本人也感觉不到,这些天赋就都被浪费了,埋没了。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播过一位农民的表演,歌唱得很好,要上什么大道。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真想做歌唱家。介绍他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听,问他多少岁,他说40岁。教授告诉他,你如果20岁,我也许还有办法,你到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办法,教不好了。这样的人很可惜呀!要尽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对家长来说,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从小让他随心所欲地找些书看看,看他兴趣在哪儿。现在有的希望他学钢琴,希望他弹古筝,或者学外语,练武术,这都可以。但是要让他自由地看书,翻书,看他究竟对什么有兴趣。你不要一开始非要他背《三字经》,非要叫他背英文,也许恰恰抹杀了他的天赋。如果什么书都不喜欢看,那么你要考虑,他的天赋也许不在这些,也许在动手方面,今后可以往另一个方向发展。

从另一方面讲,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一般性需求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即使依靠其他国家的帮助,也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至于发达国家,别看它们经济增长率低,一个百分点,两个百分点,你别担心,人家日子过得好好的。经过长期发展,它们的基础设施和物资供应早已相当充分,现在人口还在减少,消费观念也转变了,要增长那么快、生产那么多干什么?

所以到了一定的阶段,真正能够给人带来乐趣、带来幸福的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主要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在物质方面,手里提个什么LV的包,戴一副名牌的太阳眼镜,请问这个包提在手里真的感觉就不一样吗?眼睛看出去真的更舒服吗?有人调查过,LV包的原料成本才几欧元,LV公司的发言人说我们不是卖原料的,卖的是品牌。绝大多数人提着这个包时是精神上感到愉快,有的希望看到别人向这个包,实际上也是向提包的人行注目礼。很大程度上人追求的不是物质,是精神。

精神追求可以有各种途径,有的人信仰某种宗教,欣赏某种艺术,崇尚某种生活方式,爱好某样东西,比较起来读书是最简单易行的,而且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比如有的人喜欢跑步,有的人喜欢散步,有的人喜欢去野外旅游,有的人喜欢探险,还有人喜欢什么艺术,喜欢收藏,都很好,我不贬低哪一种,也不说哪一种特别好。但是比较起来最容易做到的、不难坚持的,我认为还是读书。比如说旅游,我也很喜欢,我到过的地方比较多,但是打开世界地图好多地方还没有去过。其实我对外界的地理知识、旅游点的历史,甚至那里的自然风光,大多是通过读书得来的。有些地方你真的到了那里,未必就能感受得那么好,那么深。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可以超越物质,读书获得的精神享受往往比亲身经历还全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我们年轻的时候每个星期工作六天,一下子变成五天工作制了,光这一项,一年就多休息了52天。有些发达国家还有一个月的带薪假期,有些发达国家每星期只工作35个小时。另一方面,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全国平均70多岁,上海已经超过80岁了。今后大多数人一辈子工作的时间短,余暇时间更长。余暇时间干什么呢?读书是成本最低,而且最容易享受的一种乐趣。

既然明确了是为自己读书,为人生的乐趣读书,就不需要有任何附加条件,也用不着听人家的,你自己读就是,有这个过程就可以了。

2016年3月26日于天津图书馆,据记录稿节选整理

同类推荐
  •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葛水平关于乡人和三晋大地的散文合集,收录散文30篇,另有代后记1篇。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写人叙事描写都注重意象和环境的营造,加之平静如水的心态,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三晋地区的深厚文化蕴养了作者,从简单的物件如石雕、铁制品、床、窗等看到文化的印记,具有深度和广度。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 微风闲看古人心

    微风闲看古人心

    《微风闲看古人心》是一本散文集,精选《古文观止》中司马迁、范仲淹等历代文学家作品中体现古人品格气节的篇章成书,引领读者体验古文之美,并系统感受古人情怀,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修身养性。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是美国传奇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经典诗歌集,中英双语版,由知名译者赖杰威、董恒秀倾情翻译,并获得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授权。此书精选了艾米莉·狄金森毕生珍爱的64首诗歌作品,包括《我为美殉身》《我居住在可能里》《一个钟停了》等,除完整的中英文原诗之外,还对作品进行了深度品评,还原一个真实的艾米莉·狄金森。跨越时间和语言,遇见狄金森其诗其人。
热门推荐
  • 高冷教授pk呆萌学霸

    高冷教授pk呆萌学霸

    韩天言,一位高冷教授,在遇到她之前,生活里除了演讲论文,就是演讲论文,生活单调如一。遇到她后高冷男神变成宠妻狂魔!众人:这是什么鬼畜转变??鹿子昕,一位软萌学霸,这人除了读书什么都是傻的,这是公认给她的称号。这漫漫寒冷冬天,她在医院动了春心,开始了漫漫的追“妻”之路。漫长孤单的岁月,有你陪伴,变得繁花似锦。
  • 乱世之无上圣尊

    乱世之无上圣尊

    我一心修正道,奈何你们步步相逼。推我入万丈深渊。你们说我邪魔外道,哈哈哈!好,那我便弃正道。自立修罗魔道。我要让所有欺负我,和毁我心爱的人和事物者,皆灰飞烟灭。本尊在此以修罗之名立誓。自立一道,延传万古!!!
  • 皇上后面站,本宫罩着你

    皇上后面站,本宫罩着你

    她是浴火重生的凤凰,他是翻云覆雨的苍龙,强强联手平青山派、闹皇宫、闯逍遥城、护灵族、平天下。本文一男配一女,也有纯爱官配。感人微虐,微喜。已完结~放心看~番外在新书里面~《我觉得,咱们可以发展一下》~爷爷和大伯的爱恨纠葛~纯爱,不喜慎入,本人不好虐,基本就是轻松愉快,剧情需要会小虐一下~本书属于慢热型~
  • 无冕王者盛世璃光

    无冕王者盛世璃光

    这里,各自身怀绝技,她,不过一名普通人类,他,是九重天上的宠儿,生生世世,寻找着迷失的她
  • 妖探起

    妖探起

    不定期更新鱼妖锦漓与人类姁诺是朋友,姁诺于自己生日前离奇死亡。锦漓觉得蹊跷,在姁诺姐姐昭雪的帮助下以法医助手的身份展开一系列调查。
  • 梁启超妙语录

    梁启超妙语录

    一位“新民少年”的醒世恒言,囊括了梁启超的学术神话和传奇岁月。综观梁启超的一生,对政治和学术的双重关注构筑了其思想大厦,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精心选取了最能代表梁启超为文与为政的言论、观点,通过这些文字,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振臂一呼,令武人仓皇失色”的政治家梁启超和一个“开‘新史学’之先锋,致力于‘学术兴味’”的学问家梁启超。
  • 深情难负

    深情难负

    强势霸道才是总裁的标配,娇弱萌娃乃良妻的保命法宝。豪门婚姻,令人羡慕又让人崩溃!
  • 魔罗

    魔罗

    戾气垂云夜哭郎远处似有飘渺的乐声,傅年余两眼直勾勾望着门外长街尽头的黑暗里。蓦然身后传来大喊声:“年余,年余!快,有人抢走了丹丹!”傅夫人牛枝英的尖叫声像一把巨锤砸碎了傅年余的浑噩,他立即冲回家中,跟随夫人来到了后院。后院有一棵百年古槐树。傅年余睁大双眼,在古槐的树杈上蹲着一个身披黑氅的男人,黑氅遮挡了他大部分脸,仅露出一双幽绿的眼珠子盯着傅年余。
  • 匠心之四艺堂

    匠心之四艺堂

    中国元代建立匠户制度,传承发展历经千年,父死子继,役皆永充,世代为皇家制作私密之物,木雕、制香、花灯、幻术四大传统手工艺世家聚集荥州,以家族传承延续技艺,并极力隐藏匠户世代不容于纸,口耳相传的秘密。民国时期,正值万国博览会,政府下达军令状,要求四大匠户家族拿出足以震惊各国的展品,四大匠户家族联合成立“四艺堂”,由幻术家出具创意,四家商定,参展作品为微缩化的阿旁宫建筑群。作品参展后惊叹四方,四艺堂的名气也盛极一时。万国博览会结束后,四家再次消声于世人面前。直到幻术家族族长突然离世,祖传戏法“吐火穿心”失传。传承人傅嘉年留洋归来,心痛不已,怀着复兴传统的理想,希望联合四家继承人重建“四艺堂”。
  • 喜欢你,美滋滋

    喜欢你,美滋滋

    初毕业步入职青梅竹马甜甜初恋小时光。夏橘暗恋了,开始奋斗学习!毕业典礼后的教室里,同班同学都互相各种自拍留念。夏橘和朋友一起路过丘程,却发现,“哇,你偷拍我。”“对啊。”丘程承认得非常爽快,“你不找我拍照,还不准我拍你?”夏橘白他一眼,“我又没说不跟你拍。”丘程直接举高手机,“来,看镜头。”拍完,他眉眼弯弯地低头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我们真的太般配了,你觉得呢?”夏橘红着脸,“高考后,我再告诉你。”高考结束,夏橘一走出教室,就看见了他。丘程跑过来接过她手中的袋子,她的手滑到他的手掌处,十指相扣。“丘程同学,我的心交给你了”。十七岁,我们喜欢一个人,一眼就看到永远。高考后,我们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