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0900000007

第7章

东汉与匈奴的第一次交战,东汉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是不同寻常的,但很难称得上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清点战场的结果是这样的,匈奴死掉的人,有一千六百人,汉军牺牲的官兵也有三百多。

但驻守的伊吾卢的匈奴人全都跑了,顺着东天山向东边跑到了天山北边。那里更靠近漠北和阿尔泰群山,是匈奴人的生息地。

不过,他们这一跑,伊吾卢作为进入西域的一个重要门户,就又回到了汉朝人手里。

另外三路大军没有找到敌人,一无所获,也让窦固这一路战争成果的分量加重了。皇帝的嘉奖诏令传来时,大军发出的欢呼声像雷一样滚过天空。

在窦固为胜利安排的庆祝宴会上,耿恭作为一个级别不高的军官,受到了特别的邀请。

窦固拿起了一碗酒,走到了耿恭跟前,让他一口喝掉了。窦固说,你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跟我说。

耿恭说,谢谢将军信任我,给我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关于发生在天山脚下的这场战争,虽然载入了史册,可当时在整个东汉,大家说得最多的和匈奴有关的事,却是另一件。

耿恭的勇敢得到了赏识,并报送了朝廷,并且把他从一个下级军官直接变成了一个中级军官。军中司马这个职位是许多军人一辈子都难以得到的。

但耿恭还是个并没有被多少人知晓的人。这一年在东汉,伴随着与匈奴的战事,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一夜之间飞进了千家万户。

他就是班超。

在这以前,班超这个名字,连耿恭也没有听说过。不过在听过了班超和他的事情后,耿恭在和范羌聊天时,不断地说到班超。

既然连耿恭都这么在意班超,那么看来让我们详细地说一说这个班超也不是多余的了。

如果说这一年的初春,有四路大军越过了阳关和玉门前去西域收复失地,那么还有一路人马也不能不说(尤其是过后)。

这路人马人数实在少得可怜,只有三十六个人三十六匹马。这路人马的领导者名字就叫班超。

班超是谁?怎么没听说过?一个朝代里,有武官也有文官。名气较大的,一般来说都是武官,武官只要一打仗就会出名。文官却不行,写一本书不知写多久,有的写完了,人也就不在了(许多文人都是死后才出名的)。

班超不是武官,是一个真正的文官。在皇宫里,跟着父亲和哥哥还有妹妹一起,在为朝廷编史书。

一个编史书的,怎么能带着一队人马往西域跑呢?这时的西域可是敌人的地盘,他一个书生跑去,说好听一点,是自找苦吃;说难听一点,就是去找死。

按说,能在朝廷里工作,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待遇是不错的,要是一般人早就死心塌地地为皇上效力了,根本不会再有什么非分之想。

但这个班超偏偏与别人不一样。

班超生于公元32年,父亲班彪是个级别很低的史官,他一方面在写《史记后传》(《史记》写到了汉武帝,再以后就没有写了,他打算把之后这段汉史补充完整)。另一方面,他还需要用心做的一件事,就是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大儿子班固,二儿子班超,三女儿班昭,在他的培养下,茁壮成长。

历史学家的孩子,对历史的了解就会比别的孩子多。可他并没有像哥哥和妹妹一样,看多了史书,就喜欢上了修书的工作。他也喜欢看史书,只是他看史书是为了了解书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知道了历史上那么多英雄后,他最喜欢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勇闯西域,打开丝绸之路通道的张骞。一个是为了大汉帝国的安危尊严,深入虎穴刺杀楼兰王的武士傅介子。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一个人如果对一类人特别喜欢,一般来说,在他的内心深处就有一种与喜欢的对象类似的品质。

班超二十二岁时,他的父亲死了。家里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他们一家来到了洛阳,不得不去官府干些抄写文书的工作。

这一抄就抄了七八个年头,马上就要三十岁的班超,有一天,抄着抄着,突然把手中的毛笔一摔,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像傅介子和张骞一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怎么能安心于天天玩笔弄墨(这也正是成语投笔从戎的出处)?

听到他说出了这句话,一块当抄工的伙伴都笑了,说他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说这种话,和白日做梦又有什么两样?

别说伙伴要说他白日做梦了,就连自己冷静一想,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靠谱。

只是心不甘,大街上遇了一个算命的,就忍不住上前,让人家给他看了一次面相。

相士倒是认真,对着班超的脸,连看带摸了一番后,发出一声大叫,说,你是个布衣书生,却有万里封侯之相啊。

班超问相士,这怎么讲?

相士说,你的下巴像只燕子,脖子又像老虎的,这叫燕颔虎颈。燕子是能飞之鸟,说明你的事业是在一个很远的地方,老虎是吃肉的,又是百兽之王,所以,你这是万里封侯之相。

别说看面相的,都是胡说八道骗人钱财的。至少这个相士的话,还真的给了班超很大的鼓励,让他更坚定了自己要做大事的想法。

有了想法,不等于就有了机会。

又过了好几年,日子还是和以前一样,为了养家糊口,班超还在当抄写工。

可这时,汉明帝因为喜欢舞文弄墨,对文人有些重视。对班固的才华很赏识,多次召他进宫廷陪自己读书。有一次无意问道,听说你家三兄妹都很有学问,你的弟弟在干什么呀?

这一问,让汉明帝了解到了班超的落魄,说,让他抄写文书,是大材小用了,让他到兰台来吧。

兰台是汉帝国的档案馆,能到这里工作,对一个文人来说,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可对班超来说,离他真正的梦想,不知还有多么遥远呀。

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干,都会干不好。在国家档案馆,班超仍然一事无成。

到了公元73年,班超四十一岁了。在别人看来,这小子,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

可班超却还没有死心,总觉得老天必有大任要交给他。再说了,历史有许多大器晚成的故事,都在告诉他,只要活着,就会有机会。

果然,就在这一年,机会来了。

汉朝动真格的了,要和匈奴开战了。到处张贴的招募武士的公告,看得他热血沸腾。

不过,这个年纪,没有一个征兵处会接受他的。

他知道这一点,他没有去征兵处,而是直接去了窦固的办公室。

去见窦固,有点贸然,可也不是胡来。因为班超家和窦固家有过关系。

窦固的父亲窦友,是东汉重要人物窦融的弟弟。班超的父亲班彪,曾经跟过窦融,并且帮助过窦融,为窦家出过不少力。

也是这一层关系,窦固接纳了班超,并给了他一个头衔假司马。

在伊吾卢打败了南呼衍王后,按照汉明帝的旨意,要派使节出使鄯善国,也就是西汉时期的楼兰国。

而当时班超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主动去找窦固,要求执行这个任务。

当时,窦固并没有一口答应,因为这个时候,他想派去的人是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耿恭。

因为耿恭打仗时的勇敢表现给窦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是个可以大胆使用的人才。

可在和耿恭交谈时,发现耿恭不太善于辞令。而当使节,在许多场合里,是需要嘴皮子上有功夫的。

正好这时班超来主动请缨,并且发表一通演说似的讲话。

不要小看话语的力量。要说使用弓箭和刀枪,班超可能不是耿恭的对手,但要说讲话的水平,耿恭是肯定不如班超的。

正是这一点,让窦固下了让班超出使鄯善国的决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窦固的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可不妨另做一个假设,如果是让耿恭去当使节,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任何猜测和想象都是无意义的。

还是让我们回到当时实际发生的历史中吧。

班超带着三十六个人出发了。

出发的那天早上,站在浦类海边上正练习刀术的耿恭看到了他们,但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而这时他想的是如何继续拼杀在战场上,直到实现他少年时的英雄梦。

如果当时他知道那个骑着马走在最前边的汉子,就是半年以后轰动全国的班超,他一定会走上前去,朝他打个招呼。

肯定还会向他行一个充满敬意的军礼。

窦固一直没有给耿恭说过,曾经是打算让他出使鄯善国的事。所以耿恭一直不知道他曾经失去过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耿恭要是知道了这个事,心里边又会怎么想。

不管耿恭怎么想,这个历史的机会给了班超,班超也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的故事再次证明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从伊吾卢到古楼兰,有六百多里路。其间有大片荒漠,给行者带来无数困难,但作为一条商旅通道,却从未中断过。

楼兰国,是个小国,可特别的位置,让它变得重要。进入塔里木盆地,它是咽喉,控制了它,就掌握了整个天山南边的大盆地。

因为太重要,当年傅介子才会杀掉楼兰王。

楼兰王王安归勾结匈奴,对来往的汉朝使节,多次暗杀,惹得汉昭帝大怒。若不惩戒,会让别的国家效仿,有损大汉权威。

中郎官傅介子闻之,请求皇帝派他去处理。曾去过楼兰,见过王安归,与他有过接触,杀掉他,不是没有机会。

带着随从,带着金银,当然还带着刀子。到了楼兰国,国王心虚,不愿意见傅介子。

傅介子假装要离开,并打开了带来的金银让陪同的楼兰官员看,对他们说,这些财宝是汉昭帝赏给各国国王的,楼兰国国王不想要,那我就送给别的国王了。

陪同的官员赶紧报告了王安归,他动心了,设了酒宴招待傅介子。

喝到了一半,傅介子给王安归说,汉昭帝有重要的话,让他捎给国王。

两个人走到了帐后,傅介子拔出了刀子,捅进了王安归的前胸,当场把他杀死。

楼兰国官员吓得面色如土,傅介子说,汉军大军马上就到,赶快改立以前送到汉宫当过人质的太子为王,要真心归顺朝廷,要不,就把整个楼兰消灭了。

带着楼兰国王的脑袋,回到了长安,得到了汉昭帝的重赏。

楼兰国也从此不敢怠慢汉朝使节,一直到公元46年,多次请求汉朝出兵管理西域,光武帝都没有能做到。楼兰国这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归顺了匈奴人。

那个时候,罗布泊水面辽阔,水中鱼儿成群,水面上鸟儿飞翔,湖边草木茂盛,是一个丰饶美丽的地方。

依水而建的楼兰城,有住户一千五百,人口过了四万。有种地的,有放牧的,有打鱼的,还有从事陶器的手工业者(来来往往的商客,给它带来了发达的商业和富足的生活)。

走进楼兰城,班超一行直奔位于城中广场对面的官府。

听说汉朝来了使团,楼兰国王有些意外。这么多年不来往了,他的这个反应也很自然。楼兰人都以为汉朝已经不行了,没有本事和能力再管西域的事了。

意外是意外,可也不敢怠慢班超一行(傅介子的阴影,在这个小国始终没有完全消散过)。国王马上安排了一个隆重的宴会。

班超向国王传达了东汉政府要求与楼兰国联手打击匈奴的意愿,国王一听,也马上答应了。

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班超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一是只要说到一块打击匈奴,国王就有些躲躲闪闪、支支吾吾,不愿意谈得那么具体,也不想马上就签署一个文字性的东西。

二是对使团的接待规格也明显降低了。陪同的官员也由大臣一级的变成了一般的小官员。每顿都有的羊肉也变得只有鱼了(靠着一个大湖,鱼多得吃不完)。

班超给随行说出了他的疑惑,别的人问班超是不是想得太多了。也许是国王还没有想好,正在考虑,吃的饭菜没有开始那么好也是正常的,客人待的时间长了,主人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到处都是这样的。

班超还是觉得不对(一个智者的感觉总是会超出一般人)。

为了得到证实,他把陪同的小官员喊到了住地,故作不经意地问,匈奴使团到了好几天,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呀?

小官员被班超的话惊住了,因为匈奴使团到来的消息,一直是严格保密的,这个汉使怎么会知道呢?也是被问得太突然,小官员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顺着班超的话就说出了一句,他们住在三十里外。

听到了这句话后,班超的脸色变了,大喝一声,让随从把小官员捆了起来。小官员以为要杀他,赶紧求饶。班超说,我不杀你,但也不能放你走,今天晚上你得受委屈了。

随从不明白班超要干什么,全看着班超。班超说,国王一定是看我们只有三十六个人,不相信我们有能力管理西域,所以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不做得罪匈奴人的事。要是不让国王知道我们的厉害,他是不会跟汉朝一条心的。

随从中有人说,那怎么做,才能让国王不敢有二心呢?

班超说,杀人。

随从问,杀谁?

班超说,杀掉全部匈奴使节。

班超说这个话,两只眼睛里放着凶光,一点儿也不像个书生,倒像是个什么事都敢干的强盗。

班超继续说,要是我们不先下手,让匈奴人占了先机。那么,我们不但完不成朝廷交给的任务,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生死关头,谁都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大家都对班超说,你是司马,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干。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来写进了汉语成语词典)?我们要主动出击。

弄清楚了匈奴使节居住的客楼位置,班超带着三十六个人出了门。有些人身上不但带了刀,还带了一面鼓。

已经过了下半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又刮起了风,就算这个时候还有谁没有睡着,也听不到已经被风声淹没的脚步声。

而那些匈奴人在好酒好肉的招待下,大多醉倒在了房间里什么都不知道。可这些人太多,有一百多人。如果冲进去,有一小部分醒过来,就会很难对付。

怎么对付这些匈奴人,班超早就想好了。

先是一把火把房子点着了,再安排十个人把带的鼓敲起来,还有二十六个人,守在门窗处。

大火一烧起来,再听到鼓声,匈奴人一下子乱作一团,赶紧往外跑。

门窗太小,一次顶多能跑出来几个人,就是人再多也没有了作用。

班超亲自手持大刀,站在门边,一个人就砍了七个匈奴人的头。

除了杀死的,大部分都在屋子里,还没有来得及往外跑,就被火烧死了,被浓烟熏死了。

最后,一百三十个匈奴人竟然全都被消灭了。

天亮了以后,国王刚醒过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就看到了班超站在门口要见他。

再一看,班超身后跟着的三十六个武士,每个人的手上都提着一个匈奴人的脑袋,鄯善顿时双腿发软,脸色大变。

班超大声喝问,大王既然与我大汉相交,为何背地里还与匈奴使者来往?

国王想狡辩,可想起了傅介子的事,再也不敢说半句硬话,只能是连连向班超赔不是。

为了证明自己对大汉再也没有二心,国王马上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班超,让班超作为人质带回汉宫。

降伏了楼兰,班超回到了汉朝设在伊吾卢的大本营,把整个经过向窦固做了汇报。窦固一听,十分高兴,亲自写了一份奏章给皇上,把班超好好夸赞了一番。

皇帝没有想到班超这么能干,带了几十个人,就给国家办成了这么大的事,班超从西域回来后,又把班超召进了宫,当面表扬了他,不光是口头的,除了金银财宝外,还把他的假司马变成了军司马。

班超成了皇上喜欢的人,一下子火了。这些天,班超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当成大英雄,被簇拥,被欢呼。

同类推荐
  • 全歼日军的15场血战(一)

    全歼日军的15场血战(一)

    玉碎,出典于《北齐书》,原文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国有谚语“玉碎昆冈”,同样将“玉碎”作为不屈不挠的象征。但这个词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被日军曲解借用,用来美化整个日军部队不肯投降,被盟军全歼的作战。日本官方承认的“玉碎战”一共有15次。通常是日军上层在明知战局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仍然依据东条英机的所谓《战阵训》和“武士道”思想,在可能通过投降或撤退的方式挽救其生命时,绑架下级官兵顽抗到底,直到全部被歼。日军常常会在作战前和作战中,以命令的形式要求所属部队“玉碎”,甚至日军军法中直接禁止指挥官在战败的情况下率部放下武器,否则按“亵职罪”论处。
  • 香血(罪推理事务所)

    香血(罪推理事务所)

    当你的血有香味时,要小心了!人们会以为找到了长生的方子而扑向你,他们忘记了诅咒,恢复了人那原本嗜血的魔性。恐怖的失血,失控的人群,闻不到的香味。有香气的地方,就有死亡……
  • 奇人怪谈

    奇人怪谈

    令人生畏的生物馆趣闻、让人惊叹的超人能量、错综复杂的历史真相,如梦如幻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骑龙的少女

    骑龙的少女

    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苏小溪来到了古城的世界。古城世界由历史上著名的古城组成——如,古长安城,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埃及的底比斯城,黄金年代的伦敦城等等,甚至,在人类文明之前,由恐龙创造的古龙帝国的都城——直到今天,它们仍然存在,生机勃勃。只不过,我们的世界里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前往那里。在这个世界里,苏小溪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同伴,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破解藏在历史和神话中的一个个谜题。
  • 动物侦探之仓鼠蒂莫西失踪谜案

    动物侦探之仓鼠蒂莫西失踪谜案

    昨夜,仓鼠蒂莫西失踪了!法兰克侦探接受了失踪者父亲伯贝德的委托,调查此案。时间流逝,一分一秒都可能决定蒂莫西的生死。今天,就跟随法兰克侦探的脚步,阅读这个有趣刺激的探案故事吧!
热门推荐
  • 让一切都随风

    让一切都随风

    被父母抛弃的孙小丽,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去世后。孤独一人在世间行走,经历亲情,友情,爱情的背叛没有放弃,依旧找回真情并懂得感恩的故事。人生在世几多风雨几多愁,只要不屈不挠依旧能看到明天绚丽的阳光。
  •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

    混乱的时代,骠悍的人生,从奴隶到角斗士,再到强大的资产阶级武装部队将军,佣兵集团首领,他的军队里有蒙古轻骑,斯巴达战士,扶桑浪人,马木留克卫队,北欧海盗……皇帝在他拥立下登上宝座,敌国在他铁蹄下臣服,还有或温柔贤惠,或刁蛮任性,或真诚善良,或诡计多端的女主角们,这是铁器的时代。
  •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私营企业决胜要懂的200条锦囊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增加收入,第二控制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消除一个成本浪费,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润。本书就是那些菜鸟老板的智多星,要成事,怎么能少得了军师呢!
  •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本书从“立功、立信、 立人”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交友应酬中所应遵循的准则。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吸取有益的教益,为自己的人生之船朝着正确的航向行驶提供助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节操高尚、事业有成的人。
  • 节度江山

    节度江山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带着系统从零开始

    带着系统从零开始

    魔兽vs玄幻,还可以。火影vs红警,我看行。真正的剧情是在10章之后。为何夜晚斑被数百名开启八门遁甲的兽人按在地上连连惨叫?为何灰太狼手中的意大利炮能毁天灭地?为何名为凌少轩的人不是主角却能装逼?那个穿着帝皇铠甲的人又是谁?为何无故四处装逼?为何女主角要将主角打入洞房?科技,斗气,魔法,修真,忍术,体术等等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神河文明又将何去何从?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兼并

    兼并

    厂长老高一宿没合眼。白天,秘书小刘神秘兮兮地问:“高厂长,听说‘光耀’要兼并咱‘精业’?”老高勃然大怒。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兼并的本身,而在于‘光耀’不具备兼并的条件。“就凭马光明这小白脸儿,想吃了我老高?”老高身为厂长,习惯于把厂子和自己等同起来。马光明是“光耀”机器厂厂长,那么“光耀”也就是马光明了。老高是从工人一步步干上来的,省市劳动模范,不像马光明,大学毕业就到工业局去当秘书,很快又被局里派到驻日本办事处去当业务员。马光明点子特多,用公家的钱把董副市长的儿子办了出去。董副市长分管工业。马光明一回来就当了厂长,才三十几岁。
  • 传奇必死定律

    传奇必死定律

    在亚斯特大陆上,曾出现过一个传奇。传奇的名字叫做特里丝,Tris,谐音“去死”。通过五个人的经营强大到了能与创世神相提并论的程度,但这五个人被其中的一个丧门星克死了。
  • 藏地鬼棺

    藏地鬼棺

    郭笑风生前是一个道士,斩妖除魔,路见不平之事,扫荡人间一切安定。死后入鬼道,摇身一变即为判官,一剑在手,天下有我,凡尘魑魅魍魉,诛杀出一条人间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