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00000025

第25章

第五章生命背上了一种叫责任的使命

第五节珍爱生命,就要珍惜每一天

——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学的演讲

我父亲非常希望我能进牛津或剑桥。他本人上过牛津的大学学院,所以他认为我应该申请这个学院,这样我被接受的机会更大些。那时大学学院没有数学的研究员,这是他要我学习化学的另一个原因:我可以尝试自然科学而非数学方面的奖学金。

我家的其他成员去了印度有一年,但是我必须留下准备A水平和大学入学的考试。我的校长认为我去投考牛津太年轻了些,但是在1959年3月我还是和学校中另外两个比我高一年级的男孩参加了奖学金考试。当大学监考讲师和其他人讲话而不理我时,我相信我考得很糟,所以非常沮丧。在从牛津回家后几天,我收到了一封电报,说我得到了奖学金。

我那时十七岁,同年级同学中的大多数都在军队服务过,所以比我大许多。在大学第一年以及第二年的部分时间里我觉得相当孤单,只有到了第三年我才真正感到快乐。当时笼罩牛津的气氛是极端厌学。要是你不属于聪明而老不用功的,就甘心承认自己不行。由于用功而得到好分数被认为是灰人,这是牛津词汇中最坏的诨名。

那时牛津的物理学课程安排得特别容易,你可以毫不用功。在牛津上学的三年中只在刚入学和快结束时各考一回。我曾计算过,三年期间我总共用了一千小时的功,也就是平均每天一小时。我并不为我的懒惰感到自豪。我只不过描述当时我和大多数同学的共同态度:对一切完全厌倦并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我的疾病的一个结果就是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因为我没有用功,为了通过期终考,我就打算做理论物理的问题,避免记忆性的知识。可是,考试前夜我由于神经紧张而失眠,因此考得不很好。我处于第一等和第二等的边缘,所以必须接受考官的面试才能最后决定。他们在面试时问我未来的计划,我回答说要做研究。如果他们给我一等,我就去剑桥;如果我只得到二等,我则留在牛津。他们给了我一等。

我觉得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我可以做研究的,一个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即基本粒子。因为基本粒子缺乏合适的理论,所以我认为它较不吸引人。虽然科学家发现许多新粒子,他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和植物学一样把各种粒子分门别类。相反的,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当时在牛津没人研究宇宙学,而在剑桥的弗古得·霍伊尔却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所以我申请跟霍伊尔做博士论文。我到剑桥做研究的申请被接受了,其先决条件是我要得到第一等成绩。但是使我恼火的是,我的导师不是霍伊尔,而是邓尼斯?西阿玛,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他。然而,最后发现这是最佳的安排。霍伊尔经常在国外,我也许不能经常见到他。另一方面,西阿玛总在那里,他的教导总是发人深省,尽管我们经常意见相左。

因为我在学校和牛津并没有学到许多数学,所以一开始时发现广义相对论非常艰深,进展缓慢。此外,我在上牛津的最后一年发现自己的行动越来越笨拙。到了剑桥不久,即被诊断患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在英国称作运动神经细胞病。医生对于治愈甚至控制它的恶化都束手无策。

最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因为我预料自己不会活到结束博士论文,所以看来没有必要做研究。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病的恶化似乎减慢了下来。我还开始理解了广义相对论并在研究上有所进展。真正使我生活改观的是我和一位名叫简·瓦尔德的姑娘订婚。

我邂逅她之时大约便是诊断得了运动神经细胞病前后,这就使我有了一些活头。

但是为了结婚,我需要一份工作,为了得到工作,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因此在一生中我首次开始用功。令我惊讶的是,我发现自己喜欢研究,也许把它称为工作是不公平的。有人说道:科学家和妓女都为他们喜爱的职业得到报酬。

我向龚维尔和凯尔斯学院申请研究奖金。我希望简能为我的申请表打字,可是当她来剑桥看望我时,她的手臂因为骨折打上石膏。我必须承认,我应对她更为体贴才对。还好,她是伤了左臂,所以她还能按照我的口授填好该表,我再请另外的一个人打字。

我在申请时列入两个人的名字作为我的推荐人。我的导师建议我请赫曼?邦迪作为其中之一。邦迪那时是伦敦国王学院的数学教授,他是一名广义相对论专家。我见过他两回,他还为我提交过要在《皇家学会会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在他有一次在剑桥演讲后要求此事,他以迷惑的眼神凝视我,然后答应说可以。他显然遗忘了我,因为当学院写信问他时,他回答说没有听说过我。现在,有这么多人申请学院的研究奖金,如果候选人的推荐人中有一人说对他不了解,他也就不会有机会了。但是那时竞争没有这么激烈。学院写信通知我这推荐人的难堪的答复,而我的导师到邦迪那儿去使他回想起我来。邦迪后来为我写了一封言辞溢美的推荐信。我如愿得到了研究奖金,从此以后一直是凯尔斯学院的研究员。

……

1970年的一个晚上,当我要上床之时思考黑洞的问题,那是我的女儿露西诞生不久的事。我忽然意识到,彭罗斯和我发展的用于证明奇性的技巧可以适用于黑洞。特别是,黑洞的边界,即事件视界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小。而且当两颗黑洞碰撞并合成一颗单独的黑洞时,最终黑洞的视界面积比原先两颗黑洞的视界面积的和更大。这就为黑洞碰撞时可能发射的能量立下了一个重要的限制。那个晚上我激动得难以入眠。

从1970年到1974年我主要研究黑洞。但是在1974年我也许做了毕生最令人吃惊的发现:黑洞不是完全黑的!当人们顾及物质的小尺度行为时,粒子和辐射可以从黑洞漏出来。黑洞正如同一个热体似的发射辐射。

1974年之后,我从事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合并成一个协调理论的研究。其中一个结果便是我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巴巴拉分校的詹姆?哈特尔在1983年提出的一个设想: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在范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它们没有任何边界。它们像是地球的表面,只不过多了两维。地球表面具有有限的面积,但是没有任何边界。在我的所有旅行中,我从未落到世界的边缘外去。如果这个设想是正确的,就不存在奇性,科学定律就处处有效,包括宇宙的开端在内,宇宙起始的方式就完全由科学定律所确定,我也就实现了发现宇宙如何起始的抱负。但是我仍然不知道它为什么起始。

【人物剪影】

史蒂芬·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9年考入牛津大学,1962年牛津毕业后去剑桥攻读研究生,并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为此他被“捆绑”在轮椅上长达40年。1979年霍金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曾任此职)。1988年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完成了著名的《时间简史》,为此他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奖。之后,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他虽然在轮椅上坐了40多年,但仍旧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科学界的巨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了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他的思想畅游在广袤的时空,不仅解开了宇宙之谜,而且还为人类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他不仅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

【读·品·悟】

这是霍金应邀到牛津大学所做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回顾了自己在牛津的学业和从事宇宙研究科学的历程,并动情地说:“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因此,我们要珍爱我们宝贵的生命!

珍爱生命就要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像陆幼青先生那样让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当陆先生知道自己只能活100天的时候,他用坚定沉稳的笔触每天写一篇面对死亡的日记。在他的《死亡日记》中,他对人生进行了平静而真实的思考。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他思考爱情、亲情、生活,抒写直面死亡的感受。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陆先生对生的渴望,我们可以知道生命的宝贵。陆幼青先生36年的人生是平凡而短暂的,他的经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所思所想,甚至他的病痛,都是极普通、极平凡的。他在书中写道,由于不满足于教师清贫的生活,他下海经商,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己和家人过上了有品位的幸福生活。另外,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喜欢旅游,喜欢抽中华烟,喜欢生活的点点滴滴。陆幼青先生热爱自己的宝贵生命,为了战胜癌症,他接受过多次手术和放化疗,忍受了痛苦的折磨,并且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

霍金和陆幼青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陆幼青和霍金是不幸的,病魔夺去了他们享受生命的权利,但是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他们生命的坚强。相比之下,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是幸运的。

走到生命终点的人和失去健康的人对生是无比渴望的,他们为自己没有来得及做一些事而感到惋惜,他们为自己没有真正关心爱自己的人而伤感。因为生,我们有权利去爱我们想爱的人;因为生,我们有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之花绽放的时候,也是它最美的时候。让我们在生命最美的时候,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每天都活出别样的精彩。这就是我们给生命最好的礼遇。

【链接】

有人说悲剧总是最吸引人的,演讲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演讲中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演讲者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时,肯定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仔细聆听,但当他讲述自己的困难或失败,讲述自己怎样从失败中爬起、怎样克服自身的困难时,所有的人都会耐心地去听。霍金在演讲中就用他的苦难折射了我们所应该做的:“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这句话让我们默想,使我们陷入沉思。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演讲中,尤其是在讲述人生经历的时候,不成功的、在苦难中失望、在消沉中觉醒的经历更能博得听众的喝彩,因为听众都想从演讲者身上借鉴教训,以便少走弯路。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选

    郁达夫散文选

    《郁达夫散文选》精选了十几篇郁达夫精品散文,主要有银灰色的死、茫茫夜、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爱人,我的失眠让你落泪等文章。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

    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

    季羡林出生于鲁西北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六岁背井离乡,从官庄一步步走出山东,走到清华;留德十年,师从专业领域内最好大师;回国后在北大任教。季羡林的人生可谓半世颠沛流离,一生奔突求学。前辈先贤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自己的求学理想,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学术泰斗,其中值得我们后人追忆的不止是学识,还有品格。
  • 谁也不知道,爱情和明天哪个先到

    谁也不知道,爱情和明天哪个先到

    纪之梵是小有名气的心理医生,找她咨询的人络绎不绝,然而事业有成的她到了而立之年却仍未谈婚论嫁。没有真爱是一种悲伤,纪之梵及其闺蜜齐格格、回璇一路悲伤着寻寻觅觅,对自己的择偶标准涂涂改改,终于修成正果。小说通过纪之梵讲述的几个爱情故事,揭示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生活观。
  •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神州轶闻录系列:大戏台

    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大戏台》是神州轶闻录的一本,结集成册的梨园故事。
热门推荐
  • 无情猎手

    无情猎手

    你是谁?我又是谁?是棋子还是命运?这么多年与天斗与地斗,无非是要摆脱命运,最后发现最大的敌人竟然在自己身边?拿起刀,战斗吧!这是王与王的战争,唯有鲜血才能才能捍卫尊严!
  • 爱我呗

    爱我呗

    你明白长大的背后是什么吗?是一次次的流泪,是一次次的绝望,是一次次的粉身碎骨……你知道从善良到心机重重,你知道从爽朗变得小心翼翼,你知道从无话不说变得有话不敢说,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吗!别怪我什么都往心里藏,就算说出来也只是笑话……“别怕,我守着你”
  • 种豆异星下

    种豆异星下

    为了寻找哥哥失踪的原因,苏晓和兄弟一起进入百慕大三角,潜入海底,进入了海底金字塔,随之便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没有高等文明,甚至人们还处于为了食物而烦恼的星球。当然这个星球的各种神奇物种不亚于地球的大自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且看苏晓如何在这星球种田驯兽,征服世界!
  • 云舟

    云舟

    当流云遇见孤舟。当我遇见了你。这一切,应该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
  • 汉时明月宋时关

    汉时明月宋时关

    也曾梦到过百万雄兵,金戈铁马的刘客,在穿越成一个棺材铺老板的儿子后,发现没有盖世神功,也没有无双谋略,只有一点小聪明的自己,也许只能做一个富家翁,一只太平犬。
  • 四蜕

    四蜕

    上古时代,流传着很多仙人的传奇故事,其实哪有什么仙人,他们不过是……
  • 木叶平民之光

    木叶平民之光

    穿越到火影小家小户,成为没有外星人血统、没有血迹、没有系统、没有高级忍术、没有背景的5五无扑街,想要改变炮灰的命运,想要写轮眼、白眼、木遁怎么办?掘不来墓,学不到秽土怎么办?
  • 大侠平安

    大侠平安

    女友遇害尸体不知去向,可能还活着。为了查清案子的真相,紫禁城捕快平安只身来到江南查案,岂料中了倭寇设下的圈套。一把刀,一柄剑,一只栗色琵琶,组成强强联盟,杀寇除倭,谱写了一曲摧人肺腑的传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计

    情计

    在情感的漩涡里,谁能全身而退且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