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0300000002

第2章 钟鸣(下)

这搁到那些江湖里头的老油子嘴边上,和尚的庙、道士的观还有秃瓢婆娘的尼姑庵都是黑里白里吃得开的地儿,搁到朝堂上,这些地方是香火鼎盛的神仙居、菩萨庙,那些个大老爷们便是不信这些个神神鬼鬼的,为了摆个样子弄个排场啥的也得做给下面人瞅瞅。

若是搁到江湖上更别说了,且不说这些个地方都是高手如云的武道圣地,单数这些地方的各色灵丹秘药就足以令江湖人士垂涎三尺,这么些年天底下被禅医道医救下的武林人士何其之多,这些人情带给道释二教的可不仅仅是江湖上的些许面子。

但要是细数道释两家,这里头的道道就不是一般人讲得清的了。禅释之道远不及道家那般根深蒂固,这和尚最远也不过这二三百年间的事,但要论对待这滚滚红尘,佛门却是胜过道家千千万。

佛宗庙宇宛若朝廷府邸,一道一郡一县皆有大大小小的佛寺庙宇,而这长河道清溪郡的郡城庙宇便是这罗相山上的罗相寺,洪信禅师是个好和尚,生得一副菩萨心肠,一辈子悯天怜人,但他不是个好主持好方丈,罗相寺与那三四十年前并未扩张半寸,反而是那郡守老爷当年捐的六百亩香火地儿让禅师变卖了大半,换了粮食赈济给那些皮包骨头的饥民,清溪郡这些年收成不算好,但至少郡城这边没挨上甚么饥荒,好和尚也是功不可没。

因为这寺里头空有香火却存不下多少香火钱,老和尚的庙一直都没能翻新,就是那正堂供着的菩萨金身都添补不了几尊,所幸和尚们都算是勤快,这不大不小的庙宇里头搞得也是整洁干净得很。

只是这一带江湖人多有传闻说老和尚这庙里头只有二十九的弟子,想来是老和尚胡败了香火钱,连弟子的口粮都紧巴巴的。

到底是何时人们说他傻的,已经琢磨不起来的了,单还记得这传闻消息是怎么消下去的。还记得是大前年收成不好,老和尚又拿着粮食去施粥,白花花的米粒儿被和尚背到城北大门口,那里摆了个施粥的摊子,人人上去能讨个五钱白压压饿。

一钱精、一钱陈、三钱水浇头。

五钱白算得上是施粥行当里的活菩萨,甭管陈米精米,这五钱汤粥里头搁进去两钱米粮,拿根竹筷子搅搅都是稠得,那里有人这么施粥的!

但老禅师稀罕自个儿这做派,还嘱咐自己的弟子每每施粥都要削一截柳条杵到那面斗大的锅里头,莫要让那细柳条儿倒了伏了。话说这和尚虽不能算是个精明理财的主持,但的确算得上是为菩萨心肠的大师,他家这罗相寺每逢天灾饥荒舍给人家的米粮就没见着几回能纳回来的,那小棚子里施得粥比官家还稠糊些呢。

这么一整,郡城里头难免有些个歪脑筋儿,琢磨着老和尚整日青灯枯佛得,就想着替和尚花些银两,这些个歪脑筋中唯有一家收纳流氓痞子的地方帮派是真的眼红了还不带脑子。这敢在郡城门口摆摊子的和尚,能是他们这帮子油耗子开罪得起的么?

果不其然,还不等官府衙门有什么反应,老和尚的大弟子普恒便提溜个短棒冲到了那帮油耗子聚会的城外庙亭,据说是痛痛快快和那些流氓地痞之流坐而论道了一番,谈了好些东西,从佛理、禅经到秘典、佛语一应俱全,一连讲佛一日一夜。

接着,不少痞子都认清红尘污秽,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些天,听衙门的捕快小吏们谈起,空荡荡的郡监一度不够用了,栓人的刑具都不得不从下面的县城里头急调过来,但要说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想来也只有那段时间郡城里头的医师多被官府征用,尤其是善愈外伤的大夫更是许多天见不着人影。

城里头治疗断骨接骨、皮肉磨损的几味药都悄悄涨了价……

江湖琐事纷纷扰扰,天下五方各有其道。

罗相寺这洪信禅师有些名头,如今宴请八方来客,庆贺自己这位天定缘分的第三十位弟子,照禅师的话,这是最后一位弟子了,也是罗相寺普字辈的末尾,再有新弟子便要顺着广字辈慢慢排了。

江湖门派,最是注重传承。

法名换辈,乃是天大的事儿!

别看罗相寺连清溪郡都盘不下多少地儿,可架不住他这位主持洪信的人缘好得很,放眼中原武林各大门派都派来各家后身长辈过来贺礼,就连官家朝廷都要出面的。

入寺门,过护持金刚,一直走到他正堂供奉着那‘大力大能大喜’的金刚手菩萨金身面前,一连串摆了一十七个玄丝蒲团,中间的端坐着位瘦骨白须的老和尚,一身缝麻袈裟披在身上,虽然布质粗劣不堪,却也被细细打理过,依旧能称得老和尚一身佛骨慈相。

左手起八个蒲团依此排开,坐着的皆是身穿各色冠服的达官贵人,身上装饰繁杂秀美,那一套套绫罗绸缎配上各种雕珮都是这些贵人老爷突显自己富贵的珍宝,但拎出任何一件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宝贝。

右手边那八个蒲团上坐着的则是装扮各异的江湖人士,之前那整日沉迷戏本子的蒋宣政便是代表真武观宣字辈出席,他的师兄位列这八个蒲团第三个位置,就连郡城里头那些赫赫有名的门派武馆也鲜有能得获一个位置,真武观到底是道家两大泰山北斗,可不是这一郡之地可以比拟的。

“时辰差不多了,普晗,去敲钟吧。”

老和尚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一眼天色时辰,对着身后站着的青年和尚嘱咐道:“召集你师兄弟来大殿,再迎一迎山下的百姓吧。另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便遣下山去罢。”

“是,师父。”

普晗作为这罗相寺第二十六弟子,算是整个罗相寺最为普通的僧人,一袭简简单单的驼色僧衣,面容长相也是平凡无奇,听到了师父的嘱托也只是行了个合十礼,便转身去做事了,罗相寺诸多弟子之中,普晗是最为简单的一个。

“禅师教导的这些弟子个个人中龙凤,缩在这一座小庙里头……”

位于左席首座的是位身穿复杂冠服的老人,深绯朝服被一条细细的金带束着,六寸高的礼冠也牢牢束在头顶,那腰间的玉佩显然也是有些讲究的,雕琢为一只飞腾的跃鱼,每一片鱼鳞都被金韬细细雕铸。

礼冠、服饰、玉佩皆是礼制,这老人显然是一位身居高位的四品大员,单数在这清溪郡中尚未有几人能有这般地位,便是帝都朝堂之上亦能束带佩鱼,占据一席之地。

老人说着说着便是歉意一笑,随即说道:“禅师何不让门下弟子在这挂落一个闲职,多少也是份白拿的俸禄口粮。更何况您这弟子本事身手皆是不凡,日后立功于朝廷,高官厚禄一应俱全,岂不快哉。”

“卢大人勿怪,我这些弟子青灯古佛得惯了,倒是不善与那官场上攀交情。”

洪信听着山顶传来的悠长钟鸣声,一幅菩萨般慈祥的面孔并未因这位朝廷大员所许诺的高官厚禄变化半分,照就是闭着眼睛、默默诵经。那串不知道甚么木质的杂色佛珠在禅师手里慢慢摩挲着,虽然是一串禅师自己车的杂木珠子,但随着这位佛法高深的老主人大半辈子了,佛珠上那杂七杂八的颜色被盘作了深褐花色。

卢仪倒是四平八稳得坐着,对老禅师的话头儿亦是一幅听赛没听的模样,他在官场上打拼了大半辈子了,这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买卖不知道做过了多少回,如今武林江湖本就有不少侠客和门派同朝廷官府互相妥协,这武林中人挂官闲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更何况,本来也没指望这些脑子被所谓的菩萨於住的秃瓢能下山!

蒲团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可伴随着钟声鸣响而来鼎沸人声终究是打断了这些人的心思。罗相寺本就不是多么豪奢的庙宇,金刚大殿也容不下那么多来此贺礼的人,能够进入宝殿的多少也都是有些名望的人物。

但在这一刻,真正的主角唯有一人!

一胖一瘦的身影之后,一个白嫩娇小的小和尚怯生生地踏入殿门,应冲着的便是他未来的师傅,那个早已满头华发的老和尚。

洪信!

“快些上跟前来,”洪信的声色总是这般沙哑,那不是因为过于干渴或是年老体衰所导致的,但不可否认这位老禅师的言语和沙哑的音色并不相搭配:“莫要害怕。”

小和尚怯生生得看着大殿中的数百人,再看看自己身后慈眉善目的胖瘦僧人,普松师兄那手臂尚作擎天之状,听其他师兄说,这是普松师兄的修行之道。

小和尚小跑着来到老禅师面前,虽然年仅八岁的他站着也不过和禅师盘腿端坐一般高低,但小和尚还是尽可能伸直自己的身板,似乎这么做就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样就不会害怕那些凶神恶煞的叔叔爷爷们了。

“贫僧侍奉金刚手菩萨几近一生,曾有幸传学弟子二十九人,今日你我当有师徒缘法,门下弟子者三十,全我之佛法,你我二人同礼佛祖。入我罗相寺,切记勿要亵渎佛祖菩萨,研习佛法毕竭一生……”

禅师的话有些繁杂,很多话总是翻来覆去得讲,仿佛怕自己听不明白,便一遍遍得讲解。小和尚也只能跪在禅师面前,双手合十,将那一双白嫩嫩的小手合并与当胸,小声念诵这这些天新学新读的《金刚经》,这招是师兄们交给他的,是每个入门弟子在拜师之时最为实用的一个巧招儿。

旁边那些个江湖人士纵然要卖这位江湖前辈一个面子,亦是感到一阵阵头昏脑涨,菩萨面前的香炉里渐渐没了烟气,之前去敲钟的普晗不知从哪里又捻来三柱檀香,小心翼翼地摆插到香炉里,如此一来便又升起徐徐青烟。

香炉上的烟火气儿灭了又升,炉子里的香灰亦是渐渐涨足,老禅师的祝词和祷言远比这些前来庆贺的江湖儿女想象中来得都要冗长得多,况且这些总是以侠骨柔情自述的武林中人又哪里能静下心来听这老人那絮絮叨叨的神神鬼鬼。

干脆学那些官府小吏一般,来个眼观鼻、鼻观心,就这么站着来个神游天外便成为大多数武林人士现如今最可行的消遣手段,而那些端坐在老禅师右侧的各大门派代表们却恍然间想起临行前长辈那揶揄的笑容。

想来这洪信禅师的啰嗦也是出了名的。

“如此算来,我门下二十九徒,你当为第三十,照我禅宗七十字,你法名当为普翰,你年幼出家又是故人所托,更应尽心竭力研修佛法。今日你拜我为师,法号亦可为鸿生,从今日起,你便是释鸿生。”

同类推荐
  • 鸿渐于磐

    鸿渐于磐

    所谓“鸿渐于磐”源自《周易·渐卦》,原文写道:“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这句话大意是指鸿雁在高空翱翔,迁徙途中看似缓慢,可那群鸿雁循序渐进,便会寻得适合栖息的磐石,享有丰美食物。世人集众缘所生,我辈芸芸众生自幼便会如鸿雁般寻觅栖息之所,沿途既会历经风雨叹沧桑,亦会观瞧过春花秋月无限好,而我将这部武侠小说如此定名,便是要以鸿雁寻觅栖息之所为象征,从王莽篡汉讲至光武中兴,谱写出世间诸般情、义、争、悟,笑谈芸芸众生相,正如清明上河图悠悠铺展,逐步刻画出生活景象以及各色人等。本作品自2015年9月创作,已逐步刻画出刘秀、阴丽华、程鸿渐(男主)、姚蓁蓁(女主)等难以计数的风云人物,并于18年十月问世。
  • 封尘绝浪

    封尘绝浪

    踏马观山月,醉卧美人膝,胸怀天地宽,剑破百兽惊,随我逍遥游,万古复长青!
  • 呆萌小沙弥

    呆萌小沙弥

    被整蛊、遭算计、受奚落、配色戒……小沙弥一副呆萌相;斗倭奴、克魔尊、胜鬼王、杀国贼……大和尚七窍玲珑心。神功无敌,情义无双,敬请各位大大关注《呆萌小沙弥》。
  • 奔亡道中

    奔亡道中

    强者,制造规则;弱者,只能在规则中生存!当生存成为最大的奢望时,当不安的灵魂纷纷露出吃人的獠牙时,怎样,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有时候,有些事,却比生命更为重要!奔亡道中,谁主沉浮?当强者视万物为刍狗的时候,当规则破碎、万法皆崩的时候,唯有手中剑,步步血与骨!
  • 不败狂侠

    不败狂侠

    这书切了,我没时间写了,而且好像也写崩了。不要浪时间你宝贵的时间……【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秦王绕柱】?……系统!这些技能是认真的吗!你不如给我个【嘴遁】好了?李长庚被拉到了武侠世界。这个世界很精彩。武功,美人,权力,名声,财富……种种他在地球上没有的东西,他还是都没有。有的只是……严重的网瘾和一个让他做好人好事的【侠义系统】
热门推荐
  • 生活在意大利

    生活在意大利

    这本小说我就是写我在意大利的生活,可以说是日记,真实的日记,记录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 婢女也秀色

    婢女也秀色

    给准姑爷送个暖身鸡汤,结果醒来之后竟然……一个卑贱的丫鬟一夜之间高坐晋王妃宝座,究竟意欲何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幽梦影

    幽梦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孩子补脑:不走神、记性好、成绩高

    给孩子补脑:不走神、记性好、成绩高

    本书是著名中医学博士栾加芹,结合传统中医典籍、易经及实证经验,总结出来的给孩子补脑、让孩子更聪明的实用智慧。本书针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不爱学习、成绩差、偏科等,给出了简单实用且独一无二的穴位补脑法,是中国第一本通过常用药材外敷特效穴位来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中医宝典。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很多补脑神奇医例,均来自栾博士数年来粉丝的真实分享。
  • 女配修仙日常

    女配修仙日常

    叶晓蝶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二本生,她闲来没事就看看小说,做点美食,看到各种小说中的女主有空间羡慕的很。没想到有一天家里没什么吃的,就再刮风下雨中,遭遇车祸身亡了。晓蝶也没想到,这次竟然人气大爆棚,也获得了一个空间,当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晓蝶后来才发现这个世界有点像之前看过一本《林璃飞仙记》,当然女主比较理智一点,而且她一个18线女配只是之前受到一点外力的影响就over掉了,也怪不了谁。小蝶决定在异世要活得自在一点。这部文女主女配有冲突,相对较少,更强调个人奋斗。第一次写文,不好勿喷。有什么好建议,比如起名,希望场景设置都可以留言的。
  • 荒原的战争

    荒原的战争

    自先代王朝因陨石坠落覆灭后,中州大地上幸存的人们携带三件王朝神兵,逃离被神所遗弃的故土,纷纷南迁,历经五百年的浮沉,在中州大地的南部又兴盛起来,最终,以神兵为战略核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 危情解码

    危情解码

    嘎达、嘎达……楼梯尽头响起两声迟疑的脚步声。忽然,二楼走廊的声控灯亮起,一个长头发女人惊慌地倒退了一步。女人望了望两边的门,确定没有人出来之后,她才咽下一口口水,小心翼翼地向三楼走去。女人的长发烫成了大波浪,但看得出久已没有打理,发质很干。她没有化妆,脸色暗黄,穿着一件藕色雪纺上衣,下摆塞进了墨绿色长裙里,脚上套了一双米色萝卜跟皮鞋。女人像是精心打扮过,但还是没能跟上潮流。她蹑手蹑脚来到三楼,看看四下无人,抬起手,轻轻敲了敲右手边的房门,但谁知,吱呀一声,门竟然开了。
  • 心花为君艳

    心花为君艳

    不明所以简介:姓名:盛桃花专职:大学生兼职:姻缘女仙?特长:掐姻缘?盛桃花莫名有了能看见姻缘线的能力,可她发现能看见的不止她一个,被迫前进的路上,她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一句话简介:老搭档惹的祸,转世投胎后依然要收拾。正经简介:盛桃花当年随大流转世投胎后,搭档太寂寞造出了一大堆不完整的复制品,转世后盛桃花被迫擦屁股的故事。
  • 石堰星球

    石堰星球

    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星球——石堰星球,星球上的人类已经存在了近720000年。历史上,星球曾经存在过10000个种族,后来由于战争原因,10000个种族被兼收合并成了100个民族,再到后来,这100个民族完成了最后的融合,语言、文字全部统一。融合后的人类,最终形成了长期的相对稳定局面。表面上,是提线人在治理星球,而实际上,在提线人之上还有一群从未露面的罗斯人在统治。除此之外,还有一群逐渐从提线人群体中进化出来的脱线人,深深隐藏于地下城,不断壮大着自己的势力。不知为何,人类文明每隔1000个世代,就会出现一次跳跃式发展;72000年前,生活在地面的人类突然都戴上了“副脑”,名义上是为了保护大脑,实际上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回溯历史,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引导人类世界逐渐向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还有很多谜团困扰着人类,这一切,耨万将为我们一一解开。吊诡的是,耨万本身就是另一个巨大的谜题。他从小生活在噶被之地,由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父亲陪伴长大,除此之外,再未见过其他人类。耨万与普通人类最大的不同是他具有超强的感知能力,似乎这些能力早已被提前预设,只是为了帮助他认清世界,完成使命……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