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000000034

第34章 建设川陕苏区(10)

“赤化全川”石刻

通江县沙溪乡景家塬一座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山上,有一大片裸露的岩石,岩石上刻有两幅巨型标语:“赤化全川”和“平分土地”。“赤化全川”每字高五米五,宽四米七,笔画宽七十厘米,深三十五厘米;“平分土地”每字高五米七,宽四米九,笔画宽六十厘米,深十厘米。这幅标语,每个字接近三十平方米,粗大的笔画内可卧下一个人,数十里外可以看到。

两幅巨型标语如同无声的呐喊,宣示着红军在四川的战斗的目的和革命宗旨。几十年的风雨过去了,这两幅巨型标语仍然在告诉我们,当年红军为之浴血奋斗的革命理想。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红四方面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做到了“红军发展到哪里,党的宣传工作就到达哪里”。

要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就要动员广大群众,要动员广大群众,就要开展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将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宗旨、目的、做法传达到每一个人心田。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宣传群众、唤醒工农,边打仗,边宣传,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中共川陕省委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宣传工作要打先锋”,“党的宣传工作要成为开展斗争发展组织的导火索”。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号召全军“在进行革命战争,消灭国民党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坚决战争中,我们要百倍加紧宣传工作来夺取群众”。红军打到哪里,红旗插到哪里,党的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川陕省第一次党代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目前最迫切的是要扩大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将共产党的政纲和主张,最浅近、最通俗、最明了、最生动的在各种斗争中去宣传、组织和煽动。”

苏区的宣传工作由川陕省委宣传部、省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负责组织和领导。

宣传队分经常和临时两种,经常宣传队脱离生产,专任宣传;临时宣传队由各种革命组织临时组织。地方各机关、县以上设经常宣传队,十人为一队,每县设三到五队,设队长一人,大队长一人,受县苏维埃常委会指挥。各县宣传队又统一于省苏维埃常委会之下的宣传队总部。红军中设经常宣传队,每连三到五人为一小队,设队长一人,营设分队长一人,指挥三个连的小队合为一队。团政治处宣传科内设大队长一人,统一指挥。必要时可增加临时宣传队。

宣传对象除了苏区群众还包括敌军。从川陕省委到县委都专门成立了“白色士兵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开展争取白色士兵的工作,中共川陕省委和西北军区政治部专门编有《对白军士兵宣传大纲》和《对白军标语大纲》,宣传队员编写了许多诉说白军士兵痛苦、宣传参加红军好处、鼓动弃暗投明的通俗宣传品,在前沿阵地向白军士兵演唱或喊话,由于内容切合实际,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相当于开辟了“第二战场”,不少白军士兵被打动而投奔红军。

在多种多样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遍布川陕的红军石刻。石刻宣传是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的一大创举。红军石刻内容丰富,有石刻文献、石刻标语、石刻对联等。川陕苏区红军石刻以其刻写和保存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单幅幅面最大、单幅字数最多,成为中国特有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堪称世界一大文化奇观。

通、南、巴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石头资源丰富,当地也不乏书写标语和刻字的能工巧匠,加之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红军和苏维埃机关办公和宣传纸张十分缺乏,用粉笔、墨等材料书写的标语,保存不了几天就被雨水冲刷掉了,而刻在石头上的标语可以长期保留,于是用石头作宣传阵地的宣传模式很快应运而生。

1933年2月,红军解放通、南、巴等地后,红七十三师宣传队在通江县城对岸悬崖上,刻制了苏区较早的一幅巨型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这幅石刻标语高悬山崖,笔力苍劲,十分醒目。来出席川陕省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军队和地方代表看到这幅石刻标语备受鼓舞。徐向前、陈昌浩看到这幅标语后非常高兴,要求各军师的宣传队推广这种做法。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召集了一批专门以凿石为生的石匠,成立了一个“錾字队”,专门负责在石头上刻写标语。錾字队分布在城乡各地方,在野外、村庄、河岸、路旁、悬崖、陡坡、山墙、石壁、建筑物的门廊、石柱、旧的石碑、牌匾等各种地方刻写标语、口号,有的甚至将很长的文章也刻写下来。如六千多字的《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劳动法令(草案)》《川陕苏维埃政府布告》、三千多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

从此以后,石刻标语宣传在苏区各地迅速兴起。川陕省委宣传部錾字队,方面军总部和各军、师政治部錾字队,刻写了大量石刻。据上世纪80年代普查,川陕苏区共有红军石刻四千多幅,其中通、南、巴三县有三千多幅,目前巴中市尚存红军石刻近一千幅。红军石刻的内容丰富,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所不包。傅钟、宋光、刘瑞龙、廖承志、魏传统等川陕苏区的宣传文化名人,都亲自书写和组织刻写了大量颇具思想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红军石刻。

1983年,巴中市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整修街道时发掘出来一批石刻,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党的珍贵石刻政治法律文献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碑高二百一十六厘米,宽二百九十六厘米)、《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碑高二百一十六厘米,宽二百七十厘米)、《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劳动法令(草案)》(碑高二百六十七厘米,宽四百二十九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布告》(碑高二百三十厘米,宽二百二十厘米,国家二级文物)。据考证,这批石刻是1933年11月,川陕省委宣传部錾字队的成果,当时刻好后,分别竖立于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巴中特别市委机关附近的十字街口。西北军区政治部在今平昌县江口镇禹王宫墙壁上刻写的“拥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每字一百五十厘米见方,为标准魏碑体。红三十军政治部刻写在巴州区恩阳镇的“武装拥护苏联”,字宽二百五十五厘米、高一百七十一厘米,为标准行楷。

宣达战役后,红军解放达县城。红三十军军部进驻一家地主宅院。这是一套很大的宅邸,大门外有一座几米高石柱制成的宽敞门楼,红军錾字队在门柱两边刻上一副对仗工整、内容震撼人心的标语“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两根石柱的内侧刻上“平分土地,阶级斗争”。现在,这幅标语已经成为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通江沙溪的“赤化全川”石刻,堪称红军石刻“标语王”。“赤化全川”这幅标语还有一段故事。1934年农历三月,红四方面军总部錾字队在通江沙溪的岩壁上准备刻一幅“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标语,刚刻好“国民”二字时,恰逢川陕省委宣传部长刘瑞龙一行来此视察,刘瑞龙觉得这幅标语气魄不大,便建议錾字队改刻“赤化全川”四个字,而且要求尽可能刻大些。“赤化全川”这句话源自1933年12月23日中共川陕省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的总结:“赤化全川”的任务很迫切地摆在你们的面前。

“赤化全川”言简意赅,鲜明地表现了红军在四川的战斗目的,极富号召力。根据刘瑞龙的提议,由巴中恩阳一位姓张的小学教员书写,二十多名石匠费时月余才将这幅标语錾刻完工。“赤化全川”每个字足有三十平方米大小,深深的笔画道里卧下一人还绰绰有余。在中国石刻中,此字的大小,当属中国第一。“赤化全川”雄踞高山之巅,笔力遒劲,鬼斧神工,几十里外就能看见,具有极大的震撼力。敌人对这幅标语极为痛恨,想把它破坏掉,但石刻标语身处深山悬崖,要将其破坏掉绝非易事,始终未能得逞,最后只得将其用石灰水刷成与山岩相同的颜色。

“赤化全川”巨型石刻标语大气磅礴,犹如巨人登高呼喊,震撼人心,在那个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这些力透顽石穿越时空的革命真理,屹立于天地之间,以旷世巨卷的宏伟气势使敌人惊恐战栗,让人民群众备受鼓舞。历经近八十年风雨沧桑,“赤化全川”依然昂然屹立,万人景仰,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1983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南江红军石刻标语陈列园”题名,老红军魏传统题词:

南江之石,标语千古。

回首巴山,永歌斯土!

同类推荐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

    《英国绘画》为英国艺术评论家埃里克·牛顿的著作,是关于英国绘画的简略导言,书中内容表示,英国绘画曾经于两大领域内造诣极高,即十八世纪的肖像画,与十九世纪的风景画。通过本书中内容可知,英国艺术家就是凭了强烈的浪漫气息,产生了古典主义不能产生的东西。它能描写,也能表达。英国艺术家注意个人眼目所及的奇特的细节,发为富有诗意的作品,且大批独往独来的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可寻,作品都有特殊的英国意味。
  •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是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专著的点评之作。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鉴赏的方法。
热门推荐
  • 清风修仙传

    清风修仙传

    常闻世间有修仙之士,翻云覆雨、飞天遁地,令人神往,雪连城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个机会,却无意中得到一篇修仙法诀……
  • 天黑以后

    天黑以后

    鹤舞很漂亮,长发过肩,齐刘海,弯睫毛,黑眼睛。脸型嘛,说起来也怪,跟爹妈都不像,像姑姑。你走大街上眼观六路看到的一个个小女孩的好看模样都在她身上了,现在她正读幼儿园大班,跟大人说话时仰着脸,黑眼睛闪动,一脸的天真,样子很是好看。而这个年岁所有孩子的天真烂漫她也都有。小伙伴们都吃饱了,服务员也已收拾好桌台,这会儿正在上冰激凌。鹤舞在小朋友堆里突然恼了,跑过来问妈妈:“妈妈,我是爸爸送你的小天使变的对不对?”
  • 红杜鹃白杜鹃

    红杜鹃白杜鹃

    生长过红军的土地,是红色的。红军走过的路,镶嵌在褐色的大地上,走进去,一步一步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寻找生命之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慢慢喜欢永远爱恋

    慢慢喜欢永远爱恋

    遇到姜星辰之前,闻宜珺从不留意天上的星光。遇到姜星辰之后,看过他的眼睛,她才知道星光璀璨是什么模样!最初,她只想与他谈一场双向奔赴的甜蜜恋爱,却没想到,他成了她在这世间唯一的救赎!新文开坑,日更两章,有十几万字的存稿,望多多收藏推荐!
  • 月石记

    月石记

    一颗脆弱的心,怎样才能被保护。爱与恨,能否对消?上古秘辛,人性善恶,又有怎样离奇诉说?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一生的浮沉,都将化为那抹粉沙,吹落在时间的尽头。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被注定的命运,能否奋起反抗,逃脱命运的安排?(正文版~我从小长大在部落,没见过外面的世面。婆婆说我十四岁有个大劫。什么?我竟然被一只兔子拐卖了?外面的世界怎么有点不一样?哇!这是什么神仙世界!沃特?神仙竟然也会勾心斗角,他们不应该吃素吗?谁说我人小又矮,姐姐教你做人!长生不老药难求?我炼了当糖豆!和我抢男人?做梦!看我不把你剁了喂兔子~小兔纸乖,姐姐为你吃萝卜~)首书特推~花花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nua~
  • 爆宠前妻:前夫送上门

    爆宠前妻:前夫送上门

    她是他仇人的女儿,他曾放下心结跟她在一起,她却终究狠心辜负。五年后,再次相遇,她嫁给他成为他的妻子。他爱她,却以恨之名。他放不下她,她是盘踞在他心口永不愈合的伤口。全世界都知道他对她的好,而她只当这一切是场交易。
  •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穿越之贪吃上上签

    美食,减压的良方……旅游,尝遍美食的捷径。为了品尝喜欢酒店新出的菜品,被疾驰的车撞飞了出去,苦逼的穿越到了吃都吃不饱的地方……清清灵溪畔,茫茫大森林,身担重负,不畏曲折坎坷,千辛万险,用她的热情和智慧引领着众生缔造了崭新辉煌的女权王土,无国可比,无人可寻的世外桃源之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仙城

    梦仙城

    梦中一座城,傲笑三千界!孟子离,父母落难将他寄养在小山村中。自幼聪慧,更有神秘人指点,进步神速!拿一把剑,斩尽天下恶人。握一支笔,记录无上功法。成一尊佛,震慑世间妖魔。夺天命,得大道,成仙帝,入轮回!但天地打劫将至,又将引出什么样的危机,混乱中,他正执剑狂笑,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