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800000122

第122章 静默的辽阔与温柔(4)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很不高兴的样子。咪咪发出疲惫而脆弱的叫声。医生过来摸它的腿骨,对我们说:“最好照片,不然无法下结论。”接着问我们:“照吗?”我说:“你觉得有必要,就照。”他说:“我当然觉得有必要。”可又问:“照吗?”这让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是现在的医生不自信了,还是因为敲患者的竹杠,做贼心虚。我说:“照啊!”他说:“一张80块,但要从不同侧面照两张,才看得清。”照两张也照啊!片子照过,医生将片子取出,用电风机吹,随后挂到有灯光的墙上去。我走过去问情况,他说:“看片子是项专门的学问……骨头没有问题。”

我们把拉血的事说了,拉血的同时,屙了两团屎,屎干干净净。医生说那是内脏有问题,不是膀胱就是尿道,而且说只有借助外科才能治。他是否能治,却不说。他只说给它量量体温吧。于是将体温表插进咪咪的肛门,咪咪疼,挣扎着。一两分钟后,体温表取出来,医生说37度,偏低。我想肯定是流了血的缘故。咪咪的唇上,有个很大的裂口,显然流过不少血,鼻子上都是血迹,是它用舌头舔上去的。何况还尿血。

医生始终不说能不能治,我们只好让他把咪咪唇上的伤口清洗一下,抱回了家。

把它放在床上,想让它好好睡一觉。可它爬起来,要往下跳,阿华接住,放在地板上。它摇摇晃晃地走,有条后腿,显然无力,但并没拖着,看来骨头的确没伤。它到了客厅,径直往沙发底下钻。它知道自己伤了,病了。只有病猫才拣黑暗处走。它出于自尊不想让我们看到它的病态。我和儿子把它从沙发底下抱出来,阿华在她的电脑桌下面,铺了塑料软垫,把它放到垫子上,盖上衣服,它安静了些。

次日是周末,儿子拿出《猫狗养护手册》,念对病猫的养护一段,说要是它长时间不吃不喝,就可能造成神经紊乱,还可能死亡。我们吓住了,马上去医院给它输液。虽然,对昨天去的那家医院不满意,但附近仅此一家,只能将就。从上午9点半,输到近12点。还打了止血针。回来后,发现咪咪嘴角流沫,以为是正常反应,可到下午3点过,还流,肚皮都打湿了。阿华去医院询问,医生说,可能是对某种药物过敏。阿华打电话回来,让抱去。我和儿子又把咪咪装进提包。有两个医生,还有老板娘。老板娘说,打一针就没事了,如果家里有扑尔敏,发现这种情况,给它喂一点进去,同样没事。为咪咪照片的医生抚摸它的背,另一个更年轻的医生过来帮忙。好一阵过去不见动静,我问什么时候打针,却说已经打过,是那个年轻医生打的。我们都没看见,像是打的隐形针。

但确实,咪咪嘴角的沫子少了。回家后,它的声音却发不出来,只有微弱的呜呜声。

到晚上也这样,依然不吃不喝,依然尿血。晚9点过,我们企图用针管给它灌些牛奶,可它坚决不肯,牛奶从嘴里溢出。它本来就相当疲惫,还把它这么折磨来折磨去。半夜,我和阿华起床,见它蜷缩在沙发底下,将它抱出来,放进我书房里,盖上被单。过两小时我再起床,见它动了位置,被单自然不在身上。它流了那么多血,这几天又降温,可它却总是怕热似的,而摸上去,又并没发烧。

几天都是断断续续地睡,睡着就有梦,每个梦都与咪咪有关。其中一次,我和妻儿沿故乡的堰塘往家里走,走到母亲的坟前,见咪咪跑过来,肚子瘪着,瘦得慌,我们叫它,它不应,直冲到下面一个烂泥塘里,翻泥巴抓鱼。这时候,我醒了,心里很难受。早上起来,左右不安,与阿华决定再找医生,但不想再去先前的那家医院了。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一家。我们没带咪咪,医生问了些情况,并根据我们提供的情况,说咪咪可能出现的病情,说得相当清楚。于是我们回家,把咪咪送过去。

在家时,它不愿进提包,去了别处,又不愿出提包了,头往外一伸,立即缩回去。医生说:“没关系,就让它在里面吧。”过来提了提咪咪的脊背。脊皮虽松,提起来后,回收得却并不特别迟缓,证明脱水不严重,又轻摸咪咪的肚子,咪咪很敏感,证明它的肚子受了伤,很痛。他没让咪咪受苦,给它打了止血、止痛针,听说它对消炎药过敏,止痛针里特意加了抗过敏的药。回来后,咪咪流口水,但没流沫子,打电话去问,他说别管就是,语气很肯定。医生就该这样,要不然患者怎么信任你。

整个下午,咪咪都躺着,这里躺一会儿,那里躺一会儿,在沙发底下躺的时间最长。

夜里,接近凌晨3点,阿华起来看它,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也起来,依然找不到,过一阵,听到一声响,发现它从儿子的屋子里出来,去客厅墙角拉了泡尿,拉得很顺畅,尽管尿液依然是红色的。过后,它竟然弯着身子,舔自己的屁股!猫是爱干净的,可前几天咪咪没法让自己干净,现在有这个能力了。我高兴得直唤阿华来看。阿华给它端来水,它竟然喝了;端来猫粮,它竟然吃了。

它活过来了!

还说不上彻底痊愈,就遭遇地震。

可它跟我们一样,在地震中也活过来了。

——而这一次,它却死了。

事故出得让人想不通。咪咪常常跳上那个电箱,好多回下大雨,它都是蹲在电箱上等我们,从没出过事。没想到一出事,就致它于死命。

我不敢去想咪咪被电击的那一瞬间。不敢去想,却偏要去想,想它从电箱摔到地上的情景,想它睁着的眼睛,张着的嘴,嘴里的焦黑和泥土,以及戳在牙齿上的那片落叶……

猫的寿命,一般在十二年左右,人言,猫活一年,相当于人活七年,十二年,也就相当于人的八十四岁了。咪咪来我们家五年多,给它做节育手术时(那时候来我们家只有几个月),医生说它有三四岁,其实根本没有,如前所述,它来我们家还长了个头。就算那时它已活过四年,加上五年,也才九年,还应该活个三年两载的才对。何况有的猫活过了二十年呢!听说冰心老人养的猫,就有活过二十年的。我们满怀信心地认为,咪咪绝对不止活这年头,因为它常常让我给它敲背。它跳到我腿上来,就必然让我给它敲背,舒筋活血,不敲,它就扬起头,望着我,不高兴地叫,那意思是:“我都上来老半天了,你怎么还不敲啊!”敲几下停了,它又叫,意思是:“怎么停下了?”我的指头在它脊背上叩击时,它眼睛眯着,全身颤抖,头有节律地从左摆到右,又从右摆到左。有回秦姨见我给它敲背,说:“哼,他妈个流浪猫儿,还知道享福呢,要人理疗呢!”咪咪把舒服劲儿收起来,又做出别人说它耍赖时的样子:眼睛剜两下,耳朵弹两下。

有时候我跟咪咪开玩笑,说咪咪呀,你可千万要死在我们前面,要不然就没人养你了,就算有人养你,也没人跟你这么闹了。

现在想来,这话真不该说。

儿子在电箱上发现了它,现在它又死于电箱。

我知道,在这个星期天的凌晨或清早,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这其中包括:我家的咪咪死了……

死后的咪咪比活着时重了许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曾看一本书,说西方科学家通过长期实验,称出人和物灵魂的重量,都是0.2克,死后灵魂就跑了,因此死后比生前都轻0.2克。可咪咪却变得更重。我猜想咪咪的灵魂没有跑,它让自己的肉身变沉,把灵魂拽住,要跟我们见最后一面,听我们再叫它几声“乖乖”、“宝贝”。它是多么不愿意死呀。它死不瞑目。

儿子去我们埋咪咪的地方,至少待了半个钟头。我站在书房的窗口,能望见那方向,只可惜被刺柏树遮挡,望不见咪咪的墓地,也望不见儿子。

儿子回来后,进到自己房间,一言不发地闷着,拒不吃早饭。

我对他说:“你从此就该知道,人就是这样慢慢逝去的。”

说这话时,我生动地回忆起我母亲去世时的情景,那年我六岁。

过了一天,儿子说:“不是说猫有九条命吗?……它会不会活过来,把土拱开回家?”

这句话竟成为我们共同的幻想。

当然,终究只是幻想。

又过两天,儿子说:“它连梦也不投一个。”

阿华也这样说。阿华说这真让人伤感。咪咪活着时没来得及跟我们告别,灵魂应该回到家里,和我们说一声。但它没有。不过阿华比儿子释然,她说香港科幻小说家倪匡跟他的两个好朋友,都相信灵魂的不朽,他们相互约定:无论谁先死去,灵魂都要回来,把“那边”的事情讲道讲道。倪匡的两个好友先后走了,可谁的灵魂也没回到他的身边。为此,倪匡很恼火。其实他不该恼火,他的朋友一定是怕他难过,才不愿再来打扰他。朋友们进入了阔大的静默之中,温柔地注视着他的白天黑夜,为他祝福,希望他过得好。——我们的咪咪也是这样。

阿华又说:“咪咪实在是太聪明太可爱了,世间聪明的多,聪明而可爱的不多,想必天堂里也是,老天爷喜欢它,就把它接走了。与其为它伤心,不如为它祈祷。”

她的话让我想起法国诗人雅姆的伟大诗篇,《为同驴子一起上天堂而祈祷》,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该走向你的时候,呵我的天主/让这一天是节庆的乡村扬尘的日子吧。/我希望,像我在这尘世所做的,/选择一条路,如我所愿,上天堂,/那里大白天也布满星星。/……/天主啊,让我同这些驴子一起来你这里。/让天使们在和平中,引领我们/走向草木丛的小溪,那里颤动的樱桃/像欢笑的少女的肌肤一样光滑,/让我俯身在这灵魂的天国里/临着你的神圣的水流,就像这些驴子/在这永恒之爱的清澈里/照见自己那谦卑而温柔的穷苦。”

然而我,是一个俗人,衷心迷恋着俗世的生活。我并不希望咪咪(包括我自己)进到天堂里去。我盼望着它某一天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它可能会变了一个样子,甚至变了一个物种,但我希望自己也有邻近单元那个异人同样的本领,同样的宽爱之心,能轻易跨越物种的界线,和咪咪欢喜相认。

咪咪死的当天,老白就坐不住了。它的年纪比咪咪大,平时一睡就一整天,这天它没睡多久,就醒来,眼神忧郁,在屋子里乱转,伴以悲哀孤独的叫声。给它吃的,它只闻闻,劝它,它才吃很少一点。它的饮食习惯跟咪咪不同,咪咪生养孩子那段时间,还吃一点肉,后来就不再吃肉,只吃猫粮,偶尔吃些五谷杂粮,比如玉米、土豆、南瓜之类;老白尽吃肉,主要是猪肝。它体形大,食量也比咪咪大,大许多,咪咪少食多餐,老白一天吃三顿,最多四顿,但一顿的食量,就超过咪咪一整天。这天它却不怎么吃。后来它要求出门。没过一会儿,它就回来了,又是满屋乱窜,去床上、冰箱上、书堆上、纸箱里、衣柜里、床板底下……到处闻,到处看。它是在找咪咪。

那天晚上,我们下楼,看见老白静静地坐在刺柏树下,守着咪咪的坟。长时间守着,直到我们抱它回家。其实说不上坟,花园里种满吊兰,我们把咪咪埋在了兰草丛中,一块两尺见方的平地,平地上方,覆以类同松针的刺柏树落叶,平地周边,压了几块小小的石头,某块石头底下,压了一页阿华特意为咪咪抄写的《金刚经》。

老白是怎么知道咪咪埋在这里的?

我挖的墓坑虽不深,却也不浅,要闻气味是闻不到的。

它完全是凭借某种神秘的启示,找到了这个地方。

咪咪死后第五天,我的这篇文章快要结尾的时候,老白失踪了。它这天下午5点过出门,再没有回来。当天晚上没回来,次日白天也没回来。这种事情在它身上从未发生过。我跟阿华出门去找,小区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不见它的影子。到五幢的楼底花园,见一只很像老白的猫在游荡,唤一声(虽然知道老白是聋子),它应了,朝我们跑过来。我们高兴啊,蹲下去迎接它,跑到近前,首先就看它的眼睛。两只眼睛好好的,它不是老白。可它就跟老白一样,在我们腿上蹭,还把头朝我们掌心里擂。阿华迅速转身回去,给它弄来一大盘猫粮,再继续去找老白。

有熟人见了我们问:“你们在找你们的猫吗?”

我们说它出来好久了,一直没回去。

熟人说:“那么聪明的家伙,自己知道回去的,你们着急啥呀!”

他们说的是咪咪。

我们没作解释。我们不想让熟人知道我们的咪咪死了。

找到小区外面——虽然知道老白跟咪咪一样,跟了我们就不再出小区——还是不见它的影子。

阿华说:“那狗东西,对咪咪的感情比对我们的还深,这家里没有咪咪了,它就觉得没有意思了。它愿意离开,只好由着它了。”

话虽如此,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寻找它。它跟胖儿不同,胖儿身强力壮,而它,只有一只眼睛,更主要的,它是个聋子,听不到车声人语,流浪在外,危机四伏。

好在它到底不像咪咪,咪咪干干净净地死去,老白却还给我们留着希望。

借用沈从文先生《边城》里的句式说:

或许它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或许它明天就回来。

我们永远等它。整个白天把门开着,夜里,冒着严寒,轮流起床,开若干次门。

同类推荐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者,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热门推荐
  • 雨阳气候亲机

    雨阳气候亲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通过300个具体案例,生动地教会你如何做营销。
  • 钟爱成婚,一往情深

    钟爱成婚,一往情深

    曾经青春懵懂时期,苏笙无数次想问霍司霆,你要怎样才能喜欢我?现在她只想问霍司霆,要怎样才能放过她?一场阴谋,把安静诠释暗恋的苏笙打入了深渊,她终于能和霍司霆在一起了,却是双方都痛苦的方式。四年她被他折磨的心死如灰,父母锒铛入狱,凤凰浴火涅盘华丽归来,她定要报仇雪恨!可到了最后一刻,刀在手中却刺不下去,那人也早已识破她身份,当苏笙准备带着儿子离开,霍司霆死皮赖脸的跟在她屁股后头:“老婆去哪我就跟到哪,你搞得我死去活来身无分文,难道还要妻离子散吗?”
  • 锦竹“甜宠爱情”合集

    锦竹“甜宠爱情”合集

    创下100万记录“告白三部曲”作者锦竹打造竹马专属的甜宠爱情。
  • 捡个杀手一起种田

    捡个杀手一起种田

    柳茹淳觉得自己自从到了这个世界,什么都缺。小的时候,缺吃缺穿,一家子靠老爹打猎还不够止温饱。等长大了,有田有地,还是一枝花了,又没男人要。好吧,村里的嫌弃她身板小,生不出儿子,那她去招个上门的可以吧?成亲了,相公是路边捡来的,经过分析,此人婚前职业为杀手,婚后如不出意外,应是农夫。成亲资格证持续发放中,只需两秒,顷刻间便让你有一位全能相公!田园生活,家长里短······
  •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身为庶女,没有掌控命运的权利。身为母亲,亦无保护孩子的能力。一年来的柔情许诺,所谓此生不疑,皆是虚幻。身为废妃,在深宫诞下死胎。身为庶人,在冷宫受尽苦难。她再无能力保护身边人,身边人却皆为她而死。再见之时,她贵为贵妃,宠冠后宫的言贵妃。他将苍梧宫赐予她,取义凤栖苍梧。“宜琰,你待你的棋子太好,竟让我险些以为你亦有真情。”情丝缠绵,她是他的贵妃,爱恨纠葛,她是他的棋子。谁是谁非?孰真孰假?何生何亡?
  • 宠婚来袭:淘气娇妻拐回家

    宠婚来袭:淘气娇妻拐回家

    从国外归来的颜生一回来就看到自己的青梅竹马正在和自己的继妹滚床单,在爱情里摔了个大跟头的颜生,却被继母置于死地。在颜生最灰暗的时候,她遇到了把她拽出黑暗的人,陆寒琛,陆寒琛用爱使颜生相信自己还有爱的能力,两人一起经过生死,就在颜生对陆寒琛动心的时候,陆寒琛已经死去的未婚妻却从国外回来,看着昔日恋人重逢,颜生又被抛进了黑暗的世界。心已死的颜生远走他国。五年后,因为工作关系再回来s国的颜生,带着美丽,自信,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包子,夺股份,拿公司,抢老公,颜生忙的不亦乐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马宝宝:娘子矜持点

    鬼马宝宝:娘子矜持点

    “朕要了的女人,看谁还敢接手。”他的怒火只换来她纯洁的一笑。“男神,放心吧!我会乖乖跟你走的。”一个转身在他帝后大婚之时,那个该死的女子竟然跑得无影无踪。气的他发誓,就算抬她尸体也要抬回来。几年后宝贝看着再次怒火中烧的爹爹,小人儿的眼睛中散发着浓浓的狡猾。“爹爹,娘亲听说几国的皇帝很帅,已经去使者行宫了。”他脸色阴沉的往行宫走去,他发誓一定要改掉她的男神病。
  • 母亲讲故事

    母亲讲故事

    文化传承的渠道有三:一是生活习俗及族群的口口相传、二是文字典籍、三是实物承载。单就一个人来说,通过其口,就可将一件事传播二百多年,假如他活到八十多岁,把他在三五岁时听到的八十多岁人讲的事,等他到了八十多岁时再讲给三五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到八十多岁后再讲给人听,那么,这件事经过这一个人之口就传递了三八二百四十年。我这里写的是我的老母亲生前给儿女们讲的故事,总共89篇。这些故事是智慧的种子,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动力,我不忍独享,所以,发表于此,希望能有更多人受益。
  •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本书倡导了“细节决定健康”这一理念,提出了人一生当中必须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这些健康细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最容易忽略的,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本书带领读者认识忽略健康细节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