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700000381

第381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八)

五月二十二,《华明邦交正常化声明》签署与发表,大华民与与大明帝国正式开始建交,明朝在北平设立了使馆,派出一名大使和九名副使,全权处理邦交事宜,最主要的就是派遣留学生的问题,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压根就没法开展。

与之相对应的,大华民国却没有向明朝派出任何使节,明朝对此也略有微词,不过万磊以一个贵国是人治国家,无法保证我国使节的人身安全,我国可不会让官员身陷险地为由,就把对方的嘴给堵死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立宪,不把建文帝赶下台,万磊就不带明朝玩。

外交工作无法开展,各种经济军事方面的援助就过不来,明朝廷的大臣的心也急啊。当然,忧国忧民只是一方面,他们也想搞真正的立宪,手上也好拿实权啊,所以五月二十五的早朝上,一份由数百名京官同时署名的“万言书”就呈到了建文帝的面前,主要内容就是要皇帝加快立宪进程。

建文帝答应立宪,本来就是想拖延时间,现在百官齐上书,要求动真格的,他立时就急眼了,一面下令退朝,一面找黄子澄入宫商议对策。而明朝廷再次陷入一场大风暴之中,而这一场风暴的暗中推手,就是万磊。

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万磊就派出一批精忠卫潜伏过江,在明朝中央与地方的要员中鼓吹立宪的好处,立宪一举早就深入这些要员之心,而中央各部文官的集体人书,不过是前奏,后面还有很多人在保持队列,总之各种请愿书会不停地上,直接到建文帝逼跨为止。

除了上书之外,沿海沿江各省都有北平军的特别工作人员潜入,他们不但鼓吹立宪,还鼓吹地方自治,甚至还与地方签订了售武密约,暗中支持各省建立可以与明朝廷抗衡的军事力量,为分裂明朝而努力奋斗着。

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而且万磊不会对江南各省出售太多武器,江南各省的民兵组织也就勉强能与明朝对抗,是打不过北平军的,万磊可不会为自己培养强敌。

而正当建文帝为如何继续忽悠百官而苦无对策之时,第二天的早朝上,以各部尚书为首的朝廷命官们又进入了第二波请愿活动,这一次是要求建文帝颁布预备立宪章程,并要求朝廷派上北上北平,考察与学习立宪。

而就像是事先排练过的一样,第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等地,负责行政的左右布政使,负责司法监察的正副按察使,负责军政的都指挥使等地方封疆大吏同时上书,要求立宪。

第四天,各地的士绅父老也发动联名请愿,要求建文帝马上立宪还政于民,而且这些士绅父老的言辞十分激烈,说一年之内无立宪之实,就逼请建文帝退位,实行彻底地民主共和制。

第五天,浙江福建广东各地的士绅相继成立制宪咨议局,联名上书要求朝廷承认咨询局的合法性,并要求朝廷协助各地成立相关的制宪咨议局,为开议会立宪法做组织准备。

第六天,六部九卿中有六人领衔,带领百官再次上书,要求建文帝恩准设立制宪委员会,统领制宪事宜。

第七天,浙江江西等地的立宪请愿团来到金陵城,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请愿活动,并与建文帝派来劝阻的锦衣卫产生的冲突,有十数人被打死打伤。

第八天,湖广福建广东的代表团也到了,请愿的队伍扩大,金陵城内外舆论一边倒,均是要求尽快立宪,更有一些激进分子喊出了打倒建文帝,推翻暴君统治的口号。

第九天,成为众矢之的的建文帝忍无可忍,下令金陵的锦衣卫悉数出动,捉捕了一批请愿者,还打死打伤数十人,在此血雨腥风的恐怖统治之下,请愿活动暂时陷入了低潮。

第十天,京中各部官员联名上书,要求释放请愿者,并严惩锦衣卫指挥使。建文帝暴跳如雷,下令锦衣卫拘拿数十名官员,金陵城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立宪活动进入了低潮。

建文帝这一疯狂之举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却陷入了彻底地失败之中,因为他的举动让天下臣民都看清他假立宪真独裁的真面目。

建文帝疯狂了这一把,耳根得以清静了五天,金陵也平静了五天。六月初七,浙江就传来一个猛料:浙江布政使吴中,按察使周新,都指挥使金镇等人发表联名声明,宣布浙江自治,并成浙江自治委员会,筹备地方立宪事宜。

有了浙江这一个带头者,福建广西广东三地纷纷响应,只有江西湖广云南等地未自立,因为这三地有忠于朝廷的勋贵出任都指挥使,特别是镇守云南的沐家,更是对立宪派实行了镇压。江南数省,有过半自立,明朝大乱已至。

与此同时,万磊以明朝内乱为由,于七月初五关闭了明朝驻北平的使馆,并驱逐了明使,宣布暂时停止与明朝的一切邦交活动。同时发表声明,督促明朝支持战争赔款的同时,也督促明朝切实履行诺言,早日颁行宪法,真正实行立宪。

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是如山呼般的立宪请愿,接着更是直接搞起了自治,建文帝被这连番而来的“轰炸”给吓懵了,他万万也没想到,黄老师给出的缓兵之计不但缓解不了矛盾,反倒是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倒皇浪潮。

天下倒皇派的舆论汹汹,建文帝不敢想象那些疯狂的人下一步还会干什么,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如果再不妥协退让,一旦各地发动叛乱,他不但皇位难保,恐怕性命也难保。

七月初七,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建文帝终于忍无可忍,一面下令罢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黄子澄,一面下诏准许所有请愿,设立制宪委员会,准许地方成立咨议局,派人北上考察宪政,并将制宪议会召开的时间定在了明年七月。

就这样,紧张的一个月的行动之后,立宪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虽然这并不最张的胜利,不过这也让明朝的士绅们明白了:皇帝其实很脆弱,只要他们万众一心,就能推倒它!

明朝那边的政局持续动荡,大华民国却是一派喜庆,一是西北地区传来捷报,西北军区司令周天寿成功击退贴木儿汗的数十万大军,并乘胜收复了昆仑山地区,军队推进到了天山地区;二是大总统陛下喜得贵子,并取名为万胜,以纪念此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其实,这一次对贴木儿汗国的自卫反击战并不能算是什么光辉的胜利,只能算是战略性的胜利,北平军一直坚守嘉峪关,贴木儿汗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贴木儿汗急火功心,最后病死在军中。

贴木儿汗一死,几十万苦于征战的敌军将士的士气更加低落,一些大将也纷纷带军队赶回国都去争权夺势,东征之举自然就以失败告终。

而随着贴木儿国大军的退去,控制天山地区的东察合台汗国失去了庇护,自然不敢再与北平军相抗,北平军还未到,他们就开始北逃了,所以周天寿率部轻松地占领了天山地区。

占领了天山地区后,大华民国的疆域扩大的近三分之一,虽然这些地方多戈壁荒漠,不过还是有绿州的,这些绿州还是种植棉花的宝地。而且戈壁滩上还有很多油田,这更是让人眼馋,关于开发西域的提案也被万磊提交到了参议院审议,最终决定在天山一带设立安西特区,实行军管和军屯制度。

除了建立特区之外,万磊提议成立西域铁路研究所,研究和攻克在高山严寒与酷暑之类的难题,力争在五十年内开通一条贯通黄土高原和西域大漠的铁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开发。

北平军逐步征服了西域地区,盘踞在青藏高原上,原向明朝称臣的乌思藏各部僧俗首领也纷纷倒向了大华民国,很多藏传佛教的领袖派出使臣,来到北平,请求封贡。

本来,万磊是不想搞封贡的,不过青藏高原地区是高寒之地,资源又少,对新兴的大华民国而言实在是鸡肋,暂时没有派兵进入的意图,所以,万磊让外事部按照明朝惯例,对这些宗教领袖进行册封,并且准许在边境地区成立互市,准许各族进行互市贸易。

而随着西域和青藏高原的平定,北平军再无外患,除了驻守西北军区扫平叛乱的第一集团军外,第二到第四集团军的主力都南调到了江北地区,特别是最新建立的第四集团军,近十万新军直接开入了川北地区,开始剿灭入犯的都掌蛮叛贼,以期尽快平定巴蜀,为东进做好准备。

北平军大兵压境,明朝方面却好似未觉,依旧为如何实行君主立宪而争吵个不停。明朝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争中尽失主动,败亡之局将定,北平军很快就能宜将剩勇追穷寇了。

同类推荐
  • 双枪皇帝

    双枪皇帝

    1279,厓山断魂,十万蹈海,神州陆沉。华夏薪火摇摇欲熄。左手左轮,右手黑星,杀出个黎明!黑枪救国,七子逆战,五百条枪抗蒙元。这是一条地狱级难度的反攻之路。1279,绝地反击,开启!~~~~~~~~~~~~~~~~~~~~~~~书友群:196152028。欢迎加入,共同探讨。
  • 武士的女儿

    武士的女儿

    1891年,明治政府开拓使选派5名女留学生随岩仓使团前往美国留学。她们的使命是学习西方文化和规则,学成后归国协助培养将要领导国家的新一代开明日本人。5名女孩中最后只有3名留在美国学习。山川舍松、津田梅子和永井繁子都生长于传统的武士家族,作为日本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到美国,她们立刻成了名人。留学期间,她们寄宿于美国家庭,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下,几乎彻底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典型的美国女学生。10年后,她们学成归国,却发现自己已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在异质文化的融合和冲撞下,女孩们坚定信念,踽踽前行,立志为日本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这场女性教育的革命中:山川舍松推动日本外交,协助创立日本红十字会,津田梅子创立日本知名学府津田塾大学,永井繁子也成为当时知名的教育家。本书通过大量档案资料和书信写就而成,作者通过历史和传记的迷人编织,展现了明治维新期间,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变迁,以及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转折。
  • 神话续作重回梦点

    神话续作重回梦点

    当我再次看到电视剧神话的时候,被素素的痴情感动,也被小川和玉漱之间的凄美爱情所感动,。。。。可是,这跨越两千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那匆匆一眼,却连一句我爱你都没能说出口。神话的结局无疑是凄美的,很多人觉得不完美的结局才是完美的(包括小云痕),但我还是希望小川和玉漱能在一起。故事紧接电视剧胡歌版神话,小川再次回到大秦,曾经的犹豫造成了2000年的遗憾,不会在发生,命运在自己的手中,历史只不过是过往的生活罢了。
  • 明朝坏家伙

    明朝坏家伙

    有人把张尧抓到了明朝,有人让张尧为非作歹,还有人为张尧保驾护航……连张尧自己都觉得不合逻辑,谁专门把人抓来做坏事?再说了,人家是很善良滴~很快,张尧就想通了,什么这个那个的,金钱美女、权势熏天,我爽了!拨开迷雾,看见了谁……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凡间修炼五十载

    凡间修炼五十载

    他本是一个应该为前几世死去的凡人,但是,那一天,一个身穿黑袍的神秘人找到了他………
  •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主要描写了一只厌倦了沙漠恶劣环境的蝎子大黄,经过长途奔波,找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湿地,并结交了青蛙公主青儿,为了青儿的安全,大黄用计除去了准备消灭蛙族的毒蛇、老鼠等天敌,但是,青蛙居住的绿洲依然因为环境的恶化,最终湮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农家千金

    重生农家千金

    一朝重生,让她有了萝莉的身材御姐的心,就算再贫穷她也能想办法对付。只是,面对贪图富贵的哥嫂要把她卖了图谋丰厚的聘礼时,她该怎么办了?妙计献上还请笑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要去哪找个男银了?哼!姑姑出没,侄子当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鸿蒙古佛

    鸿蒙古佛

    鸿蒙之初,天地阴阳一片混沌,被天道之人一斧定乾坤,气化三清!鸿蒙远古时期,天地神魔纵横,一场旷世之战历经沧桑终成人仙魔三界。仙魔一战,天崩地裂,三清道主一掌订天规,权倾天地,神秘天道之人再次出现,斩三清,留下一道生机,消失在天地间……
  •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入戏

    入戏

    13岁,就该有花季之姿。13岁,是女孩初现女儿香的年纪,是女孩蜕变的年纪。而她,小小的个子,干瘪的身体,皮肤还算白净,却透着不健康的蜡色,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皇着恐惧,在巴掌大的鹅蛋脸上格外惹眼。她的手垂在身侧,不安的手指紧紧揪着衣服的下摆。正朝她一步步走来的男人叫莫良峰,是女孩的爸爸。男子止步,女孩怯弱地退了两步,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莫良峰笑得很和蔼:“莫非,从今以后这就是……
  • 陌上花开之如果你还记得我

    陌上花开之如果你还记得我

    “她再怎么坚强,也是个孩子。”傅乐慢慢吐出一口烟说到,“你看你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当时出手的是你,你又有什么资格来求她的原谅?她也是人,会痛,会流泪。但就算她现在不会痛了,不会流泪了,她也是个人。她是我们的公主,被我们宠着,惯着。可她何时遭受过那样的痛?算我求你了,放过她,好吗?”傅乐将烟丢在地上颤抖着说道。站在她前面的人自始至终低着头,静静地沉默着,许久,缓缓吐出几个字:“不好。”(甜的!只是会有部分虐!就一点点!很少的!关心收藏,票票!内容纯属虚构,与事实无关。)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