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5600000018

第18章 投考

他已经考取了高小一年级。

这是一个师范的附属小学校,在本城的小学之内,算是很好的。只要国文、英文、算术这三门里面,有一门考及了格,便可以录取入学;他是考国文录取了的。

投考的时候,他是坐人力车去的。在车上,他的一颗心忐忑不安。平时,坐车子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坐车与走路的速率不同,一个孩童对于这个是敏感的——风迎了面吹来,那愉快的感觉,真不亚似在热天,老女工给他洗了一个澡以后,他坐在床上抚摩四肢、胸、腹在那时候所发生的那种愉快的感觉。可是,这一天,他只在脑筋里记挂着那个怕它来又要它快完的考试。身外的一切,他都忘记了,除去那个布包,里面放着笔墨,他用了一双出汗的手紧握住的。他也没有心思,像平常坐车子的时候那样,去看街道两旁的店铺、房屋了。

是一个长辈带领着他来应试。一声“停下!”的时候,他在心里震动了一下,发见了车子停住在一条柳树沿着小溪的路边,面前便是学校的大门。他下了车。这校门,门上的铁楣他要把颈子仰得很高才能望见的,门旁排的校名直匾就他看来是字写得巨大而触目动心的,颇像是他的心目中的一个学校老师,凛凛的。校门内,一条宽敞,平坦的道路直达附属小学校的校门。

他在家里读过书,在乡塾里读过书;至于踏进学校的门,这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与家馆,与乡塾迥不相同的地方。这条路是多么清净,整齐;路左边的柳树是多么碧绿,苗条;路右边的师范屋墙是多么高大,庄严!虽说学校里是要与许多素不相识的同学一起上课,读一些素来不知为何的书籍,他是很想考入这个学校的。他很想每天在这条路上走过,在上学,下学的时候,有很多也是来投考的人,跟着大人,从他的身边过去。看来,他们是若无其事的;并且,他们是那么络绎不绝的……这个,使得他的那颗已是慌乱的心更加慌乱了。有几个,大概是旧生,引领着兄弟或者亲戚来投考的,一路上谈谈笑笑;他颇是羡慕他们。

他在家馆里所读的书早已忘记了。倒是在乡塾里所读的《四书》,为了预备考这个学校的缘故,他曾经温习过。他,又在大人的督促之下,读了一点《古文观止》。至于作文,在乡塾里开了笔的,这几个月以来,他也作了一些功课;大人都还说是作得不错。他很喜欢看那些加在他的文课旁边的连圈;它们颇为使他觉得自傲,他希望,这次考试里面他所作的文章,学校老师也能够在上面加一些连圈。不过,题目是那么多,知道学校老师是要出那一个呢?要是出一个他所曾经作过的题目,他想,那就容易了。他可以定下神来回想他的原稿;要是时刻来得及,他还可以多加上一些文章进去。只要说得很多,老师一定是喜欢的。最重要的一层是,不要写错了字,写别了字。他在走进附属小学校的校门的时候,心里这么想着。可是,万一出的是一个他所不曾作过的题目呢……

蝉声在柳树上喧噪着。他想起来了,家旁一口塘的岸边,也有蝉声在柳树的密叶里,不过,与这里的似乎不同,这里的似乎带着有抽噎的声音,不像塘岸上的那么热闹,那么自在。

带领着他来这里的长辈在问门房。

他挟着布包,跟在后面。这布包里有一枝笔,一个墨盒;墨盒是大人特为给他带来作考试之用的。他很怕墨盒里漏出了墨来,那时候,不仅笔与布包,便是他所穿的那件新单袍子都要弄脏了。当了老师,许多同伴的面,那未免是太难堪了。

他在走过一条廊。廊的左边是淡青色的墙壁,上面有瓦花窗;右边是一排胆色的廊柱,廊柱以外便是学校的操场,操场上有一些体育的设备,他并不知道名字,他很情愿在它们的上面玩耍,可是他又有一点害怕。

廊与操场的那头,是一排满是玻璃窗的教室。这不像家馆的书房,因为老师就是睡在那书房里;这又不像乡塾的书房,因为那就是堂屋,并且没有这么多的窗子。教室里的设备是完全异样的。他觉得有趣——他极其想考进这个学校。他把布包打开了,看见墨盒里的墨汁并不曾漏了出来,他的心里宽畅了。

他的长辈去了会客室,留下他一个人在这里。

已经有一些同伴在教室里,等候着考试;不过,他并没有与他们之内的任何人交谈,一则认生,二则不知道能否考取,他没有勇气去与他们谈话,三则他在纳闷着,老师是要出怎么一个题目。

等得不耐烦了。他打开盒来,蘸笔,在带来的纸张上写字。他的手有一点颤抖。他不写字了;腹诵着前几天所读的一篇古文。腹诵了有一半,便梗住了,在第一天腹诵时候所梗住的那个地方;再也想不起下文来。

便是这时候,监考的老师进来了。他看见同试者都站了起来,在老师上了讲坛的时候,行一鞠躬礼,再坐下,他也跟着照样做了。他向老师望了一眼,似乎是心里惭愧,不知道这种仪节,又似乎是心虚,适才的那篇文章没有腹诵出来……还好,老师并没有向他看。

老师,沿了前排的座位,在分散着试题。他焦急的等候着。他很懊悔,进来教室的时候,为什么要靠了门坐上这一排的最末一个座位,为什么不去那边,坐在那边外面一排的第一个座位上,因为,那样,他便可以第一个接到试题,赶早作文了。

一张油印的试题,带着一张打稿子的纸,与试卷,由前桌的同试者交给了他。

是一个他所不曾作过的题目。不过,还不算是顶难。

他把试卷放进抽屉里去了,怕的打草稿的时候,一不当心,会在那上面沾了墨渍。他看见同试者有许多是用铅笔在打草稿,那是快得多了,他想;所以,他很反悔,为什么不把家里给他买的那枝铅笔带来。不过,再一想,铅笔断了铅的时候,削起来是费事的,他又心里轻松了。

老师的脚步声过来过去个不停。除此以外,只听见纸张的窸窣声,与偶尔的一声抽屉响。

……会客室在那里呢——他一边打着草稿,一边这样的想——交了卷以后,他怎么去他的长辈那里呢……要是有这个大人在旁边——并不用告诉他文章里面要怎样说,只要是坐在一旁,让他在心里觉得,他并不是一个人在这里,也用不着去愁会客室是在什么地方,他想,他的文章一定会作得很好。他在想家了。

草稿虽是不算十分满意,为的怕时候不早了,来不及誊清,他便只得从抽屉里面去取出试卷来。一句,一句的抄,那是很吃力的一件事,因为他想把文章抄得很工整,并且一个字也不错,而他的小楷却是写得极慢,极不好的。老师从他面前走过去的时候,他的手动了一动,想着把他的文章掩盖起来;并且,脸忽的红了,心勃勃的跳得厉害。他以为老师是在看他的那一段自己颇是得意的文,心里有一点自傲。老师在他的一旁站了很久。他所坐的座位,加上他那种慌张的神情,着实是可疑的——不过,他自己并不觉得,他并不知道老师守望了许久是为的这个。

已经有几个人交卷了。这时候,他的文章也已经抄得只剩一两行了。他的心里宽畅了下去。同时,他反悔,早知道是如此,何以不把文章作得长一点呢?已经誊好了,它是难得再加的。不过,为了心里已经不慌乱的缘故,他的神智清醒了:他可以慢慢的誊抄着剩余的文章,等候着下一个交卷的人,一同出教室,那样,会客室便不愁找不到了。

他到了会客室。他的长辈向他要草稿看。那个,他并没有带出来,是被他放在试卷里面,一起交进去了,这是他的糊涂之处,因为,他既是在等候着旁人交卷,他应当是会知道旁人是把草稿给带走的。多么不幸的事情!他不能知道,试卷究竟是作得如何,它究竟能否教他考入这个学校!

他走过长廊的时候,向着教室、操场望了一眼;他那颗心里的一种滋味是异样的。

门外的蝉声十分喧噪;这是一个热闷的下午。他很想到塘边去抛瓦片。不过,他还是坐车回去的。

同类推荐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
  •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全书

    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全书

    本书针对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遇到的种种难题和困惑,从领导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大局意识、影响力、责任意识、执行力、制度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领导的识人艺术、用人艺术、授艺术、决策艺术、沟通艺术、激励艺术、惩罚艺术、考评艺术、协调艺术、应变艺术、口才艺术、留人艺术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应该培养的领导素质及应掌握的领导艺术,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为现代企业单位的提供了一份多方面的自我提升的指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和吸收了现代管理学术界人士的最新成果,同时参考了西方一些领导管理理论,将之与中国的人文特点相结合,熔理论与实践、东方与西方的管理理念为一炉,同时本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力求内容实用、紧抓要点,既有系统的理论介绍,也有能即学即用、直接指导实战的技巧和策略,使读者在短时间里收获巨大,成为敏锐务实、具备雄才大略的。
  • 三国之落地一把98K

    三国之落地一把98K

    据读者反应这本书太过于刺激,主角太厉害,上来一枪干爆了张角,还一枪打爆了曹操的J.J,这都不算,听说猪脚居然还用手枪点死了刘备,用手榴弹炸死了吕布,甚至还带领大汉军队灭东瀛、干高丽、平东南亚、大战罗马,太刺激鸟,太刺激鸟,心脏病患者表示好想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鸡峰普济方

    鸡峰普济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少閒

    少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谜影

    乱世谜影

    此虚幻世界,起源于混沌,充斥着贪婪嗜血,荒蛮好战。天石圣物降落,众族争夺,爱恨情仇,尔虞我诈,时空交错,虚实难辨,谁主天下沉浮?天下崩坏之际,天族与灵族之子,年仅15岁的少年沐天落孤身入世,携魔琴,斗八方,且看他能否在混乱时空中,扭转乾坤,平定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