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1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廾世纪六十年代初(壬寅年)生于北京。属性为虎、命中为土,且自幼喜泥土,所以注定跟泥土打交道。

1980年高中毕业,考入化工学校学习;后分配到化工厂工作。在职期间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999年企业倒闭下岗自谋职业。

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生活我只身一人南下上海、广东等地工作。那时,经常在梦里梦见北京的家和我童年的情景。几年后回到北京创办自己的事业。

在外漂泊的日里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时想起我儿时的梦想:捏泥人和京味文化。

要说捏泥人,我的第一个所谓的“作品”是在七、八岁时创作的。有一次我父亲搪煤炉时剩下一大块青灰,我顺手捏了几下就捏成了一个大胡子头像,在窗台上摆了一个冬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后来用肥皂、粉笔等物刻人像,不知挨母亲和老师多少责备。那时肥皂等很多生活用品是凭票供应的,每月只有一条肥皂,母亲看见我刻肥皂非常心疼,每月买回肥皂总要把它藏起来怕我见到。母亲常说我“手碎”(北京话,意思是:嗜好动手)。关于“京味文化”,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小的时候常听父亲讲“四九城”的故事。这两件事在我的心里埋的很深很深。

这就是我今天能创作出:“老北京风俗泥塑——三百六十行”的原因所在。

近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又重新恢复泥塑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之在技法上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2002年建立了个人工作室:《泥水坊》。我把京味市井文化和泥塑这种艺术形式找到了结合点,我用一双手、一把泥土塑造咱老北京的风俗和风情,把我的情感揉进这泥土之中。

在创作中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很多行当都已经消失了,所以创作起来比较复杂。特别是很多资料里记述的并不详细,所以很多细节无法表现,于是我就跑到胡同里去向那些土生土长的老人取经。

我每年都逛庙会,不是去吃小吃的,而是去掏宝的。在庙会上看到一些传统内容的表演,回来就把他捏出来。为了让人物的动作神态更加生动逼真,很多行当都要亲自尝试和体会,比如说有些曲艺形式,都是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的。

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素泥(注:泥塑分素泥和彩泥两种)“泥塑”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尤为贴切,更能体现出它的京味儿;泥塑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可观赏性,立体再现了老北京的风情、风俗。老北京各行各业的“小人物”形象,浮现在人们面前;再现历史的同时又起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我的泥塑作品主要通过六个方面,把老北京五行八作、各行各业等具体内容来表现。

第一,“老北京交通篇”

第二,“老北京娱乐篇”

第三,“老北京商市篇”

第四,“老北京饮食篇”

第五,“老北京风情篇”

第六,“老天桥八大怪”

我喜爱这些“小人物”,通过他们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最重要的是赋予了民间京味文化的灵魂。“泥塑”的立体表现形式,是老北京风俗的真实写照。从中看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表现了老北京各色人等,五行八作:“商贩、店主的伶俐;车夫和靠力气吃饭人的辛苦;艺人的艰辛;王公贵族的奢华”。

通过泥塑人物,勾画出一幅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风俗图画,透着几分的古朴、几分温馨和几分怀旧。看到这些“小人物”,合上眼睛仿佛又听到了,那走街串巷,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和嘈杂的人声:

“卖!……大小…金鱼…喽!”;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臭豆腐”;“……”

我的泥塑作品,是在把人们记忆深处,早已模糊的影相慢慢挖掘和显相出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他们生活城市的过去。在此如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觉得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飞速发展,在人们忙碌之余,还需要从心底里,保留几丝曾经拥有过的那份古朴和豁达。温故而知新,老北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石,当我们触摸她时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朋友!——您听到了吗?那“卖估依的吆喝声、‘唤头’的嗡嗡声、卖糖的锣声和唱大鼓书的悠扬的琴声——还有那在冬日里听到的秋虫声”。

2003年创办了《吴德寅泥水坊泥塑工作室》。主要以老北京风情人物为主要创作题材,突出地域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2006年建立了《老北京风情泥塑博物馆》展馆面积200平米,展品近500件。展室通过六个章节展示了老北京的风情画卷。

几年来接待了众多媒体的专题专访和普通的参观者。(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各大平面媒体)

2008年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荣获届艺术展的最高奖:《奇品奖》。

近年来,泥水坊泥塑工作室应邀为“北京公交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北京西城广福观博物馆”、“山东荣城渔村博物馆”、内蒙“鄂尔多斯煤矿博物馆”等,设计并创作场景及人物。

2010年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新排大型话剧《四世同堂》人物设计和制作。

2010年10月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老北京风情泥塑》个人专著。

2014年受聘于北京电子职业学院艺术学院。

2015年参加北京电视台的十五集大型专题片《寻找原汁原味老字号》的拍摄。

其艺术风格粗犷、朴实,手法简练,夸张不失传神,把老北京的“五行八作”小人物的生活百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艺术上具有较强的北京地域泥塑风格的特点,传统的泥塑艺术与老北京风情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深受众多泥塑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喜爱。

近几年在《北京晚报》、《北京信报》、《法制晚报》、《丰台社区报》等报刊上多次刊登过介绍其泥塑作品的文章;

2006年至2015年有线电视台、北京卫视、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多次为其制作并播放专题节目。

现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作品有:《老北京风俗泥塑——旧京三百六十行》、《老天桥新老‘八大怪’》、《旧京风情》等。

我认为,除了胡同、门楼、四合院,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也应该是北京的符号。“收藏记忆、收藏生活”。“传统泥塑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同类推荐
  •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画廊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画家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个影子,向森林、河流、山川以及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投射一束能照见的光。这束光,面对那些画家的跌宕经历与坎坷人生,面对生与死、爱情与孤独。这束光,一位优秀的诗人、小说家,以他的敏感之心捕捉到了。
  •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精神的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精神源泉。本书以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为题,旨在从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层面全面阐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全书内容包括了中国画的审美精神、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以及有关意境、写意、形神的辩证关系等论文,对中国绘画目前的写意大家及其写意精神进行论述,指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涵盖了意境、传神、趣味、境界、意趣、写意等精神内涵。可以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内在精神的艺术加工,立意为象,以“渐悟”和“顿悟”的哲学之思,实现物与象,情、景与境的“天人合一”。
  • 艺术美学讲演录

    艺术美学讲演录

    本书共分四讲,主要通过介绍世界各大文明圈不同时代的重要思想家、美学家对艺术不同的阐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广泛地理解“艺术是什么”、“美学是什么”,以及对艺术与美学的定义与理解的许多种可能性。古典艺术美学到当代艺术美学,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到弗洛伊德、荣格;从老子、孔子、钟嵘到王国维,作者所注重的,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那些卓越的大师们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以及自身的领悟和解读,并由此为读者提供不同的思想路径。这些理解,与中国当下的艺术与文化语境相关,与我们每天面对的艺术现实相关,因而,这些抽象的理论就获得了回应现实的活力。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中国艺术经典4

    中国艺术经典4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热门推荐
  • 顾先生,我们不可能

    顾先生,我们不可能

    作者无能写不好简介,欲知后事咋样,请看正文
  • 为你掌灯

    为你掌灯

    人的心里藏着鬼,鬼的心里想变成人,但人鬼终究殊途。每个人都会有秘密,不要去窥探、不要去深究;同理,鬼也有秘密,请不要好奇。
  • 天霜河白

    天霜河白

    出身皇族的宸华公主,因身世之秘,自幼幽居不与外界接触,以至长成了清绝孤漠的性子。皇帝对她宏爱有加,为她挑选了皇朝最好的男儿当夫婿——年轻俊美而且才华卓绝的靖晏将军。本该是一段英雄美人的绮丽佳话,却未曾想到那场惊动帝都的盛世婚典中,与她拜堂行礼的是那个晨风晓月似的男子,这一份天赐良缘,这一段若有还无的情意,她将如何抉择,她终何去何从?庆云十八年末,那场映红了半座帝城的滔天大火令生辰变为忌辰。她随火而去,抛弃了“宸华公主”这个身份,亦舍弃了“宸华”所拥有的一切尊荣,自然包括那位素未谋面的夫君,只带走了藏于心间的一段无可诉说的情意。江山依旧,流年暗转。烟波浩渺,溟海无涯,她自随风而来顺水而去,又怎知,他乡与君逢。
  • 传奇法师莫林

    传奇法师莫林

    “我愿以永恒之心守望这世界尚存的纯真与美好。”当莫林离开熔岩地窟后,人们便再也没有见过这位传奇法神,但他却从未离开……
  • 不止一点点

    不止一点点

    你对我有没有过一点点的喜欢?——林小昔蠢货,我对你何止是一点点的喜欢啊!——裴嘉煜我简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你。
  • 风雨万事楼

    风雨万事楼

    庙堂之高,无法尽管的江湖情仇。江湖之险,无法理断的七情六欲。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几位江湖人,一座万事楼。多的却是江湖中的刀光剑影与快义恩仇!
  • 心灯点亮长明灯

    心灯点亮长明灯

    传说中的长明灯,只能用一盏心灯点亮,便是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前半生坑你没商量,后半生护你周全,然我是谁?寻一人寻到天涯海角,坑一人坑到天荒地老。你究竟是谁?
  • 凌云道传

    凌云道传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镇少年林亮穿梭世间,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追寻一切的真相而不断前行。且看平凡少年如何逆境重生,霸凌大陆!
  • 疗养(中国好小说)

    疗养(中国好小说)

    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群搞文艺创作的男女借疗养之际,一边畅谈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之路,一边各自寻找自己的情感的宣泄之处。男主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喜欢上了一个跟着来的女人。两人的故事发展水到渠成,当然也有旁人的热情相助。
  •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逆天王妃:王爷,定萌约

    双十年华的她本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商业奇才,却被亲人奸计所害,自尽而亡。重生之后,成为昭阳国京师首富之嫡女,一场南北茶王之争让她如鱼得水,可惜好景不长,亲生娘亲竟然对她神憎鬼厌,她早被安排冲喜六王爷来换取家族茶叶经营官权。“王爷,咱们做个交易吧?”她朱唇轻启,他愕然。“我助你夺得江山。”石破惊天的话从她红唇中溢出,他如五雷轰顶。有钱能使鬼推磨,万金洒尽江山自来。昔日咄咄逼人的强势女,偏要入宫玩一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游戏。三年之约,他还来不及龙袍加身,她却嫣然一笑,道:“陛下,还记得当年我们的交易吗?臣妾要的是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