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600000090

第90章 银风筝下的伦敦(1)

萧乾。

照伦敦人口的密度,希特勒动用飞机的数量,这古城的遭劫还不能算严重。十一月六日邱吉尔首相公布的死亡人数,九月共四千五百名,十月三千五百。然而这两个月里,大陆上几乎日夜派遣凶手过来,而且时常一天有十次以上的警报。是什么使伦敦的死亡减少了呢?哪个认真相信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祈祷!是那埋伏在全城各角落的高射炮手,放银风筝(气球)的,和冒了枪林弹雨生命危险在黑暗中吹哨的纠察员,救护救火队员们。自然,主要是截击的战斗员。

我管它们叫银风筝,因为它们不但有风筝的庄严,飘逸,而且在秋风中也一样弹出铮铮响声。逢运气,黄昏时也许在什么空场上能够看到一个正徐徐下降。这些巨像偶尔也会如星球般逾出轨迹。九月底,德国电台即说有数只英国气球被飓风刮到瑞典,毁坏了二百五十座变电站,毁坏了一座无线电广播台,害得火车误了点。在哥德堡,气球的钢丝触着了该城无轨电车的电流,黑空中画出一线闪亮。后来又刮到丹麦某城,落到一列客车上。那一次我才知道银风筝如离开地上的执线人,能惹出多么大的乱子!幸好它们不常逃学。

当它们规矩时,它保护伦敦不至于成为华沙。德机永远不敢低飞,因而也就无从瞄准。但这不是同放风筝那么容易。《新闻纪事报》一个记者说,在空袭伤亡名单中,气球管理员占很可观的数目,一旦风筝断了线,他们得摸黑去找,不然那结果不堪设想。

高射炮手也在无名英雄的前列。

最初,德国也丢过数次传单。但这些传单发生的作用却正相反:它们变成了募救国捐的工具。八月六号德机在英国东北部丢下希特勒劝降演词的全文,红十字会把它们集起,卖一便士或两便士一张,不数分钟凑了十多镑。在威尔士某地,行市每张贵到五先令。后来买者太多,幽默的英国人发起了“一便士看一眼”,这下集资更多了。一个人花两便士买上一张,竟募够买一百五十枝烟卷的数目,烟卷送给了军队。这不仅表现了英国人的幽默感,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结局的信念。到十月二十四日,当局开始警告传单收藏者,说敌机近出一诡计,用小气球系传单一束投下,传单内藏炸弹一颗,拾者势必遭殃。

六月七号,我在英国第一次遇上空袭。那时我住在剑桥意大利人的家里,距开战已八个月。那是我第一次欣赏剑桥的午夜,闪烁的星光,剑河的潺潺流水声,鸡叫,火车缓缓而行,花草馨香,人在篱笆下呢喃。个个抱了“未完成的杰作”的原稿,或什么纪念品,木乃伊般站在地窖里谈拖鞋,谈约翰逊博士。次早房东先生(意大利文学讲师)筑起防空壕来。每堆起沙袋若干,必跳上土堆,然后,突然跃下,把自己当作炸弹,试验洞口的安全。

但真正的空袭始自八月下旬,我刚由威尔士草原赶回伦敦后。

德机丢弹的种类并不太多,不外乎立刻爆炸与慢性爆炸两种。立刻爆炸的有尖声嚎叫的,细声呼啸的,以及烧夷弹等数种。对付定时炸弹的是那英勇的“敢死队”,自抢救圣保罗教堂那一着,他们的功绩才彰显出来。实际上这些英雄们成天凭了机智和勇敢在同死亡开玩笑。今早我去荒原散步,湖旁草坡的树上用绳缆起了,黄牌子警告游人:“危险,内有未炸之弹。”然而四五个小伙子正站在弹穴里,一锹锹地往外扬土。我们互招了下手。圣保罗那一弹,震惊了大西洋两岸。这拱顶教堂是伦敦有名的古建筑。那天定时炸弹丢了一大片。我不是兜了个圈子吗?圣保罗门前再也不罗鸽了。

一道绳子后,是个阴森森的大坑。“未炸的”比什么都可怕。但三天后,九月十七日,德威思中尉亲自驾车,把那些炸弹运到郊区草地,炸了个百尺尺深的大坑。从此,“敢死队”在伦敦成为人所共知的赫赫英雄,竟致有人在货车后写上那三个字来冒充,吃了一场官司!德威思中尉荣获了奖章,圣保罗教堂为他们举行了一次礼拜,并许下战后为他们立座石碑,和威灵顿、纳尔逊的灵寝并卧。一个受惠的电影院无以报答,赠之以“永远免票入座券”数张。

定时炸弹扰乱秩序的作用大于实际的危害,更头痛的是现丢现炸的家伙。究竟丢了几千几百吨,没人敢确言,说德国曾有过一分吝啬,那是扯谎。人的伤亡数目以外,建筑呢,邱吉尔说以眼前这比例,毁灭半个伦敦还需十年工夫。军火工业呢,军需部长莫理逊说,损失仅百分之一的四分之一。但市民遭遇的惨痛,却无法估计了,这方面,最凄惨莫如工人聚居的东伦敦。

越是工业国家,这越是注定的:穷人是战争的祭羊,因为他们的住处不是在铁道附近,便靠码头货栈,要不就挨着工厂。东伦敦便是这样个地方。平时拥挤肮脏,战时遭殃。这一带除了英国工人家庭外,还是穷犹太人及中国水手工人麇集的地方。炸死了的还不太惨,惨的是那些遗孤。一个妇人由坍塌的房屋底下被拖出来了,她一直等到得悉自己那四岁的孩子安然无恙才断的气,把悲哀托给了从军队赶回的丈夫。在同一天,他没有了妻子,也没有了爹娘同兄弟,怀抱着那咧嘴哭的孩子。一个刚结婚三周的新娘,一手抓了只老鼠,直直在她被炸的家宅旁站了一天一夜,半疯癫地对那老鼠说:“你一定是他派来的。他埋在哪儿?啊,你会说话有多好!”她的新郎刨出时,样子已吓人了。她也是活埋了四十八小时后才被刨出的。但她丈夫刨出时,已没气儿了。记得一九四○年春间肯特郡第一个被炸死的平民,画报上把他自幼的像片全登出,报纸当作头条新闻。东伦敦开始西移,中国餐馆大东楼听说还逞强开着,中国水手公寓也没移动,但华侨洗衣坊却大多关了张,至少十二个华侨已葬身在这场闪电战中了。

轰炸时,也有许多趣事。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在乱砖中埋了四昼夜。刨掘队发见她后,问她痛吗,仰卧在重梁下的她,还照平时礼教说:“谢谢先生,我很好。”大家把砖石清理出点路子来,才问她要什么。他们喂了她五杯热茶,六小时后,横在她胸上的梁木才移开了。她被抬上担架后还说:“瞧,我手表打破了,是过生日奶奶送的呢!”还有一对夫妇,带子女两人躲在防空壕里。一个炸弹刚好命中,后面的钢板都已震掉,所幸老少安全。那七岁的儿子是埋在土下五尺深。他父亲把他抱上来,他揉揉眼说:“爹爹,你这个玩笑开得过分了。”他还以为是在闹着玩呢!还有一座教堂正举行婚礼,周围连落了三颗呼啸弹。新娘戴完戒指,得由客人扶出教堂。

一看,停在教堂门口的汽车不见了。他们双双走回家去招待客人,汽车是由旁边砖堆中刨出来的。那天,听说一个烧夷弹落在皇家战争博物馆,几乎把张伯伦与希特勒合签的《慕尼黑协定》烧毁。

还有一对老夫妇的尸首掘出后,老太婆手中还握着一封信,曰子是一八八二年七月某日,是一个教士道歉不能来赴她的婚礼。战争使老年人尤其感伤。

但炸后的伦敦难题太多了。活着的得吃,炊饭的煤气没了;得喝,自来水流成河;得住,房子成了瓦砾。那时伦敦乱成一团,而舆论界却并不放松政府。《新政治家》上有一长文描述难民之无助,和官府办事之迟缓。譬如派来疏散的大汽车走错了地方,妇孺白白地鹄俟了一天还不算,又挨了敌机的扫射。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婆,由市政府推到救济会,又走了三哩到另一慈善机关。她缺的只是一笔路费,乡下有戚友答应收容她。舆论界攻击的是难民不应靠慈善款维持,政府应负责任。到十月底,“难民救济金”分配办法规定了:一个四十岁以下的妇人如丧失丈夫,每周领十五个先令六便士;年满四十岁以后,每周领二十二先令六便士。孩子的补助金,老大领八先令六便士,老二六先令三便士,余每名五先令。男子因空袭残废者,住院期间每周领二十五先令六便士,出院后为三十三个先令。据说随报随领,绝不迟延。难童的安插也有了办法。

这些孩儿由戚友收养,由官家补助至十六岁为止。收养一名难童,每周可领十先令,余每名八先令六便士。在原则上,这里平民因空袭所遭损失,均由政府照数赔偿。不过除非赤贫的,余多展缓至战后赔。譬如我住处的玻璃窗、烟囱就全震碎。房东太太报完区议所才动工的。她希望不久就能收到公家一张支票。伦敦某区还倡议因空袭而丧命的市民,殡葬途中,应准许用国旗裹尸。总之,九月初的紊乱迟误,已在尽力挽救了。且有保险公司举办“一先令保一百镑”的空袭险。年入四百镑以下的中产阶级,政府也给了损失赔偿的保障。

在最漆黑的日子,伦敦还能笑。破屋栋、送奶车、举重机上全悬着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种种谐句。

街道下面埋有煤气、自来水种种设备,平时提供便利,遇到战争,也有麻烦的一面。一个未伤人的炸弹很可以使一可观的面积停了水电,断了电话,没了地道车。当伦敦上空在交战时,伦敦地面上,千百名机管子工把身子半插在地下,耐心细致地修整地下那些复杂的管道。兵士们把枪架起来,跳进被炸的房舍帮忙拆卸清除--一个需要胆智的活儿。三个月来,伦敦不知扫出几千吨碎玻璃。有巨厦的贵重厚玻璃,有教堂的古老彩色玻璃,也有平民住屋的廉价普通玻璃,真是个大汇合。这些据说如清理重炼,人工需耗甚巨,所以大部分都抛弃了。而且眼前玻璃的需求并不太大。

同类推荐
  • 蜜蜂手记

    蜜蜂手记

    据我所知,没有人见过蜜蜂在树林中搜寻居所。然而,它们无疑在分群之前或者分群当天便开始寻找新的居所。所有蜜蜂都是野蜜蜂,无法驯养,意思是说,回归自然和再次占据它们在树林中的野外住宅的本能,从来也不曾消退。养蜂场上年复一年的生活,对于它们永久的最后的驯化,似乎没有可观效果。每个新蜂群都打算迁移到树林中去,这似乎是以下事实确定了的:它们只会在有利于它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好天气里才出来,并且,在蜜蜂升空之后,一片驰过的云或一阵骤然的风,都通常会把它们赶回那作为母体的巢穴。
  • 谁也不知道,爱情和明天哪个先到

    谁也不知道,爱情和明天哪个先到

    纪之梵是小有名气的心理医生,找她咨询的人络绎不绝,然而事业有成的她到了而立之年却仍未谈婚论嫁。没有真爱是一种悲伤,纪之梵及其闺蜜齐格格、回璇一路悲伤着寻寻觅觅,对自己的择偶标准涂涂改改,终于修成正果。小说通过纪之梵讲述的几个爱情故事,揭示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生活观。
  •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是桐城广播电视台2013年民生节目的结集,是桐城广电人走基层、听民声、接地气的心血结晶,是行走龙眠大地、追逐桐城变迁的忠实记录。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穷苦人的悲愁呼号,有建设者的呕心沥血,有为政者的惠民情怀。她是民生改善的万花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真照。
  •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此书以词为经抒写了南唐后主李煜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李煜其人、其词、其性、其情。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一生挣扎于束缚与自由、赤子与权谋之间。该书直抵人物内心,用感性柔婉的笔调,呈现了后主早期轻灵婉约的忧伤、任情任性的奢纵,降宋后人间天上的诡异命运、沧海桑田的无常巨变。是集词和人物生平于一体的传记。
  •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都将诗情付酩酊:古文人之酒趣

    醉意似乎向来都青睐文人墨客。没发明酒的时候,以诗歌醉人,酒的问世,诗情与醉意通常都纠缠不清了,那种迷蒙的状态,让得意神采飞扬,给失意抹上酡红,人生得失各尽欢。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本书着重描绘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故事,从魏晋起笔,顺笔而下,直至民国,文人醉眼阅世,不失本真性情。
热门推荐
  • 快穿:男神不撩!

    快穿:男神不撩!

    #外冷内热师尊:“就算这世间所有人抛弃你,我也不会弃你于不顾。”#撩人阳光大哥:“我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病娇竹马:“除了我,还有谁能爱你?”孟绵的任务是吃饭睡觉打怪兽,顺便走上人生巅峰,只是为什么总有人对她图谋不轨?孟绵(小声哔哔):七七这傻狗是不是给我开了什么奇怪的副本?!耿直系统在线尬聊:hh,自作多情
  • 闪婚老公是初恋

    闪婚老公是初恋

    十五年前,五岁的林浅言抱着两瓶酒闯入了顾安然的世界。七年后,她由林家第一千金,变为落魄女,人人避而远之。唯有他将怀抱给予。八年后,人人都知宁氏集团总裁已婚,却没人见过那神秘总裁夫人的真容。原来十五年前的初次相遇,守护的种子便已在心中生根,十五年后,他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与你相约到白头。”(本文宠文)
  •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她是身世飘零的美貌女子,年幼时承蒙奶奶收留,才得以长大成人。她有心心念念的男友,对方却对她有所保留。奶奶弥留之际,希望看到她成婚,她找到男友却遭遇拒绝。一直在身边默默守护的富家子弟,主动提出要和她假结婚,其实是想慢慢拉近和她的距离。她会放开心结接受幸福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打脸啪啪啪

    快穿打脸啪啪啪

    张倾城在无意之间获得了快穿打脸系统,从此便在各个界面穿梭。只听“啪”的一声,女主大大,对不住了撒,实在是你的主角光环太过于装逼了!!!
  • 总裁,儿子是我的!

    总裁,儿子是我的!

    他们的爱情,在不断错过的夏日悄然登场……
  • 素玄伶歌

    素玄伶歌

    上辈子,沈素对苏玄寸步不想离,这辈子,唯恐对他避之不及……
  • 一座囚牢

    一座囚牢

    宇宙是什么?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在探讨,但无果。他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人,他将地球一分为八,就是现在的地球。现在大家所知的八大行星,在远古时期,地球浩大,哪是现在这番光景?他站在宇宙最高处,发现了一个秘密,此方宇宙好像是一座囚牢!他找到瓶颈,却未能冲出!回到地球,记忆全无,空留躯壳。一同毁灭的还有八大行星的封印。远古世界即将回归。新的世界将无限刷新你们的三观。
  • 星星别闭眼

    星星别闭眼

    宇宙原本黑暗。自空无之主打破了他的光明之瓶后,缤纷灿烂的星球们大放异彩。它们努力燃烧自己,为了黑暗奉献着自己的光和能。而所有的奉献都只是为了一件事情……
  •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本书精心选编了近百个中外历史故事,从九个视角加以阐述:突围困境,扬起永不落的风帆;以德服人,做事先做人;志存高远,有梦就能圆;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巧舌之簧,四两可拨千斤;可方可圆,胸中自有乾坤;生存有道,掌控人生主动权;谋事有略,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断必断,把握人生机遇。青少年是未来历史的开拓者,也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中外历史故事里总结一些做人做事的经验,并以其点拨开启青少年的思想和智慧,让他们从历史中得到益处。
  • 西圃词说

    西圃词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