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600000119

第119章 月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那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月亮”,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自古以来写月的佳作举不胜举,且看贾平凹这一篇《月迹》如何别开生面。

月亮,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人得而见之,却又捉摸不到。这一份奇妙感觉,让人对月亮产生了无限遐想。偏偏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娓娓道来,充满了童趣和幻想。

文章从一群孩子在奶奶的引领下,在中秋的夜里捕捉月亮的足迹,一路写来,循着月亮的身影,从院子里回到家里,再回到院子里,然后又寻出院门,来到小河边,河边的沙滩上,写尽月亮逗留人间的踪迹,虽然略感做作,但仍不失为一篇流畅、清丽的美文。

作者推出月亮的“亮相”是隆重、别致而又意味隽永的。说它隆重,是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中秋之夜,孩子们在院子里翘首企盼月亮,却未见月亮露脸,回到屋里,月亮竟姗姗而来,好比幕布拉开,还要敲一阵锣鼓,戏里人物才出场。这出场何等超凡脱俗:月亮竟活泼泼地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里!

这镜中月,满盈盈的在镜内圆着。惹得孩子们大气也不敢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本来就无法触及,作者让她一登场便照在镜子里,于是人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又隔了一层;可偏偏又近在眼前,仅隔一层镜面;一层镜面内的月亮竟是远在天边哩。在童趣盎然的孩子心里,这有多稀奇!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心弦被拨弄出来的音响是不会很快消逝的。

作者描绘月亮登场的情景其实也是整篇文章追寻和捕捉月亮踪迹的过程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写酒杯里的月亮还是小河里的月亮,直至最后的神来之笔,写眼睛里的月亮,达到的美学效果都是别出心裁而又意味深长的。试想一下,当月亮在人类的眼睛里悄然升起,这是多么奇崛的意象!在我们读来是惊讶不止,作者写来却仿佛信手拈来,毫不在意:“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写月迹,就怕写得太过空灵。作者显然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托穿衣镜、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这月迹,便被贾平凹以一颗烂漫的童心,凝固在了象形文字里了。

文章的文眼是奶奶的一句话:“月亮是每个人的。”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是善于发现美。(戴达)

同类推荐
  • 罗素思想小品

    罗素思想小品

    本书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广勇教授对罗素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其内容涉及罗素关于人生、成长、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海外飞鸿

    海外飞鸿

    叙伦兄:今日偷得半日闲,给您写下这封信。周末通越洋电话,仍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尽。远居在英伦是孤独的,每次拿话筒都不忍放下,但每每又都克制自己必须长话短说,否则到月底接电话公司帐单时又吓了一跳。我们这些穷留学生,确实还没有奢侈到可随心所欲用太平洋上空的国际通讯卫星来煲电话粥的地步。和朋友们通话,总给我一种愉快和温馨,我从内心真感激您和家乡的朋友们竟还那么惦记着我!说起来,我辞国远行三年了,何尝不也是无时不刻地思念着我的家乡,我的亲朋好友们,思恋着我们在一起欢聚时无拘无束的快乐时光。
  • 女孩儿心情

    女孩儿心情

    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是这个女孩儿近年来所写的“周记”。因为她是一个十分听老师话的女孩儿,所以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每周作为语文作业的“周记”,还曾发誓要把每一篇“周记”写成老师批阅的“佳作”。她的语文老师也还真的如她所愿,真的很喜欢她和她的“佳作”,经常会把她的“周记”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同学们作为美文欣赏。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中,女孩儿的“周记”写进了她的同学和亲人,写进了她的快乐与烦恼。
  •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
热门推荐
  • 学姐我们不合适

    学姐我们不合适

    “学姐,我们不合适。”初次见面,这少年就轻佻得很。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自然不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放在心上。但是他的花式撩拨又是什么意思?果然,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有的人嘴上说着不合适,背地里却各种撩人!
  • 鸟雀呼晴

    鸟雀呼晴

    两个轻熟女生面对事业、爱情和家庭的迷惘和选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职业修行者

    职业修行者

    一个青年,准备重温一下大学时的情怀,重玩一遍《暗黑2》这款单机游戏。当然,什么+7所有技能的小护符是不会用的,也就是把装备导入,准备练一个超极品电系法师。可是,什么时候不好,偏偏选在下雨天,直接被一道闪电送到了一个平行世界......
  • 帝君心头宠绝世轻狂小殿下

    帝君心头宠绝世轻狂小殿下

    紫瞳一眸,纤纤素手,一身翩翩银白衣衫,漫天樱花飞舞,却抵不过她的笑魇如花;银发一身,傲世苍穹,邪魅紫衣落凡尘,对众生绝情,却把万千宠溺留给一个人;小剧场:“帝君,小殿下她,她看上了王母娘娘的七窍玲珑玉簪”“那就让王母亲自拿来送给小九”帝君腹黑一笑。“帝君,不好了,小殿下她看上了千羽上仙的桃林幽谷”“另赐一座宫殿,让千羽上仙搬走”帝君宠溺一笑。“帝君,完了,小殿下她看上了魔族的二殿下”小神仙表面发抖,其实内心暗爽(ps:现在看帝君您还淡定不?)果然抬头,早已不见帝君人影,“好个小子,竟敢拐走我家九儿,看本帝不宰了你,九儿永生永世只能是我的”谁都知道,惹谁都可以,但是一定不能惹墨烨帝君的小殿下……
  • 从网红到拳王

    从网红到拳王

    群号:682-616-497不是网红的明星不是好拳王!拿不到天价出场费的拳王不是一个好拳王!不懂炒作的拳王不是一个好拳王!没有大量KO的拳王不是一个真正的拳王!“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拳王,我理应拿到最顶级的出场费。”世界著名动作巨星,烈虎如此说道。
  • 胖妹重生之同桌,你好

    胖妹重生之同桌,你好

    重生前她是作天又作地的作作女,作的老公抱着小三上门离婚,作的女儿离家出走,作的母亲脑出血不治身亡。作的自己五十一岁突发心梗孤独而亡。也许是重生前做过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晚年学佛念经,所以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为什么是重生到十五岁那年,父母想离婚却没有离,想成为学霸却还是学渣,最最重要的是想要老公却还不认识老公。难道依旧这样过着?不!她拒绝重复重生前的生活轨迹。父母闹离婚,母亲犹豫不决。没关系,她主动劝母亲离婚,反正继父比生父来的好。读书不好,没关系。她努力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公不认识,没关系,反正知道老公家在哪可以主动出击。然而……喂,同桌,我要找我老公你瞎掺和什么。What?你要当我老公?拜托!上辈子我暗恋你许久可是你却选择了她人为妻。这辈子……
  •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新书《斗罗大陆之大祭祀》求支持!!(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月韵西昌

    月韵西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不论圆缺;每一轮明月都是一个梦想,不论贫富。因为人生短暂,遨游宇宙的明月便有了传世的价值;因为沧海桑田,独立行走的明月便有了歌咏的榜样。何时醉酒邀明月,为孤独的心灵注入温暖的力量?应为落寞寻独处,为移离的诗意增添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