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5600000003

第3章 散文卷(2)

他把我邀到左边半间寝室兼书房的屋子里,然后到右房把一群正念书的小学生放了学,看他们一个个挟起蓝布书包欢喜跳跃而去,便回来向我道歉。我正在他案头默默翻阅牛皮纸封面的陈旧的《新青年》五卷合订本,立刻立起来再招呼他:

“你在教书吗?”

他又很窘苦地微笑了一下,支吾着说:“身体不好,待在家里没事情做……”

一个读《新青年》的蒙馆先生!我在心里惊了一下。原以为在这无声的小城里,我是唯一的带回了《新青年》的了。

我们的谈话从上海那位朋友开始,说到我们在上海合办的一个可以通邮借书的小小的图书馆。我才知道他正是这小图书馆热心的借书人。他告诉我,他要捐些书给图书馆,说着,就走到床边,在书架上,觅出蒙着尘灰的一大叠线装书,是同文版缩印的一部《东华录》和一部《续东华录》,一部明刊的《漱玉词》。

“你自己不要用吗?”

“不,我没用处,我打算再找些送去。”

“新出版的书能常常见到吗?”

“不,这里很难见到。”

“教书忙吗?还做点什么工作?”

他红了红脸说:“最近想搜集一些历代田租制度的材料。”

说着,就在桌上找出一本破旧的账簿似的册子,里边夹着很多小纸条,密密写满了秀丽整洁的小字。我翻了一翻,他嗫嚅着说:“这些都是从古史里摘下来的。”

“是很大的工程!”我随手看了几条,放下了。

这大概是我们初次会面的情形。以后他也到我家来过一次,又送来一大叠捐书,又从我的书架上借去几本新书。因为他是很沉默的人,每次只是很简单地答复我的问话,然后默默对着我,再没有话说了。于是,对坐了一会,就告辞了。我在家没有久留,和他的交谊也及此为止。只从邻人的嘴里,约略知道,他的四五个哥哥,大都是当银匠的,他最小,病在家里,教蒙馆度日,景况并不好。

从此,我没回家乡,一直到1927年北伐军到达浙江,军阀官僚的气焰,在民众勃兴的大风暴前暂时收敛。在上海,正是工人第三次暴动的前夜,整个城市笼罩在大恐怖中,我带着半避难的性质,回到家乡工作。原在军阀统治下不大得志的一些小绅士、讼师、小学教员之类,现在都变成了革命的官,我就被当作激烈的一派,工作在他们中间,而且接触到平素很难有机会接触的农民、盐民、铁路工人、手工业者、商店职员等。这时候,我第二次遇见朱亚之。他已停止了自己教蒙馆的生涯,在党的区部做宣传工作。

他对家乡各阶层社会情形比我熟悉得多,特别在下层群众中更多接近的机会,因此,我们的工作得到他不少的帮助,特别因为他的提示,使我对自己周围的人,在他们慷慨激昂的革命姿态的背面,发觉他们生活的另一形象:怎样奔走于税局长与商会长之门,怎样在尼姑庵内吃花酒,而时时警惕着。在我们所主持的职工、农民的斗争中,他也常常提供宝贵的情报和意见。我和他的友谊,因为工作的关系,非常迅速地增进起来。

有一次,他提议为一位七十年前农民暴动的领袖,做阐扬的工作。那是正当太平天国军到来之前,率领全县农民为反抗满清官僚地主发动武装斗争,而终于在残酷镇压下悲壮牺牲的无名英雄。为了这件事,我同他到这位英雄出生的村子去访问过唯一的遗族,侄媳,晋谒了英雄夫人的孤塬。——一整天旅行又把我和他的关系加深了一层,他特地把历年搜集的英雄事迹的材料送给了我。但我们准备工作还没有头绪,四·一五事变的风暴也吹袭到小城市来了。在一天比一天恶劣的形势中,我虽还能镇静自处,却也不能不感到身边的沉寂。我终于没被这沉寂所吞噬,完全是亚之的力量。

在危迫中,他和我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了。他几乎每天到我家来,我们也常常一同散步,到十里外一个小湖畔,做半天遨游。

终于,最后的警报到来了,我已不能不立刻离家。在漾漾细雨的火车站上,他把一顶黑雨伞低低掩住面孔,轻轻对我说:“你安心去吧,这里有我们呢。”

在反动的大恐怖时期,他一直艰苦地坚持在家乡。在年终,离县城数十里北乡饥饿的农民,发生了一次暴动。我这时已离开上海,在遥远的海外,从此失掉了和亚之的联系,只间接听到,他被捕,但立刻又脱逃了。详细情况直到他来上海才知道。那时他已无法在家乡潜伏,流浪到上海来了。

在法租界污秽的马路边,一家小小的烟纸店里我找到了他,颜色显得更加憔悴了。他在这家亲戚的小店里,帮着亲戚料理一些上门的顾客。见了我,马上带我走进店后暗弄内,走上喀吱喀吱响的楼梯,我的鼻子立刻闻到一阵焚马粪一样的气味。

“这里是一家燕子窝,吃红珠子的。”

他指了一下梯边的亭子间,亭子间的门半开着,可以望见满屋子的烟雾,烟雾中满排着床。床上地下都有人躺着吸烟,烟灯发出鬼火似的幽光。

他的寝处在三层阁楼,楼上两张双层床,他在一只床边低头坐下,便谈到家乡几年来的情形。

“你是怎样脱逃的?”我急着问他久蓄的疑问。

“那个……”他还照旧窘苦地笑了一笑。

“是王世和带了来的,在门口问,我一听知道不对,正打算从后门走,已经来不及了。二哥霸在门口,回说我不在家,只听来人一声呵斥,打我二哥一记耳光,就有人闯进来,把我捕住。因为二哥骗了他们,也一起被捕了。一副手铐,铐住了我们两个,带着就走。沿龙山过孙棣桥。王世和先去了,只剩一个侦探押在我们身后,离开有两三步……我慢慢地把被铐的手,缩起来转动,转动,因为我瘦,脱出来了。二哥说:‘你走吧,反正我没有关系。’我拔脚往山上跑。侦探要顾住二哥,又要追我,急着吹警笛、叫警察……我一直跑上山顶,翻到山后,警察已经兜上来了,我闪进一家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女人,我说:‘对不起,嫂嫂,我在那边打牌,警察来捉赌,让我躲一躲吧……’这样,我就躲过了……后来就到这儿来了。”

“生活好么?……有钱用没有?”

“不,钱没有用处……只是找人找得很苦……杨树浦,小沙渡,天天跑腿……”

从此一个短时期,他来和我一同为一个报纸工作。虽然他来上海不久,但很快就熟悉了工人区域的情形,供给这方面的新闻。每天傍晚我到报馆里,他从远远的市外,跑了新闻回来,帮着我改稿、校对,有时写短评,一直弄到很晚,就一同半带散步回家。

他的灰布长衫愈来愈褴褛了,鞋头露出了破洞,我从袋里摸出几块零钱,塞进他的手里。

“不要……我连电车也从来不坐,钱没用处。”

经我强迫,才勉强收下了。

但我们的报馆不久就受到打击,我和他也分开了,只偶然有见面的机会,随便谈到家乡和私人的生活。

有整整四年,我和外界的生活完全隔绝,自然也一点不知道亚之的消息。卢沟桥的炮声使我有机会回到隔绝十年的家乡。

家乡那些左右逢源的人们,以为时代又回复到1927年。我被许多崇奉的颜色和言辞,闹得昏头昏脑,躲在家里的小楼上,翻阅那些已堆了十年的破书,连大门也不敢出,忽然记起了亚之,我就独自悄悄去访问。当我过上海的时候已一度探访,有人说他在牢狱里,有人说他已经死了,也有人说他还在家乡。为了证实最后的猜测,我又摸进那扇小小的墙门。

院子已经荒凉零落得很,当然再没有小学生念书的声音,有些屋里好像已经住进外人,当我问朱阿小的时候,都推说不知道。最后,不顾无人接应,我推进从前做蒙馆的那扇门里,走出一个矮小的中年妇人,回答我的询问。

“朱家是在这里,不过已经没有人,都死光了。”

“做银匠的呢?”

“做银匠的是我二哥,死了两年了。”

“我是来找阿小的,阿小在家吗?”

她迟疑地望了我好一回,忽然回答:

“他么,他不在啊……在上海。”

“我是刚从上海来的……上海的人说他在家里……”

她又支吾地说:

“真的……他不在家……”

我看她的神情似乎故意隐瞒,但我也只得失望而走……正要退出,忽然后间的门轻轻推开来,在室内的阴影中隐约看到一个像人样的瘦长的东西,慢慢地移动出来。我突然站住,这不是亚之吗?可他已完全变了样子了。

他没有穿上衣,上身完全是赤裸的,两条手臂好像两条木柴,一条垂在身边,一条弯曲着压在胸口。胸口每条肋骨都显明突露着,像科学馆陈列在玻璃橱中的骷髅,除了罩上一层蜡黄的皮。脸色也一样蜡黄的,更明显地显出骷髅的轮廓。颈后的脊骨似乎已无法支持这沉重的头颅,他的头向前斜斜屈倒,好像颈子里长了疮的人一样。只有一对显得更大更黑的眼,像两枚钉子似的钉在我脸上,表示他像丝缕似的生命还和人间联系着。我感到周身凝冻似的寒冷,几乎喘不过气来,看他举起右臂,扶着墙,摸到一只小床边坐下。

“你为什么病成这个样子啦?”

刺破沉寂的场面,我说出这样一句。

“病,第三期的肺痨……”他把低倒的头颅抬了一抬,发出蚊子一样的声音。

“半年多了,是这样一副情形,怎么见得了人,又担心他的安全……”中年妇人替自己辩护刚才的欺瞒。

“我的姐姐……家里的人都没有了……”

他又蚊子叫似的告诉我。

“四个兄弟都死了,也没有后代,只剩下这样的一个,待在我这里。”她姐姐似乎打算倾诉胸头的愁苦,但我没给她搭腔,就问他在上海的情形。

他曾长时期在一个特别部门工作,当大恐怖的浪潮激荡汹涌的时期里,工作的主持者被捕而且立刻“转变”了,他一个个吸收去自己的“部下”。也属于他“部下”的亚之,没有追随主持者到南京去荣任官职,就只好悄悄逃回了家乡,就这么一直病到现在。他慢慢叙述着,又抬头向我严厉地一望:

“你怎么现在就出来了?”

我把详细情形告诉了他,又告诉了他大局的形势。

“打起来了?”他的眼里好像射出一道奇怪的光,立刻低下头去低声干咳了几下。

“看医生吗?”

“没有用的了,只好等日子。”他的姐姐从旁插嘴回答,“医生说,也不用吃药了,想吃就给他吃点,可是哪来的钱呢?”

“精神还好,大概还可以好起来的。”我说了。

他把头摇了摇,似乎想做一个窘苦的微笑。但是脸上的皮肤似乎已经僵硬,略略牵动了一下,没有笑成。

我刚刚离开人间阴森的地狱,脑子里还鲜明印记着地狱里的形象:长夜中四处凄然的咳声,从窗口走过病萎的行列,和用担架抬到太平间去的同伴。可这一切好像也不及眼前的悲惨。我再没有勇气用眼睛去望这个活人的骷髅,我也没有可以安慰他的话,我只能默默地坐了一会,从衣袋里拿出所有几张钞票,都塞在他的手里……

“买一点滋补的东西吃吃吧,我过几天再来看你。”

我逃也似的离开了他,整整几天,失却了幽居中的宁静,焦躁地和亲友们商量,想找一个医生去看他。一个熟悉他家情形的人告诉我:“你替他着急是没有用的,他姐姐连饭也没给他吃饱呢……给他钱吗,也没有用,等你转身,就被没收了……”

但我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几次想再去探望,总是失掉了勇气,迟疑不决。不多几天,卢沟桥的炮火已蔓延到上海,全国抗战的形势成熟了,遥想炮火的光焰,我又向异地流浪去了。朱亚之被委弃在角落里,煎熬着生命的滋膏,一天天干涸下去,从此再也没有音讯了。无疑地,他是像灯火一样消灭了。但在他临终的床上,他也许已听到了那最初的炮声,这中间也有他一份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炮声呀!

1941

记一个双十节

我过了三十七个双十节,只有一个到现在还在怀念不止的,是三年前,抗战刚胜利,宣布双十协定的那一个。

我跟浙东纵队离开自己的家乡,撤退北上,是九月二十一日从四明山中的上虞县城出发的,一路行军,十月一日渡过杭州湾海,到浦东的奉贤县城,休息了五天,六日清晨重新行军,渡过黄浦江,越过沪杭线,又冲过京杭公路,一口气步行了三十四小时,横跨奉贤、南汇、上海、松江、青浦五个县境,到达了离上海市二十三里的青浦县属的观音堂镇,休息了两天,后来又开到相距五里的重固镇去,就在重固过了这个可怀念的双十节。

观音堂和重固都是富庶的市镇,附近一带也都是丰沃的鱼米乡,秋风波荡四野的稻穗,一片金黄的大海,老百姓夹道迎接我们的队伍。这儿是淞沪支队的老根据地,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和紧张。原来部队是根据协定,为了争取全国的和平民主而胜利撤退的,国民党却一心想在路上消灭我们,一路行军,头上总跟着大队的飞机,虽没投弹,却连黑夜也不肯放松,和我们分路走的几个支队,就在浙江瞰浦的海滩边遭遇了背信的截击,经过十八小时的冲杀,结果只是使队伍添上了几百名俘虏。这另外的一支队伍就在重固跟我们会师了,连同而来的,是在山西解决阎老西三万八千人的大胜仗,和双十协定正式公布的电讯。

整个重固镇都喜欢得疯狂了,老百姓准备以通宵提灯游行来庆祝国庆和欢迎我们。纵队的何司令员原是江抗的领导人,抗战前期就在这一带打游击,老百姓像家人一样地迎接他,走在路上,连小孩子也远远地喊着何司令,张着两臂向他扑过来。

同类推荐
  •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6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新的青年与我们的时代》、《吃的背后》、《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鹦鹉》、《心灯录》、《英雄之诗》等。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空午与重写

    空午与重写

    本文以天狼星诗社同时代的一些现代主义小说家陈瑞献、菊凡、宋子衡、温祥英、小黑、洪泉、张瑞星等及后起者——迟到者如贺淑芳为讨论对象,着眼于他们前后期写作的差异。有的停笔,有的延续既有的现代路径,更深入地探索;有的“向现实转化”,早已抛却早年的实验;有的愈见老辣,有的转趋枯淡。这些作者,经历了数十年生命的流转,是否还让那现代的钟面延续,即便文学风潮已几番更新。从这些不同案例,本文尝试修正温任平的现代主义论,思考马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些基本问题:那一直延续着的现代时间,究竟在小说本身有着怎样的投影?时间的吊诡是否进驻文学本身?在离境者和“迟到者”身上又有怎样的表现?
  • 河边升起炊烟

    河边升起炊烟

    本书以作者的故乡枫林村为书写对象,以大视角、长卷的方式来表现江西上饶北部一个两千余人口的村庄故事。作者从环境、情感、生老病死等各个角度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乡村图景。
  •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可以看作是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一部传记,是茨威格第二次前往巴西时创作的一部全面介绍这个国家的作品。前半部分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示了巴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后半部分则以城市为单位,介绍了巴西不同的城市特色。书中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时至今日,仍是了解巴西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
热门推荐
  • 精灵之全球进化

    精灵之全球进化

    天地灵气复苏,现实世界之中的动植物们开始朝着精灵宝可梦的方向进化..在这大势之中,苏萌脚踏巨金怪,指挥着百米之巨的哥斯拉(班吉拉)到处镇压.收服神兽!系统发布任务:世界海底最深处的海皇牙欲以洪水漫没大地成就海洋领域..请玩家前去镇压或收服..苏萌:好咧..马上!系统发布任务:地球熔岩层的固拉多感觉领域太狭窄,想引爆全球火山..请玩家前去镇压或收服..苏萌:行..先等我喝一口大奶罐的鲜奶再去!系统发布任务:大气层的烈空座.....外太空的欧奇希斯......苏萌:MMP...一个个的..就不能给我安分点?....以上全是不正经的简介..这只是一个名为苏萌的(少女)?在收服精灵.冒险.日常的小故事!.听说填写..神奇宝贝.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会增加好运..
  • 给我蓝buff

    给我蓝buff

    今年新款带入性竞技游戏大火!带上游戏手镯,让你深入其境!未见其人,先定起身。他勾起唇角,“你是,我的了。”··············游戏中··········他:你愿护我,我愿将身交给你。她:你若信我,保你无忧!
  • 异时空神话联盟

    异时空神话联盟

    上古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教封神、西游之路……更有仙凡不得相恋、人妖誓不两立等各类传说,但,有没有人想过,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吗?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花了几亿年,却在短短几千年像是开了挂一般,站在了星球巅峰,创造了人类文明……牛顿、爱因斯坦等顶尖大佬,更是说出科学的巅峰便是神学的理论。那那些传说中的人物,究竟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亦或是外星人的入侵?现在,让21世纪的宅男陈磊,带领你们走进真正的神话时代……
  • 快穿之强势虐渣

    快穿之强势虐渣

    宁清自有记忆开始便一直跟着一个名叫666的系统到各个不同的世界做任务.666“宁爷,你一定要抱紧大佬大腿.”宁清“为什么?”666“跟着大佬有肉吃.”宁清“别慌,宁爷带你吃肉.”
  • 穿越之舞倾天下

    穿越之舞倾天下

    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少女龙炫舞在一场蓄意的谋杀中,穿到了古代的南月国成为一个刚出世的小宝宝,看她如何运用现代智商玩转古代,倾倒众家美男.她多情而不滥情,腹黑但不恶毒,聪明而不矫情,她的一切的一切让无数优秀男子为其倾倒,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爱情就像握在手中的流沙,攥的越紧就流的越快,所以我只有轻轻的捧住她,不让流沙从手中溜走!"他是当朝左相,拥有绝世文才,但是仍旧孑然一身......她说“你是我的哥哥,也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对我好的人,但是我带给你的只有痛心和伤害,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能给你,所以请你放手!因为我不忍心看到你痛苦!”他说“我不怕受伤,只怕你不幸福,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她哭着说“为什么你总是喜欢受伤......”他是当朝的太子,一次意外的相遇,成为他心中的牵挂他说“为什么我不早些遇到你,现在我又如何能放手?”她说“既然错过了,就是错过,我们之间只是错误的相遇!”他说“即使是错的,我也要拼一下!”他是东辰国的太子,一次落魄的遭遇让他遇见此生的挚爱,他说“只要是为了你,就算抛弃我的灵魂和生命也在所不惜”她说“我分不清是该爱你还是恨你,请你让我走吧!”他说“不管怎样都好,只要不要忘了我!”他是南月国的南昭王,在他眼中从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令他动容;而她却这么突然的闯入他的生活,令他的世界充满了色彩!他说“你这个小妖精,为什么不肯说爱我!”她说“爱这个字,太沉重,我怕负担不起!”他说“难道你害怕就离开吗?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痛吗?”还有他,他,他......一个个都被她深深地吸引着,到底谁才是她心目中的唯一,谁才能与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文坚持一对一,男主个个专情,女主也有自己的原则,女主不是万能,但是却有些小聪明,本文有些慢热,但是继续看下去会越来越有意思请大家喜欢的话就多多收藏和投票票给我,有什么意见给我留言,我看到会回复的,最后谢谢各位的支持!推荐下好友的文小妖叶叶的《独爱杀手夫君》凌格格的《小爹爹!》最后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的钻石和鲜花还有就是请多多收藏,给我投票票哦!我会继续努力的!
  • 那夜,你放开了我的手

    那夜,你放开了我的手

    山花烂漫的时节,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深情地许诺,“我会一辈子宠你,爱你,永远都不会放开你的手……”时间流逝,洗尽铅华,我才知,情深终究架不住缘浅。暮然回首,他已不在原地等候。爱是带刺的玫瑰,伤了我,也刺痛了他……
  •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清盐商》编剧、《小话西游》作者刘勃全新力作《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岔路口,很多问题都面临着至关重要的抉择:统一还是分裂;贵族政治还是官僚政治;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作者用细腻诙谐的笔触,鲜明形象的人物,非为说史,而是咏怀,再现烽火连天的乱世争霸。
  • 别动!交出你的好感度

    别动!交出你的好感度

    苏筱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位感情分析专家,居然会被派去攻略他人好感度!而目标对象偏偏还是个情场老手,极难攻克!要不是为了计划,谁稀罕巴结你啊?!互相攻略,疯狂索取,二人的博弈从相遇的那天,就已拉开了帷幕……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