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6000000063

第63章 炮战石屏山

钦差人马翌日一早出发,这鬼地方魏良卿一天都不想多待。鲁之甲别无相送,派出五百人骑兵一路护送。一行人路过高台堡城,钦差大人下令不作停留,直奔宁远。打算一日之内赶到宁远城。离城二十里左右,北进队伍的路西侧有一排起伏的山峦,绵延七八里。高者约两百余米,矮者八九十米。周处源对此处山岗有印象,两年前他的肉身熊辰豪之父,辽东经略熊廷弼,曾在此处山上最高峰依山筑垸,营建屯堡,作为拱卫宁远的后方要塞。熊廷弼免职后屯堡尚未完工,也不知近况如何?有无荒废?魏良卿的队伍纵马跑过熊廷弼当初营建屯堡的山岗处。周处源一眼望见,山腰冒出石墙垛口。一座蜿蜒的石墙盘着山腰,围住山头形成一个大寨子。

陪同的骑兵部队校尉范知奕示意大家放慢速度,他扬鞭一指山岗,向魏钦差介绍道:

“大人请看,此处山岗名为石屏山。山长七里。我军自熊经略时营建一座屯堡。今年初刚筑成,山头架起大炮,可保宁远后方交通线的安全。”

魏良卿望望屯堡,确实依仗山势据险为营,很有搞头。他说道:“熊廷弼这厮,死有余辜。不过倒是做了点事。”

周处源心想,我若不是穿越而来,以你对我肉身父亲熊廷弼这种态度,咱们得干一架,然后绝交!

魏钦差的话音刚落,只听轰轰两声炸雷,打山上放起炮来。两颗炮弹砸落队伍前头两三百米处,炸出两个水缸般大坑。声音落处,尘土飞扬,马匹受了惊吓嘶鸣乱跑,队伍一下乱了。

好不容易勒住阵脚,魏良卿受惊不小,冲山头骂道:“该死的奴才!连我都打?瞎了狗眼?”

范校尉忙陪笑脸道:“大人莫慌!此乃礼炮。问候您呐!咱们的队伍带着孙经略的旗幡,山上看的很清楚。”

“那也不能朝我打,要对空打!误伤了咋办?”魏良卿犹自惊魂未定。

周处源笑道:“炮弹挨的越近,关系越铁!别怕,他们常年跟建州女真过手,准星保管很好。”

“放他娘的狗屁!老子可不要这么铁!”魏大人说道。

三人正谈论间,只听轰轰轰又是三声。落在队伍更远处,约有五六百米。

“又想干啥?”魏良卿质问范校尉道。

“这个——”范校尉砸吧一下嘴巴,他也说不上来。

难道炮放的离你远点,不跟你做朋友啦?

众人犹豫间,不敢继续策马往前。只见眼前不远处尘土飞扬,脚下的地面开始轰隆隆震动起来。

“不好!八旗兵!准备迎击!”范校尉喝令道。

原来刚才是警戒炮,提醒山下的队伍。

魏良卿可慌了神,怎么我一来女真便跟着赶来?

我魏良卿有那么重要吗?请无视我吧!

周处源一夹马蹬,赶紧靠近钦差大人,亮出歪脖子大刀。他命令一位锦衣卫百户聂小七道:“你领一百人保护魏大人!”

聂百户领命,立即叫手下围护住魏良卿。

周处源对另一个百户侯德贵说道:“你领两百锦衣卫,且随我杀敌!”

“属下遵命!”锦衣卫百户答道。周典使作为钦差的助手,临时行使指挥权,锦衣卫必须执行。

此时女真的骑兵纵马跑至眼前,已不足一里地。大伙看清楚了,足足有六七百骑人马,手里挥舞着关东大扫子,肩上背着弓。身披皮甲,一字平推,吆喝着冲杀过来。

范校尉的五百人列好阵型,举起大刀准备迎敌。周处源带着两百锦衣卫,进抵范校尉的右翼,锦衣卫身着绵甲,齐刷刷亮出绣春刀。此种规模的遭遇战,这些人都是第一次碰到,众人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周处源的记忆中虽有跟随熊廷弼对阵女真的镜头,毕竟不是亲身经历,感受完全不同。他手攥紧歪脖子大刀,心里也捏着把汗。马蹄轰鸣声越来越近,八旗兵嗷嗷叫着杀奔眼前。周处源心头一阵狂跳,口干舌燥,刚才说的好大口气,再怎么的也得撑下去。

自己的刀法和力气自然不在话下,实战经验严重不足。

“兄弟!保重自己!可千万别逞强!”魏良卿在后头好意提醒道。

周处源眉头一皱,大战关头,你说这话啥意思?

这时候该鼓舞士气,你倒叫我保命要紧?

周处源举刀吼道:“临阵退缩者,斩!”

一点不给魏钦差面子!

女真骑兵离明军队伍不足两百米,此时山头炮声大作,半空里惊雷阵阵。几十发炮弹落下来,炮弹落处,砸倒马匹,砸烂骑手,血肉肢体横飞,中弹的顿时一个个仆地,当场毙命倒也痛快。无非溅身旁骑手马匹一身血,事主早没啥感觉了。受伤的马匹则嘶吼不已,挣扎着左右乱撞,一匹马跌倒,往往绊住旁边身后几匹马。那架势真是:牺牲我一匹,倒霉三两匹!女真骑兵约有五六十骑人仰马翻。

紧接着又是一轮炮击!冲击的敌兵中弹者,堕落马下扑倒在地,连翻几个滚,被同伴的马匹践踏而过,不成人样了。几轮炮火过后,女真骑兵约有百人落马。八旗兵的游击将领确实勇猛,冒着炮火挥舞马刀,喝令队伍散开,不顾一切的冲杀过来。

八旗兵身上的皮甲不厚,但是明军的火炮威胁有限。只要跑近到对手五十米范围内,山上的明军便不敢开火。到时候会误伤自己人。

眼看对手离自己不足百米,山上的炮火渐渐停止。八旗骑兵仍然有近六百人。八百明军对阵六百八旗兵,不容乐观。

周处源见对方距离阵前不足七十米,八旗兵高声吆喝着,如同一股洪流奔涌而来。他正想下令众将士策马冲锋,将速度打起来。增加手中大刀的冲击力。却见范校尉阵中举起一批三眼铳,乒乒乒的一阵开火。火枪响处,一阵烟雾腾空。

这批是打游击的女真骑兵。为方便机动,提高行军速度,他们穿着的铠甲均不厚。三眼铳近距离开火,伤亡不小。等跑至周处源他们跟前三十米,又减员一百来人。余下八旗兵不足五百人。

范校尉开枪那批人开完火,倒拿三眼铳,打算用来砸人。两个领队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冲锋。

两列马匹冲撞在一起,两边阵营一下子混到一处,砍杀声一片。周处源身边的两百锦衣卫功夫不俗,与八旗兵马上对刀,不落下风。周处源使的歪脖子大刀,似砍似戳,不好防守。他的力气又大,几招下来,砍翻一个对手。周典使信心大增。

女真贼寇,不过尔尔!

但是范校尉的人,野战实力就不如八旗兵了。他的五百人被三百女真兵咬住,却不占上风。官兵不断有人翻落马下,惨叫声不断。周处源率领的两百锦衣卫精锐,势头很猛。正面迎战建州女真近两百人,绣春刀砍的关东大扫子只有招架之力。魏忠贤到底老谋深算,舍得下本钱。给大侄子配的都是高手,装备又好武艺又精。

此刻,魏良卿心里感激魏大爷不下百遍。大爷你英明神武、高瞻远瞩!早知道有今日这一劫,特派大侄子我来送死。大爷你安的什么心?

后边的魏钦差又怕又嗔,前面的周处源猛出一刀,戳中迎面之敌的胸口,血水喷了他一脸,将第二个八旗兵杀落马下。他扫视四周,自己面前五米范围,已没有对手。对阵锦衣卫的八旗兵损失超过百人。范校尉那边损失可不小,堕落马下近百人。被女真骑兵压着打。

周处源回头向魏良卿那边,满面血污的吼道:“来八十人,支援范校尉!”

魏良卿忙叫身边的锦衣卫聂百户领人去支援范知奕。范校尉那边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周处源正面的八旗兵扛不住了,八九十骑调转马头开始逃跑。

看来八旗兵也是爹生娘养的,也知道害怕呀!

他们这一跑,周典使将手下全部压往左翼,全力对付余下的敌人。剩下的两百多人八旗兵,知道撞到铁板了,赶紧掉头开溜。周处源他们勒住兵马,不去追击。

三百溃兵跑出两百余米,又进入炮火覆盖过的地盘。山上的明军没闲着,一看机会来了,一顿炮火招呼过去。八旗骑兵丢下五六十具尸体,两百余人狼狈逃离了。

山上的人见敌军远遁,派出一支队伍下山,接钦差大人的队伍上山寨休整。一面安排人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救助伤员。一面派人向宁远报捷。

此役毙伤女真骑兵四百二十七人,官兵伤亡一百六十五人,锦衣卫伤亡三十四人,可算是大捷了。

魏大人不敢久留,留下伤员山上休整。当日天色未晚,他领着六百人往宁远赶去。

宁远城之规模远非前屯可比。城郭方圆五里,城垣高耸,架满红衣大炮。城外三里之内,遍挖三道壕沟,专为阻拦建州女真的骑兵突袭。

城内已经得到捷报,开门迎接魏大人。城内守将袁崇焕,亲来城门外,带领大小将校数百人,列道左右,拜见魏钦差。魏良卿一行六百人,以胜利者的姿态,风风光光的走进宁远城。袁将军一身常服,眉宇清俊,颇有儒者之风。他恭敬的对待小自己两轮的魏钦差,城内设宴接风洗尘。席间果然有魏大人喜欢的海参。

袁崇焕恭喜魏钦差,坐镇指挥取得石屏山大捷。他一定会替魏大人向朝廷请功。魏良卿对袁崇焕将功劳归功于自己,非常满意。便有意笼络他。钦差大人表示,宁远城得袁将军镇守,可谓是将得其人,建州女真休想越城池一步。

周处源听的颇为吃惊,魏良卿啥时候成为先知了?袁崇焕的宁远未来确实给努尔哈赤沉重打击。不得不说,钦差的客套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的。袁崇焕感谢钦差大人的信任。他声称,孙经略人在大凌河堡和右屯,忙于整顿军务,尚未回宁远。魏良卿听如此,便问孙承宗什么时候回来。

袁崇焕抚一下髭须,缓缓说道:“孙经略想趁女真暂时休兵之机,抓紧修筑大凌河堡和右屯两座前沿堡垒,一时半会怕是回不来。魏钦差不如暂歇宁远,待末将派人前去通知孙经略。”

魏良卿此来不为宣旨,而为监军,他当然同意。从宁远再要往前,离女真控制的区域不过百余里,他不敢冒这个风险。周处源倒是想深入一线查探一番。想看看明军最强悍的关宁军一线部队战力如何。他便放下杯箸,郑重提出:“袁将军,我想跟随给孙经略报信的人马,上锦州看看。”

魏良卿听闻,握住酒杯惊呆了,你周处源发什么神经?好好的宁远不待去锦州?今天的仗打上瘾了?怕建州女真砍不死你?

同类推荐
  • 十国天骄

    十国天骄

    21世纪的富二代,去探险时,意外毁掉了一把石剑,解救了一名神秘老者。为了报恩,老者将濒临死亡的富二代的灵魂,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重生后的他,不是平民,不是乞丐更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而是堂堂侯府家的大公子。且看,一名没有任何金手指,只有一个现代人灵魂的侯府公子,如何这十国并存的乱世年华里,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 赵氏千秋

    赵氏千秋

    大陆之北,有人名蛮。大陆之南,有民曰汉。风云际会,金戈铁马。群雄共起,涿鹿中原。少年英豪,北燕而来。马踏北蛮,封狼居胥。
  • 群雄鹿

    群雄鹿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一生过于短暂,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甘于平凡,但真要置身于历史之中,和历代帝王将相进行一场史诗级大战,也许自己就是,天命!
  • 另一个明朝

    另一个明朝

    麋鹿行于天下,诸侯奋起而追,中原天下随之大乱。然而历史的大脚丫子似乎仍不甘心,狠狠的一脚踹出了一个张无忌,明教出世,横扫天下,定都应天,加冕为帝,年号洪武,立国大明。之后,张无忌手下大将兵分三路,扫平金国,西夏,吐蕃残部余孽,改应天为南京,燕京为北京,之后历代帝王粉墨登场,时光辗转,大明立国已过两百五十五年。而我们的主角先生就是生在这个时代,这个与原有历史不同的,不一样的大明王朝。
  • 德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德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系统了解德国史,就无法全面理解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明。本书以德意志统一为线索,可说是相当权威的德国史。作者是国内研究德国史的权威,更在1990年亲眼见证柏林墙的倒塌。
热门推荐
  • 南方有嘉木

    南方有嘉木

    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
  • 重生之帝少请自重

    重生之帝少请自重

    沈唯唯重生了!前世的她,相信自己所谓的闺蜜,继母继妹,最终落得个在监狱里惨死的状况!看她一朝重生,将前世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全都还回去,斗继母,耍继妹,再把闺蜜送进监狱享受里面生活的滋味,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抱紧她男人的大腿!
  •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长篇散文。这是对母亲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这是对母爱凄婉、深长的颂歌;详尽记录了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很少有这样刻骨铭心的长篇自述;它讲述的是生命、爱和灵魂的故事。
  • 诸天万界升级召唤系统

    诸天万界升级召唤系统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人,我辰皇要做诸天万界最牛的男人。
  • 改变的使命

    改变的使命

    李宁小的时候便与众不同,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因此他显得不太合群。他的家庭很普通,父亲是一名制造工人,母亲则是一名饭店的服务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李宁身上越来越多的奇特的现象便一点点显现,他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看见别人看到的,然而随着他的了解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来越怀疑他周遭的一切或许只是一个阴谋的陷阱。他虽然有着人类的外表聪明的头脑,但是他却不属于这个世界,每一天对于李宁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有着太多的未知以及危险还有诱惑在等着他。我们的这个世界已经充斥着太多的邪恶和不堪,李宁又如何能靠一己之力保全生活在地球?
  • 天命主宰一切却又略输神明

    天命主宰一切却又略输神明

    庙宇:“出家人怎能受如此肌肤——阿弥那个陀佛。”应心璃月:“我真的只爱寒烟一个,不信你试试!”波澜壮阔的世界,暗流涌动的登天路,飞升背后的黑手……各路妖孽层出不穷,至亲的背后又是谁?(本书唯一主角,次角都会死)
  • 好太太美食

    好太太美食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身为一名好太太,一手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是必须掌握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掌握了一手让人垂涎欲滴的厨艺更是轻松调和家庭关系的便捷方法。好太太怎么可以少了一手好厨艺呢!
  • 当家农女

    当家农女

    一朝穿越为农女,家里只有病榻的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小包子弟弟。挑起重担,为家里谋生,一不小心就成了小康。可是,啥这是她爹爹娘亲小叔大哥?不是死了吗?好吧,顿时成了小家闺秀,这不,俊朗又多金的未婚夫找上门来,开始了她不一样的贵妇人生!
  • 宋末最强庶子

    宋末最强庶子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襄阳,南宋军民苦苦支撑。奈何朝堂奸臣专政,排除异己,皇帝昏庸,宠幸奸党不理朝政。百姓疾苦,临安府的官爵却勋贵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朝廷内忧外患,灭亡在即。特种兵王秦钰意外穿越到这乱世。虽身在侯府,却因是庶子在家中饱受欺凌。乱世即临,他该如何自处?南宋将亡,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 南城盼君归

    南城盼君归

    南城花已开不知君可归愿君归来时花开在城南——花璃小璃,或许你不相信,年幼时的初见,你就像一抹从窗户闯进我心间的阳光,让我不由自主地想紧紧抓住你。——顾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