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900000070

第70章 热嘲冷讽的智囊(2)

鬼谷子说:“别人有过错时,而你要去帮助他纠正,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你的劝说他听不进去,或者,你的献策他不能接受,那里由于你没有能够充分地阐明你的观点。如果已经充分说明了你的观点,却不能为对方所接受,那是由于你对自己的观点坚持得不够。如果已经固执地坚持了你的观点,但仍然行不通,那是因为你的观点与对方的内心爱好不尽一致。如果能够清晰地阐明你的观点,其道理充分且又有说服力,并且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论点,而又能顺应被说明对象的内心爱好,那么,你的劝辞就会变得神奇而美妙,清晰而分明,能够打动对方的情威。像这样的游说还不成功的,天下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游说就叫做善说了。”

从前子产善于言辞,进而受到赵武王的尊敬;王孙满讲清道理,进而使楚庄王戚到惭愧;苏秦用机辩的辞令,使六国接受他的连横之策,进而使六国得到了一时的安定;蒯通也是因为被杀前善于陈辞夺理,进而才使自己死里逃生。由此可见,善于言辞,能够使国君更加尊贵,使劝说者受到重视,使国家获得安定,使人们生命得到保全。因此,言辞不能不讲究,劝说不能不巧妙。

大臣们“切谏”唐宪宗为什么“不纳”?就是因为话没有说到点子上去。“国家建别都,本备巡幸”,裴度此话就说到皇帝的心坎上去了,再来个“但自……仓卒无备,有司且得罪”,这种劝说就有力量了。难怪帝悦曰:“如卿所言,诚有未便,安用往耶?”结果,“止不行一便由别人的劝谏而变成了皇帝自觉的行动了。”裴度这种先顺后逆、逆中有顺的劝谏说法,对今人也无不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李纲荐张所

唐高祖的礼部尚书李纲想重用张所,但张所曾经批评过宰相黄潜善,李纲十分为难。一天,李纲遇到了黄潜善,他缓缓地对黄潜善说:“如今正当艰苦创业的时候,我们肩负着天下的重任,而四方的士大夫们,都不愿应召前来。前些时候我们曾商议要设置河北宣抚司,只有一个张所可以任用。但他又曾经因为狂妄,出言不逊,得罪了你。如果张所没有这件事,谁会认为不合适呢?但如今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试用了。如果将他放在御使台、谏议处等机要的地方,那是不行的。让他当个招抚官,冒死立功以便赎回他的罪过,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当的。”黄潜善欣然允诺。

智囊

李纲欲起用张所,但张所又曾得罪过宰相黄潜善,故“纲颇难之”。于是,他面见潜善,直言相劝,陈叙得失利害,果然征得黄的首肯,起用张所。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和意见时,有时直话直说,坦诚相见,博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进而较容易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的目的。不少人有一种偏见,认为:曲言、讽刺较易为对方所接受,其实不然,兵以诡胜,但也并不排斥正取,一切都不能绝对化。兵家曰:“兵无定法。”关键在于因时因地因人而宜:舌战亦是如斯,关键在于因人而设,因情而用,不拘一术。况且正奇之术,相克相生,听惯了假话,真话更显得珍贵:曲言转弯抹角,有时不免口是心非,而直言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陈肺腑,发言而吐真心,出语而见肝胆,故更能为当事人所欣然采纳。

李晟软挫李怀光

节度使李怀光秘密与朱泚勾结,谋划造反,事情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将军李晟屡次禀奏皇帝,害怕发生事变的时候,将他的军队也卷进去,请求将部队往东移,屯兵在渭桥上。皇上还希望李怀光能收回反心,报效朝廷,因此将李员的奏章压下来没有批复。李怀光想延缓交战日期,并且激怒各路官兵,就说各路官兵的粮草供应都十分菲薄,只有神策军供应优厚,厚薄不均,难以迎敌打仗。皇上因为目前财力物力都十分窘迫,如果粮食供应都要比照着神策军拉平,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满足需要。如果不拉平,又违背了李怀光的意思,害怕各路官兵因为失望而怨恨。于是就派遣陆贽到李怀光营帐代表皇上表示尉问,并召李晟一同前往,参与其事。李怀光的意思是想让李辰自己请求减少粮草,使他在士卒中失去人心,削弱他的战斗力。于是说:“各路将士一样与敌人打仗,而粮草供应却不相同,如何能使他们同心协力去作战呢?”陆贽没有说话,多次转过头看李晟。李晟就说:“你是元帅,可以发号施令。我只是率领一支部队的将军,不过受人指挥打仗而已。至于增减衣食的事情,应当由你自己来决定。”李怀光没有话说,沉默不语。

智囊

曾记得现代有一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张巨形的大“网”中。自己既是“网”中的一只眼,同时,又深深地被困在这张无形的“网”中动弹不得,一些平庸者常常惑到自己身不由主地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窘况之中,只好得过且过,任其自然,自生自灭:而聪明者则不会被厄运所吓倒,而会高瞻远瞩,洞察一切,千方百计地将他人置于“网”中,而自已则跳出“网”外,得到解脱。如这个故事中的唐德宗、李怀光、陆赞和李晟都各有自己左右为难之处,李怀光首先发难,他“欲缓战期,一方面,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寻求时机,但另一方面,他又得加快叛乱的步伐,而以“诸军粮赐薄”为借口;“球”踢到了唐德宗脚下,使得皇帝陷入一种左右为难、无法应付的窘况之中:“若粮赐皆比神策,则无以给之;不然,又逆怀光意,恐诸军触望”,于是,便将这一“球”传给陆赞诏令他并李晟“诣怀光兵营宜慰”;赞、晟入“虎穴”后,果然怀光将这一“球”径直赐给了皇帝的使臣,使得陆费不得不面对李怀光的诘难;唯一可行的就只有神策委屈减少粮赐了,而这一点,搞得不好又会激起神策兵变的,这正好使得李怀光可以从中混水摸鱼,举起反旗,聪明的陆赞怎不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又将此“球”抛给了神策军的主帅同去的李晟:这便使李晟也陷入了李怀光布下的陷阱之中,若是违心地同意消减部将的粮赐,又恐激起部下的兵变;若是公开地反对这样做,又正好给李怀光留下以制造叛乱的口实:奸在他也不是“木鱼”脑袋一个,想到他这个节度使除了直接受高高在上的皇帝管以外还要受到眼前居心叵测的李怀光的节制,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最后又将这个“球”踢给了李怀光,这下子,李怀光则陷入自己当初布下的这个迷魂阵之中了。唉,自己酿造的苦果自己吞食吧!到此为止,李怀光不得不默然了。大家看,这篇短短的文宇中竞蕴含了这许多内容!

李晟言难李怀光,关键在于他能从这无数的“网眼”中,看到人和人互相制约的关系,所谓“路线是个网,网举目张”。李晟最后那番话无疑是个“网”,欲削弱神策军的衣食,你李元帅有权裁决;但李晟深知,李怀光早就有这个贼心当皇帝,暂时还没有这个贼胆即绕过皇帝直接给神策军下令,于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网”,李怀光当然就没辙了。

以礼两挫契丹

契丹派遣使者到北宋朝廷,说中国书上讲什么大宋大契丹,好象并不是兄弟之国,而今应当立即改称甫朝北朝。皇上下诏令中书省、枢密院众臣都来商议。臣子们大多说:“如果不依从他们,将生出事端。”梁庄肃说:“这样改换称谓,我们就屈了。只需给他们回答说,宋是本朝受命之土,契丹也是北朝的国号,无缘无故改变称谓,决不是好兆头。”于是,第二年,契丹派来祝贺新年的使者,还是象过去一样称朝廷为大宋。

宋仁宗皇佑六年。契丹使者请求观赏太庙的音乐。仁宗就此事询问宰相,宰相回答说:“恐怕他们并不是为了奉献、祭祀,不能答应他们。”枢密副使孙沔 说:“应当以礼挫败他们,就说演奏庙乐,是本朝用来歌颂祖宗功德的,别国的人怎么可以观赏呢?如果使者能够与我们共同祭祀祖宗,那就来观赏吧。”仁宗听从了建议,如此这般答复了使者,使者再也不敢提出这种请求了。

智囊

同类推荐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代万历时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全书通用四言。虽是短句,但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 呐喊者

    呐喊者

    民国是我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些远去的大师因其学养和风骨,至今仍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们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也不应被历史湮灭。民国时期的演讲,有韵味,有风范,是精神,更是经典,值得被留存和纪念。本书是我社隆重推出的“民国演讲典藏文库”其中一本。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由游戏主人编著,是一部流转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一个旷世奇宝。分古艳、腐流、术业、形体、殊风、闺风、世讳、僧道、贪吝、贫穷、讥刺、谬误十二卷,近千个笑话。这些笑话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简练隽秀的文字、丰富的遐想、引人发笑的事件,生动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民间风俗,人生情趣,世态炎凉、官场腐败以及性方面的描写等等,极具讽刺意义。每一个笑话犹如电影镜头画面,给人以轻松的艺术享受,带人进入全方位的欢乐世界。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热门推荐
  • 羿破苍穹

    羿破苍穹

    陈羿受情挫折,奇遇射日神弓,返本归元于盘古遗骨,熔炼己身,且得依附遗骨之上的九大金乌本源和造化玉牒残片助力,熔炼神体,推演万物,助他走上无上巅峰。
  • 乐论

    乐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战之主导异界

    空战之主导异界

    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默默为你守护!来到异界后陈飞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因为他成了默默的守护者之一。为了守护在乎的人,他制战龙,组战队,上蓝天,勇杀敌!陈飞的出现加速了异界的军备进程,改变了异界的作战理念,天上的硝烟最终止于猛龙的出现!景还在,人已逝,展翅冲天为了谁?蓝天梦,似云散,折翅身陨所谓何?刻骨仇,怎能忘,冲天一怒复血仇!毒蜂坠,敌血溅,漫天硝烟慰亡灵!情犹在,时不晚,重铸铁翼护亲朋!若无族,哪来家,音爆轰鸣震敌心!前世因,今生果,再凝热血铸军魂!蓝杉下,立誓言,不灭骷髅不入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主要讲述了:使我们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雷米在艰辛曲折的流浪生涯中,并不是孤独的。他有始终爱他如亲子的巴伯兰妈妈;有教会他做人、识 字、弹唱的维塔里斯老人;有与他息息相关的“心里美”和小狗;有无私收留他的花农老爹;有倾心爱他的丽丝姑娘,有与他同甘共苦的可爱的马西亚,还有偶然收 留过他的米利根夫人……这些人所具备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同时衬托出加罗福里和米利根先生这类社会渣滓的丑陋。
  •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何曾所有事,过目皆不忘

    有些人这辈子可能只做过一件让你看得上的事,可这一眼看过,便是生生世世。——题记。“翻过这个山头,就能看到一些村落的遗址,据说当年附近还有好几个土匪窝呢,后来老百姓受不了搬走了,老百姓一搬走呢,土匪没得抢,自然也走了。”一身户外运动装的中年男人健步如飞,半人多高的杂乱灌木对他造不成丝毫困扰,“所以说啊,这打家劫舍也得有度,涸泽而渔要不得。”几个年轻人稀稀落落跟在后面,苦不堪言。“我说领队,你能不能在讲故事说道理之余也关心关心后进群众,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半小时你就回首不见人了。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大明群英谱

    大明群英谱

    朝廷,江湖,恩怨,情仇。本一及第秀才,少年公子,偶遇江湖上销声匿迹数十载的一代名侠,从此。。。
  • 他眉眼的日月星辰

    他眉眼的日月星辰

    赵南笙说,天上星河皓月,人间草木年华,都不及顾北执。他眉眼的日月星辰虽不是光芒万丈,却也温柔如光……
  •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