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700000060

第60章 《人性的优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开拓幸福之路(2)

很久以前,一个一文不名的哲学家,流浪到一处贫瘠的乡村,那里的人们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天,在山顶上,一群人聚集在他的身边。他说出了一段也许是有史以来引用最多的名言。这段话仅有30个字,却经历了几个世纪,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受就足够了。”

很多人都不相信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他把它当做一种多余的忠告,把它看做东方的神秘之物,始终不肯相信。他们说:“我一定得为明天忧虑,我得为我的家庭保险。我得把钱存起来以备将来年纪大的时候用。我一定得为将来计划和准备。”

不错,这一切当然都必须做。实际上,耶稣的那句话是300多年前翻译的。现在“忧虑”一词所代表的意义和当年詹姆斯王朝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300多年前,忧虑一词通常还有焦急的意思。新译《圣经》把耶稣的这句话译得更加准确:“别为明天着急。”

不错,一定要为明天着想,小心地考虑、计划和准备,可是不要担忧。

战时的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谋划,可是他们绝不能有丝毫的焦虑。指挥美国海军的海军上将厄耐斯特·金恩说:“我把最好的装备都提供给最优秀的人员,再交给他们一些看起来很卓越的任务。我所能做的仅此而已。”

他又说:“如果一条船沉了,我无法把它捞起来。如果船一直下沉,我也无法挡住它。我把时间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要比为昨天的问题后悔好得多。况且,如果我老是为这些事操心,我将支撑不了多久。”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好主意和坏主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主意能考虑到前因后果,从而产生合乎逻辑而且具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主意则会导致一个人的紧张和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拜访了亚瑟·苏兹柏格,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欧洲时,他感到非常吃惊。对前途的忧虑使他彻夜难眠。他常常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拿着画布和颜料,照看镜子,想画一张自画像。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为了使自己不再担心,他还是画着。最后,他用一首赞美诗中的七个字作为他的座右铭,最终消除了忧虑,得到了平安。这七个字就是:“只要一步就好了。”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当兵的年轻人—在欧洲的某地—也同样地学到了这一点。他叫泰德·本杰明,住在马里兰州的巴铁摩尔城纽霍姆路5716号—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

泰德·本杰明写道:“1945年4月,我忧愁得患了一种被医生称之为结肠痉挛的疾病,这种病使人极其痛苦。我想假如战争不在那时结束的话,我整个人就会垮了。

“当时我整个人筋疲力尽。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职务,工作是搞一份作战中伤亡和失踪的情况记录,还要帮助挖掘那些在激战中阵亡后被草草埋葬的士兵,把他们的遗物送还给他们的亲友。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出事,怀疑自己能否熬过这段时间,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抱抱我那尚未见面的16个月的儿子。我既忧愁又疲惫不堪。瘦了34磅,还差点儿发疯。我眼睁睁地看着双手变得皮包骨头,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就害怕。我崩溃了,常常一个人哭得浑身发抖。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常常哭泣,这甚至使我放弃了还能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整个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我做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之后,他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泰德,’他说:‘我希望你把生活想象成一个沙子漏斗。在漏斗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粒,它们缓慢、均匀地通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沙子漏斗,你我都无法让两颗以上的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漏斗,当一天开始的时候,有许多事情要我们尽快完成。但我们只能一件一件地做,让工作像沙粒一样均匀地慢慢通过,否则我们就一定会损害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从值得纪念的那天起,也就是军医把这段话告诉我之后,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通过一颗沙粒……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在战时拯救了我,而对我目前在印刷公司的公共关系及广告部中所做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生意场上,也有类似战场的问题,即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但时间却很有限。材料要补充,新的表格要处理,要安排新的资料,地址有变动,分公司开张或关闭。……但我不再慌乱不安。我一再重复默诵军区的忠告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再没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困惑、混乱的感觉。”

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最让人恐惧的就是,医院里半数以上的床位都留给了精神或神经上有问题的人。他们是被积累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加在一起的重担压垮的病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只要能牢记耶稣的这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奥斯勒博士的这句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今天就都能无忧无虑地走在街上,过快乐而有益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眼前的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会点上,即永远逝去的往日和永无尽头的未来的交点,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两个永恒之中,哪怕是一秒钟也不行。那样会毁掉我们的身心。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生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

罗勃·史蒂文生说:“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完成一天的任务,都能很甜美地、很有耐心地、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活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法院街815号的杰尔德太太,在学到“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地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她向我讲述了这一段的生活:“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过去的老板里奥罗西先生,他是堪萨斯城罗浮公司的老板,我请求他让我回去做我过去的老工作。我从前是靠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我把汽车卖了。为了重新工作,我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重新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从颓丧中解脱出来。可是,总是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的生活几乎使我无法忍受。加上有些地方根本就推销不出去书,所以即使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也很难付清。

“1938年春,我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推销书。那里的学校很穷,路又很不好走。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想自杀。我感到成功没有什么希望,生活没有什么乐趣。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去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起房租,怕东西不够吃,怕身体搞垮没有钱看病。唯一使我没有自杀的原因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悲伤,况且她又没有充裕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继续生活。我永远永远地感激文章中的那一句令人振奋的话:‘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窗上,使我开车的每时每刻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了忘记过去,不考虑未来。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自己对孤寂和需求的恐惧。整个人都非常快活,事业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充满了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中会遇上什么问题,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惧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一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猜猜下面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才能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无论明天会多么糟糕,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诗似乎很具有现代意味,但它们却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在基督降生的39年前写下的。

我认为人生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积极投入生活。我们向往着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从不注意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怎么会变成这种傻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我们生命的小小历程是多么奇特呀,”史蒂芬·里高克写道:“小孩子常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可是又怎么样呢?大孩子常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等他长大成人以后,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结了婚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的想法又变成了‘等我退休以后’。然而,退休之后,他回过头看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似乎像有一阵冷风吹过。不知怎么,他把所有的都错过了,而一切又都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总是不能及早领悟: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和每时每刻中。”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天和每时每刻中”之前,几乎忧郁自杀。爱德华生长在贫苦家庭,最初靠卖报为生。后来在杂货店做店员,家中七人靠他吃饭,他只得找新的工作,做了助理图书管理员。尽管工资微薄,他也不敢辞职。八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竟然时来运转,用借来的50元钱发展到一年净赚两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他不但损失了全部财产,还负债16000美元。他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说,“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病因纯粹是忧郁过度,有一天我走路时昏倒在路边从此只能卧床休息,结果全身都烂了,最后连躺着都痛苦不堪。这时医生告诉我,我大约只能活两个星期了。我大为震惊,只得写好遗嘱躺下等死。这样一来,忧虑也就多余了。我放松下来,闭目休养了好几个星期。虽然每天睡眠不足两小时,但却很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胃口也渐渐好起来,体重也开始增加。

“又过了几星期,我能拄拐走路了。六星期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过去我的年薪曾达两万元,现在能找到每周30元的工作就很高兴了。我的工作是推销一种挡板,我不再后悔过去,也不害怕将来,而是将全部时间、精力、热诚都放在推销工作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事业发展迅速。没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从那以后,他的公司长期雄霸纽约股票市场。如果你去格陵兰,很可能会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但是,他如果没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那绝不会有这样的成功。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公主的话:“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了明天的果酱和昨天的果酱发愁,却不肯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现在吃的面包上。

就连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他说:“我的生活中,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从未发生。”我和你的生活也是这样。

但丁说:“想一想吧,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唯一的时间。

这也是劳费尔·汤玛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农场度过一个周末。他在他电台的墙上挂了个镜框,里面是这样的诗句:

这是耶和华所订的日子,

我们在这天要高兴欢喜。

约翰·罗金斯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今天”。我的书桌上没有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着一首诗,每天早上刮胡子时都能看见。这也是奥斯勒博士常常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

向黎明致敬。

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的源泉。

昨天不过是一场梦,

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生活在今天,

却能使昨天是快乐的梦,

明天变成有希望的幻影。

好好看着这一天吧,

你要这样向黎明致敬。

你如果不希望忧虑侵入你的生活,你就应该像奥斯勒博士说的那样: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现在请你问一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1、我是否忘了生活在今天而只担心未来,我是不是追求所谓“遥远奇妙的玫瑰园”?

2、我是不是常为往事后悔,让今天过得更难受?

3、我早晨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决定“抓住这24小时”?

4、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

5、我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么做?下星期……明天……还是今天?

同类推荐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30岁前不害怕,30岁后不后悔

    30岁前不害怕,30岁后不后悔

    本书是一本非常深刻的人生读物,通过许多深刻的例子,以及金言玉语介绍成功的法宝、幸福的秘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努力去做未来的想做的事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拥有不怕付出、不怕冒险、不怕没资金,不怕失败、不怕漂泊的精神。也许,30岁前,我们从事的行业没能如愿,薪水只够我们的温饱。但是要明白,30岁之前,“机会远比金钱重要,事业远比薪水重要,将来远比金钱重要”,30岁之前干事业的首要目标绝不是挣钱,而是给30岁之后挣个美好的未来。
  •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把握机会掌控命运的生存法则》内容简介:搭建丰富有效的人脉资源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是一笔看不见的无形资产!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因为人脉是你终生受用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
  • 敬业才能有事业

    敬业才能有事业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爱岗敬业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人士频繁跳槽、眼高手低的状况,编译者对原著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百万册纪念版,旨在告诉职场中的人们:在事事求速成的时代,敬业——把每一份工作做到位——或许才是最快的成功捷径。
  •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易经》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的主旨,叫“《易经》给人的64个生活智慧”,这表明,《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我们以什么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的64个怎么办。 本书所写的指引人生的64个感悟既环环相扣又相互渗透,涉及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疑难问题,旁征博引地把《易经》的精髓真实而又生动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热门推荐
  • 毒妃很逍遥

    毒妃很逍遥

    一个天生容貌丑陋,一个身背杀父之仇,“即便作为女儿家天生不会女红又怎么样?我会易容术,即便不会弹琴又怎么样?我百毒不侵,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将我的全部夺取,我也愿意用自己的意志让她终身拿不到她想要的东西,就算是误嫁,这天下,还是得我这毒女做主!”
  • 雕菰楼词话

    雕菰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拒爱成欢:复仇娇妻送上门

    拒爱成欢:复仇娇妻送上门

    她恨他入骨,他却宠她上天,他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是他的无可奈何。一场交易,他说:“到我身边你有很多杀死我的机会。”她答应却按耐不住对他再次动心。当她的真的拿起刀子刺入他的胸膛,他知道他们的爱完了。她知道所有的真相可是他要和别人结婚了,她望着他给别人套上戒指,她终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如果时间可以轮回,她愿意用命相待…
  • 他就在那儿

    他就在那儿

    这部散文集是孙惠芬多年来在创作感悟、读书经验、人生阅历、心路甘苦、人性心理等方面饱经岁月的磨砺,积淀下来的灵性文字,其中也不难看出,她在小说之外对乡村和女性的持续关注。这是本有质感和深度的散文集,对读者来说会有不少干货,还能时不时就拨动一下你的心弦,让人找到共鸣和惊喜。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The Four Million

    The Four Mil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不知梦

    流离不知梦

    是他亦或是她——北时凉逃过三年战争,感受世间冷暖,堕入无尽深渊,却在底层遇见了光,她带着一身仇恨觉醒,历经五个都市国,在两大组织间的战争中丢掉了一切,朋友哥哥姐姐亲人和最爱她的……北时凉带着无尽的悲伤成为王之棱异,携手万千星辰百跃之剑为复仇而爆发!历史贯穿整整八年,少女睁开异色瞳,她的出生就是毁灭,当决战到来之时,北时凉将以君王的姿态降临,届时,便是诸神黄昏……
  • 娘娘驾到,暴君宠妻无度

    娘娘驾到,暴君宠妻无度

    遇上这样的帝王也是够了,生生让她成为自己的妃子。不爱她干嘛不放了她,养在宫里不够闹心的
  • 浅笑无忧可好

    浅笑无忧可好

    “一起去啊,更远的地方。”苏夏拾起被晚风吹落在地上的卡片,低眉沉思……用一年青春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毕竟人生那么长,用一年青春换一场爱恋又何妨?请记得一年后,我会带着录取通知书去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