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700000011

第11章 学院寻梦,演艺悲喜人生

有一次,卡耐基乘坐火车到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小镇出差,在车上他遇到一个人。

当时,这个人坐在卡耐基对面的座椅上,从聊天中卡耐基得知他叫瑞佛伦·罗素,是一名舞台剧的导演。

卡耐基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对现在工作的不满,和自己希望到美国的东部大都市去闯荡一番,尤其是把自己想学习戏剧或演说的心愿也告诉了瑞佛伦·罗素。

“呵呵!原来是这样,你问我可算是问对人了!”瑞佛伦·罗素兴奋地说,“我是一个戏剧导演,当然熟悉戏剧界的情况了。我曾经执导过很多舞台剧,现在的许多当红明星,都曾经在我导演的剧目中出演过。”

“啊?真的吗?太好了!”卡耐基急切地问,“我一直对学戏剧很感兴趣,听说波士顿那里有戏剧学校,我很想去那里学习,您觉得怎么样?”

“不,不,波士顿不是学戏剧的最佳地点!”瑞佛伦·罗素摇摇头,说:“我告诉你,美国的戏剧圣地在纽约,每年都有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到那里去。你要想在戏剧方面有所建树,我建议你去纽约!”

卡耐基从没有想过要去纽约,但听了瑞佛伦·罗素的话,他动心了:“纽约?那么,罗素先生,纽约哪个戏剧学院比较好一些呢?”

瑞佛伦·罗素热心地对卡耐基说:“纽约最好的戏剧学院当属美国戏剧艺术学院。”

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创立于1886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演艺学校。它造就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戏剧艺术人才,堪称美国当时戏剧艺术家的摇篮。步入学院的大门,就会看到走廊两侧挂满了著名演员的肖像,如撒姆尔·克瑞、查理士·爱默生等,这些人都是从美国戏剧艺术学院走出的学员,他们活跃于美国表演艺术领域或各大舞台上,其中不乏百老汇的一线明星。

听到罗素的建议,卡耐基兴奋不已,“真的吗?太好了!我要是能进入这所学校就好了。”

“我和这所学院的院长有些交情,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写一封推荐信!”罗素说。

“太谢谢您了,罗素先生!”卡耐基说。

所以,出差结束以后,卡耐基回到阿摩尔公司,就正式向公司老板提出了辞职。第二天早晨,他拎着装满衣物和日用品的皮箱来到火车站,在无止境的动力与雄心的促使下,登上了前往纽约的列车。

怀着对艺术的向往,1910年,22岁的卡耐基来到了纽约的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开始寻求自己的演艺梦想。

当时,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名气很大,但是学院的规模却很小,校园内没有宿舍。因此,凡是来这里就读的学生都必须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很多学生就寄宿在学校附近的居民家庭中。卡耐基也在学院附近找起了住处。在寻找过程中,卡耐基认识了一个名叫惠特尼的年轻人,他也是初来乍到,正在寻找住房,两人一拍即合,就在学院附近合租了一间廉价的公寓。

卡耐基后来与惠特尼相处得非常好。惠特尼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乡下人,他和卡耐基的家庭背景类似,都出身贫寒。惠特尼并不是来戏剧艺术学院读书的,而是在附近的一家大型食品连锁店当零售店员。惠特尼梦想有朝一日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司,而卡耐基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成为明星,成为被众人膜拜的偶像。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开始了各自在纽约寻梦的生活。

美国戏剧艺术学院终于开学了。卡耐基按照招生简章上注明的日期,来到学院报到。这时,往日校园的寂静被一片喧嚣热闹所取代,只见许多和卡耐基一样怀揣明星梦想的年轻人,背着行李,从各地赶来报到。

卡耐基不知道报名处应该怎么走,正在四处张望之际,他看到一位好像教师模样的中年男人从远处走来,就急忙走上前去请教。后来卡耐基才知道,他所询问的这位中年人正是美国戏剧艺术学院的院长—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沙尔特先生。

美国戏剧艺术学院的入学考试是很严格的。考试那天,沙尔特先生担任入学考试的主考官。他当然不会记起卡耐基,但是卡耐基却认出了他。

根据沙尔特先生的要求,每位学员都必须按照考官的要求做一个动作,这主要是考察学员的表演能力。

当轮到卡耐基上场的时候,沙尔特先生眼望着卡耐基,微笑着说:“你好!戴尔·卡耐基,我想请你在台上模仿一把椅子的形状。”沙尔特先生说。

卡耐基略加思考之后,迅速走到台中间,将双膝并拢并弯曲,摆了一个马步的姿势,然后再将双臂向前水平伸直,活脱脱一个带扶手的椅子模样。

看到这一情景,一贯严肃的沙尔特也会心一笑,点点头示意卡耐基通过了考试。

卡耐基没有想到,他仅仅做了一个动作就顺利地通过了入学考试,正式成为一名美国戏剧艺术学院的学生。要知道,当时有很多考生就是在这入学考试的第一关被刷下来的,在他们看来,能进入这所学院很难,如果有谁能顺利通过主考官近乎苛刻的考试,那就算他很成功了。顺利入学令卡耐基非常高兴,他从仅有的500多美元的积蓄中一下子拿出了400多美元交了学费。

多年之后,当卡耐基回忆起这次考试的时候,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一定是母亲虔诚的祷告感动了上帝,否则我怎么会那么顺利呢?当我在沙尔特先生面前颤抖时,万能的主便让我跨进了学院的大门。”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戏剧学院,美国戏剧艺术学院一直秉承着创始人詹姆斯·史提洛·麦克凯所倡导的“真诚、自然、不做作”的表演形态,这个信条的意思是:演员在台词和动作上的表现,一定要是内心情感的真诚、自然抒发,而不要带有表演的痕迹。卡耐基仅做了一个动作考试就通过了,正是源于卡耐基自然而准确的表演。

当时,在每位新生入学之后,学院的老师都会向他们强调:“演员在台上念台词的精髓是‘借情感的召唤创造一种自然的语调,使表演达到更深、更远、更重要的本质’。”卡耐基是聪明的,深刻理解了这一要义的精髓。

入学后,学院将卡耐基与七八位同学分配到一个小组,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集训。小组的几个同学将所在的教室命名为“忧郁小室”,在这里,他们接受了非常严格的表演教育,包括戏剧史、阅读、形体、击剑,和哑剧课中的动作诠释、清晰口音、喜剧效果等技巧,这些都是学员必备的基本功。

课堂上,学校会派来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他们讲授演艺的技巧;下课之后,他们这个小组的同学们就在自己的“忧郁小室”里实践各种表演理论,通常是由两名同学在中间表演,其他同学则在四周观看,并做出评价,在交流与实践中提升着各自的表演技巧。

有一天,根据课程安排,卡耐基要和一位名叫黛丝的女同学一起合作表演一场爱情戏,其他同学则在四周观看。

按照卡耐基和黛丝事先的设计,剧情是这样的:黛丝端坐在教室中央的一把椅子上面,羞羞答答。卡耐基则身穿西装,深情款款地走到黛丝面前,向黛丝示爱。

按照剧本的要求,卡耐基与黛丝你一言我一语,配合得十分默契。

而当表演达到高潮的时候,卡耐基跪在黛丝面前,一只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胸口,另一只手拉着黛丝的手,大声叫道:“黛丝,黛丝,我只是爱你!黛丝,我要紧紧抱着你而死去。”

其实这些动作和台词并非剧本上事先写好的内容,而是卡耐基的临场发挥,黛丝临场应对的能力也很强,所以顺利地将剧情衔接了下来。

“亲爱的,戴尔,你究竟有多么爱我呢?”黛丝将头缓缓地低下来,深情地注视着卡耐基,幽幽地问。

“噢,黛丝,我就是……爱你。黛丝,你听见我的心跳了吗?我爱你直到心跳停止。”

观众都被带入到了情景之中,“忧郁小室”顿时鸦雀无声。

卡耐基还在认真地表演着,他双手紧握着、高举着,头埋得很低,而黛丝的头则缓缓地低下来,把一对深情的目光投在卡耐基身上……

卡耐基凭直觉知道自己的表演实验成功了。当他起身后,“忧郁小室”里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然而,卡耐基的成功表演却给他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麻烦。

原来,他们的表演被黛丝的男友比尔知道了,比尔误认为卡耐基意欲横刀夺爱,于是怒火中烧,找了几个哥们前来寻仇。

当卡耐基和一些同学正在“忧郁小室”里表演交流的时候,比尔带着几个年轻人闯了进来。比尔气势汹汹地问:“你们这里谁叫戴尔·卡耐基?”

“我就是!”卡耐基站起来,“你是谁?”

“你就是卡耐基啊?”比尔等几个人围了上来,推推搡搡说着不干净的话。

卡耐基以为这些人是校园附近的小混混,所以尽量克制,希望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误会,别激化矛盾。可是比尔却不依不饶,一边粗鲁地谩骂,一边摆开了要群殴的架势。

最后,卡耐基的怒火也一下子被点燃了,他用右手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低声说了一句:“上帝,这不是我的错,请原谅我!”

话音一落,他迅速出拳,狠狠地打在了比尔脸上,比尔顿时向后趔趄了好几步,鼻血流了出来。卡耐基未等比尔站稳,上前用手抓住他的衣领,就势一推一送,比尔摔倒在门外。

“想闹事是吗?你找错地方了!”卡耐基发出一声怒吼。比尔带来的人都被震慑住了,谁也想不到,面前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甚至有些弱不禁风的人发起火来竟然这样可怕,他们赶紧从地上扶起比尔,灰溜溜地跑开了。

第二天,黛丝满脸不快地走进“忧郁小室”。

“戴尔,我们去谈谈好吗?”

“好啊。”

“昨天你所打的人是我的男朋友比尔,我们排练得太投入了,他误以为你横刀夺爱。”

卡耐基很惊讶:“啊?黛丝,真的是这样吗?那我非常抱歉。”卡耐基满面愧色地对黛丝说道,“这完全是一场误会。”

在“忧郁小室”通往学校教学楼的林荫道上,卡耐基与黛丝并肩长谈。

“黛丝,比尔真的误会我了,我也不知道他是你男朋友。”

“真的,戴尔,我没想到你们会这样,我当你是朋友,明白吗?”

“我真的很惭愧,黛丝,我想、我想当面给比尔道歉”。

“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挽回,他昨晚对我说过分手了。”黛丝看着卡耐基,郁郁不快地说,“真没想到会这样。”

卡耐基停住脚步,以一种坚毅的神情说道:“相信我,黛丝,我会和比尔解释清楚,我们还是朋友,我们还要合作呢。”

当晚,卡耐基主动找到比尔,向他致歉并做了解释,比尔也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向卡耐基表示歉意。两个人越聊越投机,通过这次冲突,最后竟成为了好朋友,甚至后来比尔也参加到了卡耐基的戏剧排练中。

多年以后,卡耐基在自己《美好的人生》一书中,还专门提到“避免树立敌人”和“及时承认错误”是为人处世的两条重要原则:

第一条:承认自己可能会搞错,就减少了很多麻烦。这样不仅能避免争执,而且可以让对方和你一样谅解、容忍,承认他也可能会搞错。

第二条:当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委婉、友好地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当你错了,就要马上真诚地承认,这种方法比起为自己争辩更有效,而且有趣。

戴尔·卡耐基戏剧性地化解了由于误会和比尔产生的冲突后,又顺理成章地把比尔和黛丝都拉进了他的实验戏剧。

在这个短剧中,戴尔·卡耐基放弃了参与到表演中的机会,而是以导演的身份指导着全剧。

来看看这一段表演,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卡耐基的才华。

黛丝显得面色苍白。

她耸着肩,比着手指,做出一种迅速滑动而过的动作。

“嘘!”她沉默不语,眼睛转往下看。

“就是这样!”卡耐基低声指导着。

黛丝蹲了下来,身子更往前倾了,做出了另一种手势。

她站直身子,嗅来嗅去。

“我闻到……血……”

她又嗅了嗅,晃动着手指,声音陡然增大,继续说:

“英国人的……”

接下来的表演中,黛丝不再需要卡耐基的提示,她的表演已比较自如。

黛丝扮演着巨人,在“忧郁小室”内四处搜索着,找寻她从空气中嗅到的骨瘦如柴的英国男子。

这时,比尔出场了。比尔比黛丝整整高出一头,金发披肩,双目圆睁,活像一位中世纪愤怒的骑士……

“好!”卡耐基说了一声,“现在请西林、博卡、霍恩、迈克、詹妮都加入我们的剧情的发展”。

于是,要求与比尔决斗的诗人、旁证的公证人、急不可耐的唆使者、极力斡旋要求和解者纷纷出场……

戴尔·卡耐基的设想又一次变成了现实,他后来把这种方法纳入卡耐基教程,取名为“自我发现”。

当晚,“忧郁小室”一片欢腾,各人都为自己轻而易举地就进入角色而把剧情推向高潮兴奋不已。

戴尔·卡耐基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短短六个月集训中,的确受到了非常良好的基础表演教育。虽然后来卡耐基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走上表演的舞台,但他仍然将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接受学业的那段时光,视做自己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在他以后的人生中,那间“忧郁小室”带给他的快乐、思考和启迪始终是他难以忘怀的。

同类推荐
  • 别随情绪做傻事

    别随情绪做傻事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些问题,人们会产生欢乐、悲愁、痛快、难过、焦虑、不安、舒适、压抑等五花八门的情绪,这些情绪经常给我们造成困惑和迷茫。如果我们不能足够重视它们,就很可能会失去自我,让情绪左右我们的人生。《别随情绪做傻事》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情绪,列举生动例子来说明其表现,正本溯源探讨了产生情绪的各种原因,让我们更清楚应该怎样面对不良情绪。此外,《别随情绪做傻事》依据心理学书籍给读者详细介绍了应对不良情绪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方法简单实用,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很快掌握这些方法,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到生活中。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年轻时就要拼尽全力

    年轻时就要拼尽全力

    你上学时,学霸说他很少看书,你信以为真,结果学霸各种证书拿到手软,你只是勉强过了毕业考。你刚工作时,老员工说他就是混混日子,你信以为真,结果老员工月月拿奖金,你的工资一直不涨。你想做一番事业时,过来人说年轻人别急于求成,你信以为真,结果过来人的生活是诗和远方,你的生活是兵荒马乱。你过得不算好,你怪自己太年轻、没阅历、缺经验,你慢慢觉得自己一生也就这样了,再怎么样也比不过那些起点比你高的人。可是,你才二十几岁呀,有什么输不起呢,你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去放手一搏。你一定要认清一个现实:这世界不允许任何人安于现状。那些看似安逸、稳定的人,哪个没在暗中较劲?别说你太年轻,这正是你的资本,让你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经营自己想要的人生。别说你还年轻,如果你不够努力,等你发现自己历尽沧桑仍然一无所有时,就真的过完了这一生。趁年轻,拼尽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正确的成长方式。
  •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最伟大的激励:影响20世纪人类的励志文献

    在21世纪,中国面对着经济发展与文明崛起的两大命题。相应地,中国人也面对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创造财富,力争上游,出人头地,另一方面是内心充实,喜乐幸福,能够体会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由于这种双重性,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中国人需要借鉴的激励资源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心态”和“技巧”,还应该包括“品德”这一根本。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谁都不能替他们开门。不过,假如有一些伟大的、深刻的、直抵灵魂深处的敲门声传来,他也许会早一点、快一点给自己开门。
  •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本书从曾国藩庞杂的家书中精选出有实用价值的153篇,精心点校翻译,内容涵盖学习、修身、家族、教育、职场仕途、领导力、用人、财富、社交、养生十个方面。其中提出的诸多见解皆是曾国藩历经草根奋斗、战场厮杀、官场沉浮总结出来的,因而言浅意深,虽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却是个人成功的必修绝学。时至今日,《曾国藩家书》中的名言名句已经成为现代博客、微博转载转发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曾国藩所独创的为官之道、用人之术、管理之法、处世之方,对于今天在仕途、职场上挣扎打拼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实用的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你在黎明之后赶来

    你在黎明之后赶来

    重生前,她是魔界魔君最宠的妹妹,是魔界最高贵的女子。重生后,她是人界温家千金五小姐,是整个玄武国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女子。……“不然这样,你跟我走,我保你衣食无忧。”单纯奶狗一句话骗到手,她表示内心不止一点点激动。……“嗯?是吗?”哪知奶狗变狼狗,一朝苏醒,日日榻上宠。
  • 战帝系列(一)

    战帝系列(一)

    屋内一青衣人正背向正门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停留在悬于壁上的一幅画上,画中一座青峰直耸云霄,气势凛然。听得此声,他方缓缓转身,道:“刑破,你回来了。”但见此人四旬有余,风姿慑人……
  • 腹黑毒女神医相公

    腹黑毒女神医相公

    冬暖故坐着黑道第一家族的第一把交椅,没想过她会死在她只手撑起的势力中。也罢,前世过得太累,既得重活一世,今生,她只求岁月静好。可,今生就算她变成一个哑巴,竟还是有人见不得她安宁。既然如此,就别怨她出手无情,谁死谁活,干她何事?只是,这座庭院实在没有安宁,换一处吧。彼时,正值皇上为羿王世子选亲,帝都内所有官家适龄女儿纷纷称病,只求自己不被皇上挑中。只因,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身残病弱还不能行人事的男人守活寡,就算他是世子爷。彼时,冬暖故浅笑吟吟地走出来,写道:“我嫁。”喜堂之上,拜堂之前,他当着众宾客的面扯下她头上的喜帕,面无表情道:“这样,你依然愿嫁?”冬暖故看着由人搀扶着的他,再看他空荡荡的右边袖管,不惊不诧,只微微一笑,拉过他的左手,在他左手手心写下,“为何不愿?”他将喜帕重新盖回她头上,淡淡道:“好,继续。”*世人只知她是相府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却不知她是连太医院都求之不得的“毒蛇之女”。世人只知他是身残体弱的羿王府世子,却不知他是连王上都礼让三分的神医“诡公子”。*冬暖故:他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欺他辱他者,我必让你们体会生不如死的滋味。司季夏:我无谓世人眼光,不求权利地位,倘她有何不测,我必将这天下颠覆,生灵涂炭,又与我何干!*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本文秉承大叔一贯风格: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无小三无误会,姑娘们放心跳坑。
  • 张爱玲小说集(全集)

    张爱玲小说集(全集)

    张爱玲经典小说集包括: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两部长篇小说《半生缘》《小团圆》。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时空指

    时空指

    穿越万界,开商店带着家人去修真。洪荒,三国,穿金庸。
  • 神医邪妃:教主不信邪

    神医邪妃:教主不信邪

    林柒柒作为现代军医,偶然结识了来自另一个大陆的苏墨泽,并被苏墨泽强行送到他所在的大陆,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 爱波超能力

    爱波超能力

    左晓瑶正躺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上的美食节目垂涎欲滴,哥哥左潘增突然切换了频道。晓瑶刚要发飙,却被切换的电视情节吸引了,只见这情节里男女主人公刚刚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女主却因为车祸离开了,男主哭的死去活来。“真可怜,虽然剧情俗套,但是如果摊上这样的事情还真是令人伤心不已”哥哥不禁慨叹。“如果有人能操控这一切就好了,我是说,假如我是爱神的话,绝对不会让这些情节发生”晓瑶肯定的说道,语气充满骄傲。“呦,那你撞一下试试?”哥哥指着电视背景墙。结果,这么一撞她回到了18岁,而且拥有了“爱波超能力”……
  • 娆夕

    娆夕

    后来,三界虽尊我一声娆夕鬼,我却只惦记从前你唤我一声丫头的时候。夙川,你走之后,日月星辰尽失,我亦如同这死一般寂寥的夜空一般,虚无、暗淡、空空如也……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