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400000060

第60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品德(1)

对孩子进行品德和情操教育,培养孩子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孩子的领导力的工作中不容忽视。

让孩子拥有爱心。

美国总统林肯5岁时已是一个很勤快的孩子,成了父母的好帮手,凡是提水、劈柴乃至下地锄草都逐渐驾轻就熟,带个口信、跑个腿更是不在话下。

林肯的母亲南希是一个性格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她在决定事情时由于胆小,通常是不采取主动的,但是在林肯5岁时,她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

林肯的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无关紧要的。另外,你需要他们在家帮忙,他们很快就是个好帮手。”

在善良的母亲的坚持下,姐弟俩都进入学校学习。

童年的林肯,常常会因遇到了什么奇事或听到了什么奇谈而兴奋得两眼发光:“妈,你有没有发现这条小黄狗在路边叫得可怜,它有只腿断了。爸说,我们可以用木块把它固定起来。我叫它哈尼。爸说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可以把它喂养起来。”

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南希从儿子的言行里由衷地感到了欣慰。

一次,小林肯拉着母亲的袖子,天真地问:“妈,什么样是解放?它是什么意思?”

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儿子:“解放,意思就是自由。你知道自由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一个人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

孩子严肃地点点头。

“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知这番话对这个幼小孩子能产生什么影响,后来的历史却证明,她的这番话对于这个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进程。

正是南希对小林肯的品质教育,使他长大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给孩子做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家长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家长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

平时在家里,如果家长做到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还请孩子参谋该送什么礼物……如果家长做到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家长做到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不忘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如果家长平时做到这些,相信孩子也会受到感染,从而学会去关爱他人。

2、进行移情训练。

爱心培养还需要进行移情训练,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

例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这样,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具体体现。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只会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而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出现动物弱肉强食的画面,父母可趁机对孩子说:“多恐怖呀,我们人类可不能这样子!”

人们发现,幼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

4、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

孩子喜欢做一些简单而有趣味的游戏。家长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从孩子识字起,就应该多给他们看一看益智图书,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5、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造成自闭症。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人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有幽默的孩子好得多。幽默感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孩子的幽默意识从很小就表现出来了。当家长故意将抱着的孩子作“下坠”的动作时,一些孩子会在体味到身体下落的一种特别感觉的同时,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因此表现得很高兴。

对这些天生就有较强幽默感的孩子,家长除了可以跟他玩刚才提及的“下坠”游戏外,还可以和他玩捉迷藏,如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脸上可能会发出会意的微笑,尽管这种微笑还不会出声。

和孩子玩玩敲击游戏,如用一汤勺敲击碗碟使其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突然有意将汤勺敲击在自己的头上或他的小手上。声音哑了,孩子可能会冲你一笑。

1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有时,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

2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如你可以把袜子试着“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要是他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你也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故意“创造”的不和谐不能过多、过滥,只能偶尔为之,以免诱使部分缺乏幽默感的孩子弄假成真或本末倒置。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到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

你还可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他会边模仿边大笑。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你发现你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时,你不仅不要阻拦,而且自己可客串进来扮演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好玩。

待孩子长到5—6岁时,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其中包括教师)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们理应予以包容。原因很简单:这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呀!如果此时大人们能作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当然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家长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

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或改编电影或电视剧,甚至加添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专家的一项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幽默的孩子往往过得比较快活。幽默还能促进智商的健康成长,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而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的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

培养孩子的好品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下面的故事也许能让家长从中得到启示。

美国专家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实验方式是:专家分别写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不久,专家便收到了不同的回信,其中有两封回信给专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最大的苹果,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漂亮,谁就可以得到它!’”

“我们兄弟三人开始了比赛,为了得到最大的苹果,我尽了最大的力量去修剪,力争比弟弟做得更好,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这件事使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争得第一。”

监狱的服刑者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上了那个大的,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要开口,弟弟却抢先说:‘我想要那个大的。’妈妈听了,把眼一瞪,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夸我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了我。我于是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懂得了说谎可以得到实惠。从这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被送进了监狱。”

两件小事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也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不同命运。诚实的孩子长大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撒谎的孩子却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熏陶和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格。

同类推荐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本书所展示的教子问题,更多的是从精神胚胎养育的角度,去分析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这几年里我们接触过的众多父母,反映了教育孩子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理解和领悟的。书中突出“实践”,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关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育龄女性解答教子问题,问题涉及孩子的年龄跨度从0岁一直到16岁,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职业女性怎样面对工作、孩子教育的双重焦虑?孩子性格太温和,会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社会竞争力?孩子很善良,学习也不错,为什么不合群,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孩子对作业、考试特别焦虑怎么办?
  •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本书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的100招(实践版)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的100招(实践版)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是如何教导孩子的。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拿他没办法!”……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拖延为题而苦恼,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到你!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动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其实,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本书从儿童情绪科学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孩子焦虑和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这样,大人才不会为孩子抓狂,孩子也能健康开心地成长。
热门推荐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年轻的女孩爱做梦,她们的梦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如果爱做梦的女孩一味地沉浸在梦中不愿醒来,现实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重创,打碎女孩在幻想中构造的理想国。
  • 笠影传说

    笠影传说

    三笠,三圣星里一个普通的人境少年,一次意外,获得了象征厄运与灾难的冥火种子,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黑暗分身——影。自此之后,少年平星战,解古迷,收蛮龙,踏时空道。遗落的战境,阿尔厄斯吞噬行星,元素掠夺者,被错误运行的星空意志,时空流浪者接踵而来,少年从此崛起,证位冥神皇,纵使厄运不断,命运多舛,少年亦不断崛起,在这片永恒的时空界里,留下笠影传说!
  •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本书撷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并加以分析,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展现给读者,从一个个鲜活的具体案例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以警示,引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捡了个蛋后运气爆棚

    捡了个蛋后运气爆棚

    她本是将军府嫡女,奈何容貌丑陋,胆小如鼠,魔法斗气全无,天生废材体质,在武力为尊的苍琅大陆受尽欺辱。一次意外,当21世纪古医传承世家的天才少女成为将军府嫡女,说我丑?恢复容貌分分钟迷倒一片,废材体质?咱有医术在手,洗精伐髓,浴火重生,魔法斗气双修!不服气?打到你服气!本想升级打怪,发家致富,女扮男装撩妹子,桃花朵朵开,可谁来解释一下,怎么甩掉这个跟屁虫?(咳咳,好吧,承认他是有点帅~)
  • 黑麦奇案

    黑麦奇案

    老弗特斯科先生的晚年生活相当不平静:生意上,他与大儿子的意见相左,财务安排上的失策令他损失不小;家庭中,小儿子远走海外多年,第二任妻子总是以打高尔夫球的名义与别的男人偷情,女儿也陷入不靠谱的恋情中;生活上,非洲采矿的经历让他结下了仇家,不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黑画眉尸体暗示着复仇者的阴魂不散。终于,老弗特斯科被毒死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毒物紫杉碱似乎就出自他的宅邸“紫杉小筑”。接二连三的命案令弗特斯科一家人心惶惶,马普尔小姐发现,凶手竟是按照一首童谣行动的。
  • 凤策天下,毒医逆天嫡小姐

    凤策天下,毒医逆天嫡小姐

    她是罪臣之女,被送入有着“魔狱”之称的皇宫,成为最卑贱的女奴。在这般嗜血之地,生存不易,步步踏血,斩荆披棘,才终获一线生机!他是她幽默风趣的难得知己,两人一见如故。是她在冰冷皇宫内的唯一温暖。而他却又是人称最阴狠手辣的四皇子,如同死神般的存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以为遇上他是这辈子的温暖,而当真实身份揭露,却面临家仇与情愫的两难。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生存艰难,世人冷漠。九州百川,茫茫人海,却无她真正立足之地?
  • 一床旧梦

    一床旧梦

    佳禾从梦中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女人。有一刻她以为自己没有醒,自从用了这架明代黄花梨拔步床之后,她就常常做一些奇怪的梦,梦中一切清晰得如同真实,醒来再回想,又记不得了,只记得是怪诞的,与真实根本搭不上边。佳禾略动了一下,发现女人一条手臂正搭在自己腰间的被子上,这表示什么呢,自己醒来看见女人?还是梦到了女人?她又闭上眼,居然发花痴了,还成了同性恋。心里觉得好笑,男朋友萧鹤驻外三个月了,自己白天上班,寂寞的晚上经常上网到后半夜,也许过于疲劳了吧,才会产生幻觉。
  • The Flag-Raising

    The Flag-Rais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说东道西

    说东道西

    本书中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大家的散杂文。他们以"世界民"自居的全球意识,站在平等、独立的角度,体现了他们爱的博大情怀。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感,这些幽默包孕着慈爱与温馨,包含着苦涩,这样的幽默,丰厚而不轻飘,既耐品位,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