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200000008

第8章 梦红血红(1)

随着激昂的冲锋号,从山丘,从树林,从半人高的蓬草中,从黧黑色的茅棚后,突然飞舞出一面面鲜艳的红旗,飓风般向前飘扬。他紧握“五六式”冲锋枪,疯狂地呐喊着、跑着,红色帽徽在炎日下熠熠闪光。红旗辉映下,漫山遍野全是穿着同样绿军装的缅共人民军……炮弹尖厉地嘶叫着飞过天空,巨大的爆炸声中,大地在轻轻震颤。裹着血腥的滚滚硝烟,炙热得使人窒息。机枪声清脆地响着,子弹急雨般袭来。死亡就似亚热带燥热的空气,笼罩着这片开阔的河谷。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仍像潮浪在汹涌……恍惚,他已看清缅甸裙子兵惊惶的表情,看见红旗卷过前方高地,直扑曼德勒、仰光……炮弹又惊天动地地爆炸。他最后闭眼的刹那,眼前全是炫目的红色:红色的旗帜,凝固的血斑,燃烧的草丛;天边的太阳,也变成一团惨然的血红……

齐红兵惊叫一声,遽然醒来。他撑身坐起,怔怔地望着墙壁,心有余悸地拭着额上的冷汗。

“哥,又做噩梦了?”阁楼上,妹妹齐洪玉关切地问。她扶着活动木梯,小心翼翼地下楼,走到齐红兵床前,“回来几天了,你街都不上,还不闷出病?记住,雷志远在办事处等你,你一定要去。晚上七点,曾慧要来。我参加街道学习去了。”

齐红兵机械地点点头。

他理解妹妹的苦心。雷志远是他中学同学,留城待业,现是街道团支部书记。妹妹叫他去见雷志远,想为他今后打下铺垫。曾慧小学与他同班。一九六九年春,他未满十六岁,进了中学。曾慧是超龄生,分配到曙光电子厂工作。他俩关系一直比较亲密,虽没挑明谈恋爱,但都有恋爱的感觉。除了他去缅甸的一年多,他们一直在通信。回来这几天,他对什么都没有热情,没去找她。

齐红兵今年二十岁,中等个子,偏瘦,棱角分明的脸上,现着认真、严肃的神情,与他的实际年龄不太相称。他眼睛不大,但是炯炯有神,时常定定地看着什么,好像在费劲地思索。有时,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或是为一句旁人听来轻描淡写的话,他会神经质地突然激动,执拗地非要辩出输赢。他从小喜欢下围棋,小学时曾获全区少年围棋比赛亚军。他还喜欢读名人传记。他发誓,要像无数仁人志士一样,为理想、信仰,献出青春和生命。“文革”开始后,他挑头,在小学成立“红小兵战斗队”。他用积攒的零花钱,买来面粉和铁桶、毛刷,每天在家熬一大桶糨糊,带领几个同学,去帮大学生贴标语。为了表明革命决心,他偷出户口本,去派出所缠了许久,将姓名“齐洪彬”改成“齐红兵”。学校号召去云南支边,全班他第一个报名:既为理想,也为妹妹。按照当时政策,他去支边,妹妹可以留城。一九七一年三月,他到了瑞丽的一个橡胶场。几个月后,因为一个突发事件,他愤而离开农场,越过边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一九七二年一次战斗中,他所在部队被打散。他左手四个指头被弹片削掉,光秃秃的只剩下大拇指。他连夜逃过国境线,回到农场。治疗一阵后,农场让他回家休息,待有政策,再解决他的问题。这样,离开锦都两年零五个月后,他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长的米市街。当汽车在瑞丽到昆明的重峦叠嶂中蜿蜒,他无比深情地想着亲人、同学,想着熟识的大街小巷,想着历历在目而又似乎遥远的过去。可是,回家后,他忽然感到强烈的厌倦。他鄙夷这死气沉沉的氛围,讨厌这一潭静水似的平淡生活。他不由自主地想着缅甸的战火硝烟,连午睡片刻,也会噩梦不断。刚才的梦中,他梦到自己已经牺牲……

齐红兵看看表,两点半了,忙下床,用冷水擦擦脸,向街道办事处走去。

“黑了,瘦了,更有精神了。”走进团支部办公室,雷志远一眼认出齐红兵。他诧异地上下打量,“怎么,全身军装,好像才从部队转业。”

“我当过兵,缅共人民军。”齐红兵神情凝重地回答。他喜欢军装。从缅甸回来,他搞来两套军装作纪念。此时,他下身绿军裤,上身黄衬衣,袖扣扣得整整齐齐。

“哦……”雷志远淡淡应道,拖长的尾音,讥笑一般画着问号。

齐红兵敏感地说:“缅共人民军也是无产阶级军队,也在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

见他已拉开辩论架势,雷志远宽厚地挥挥手:“不谈这些。回来后,有啥打算?”

“还没想。”齐红兵落寞地坐下。

“应该想。大好青春,不可能没有追求。”雷志远推心置腹地说,“是不是这样,虽然你关系还在农场,也可以帮着做一些组织居民学习、写墙报板报之类的事。你要多参加团支部活动,尽量提高自己。今后,无论你回云南还是留在锦都,都大有好处。”

他勉强点头。

“俗不可耐!”走出办事处,他愤愤地将一块石子踢得老远,不屑地在心里冷笑。

吃过晚饭,父母出去纳凉,妹妹在厨房洗碗。他靠着床头,翻阅他抄录的“格瓦拉日记”。在农场,他借来这本日记,没看几页,立刻被格瓦拉的无畏精神吸引。他熬了二十多个晚上,一字不漏地抄下日记。这本日记随他到了缅甸,伴他走过枪林弹雨,又跟着他回到锦都。每当他情绪波动或感到意志不够坚强,他就强制自己翻开日记,用格瓦拉火一样的格言激励自己。“你们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他默念着。这时,曾慧跨进来。

“回来了,也不告诉我?不是洪玉来,我根本没想到你在锦都了。”曾慧兴奋地凝视着他。

他歉疚地笑笑,起身给曾慧泡茶。齐洪玉含笑端出一盘西瓜,知趣地拉上门,躲出去了。

“你的手,哎,四个指头都没有了!……”曾慧心疼地抓过他的左手,眼里顿时闪出泪光。齐红兵写信告诉她,自己在缅甸挂了点彩。她压根儿没想到,伤得如此之重,等于残废了。

“没啥,轻伤。”齐红兵敏感而难堪地缩回手,讷讷道,“回来前,本想给你带只‘梅花’表,走得急,忘了。”

“能够平安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听说,很多云南知青投了缅共,都死在那边了。你也是,说走就走了。”曾慧掏出手绢,擦着泪花,忽然想起,“那你今后咋办?回云南还是留在锦都?”

“农场没明确,说有政策再解决。”齐红兵郁郁寡欢。

曾慧忧心忡忡地叹着气。害怕引起齐红兵感伤,她转开话题,谈起自己的情况,包括厂里的工作、与同事的关系、家中琐事等。

齐红兵心不在焉地听着。他渐渐觉得,随着曾慧的话,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俩越拉越远。两年多前分别时,他们互赠照片和日记本,彼此激励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为理想而奋斗。“现在,是我变了,还是她变了?……”齐红兵不由泛起淡淡的苦笑。谈了一阵,曾慧明显感到齐红兵情绪低落,提议出去走走。齐红兵说太热,不想出门。后来,曾慧也觉得找不出什么话说,表示想走了。送她出门时,齐红兵嗫嚅着试探:

“你看,我残废了,同你站在一起,简直自惭形秽。”

“这有啥?我们永远是同学,是朋友!……不过,你应该想想前途,我们都二十岁了啊!……”曾慧又叹一口气。

目送着曾慧远去的背影,齐红兵百感交集地倚着房门。他希望曾慧能说:“不管你残废没有,我都喜欢你!”他会紧拥着她青春洋溢的身体,永远永远,直到地老天荒、沧海桑田!……但是,她没说,可能永远也不会说!在这个终日灰蒙蒙的城市中,呼吸着庸俗的空气,人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浅薄而市侩!他痛苦地在心里苦笑。

那天晚上,他沮丧到极点,很久都无法入睡。

像在梦中,又像异常清醒。一九七一年八月那个傍晚,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他眼前。

到云南支边后,每月二十八元工资、三十八斤大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忙碌在橡胶林里。亚热带的烈日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无法冲淡浓浓的乡愁。每天吃过晚饭,知青们打牌下棋,聊天散步,聚会喝酒,用各种方式,驱逐黑暗带来的寂寞。一个同学甚至养了两组蚂蚁,训练它们结队厮杀。齐红兵除了偶尔下下围棋,稍有时间就看书。这天饭后,他拿着季米特洛夫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准备给一个同学还去。一路上,他的思绪,完全沉浸在季米特洛夫激昂而深情的呼喊里。路过连部办公室,突然,“救命啊!”房内传出一阵惊呼。

“有情况!”他未及思索,三两步冲到办公室前,用劲敲门。

门开了。连长彭湘山敞着衬衣,恼怒地堵在门口:“你来干啥?”

这时,同连的上海知青朱文娣满脸惊惶,拉开房门跑出来。

瞬间,齐红兵明白了。这段时间,兵团接连出了几起侮辱女知青事件。大家群情激愤,人心惶惶。上月,相距不远的二营,一个领导酒后强奸女知青,引起几十个知青绝食请愿。他厌恶的一瞥彭湘山,打算离开。

“站住!”彭湘山大喝一声,“朱文娣资产阶级作风严重,我正在严肃地批评她。你无故干扰,想干啥?”

“我听到有人喊‘救命’,以为出了啥事。”

“你发神经吧,哪有声音?”彭湘山看看空旷的周围,一脚踢开门,指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有吗,耗子声音都没有!我警告你,今后再这样,我一定要从严处理。”说完,他锁上办公室,扬长而去。

齐红兵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气愤得双唇颤抖,手足也陡然一阵冰凉。伴随着愤慨,内心也无比痛楚,仿佛谁用利锥刺着他的心脏。忙碌的没有激情的生活,不公正的蒙昧的一切,绝不是实现自己革命理想的地方。这样生活下去,再锋利的钢刀,也会在平庸中锈蚀。

当夜,他偷偷地离开农场,越过瑞丽河,进入缅甸。

走前,他在桌上留下一张信笺,写着格瓦拉的名言: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快到中秋节了。母亲给齐红兵五元钱、几张糖果票,叫他上街买月饼。这些事,从来是母亲和妹妹操持。有人给妹妹介绍男友,母亲不放心,要陪着去,只得叫他办。

同类推荐
  •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近两年来的文章,多发表于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诗词介绍,生活随感,影评,历史人物评传等。没有详细分类,就随便杂糅在一起,大概是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也有好处,可以通过看这些文章,了解作者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写作很随机,泥沙俱下,当然也可能在泥沙中发现一两颗珍珠。作为一个理科生,觉得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不用非要分门别类的去编辑,那样看文章就会有到了丰台世界公园的感受,一进门是希腊雕像,再往里走,就见到埃及金字塔,一回头,哇,还有法国凯旋门在脚边,很容易惊喜…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这卷基本上可称为“故土亲情”卷,作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年少往事、乡土亲情,以及求学当兵的种种人生感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从一个乡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运轨迹。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热门推荐
  • 飞仙天下记

    飞仙天下记

    这是一个灵魂的魔窟!让死人痛苦!在烈火中颤抖!在懵懵中成灰!却也给了灵魂一个机会!一天,一个残魂经过各种机缘巧合,从魔窟中走出,带着混沌的意识,带着凡躯,他是在红尘中沉沦!还是在亿万时空中纵横!大鼎震天!长生不绝!
  • 重生之树神

    重生之树神

    新世纪元年,灵气复苏,生物大进化。王慎侥幸赶上了这波进化浪潮,但是……“为什么我是棵树啊混蛋!”
  • 力挺韩寒

    力挺韩寒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频吉祥禅师语录

    频吉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府云歌行

    中府云歌行

    大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四十五岁寿宴上,天子佩剑被盗,而江湖名号幼麒麟的大理寺外官却参与了盗剑之事,从而引出前朝往事……
  • 快穿之短命娘的辛酸路

    快穿之短命娘的辛酸路

    年仅十八岁的凌潇潇在成人礼上收到一卜卦,卦上说她命不久矣,最多两年活头。为了拼命活下去,凌潇潇在师傅的帮助下开始续命之旅。你见过自杀的秦始皇吗?你能想象不爱虞姬的项羽是什么样吗?你看到过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建成吗?如果你没有,那你就来看看这本书,各种不可思议,各种反转剧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 幸福婚姻成就更好的自己

    幸福婚姻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书探讨了婚姻、家庭、爱情方面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婚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帮你获得幸福的人生。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