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200000023

第23章 快乐的吉他(2)

他们又在鲁家祠堂院坝里折腾起来。毕可一告诉父亲,吉他是帮同学做的,父亲相信了。他们轻车熟路,忙碌了一个多星期,做出两把吉他。弹起来,音色比前两把好一些。为了美观,刷漆前,他们用红墨水混上墨汁,在琴背画上几道虎纹。毕可一还别出心裁,在琴背右下角写个小小的英语字母“B”,他姓的谐音,作为纪念。

一个下午,他们背着吉他,来到城南农贸市场。毕可一说,下午人多,吉他好卖。

城南农贸市场是自发市场,在南门大桥外杀牛巷。市场主要买卖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也有叫卖衣服鞋袜的,还有做黑市票证生意的。派出所和办事处打击了无数次,市场就像不倒翁,取缔一两天,稍一松手,又自发恢复原状。他俩找了一个地摊,铺上报纸,放上吉他,展开写着“吉他转让”几个大字的纸条,静待买主前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路人最多只淡漠地瞟瞟吉他,没人询问。毕可一着急了。为了招徕买主,他干脆站起来,抱着吉他,开始弹唱《纺织姑娘》:“在那矮小的屋里,灯火在闪着光,年轻的纺织姑娘,坐在窗口旁……”

琴声浑厚地飘散。几个年轻人围上来,好奇地注视着他们。

一个穿工作服的小伙子蹲下,爱不释手地抚着吉他:“咋卖?”

“一把三十元。两把一齐买,五十。”彭登全答道。

“能不能少些?我只买一把,自己弹。”小伙子熟练地弹出一串音阶,“音不准。”他皱眉调整琴弦。

突然,市场骚动起来。街道两旁,卖菜的农民和小贩,乱纷纷地挑着担子、背起背篼急急散去,就像平静的湖面,蓦地掀起滚滚惊涛。毕可一还没搞清怎么回事,地摊前,已挤进几个左臂戴着红袖套的大汉。

“我们是联防队的!”为首的大汉,扁脸,密密的络腮胡,指着袖套亮明身份,“你们干啥?”

“转让吉他。”毕可一强作镇静。

“转让?”大汉冷冷的一笑,“非法买卖吧!既是转让,发票呢?”

毕可一与彭登全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无话可说。

“肖队长问你们!”其他人不耐烦了。

肖队长洞悉一切似的,冷冷一哼:“清楚了。带回去。”

他俩一人抱着一把吉他,被六七个人押着,向联防队走去。路上,肖队长得意地说:“抓那些卖菜卖水果的,鸡毛蒜皮,没啥意思。这两个人,搞不好,就是一起盗窃大案。”

彭登全胆怯的一碰毕可一:“咋办?”

“怕啥,人正不怕影子歪,吉他本来就不是偷的。”毕可一给他打气。

联防队设在气象学院收发室旁。进门,他俩被分开讯问。

“吉他哪来的?”肖队长跷着腿,点上烟,指着毕可一。另一个联防队员拿起笔,准备作笔录。

“我自己做的。”

“自己做的?你都能做,还要乐器厂干啥?”肖队长根本不相信,嘴唇一努,“让他老实点!”

作笔录的小伙子过来,狠狠给他几耳光。

毕可一被打得眼冒金星。他害怕而委屈地辩解:“的确是我自己做的。”

“那好,暂时不谈这个问题。姓名、住址、年龄、职业?”肖队长问。

毕可一沉默着。“不能说,不能说。街道一知道,招工的事就完了!”他下意识地在心里警告自己。

连问几遍,毕可一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肖队长勃然大怒,重重的一拍桌子:“看你顽抗多久。来,给他上个‘苏秦背剑’!”

毕可一左手被反扭到身后,右手被举过头顶,向后强弯触到左手,再用绳子将双手手指捆在一起。两只手一高一低,就像一把斜背的剑。霎时,他的手指火辣辣地痛,肩胛处的关节,也仿佛即将脱臼。他痛得龇牙咧嘴,额上冒出颗颗汗珠。

“我说,我说!”他求饶道。

“这就对了,坦白从宽嘛!”肖队长满意地叫人给他松绑。

毕可一揉着胀痛的手指,老老实实地交代一切。

“你犯了三个错误。一、做吉他自己弹,可以,但不应该非法买卖;二、你卖吉他时唱的歌,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歌曲;三、最重要的,清明节刚过,北京的反革命正以悼念总理为名,想搞资本主义复辟。你呢,又搞非法买卖,又唱黄色歌曲,配合得很好嘛。”

肖队长威严地逼视着毕可一。毕可一头昏脑涨地嗫嚅,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最后,肖队长宣布处理决定:包括他俩家里的吉他,四把吉他全部没收;水泥模具等必须销毁;考虑到他们还算坦白,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决定宽大处理,教育释放。

他俩垂头丧气地在讯问笔录上签字、盖手印,又灰溜溜地被押着,分别回家交吉他和砸模具。

鲁家祠堂坝子里,联防队员找来铁锤,三两下把模具砸成碎块。毕可一父亲蹲在门前,拼命地吸烟,敢怒不敢言地吐着粗气。邻居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模具做得不容易,砸了怪可惜的;有的在为毕可一不平,说大小伙子没有工作,做吉他卖钱也没啥;有的,故意刁难联防队员,说这是“革命大院”,要他们捡走水泥碎渣,把地面打扫干净,别给大家抹黑。

毕可一呆呆地倚着家门,两眼空洞无物,死盯着散乱的水泥碎屑,不动,也不说话。联防队员扛走吉他后,他还是这么愣着。母亲有些害怕,把他拉进屋。他仿佛失去意识:叫他坐下,就顺从地坐下;叫他喝水,端起茶杯就喝。母亲安慰他,说一定要买一把最好的吉他。父亲赌气地说:“做,还要做!我在厂里做,看他们咋样?”毕可一毫无反应。

忽然,他发疯似的跳起来:“吉他!我的吉他!”他眼里,闪着迷乱而疯狂的光,在房里四处寻找吉他,抽屉里、床下、泡菜坛,连茶叶筒也被揭开。发现到处都没有吉他,他绝望地哭闹着,把吉他曲谱全部撕成碎片。

父母慌忙又诓又劝,最后强制着把他按在椅子上,好不容易让他平静下来。

“吉他!我的吉他!……”他对着窗户,呆滞地喃喃念着。那表情,那声音,实在让人心碎。

“咋办啊?”母亲六神无主地问。

“明天去医院。”父亲无可奈何道。

第二天一早,他们把毕可一送到医院。毕可一像什么都没发生,顺从地跟着父母。他脸色苍白,萎靡不振地低着头。父母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一句多话。精神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医生,给他作了检查和测试,还把毕可一父亲叫到一旁,详细询问发病经过。

“初步诊断,是受了过度刺激,导致间歇性精神分裂。这个病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调理,药物仅起控制和镇定作用。不犯病,他和正常人一样。病情发作时,他行为异常,敏感多疑,性格也有改变,莫名其妙地会发脾气、伤心。为把吉他?……”医生语调沉重地摇头。他开了一些药,叮咛要保证环境安静,避免让毕可一再受刺激。最好,这段时间不要他抽烟喝酒,也不要他单独外出。

回到家里,父母商量着对策:首先,要封锁消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毕可一患病,街道正要招工,传出去,会影响前途;其次,一定要照顾好毕可一,尽快医好这个讨厌的病。毕可一母亲决定请一个月事假,专门在家照料,对外,就说是工伤休息。为了避免毕可一受到刺激,他们把家里有关吉他的一切,剩下的半张层板、买来备用的琴弦、小半桶清漆、刚缝制的吉他套等,一股脑儿全部扔了。

“这些鬼东西,害人!”扔东西时,毕可一母亲恨恨地骂。

在母亲的悉心照护下,毕可一很快恢复正常。与发病前相比,他略显沉默。他很关心招工的事,没事就去办事处,经常参加街道活动。

三个月后,作为单位子女,毕可一被内招进建筑公司,分配在伙食团。体检时,他一切正常。半年过去了,领导见他踏实肯干,喜欢捣弄钟表、收音机,便把他调到机具站学机修。

彭登全经常来找毕可一。他仍旧很少回生产队,盼望能有路子回城。毕可一母亲专门嘱咐,毕可一有精神分裂症,绝不能谈有关吉他的任何事情,以免他再受刺激。彭登全很谨慎。有时闲聊,刚谈到歌曲之类的话题,他立即小心地把话头拉开。

单位师傅给毕可一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叫肖缨。她比毕可一小一岁,刚满二十二,在棉织社工作。在介绍人家里一见面,毕可一就喜欢她。肖缨个子不高,五官秀巧可爱,总是羞答答地垂着眼。肖缨对毕可一也有好感。几天后,毕可一带肖缨回家,父母也很满意。母亲拿出省下的“号票”,买了几斤肉,还偷偷去双桥子黑市买了一只鸡,做了一桌好菜。父亲不会说什么客气话,一个劲儿地朝肖缨碗里夹菜。肖缨体贴地给父亲斟酒,还主动到厨房翻热鸡汤。毕可一幸福地微笑着。彭登全羡慕不已:“我调回来,找朋友,也找这种类型的。”

按礼节,毕可一应去肖缨家,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肖缨安排他星期天去。星期六晚上与肖缨约会时,他忽然有些胆怯,说带上彭登全一起去。肖缨同意了。星期天上午,毕可一打扮得精精神神,提着父亲准备的礼品:两瓶酒、两条烟、两袋茶叶,外加一些水果,与彭登全一道,来到肖缨家里。

肖缨父母都在军工厂工作,模样淳朴善良。他们听肖缨谈过毕可一,对他很热情。他们忙着准备午餐,说肖缨的哥哥和嫂嫂中午也要回来,大家见见面。寒暄后,毕可一跟着肖缨,走进她的房间。

肖缨的房间很小:单人床占了一半面积;靠墙,放着五抽柜和小书桌;床头,花花绿绿地贴着舞剧《白毛女》剧照;床侧墙上,醒目地斜挂着一把吉他。

毕可一坐在木凳上,眼光恰好对着吉他。渐渐,他不自在起来,视线落在吉他上,说话心不在焉。

彭登全预感不好,忙说附近有家百货商店,自己想买皮鞋,叫毕可一陪着去。“好,好。”毕可一口里应着,却坐着不动,死死地盯着吉他,表情怪怪的。

“吉他是我哥哥拿回来的。我不会弹。挂起作摆设,好看。”肖缨莞尔笑着,取下吉他,擦去上面灰尘,递给毕可一。

毕可一接过吉他,轻轻地拨弄着琴弦,表情越来越恍惚,眼神也越来越迷茫。蓦地,他想起什么,翻来覆去,细细地打量着吉他。终于,他在琴背右下角,发现了米粒大小的字母“B”。

“吉他,我的吉他。”他失魂落魄地站起来,凄楚地念着。猛然,他把吉他狠狠地朝地上一摔,“吉他!我的吉他!——”他大喊着,跑出去。

肖缨惊慌失措,不知所以。

“等会儿给你解释。”顾不上多说,彭登全慌忙追出去。

毕可一喊着,跑得很快。彭登全追着,猛然,一个念头在他脑里冒出:

“……精神分裂症!对,我也装这个病,办病转回城。”

同类推荐
  • 天边的云彩冰峰

    天边的云彩冰峰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1993年4月5日,“张光宇艺术回顾展”在中央工艺美院的展厅开幕,满头银白、76岁高龄的张仃在众人簇拥下,现场讲解,如数家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在“张光宇艺术研讨会”上,张仃首先发言,开门见山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艺术家张光宇先生逝世30周年,但他的艺术还没有被社会充分认识,没有得到弘扬,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我们欠张光宇先生的账!”说到最后那句话时,老人声音有点哽咽,全场肃然。接下来,张仃质疑迄今为止中国现代美术史讲述的一个大漏洞——“主要篇幅叙述正统艺术与艺术家,中国画、油画、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而大批杂志画家很少接触。张光宇以及一批老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之大,较之中国画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
  • 狄更斯小说创作的戏剧化倾向研究

    狄更斯小说创作的戏剧化倾向研究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狄更斯生平、创作分期和作品赏析、名言选录、创作戏剧化研究。
  • 子虚先生在乌有乡:东君自选集

    子虚先生在乌有乡:东君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作家东君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八个中短篇小说。除了文风统一,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篇小说均经过东君或多或少的修改。尽管这些小说都曾录入东君近年所出的集子,但在这里呈现的是一种更精准、真实的叙事风貌,予人以“见字如面”的既视感。
  • 生活的别致

    生活的别致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有母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有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情结,有点赞繁华都市的情韵,有开卷有益的书香情思,有回归自然的览胜情境,有大块朵颐的美食情趣,还有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情事的点点感怀。全书一百多篇散文,是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人生的领悟,充满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客家往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客家往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讲述客家人的散文集。南迁,北上,东去,西进,下南洋,渡东海……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漂泊史。
热门推荐
  • 男孩十七

    男孩十七

    布思?塔金顿(1869~1948),美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品《了不起的安德森家族》(1918)和《艾丽斯?亚当斯》(1921)获普利策小说奖。他的著名小说《彭罗德》和《十七岁》,其主人公曾一时成为像汤姆?索亚一样的轰动形象。《十七岁》生动而不乏幽默地刻画了一个十七岁男孩威廉的生活细节,以及情窦初开时的情感困惑,对青春期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传神,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
  • 快穿宿主是我惹不起的人

    快穿宿主是我惹不起的人

    新书《小甜包宿主又在装》已经开始预收,求收藏,求推荐票。宿主太大佬,是我惹不起的人。那只有撒娇卖萌抱大腿。宁轩的任务是给攻略对象带来幸福。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哎,你追着我不放干什么?我还要回空间奶孩子!霸道帝王:阿宁猫系少年:阿宁······万千人影重叠,皆为一人。“阿宁,过来。”“听说你有后宫佳丽三千?”大臣捂嘴摇头,他们什么都没说。v群:1095830632新书已发预收,求收藏,求推荐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忘川河边钓鱼

    忘川河边钓鱼

    她明明只想投胎啊......怎么就这么难呢!!!怎么就成了冥界的老大了呢?
  • 证道三十三诸天

    证道三十三诸天

    十三岁觉醒,青鸿发现自己的世界已经了无生机,连宇宙中其他大陆也破碎了,青鸿无奈只能再次开天辟地,亲自下场恢复宇宙生机。青鸿觉得道祖也不好当啊,不仅要行劝告教化之责,还要是不是的监督天地,生怕他们给打坏了啊。三清仙祖要和神祖开战了,这谁顶得住啊,怎么劝,人家不要了结因果啊。仙神大战结束后,封神大劫来了。从此神道分流,仙道神仙一脉粉墨登场。仙佛联手,幽冥一部分权柄外漏。青鸿觉得这时候是要给他们一点美妙的回忆,不然这群东西不知天高不高地厚不厚。本文没有太清和玉清打压上清。也没有不要脸的准提和接引。也没有心狠手辣的女娲和阴谋奸诈的天道。
  • 艾枵

    艾枵

    等了十几年,他寻她,却得知她是别人的未婚妻,但他对她说“那又如何,你从认识我的那一刻,就只能是我的”……多年后“阿辰,你为什么总是对我这么好”奡北辰“因为你是我的妻也是我的命,不对你好对谁好”“那……那为什么你对她也这么好!”奡北辰“她是你和我的女儿……”
  •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 重生之前妻要改嫁

    重生之前妻要改嫁

    现代重生文有一种女人,她既没有惊艳的容颜,也没有令人着迷的魔鬼身材,却偏偏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一场穿越,使她重温校园时光!一场盛宴,命运之轮由此开始运转!那个优雅慵懒的危险男人说:“不就是一个瘦弱的女人么,怎么就刀枪不入?”一向冷竣高贵漠视万物的男人说:“她是最了解我的女人!”温和儒雅的韩国男人,“我曾经拥有过她,却没能留住她!”冷酷如同少女偶像的男人,“她是永远高不可攀的女人!”吸引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味道,一种感觉!那种极致的诱惑的确是令人无法抗拒!——————片段一:沈卿冷笑一声,撇了他一眼,下了床,问道:“宗政先生,您不觉得您是在啃嫩草吗?”宗政苍眸中立刻变得清明起来,挑起一边眉问道:“你是说,我是老牛?”片段二:“你的表现,实在不像一个不满20岁的小女生,你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她扭身看向宗政苍,语气轻松的说道:“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借尸还魂?其实很简单,就是我附到了沈卿身上!”宗政苍呆在原地,“借尸还魂”?嗯!这样倒是说的通!不对,哪有这种事?居然敢耍我!他捏紧手指,暗自咬牙!哼!可别落在我手里!片段三:“看这次我们谁胜谁负!”林正扬说的颇有自信。“谁赢倒是不知道,不过我敢肯定不会是你胜!”“哦?这么肯定?”林正扬挑眉。“看结果罢!”沈卿笑得自信。——————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云深不知天将明

    云深不知天将明

    从前,他的眼中光芒万丈,骄人的面庞,舞台的宠儿。连云深都说:"那是他的时代。"帷幕之后,有着深不见底的黑暗,有着状如鬼怪的人心,破碎的是年轻人盛大的傲气,于是,古玩路多了一个书画店和一位沉默的老板。一束微光穿透云层,滤过细密的枝叶,金子般碎了一地光华,映上满地的画稿。"我见惯了闪耀,尝尽了黯淡,如果有神明,你一定是他馈赠于我的鲜亮的光芒。""你看,那云深处,天已将明。"
  • 嫡女仙途

    嫡女仙途

    天罡大陆,修真为尊。他叫君无念,凉国上尊,至高无上的问鼎强者。她叫西陵瑶,候府弃女,灵根被毁的修真废材。他谦谦君子,貌若天人,一身正气,道心坚定。数百年来清心寡欲,只求通天正道;她穿越而来,古灵精怪,一身神力,一肚子坏水儿,几乎都成了他的人生污点。她曾救他于水火,也曾坑他到破产,更是在芸芸众生中一眼就相中了他。于是,她自作主张叫他夫君。于是,他咬牙切齿叫她……女流氓。然而,谦谦君子到底没逃过流氓的手掌心,君无念仰天长叹:罢!罢!既然躲不过,那就收了她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