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0300000002

第2章 前言

2006年2月初,在我四十七岁的时候,人生跌入最低谷。

和我关系最好的弟弟前一年夏天酗酒而亡;我写了一部无人问津的小说,卷入一场商业纠纷,随时处于破产的边缘。

傍晚,我独自一人驱车行驶在蒙大拿的高速公路上,开始思考保险理赔的问题,突然意识到自己死了比活着对家人更有价值。我打算开车朝快车道的桥墩撞过去,路上积雪皑皑,灯光昏暗,没人会怀疑我是自杀。

但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妻儿站在风雪里的画面。我回心转意了。下高速时,我全身不受控制地颤抖。在崩溃的边缘,我低下头,向上帝和全宇宙祷告求助,祈求一个助我超越小我的故事,一个让我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故事。

信不信由你,就是在那天晚上的晚宴上,在蒙大拿博兹曼——偏偏是在那么一个地方,我听到了一个故事的几个片段。这个关于二战的传奇故事从未有人听说过,主人公是位年仅十七岁的意大利少年。

皮诺·莱拉那二战期间为期一年又十一个月的传奇经历,肯定是编造出来的,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否则大家早就应该听说过了。但之后我又得知,六十多年之后,皮诺(意大利语发音皮亚诺)依然健在。他在加利福尼亚的贝弗利山庄和马默斯莱克斯住了大约三十年后回意大利了。

我拨通了皮诺的号码。起初,他并不愿意谈起这段往事。他表示,自己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个懦夫。这只让我更加想追问下去。通了好几次电话之后,皮诺终于答应见我一面,前提是我必须去意大利。

于是,我乘飞机到了意大利,在米兰北部马焦雷湖畔莱萨镇的一栋老宅里,我与皮诺共度了三周的时光。皮诺当时七十九岁,依然高大强壮、潇洒迷人、风趣幽默,但常常也会含糊其辞。听他回忆往事每次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有些事他记忆犹新,听他讲述,仿佛身临其境。有些则浮光掠影,需追根问底,才会水落石出。有些事、有些人他显然有意回避,还有一些似乎根本不敢谈起。在我的不断追问之下,老人只得重拾那些痛苦的岁月,聊到惨绝人寰之处,我们俩常常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

那次去意大利,我还拜访了米兰研究大屠杀历史的专家,采访了天主教神父和意大利抵抗运动成员。我与皮诺造访了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点。我们去阿尔卑斯山登山滑雪,重走当年的逃亡线路;我们去了洛雷托广场,在那里,老人悲痛万分,还好有我及时扶住,他才没有瘫倒在地;我们去了斯福尔扎城堡,在附近的大街上我看到他的脸因痛苦而扭曲;我们还去了他最后一次看见墨索里尼的地方;最后在米兰大教堂外,我们给殉难者点起了蜡烛,我发现他的手一直在颤抖。

从头到尾,我一直亲耳聆听这位老人回忆他人生中那非同凡响的两年时光。他十七岁成人,可到了十八岁就好像一下子老去,人生起起落落,经历过磨难,收获过成功,领会过真爱,也体验过心碎。相较于皮诺那深不可测的年少时光,我的个人烦恼,乃至我的整个人生都显得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了。他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着深刻的洞见,这也赋予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我获得了治愈,还和皮诺成为了挚友。回到家中,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接下来的十年,我利用创作间隙又四次造访意大利,为皮诺的故事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我去了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以色列最大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与教育中心,向那里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我咨询过意大利、德国、美国的历史学家,还在这三国以及英国的战争档案馆中花了几周的时间查阅资料。

为了确证皮诺故事中的各种事件,我竭尽所能寻找幸存的目击者,对他们进行采访。如果目击者多年前就已去世,我则尝试联系他们的后人和友人,这其中就包括英格丽德·布鲁克,那位神秘纳粹将军的女儿,正是因为她的父亲,皮诺的故事才变得如此纠结复杂。

我一直尽可能地尊重从档案馆、采访以及证词中收集来的史料。但我很快发现,由于二战结束之际大量与纳粹有关的文件遭焚毁,有关皮诺个人的过往经历,只残存下来一些零星、散落的书面记录。

整个意大利民族在那次战争之后似乎患上了一种集体失忆症,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市面上出版的书已经是汗牛充栋,讲的要么是诺曼底登陆日,要么是盟军在西欧的军事行动,抑或是其他欧洲人冒着生命危险英勇救援犹太人的故事。然而,在意大利被纳粹占领期间,意大利人如何利用天主教徒修建的地下铁路拯救意籍犹太人的历史,却不曾受到重视。六万盟军士兵为解放意大利献出了生命,十四万意大利人在纳粹占领期间悲惨罹难,然而却几乎找不到意大利反法西斯战争的记载,意大利因而常常习惯性地被历史学家称为“被遗忘的前线”。

这种集体失忆很大程度上是幸免于难的意大利人造成的。一位参与过意大利抵抗的老战士告诉我,“我们当时还年轻,一心想要忘却过去,把那些经历过的痛苦置之脑后。没人谈论意大利二战,也就没人记得这段历史。”

我得知这个故事之时,大量相关文献已被焚毁,人们普遍遗忘了这段往事,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也相继过世,因此在创作情节和对话时,有时能依靠的只有皮诺几十年后的回忆、一些零星散存的证据资料、我在调查中被激发的想象以及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猜测。为了叙事的连贯性,我把一些情节浓缩之后放在一起,又对一些原本断章取义、语焉不详的部分进行了戏剧化处理。

因此,读者即将要读到的不是一部纪实作品,而是历史传记体小说。不过,小说的内容与主人公皮诺·莱拉在1943年6月到1945年5月期间的真实经历紧密相关。

同类推荐
  • 地底奇人(卫斯理珍藏版)

    地底奇人(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一位奇异的盲者主导的一宗大买卖,导致一死一重伤的惨剧。破案的线索竟落在一隻纸摺的猴子上。一名神秘莫测的女郎突袭卫斯理,挑起他寻根问柢的本性。误打误撞下,卫斯理夜探巨宅,发现案件的玄机,就在一位隐世多年的奇人身上……《地底奇人》这个故事,是想写一些中国传统帮会中的奇人,结果,也还是只写成了一个传奇故事。这个故事有它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引出了卫斯理故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白素。
  •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你休想从镜子里认出自己,因为那儿只有个陌生人的影子。”“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西德尼·谢尔顿,在动笔写小说之前曾经是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金牌编剧,多年浸淫于影视圈的他,把自己对好莱坞的深刻体察、对人性的洞见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融为一炉,为读者奉上这惊心动魄、令人唏嘘的故事。横渡大西洋的豪华游轮起航之前,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放映室大门敞开,里面血迹斑斑;百万富翁大卫·肯尼文弃船而去;大明星托比·坦波尔的遗孀痛不欲生。在好莱坞底层挣扎的女演员的辛酸经历,喜剧大明星的悲剧人生……西德尼·谢尔顿以他在好莱坞闯荡多年的经历,写下这部精彩至极又发人深省的作品。
  • 面向大海

    面向大海

    本书是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鸿篇巨制,讲述第一代深圳人的创业发展史,通过魏东晓、杜芳这对小夫妻的创业经过,记录深圳从一座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进程。基建兵魏东晓转业后回到深圳,面对家乡贫穷困窘,乡亲纷纷舍命逃港的现状,下决心寻找出路,要“过上好日子”。凭着自己脑子灵活、敢拼敢干,魏东晓被市领导点名招进市委办公室,成为书记、市长的左膀右臂,并因此进入到深圳改革开放的核心阵营。国家调配两万基建兵支援深圳建设,魏东晓白天上班,晚上在工地上跟基建兵一起加班加点赶工,吃苦受累却乐得其中。市场经济的洗礼,让魏东晓无意仕途,他停薪留职,潜心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创开办了万为通讯公司,既代理国际品牌,也开发自主产品,渐渐在国际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万为通讯在他的苦心孤诣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产品标准入围国际5G行业标准,魏东晓也成为享誉中外的万为集团董事长。
  • 蚀骨伤婚

    蚀骨伤婚

    她的人生在遇见他之前简单的就像一张白纸,家人的呵护和对康哥哥的思念是她赖以度日的精神支柱。可是,康哥哥还没有回来,妈妈却病入膏肓了。 他是在她的世界暗无天日之时闯进来的魔鬼,他惩罚她的不忠,撕裂她的尊严,折磨她,最后,爱上她整个人!
  • 身背怒神的男人

    身背怒神的男人

    一个穿戴像印度妇女的年轻女人,背着柳条筐,在田间的小埂上行走,筐内装满青草女人的样子似印度人,又像是西藏阿里的人。她会说印度语,也会说阿里藏话。她的身后跟着一条小花狗,看小花狗的样子有两岁,耳朵坚得像猎狗,身毛短,但决不是毛长头大身子也大的藏獒类型的狗。狗很聪明,镇子上的人都喜欢这条狗,人们都叫它“先知”。去年家里的奶牛被强盗杀死在野地里,小花狗不停地“汪汪”叫,咬着男主人的袍子下摆,把男主人带到强盗们杀过牛的现场。当然,此案并没有破,但男主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刮来一阵轻风,小花狗闻了闻,突然“汪汪”地叫起来。咬着年轻女人的裙下摆,不让走,年轻女人只好停下来。
热门推荐
  •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1V1宠文(女扮男装)穿进一本书里已经够惨的了,没想到还要过着女扮男装的生活去打仗,好吧,这都不是事。但是,你个男配不去追女主,天天跟在我一炮灰后面是想要干嘛?某男配:“九弟,这温泉尚好,与为兄一起沐浴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一起抵足而眠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为兄也想要抱”某女大吼:“你还说你不是断袖?”某男配微微一笑:“我当然不是,我只是喜欢你。”
  •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狙击手:精确与生命的绝地反击

    通常情况下,狙击手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过完整正规狙击训练的具有正规编制的狙击手,另一类则是在战时临时挑选的枪法准确的射手。一名狙击手除了要枪法精准之外,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当狙击手一登上战争的舞台,就仿佛是立于探照灯背后的人,他们能看到别人,而别人也知道他们的存在,却永远都不知道该如何从光明背后找到他们。无论是一战、二战,还是局部战争,或者是今天的各个战场,都有狙击手的存在,甚至一些军事专家都认为,狙击手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成为主旋律。
  • 我说过要护你的

    我说过要护你的

    “我说过要护你的……”“是的,你说过,可你做到了吗?以前你做不到,现在又何必再说呢?”……在别人的眼里都觉得历濯辰傻了,明明是顾籽釉先不要的他的,但是他回来的第一时间却是苦苦缠着顾籽釉。可是,只有历濯辰知道,三年前是他先放手的。……以前,历濯辰总是会陪着顾籽釉看海;现在,他只能站在她身后看她看海。后来,他发誓会把她找回来,放在自己身边。【历濯辰是个可凶可奶的小奶狗!!!】
  • 绝地求生之一把禽兽狙

    绝地求生之一把禽兽狙

    不要跟我说什么跳机场,什么垂直下落,什么开车绕房转两圈,老夫吃鸡就一个字,刚!给我一把98k,便可屠戮整个战场!管你是不是全程毒边,死守楼房,墙角阴人,毒中补血,麦田伏地,专门拉死人箱的老硬币,对不起,碰到我,死是必须死的,你想好怎么死了吗?
  • 龙麟纪1猎魔使者

    龙麟纪1猎魔使者

    未来遥不可及,奈何争取趋势。每个人都带着注定的命运,去违抗这个世界最大的秘密……
  • 再来一次,是你

    再来一次,是你

    她出身农村,却拥有逆天的经商头脑。婚礼之上,她一身黑裙狂笑而入,血染新人纯白无暇的婚纱!却不曾想,灿烂而悲壮的死亡背后,一朝重生回十八岁芳华,她傲笑如盛开的罂粟花——所有负过她的人,她必将以百倍的奉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昭四海为君故

    七昭四海为君故

    六界一时战乱纷纷,神族神兽一夕之间了无音讯,消失万年的道虚圣上突然出现,并称六界之外另有其人,并指明神族神女洛清亦与尚未于五界合体的人界中人“白玄黎”一同前往六界各地寻找“七时魂”。与此同时,无遇海屡发奇事……千年前的恩怨随之携来……洛清亦与六圣“林七”的关系也引人深思……
  • 李嘉诚做人经商处世的大智慧

    李嘉诚做人经商处世的大智慧

    李嘉诚,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一位关心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捐献巨资发展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爱国商人,他的名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容斋随笔》共《五笔》,七十四卷,一千二百二十则。据作者自述,该书写作时问历经近三十年。其内容丰富,涉及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及领域广泛的著作;它议论精辟,评论恰当,历来受到世人的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对于后世研究发展意义重大。
  • 三舅

    三舅

    1977年的冬天,我和母亲回老家蒲草去奔丧。那一年我九岁。三舅四十七,死了。米镇离蒲草五十里,那时没车,想去姥姥家一律都是步行。记得那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就和母亲从家里出来了,踩着积雪,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随着脚踩雪的咯吱声和雪灌进鞋里的冰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农村日子的艰辛。一路上母亲没话可说,绷着脸,脚步是急促的,也不顾及我的快慢,赶火车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我时不时地要跑上几步,撵上她,问啥时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