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6500000001

第1章 代序 思想家歌德

导言

思想与思想家

人何以能成为万物之灵长?人靠什么区别于其他生物?

有回答曰:人有语言。其实,照我看,语言只是思想的载体;因此,归根结底,人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生物靠的是思想。

还有一个回答是:人会制造工具。其实,要制造工具,首先得需要使用工具以及有如何制造工具的想法,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因此,归根结底,能制造工具的人之优越于其他生物靠的仍然是思想。

从古至今,是思想的萌生、演变、深化、提高,促进了人类本身从原始到现代的不断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正如人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生物靠的是思想,人本身也以思想而有高低、善恶和贵贱之分:思想高尚、博大、深刻者多为人类的精英和社会的栋梁;思想平庸、低下、浅薄者则组成碌碌终日的芸芸众生。前者即人类精英和社会栋梁,他们往往都是以自己卓越、超前的思想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者乃至思想家。

世间表现人本身形象的雕塑作品不计其数,但最感动我们、获得全世界最广泛认同的只有一件,那就是罗丹的“思想者”,因为它表现了人的本质,表现了人的伟大和人的痛苦,一句话,表现了我们人类自己。歌德伟大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老博士浮士德也自始至终是一位思想者,也始终在痛苦地思索着带有普遍意义的宇宙和人生的大问题,可以视为人类的一位杰出代表,因此他的痛苦、他的思索、他的追求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因此诗剧本身便成为世界文学旷世不朽的经典杰作。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也一样因为其高贵、博大、深邃的思想而响彻寰宇,万代流传……

不同领域出类拔萃、领袖群伦的人物,都以杰出的成就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都可能是自己领域的思想家,即部门思想家,如政治领域的政治思想家,文艺领域的文艺思想家,军事领域的军事思想家,科学领域的科学思想家,等等。相对而言,还有一些专门以思考宇宙、人生带有普遍和本原意义的问题即宇宙观和世界观问题为职志的思想家,他们便是职业的哲学家。为便于区分,后者即职业思想家或哲学家,又叫元哲学家,前者即部门思想家又叫部门哲学家。

“最伟大的德国人”与“歌德时代”

古往今来,德意志民族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大哲人和大思想家,因此是举世公认的最善于思索的民族。恩格斯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原因当不只在歌德写过《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的烦恼》等不朽杰作,开创了德语文学的新纪元,更多地还应该在于这位文学家有着杰出、非凡、博大而超前的思想,在于他的思想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最伟大的德国人”这个称号,非伟大的思想家莫属!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只有熟悉德国民族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哲学方面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诗人歌德的伟大,并且讲:“歌德只是直接地——在那种意义上当然是‘预言式地’——陈述的事物,在德国现代哲学中都得了发展和论证”。[1]这就是说,歌德不只是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人,只不过他陈述事物的方式并非一般哲学家通常使用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而用了文学家的形象思维,仰仗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情节,也即恩格斯所谓“直接地”、“预言式地”罢了。

反过来,我们当然也不妨讲,歌德正因为是伟大的哲人和思想家,才成了真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才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光照古今的巨星。纵观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全部历史,能像歌德似的同时称得上伟大思想家者确乎没有几人。须知文学家歌德不仅仅是一位部门哲学家,还是一位元哲学家。尽管歌德没有像康德、黑格尔们似的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写出一部完整的哲学论著,他却以自己富含哲理的作品乃至言行影响了不只一个时代。特别是由他的一系列作品表现的浮士德精神,更集中体现了整个西方的精神亦即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

就因为有歌德——当然也包括席勒、贝多芬、康德、黑格尔——等一批德意志民族的大思想家和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维系着,一次次遭受分裂、身处逆境甚至绝境的德国才得以重新统一,重新奋起,重新跻身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德国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年代,所有德国人的心目中仍只有一个歌德;歌德曾长期生活、创作和思考的魏玛,仍被视为整个民族的文化圣地;在德国什么都一分为二的情况下,唯歌德协会仍然只有魏玛的一个,仍然保持着统一。也就难怪,当代德国权威的歌德研究家K.R.曼德尔科夫要说,歌德“已成为德意志民族同一性的隐蔽中心”[2]。这一显示了思想和精神强大威力的事实,我们也不妨看作恩格斯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重要注脚。

至于“歌德时代”(Goethezeit)这个流行于二十世纪的术语和提法[3],系另一位德国权威歌德研究家H.A.可尔夫所创造。它大致包括1770年至1830年这半个多世纪,几乎涵盖了德国文学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运动,也就是歌德创作与思维能力最活跃、最旺盛的二十一岁至八十一岁这个时期。可尔夫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多达五卷的巨著《歌德时代的精神》[4],为“歌德时代”一说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阐明了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不过,可尔夫这个“歌德时代”的提法并非完全无所承袭的首创:早在一百年前,同为大诗人和大思想家的海涅就说过,歌德的逝世标志着“一个艺术时代的终结”;从一定意义上讲,可尔夫是发挥了海涅的思想,并进行了系统的提高和总结。

还有,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一文中,对歌德生活和创作的那个时代所做的精彩、准确的描绘和论述,可以讲也为其定了性,“歌德时代”这个名称已经呼之欲出。我国杰出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歌德谈话录》的译后记里引述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就频频地、醒目地使用了“歌德时代”这个提法和术语。[5]

如此用一个人的名字称呼整整一个时代,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恐怕都不多见;要有,也多半限于极少数曾经影响时代历史进程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像君王或领袖之类。歌德身为文化人却享此殊荣——完全与他曾经担任魏玛大公国的首相一职无关——,这本身便证明了他超凡出众、非同一般的杰出和伟大;而歌德作为进行精神创造的诗人和作家,当然主要是思想的杰出和伟大。

对于这个时代,恩格斯著名的定性是: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6];德国“这个最屈辱的对外依赖时期,正是文学和哲学领域最辉煌的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最兴盛的时期”[7]。此时在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天幕上,真可谓华光万道,星汉灿烂: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文学家莱辛、赫尔德、席勒、荷尔德林、E.T.A.霍夫曼、海涅,音乐家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以及语言学家兼教育家威廉·洪堡等,都已在原本幽暗的德意志苍穹冉冉升起,都是围绕在俨如北斗的歌德前后左右的巨星。

类似歌德时代这样思想文化昌明、鼎盛的时代,即使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8]能成为这样一个时代的中心、全面体现其精神者,显然不会仅是一位作家或诗人,虽然仅仅作为诗人和作家的歌德也已十分伟大,而必须有更宽广的精神活动领域和更巨大深远的社会影响,必须是一位视野开阔、头脑敏锐的思想家和文化巨擘。歌德正是这样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巨擘。

综上所述,歌德之所以被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之所以被视为德意志精神的化身,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无形纽带,他的名字之所以被用来称呼德国思想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代,笔者以为主要因为他是德意志民族一位空前博大、深刻而且超前的思想家。

歌德思想概说

歌德思想的构成、核心和载体

考察歌德思想的内涵,审视它的特质,我们首先感到惊讶的是它的无比渊博和丰富。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解说歌德的思想,有学者写了一部径直题名为《歌德思想》的专著。[9]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的德国古典美学部分,依次介绍了康德、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论述歌德的一章,便称歌德那多达143卷的全集乃是“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丰富和极珍贵的宝库”,“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10]。其实,歌德待发掘的何只是美学思想,还有涉及面更加广泛和更加丰富多彩的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以及社会伦理学,还有其他许许多多方面的精辟思想。也就难怪,年轻的郭沫若要对歌德的“博学而无以成名”发出感慨,说“他有他的哲学,有他的伦理,有他的教育学,他是德国文化上的大支柱,他是近代文艺的先河……”[11]

前面说过,思想家歌德不只是某一两个领域的部门哲学家,也是一位元哲学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歌德丰富、博大、深刻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为属于自然哲学范畴的进化论思想,它的形成是歌德长期观察自然和从事多项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一为属于社会哲学范畴的人道主义思想,它的形成不但有赖歌德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更源于他对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传统的继承。

进化论和人道主义,不但决定了歌德元哲学思想即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性质,也支配着他所有的部门哲学思想:进化论思想,明显支配着他的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人道主义思想,强烈影响着他的社会政治哲学乃至伦理学和美学思想。

歌德的思想确实异乎寻常地渊博、丰富,为方便计,笔者以为可将他卷帙浩繁、内容驳杂、多达143卷的作品[12]视为其主要载体,并做以下的大致分类:

第一类,文学创作。

歌德以作家和诗人名世,表达思想并受到重视的首先自然是文学创作。歌德一生辛勤写作六十余载,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游记、自传等体裁样式全都采用过,作品数量极其惊人。这些作品,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和《威廉·迈斯特》,以及《普罗米修斯》、《神性》、《幸福的渴望》等抒情诗,都富含深邃的哲理。单单一部《浮士德》,两个多世纪来便让一代代学者潜心研究、发掘,出版了无数的专著和文章。[13]还有《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我们过去只强调了它的社会批判意义和反封建精神,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内容即它丰富的人生哲学和自然哲学。又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这两部长篇小说,和《浮士德》一样也表现了积极有为的人生观;第二部中那个奇特的“教育省”,更形象地展示了歌德崇尚实践的教育主张和人生理想。在歌德晚年完成的《西东合集》里,像著名的《幸福的渴望》似的哲理诗比比皆是;甚至连一些爱情诗例如那首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重逢》,其哲理蕴涵同样异常地深刻,异常地丰富。[14]

第二类,自然科学著作。

歌德全集中这类著作与文学作品一样数量可观,也包含着丰富、深刻乃至超前的哲学思想,迄今却几乎完全为我们的研究和译介所忽视了。为说明歌德这类著作的重要,只须看一个事实:是歌德在研究动物植物生成演进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形变(Metemor-phose)和类型(Typus)这两个重要思想,创造了这两个术语,并将形态学或形变论(Morphologie)这个学科名称引进了科学史中。歌德的植物形态学和动物形态学著作里提出和阐发的思想,不仅使他成了19世纪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先驱,还为斯本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这部20世纪初的文化哲学巨著提供了方法论基础[15]。

除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包括骨骼学和解剖学)建树卓著,歌德还研究过数学、地质学、矿物学、光学、化学、颜色学,在相关著作中都不乏独到、深刻的思想。即使他有的学说本身——如其企图推翻牛顿理论的《颜色学》——事实证明并不正确,却并非全无价值,相反仍处处闪烁着思想的光彩和智慧的火花。

歌德一生醉心科学实验和研究,十分看重自己在这方面的作为,认为文学和科学两者同样需要人的创造性,对于历史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1816年至1817年间,为弄清自己的植物形变论著作在学术界的接受情况,他在搜集整理材料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地方的人愿意承认,科学与文学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人们忘记了,科学原本就发展自文学……”[16]歌德这一独到、深刻的思想,也证明歌德是一位超凡脱俗的文艺美学家兼自然哲学家。

还值得一提的是,文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歌德身上真正得到了实现。一方面,他的不少文学作品直接以自然科学为题材。例如,在论著《颜色学》里穿插了不少诗歌;他有一首哀歌(Elegie)题名就叫《植物的形变》,等等。再如大家熟悉的小说《亲和力》的书名和情节,都是以当时的化学发现为背景构建起来的;不了解这个背景,便很难真正读懂这部小说。特别是《浮士德》的故事,更糅合进了当时有关生命起源和地壳形成的科学论争,自然哲学和宇宙哲学思想更是深刻、丰富到了极点。

歌德研究自然科学不但有多部专著存世,不但影响、促进和渗透进了他的文学创作,也可以说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自然哲学体系。如前所述这个体系有一个中心,就是他重视实践、变化和发展的进化论思想。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歌德并非关起门来潜心于个人的研究和著述,而是同时积极参与科学和社会实践,尤其关心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晚年对诸如修建巴拿马运河、多瑙-莱茵运河以及苏伊士运河等等世纪工程,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三类,谈话、书信、格言、警句。

除了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著作,歌德思想的这第三类载体同样数量可观和重要,其中最著名、影响也最大的是艾克曼辑录编撰的《歌德谈话录》,以及《歌德席勒文学书简》。作为作家,歌德也特别喜欢写作警句、格言、赠辞,例如独立成篇的《威尼斯警句》和《格言与反思》(Maximeund Reflesionen),以及在《亲和力》和《漫游时代》中以“日记摘抄”、“观感”形式出现的警句等等。这一类载体不但同样富含伟大深刻的思想,而且往往还表现得更加地直接、集中和突出、鲜明,可以讲浓缩、结晶着思想家歌德的大量智慧。对于博大浩瀚的歌德思想而言,这第三类载体显得数量较小,看似不怎么起眼,但对我们研究者来说,至少与歌德的前两类作品一样不可忽视。

对于歌德著作中的文学作品、自然科学著作和谈话、书信、格言、警句这三类文字,前面只不过挂一漏万地举例作了说明,由此已可看出歌德的思想有多么渊博和丰富。

歌德思想的特质

要称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光是思想渊博、丰富,似乎还嫌不够。仅用上面举的例子,特别是用《普罗米修斯》、《神性》、《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等作品所表现和蕴涵的思想、精神,已可以说明歌德思想的另外一些特质,即它非同一般的高尚、博大和超前。

不是吗,他上述代表作的主人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胸怀宽广的思想者,都有着思想家的禀赋,同样也经受着思想者的痛苦和磨难。维特的烦恼、浮士德的苦闷,不就是思想者典型的烦恼和苦闷;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迈斯特的“观感”,不就是发出声音的思想?

上述这些作品,都鲜明地表现了歌德一贯视人类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人的尊严和广大民众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类意识。那个敢于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人,希望人们和他一样“去受苦,去哭泣,去创造,去欢乐”但却不尊敬神灵的普罗米修斯,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自尊自强的人生哲学,不堪为我们人类的榜样?《神性》中那个高贵、善良、乐于助人,并且能分是非、辨善恶和治病救命的单数的“人”(der Mensch),显然是思想家歌德头脑中理想的人类,不值得今天现实的人类效仿吗?还有那位为追求人生真谛上天入地、九死不悔、自强不息、立志为千百万人开拓自由幸福疆土的浮士德博士,更堪称胸怀博大的人文主义者的化身,是歌德的“高贵、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类的典范!

一句话,这些作品和人物所体现的歌德思想,完全当得起高尚、博大这样的赞语。

再看看歌德思想的超前。

和他的自然哲学思想以进化和实践为核心一样,如前所述,歌德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也有一个核心,那就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一脉相传的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到了歌德这儿,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发扬光大,人的含义从个人主义的“小我”扩展为了千百万人的“大我”,扩展为了整个人类。歌德正因为富有高尚、博大的人道精神和鲜明、强烈的人类意识,所以胸怀特别宽广,眼光特别超前,思想往往突破地域、民族、宗教、国家的界线和时代的束缚,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类和世界共同的问题。[17]正因此,歌德思想也具有世界的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并且能冲破时光的阻隔历久常新,具有即使在今天仍富有意义的超前性质。

为说明歌德思想的超前性和现实意义,下面就以他著名的“世界文学”构想做一个个案分析。

“世界文学”构想与“全球化”

由歌德塑造的“世界文学”这个词,具有内涵丰富、深刻、超前等一系列品质,是歌德思想一个典型而集中的体现。照我看它不仅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是歌德文学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这位大诗人和大思想家积极进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世界观,乃是他视人类世界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意识和世界意识的结晶和升华,其高瞻远瞩的超前性尤其值得重视。

还在马克思恩格斯于《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一种世界的文学”[18]之前二十年的1827年,“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一词就已出现在歌德的口中和笔下;在我们中国最为人熟知和称道的,自然是当年1月31日他与艾克曼的谈话,因为话题是由歌德正在阅读的《好逑传》这部明代小说引起的。[19]

此一与艾克曼的谈话,远非歌德论及世界文学这个当时尚属崭新概念的唯一一次,也不是最早或最后的一次。在此之前,在他自己办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的第六卷第一期中,歌德就曾写道:“……我坚信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而在未来的世界文学中,将为我们德国人保留一个十分光荣的席位……”[20]随后,在1827年1月27日给友人施特莱克福斯的信中,歌德又写道:“我深信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学,深信所有的民族都心向往之,并因此而做着可喜的努力,德国人能够和应该做出最多的贡献,在这个伟大的聚合过程中,他们将会发挥卓越的作用。”[21]如此等等的事实,说明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在歌德并非偶然提了出来,而是经过长期、深入的思索,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相当系统的思想。[22]

那么,为什么歌德,或者说恰恰是歌德,首先产生和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伟大思想呢?

客观条件略而不论,只讲歌德个人的主观原因。简言之,就是他有着思想家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胸怀,超前的眼光,就在于他不是站在狭隘的德国人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而是胸怀着全人类和全世界。他说过:“作为一个人和一个公民,诗人会爱自己的祖国。然而,他在其中施展诗才和进行创造的祖国,却是善、高尚和美。”他还讲:“广阔的世界,不管它何等辽阔,终究不过是一个扩大了的祖国。”[23]所以他格外关注和重视诸如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以及建造第一台机车这类对整个世界历史进程有积极影响的大事,而对自己国家反对拿破仑的所谓解放战争一点不感兴趣。正因此,歌德虽然生活在分裂落后的德国,困居于小小的魏玛城,目光却能超越德国乃至欧洲的界线,密切关注着全人类的发展进步,并且实际参加因为人类的进步而开始的那个“伟大的聚合过程”——由民族的文学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世界文学的过程。总之,诗人歌德乃是一个以全人类为同胞、以世界为祖国的胸怀博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事实上的世界公民,同时又是一位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诗人和思想家。这,就是他产生世界文学这一光辉思想的世界观基础,亦即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所以,对歌德来讲,产生关于“世界文学”的思想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写到此,我们自然会进一步问,歌德心目中的“世界文学”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呢?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听听歌德自己的回答吧。

1827年,他在《德国的小说》一文中写道:“既让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民族保持自己的特点,同时又坚信只有属于全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这样,就准保能实现真正的普遍容忍。”第二年,在《艺术与古代》杂志第六卷第二期,他又写道:“这些杂志正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将最有力地促进一种我们希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的诞生。只是我们得重申一点:这儿讲的世界文学,并不意味着要求各民族的思想变得一致起来,而只是希望他们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即使不能相亲相爱,也至少得学会相互容忍。”到了1830年,歌德已八十高龄,关于世界的文学思想仍萦绕在的他心中。在为卡莱尔的《席勒生平》一书写的序言里,他又道:“好长时期以来我们就在谈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而且不无道理:须知各民族在那些可怕的战争中受到相互震动以后,又回复到了孤立独处状态,会察觉到自己新认识和吸收了一些陌生的东西,在这儿那儿感到了一些迄今尚不知道的精神需要。由此便产生出睦邻的感情,使他们突破过去的相互隔绝状态,代之以渐渐出现的精神要求,希望也被接纳进那或多或少是自由的精神交流中去。”

歌德对世界文学这个概念的解说,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首先,歌德认为“人类取得进步”,“世界和人的生活前景更加广阔”,乃是世界文学得以产生的原因;这与《共产党宣言》把世界市场的形成看作出现“世界的文学”的前提,基本精神一致。

其次,歌德认为世界文学形成的最起码条件和最重要结果,就是实现各民族之间普遍的容忍。为此,各民族应通过包括文学交流在内的精神交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歌德这种以容忍为基本内容的世界文学思想,是一种热爱人类、热爱和平的真诚情感在文学观中的反映。它发展了歌德与席勒过去提出的以美育改造人性的理想,将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不同宗教和教派之间的宽容,扩展为了各民族之间的宽容或者说容忍。

再次,歌德坚信,“只有属于全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也就是说,文学——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应该为人类服务,被人类所理解和接受。文学的历史证明,这是一个真理。正由于各民族都贡献出了数量不等的这样的作品,世界文学在今天早已成为现实。歌德之所以能写出《浮士德》这样的不朽杰作,之所以能成为各国人民共同景仰的世界大文豪,正由于他有着为全人类而写的明确意识。因此,歌德心目中的世界文学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它不仅仅属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和全世界。所以他深信,“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但是与此同时,歌德又讲要“让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民族保持自己的特点”,讲世界文学“并不意味着要求各民族思想变得一致”——这就是歌德对世界文学解说的第四层意思。作为一位德国作家,歌德不只一次强调“在未来的世界文学中,将为我们德国人保留一个十分光荣的席位”。正因此在创作实践中,他一方面努力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的优点,奉行“拿来主义”,但同时却不放弃自己的传统;他创作的《西东合集》也罢,《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也罢,其基调仍然是西方的,德国的,歌德的。他的浮士德,这位人类杰出的代表,仍然是一个德国男子。总而言之,歌德有关世界文学的思想以及实践,都绝无抹煞民族特点和否定历史传统的意思。

整个看来,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思想,既富于博大、积极、进步、乐观的人文精神,也充满深邃、超前的辩证精神。[24]

歌德在差不多180年前形成的世界文学构想,已有了近乎于文学、文化领域中的“全球化”思维;他就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诸如为迎接“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而力主各民族之间“实现真正的普遍容忍”,认为民族仇恨乃是“文化水平”低下的产物,希望“让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民族保持自己的特点”,亦即在正视全球化、强调世界性的同时仍尊重和保持多样性等等,不只其超前性质不说自明,而且对我们思考当今引发了诸多困惑和矛盾的所谓“全球化”问题,仍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歌德大胆而超前的思想不胜枚举。在自然科学领域,除了他那曾经引领时代潮流的形变理论,他在《浮士德》中对Homoculus(人造人)的描写更可谓有趣而惊人,因为不只让人想到我们今天的试管婴儿,而且在德国已有学者把它与基因工程和克隆人的论争联系了起来。[25]至于在社会和家庭伦理方面,小说《亲和力》表现的婚姻、恋爱观,在十九世纪初超前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而在今天的西方乃至我们这里却正好时兴。

结语

在人类社会产生的思想家中,歌德无疑占有一个独特而显眼的位置。他思想的卓越、深刻,堪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媲美;他的胸怀博大、高瞻远瞩,却几乎无人可及。中外古今,像歌德似的兼为大作家和大思想家者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讲只有一个,正如“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恩格斯语)只有一个一样。

由此想到百年来我国包括我本人的歌德译介和研究,主要还只着眼于歌德的文学创作,忽略了他留给我们的更加丰富、巨大的思想遗产。因此我们仅仅把歌德看成一位作家和诗人而忽略了他是伟大的思想家,这使我们见木不见林,使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仍停留在作家生平及其作品文本的局部和表面,而没有深入他思想家的本质做总体精神的把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在此情况下,比较全面、深入地做思想家歌德这个题目的研究,笔者以为在今天便有了迫切的补课意义。

同类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
  •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人生中这四样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至两宋,神韵兼备,名家辈出,于是各种选本层出不穷。《宋词三百首》为上彊村民选编,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原是为子侄觅句诵习的蒙学读物,兼收各流派之名篇,共收录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是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宋词选本。本版《宋词三百首》以上彊村民所编之作为底本,详加注释,并做细致赏析,同时辑录陈廷焯、唐圭璋等历代名家的点评,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 雀舌黄杨

    雀舌黄杨

    作者以“黄杨村”作为书写和考察对象,通过对一系列小人物生活和精神的深刻剖析,来反映当下农村的社会现状。
热门推荐
  • 系统逼你谈恋爱

    系统逼你谈恋爱

    新文已发:《小可爱又软又甜》[萌系女主vs大尾巴狼]#当你可以被满足任意一要求,你会选择完成什么心愿?#
  • 我们真不是天灾

    我们真不是天灾

    三千万玩家惨遭游戏劫持,身在异界,危在旦夕,急需拯救...“兄弟,让让,这些野生土著是我们的。”“哟呵,你们远征的人现在比雪花还飘啊,我们就抢了怎么滴!”“瞧这小暴脾气,青岛不倒你不倒是吧,给我盘他!”林北:得给他们安排点正能量的任务才行,那些土著领主已经有意见了,再这样下去红莲大人要找我谈话啦。客服听妖:治标难治本呀,要不我们把有意见的领主解决了吧...林北:这样好吗,大家都是歃过血结过盟的,总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客服听妖:他们好像在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林北:这个月的进本名单给我看看。我们是谁?玩家:天征军团!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玩家:成为天灾!林北:...某托:推翻天道统治,解放山之海陆!玩家:解放山之海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雪人不见了

    雪人不见了

    这首《雪人不见了》在充满童趣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感受属于冬天的快乐!爸爸妈妈还可以让孩子一起来思考下“雪人为什么不见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雪人只有手,没有脚,让他怎么跑,雪人只怕太阳照,太阳一出雪就消,雪人不会喊呀不会叫呀,太阳出来它就自己融化掉,雪人原来不坚牢,只怕太阳照,太阳一出雪就消,雪人不见了,雪人怎么不见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封神之后世书

    封神之后世书

    鸿钧一道传三友,三友立得三教难,人教掌管人间事,阐教难把神仙瞒,截教不论何等人,皆入吾教传法然。西方也是得道几万年,修得真果在池边,功德至在人心上,不劝神来不劝仙。
  •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喜欢你的同时,刚好你也喜欢我。超人气作家木浮生五年畅销口碑代表作。初见时,她是考生,他是巡考员,因一场乌龙的作弊案,她被他抓了个正着;再见时,她是课代表,他是代课教师,因一个发不出的弹音,她被他留下单独辅导。从此,“慕承和”三个字,成为她平淡无奇生活的转折点。原以为他是她的意外惊喜,殊不知她才是他灰暗生活里的一抹亮色。“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Роза?”“玫瑰?”
  • 网吧诡事

    网吧诡事

    网吧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东西,你肯定也听说过网吧猝死、网吧生孩子等关键新闻词。我是一名网管,我用我亲身经历为大家讲述死亡背后更恐怖的真相,记住,网吧里有些机子可不是给活人坐的……
  • 提纲释义

    提纲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