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800000005

第5章 雨中送给诗人的礼物

——苏金伞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

端午节那天,我在郑州火车站。候车大厅里人非常多,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坐下等车回北京。离开车时间还早,正好书包里有苏金伞的小女儿刚刚送我的一本《苏金伞诗文集》。书很厚,苏金伞先生一辈子的作品,都集中在这里了。

苏金伞是河南最负盛名的老诗人,他的诗,我一直都喜欢看。最早读他的诗,已经忘记是在什么时候了,记得题目叫作《汗褂》,这个叫法,在我的老家也这么叫,我母亲从老家来北京很多年,一直改不掉这种叫法,总会对我说:“赶紧的,把那个汗褂换上!”所以,一看题目就觉得亲切,便忘不了。忘不了的,还有那像汗褂洗得掉了颜色一样朴素至极的诗句:“汗褂烂了,改给孩子穿;又烂了,改作尿布。最后撕成铺衬,垫在脚下,一直踏得不成一条线……”

赶紧从书中先找到这首诗,像找到了多年未见的那件汗褂。跳跃在纸页间的那一行行诗句,映射着苏先生熟悉的身影,映衬着逝去的岁月,才忽然想到,今年,苏金伞先生去世整整二十年了,日子过得这样快!心里一下子有些莫名的感喟,不知是为什么——为苏先生?为诗?还是为自己?

苏金伞先生是1997年去世的。真正的诗人是寂寞的。苏金伞先生的去世是很寂寞的,只是在当地的报纸上和北京上海几家有关文学的报刊上发了个简短的消息。记得那时当地的领导忙于开别的会议,没有参加他的追悼会,有文人愤愤不平,给当地的领导写了一封信,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们,讲到艾青逝世时国家领导人还送了花圈,苏金伞是和艾青齐名的老诗人呀,他不仅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诗坛的一株枝繁叶茂的老树。

这些话是没有错的。作为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是和艾青齐名的。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写诗,一直写到九十岁的高龄,仍然没有放下他的笔。一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他逝世前一年年底的第12期《人民文学》上,他还发表了《四月诗稿》,那是他写的最后的诗了。

我在书中又找到《四月诗稿》,这是一组诗,一共五首,第一首《黄和平》,写的是一种叫作黄和平的月季:“花瓣像黄莺的羽毛一样黄,似鼓动着翅膀跃跃欲飞,我仿佛听见了黄莺的啼叫声,使我想起少年时,我坐在屋里读唐诗,黄莺在屋外高声啼叫,它的叫声压住了我的读书声。现在黄莺仍站在窗台上歌唱着,可我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写着诗,月季花肯定是不败落的了。”很难想象这样美好的诗句是出自九十岁老人之手,轻盈而年轻,如黄莺一样在枝头在花间在诗人的心头跳跃。“月季花肯定是不败落的”,说得多好。有诗,月季花就肯定不会败落。这是只有诗人的眼前才会浮现的情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苏金伞先生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临终之际他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对他的大女儿说,他要写一首香港回归的诗,他都已经想好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是真正意义上将诗和生命和时代融为一体的诗人。他曾经有一首诗,名字叫作《我的诗跟爆竹一样响着》,实际上,在他一辈子漫长的岁月里,他的诗都是这样跟爆竹一样响着。可以这样说,在目前中国所有的诗人中,除了汪静之等仅有的几位写了那样漫长岁月的诗,恐怕就要数他了;而坚持到九十一岁的高龄将诗写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的诗人,恐怕只有他了。苏金伞是我们全国诗坛和文化的财富。这话一点儿不为过。

在一个不是诗的时代,诗集却泛滥,这在当今中国诗坛实在是一个颇为滑稽的景观。只要有钱,似乎谁都可以出版诗集,而且能出版得精装堂皇,诗集可以成为某些老板手臂上挽着的“小蜜”,或官员晚礼服上点缀的花朵。苏金伞没有这份福气。虽然,在20年代,他就写过《拟拟曲》、30年代就写过为抗战呐喊的《我们不能逃走》、40年代又写过《无弦琴》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曾获得朱自清、叶圣陶、闻一多等人的好评。在现当代中国诗歌史上,谁也不敢小觑而轻易地将他迈过。

我在书中翻到了这几首诗重读。《我们不能逃走》里的诗句:“我们不能逃走,不能离开我们的乡村。门前的槐树有祖父的指纹,那是他亲手栽种的……”还是让我感动,好诗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没有落上时间的尘埃。但是,只因为这首诗当年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这样一条原因,苏金伞被打成右派,落难发配到大别山深处。

我又找到我特别喜欢读的他的那首诗《雪和夜一般深》。那是刚刚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80年代初的作品,我是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读到的。记忆中的诗句,和记忆中的人一样深刻。“雪,跟夜一般深,跟夜一般寂静。雪,埋住了通往红薯窖的脚印。埋住了窗台上扑簌着的小风。雪落在院子里带荚的棉柴上。落在干了叶子的苞谷秆上,发出屑碎的似有似无的声音,只有在梦里才能听清……”读这样的诗,总能让我的心有所动。我曾想,在经历了命运的拨弄和时代的动荡之后,他没有像有的诗人那样愤怒亢奋、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而是一肩行李尘中老,半世琵琶马上弹的沧桑饱尝之后,归于跟夜一样深跟雪一样静的心境之中,不是哪一位诗人都能够做到的。这样质朴的诗句如他人一样,他的老友、诗人牛汉先生在他诗文集总序中说:“我读金伞一生的创作,最欣赏他30年代和80年代的诗,还有他晚年的‘近作’。它们真正显示和到达了经一生的沉淀而完成的人格塑造。这里说的沉淀,正是真正的超越和升华。”这是诗的也是人生的超越和升华,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这份幸运。

但是,有了这份幸运又能如何呢?徒有好诗是无用的!如他一样的声望和资历,在有的人手里可以成为身价的筹码、进阶的梯子,在他那里却成了无用的别名。他一辈子只出版过6本诗集,198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苏金伞诗选》,十年后1993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苏金伞新作选》,到1997年去世,再无法出版新书。原因很简单,经济和诗展开肉搏战,诗只能落荒而逃。出书可以,拿钱来。一家省级出版社狮子大开口要好几万,北京一家出版社有恻隐之心便宜得多了,但也要六万元。应该说,苏金伞也算一位大诗人,出版一本诗集,竟如此漫天要价,在我看来简直有些敲诈的味道。幸亏河南省委宣传部拨款五万元,才有了正式出版的诗集。作为一个以笔墨为生的诗人,在晚年希望看到自己最后一部诗集,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我禁不住想起他在以前写过的一首诗中说过的话:“眼看着苹果一个个长大,就像诗句在心里怦怦跳动;现在苹果该收摘了,她多想出一本诗集,在歌咏会上朗诵。”可惜,在他临终之际,他也未能看到他渴望的新诗集。苹果熟了,苹果烂了,他的诗集还未能出版。我可以想象得到,诗人临终之际是寂寞的。

其实,我和苏金伞先生只有一面之交。那是1985年的5月,我到郑州参加一个会议,他作为河南省文联和作协的领导来看望我们,听我说我出生在信阳,离他落难大别山的地方不远,相见甚欢,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临别那天,天下起雨来,他特地来送我,还带来他刚刚写好的一幅字。他的书法很有名,笔力遒劲古朴,写的是他刚刚完成的一首五绝:“远望白帝城,缥缈在云天。踌躇不敢上,勇壮愧萧乾。”他告诉我,前不久和萧乾等人一起游三峡,过白帝城,萧乾上去了,他没敢爬。萧乾比我还小四岁呢。他指着诗自嘲地对我说。那一天的晚上,他打着伞,顶着雨,穿着雨鞋,踩着泥,一直把我送到开往火车站的一辆面包车上。那情景,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年,他已经七十九岁高龄了。

我再也没有见过苏金伞先生,但是,我们一直通信,一直到他去世。我们可以说是忘年交,他比我年长四十一岁,是我的长辈,却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直关心我,鼓励我。他属马,记得那一年,他八十四岁,本命年,我做了一幅剪纸的马,寄给了他,祝他生日快乐。他给我回信,说非常喜欢这张剪纸的马,他要为这张马写一首诗。想起这些往事,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书页上的字也有些模糊,仿佛一切近在眼前,一切又遥不可及,一片云烟迷离。

竟没有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已经站在我的身旁一会儿了。她看我从书中抬起头来望着她,递给我一张硬纸牌,上面写着“为残疾孩子捐赠”几个大字。我很奇怪,候车大厅里的人非常多,她怎么一下子选中了我?我问她,她是个聋哑孩子,但是从我的连比画带说中明白了我的意思。她笑着指指我手中的《苏金伞诗文集》。那意思是看苏金伞的诗的人,应该有爱心。我也笑了,掏出一百元交给了她。她把钱装进书包里,顺便从书包里掏出一根鲜艳的线绳。我知道,这是用黑白黄红绿五种颜色的细线编成的,所谓五色,对应的是五毒,这五色线,可以系在手腕上,专门在端午节为驱赶五毒,平安祈福的。她帮我把这端午节的五色线系在我的手脖子上。我觉得这是端午节缘于一本《苏金伞诗文集》而得来的礼物,端午节又是纪念诗人的节日,这应该是冥冥之中送给苏金伞先生的礼物。

2017年7月20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本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 春日勃勃生机

    春日勃勃生机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晨雾像轻纱似的笼罩着小山村,山村变成了一座小岛,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乌黑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轻快而又敏捷,一会儿飞到田地里,转眼间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点不放心,拿着手电筒去找我的同学,他还在悬崖上心惊肉跳着,毕竟我是他的朋友,总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经降临,他竟还没有回家。
  • 鹤引诗情入碧霄

    鹤引诗情入碧霄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所著的最经典、最唯美的诗文,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散文篇的内容带有“自叙传的色彩”,范围涉及人生、社会、政治、艺术等,语言秀丽而有力。诗歌篇的内容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小说篇多采用浪漫主义笔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具有“独特的华丽”的格调。全书文采华丽,意境优美,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浓的诗情,全面展现了徐志摩的心曲恋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主要包括记忆的刻盘、青春的回音、田园的蛙声、心灵的呓语和如歌的行板几部分。
热门推荐
  • 替身娇妻是神女

    替身娇妻是神女

    洛瑶顶替妹妹陈澄嫁给了帝都最尊贵的男人夜墨渊。“少爷!少奶奶把您的小青梅影后淋成落汤鸡了。”“派几个人帮她,把那女人淹死算了。”“少爷!少奶奶把未来总统夫人打了。”“把总统夫人按住,让她打个痛快。”“少爷!少奶奶走了,回神龙族了。少爷!您去哪儿?”“追上你家少奶奶,入赘。”(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盛宠,宝贝们放心入坑。落日晚霞书友群:563386520)
  • 请叫我大工程师

    请叫我大工程师

    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毁灭后,逃出来的传承薪火被工程师张凯获得。他将一步步如何走向顶峰,成为现代的传奇。
  • 遇见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遇见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傅沐凡,你干什么?放开我!”“这么多年没见,好不容易再见到了。怎么说,咱也该好好叙个旧不是?”因为当初的约定,他等了她六年。而她其实在六年前就喜欢上他了,只是不敢面对也不敢承认罢了。六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开始了对她的追求之路,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谢谢你愿意走进我的世界,傅太太。”“也谢谢你让我能够遇见如此美好的你,傅先生。”
  • 天穹变

    天穹变

    散心旅游遭遇山洪,江不凡和朋友被迫穿越。打怪升级成为族长,率强军大战四方;受重视、遭算计,四方逃亡;进荒古、闯洞府,兄弟相聚;夺传承、得奇遇,惨遭追杀。为挚爱义无反顾,九死一生、化险为夷;遭迫害远遁他方,失挚爱、知前因后果;回大荒、力缆狂澜;统大荒,灭云虚,大汉独尊。
  • 我在一拳下副本

    我在一拳下副本

    拥有打怪系统的青森来到了一拳超人的世界,获得进入各种副本的能力。于是,“英雄协会创始人”、“NO.1英雄”、“诸天大帅比”、“罪恶克星”、“纯爱战神”、“弑神者”、“救世主”、“万界之主”等称号纷纷落在他头上。综漫流,主世界一拳超人。可能的副本有:精灵宝可梦、柱灭之刃、刀剑神域、刃牙、龙珠、咒术回战、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达伊大冒险、数码宝贝、犬夜叉、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游戏人生、游戏王、火影、海贼、死神、斩赤红之瞳、萌王、蜘蛛子等等等等等。
  • 天神学院

    天神学院

    这是~什~么~鬼~~?”只见一位身穿华丽银甲的绝美少年,一边把玩着身后伸过来的圣光羽翼,一边无比震惊的说道。而他所在的地方,是一间足足有数千平方米的巨型白色大殿,四壁和穹顶上都有精美至极的雕塑,正中间则是一个祭坛,满脸懵懂神色的少年就站在祭坛上。
  • 重生之修仙田园

    重生之修仙田园

    赵语汐重生了,重生到一个架空的年代,面对一家老老小小,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饱,看自己怎么在这个时代翻风覆雨,带着一家人从穷到富,从富到修仙,慢慢的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开新书啦!! 《绵绣年华赠天下》劳烦各位宝宝赏个脸收藏一下,谢谢啦!
  • 荷花香

    荷花香

    文文算是一种凄美,由一个个仙妖人各种生物的故事构成,女主水荷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爱情,但她的春天为何来的这么晚呢
  • 只爱我的病娇男友

    只爱我的病娇男友

    新文《异世妖魔册》,欢迎围观~沈绵刚搬到新家不久,就迎来了一位新邻居,这位新邻居貌美如花,性格冷淡,却在暗地里对她有非分之想,暗搓搓的观察她,致力将她拐进自己家……然而,那位看似完美的邻居,却是一个病娇。男主病娇,女主社恐,互相治愈。
  • 疟门

    疟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