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2200000002

第2章 绪论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那么,怎样撬动人生呢?这是每个人面临并要实证的问题。我们找到了一根杠杆,就是“文化”;获得一个支点,就是“智慧”,用它们撬动属于自己的主观世界赖以生存的客体世界。

站在山巅上看,大海靠自己的力量推动波浪而汹涌向前。人类的历史和生活也说明: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觉,有了文化智慧的实践,才能振兴,发展,前进;一个人有了文化自觉,有了文化智慧的实践,才能成长,成才,成功。

建构文化智慧的“良知系统”和成就人生的“深度结构”,从学理视阈看,显现了应然和实然、自在和自为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符合人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践行的角度求证,其感性、理性互见,产生相互推衍的文化作用力,认识观和实践观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当代文化理论新的质点,是哲学思维中人文精神的高度唤醒。

关于“文化智慧”的命意

我们生活在文化中。《周易》指出:“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人文“化成”文化的形态。文化是有不同层次的,“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就是具体的行为、行动和以此产生的器物文明。“形而上”就是在有形之上的,人与宇宙更本质的一种存在,就是“道”,就是价值取向,就是思维方式。美国克鲁克洪和克虏伯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巴格比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高度凝结,是民族精神的非常化绵延层累。小而言之,它是人的文化素养和表现。从广泛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所创造的物质,以及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文化外显部分是具态的物质,其次是人的精神活动,并形成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形态,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的内涵在于“人化”和“化人”。“人化”是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按照人的方式认识、改造世界,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化人”强调文化功能和价值,用文化来培养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简而言之,文化本质就在于改造人生,改造社会。

所谓智慧,从表征上看,是文化在人身上的投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改变了行为、行动的态势;从实质上看,是人发挥了文化精神,最大可能地激活潜能,彰显出创造性的生命力。因此,讲究智慧,突出个人的主体性,勤于学习,积累知识,为获得智慧创造条件。智慧还在于注重主客观结合的作用力,勇于实践,加强修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自我,为发挥运用智慧寻求契机。进一步看,智慧要求人们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立德、立功、立言的责任承担,高度实现人的类的本质,从而体现为人生活的综合因素。智慧对于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通往人类生存的更高境界,指向有德性、有质量的幸福生活。文学家林语堂列出的智慧公式是“现实+梦想+幽默=智慧”。现实生活有了梦想就会产生上升、腾飞的张力,幽默的情趣和快乐赋予了活跃的生命,人生便可以不断地获得智慧。实业家李嘉诚的智慧公式是,得到充分开发的智力商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情感智能商数,加之勇于超越问题的开拓精神,形成人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所以说,智慧就是要达到能力、品质和境界的统一。大哈奇森说:“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归根结蒂,智慧是塑造真善美的心灵,走进有价值的人生,透视生活和生命,更好地把握现实,开创未来。

以“文化智慧”命意,就是要探讨文化与智慧的源流关系,以及文化与智慧互为因果的作用。雨果说:“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文化和智慧在当下语义范畴中是两个概念,然而它们所指示的精神实质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或者一个人在生活困境中,走出黑夜,启开蒙蔽,擎起文化的太阳,穿透时空的光明是智慧;血液中涌动的是文化的水,给干坼的精神滋润是智慧。也就是说,文化“化人”是智慧,智慧“人化”是文化,文化智慧处于一个动态链上。文化只有转变成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智慧只有在文化的继承创新中,才能激发并真正发挥它的效能。但要看到,人们对文化泛化了,随便一件东西一个举动就是文化。对智慧弱化了,小精巧小聪明小伎俩都当作智慧。我们应该站在人类文化学角度,从认识整体观和本体论出发,在世界和人生宏大的叙事框架中,考察文化智慧的价值体系。

文化智慧的“良知系统”

人,首先是一个生物体,自然性决定了自身的“遗传系统“。人又生活在社会中,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其生物本能受到体外文化信息的意义、价值和象征符号的支配和作用,从而获得一种人生“程序设计”,叫作“良知系统”。

西方哲学称文化为“智慧”,“爱智慧”。苏格拉底用对话形式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参照系,说他听从的是“良知”。柏拉图说,“良知”照亮世界,提倡智慧、勇敢和节制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更进了一步,认为理性生活是所有人普遍的目的,提出“实践智慧”观点。进入中世纪,培根“在斯密斯山顶湖上观察到7645只鸭子是灰的”,要捍卫归纳的思维方法。他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转化成智慧,才是推动社会前进改变人类命运的力量。哥白尼日心体系、牛顿三大定律和莎士比亚戏剧问世,是最直接和间接的文化智慧的成果。达尔文进化论和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为人类文化智慧找到内在生命的根源和理由。黑格尔认为,历史是充满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张力的过程,人类无法只生活在“自身之内”,人们必须拥有某种他们可以在其中认知自己、表达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文化智慧。这个张力结构,就是“良知系统”。

中国文化内向性倾向决定了独特的“良知系统”。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典型的良知。孟子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乃为良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要求人们“良知”修养。老子说“上善若水”,庄子言“化蝶”,生动地点化生命智慧的要义。文化智慧最终指向人与人生的目标,是仁而立人,智而达人,勇而树人。从文明发展过程理喻到,“良知系统”涉及“善”的道德领域、“美”的艺术领域和“真”的科学领域,形成两条重要的轨迹,一条是文化智慧产生超越历史的力量,另一条是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自觉能力。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研究“文化-心理结构”时提出,“中国的智慧”是当代哲学要注意的时代课题。他认为,“展现为文学、艺术、思想、风习、意识形态、文化现象,正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是它的物态化和结晶体,是一种民族的智慧。”智慧不仅孕育,而且涵含于诸多文化范畴。实际上,人们在文化“化人”、“人化”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积淀智慧,并且发挥应有智慧。智慧表征为知性模式,体现思维能力、整体心理结构和精神力量,突出于智力才能与行为自觉等伦理学,包括美学方面的交融渗透,影响着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内在的存在和文明。这种文化智慧流淌在华夏的血脉中,以“至善”“至美”为主旨,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显现理性智慧,尤其是实践智慧。可以看到,“天人合一”思想统摄下,阴阳五行的宇宙观、人的“生生不息”生命意识和“仁”的道德伦理、“气”“神”的辨证精神相合一,使人与自然万物认同和谐,并在感性世界、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中和”适度的理性把握和精神超越,以至主客同构、体用不二和完整的人格塑造,达到“尽性知天”、穷神大化,实现人生价值极致,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世界。当然,中华民族智慧要“海纳百川”,借鉴吸收西方哲学抽象思辨、知性逻辑和创新精神,在当代多元文化和经济科技高度发展中,突出个性解放、个人独立和自由,文化智慧面临着向前跨越,在更高层次上建构问题,不仅取得重要的学理意义,而且产生巨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

概括地说,文化智慧是生活的方式,是生活的动力。人生要面对“三个世界”。首先,人要受到客体世界的制约。其次,人又被自己生活的经验世界支配。再次,人有愿望和需求而去创造价值世界。由此,可以勾勒出人生文化智慧的图示:人从事实世界出发——经历必然世界——实现自由世界。

成就人生的“深层结构”

所谓成就人生,一方面指向自我个体,是在不断实现自身规定和自身塑造的过程中进行;另一方面指向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实现。孙隆基指出:“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一组文化行为,它们总是以一种只有该文化特有的脉络互相关联着——这个脉络关系就是这组文化行为的‘结构’。”人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行为,必然透示人“合目的”“合规律”的发展结构。无论一个人人生如何展开,但都有其脉络关系可寻。人的学习、工作以及其他生活行为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而人的“不断成长”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人们的社会存在,虽然受到自身和客观生活多方面的条件制约,但主体的作用力和努力程度影响是很大的。人生必须要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必然选择恰当的发展途径。首先,人生要强调“应然”,也要注重“实然”。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是人生过程的基本表征,也是人的生存活动构成因素。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这话时他已年过七十,可谓人生经验之谈,实实在在地勾画了生命历程,具有普遍意义。少年时期要学习知识,三四十岁高扬“主体性”,立下志向,不受迷惑,有所建树。五十岁进入盛年,拥有峰回路转的经历,了悟“天”给的命途、懂得使命,——在社会上找到了位置,安心地干事业。再过十年,人完成一个“甲子”年岁轮回,人世要顺畅,不可逆转。七十古来稀,“应该”做什么和“可能”做什么统一了,“天命”和自己的意志、行为协调了,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又不越过规矩的自由境界。这是人生由“自为”到“自在”的过程。古人提出“立功、立言、立德”的人生目标,立功和立言,就是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立德要求人树立善的品德并贯穿于言行中。康德讨论“人是什么”的问题,强调人“认知”什么,“应该”做什么和希望什么。也就是说,人们要认识、坚守自己的“天职”,面对客体世界有“应然”的态度,而且在生活中有“实然”的行为和结果。

其次,人生要守“规矩”,又要创新发展。山有走势,水有流向,人生就要循规则而行。孟子曾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古训,启示人们做人处事要遵守一定标准的法则和常理,要求在生活中树立道德规范、伦理规范和言行规范。《大学》提出人生要达到“至善”的大目标,然后指出由表及里的“致知”“意诚”“心正”的“修身”道路,再由“修身”开始从小到大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道路。前一条道路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做人”要“知”、要“诚”、要“正”的规矩。后一条道路旨在做事情、干事业、完成自己的使命的规矩。这两条道路交叉点,两个规矩的结合点是“修身”。无论是什么规矩,内因在于人的“修身”。古代的“身”指“身心”二义。儒家讲“仁人之心”,道家要求“性命”之身,归结起来,身心要“至善”“至美”。其次,人生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人要不断地扬弃自我,改造自我,才能发展自我。人的生活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才能永葆生气和活力。人的学习工作实现新的目标,才有大抱负大作为,打造人生辉煌。讲人生规矩和创新,在更深的意义上,就是遵循人成长的规律,充分地发挥、发展和完善自我。

再次,张扬主体性,实现诗意的人生。理解和认识人类自身,就是要尊重人的个性,肯定个人的精神价值、个性生存意识和个人的文化自觉性。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又是“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这里主要考察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人在大自然和社会中,是以个体生命为载体的个人生活,那么,人就要处理好与天地、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天”,不仅是指宇宙的空间,而且表现在至高无上的意志寄托,人在其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人所奉行的“仁”的原则,就是“二人”以及众人要和谐、友爱。人“生生不息”,变得更好、更高尚、更智慧。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关注现代人的失落、惶恐、虚无和信仰危机的精神状态。海德格尔要重新发现根本的东西,鲜明地提出:“人类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索伦·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敬重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个阶段。审美,即人生要培养完善的品质和人格。成就人生就是要发挥个体的诗意生命,做完美的人,过高尚的生活。这是幸福,是价值,是目的。

文化智慧与人生,每一个人都要解答的课题,要经历在“场”的行为结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谈论文化智慧,更要切实的投入文化智慧之中,叫人生出彩。这是时代和生活使然;比山高的是人,比路长的是脚,我们不仅要从学理上探讨,而且付诸实践以成就人生,展开充满文化智慧的生命历程,这是人之为人的必然。

同类推荐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徐志摩诗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诗文: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理想。在他的文字里,他的故事里,在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几位名媛的爱情纠葛里,我们都能感悟到徐志摩率真而诚挚的人品、良善却不乏孟浪的个性。他创立了新月社,搅动了中国文坛一池春水;他艺术至上、笔无遮拦,他追求自由,勇敢却不无残忍地摆脱了旧式婚姻的束缚,成为民国离婚第一人;他35年短暂的生命历程,是那么潇洒自如、轰轰烈烈。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情诗64首及部分散文,分为几个篇章,并配以清新文艺的插画,两者相得益彰,令读者在阅读中体悟诗人的真挚情感。
  • 碧溪堂诗词

    碧溪堂诗词

    余少时喜写旧体诗,也作词,常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慨。渐长,初识人事,诗作颇丰,亦写新体诗。四十三岁时经历人生之盛衰,颇感无奈。昔时之诗情忽然爆发。游历各地,或被风动,或被云摧,诗情忽如滔滔江水奔流而出。遂成此集,记之。
  • 吾飞月亮桥

    吾飞月亮桥

    这是一部诗集,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几个部分。诗作涉及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阶段,内容方面有对流金岁月的回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对亲友的深情和对生活瞬间的感悟与哲思,作者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触景生情,截取生活的瞬间加以歌咏。作者以一个诗人的犀利笔锋,随意调动情感编制的文字,在虚实之间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与率直的魂魄。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热门推荐
  • 万界苍茫

    万界苍茫

    偶得“玩家球”无意间吞入腹中,成为一名玩家,同样修为,柯楠一掌打出,威力增幅10倍,种种妙用,吊打各路天才,自此一个天资平平的胖子走上了修仙的道路。
  • 帝凤—凤飞于天

    帝凤—凤飞于天

    苏倾用二十六年去寻找真相,却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 穿越无尽之门

    穿越无尽之门

    有一天,邵禹回到家,发现家里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只猫。......不一样的生活就此开始。......(尝试把自己的脑洞写出来orz)
  • 唐狮

    唐狮

    新书《我的系统想当皇帝》已发布,求支持~ —————— 即将百岁的杨靳重生成唐初一个年轻小伙子。抱着改变了民族命运的愧疚,杨靳准备在这个时代就将其打造成一只苏醒的雄狮!“陛下,有人献上一物!”“是什么?”李世民问。“是突厥颉利可汗的人头!”……“陛下,擎国公送来一物。”“下次直接说吧。”李世民说。“擎国公说是马蹄铁……”……“杨靳,你派人告诉我来着是要看什么吗?”李世民有些习惯杨靳给他带来的惊喜了。“火药。”杨靳看着前方爆炸的火花淡淡道。
  • 深秋挽歌

    深秋挽歌

    她本意一生自由可世事变化无常,九皇子心系天下,所以她要与他共定天下。“月儿,下辈子让我早点遇见你,我要带你踏遍这突厥,草原上的花都为你而开。”“可爱我的人都一一离我而去了,我对不起思靡。”“月儿,做我的皇后,后宫只能有你一人,整个大齐朕只爱你一人。”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白云若雾,恰到好处

    白云若雾,恰到好处

    同是处在回忆的长河中的人,谁能把谁送到对岸,看似平凡的相遇,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上天开的窗。他,爱她,很确定;她,爱他,很犹豫,她有着不敢爱的过去,上一辈总是在提醒她,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伴侣。未来,或残忍,或美好,谁知道……
  • 静训传

    静训传

    李静训: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父亲是柱国,我祖父是上柱国。至于我母亲这边就更厉害了,我母亲是公主,我外祖母是皇后,我外祖父是皇帝,我舅舅是皇帝,我舅公是皇帝,我曾外祖父是皇帝,我大曾姨祖父是皇帝,我四曾姨祖父还是皇帝。然并卵,最后还是挂了。再次醒来,她成了一个五岁的女娃娃,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秦叔宝,一个叫程咬金。且看她如何带着两个哥哥,推翻大隋王朝,为她的亲人报仇雪恨!
  • lol之电竞天王

    lol之电竞天王

    人生应该有理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就是张小明的理想!然而,这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时代,没有任何人会鼓励你去做一名职业的玩家,因为,在世人的眼里,成为职业玩家是不现实的,也是荒谬的!但张小明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继续努力,通过挥洒青春,燃烧激情,朝着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注:本书献给这些日夜奋斗在LOL的人们。
  • 死誓

    死誓

    神秘消失的女童,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这是一起普通的绑架还是蓄意伤害?古老的玉石,七彩的风铃,毛绒的玩具……四个被命运抛弃的灵魂,上演着一段肮脏卑劣却又无奈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