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400000003

第3章 糊涂老爸和他的糊涂画

现在,我们还是来介绍一下范弥胡的老爸吧。

范弥胡的老爸范胡图是个画家。

先别忙着“哇塞”,范胡图先生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画家。连“三流”都称不上。甚至连“画家”都称不上。

至少在范弥胡出生以前是这样。

范弥胡的出世,改变了老爸的命运,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大画家。

其实范胡图先生画画还是很勤奋的。为了画好一缕头发,他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老爸的座右铭是爱迪生的那句至理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认为只要勤奋,没有干不成的事。所以老爸用无数勤奋先驱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可惜收效并不大,没有人仅仅因为一个画家勤奋而喜欢他的画。

其实,范胡图不知道爱迪生的这句话只是半句,后面还有一半。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还要重要。”

“勤奋”这个词并不是无坚不摧的法宝,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范胡图坠入了“勤能补拙”的泥潭。数年以后,当儿子范弥胡从互联网上找到了爱迪生的原话时,范胡图才猛然醒悟:

“为什么偏要用勤来补拙呢?用勤去开发自己的长处多好!”

比如一个孩子本来是写作方面的天才,可家长和老师非要给他报特长班让他去练体育,还告诉他只要勤奋就能夺取世界冠军,他能成功吗?显然不能。

无数个爱迪生就是被这样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

其实范胡图的画技并不差,绝对不像儿子范弥胡那样画个耗子谁见了都夸你画的猫真不赖。范胡图的画可谓惟妙惟肖,画什么都和真的一模一样,比照片还有真实感。有一次为了测试自己的画技,范胡图画了一张邮票贴在信封上寄给自己,那封信顺利迷惑了邮局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一路畅通无阻成功抵达彼岸。范胡图甚至坚信就算自己画钞票也能花出去。但他没敢。

可是,范胡图的画在一些专家和同行的眼中并不看好。有一位在美术界特德高望重特名声显赫的专家甚至这样公开评论范胡图的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胡乱图画而已!”数年后,当范胡图参加全国美术家大会坐在那位专家前排的时候,该专家满面羞愧的表情范胡图就是用后脑勺也看得清清楚楚。

说来你不信,改变范胡图命运的,是儿子范弥胡的一泡尿。

也许是受画家老爸的影响,范弥胡从出生起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连路都走不稳的那个年龄里,范弥胡没有纸笔颜料,又不会说话,只能哭着向老爸老妈索要。老爸老妈却听不明白他是在要画笔画纸,还以为他饿了,只是一个劲儿喂奶。无奈之下,奶饱饭足的范弥胡只能用自己身体原产的某种液体和固体代替颜料,用床单代替画纸来“作画”。

第二天,范胡图会在阳台上为范弥胡办“画展”。

范弥胡受到了画展的鼓励,于是更加卖力“作画”,而且比老爸还勤奋。老爸醒着的时候他在作画,老爸睡着了他还在作画。

路能走稳以后,范弥胡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床单上“作画”,他要尝试一下老爸的感觉,在画纸上创作。

大概是因为经验不足,第一次在画纸上作画的范弥胡并没有选择原创,而是帮老爸“修改”了一幅画。

那幅画是老爸准备送去参加比赛的得意之作,颜料还没有干。范弥胡一时兴起,帮老爸补了“几笔”。

那幅画名叫《日出》。懂画画的人都知道,日出是很难画的,因为很难区分你画的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但范胡图发挥了他高超的画技,把日出画得惟妙惟肖,是个人看了都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范弥胡一泡尿,让那幅画变得连是太阳还是月亮都分不清了。

糟糕的是,范胡图并没有发觉儿子的“善举”。

这也是最幸运的。

第二天,范胡图没有仔细检查,就把《日出》混在其它九十九幅当中,一起寄给了“天才杯”全国青年画家大奖赛组委会。

范胡图参加美术大赛向来都像范弥胡现在的班主任石老师那样,爱搞“题海战术”。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参赛作品多,获奖的可能性就会大。可惜参赛并不是买彩票。

大赛组委会的评委大多数和范弥胡是同一个级别的--连路也走不稳。他们戴着老花镜,用颤悠悠的双手举着一幅幅参赛作品,迷糊着眼睛端详一番,然后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把它扔进垃圾桶--“枪毙”了!

就这样,范胡图的参赛作品被枪毙了九十九回。

还剩下最后一幅!

《日出》。

审阅范胡图作品的一个秃头评委不以为然地举起它,为了方便他已经把垃圾桶拉到了自己的右手旁边,只等着扫过这一眼就顺手让它回归到自己的同伴中去。

秃评委用不屑的眼光扫过了一眼。

他计划中的后续动作没有如期完成。

秃评委手不颤了,眼不花了,瞪得比画上的太阳(月亮?)还圆。

“天才!”秃评委忍不住吐出这两个字。

满屋子评委都被这两个字吸引了过来。大家都知道,秃评委向来说话特谨慎。如果他说“马马虎虎”,那就是“优秀”的意思;如果他说“还不错”,那就意味着见到了佳作。

而现在,他说的是“天才”!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听秃评委说过这两个字。

秃评委把范胡图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有人留意到,他在展示的时候把那幅画举过了自己的头顶,画上的太阳(月亮?)和他的秃头交相辉映。

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

这才是真正的画!这才是真正的美术!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所有人都被那幅画吸引了,震撼了。

十分钟后,全体评委才缓缓回到现实中来。甚至个别抵抗力弱的评委从此落下了老年痴呆症的病根。

“哎呀呀,似日非日,似月非月,似升非升,似落非落!给人以无限联想,心旷神怡。”一个大胡子评委赞叹道。

“朦胧派!朦胧派的登峰造极之作呀!”另一个评委手舞足蹈。

“技巧也很独特,好像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颜料。”又一个评委说。

“我仿佛从画上闻到了一股自然的清香!”一个鼻子比较大的评委抽动着鼻头说。

那画上掺杂着范弥胡的童子尿。

在这些评委专家的眼中,一眼就能看明白画是次品,越看越看不懂的画才是极品。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幅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看懂,那还要我们这些“专家”来干什么?而那些谁也看不懂的话,随便我怎么评论都可以反正没人懂,而既然没人懂我们却说自己懂,就意味着我们的水平技高一筹。

范胡图的这幅画原本画得很真实,很细致,很惟妙惟肖。是范弥胡的一泡尿冲混了画上的油彩,给它增添了“朦胧感”,从此入了这些评委的法眼。

“不用评了,这就是第一名。”评委会主席在进度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就这样宣布。

没人反对。

“那第二名第三名呢?”秃评委提出疑义。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为难了。因为如果第一名和第二名水平相距太大的话,第二名会觉得这不是荣誉而是羞辱。

“画家的其他作品呢?”大胡子评委问道。

评委们智商都很高,一点就通。大胡子这么一说,众人当即醒悟,像淘金一样把所有的垃圾桶翻了个底朝天。

九十九幅已经被判死刑的画在刑场上被召唤了回来。

一个最年轻的评委捧着一幅《日落》看。

“怎么这些画有点……”他感觉这幅《日落》比刚才那幅《日出》差劲得多,差就差在这幅画画得太清晰了。

“这是上品呀!”大鼻子评委用两个鼻孔瞪他。

“对对对!”年轻评委赶紧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生怕被其他评委质疑审美观。

“我刚才真是犯迷糊了,连这些佳作也没看出来。”秃评委懊悔不已。

画家一旦有一幅画出名了,即便他走路的鞋印也会被看成经典。

就这样,只会“胡乱涂画”的范胡图一夜之间成了“著名画家”。

直到范胡图在电视上看到已经一塌糊涂的《日出》时,才意识到儿子范弥胡的“壮举”成就了他的名声。他激动地抱起范弥胡抛向空中再借住,由于过度兴奋差点儿把范弥胡送到了吊扇上。

范胡图高兴得三天没睡觉,然后又恶睡了三天。

“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东西没人喜欢,越真实越不喜欢;模糊的东西才有人喜欢,越模糊越喜欢。”第七天醒来后,范胡图说了这样的话。

灵感!范胡图找到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都重要的灵感!

无数记者堵着范胡图的家门口,以能采访到他为荣。范胡图把这份荣誉给了一个平时放广告放得最少的一个电视台的记者。

“感谢我的儿子,没有他,我就没有今天!”范胡图面对摄像机这么说。他说的是真话,可惜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套话。

当范胡图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这段话被插播了六条广告后,气得把电视机都砸了。

范胡图终于明白了,以前自己不被认可不是因为画得不像,而是因为画得太像。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专家来说,欣赏连傻子都能看明白的画实在体现不出来自己的高智商。只有那些模模糊糊、糊里糊涂、谁看都看不懂的画,才能满足那些不懂装懂的专家的虚荣心--既然大家都看不懂,那么我就说我懂,就会显得我比你们都技高一筹。就好像一些作家写作时专用别人没听过的词、专说别人都听不懂的话,反倒能显得自己学问高。要是自己的用字用词和小学生课本里一模一样,岂不显得我没水平?

这是一个糊涂的世界。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这四个字成了范胡图的新座右铭。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范胡图趁势又创作了十幅作品,一幅比一幅糊涂,一幅比一幅模棱两可。马上又引发了轰动。

后来,范胡图画的画就连他自己看了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东西,反倒更引发了评论的浪潮。以“破解范胡图先生某画之谜”为标题的论文挤爆了学术期刊,以“探讨范胡图先生作品内涵”为主题的研讨会一场接一场地开,以“关于范胡图先生某画的不同见解”为辩题的大争论让很多人反目为仇。他的画法被命名为“糊涂画法”,他的画风被命名为“糊涂画派”,他的崇拜者被命名为“糊涂粉丝”……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太有想象力了,他们能把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也想象出来。是福,也是祸。

看到那些专家们围着连范胡图自己都说不明白的画争论不休,范胡图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后来范胡图在辅导儿子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更加深刻领会到了这一点。语文书上经常会选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来提问:“课文里这句话这么写是什么用意?”“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范胡图认为这种问题唯一的正确答案是“作者抽风”。可他不敢让范弥胡这么答题,因为如果这样答题会让老师抽风的。所以他只能像那些专家一样,装模作样教范弥胡分析什么主题内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正越故弄玄虚越正确。

就这样,在范弥胡的“鼎力相助”之下,范胡图先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画家变成了一个名震四海的大画家。他成功的秘诀是:犯糊涂。

范胡图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糊涂,成了一个“糊涂老爸”。

同类推荐
  •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一本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物,适合中小学阅读的世界史,让我们领略世界上下五千年。我们以前学过的世界史,经常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而这本书,通过编年体的方式,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一个时代接着一个时代,让小孩子了解时代的全貌,不会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这是从西方人的角度讲述的世界史。我在给儿子讲完一个故事以后,提问他请他复述每一个故事,并且向他提问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从而保证他已经记下了所听到的内容。比如说,我让儿子讲一下马拉松平原战役的始末。当时波斯国王是谁,希腊与波斯的兵力比例是多少。
  •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主要讲述了:使我们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雷米在艰辛曲折的流浪生涯中,并不是孤独的。他有始终爱他如亲子的巴伯兰妈妈;有教会他做人、识 字、弹唱的维塔里斯老人;有与他息息相关的“心里美”和小狗;有无私收留他的花农老爹;有倾心爱他的丽丝姑娘,有与他同甘共苦的可爱的马西亚,还有偶然收 留过他的米利根夫人……这些人所具备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同时衬托出加罗福里和米利根先生这类社会渣滓的丑陋。
  • 钻到地心去探险

    钻到地心去探险

    晚上,仰望苍穹,星光点点,每一个闪烁的星点就是一颗恒星,每一颗恒星都有行星围绕着它,而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星球。可是,宇宙究竟有多大呢?有边际吗?是否还存在另外数不清的宇宙呢?
  •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字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如果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那么善于读书、勤于阅读的民族才会有光明的未来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善于阅读的民族,才能扬弃地继承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才能批判地吸纳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思想成果,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历程鉴于此,我们策划编撰了本系列图书,旨在引导小读者走近国学,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使小读者逐渐形成朴素的道德现在策划过程中,我们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并衷心希望能够带给小读者一份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热门推荐
  • 狗天堂

    狗天堂

    这些年,城市里的人养狗成风。这大约因为生活好了,人们养得起狗。弄一些牛肉啊、排骨啊,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想想三年自然灾害的年头,街上是看不见一条狗的。若是有狗在街上一露头儿,很快就会被人抓去给炖了。饿啊,人们连自己的肚子都喂不饱呢,只能拿狗去喂肚子,而不会带个瘪肚子去喂狗。再就是生活节奏快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了。人们忽然觉得狗才是最好的朋友。甚至有人说出了更加极端的话:“狗比人强。”于是人与狗之间,狗与人之间,狗与狗之间,演绎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悲欢离合。那段风景优美的街心花园,成了遛狗人聚会的地方。于是那里成了各色人等各色狗等的博览会。
  • 诸神妖魔传

    诸神妖魔传

    天帝之子卿煜下凡除妖,却力战不胜被一妖女情霜所救,随之心声爱意,但神妖有别,此事为天帝极力反对,情霜因此身死,卿煜于冥界未能拉回情霜魂魄,便与她一同堕入轮回,在人间得以再续前缘……
  •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整个一下午,我都在混混沌沌地喝着一种价格不菲但确实是劣质的绿茶。这一下午,我的大脑比较混乱,总在和女招待诉说着我这几年的经历。我感觉出来她们在躲着我,但我不在乎。我在不停地诉说,近来一直这样。我不知自己是怎么了,也不知和女招待在说些什么,一派胡言乱语。我说没词儿了,接下来开始要啤酒,一瓶接着一瓶往肚子里灌,直到不省人事。不知道是谁把我弄回家的,等我醒来时,满屋酒气熏天还有发酵的食物味道,床下是一摊又一摊我的呕吐物,好像很杂,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五颜六色,散发着难闻的臭气。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书生初见

    书生初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秦时里修仙

    我在秦时里修仙

    万界文,不服就干管的他粉丝多不多的那种。天行—武庚—斗罗—斗破……
  • 神女九尊

    神女九尊

    玖酒是一个没有回忆的人。她的人生在十六岁时彻底改变。在大火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本书又名《莫将缘份化作劫》
  • 过河卒子

    过河卒子

    1929年秋天从欧洲回来后,陈光甫的日记里就很少看到那些叱咤风云的军政要员们了。他是一个持身谨严的人,明白一个人的历史是由在世时的业绩写就,亦是由文字所塑就,因此不管有多忙碌,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对一日里所经、所遇、所思予以记录。这些日记有的写在装订成册的本子上,有的就随手涂抹在银行信笺纸上。意态从容时,用毛笔,事多心杂时,就用自来水笔潦草记之。但跟1928年之前不同的是,此后他的日记里虽少了天下大局,却多了交游、读书、行务处置、修身束德等日常记录。他好像是刻意要把政客、将军这些大人物全都驱除出他的世界,而只是埋头一心一意地打造他的金融王国。
  • 一世惊梦

    一世惊梦

    她,是混迹于青楼的花魁,也是武林中令人闻色丧胆的“魅”;他,是武林中群花追逐的新秀,亦是皇家遗弃的弃子。为了复仇,她错入宫廷,为了追逐,他重归故里。江湖恩怨,宫廷之争,究竟孰是孰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减肥大师

    极品减肥大师

    平行世界的云晓明得到了‘完美人生系统’。新手礼包赠送的技能是‘体重转移术’。生活潦倒的他,为了活下去,只好开了家减肥店,却不料成为了走向人生巅峰的开始…将任务目标体重转移到对手身上,获得美女好感和整人快感。将拥有S型身材的绿茶婊,上下体重挪移至腰部,变成最平整的机场跑道。将胖妞体重挪移到泰迪身上,立刻拥有完美恋人和护院藏獒。……(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