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700000023

第23章 教独生子女爱学习会学习(3)

首先,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孩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的思维越活跃,父母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问题太多令父母一时难以回答,父母也千万不要抱怨“烦死了,哪那么多问题”,以免打击孩子学习的欲望。相反,父母可以这样说:“允许你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其他问题留到明天再解决。”这样委婉拒绝才不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

其次,鼓励孩子亲手做实验寻找答案。在回答孩子的问题的时候,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操作能力和相关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有些问题,父母不必作出回答,而是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或者鼓励他亲自做实验寻找答案。

一个女孩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一道物理题:列车中有一个气泡水平仪,气泡突然向前移动,问列车的变化。在爸爸的帮助下,女孩用瓶子模拟了一个气泡水平仪,经多次试验证实气泡向后移动。具体原因爸爸无法解释,而是鼓励她请教物理老师。

做实验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巩固了他所学的知识,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为孩子的寻根问底创造条件。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放大镜、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鼓励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中星星,或者拿出显微镜,观察圆葱表皮的组织结构。此外,父母也要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从而启迪孩子的智慧。

关键14: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每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都会有梦想,这是他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动力,也是成长道路上应该建立的人生观。但是很少有孩子的梦想能坚持到最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由于受到外界功利性的诱惑,再加上没有被精心呵护好,导致它大多在半路就“夭折”了。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中有30%的人没有理想,也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所以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大多数孩子小学好好学习为了上重点中学,上了重点中学为了上重点大学,可是大学一毕业,一下迷茫了,失去奋斗的方向了。

相信这一幕是哪个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孩子的理想到底来源于哪里?实际上一方面受父母、老师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学习中所产生的情绪和向往。

一位父亲经常鼓励儿子:“你长大后应该成为一名世界公民,到世界各地去工作。要实现这个理想,英语必须学好,才能和别人交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还要熟悉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语文和历史很重要。同时,现在是经济时代,金融业飞速发展,风险大,收益也大,要想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就得是数学高手,计算得准而快。”

这位父亲的做法既帮儿子树立了理想,也让他知道了实现理想的途径是努力学习。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发现孩子的理想,进而引导他实现理想呢?

首先,呵护孩子年少时的梦。一般孩子小时候的理想都很简单,也常常变化无穷。对于他小时候的梦想,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告诉他哪些是没出息的,哪些是伟大的,也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鼓励的语言肯定他的梦想,并告诉他无论什么梦想,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当然,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和对理想的认识,他会主动调整目标,寻找适合他发展的道路,

其次,开阔孩子的眼界。眼界决定高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是孩子理想能否实现的关键。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后引导孩子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多读圣贤书,让他明白古人读书志在圣贤,从而体会古人忧国忧民的那份心境。同时,父母要尽量创造机会,鼓励他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拓宽他的视野,让他找到理想的意义和生命价值。

关键15:教孩子课前预习

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孩子来说,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而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孩子通过自己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自学。

但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却忽略了“预习”这个环节,主要原因是上课、作业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了,预习更是一种负担,而且意义也不大,反正这些知识老师上课时还要讲。其实,这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误区。预习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提高孩子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使上课听讲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重视预习这个环节,并督促孩子做好预习工作。

首先,逐步培养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父母要鼓励孩子天天坚持。最初,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一两门比较困难的学科开始预习,当取得一定的效果,孩子的信心增强后,再全面预习。当然,预习也要分轻重缓急,一般难一点的科目花的时间要多一些,比较容易的科目大概看一下,对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有可以了。此外,预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天做完作业之后。

其次,教孩子掌握必要的预习方法。预习一般分3个环节,即读、画、思。读,要求认真读教材,把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标注出来;画,要求把重点字词、概念、公式和不懂的地方画下来,作为第二天听课时的重点;思,要求掌握课本大概内容、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延伸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检查孩子的预习效果。当孩子预习结束后,父母要及时肯定他的表现,还要检验他的预习成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课文,和孩子一起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看法等,这样孩子的预习效果会更好。

关键16:教孩子课后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速度。研究也表明,人从学习知识开始,20分钟后即已遗忘41.8%,如果时间过长,遗忘差不多时才复习,那就几乎相当于重新学习一遍。

也就是说,孩子所学的知识不是一次性就能全部理解和掌握的,需要多次复习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后及时复习是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孩子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并让他掌握预习的方法。

首先,帮孩子回忆当天所学的知识。按照正常的学习次序,孩子应该先复习,再写家庭作业。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父母不必要求孩子一本正经地坐在书桌前复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他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比如学了哪些生字、公式。当孩子基本掌握这些内容后,父母再要求他做作业。孩子年龄大一些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让他自己复习了。当然,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也会暴露一些问题,父母要抓住机会带领孩子回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培养他复习的习惯。

其次,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很多孩子容易忽略教科书的用途,其实教科书是知识点最全面,也是最权威的复习资料。孩子的复习一定要以教科书为根本,复习的方法主要就是看书,但看一定是建立在预习、听讲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少花一些时间,对于难点、疑点、印象模糊的地方可以多花些时间。同时,课后练习题是检验孩子知识点是否掌握牢固的不错的方法,父母要鼓励他适当多做练习。

最后,鼓励孩子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孩子除了每天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外,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很有必要。这样不仅能巩固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也可以使他对每一节、每一章甚至整本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关键17:让孩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检验孩子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也是对重点知识的巩固。但许多父母提起孩子做作业就头疼。

一些孩子磨磨蹭蹭,明明2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东张西望、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吃零食,至少要花两个小时;作业本经常是字迹不清,很潦草,态度非常不认真;遇到不会的题目,不懂得自己思考,总想着让父母帮忙解决……

这种现象在年龄小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其实,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在他的思想里还没有建立责任的意识。所以,这种敷衍了事、边做边玩的心态就变成了孩子的普遍现象。

要想让孩子认真完成作业也不是很难的一件事,只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而已。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扮演了重要角色,既要提高孩子对作业的认识,也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握分寸,以启发式的方式解决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那么,父母如何做到以上几点,并把握好启发式的方式呢?

首先,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作业是孩子的一项任务,父母绝不可以代劳。而且每个孩子都应该养成放学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最初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陪在他身边,促进他养成放学后就做作业的好习惯。当这个习惯养成后,父母要逐渐减少陪同的时间,比如,由1个小时变成半个小时,再变成10分钟,这样慢慢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也不要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他独立思考。

其次,培养孩子做作业时的好习惯。第一,做作业前,父母要鼓励孩子把学习中要用到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以免写作业中途分心去找。第二,写作业前最好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然后再做作业。

第三,写作业要注意字迹工整,还要劳逸结合,最好每隔20-30分钟就放松一下眼睛,缓解大脑疲劳。第四,作业完成后,养成独立检查的习惯。

关键18: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做错题时,很多孩子喜欢为自己找借口,什么审题错误、潜在已知条件没有挖掘出来、计算错误……仿佛把一些错误都归于马虎,然后安慰自己下次一定要认真,就这样“蒙混过关”。可是下次同样的错误还会再次出现,就这样越积累越多,最后导致孩子自己也弄不清楚是马虎,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一个错题本对孩子来说就很有必要了。它不仅能帮孩子从根本上改掉马虎的毛病,而且孩子也很容易在错误中找到不足。因为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积极,或者缺乏正确的方式解决错误,错误就很有可能再次发生。

同类推荐
  •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探知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需求,一位学者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出炉后,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孩子对家庭和父母的要求放在首位的不是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太在意,他们更关注的是家庭精神生活,家庭氛围和父母对他们所采墩的态度。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有着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他们最讨厌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氛围。
  •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些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小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衷心希望这《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给家长的古典乐谈资指南

    《跟孩子聊音乐》这本书是作者为家长、教师和音乐爱好者写的漫谈音乐修养的优秀读物。作者以讲座的方式,用款款深情的语言,漫谈了音乐修养的基本知识,综合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等优点,且要点简明。本书共有二十五章,作者从不同方面阐述学习音乐的真谛,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乐趣。这部作品虽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来学习。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音乐进入孩子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不能将音乐介绍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并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完全是因为音乐对孩子们来说太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天性。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热门推荐
  • 报告校草大人

    报告校草大人

    传闻圣伊高中的校草大人桀骜不驯,说好的生人勿进,却把她宠上了天。慕汐樱冷眼一横:“你说什么?”某大校草一秒变怂包,化身呆萌小奶狗:“老婆,我错啦~我再也不敢了!”装逼一时爽,追妻火葬场!***【1V1】【双洁】【巨宠贼甜】【女主扮猪吃虎不小白】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我的老婆总想跑

    我的老婆总想跑

    都说席南城清高洁癖都说席南城年少有成都说席南城薄情寡义简洗笛默默看着怎么甩也甩不掉的某人简洗笛无语望天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传言不可信。席南城:#我的老婆总想跑怎么回事,在线等解答# —— boss心心念念想要弄死的人突然成了他们的总裁夫人。 下属:您不是说她视财如命吗? 席南城:那叫勤俭持家。 下属:您不是说她暴力凶残吗? 席南城:那叫身手不凡。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请判一只狼无罪(动物传奇·关爱卷)

    请判一只狼无罪(动物传奇·关爱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格各异。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关爱卷为其中一本,讲述的是人类与动物互相帮助互相“取暖”的故事。
  • 九印决

    九印决

    青梅煮酒,举手投足间看破苍穹。沧海茫茫,红尘争香时却未猜透。夜来何妨?却有神伤。听南邙仙音三清,看牌匾写满仇怨。纨绔只为一时张狂,世间沉沉恶恶,且融与我一席置身。醉又何妨?震破四方!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儿子们与情人们(英文版)

    儿子们与情人们(英文版)

    《儿子们与情人们》是D.H.劳伦斯于1913年发表的小说。美国现代图书馆将此小说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小说中的一部,名列第九。可见重要性的一斑。而且随时间流逝,今天很多著名批评家都承认这是一部杰作,并被视为劳伦斯最伟大的作品中的一部。
  • 双重陷阱

    双重陷阱

    “你长大了可千万别像我啊!”这是父亲的口头禅。“男子汉大丈夫,凭什么净给别人拎皮包呢!瞧我,给人家拎了一辈子皮包。你呀,长大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一个让别人给你拎皮包的人!”晚酌之际,醉意朦胧的父亲脸颊闪闪放光。于是,他便要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发上一顿牢骚。平素积压在心头的愤懑之情似乎借着酒劲儿喷涌而出。不过,这种愤懑之情也只能是在家人面前倾诉一下而已。“干夫啊,你可要牢牢记住爸爸这辈子的委屈呀!”每当父亲醉意朦胧之际,泪水便会潸然而下。而母亲则总是在一边显得坐立不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