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00000021

第21章 我想有自己的交往世界!--教孩子学会独立与人交往(1)

太依赖父母的孩子,比起独立自主的孩子来说,与人交往能力往往有所欠缺。虽然他很渴望拥有自己的交往世界,但是由于对社交的恐惧,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等原因,导致他不得不对自己所向往的“社交圈”望而却步。为了别让孩子因依赖而生活在孤独的世界里,我们就要让他变得独立起来,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55. 我也想融入他们呀!--不善交往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盲目溺爱,是导致他依赖父母的根本原因。然而,依赖父母只是表象,我们要看到孩子依赖背后,在性格形成方面的一些缺失,往往是性格缺陷导致了他无法融入一个小群体。

彭亮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他的一切生活琐事都由妈妈打理,因此,他对妈妈非常依赖。但这种依赖往往用指挥妈妈的方式体现,比如,他常说:“妈妈,我要喝水,您给我倒。”“我要吃苹果,您给我洗。”妈妈也是言听计从。

而彭亮这种好指挥人、使唤人的习惯,也在与同龄人交往中显露无遗。而其他同伴也因此不喜欢和他交往,所以对他也不是很热情。每当他主动凑上去和同学玩耍的时候,他们都有些爱搭不理。没有受到礼遇的彭亮,只好回家和自己的玩具为伴了。

不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在生活方面总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自己的依赖,彭亮的表现就是指挥妈妈。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在他与任何人交往的时候体现出来,推而广之,他就很自然地会指挥、使唤同学。因此,好指挥、好使唤他人,才是彭亮无法融入群体的根本原因。

而当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处处受挫,他自然会把家当做能给自己温暖感和安全感的地方,也会越加认为只有家人才能与自己友好相处,这种想法会导致他越来越不独立。为了别让孩子进入这种恶性循环,我们要从根本入手,帮助他摆脱依赖,完善性格,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l别被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所蒙蔽

妈妈从来不认为妮妮有依赖家人的倾向,因为妮妮在家很活泼,不但很有主见,几乎是她说了算。她说看动画片,爷爷就不能看新闻,妈妈和爸爸就不能聊天。

但是,妈妈发现妮妮在外面与新朋友接触时,总是显得很扭捏,一点都不大方。但与熟悉的伙伴相处时,妮妮又显得过于霸道,总是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有过几次之后,妈妈再让妮妮出去玩时,妮妮就会选择在家玩耍,似乎只有和家人在一起,她才会快乐。

如果妈妈不是仔细观察,可能都不知道妮妮是怎么样与同伴交往的,更不知道是她唯我独尊的个性,导致她不善交往。

任何一个孩子从接触其他孩子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善于交往,甚至对“交际”都没有什么概念。而恰恰是外界对他的排斥,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善交往的人,由此他开始更加依赖家人,依赖家庭。

所以,我们别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来判断他的与人交往能力,而是要在外界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是否善于交往。

l发现孩子不善交往背后的原因

妈妈通过观察了解了妮妮不善交往的原因是过于自我,太霸道,太唯我独尊。当然,不是所有不善交往的孩子都是这个原因,有的孩子因生性胆小而不敢与人交往,有的孩子因不懂礼貌而被人排斥,有的孩子因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而不受欢迎,有的孩子因不懂得沟通而无法建立固定的朋友圈。

只有我们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孩子不善交往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改变现状,学会与别人打交道。

l从实质上帮助孩子改变

当我们知道孩子不善交往的时候,仅仅鼓励他多与人交往是不够的。因为他在我们的鼓励下,虽然作了尝试,但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因为根本没改变。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改变自私、没礼貌、霸道、吝啬、胆小的性格,他就无法改变与人相处的模式,他的每一次尝试都会暴露原有的问题,让尝试变成失败体验。这样一来,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依赖我们,越来越无法独立成长。

因此,我们要从实质上帮孩子改变,他才能真正独立起来。而具体实施的帮助,将会在接下来的几节作详细的说明。

56. 交往?我还真有点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孩子也不例外。不过,有的孩子却不善与人交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内心对社交有一种恐惧感,也就是所谓的“社交恐惧心理”在作祟。与其说他不善与人相处,不如说他不敢主动独自与人打交道。

而孩子胆怯的原因,要么是缺乏与人相处的经历,要么是有过交往失败的体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只有他克服了恐惧心,才能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晓雯的妈妈性格内向,平时除了带晓雯去外公外婆家之外,很少和亲戚朋友交往,也很少和邻居走动。在妈妈的影响下,晓雯也不常和小区的同伴玩耍。即使在学校,她也没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

一次,妈妈单位组织郊游,晓雯也去了。当晓雯看着其他小朋友从陌生到熟悉,再打成一片,她很羡慕。妈妈说:“你也去和他们玩啊!”

晓雯却站在妈妈身后说:“我不敢。”

晓雯就是因缺乏与人相处的经历和经验,才不敢主动和别人打交道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她无法通过看妈妈的榜样,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一定启示,即我们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影响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改变自己,孩子也会有所改变。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孩子克服社交恐惧的心理呢?

l建立一个善于交流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就是一个社交小团体。如果我们夫妻之间,我们和孩子之间,或者我们和老人之间常常保持畅通的交流,并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交往模式的话,孩子就自然从我们的行为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那么他的社交能力自然不会太差。

相反,如果我们制造了一个死板的、没有交流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以为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如此,但当他看到别人自如地与人交往的时候,他就会因发现了自己的不同和不足而自卑,进而不敢像其他人一样放松地与人交往。

所以,别小看我们在家庭里的表现,往往对孩子起到的是潜移默化且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努力,打造一个善于交流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不存在不敢与人相处的问题。

l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冰冰从小性格内向,一直也没有与他人交往的欲望,总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似乎开始渴望交朋友,有时,他会站在窗口看楼下其他小朋友踢足球。

妈妈看出了冰冰的心思,就特意在周末安排了一个小型家庭聚会,邀请比较熟悉的邻居和朋友带着孩子来做客。妈妈还特意为小朋友安排了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并鼓励冰冰做好小主人。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聚会很成功,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特别是冰冰,他似乎借此机会交到了朋友。

对于性格内向,又渴望有自己社交圈的孩子而言,我们就要为他创造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而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就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孩子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中很容易放松,加上又有做小主人的责任感,他就会试图与人交往,他的恐惧心理就会在每一次尝试中逐渐克服。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和朋友们相约去大自然走走。孩子们可以借助大自然这个天然游乐场来增进了解,促进感情。

l别让交友失败的阴影笼罩孩子

有的孩子原本没有社交恐惧症,但有过一次或几次失败的社交经历后,就不愿与人交往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找回自信,重新建立朋友圈。

冉冉原本有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但是有一次,几个同学合起来指责冉冉爱占小便宜。原来,冉冉分别借过他们的一些东西,但没有及时归还。次数多了,同学们便有了意见。

被指责后的冉冉觉得很没面子,一气之下也疏远了同学。没想到,他们也不主动找冉冉玩耍,冉冉因此很受打击,失去了与朋友交往的信心。

妈妈知道后,鼓励冉冉主动找同学和解,并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保证自己会改,希望大家能够原谅。

冉冉鼓足勇气按妈妈说的做了,同学们被冉冉的诚意打动,和冉冉拉拉手,又做回了好朋友。

如果孩子有交友失败的经历,我们不是说:“算了,算了,他们不和你玩,你就找别人玩呗!”这种说法是一种逃避,孩子自身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进。所以,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他被人排斥的原因,并鼓励他改正缺点,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建立朋友圈。这样,孩子在重新被接纳的同时,社交恐惧心理也就自然克服了。

57. 不学礼,无以立!--礼貌是与人交往的一封“推荐信”

早在2500年前,一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孔鲤鱼时就说道:“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的确,一个懂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也会对他心生好感,自然愿意与他交往;而没有礼貌的孩子,总是让人生厌,当然没有人愿意与他相处。所以说,礼貌是孩子与人交往的“推荐信”,孩子只有把彬彬有礼的自己推荐给别人,对方才能接纳他,他也不会因没礼貌而被人排斥了。

童童的性格虽然不是很活泼,很少主动和同学、邻居玩耍,但是总有伙伴主动找他玩。仔细观察,原来童童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

每当他想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他都会先问“请问,我能不能玩一下你的玩具”,即使是陌生的小伙伴,看童童这样有礼貌,都会把玩具给他。玩过之后,他会说“谢谢你”,有些熟悉的伙伴会说:“童童,别客气。”

当自己或其他伙伴离开时,他都会说:“再见。”大家无形中都对童童充满好感,总觉得与童童相处很舒服,所以总是主动找童童玩耍。

别小看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往往是巨大的。因为,礼貌不仅是一个孩子谦虚温和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而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能与尊重自己、喜欢自己的人交往,这就是为什么童童受欢迎的原因。

那么,我们就要让那个孩子拿好这封“推荐信”,以便顺利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交往空间。

l帮孩子打造干净、整洁的仪表

良好的形象是孩子的第一张“名片”,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排斥穿戴整齐、样貌干净的孩子。相反,那些邋里邋遢,衣服肮脏,满身异味的孩子,自然没有人想接近他,更别说和他打交道了,所以,孩子有礼貌的首先表现就是有干净、整洁的仪表。

那么,我们就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除了早晚洗脸刷牙之外,平时要勤洗澡,勤换衣,不要让孩子养成当众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搓泥垢等坏习惯,让他知道这些行为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l教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的使用可以说是孩子是否懂礼貌的重要体现。如果孩子见人不知道主动打招呼,受到恩惠也不懂得说“谢谢”,伤害了他人也不会说“对不起”,离开时也不会与人道别的话,那恐怕就没人喜欢了。

而要想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我们必须做好榜样。不仅对外人要礼让,对家人也要讲礼貌,只要我们常常对家人说“谢谢”、“请”、“对不起”、“再见”,孩子就不可能学会不会。因此,为孩子打造一个讲礼貌的家庭环境,是让他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的最有效办法,那我们就别忽视自己榜样的力量,做最有礼貌的父母。

l别总批评孩子没礼貌

如果孩子不是特别懂礼貌,我们不能总批评他,越批评,他会越逆反,或者越胆怯,这就越促使他学不会如何讲礼貌。除了我们做出榜样之外,及时提醒和鼓励是很必要的。

乐乐家对面搬来了新邻居,邻居家有一个比乐乐大两岁的哥哥。有一次,哥哥到找乐乐玩,妈妈看乐乐没有主动问好,就说:“乐乐,这是谁啊?”

乐乐犹豫了一阵,正在大家都以为乐乐不会打招呼的时候,乐乐大声说:“健健哥哥好!”

哥哥也高兴地回应了乐乐。

此时,妈妈明白了,乐乐刚才是在想,这位哥哥叫什么名字,所以没有特别及时地问好。

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轻易说他没礼貌,那真是冤枉他了。我们与其心急地批评孩子,不如把如何称呼对方告诉他,比如说:“这是健健哥哥啊!忘记了?”或者事后对孩子说:“如果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或者长辈的姓氏,就直接喊‘哥哥’、‘姐姐’、‘老师’、‘阿姨’,也总比不吭声强。”这样孩子就不会为犹豫怎么称呼对方而被冤枉没礼貌了。

同类推荐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在内容方面秉持专业品味,在时间跨度上从孕前一直到儿童满6周岁,专家们将他们多年的经验与科学孕产、育儿、早教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百忙的工作中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出了最好的作品。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热门推荐
  • 近代名人轶事录

    近代名人轶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誓言(吸血鬼日志系列#7)

    誓言(吸血鬼日志系列#7)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男尊女贵之回家

    男尊女贵之回家

    21世纪著名商业CEO的顾訫穿越到架空王朝,还好是男尊女贵的社会,至少不用卑躬屈膝的遵守三纲五常,且看骄傲冷清的女主如何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不用寄人篱下、不会成为宅院里被圈养起来的生育工具?如何才能找到回家的路?身边一直陪伴的人是否真的可以接受,是坚持以前的原则还是为了真心爱我的人做出改变?
  • 宴罢

    宴罢

    两个女人要是好起来,那是可以无话不讲的。从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四时衣裳,到子虚乌有的大梦想,鸡零狗碎的小心思,两个女人,只要她们那会儿的交情足够好,那会儿的环境足够私密,几乎无一例外,她们都那么喜欢说,也那么喜欢听。以上观点经由我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泡电视肥皂剧得出。近些年,差不多每天,我都能在那儿看到无数的女人:年轻的,以及曾经年轻,现在也依然有年轻的神态或心态的:美丽的,以及你不难体会得出她们的心灵或气质堪称美丽的:有知识的,以及虽没学历却有文化有修养有情怀的。她们坐在那儿。
  • 丫头别跑:腹黑少爷宠入怀

    丫头别跑:腹黑少爷宠入怀

    【重生丫头&腹黑酷少】冷离笙从来没有想过,她还会认识擎止箫。遇见他以后,她开始重生之旅,思绪一阵错乱之后,擎止箫就出现在面前,对她霸道地说着:“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邻居了,我就住在你家对面。”冷离笙被吓得眼镜都掉了,却依然故作沉静地叉腰控诉道:“你……你不要吓唬我!我可不是吓大的!”而擎止箫紧接着说的,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我见过你的学生证了,你就是厦大的!”冷离笙冷着一张脸转眼间煞白,住在酷少对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重生丫头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两个人还真是应了一句话,狭路相逢是冤家……
  • 胡风的革命心态

    胡风的革命心态

    1955年夏天,信心满满“站起来”的新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后来被反复提及和纠缠的案件——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与建设一个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强大的中国,与摆脱一穷二白的国家目标是如此的不协调。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充满了期待,认为在这个摆脱外乱内战的和平的社会中,一个休养生息的时刻已经来到,国富民强的梦想将成真。然而,对于革命的转向,从军事战线转向思想文化领域,并且将渗透在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对于其后果并没有足够的准备。胡风案件无疑对此后不断的思想文化运动有着预示的作用,从那以后以政治的手段整治文艺成为这个国家现代史上常见的现象。
  • 大天十洲记

    大天十洲记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果没有生在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就注定永远没有机会一登仙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旧的王朝已经轰然倒塌,而新的秩序还远远没有稳固。庙堂之上、江湖之远、市井之中,每一个名动天下的风云人物抑或微不足道的无名之辈都有可能成为那颗改变世界的新星,从此引领着人类文明走向新的时代篇章。本来想写仙侠正剧,写着写着发现水平不够,开始歪成沙雕修仙日常。就这样吧,毕竟做人嘛,最要紧系开心。
  • 足球召唤系统

    足球召唤系统

    一个穿越者获得召唤系统后发达的故事,他召唤出来的足球天才球员让中国足球崛起,扬眉吐气
  • 城中缘

    城中缘

    草莓村的聪亮在南方建筑队打了几年工,也没找到对象。父母为此事犯愁,说孩子大了,该找对象了。等聪亮回来,叫他在家找对象,定下亲再出去,这是大事。聪亮家里只有父母,大他八岁的姐姐早就出嫁了。这年夏天,聪亮返乡收麦,收完麦,父母托人为他介绍对象,说是邻村的姑娘,长相不差,双方老人都愿意。聪亮也和姑娘见了面,结果他不同意。他想平时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村民和小孩,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了,村里哪有好女孩?要实现父母的心愿,找到好对象,还得进城里打工。聪亮长得一表人才,四方脸,高鼻大眼,身高一米七八,找到对象不成问题。
  • 该死的仵作

    该死的仵作

    新书《安仁妖孽一百天》已上传(?????)っ大唐与武周年间,有人妄求长生而不得,有人却不知寿命几何,每每向死,却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