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63

第63章 唐纪(2)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唐高祖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岸上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将军匆匆赶来,他便问:“来的是什么人?”只见那位将军跪在地上说:“臣是尉迟敬德。”高祖问:“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担心陛下受惊,特地派臣来护驾。”高祖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秦王已经将他们杀死了。”高祖非常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问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

大臣们听说太子已死,眼前尉迟敬德又持矛而立,只得劝李渊改立秦王为太子。李渊无奈,只能乖乖从命,下令今后一切国家大事都由新太子李世民处理。八月,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上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正月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是在唐统一全国后,通过“玄武门之变”而夺取帝位的。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立长子建成为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当时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而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都持消极态度。当李世民闪电般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这个矛盾就解决了,李唐王朝未来的继承者注定是李世民。当时形危势格,所有参与事件的人物皆命悬一线,内心的道德谴责与生死存亡比较起来是显得微不足道的。

魏徵直谏

魏徵,字玄成,河北巨鹿人,祖籍四川省广元剑阁。其时,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著称,贞观朝谏臣云集,魏徵最为杰出。

魏徵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失败后,魏徵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徵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说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徵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徵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找来魏徵,询问道:“你为何挑拔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徵却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要是皇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遭受今天的杀身之祸了!”左右大臣都替魏徵捏了把汗,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转怒为喜,器重他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就是当皇帝的顾问,提出意见,帮助皇帝改正行政上的过失。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逆了龙鳞,捋了虎须,惹恼了皇上,就可能丢脑袋。因此,历史上很多谏议大夫只会明哲保身,顺着皇帝说话。可魏徵不是这样的人,他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常常在朝廷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不对的事,总能当着李世民的面直说。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徵:“君主为什么会有明君和昏君的区别?”魏徵回答说:“君主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是明君;偏听偏信,便是昏君。所以君主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样,亲贵大臣就无法阻塞言路,便可以得知民情。”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

626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大臣建议:有些男孩虽然还不到十八岁,可长得个儿大,身体壮实,也应该让他们当兵打战。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就是不发。唐太宗说:“你如此大胆!竟敢扣住诏书不发!”魏徵神色自若地说:“军队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人多人少,而在于用兵得法。好比湖里的鱼和水,您把水弄干,可以捉到很多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由谁来负担呢?”唐太宗虽觉得有理,可还是不服气。魏徵不顾一切地说:“陛下,您已经好几次说话不算数,失信于民了!”唐太宗大为恼怒,说:“你胡说!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魏徵说:“陛下即位之初,曾经下诏:拖欠官府东西的一律免除,然而直到现在官吏们还在催收,这难道不是说话不算数吗?您曾经下过命令,只征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可您这回又要征不到十八岁的,这又是什么?如果老是像这样说了不算不讲信用,百姓还会拥护您吗?”魏徵一席话,使唐太宗哑口无言。于是唐太宗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从此,唐太宗对魏徵更加信任与敬重了。

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今河南寿安)休息,唐太宗认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魏徵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才最终灭亡的。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得到满足。”唐太宗听后猛然醒悟,说:“如果没有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捕捉小鸟的鹞鹰,爱不释手,就让它站在自己的手臂上玩耍。忽然侍从报告魏徵来到,唐太宗吓得赶紧把鹞鹰藏在怀里,免得魏徵看见又要讲他玩物丧志,又该提意见了。其实,魏徵已经看见了太宗的举动,可他假装没看见,坐下来向太宗奏事。魏徵奏了一件又一件,没完没了。太宗心里十分着急,又不得不装作耐心听的样子。魏徵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才起身告辞。魏徵一走,唐太宗赶紧把鹞鹰从怀里取出来,一看,鹞鹰已经闷死了。

魏徵提的意见多了,难免与李世民发生争执。有一次,李世民想到泰山行封禅礼,来炫耀自己的政绩。封禅是由皇帝主持的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经举行过这种仪式。封禅无非是炫耀一番,铺排一番,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魏徵坚决不同意。李世民很生气,喝问道:“你不让我到泰山行封禅礼,是觉得我功劳不高,还是我德行不深厚,或者觉得天下并不安定呢?”魏徵回答说:“陛下功劳卓越,德行深厚,天下也太平。但封禅这种事情,劳民伤财,只是图虚名不务实际的做法,陛下为什么要做呢?”由于魏徵的坚持,李世民只得放弃了封禅的想法。

唐朝贞观后期,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唐太宗在思想上逐渐松懈下来,可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

有一次,他和大臣谈论国家生死存亡的道理。大臣温彦博委婉地说:“希望陛下能像贞观初年那样用心治理国家,天下就会更加太平了。”唐太宗不解地问:“难道我近来处理政事松懈了吗?”魏徵连忙接上话说:“贞观初年,陛下您十分节俭,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如今您下令修建的宫室比以前多了,您也不怎么乐意听大臣们的进谏了。这就是不如贞观初年的地方啊!”后来,魏徵又加上了一道奏章,他在奏章里一条一条地把不如以前的地方都列举了出来,一共举了十条。太宗看了这道奏章,认为条条都有道理,马上写了几句话给魏徵:“我要把你的奏章贴在屏风上,以便早晚都能看得见,帮助我改正错误。我还要让史官另外抄一份,让他记入史册,让后人都明白这些道理。”

643年,魏徵得了重病。唐太宗十分重视,不断派人带着药物去探视他的病情。从皇宫到魏徵家的路上,看望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唐太宗领着皇太子,亲自到魏徵家里去看望。看到魏徵没有多大起色,唐太宗心里一酸,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他擦干了眼泪,问魏徵:“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魏徵的声音这时已经非常微弱:“我最担心的就是国家的危亡啊!如今国家昌盛,天下安定,希望陛下居安思危!”唐太宗边听边点头,表示一定记住这个十分深刻的道理。

643年,魏徵病故。失去了这样一位正直敢谏的大臣,李世民非常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作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镜子,可以发现王朝兴衰更替的规律;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言语的得失。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徵“无限话语权”,让魏徵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徵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徵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徵在为唐太宗效力的十七年内,有史藉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徵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贤相房玄龄

唐朝著名的大臣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李世民十年艰辛征战;是一位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

他自幼就很聪明,博览经史,工于草书、隶书,善写文章,曾跟随父亲房彦谦到京城去。当时天下安宁,大家都认为隋朝国运长久。房玄龄避开左右对父亲说:“隋朝皇帝本无功德,只会迷惑黎民,不作长远打算。他混淆嫡亲和庶出,让他们互相争夺,皇太子与诸王又竞相奢侈,早晚会互相残杀。靠这些人国家将难以保全,现在天下虽然清平,但其灭亡却指日可待。”其父听后很吃惊,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荐他应进士考,及第后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颇有知人之明,见到房玄龄后深加赞叹,对裴矩说:“我阅人无数,还未见过这样的才子。他日后必成大器,遗憾的是我恐怕看不到他功成名就,位高凌云了。”房玄龄的父亲久病历百余日,房玄龄尽心侍奉,总和衣而睡。父亲去世后,他五天不吃不喝。后来房玄龄被任命为隰城县县尉。

李渊举义旗入主关内后,秦王李世民率军向外拓地,房玄龄驱马前往军营谒见。李世民一见房玄龄,如同旧友相逢,任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既遇知已,就竭尽全力,知无不言。每当讨平贼寇时,众人都竞相搜求珍玩,唯独房玄龄先去网罗人才,送到秦王幕府。遇有猛将谋臣,他就暗中与他们结交,使他们能尽忠效力。

不久,太子李建成见秦王威德功业比他更盛,产生猜忌。秦王曾到太子住所吃饭,中毒而归。秦王幕府人人震惊,但又无计可施。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现在怨仇已成,祸乱将发,天下人心无主,各怀异志,灾变一作,大乱必起。不但祸及幕府,还怕会倾覆国家,在此关头,怎能不再三深思呢!我有一计,不如遵从周公诛杀兄弟的故事,就能对外抚宁天下,对内安定宗族社稷。古人曾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能顾及小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比家国沦亡、身败名裂不是要好得多吗?”长孙无忌说:“我也早有这种打算,一直没敢披露出来。您现在所说的,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长孙无忌于是入见秦王献策。李世民召来房玄龄,对他说:“现在已经有了危难来临的迹象,该怎么办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家遭逢危难,古今没什么不同,只有英明的圣人,才能平定灾难。大王功盖天地,符合君临臣民的天象预兆,自有神助,不靠人谋。”

房玄龄在秦王府十余年,每当撰写奏章时,都是倚马可待,行文简洁,道理充分,不打任何草稿。高祖曾对侍臣们说:“此人深知事理,完全可以委任。每当他代秦王向我陈述事情时,我感觉就像与我自己的孩子对面谈话一样。”太子看到房玄龄、杜如晦如此被秦王信任,十分厌恶;于是,在高祖面前进谗言,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起被贬斥。

太子将要变乱,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悄悄带他们入府阁议事。到秦王入主东宫成为皇太子,即提拔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贞观元年,房玄龄代替萧璃任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房玄龄晋爵邢国公。

贞观三年(629年),任命房玄龄为太子太师。他坚持不受,改任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后又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左仆射,改封爵为魏国公,并监修国史。房玄龄既已总管百官事务,就虔诚恭谨、日夜操劳,尽量做到事事处理恰当;听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有长处那样高兴。他精通吏事,审定法令意在宽平,用人不求全责备,从不以自己的长处来衡量别人,随才录用,不拘贵贱,被当时人称为良相。有时因事被皇上谴责,他就连日在朝堂上叩头请罪,恐惧不安,好像无地自容一般。

贞观十三年(639年),房玄龄又被加封为太子太师。房玄龄再三上表请求解除尚书左仆射职务,太宗下诏书说:“选用贤能的根本,在于无私;侍奉君上的道义,责在当仁不让。列圣所以能弘扬风化,在于贤臣能协力同心。公忠贞庄重、诚信贤明,为我草创王业,助成帝道。执掌尚书省,使百政通和,辅佐皇太子,实众望所归。但是公忘记了那些大事,拘于这点小节,虽然恭敬完成教谕事务,却要辞去宰相职位,这难道就是所说的辅佐朕共同安定天下吗?”房玄龄于是带本官就任太子太师。当时皇太子要行拜师礼,已备好仪仗等待。房玄龄深加谦退,不敢进见,于是回家去了。有见识的人都推崇他的谦让精神。房玄龄认为自己居宰相位十五年,女儿是韩王妃子,儿子房遗爱娶高阳公主,实在是极为显贵,于是频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太宗下诏宽慰,但并不批准。

贞观十六年(642年),房玄龄又与高士廉等人一起撰成《文思博要》,赏赐丰厚,拜官司空,仍然总掌朝政,依旧监修国史。房玄龄上表辞官,太宗派遣使节对他说:“过去留侯张良让位,窦融辞去富贵,都是惧怕功名太盛而招惹祸端,知进知退,善察时势,及时止步,所以前代人加以赞美。公也想追随往日贤哲,实在应当嘉奖。然而国家任用公已久,一旦突然失去良相,就如同失去双手一般。公若体力不衰,就不要再辞让了。”房玄龄于是停止推让。

贞观十七年(643年),房玄龄和司徒长孙无忌等人的像被画在凌烟阁上。赞词说:“才能兼有辞藻,思虑化入神机。为官励精守节,奉上尽忠忘身。”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之风云再起

    穿越三国之风云再起

    襄樊之战爆发,关羽威震华夏势头正劲却不知荆州后方已是暗流涌动,洞悉这一切的螟蛉之子却在上庸缺兵少将,难道蜀汉终究还是逃不过衰落的命运?且看假子刘封如何挣脱命运搅动风云!
  • 三国商城系统

    三国商城系统

    尸横骨骸,遍地野!既以穿越,又携带系统商城!何惧天下豪杰?不畏,不惧!携兄弟闯出一片江山!秦能灭六国,今我为何不可霸一江山! QQ交流群号:756718437
  • 我在乱世开医院

    我在乱世开医院

    苏亦带着医院穿越了。但是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整个的都懵逼了。西面的秦始皇已步入暮年南面的李世民,刚刚推翻了他老子,自己当上了皇帝。北面又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家伙打来打去。除此之外,北面的草原上,有个喜欢射雕的成吉思汗,西面的有个叫做刘邦的小混混,东面有个叫朱元璋的乞丐,还有个喜欢穿黄袍的赵匡胤。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年代。
  • 隋唐君子演义

    隋唐君子演义

    有丰神俊逸,想要苟发育而不得的的主角杨谦有喜欢举高高的舅父韩世谔。有恬不知耻的程咬金,老实忠厚的牛进达。有喜欢袖手旁观,弹弄毒舌的徐世绩。年纪轻轻就爱混江湖的罗士信。更有雌威雄霸,视绿林草莽如无物的真*无双李娘子。以及唐国公的犬子,李*鲁班七号*世民。还有一位父爱如山,负重前行的帅哥父亲,更有一位上得厅堂,下得战场的母亲。还有一个骚出天际,总是喜欢出人意料之外的骚系统。让主角在谦谦君子的道路上,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下,连滚带爬的往前窜……
  • 故国家邦

    故国家邦

    一曲轮回的悲歌,反反复复地上演帝王将相,六宫粉黛,凡夫俗子颠倒众生,如坠深渊,虽明知苦海无边,仍欲奋力挣扎,命也运也、是耶非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太阳底下无新事,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在劫难逃、亘古未变刀枪剑影,血雨腥风在宫廷、庙堂重重叠叠的帷幕后在汗牛充栋的史书典册里或隐或现贪、嗔、痴引导无边的欲望它激发一切、也吞噬一切看人生如戏叹世事无常纵然有情无情逃不脱红尘里的厮混缠绵却恍惚如虚花幻景云烟般消散一个失衡的时代,一段炫目的历史,掩卷长叹,凄凉萧萦,世事苍桑。
热门推荐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粟先生的恋爱调查报告

    粟先生的恋爱调查报告

    她记得他,因为他眉角那颗痣;他记得她,只是因为她是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缘分,终成为回忆里的故事,而你,是我故事的结局。————————————————————————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和信仰的故事。抽风版简介:1.女主涂恒沙,权且叫她小沙子!小沙子捂胸痛苦状。归归:怎么了?小沙子:我犯病了!没法呼吸!归归:怎么办怎么办?赶紧去医院!小沙子:不用……医生给了药方。归归:药方呢?小沙子嘟着嘴:唔唔……医生说人工呼吸就好。归归:……(哪个庸医!)——吃瓜群众:庸医一定是是宁主任!2.小沙子捂胸痛苦状+1。归归:又犯病了?要药方吗?小沙子:……这次不是,是真的病了!归归:什么病?小沙子:脂肪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足并纤维隔缺少症归归:????好好说话!小沙子:胸……太小归归:……药方呢?小沙子:医生说……多揉揉就好……归归:……(庸医+1)——吃瓜群众:宁主任+1!!!!!宁主任认真脸:我的专业是神经外科!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野狼沟传奇

    野狼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教你学露营(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露营(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诗言青春

    诗言青春

    致敬我曾经逝去的青春。记录那些美好的时光。希望这是一本你能读懂我的书
  • 拽丫头撞上邪魅校草

    拽丫头撞上邪魅校草

    【在无数冰冷的黑夜里,因为你我才有了一丝温暖,那时的我孤独、冷漠,是你一直陪着我,为什么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认识我,难道我在你心里一点都不重要吗?】
  • THE CLASS STRUGGLES IN FRANCE

    THE CLASS STRUGGLES IN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nder the Redwoods

    Under the Redwoo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Joy

    J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