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400000011

第11章 最危险的心理——愤怒与仇恨(2)

多年后,伊莎贝拉给他生的儿子林顿长大成人,小凯瑟琳也已经长成美丽少女。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疯狂地相爱了。但被仇恨裹挟着的希斯克利夫强迫小凯瑟琳嫁给林顿,目的只是为了“胜利地看见他的后代堂皇地作为他们产业的主人,他的孩子用工钱雇他们的孩子种他们的土地”。

后来,埃德加死了,希斯克利夫成为了画眉山庄的新主人。再后来,他的儿子林顿也死了。小凯瑟琳成为了年轻的寡妇。小凯瑟琳和哈里顿就像当年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一样,希斯克利夫疯狂且愤怒地阻止他们就像当年亨德雷疯狂且愤怒地阻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他从小凯瑟琳的眼睛里看到了凯瑟琳的影子,他从哈里顿身上看到了当年的他自己,希斯克利夫沉默了。他变得更孤独了,他不再管山庄,也不再阻止哈里顿与小凯瑟琳了,他常常几天不吃不喝地游荡在沼地里。他疯狂地怀念着凯瑟琳,他想与她的孤魂在一起,回来后就躲在凯瑟琳曾住过的房间,不让任何人打扰。之后,希斯克利夫就死了。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宽恕的故事。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来自于对凯瑟琳虚荣、自私的愤怒,也来自于对自己无力更改的弃儿身份的愤怒,因此他无力反抗亨德雷对他的专横暴虐,也无力反抗凯瑟琳对他的情感背叛。满腔的愤怒无力发泄时,就容易转化为仇恨,激起复仇的欲望。所以,仇恨中蕴藏着极端的愤怒,愤怒越过了理性的边界就转化为仇恨的种子。

凯瑟琳情感上的背叛使希斯克利夫由爱转为恨,这与希斯克利夫的弃儿身份分不开。亨德雷对他的侮辱让他体验到人生的残酷,凯瑟琳对他的爱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希斯克利夫愤,也恨。强烈的爱与憎在凯瑟琳背弃情感的瞬间让希斯克利夫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报复成了他重新证明自己的唯一出路。在凯瑟琳死之前,希斯克利夫恨亨德雷,恨埃德加,凯瑟琳死之后,希斯克利夫更恨他们,复仇的火焰燃至最高。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故事。

复仇的成功平息了希斯克利夫的愤怒,但引起的却是更深的悲哀。因为人性始终是善良的。他达到了复仇的目的,却以自杀而告终。因为复仇、愤怒并不能让他快乐,并不能让他获得心灵的平静,反倒罪恶重生。唯有宽恕才能解救自己,才能让他与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人性的复苏让他祝福了他们下一代的幸福,也获得了宁静与安详。

你觉得可以承受仇恨的后果吗?

纵横观看古今,许多承载仇恨的人都会选择报仇雪恨,来平息曾经所受的耻辱与伤害。

历史上,据说被赦免之后的越王时刻思索着复国的计划,为了复国,他把苦胆吊挂在座位上面,以便休息睡觉之前能够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你之前所受的耻辱了吗?”他还亲自到田间与百姓们一起耕种,他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有贤能之人,帮助贫困百姓,哀悼死难的人。就这样越王勾践用仇恨激励自己和民众,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终于完成了复国的梦想。

妇孺皆知的《水浒传》英雄武松为替哥哥报仇,杀死了自己的嫂嫂潘金莲以及潘金莲的奸夫西门庆,最后成为了受人爱戴、受人敬重的梁山英雄好汉,等等。在法制社会健全之前,充满感情色彩的复仇都客观存在着。历史上,复仇常常与英雄事迹相挂钩,得到了百姓的赞扬与推崇。那时候的复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契合了当时人们心中存在的复仇制度。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韩愈曾经说过“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所以说,历史上的复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制度的逐渐健全与完善,我们早已经脱离了当初的野蛮、愚昧且落后的复仇制度。我们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所以再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心中的仇恨已经不符合历史的轨迹,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仇恨如何化解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采取正确合理的途径,盲目地报仇雪恨,导致的后果将不是你所能承受的。

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的“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马加爵案发生之后,许多社会公众、媒体、心理学家对马加爵以及马加爵杀人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剖解。心理学家认为,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社会公众认为,应该把马加爵的杀人动机归结为他的贫困,他因为贫困而受到他人的歧视,因此他对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中的人产生了仇恨。

当然,贫困不能成其为犯罪的借口,更不能成为其被宽恕的理由。但毋庸置疑的是马加爵的内心充满着强烈的仇恨。这股仇恨是一种压抑的负面情绪,再加上他扭曲的人格缺陷,当他遇到挫折,遇到不满的情况时,他隐藏的愤怒、潜藏的仇恨容易倾泻而出。这时,杀人就成了他雪耻,化解心中仇恨的手段,所以马加爵是可怜的。他承载了自己无法承载的仇恨苦果,值得我们深思。

在狱中,马加爵写下了这样的忏悔:“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无知啊!这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残酷啊!难道生命就这么脆弱?难道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不是的!现在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以前也是!但是前几天我的心里只有恨,我非常的苦恼,许多后果我都未曾设想。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事后才知道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才知道给亲人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才明白伤心难过的远远不止我的亲人朋友。后悔啊,但木已成舟,我是无力挽回的了!”

这是马加爵在狱中写下的原话。想一想,仇恨带来的后果我们真的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承受吗?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伤,即使表面上非常幸福的人心中照样也会有痛,也会受伤,也会伤人,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很多人因为不健康,不成熟的认知,将心中很多的伤转化成了恨,甚至是仇恨。他们恨带给他们伤的人,他们恨自己无法拥有对方拥有的强大优越感,最后毁了他人,也毁了自己。刘正熙是这样的人,希斯克利夫是这样的人,马加爵也是这样的人。可能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怀有仇恨的人,采用极端的方式寻求报复,只为了弥补当初受伤时的不愉快体验,有的是严重的痛苦体验,如亲人的死去;有的是轻微的不悦感,如丢失的面子,等等,最后付出的却是血淋淋的代价——生命的消亡。比较一下两者的权重,你就会发现报复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荒诞。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希斯克利夫那样的报复手段,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马加爵式的极端,他们以一种他们能够承载的方式缅怀自己伤痛的回忆,而不是把这种伤痛加倍地附加给曾经伤害他们的人。这样的人能够理性地对待恨,对待伤痛,结果他们是快乐、幸福的。

让我们牢牢记住生命的厚重与珍贵!古语有云:体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伤害。我们没有伤害自己的权利,更没有毁灭他人的权利。道德不允许,法律更不允许。如果受伤了,愤怒了,不要悲哀地怨天怨地,而是要寻找合理地途径,积极地解决内心的愤懑。痛苦过后,回头再看,一切将会渺小不堪。

我们总是有充足的理由愤怒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愤怒的理论,叫挫折——攻击理论,也就是说人的愤怒攻击行为来自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这个理论是根据心理学上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提出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以实验控制法随机地给予笼子中的白老鼠电击,施以挫折经验,之后详细地观察并记录白老鼠的行为表现,发现原先老鼠的生态行为有了极大的转变,老鼠的性情变得急躁,睡眠时间减少,哄抢食物,活动量变得十分大,老鼠彼此互咬的几率大大提高。根据这个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遇到挫折、期望落空、生活变故、失败的处境下,人的性情也会变得较为急躁、容易愤怒,以至攻击错误对象。当然,白老鼠不是人,不能把从白老鼠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推广到人的身上,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是人的愤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生活的不满及挫折。

还记得一开始章节中就提到的那个例子吗?公司主管对丈夫的愤怒,回家后丈夫对妻子的愤怒,妻子对儿子的愤怒,儿子对宠物狗的愤怒,狗对主人的愤怒,不难看出愤怒的根源在于丈夫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或者是主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总之是这个挫折引起了之后的愤怒连锁反应。愤怒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本应该好好工作的人却没有好好工作,本应该待在家里做家务的妻子却跑去玩乐去了,本应该认真写作业的儿子却不亦乐乎地玩游戏,所以一切都是他人的错,是他人的错误导致了自己的愤怒。愤怒的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

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愤怒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愤怒源自于个体潜意识的内容,而形成潜意识最原始的资料来自于婴儿的早期生活经验。婴儿早期生活经验的形成离不开父母亲正确的养育,尤其是母亲。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面对两种冲突经验的困扰,好的经验和不好的经验。好的经验源自于母亲爱的哺育、温暖的身体接触,于是婴儿获得了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感觉经验;如果婴儿感受到母亲的愤怒或不满,或感受饥饿、尿湿、冰冷和冷漠的不好感觉,那么它们就会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基础。

心理分析认为,只要父母能正常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便有能力以“健康的抗议”来面对一些不好的经验,如延迟的喂养、尿不湿的更换或者冰冷的婴儿床等。父母亲如果接受孩子的抗议,婴儿就会将好的父母影像长时间留在心中,相对地也可以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挫折而产生的愤怒。

愤怒是不好的经验,但若能遇到好的包容者,如童年时期的父母、成长时期的老师、成年期的自己,他们接纳这些负面的经验,并且允许它们的存在以及表达,他们就能从这种包容的历程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协调矛盾存在的本质。因此,健康的抗议可以帮助婴儿度过失落的挫折,使婴儿接受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失落,感受生活的不平坦。

愤怒表达了一个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不愉悦经验。如遇到无法应对的挫折时,人们只能将其转向自己,衍变为愤怒的情绪。独吞愤怒的苦果只会让自己更加受伤,所以人天生拥有的防御机制迫使他们把愤怒的情绪洒向他人,来保护自己,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更容易成为受伤害的对象。

每一个愤怒的人都会为自己寻找最合适的理由,实际上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却伤害了别人,有时是小伤,有时是大伤。不管是大是小,伤害都已经造成。习惯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的人,往往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原来别人也在哭泣,而且还是自己弄哭的。他们把自己的怒气指向他人,或者在愤怒的情绪下工作、学习、生活的人,习惯一味地认为自己受伤最重。其实,疗伤才是自己应该要掌握的主旋律。

同类推荐
  •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

    《每天一个人生思考》,将解开你关于人生的种种疑问,带给你全新的感受,帮你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希望、人生规划、财富、自信、诚信、友谊、交往、心态、处世、成败、得失、幸福等全面思考人生,帮助你定位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阅读完本书,你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重新点燃心中的激情,向着理想的生活迈进,活出全新的自己。
  • 读三国有心机

    读三国有心机

    有人把《三国演义》说成是一部兵书,其实《三国演义》更是一部“心机”智谋全书。人的智慧,文采武功,权术谋略,在当时都发挥到了极致。诸葛亮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如隆中对、舌战群儒、空城计、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巧取西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无不让人惊叹不已。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一生用计,刺董卓、战官渡、得荆州、间马超,戎马一生,惟一败笔就是赤壁之战,但这也丝毫抹杀不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和谋略大师的形象。
  • 道修养性

    道修养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本书从八个方面阐述老子的“道”修养性思想。刚柔相济的生存智慧;忍一时退一步,海阔天空;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示人以弱,将锋芒隐藏起来;给别人留点空间;为人处事必须具备“大”的胸怀;以德报怨是最大的宽容。顺逆从容的人生选择:老子说道是简单的,快乐也是很简单的;无“患”即无忧;世俗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对的;生时不留遗憾;顺其自然事事顺;不必烦恼,办法总比困难多。
  •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儿童文学成长励志书系:爸妈不是我的佣人》编者通过仔细甄别、全盘分析,由儿童生活的细节入手,根据儿童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全方位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考量,并有针对性地从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生长传记以及充满智慧的寓言中提取对儿童有指导意义的故事,能够帮助儿童认清个人的不足,主动地由内而外地进行自我完善。
  •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选取了历史人物经典的道德和智慧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孔融尊长爱幼的美好品德,有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有曹刿退敌的远见卓识,有齐恒公用管仲的大度雅量,这些故事都被后世传为佳话,让人们拍手叫绝,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可以不知道。
热门推荐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贤妻已下线

    贤妻已下线

    在所有人眼里,我该是幸福的、至于不幸,都是作出来的
  • 奇怪的请帖

    奇怪的请帖

    我叫太田利江,和佐田由纪子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我们两人是同时来到这个公司工作的,办公桌紧挨着。七年来,我俩从未调动。因为我们长相近似,同事们都说我们象是一对孪生姐妹。尤其凑巧的是,我们都是29岁的独身姑娘。好开玩笑的同事们经常说:“你们是想在同一时期结婚吧?怎么都没公开自己的情侣呢?”每当听到这种提问式的玩笑,我们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烦恼,只好付之一笑。星期五下班前,我对由纪子说:“咱们过个周末吧。”“怎么过法?”“机械式的事务工作,天天都是那一套,真使人厌烦。
  • 秦陵地宫

    秦陵地宫

    几个人以盗墓的方式进入秦始皇陵,你可能说我是痴人说梦,如果我告诉你,利用着最超前最尖端的科技支持和掌握了秦陵的秘密的话,就能有震惊世界和考古界的结果,你还不相信吗,下面就向你全面地展现一个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宫殿。
  • 将女悍妃:世子大人劫个色

    将女悍妃:世子大人劫个色

    沈凤翎虽为女将,但依旧被圣上猜忌,将她赐婚给出了名的病秧子世子,沈凤翎当然不愿,但圣意难改,恰在此时,她被同僚下药,晕晕乎乎的闯进了一个白面书生的房间……沈凤翎抓着白面书生找皇帝收回成命,却不想这书生竟然就是她的未婚夫!沈凤翎:“……”这就是命。本以为以自家相公出了名的病体,她嫁过去就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余生,执迷不悟

    余生,执迷不悟

    很多年后,她都还记得那些疯狂的夜晚。他像恶魔一样,残忍地践踏她的自尊,撕毁她的廉耻……如果她的死亡能成为他的枷锁,她甘愿——永堕地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烽火有情天

    烽火有情天

    【两岸文学PK大赛】 北周末年,隋朝初年,时值政权跌宕,战乱纷纷,一位美艳又善良的公主被当作政治筹码而远嫁塞外执行和亲的使命,一个表面俊朗潇洒不羁内心却怀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被当作复仇的工具卷入一场场的生死局,在这政治阴谋暗潮汹涌的漠北大草原上,在那政权更迭战事不断的中原大地上,上演着一场场事关生死,权谋,爱情的悲喜剧,是凤凰涅槃也好,是羽化成蝶也罢,每个人的心究竟会被命运引向何方?
  • 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

    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

    简·萨默斯是一位精神独立的中年女性,拥有令人艳羡的时尚杂志工作以及上流社会的社交圈。简在失去丈夫和母亲之后,对原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产生了质疑与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简结识了老人莫迪,两位女性之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友谊和改变彼此人生态度的关系。
  • 窃国枭雄的法宝

    窃国枭雄的法宝

    刺婢狎婢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号称运河“龙头”、“小燕京”的通州,有一座距河三百米,始建于北周的燃灯佛舍利塔。砖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穿雾摩云,颇具冲霄之势。悬铜铃二千二百四十八枚,为世界之最,也是古通州八景之魁首。塔影倒映,微波荡漾,白帆穿梭于碧柳拂水的河面,不但如诗如画,亦为运河上端航标。因而有了“一支塔影认通州”的传世佳句。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1900年9月5日),英、美、德、意、日、俄、奥等国的军队侵占通州。枪声、马嘶声由远而近,通州火光四起,洋兵洋马如同恶魔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