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6900000002

第2章 童趣园

01

小僧巧戏老和尚

对话场境

有个老和尚买了十个饼、一罐蜂蜜,回来后一个人躲在屋里吃起来。他吃饱后,把剩下的饼放在钵盆里,把蜜罐放在床板下。自己要出去,要小和尚看好。

老和尚:我有事出去,你把饼给我看好;床底下那罐里装的是毒药,只要沾上一点马上就会死的。

(小和尚等师父走后,把饼拿过来,从床底下拿出蜂蜜倒出来蘸着吃,美美饱餐了一顿,晚上老和尚回来,见到只剩下两个饼,很不高兴。老和尚大声训斥小和尚,小和尚进行争辩)

小和尚:师父,你走后,我闻见饼香,实在馋得忍不住,就吃了几个。后来,怕师父回来责怪,就把罐里的毒药也喝了,心想死了一了百了,可不知怎地,这药性到现在还没有发作。

老和尚:(更加恼怒,大骂)你这个小畜生,把我的饼全吃了,还有理由……

小和尚:(伸手把余下的两个饼也拿来狼吞虎咽地吃了,边吃边说)把这两个都吃了,才算吃光哩!

(老和尚气得险些被一口气憋死)

老和尚自己一个人吃饼、喝蜂蜜也就算了,可他还骗小和尚说“床底下的那罐里装的是毒药”,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小和尚偷吃了饼和蜂蜜之后,被老和尚训斥,他一直装疯卖傻,并钻老和尚语言上的漏洞,将剩余的两个饼也吃了,气得老和尚差点儿被一口气憋死。看罢故事,我们真是叹服小和尚的聪颖和智辩。

02

王雪辨鹿

王安石的小儿子王雪(即王元泽),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有一天,王安石的朋友李某来拜会王安石,想考一考闻名遐迩的小元泽,李某看着刚送来的一头獐和一头鹿计上心来。

李某:(指着獐和鹿)这两头哪头是獐,哪头是鹿?

(当时,王雪才六岁,且獐与鹿十分难辨,但王雪毕竟聪明,眼珠一转,作了回答)

王雪: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

(李某听后,惊叹不已)

王雪针对父亲的朋友李某给出的难题不能正面作答,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具体哪一头是什么。于是采取模糊语言进行回答,实际上也是一种诡辩。你说獐旁边不是鹿吧,而獐旁边确实是鹿;你说鹿旁边不是獐吧,它又确实是獐。令人感到无所驳斥,而这句话竟然出自一个六岁龄童之口,李某不得不惊叹王雪的聪颖了。

03

林肯回答老师的难题

林肯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是这样考他的。

老师:林肯,这里有一道难题和两道容易的题目,由你任选其一。

林肯:我就考一道难题吧。

老师:好吧,那么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

林肯:鸡生的呗。

老师:鸡又是哪里来的呢?

林肯:老师,这是您提的第二个问题了。

老师有意让林肯回答鸡与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林肯知道这个问题是不好作答的。于是借题发挥,说老师只要他回答一个难题,而自己也已经作答,这样就巧妙地达到了借对方之题,来堵塞老师继续提问的目的,也避免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这一诡辩泥潭。

04

两小儿辩日

一天,孔子向东面出游,路上忽见两个小孩儿在激烈地辩论,便惊问其故。

孔子:你们两个小孩儿在那里争辩什么?

小孩甲:我认为太阳出来时离我们近,到中午时就离我们远了。

小孩乙:不对,太阳出来离我们远,到中午就离我们近。

小孩甲:太阳出来时,看上去大得像车盖;等到中午时,太阳就小得像盘子,这不是远的东西小吗?

小孩乙:不对,太阳出来时,人的感觉是清清凉凉,等到中午时,热得像把手伸向烫水里,这不是远的凉、近的热吗?

两小孩:(对孔子)你说我们的话到底谁对谁错?

(孔子沉思了好久,不能做出结论)

本篇选自《列子·汤问》,表面上是写两个小孩儿的舌战,实际上是表达了列子自己对宇宙自然的看法。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看法是十分幼稚的,然而人类的知识文明正是从这些无数原始的思想中发展起来的。

05

小男孩的闹剧

一只皮球破窗而入,进了唐家太太的厨房,不久,一个小男孩来按门铃。

小男孩:爸爸一会儿就来给您装玻璃。

(果然不错,一个男子走上台阶,唐太太把皮球还给了那孩子,孩子走了。那人帮唐太太换好了玻璃)

男子:十块钱。

唐太太:什么?你不是他的爸爸?

男子:什么?你不是他妈妈?

小男孩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竟然成功地糊弄了两个成人。他糊弄那个修理工,把唐太太说成他妈妈,接着又糊弄唐太太说修理工是他爸爸,伪造身份,让人又觉得合情合理。小男孩坐收了渔翁之利,既拿走了皮球,又免于了赔偿玻璃。小男孩的狡黠可爱引人大笑。

06

小男孩巧言得饼干

一个小男孩站在低低的柜台前面,凝视着一盒打开了的巧克力饼干。食品店的老板看到了,于是和他打起了趣。

老板:喂,小孩儿,你想干啥?

小男孩:没什么。

老板:没什么?我看你好像是想拿一块饼干。

小男孩:不,你错了先生,我是想尽量不拿。

(老板不禁被他的机智和可爱逗得哈哈大笑,于是送给他一盒饼干,作为嘉奖)

饼干对小男孩是有诱惑力的。小男孩被老板问起时,没有直说要,其实直接说要也很可能得不到。小男孩于是换了一种说法“我是想尽量不拿”,实际上说他自己还是想要。他的机智和可爱打动了老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饼干。

07

刘先生儿子制胜的秘诀

刘先生看到自己的儿子与邻居强壮的小孩儿掰手腕比赛,就鼓励他说:“加把油,赢了我给你2元钱。”后来,儿子果然赢了,刘先生便给了他2元钱,以后儿子又胜了几次,刘先生照样每次都给2元钱,但刘先生思考再三,总觉得儿子敌不过邻居的孩子,有一次刘先生拿这事问儿子。

刘先生:你果真能赢他吗?

儿子:当然,百战百胜。

刘先生:那你用了什么技巧呢?

儿子:这非常简单,我每次给他五毛钱,他准败。

刘先生儿子的必胜秘诀竟然是用钱买通邻居小孩儿,两个小孩儿在那里做戏,只蒙着刘先生一人。而儿子给邻居小孩儿的钱是从刘先生的物质奖励里来的。刘先后听了自己儿子的话,是不是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呢?

08

小徒儿对付师伯中伤

某寺院甲、乙两僧素有嫌隙,甲僧心胸狭窄,总想伺机攻击乙僧,又苦于找不到借口,甲僧于是从乙僧的小徒儿身上打主意。一天,他向方丈诬告:“今天在大雄宝殿念经礼佛的时候,乙僧的小徒儿跪在最后一排做鬼脸,亵渎佛祖!”方丈听后表示要严厉惩处。翌日,方丈在佛事完毕后,果然叫出小徒儿,责问此事。

小徒儿:我在后排做鬼脸何人所见?

甲僧:(抢前一步,横眉怒对)我亲眼所见,你还想抵赖!

小徒儿:请问师伯当时站在哪里?

甲僧:大家知道,我站在前排。

小徒儿:您不回头看,怎么会看见我做了鬼脸?

(甲僧顿时满脸羞愧,无地自容)

小徒儿最后那句反问很有力量,如果甲僧狡辩说自己没有回头看,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诬陷,如果承认,他本身就是对佛祖不恭敬,因此陷甲僧于两难的境地,甲僧无法辩解,自然是满脸羞愧,无地自容了。

09

薛勤一语驳倒陈蕃

东汉有个人叫陈蕃,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一室,室内杂乱,龌龊不堪,当时薛勤就批评他。

薛勤:你这小孩儿,怎么不打扫房间、迎接客人呢?

陈蕃: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扫除天下之不平,哪里会去扫除一室之污秽呢?

薛勤:你这一间屋子的污秽都不扫除,哪里还能去扫除天下之不平呢?

(陈蕃被驳得哑口无言)

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薛勤从陈蕃懒于扫地这件小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得出他不能干大事业的结论,切中要害。

10

凯特如法炮制回答爸爸

小凯特把成绩单交给爸爸,爸爸一看有两门功课没及格,很生气。

爸爸:你知道吗?华盛顿像你这么大时是全球最优秀的学生。

凯特:据我所知,像你这个年龄时,华盛顿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凯特思维还是非常敏捷的。她针对爸爸的说法说出了“像你这个年龄时华盛顿已是美国总统了”,噎得她爸爸无话可说,其实她爸爸是想用榜样来教育引导她,凯特经过努力是可以成为优秀学生的,相反地凯特虽然机敏,但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诡辩,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美国总统的。

11

小明注解成语

听说小明在学校语文学得不错,家里人有些不信,想故意考考他。姐姐首先出题了。

姐姐:什么叫“千金难买”?

小明:这是价值昂贵的意思。比如,你的男朋友已给你买了一千多元的东西了,你还不答应结婚,这就叫“千金难买”。

姐姐:(生气地)呸!

(哥哥又开始出题了)

哥哥:什么叫“扑朔迷离”?

小明:这是雌雄难分的意思。比如,你和女朋友都留着长发,都穿着花衫子,谁是男,谁是女,叫人分不清,这就叫“扑朔迷离”。

(哥哥生气地走了,爸爸又来问)

爸爸:什么叫“锦上添花”?

小明:这是好上加好的意思。比如你们厂长的儿子结婚,人家本来什么东西都有了,您还送去一台录音机,这就叫“锦上添花”。

爸爸:(大发雷霆)混蛋!

小明联系家人的实际注解成语,让姐姐、哥哥、爸爸的“家丑”现形,曝光,直言不讳,真实生动。

12

小孩儿智救爷爷

从前,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家四口人:丈夫、妻子、他们的儿子,还有小孩的爷爷。他们很贫困。老爷爷干了很多年的活儿,现在已经老得干不动了,全靠儿子和儿媳养活他。他的儿子、儿媳觉得他是个沉重的负担,决定把老爷爷扔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他们从市场上买回了一个大竹筐。天黑后,男人把老爷爷抱起来放进竹筐里。

爷爷:(惊讶地)你们要用筐子把我弄到哪儿去?

爸爸:父亲,您知道,我们不能再照顾您了,我们决定把您送到一个神圣的地方。那儿所有的人都会对您很好的。您在那儿生活会比在这儿更有趣。

爷爷:(气愤地训斥)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想想你小时候那些年,我是怎么照顾你的,你就这么报答我!

(男人恼羞成怒,猛地背起大竹筐,匆匆走出了屋门,小孩儿一直在旁边偷偷地看着,在父亲就要消失在夜幕之中时,小孩儿向父亲喊话了)

小孩:爸爸,把爷爷送走后,千万记着把筐子带回来。

爸爸:(迷惑不解)为什么?

小孩:等您老了,我想把您送走的时候,还用得着这个大筐子呢!

(听了孩子的话,男人的腿颤抖起来,他没法再往前迈步。回转身,又把爷爷送回了家)

小孩说将来要用送走他爷爷的筐子将他爸爸送走,让他爸爸设想到自己年老被遗弃的感受,从而让爸爸去体验爷爷年老被遗弃的心情,将心比心之下,使爸爸放弃了错误的主张,又将爷爷送回了家。

13

小华妙解“抄”字

学校举办作文竞赛,一个获一等奖的学生小华在领奖大会上宣读作文。正当他满怀激情朗读时,忽听下面有人嘀咕:“哼,那作文是‘抄’的。”顿时,同学们一阵交头接耳。

小华:是的,是“抄”的!

(全场哗然,老师也大吃一惊)

老师:作文比赛是一项严肃的活动,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假如你的文章是抄的,核实后将取消评奖资格。

(全场又一阵骚动)

小华:(坦然地)请允许我把话说完,文章是抄出来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我说的抄,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打好腹稿之后,再抄到草稿纸上加以润色,最后再把定稿抄到规定的稿纸上。我抄的正是我自己独特的思想,难道这种“抄”不对吗?

(一阵静默之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接受了老师颁发的奖品)

“抄”这一个词语可以表达“抄袭”的意思,这也是颁奖大会上老师和同学们认为的意思,因此引起了一场风波。而小华却赋予了“抄”字的另一种意义即“抄写”、“誊写”,这样一来,很快地平息了这场风波,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

14

聪颖的一休禅师

一休禅师自小就很聪明,有一次,他无意之中打破了老师很珍爱的茶杯。但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将茶杯藏在身后。当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一休突然开口了。

一休: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老师:这是自然之事,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老师,您的茶杯今天死期到了。

(老师此时知上当,但又不好生气,只得讪然一笑)

一休开始的那个“人为什么一定要死”的问题是要从老师嘴里套出他需要的话,即“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然后直接陈述“您的茶杯今天死期到了”,大师才知杯子被打破了,由于有言在先,不便发火,也只好一笑了之。

15

老奶奶的自嘲

有位老奶奶身高1.70米,她已故的丈夫却只有1.65米。有一天,她的孙儿翻看相册,发现了这一反差,便惊奇地问奶奶。

孙儿:奶奶,你怎么会爱一个比你还矮5厘米的男人呢?

奶奶:我爱你爷爷的时候,是坐着的,当我站起来的时候就太晚了。

老奶奶的话语显然是有自嘲意味的玩笑话,不过它确实要比在孙儿面前说“我爱你爷爷,并不在乎他的身高”这样的话要自然得多、巧妙得多。

16

为什么开狗洞

有一小男孩机警伶俐,口才过人。八岁那年换牙齿时,一位老先生想戏弄他。

老先生:小相公,你口中为什么开了个狗洞呀?

小孩:这是让您老先生从这儿进进出出呀。

对于老先生“口中为什么开了个狗洞”的恶意玩笑,小孩儿来了个反唇相讥“是让您老先生从这儿进进出出呀”。实际上骂老先生是狗,骂得很巧妙。这个故事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开玩笑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不然,会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17

大智若愚的哈里逊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文静不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傻瓜。镇上的人常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妇人看到他很可怜,就走过来和他搭话。

妇人: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多吗?

威廉:(慢条斯理)当然知道,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乍一看,威廉是个蠢小子,有面额大的硬币不捡,而去捡面额小的,听他的一席话之后才知道他是大智若愚,区区捡硬币的事竟然处理得这么有心计,比一般的人看得远多了。

同类推荐
  • 九型人格心灵密码

    九型人格心灵密码

    一个人的自我提升,离不开自我的发现。每一个成长起来的人,都是在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慢慢强大起来的。本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己知彼,洞察自己及身边人真实想法的有效途径。人在旅途,其修远兮。把握人的性格是每位职场人士事业发展的助推力;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是个永远的命题,从不因年代久远而失去探究的意义,相反,它对如何认识自己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古哲圣贤曾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佛家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度量。拿得起放得下,也就是会选择懂放弃。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与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这就是一种度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要多年磨炼才能养成。学会选择,实为可贵;懂得放弃,才是做人的真谛。
  •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立功 立信 立人: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本书从“立功、立信、 立人”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交友应酬中所应遵循的准则。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吸取有益的教益,为自己的人生之船朝着正确的航向行驶提供助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节操高尚、事业有成的人。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热门推荐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浪客的剑道之旅

    浪客的剑道之旅

    大难不死,习得飞天御剑流。这是一本浪客剑心的同人小说。
  • 柚因文生致上官

    柚因文生致上官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子,但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大哥胡子拉碴,以欺负我为荣耀;二哥严胜于父,专注我的知识面;三哥温柔似水,供我银两;弟弟,弟弟常年不在家,甚是想念。这一切的平静却因为我长大而改变。
  • 比目鱼

    比目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阿斗雄起

    三国之阿斗雄起

    “男人就要雄起”,看谁以后还敢叫哥“扶不起的阿斗”。在我刘阿斗面前,你们都是土鸡瓦狗,不好意思二叔,阿斗抢你台词了,略略略……
  • 妃常有毒,宸王别嚣张

    妃常有毒,宸王别嚣张

    顾晴雨当了十年平生殿尊主,人人敬畏的平朝第一人,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被心腹暗算,本以为身死道消,却因命定机缘重生到平都柳相府不受宠的嫡女身上。大婚当日醒来,顾晴雨准备一走了之,却不想一头撞进平都深不可测的朝局阴谋里,也撞入了那个人眼里心里……赵宸之是平朝皇室嫡长子,因母后早逝,妖妃当道,混的“凄惨无比”。对于妖妃塞给他的女人,赵宸之本想不闻不问,却不料那个女人胆子大到敢逃婚……很好,女人,你成功的吸引了本王的注意!
  • 六绝修罗

    六绝修罗

    太初之时,混沌初开,轻者上而为天,浊者下而为地,天曰青天,地曰大荒。有无数神兽,凶兽,蛮兽,荒兽,于其间纵横,以人为食,以人为牲,以祭青天,以祀大荒,于是人族上以求天,下以拜地,求以修行之法,以区区百年登临神位,使人族可有一言之权,与万族划地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