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200000013

第13章 且挺且韧,久战之道——“久战”法

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

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挺经》原典

久战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四字。力则指将士精力言之,势则指大局大计及粮饷之接续。贼以坚忍死拒,我亦当以坚忍胜之。惟有休养士气,观衅而动,不必过求速效,徒伤精锐,迨瓜熟蒂落,自可应手奏功也。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战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从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原典精译

“势穷力竭”是打持久战最忌讳的四个字。力,是指将士的精力而言;势,是指战略大局、全盘作战计划及粮饷的补充。敌人以坚忍之气抵抗,我也要以坚忍之气抗衡,直至胜利。只有养兵蓄锐,观而不战,不必要求速战速决,白白的耗损士卒的锐气,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会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的。

凡是与敌人对峙很长时间的,最忌讳轻浮的战斗。兵士轻浮作战,就会疲劳。敌人轻浮出战,就会浮滑取巧,耍弄小聪明。以我疲困之师战与浮滑取巧的敌人作战,终有一天会失败的。因此,我原来在营中时常告诫各位将军:宁可几个月不开战,也不打无准备之战。

打仗是要靠士气的,第二次进攻,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进攻,力量几乎衰竭了,我对这些话,经常在内心仔细体会。一般用兵没有其他奥秘,只不过经常保存有不可用尽的士气而已。孙权攻打合肥,被张辽击败;诸葛亮攻打陈仓,被郝昭击败,都是由于起初士气太盛,难以持久,逐渐衰竭的缘故。只有荀蓥攻逼阳时,原本衰竭的士气又再次振作;陆抗攻西陵时,预料难以一时攻下城池, 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自行灭亡。这两个人都善于利用士气。

智慧解析

一、用兵应当稳慎

曾国藩认为用兵应当稳慎,不可过急。他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就是以"稳"字为主,不求速效。并多次告诫急功贪利的曾国荃要在“稳慎”二字上用心:“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 曾国藩是反对速战速决,在剿捻过程中,尹杏农曾两次写信给曾国藩,借指责周亚夫委弃梁孝王的故事,力陈"兵贵神速"之义。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接受一个幕客的建议,让梁国与精锐的吴楚大军接战,而自己壁于昌邑,深沟高垒,只出轻兵至淮泗口,绝吴饷道。吴楚军经过与粱国之战后,锐气大挫,且饥饿不堪,勉力向周亚夫军挑战时,周亚夫又坚壁不出,只得引军而去。这时,周亚夫立发精兵追击,一举而破吴楚大军。曾国藩在回信中盛赞周亚夫这种深沟高垒,后发制人的战术。在对太平军作战期间,每攻到一座城池,曾国藩都要求统领根据地形在险要的地方修挖墙壕,未完工之前,不准休息,更不准与敌军作战。曾国藩强调“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计,但使我真能守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就是运用这种扎营战术,湘军取得了九江、安庆直至天京等战役的胜利。

曾国藩反对浪战,反对不知敌我、不知深浅的轻浮举措。他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但觉我军处处瑕隙,无一可恃,不轻言战矣。”不轻言战,即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称赞李续宾,说他“用兵得一暇字诀,不特平日从容整理,即使临阵,也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又说:“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然而在攻打三河时李续宾由于骄傲轻敌,违背了平时的作战方针,以至于全军覆灭。

往庐州的一路上作战还是很顺利的,32天的时间,进军四五百里,连续攻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座城市,湘军到了三河连攻了两天,没有攻下,这时候,太平军的援军几乎就已经到齐了。形势对湘军很不利,李续宾的幕府中就有人建议,现在我们还是退回舒城或者桐城,这样硬碰硬,在三河跟太平军决战,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李续宾就说,“贼能战,我亦能战”。 初战不利,又有人劝其先事突围,然后再图进取,李续宾固执己见。三河之役,湘军除少数逃脱以外,六千人丧生,李续宾一军是湘军最有战斗力的主力,它的覆灭,给了湘军沉重的打击。

二、稳中求变

曾国藩在极主稳慎的同时,也很注意机动灵活,讲求变化多端。他指示下属说:“兵事喜诈而恶直也。”“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忽主忽客,忽正忽奇,变动无定时,转移无定势,能一一区别之,则于用兵之道思过半矣。”

忽主忽客中的主和客分别是指什么呢?曾国藩说:守城者为主,攻者为客,守营垒者为主,攻者为客,中途相遇,先至战地者为主,后至者为客。两军相持,先呐喊放枪者为客,后呐喊放枪者为主。两人持矛相斗,先动手戳第一下者为客,后动手即格开而即戳者为主。

曾国藩把这套“主客论”进而推到了战略问题上。他批评江南大营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对于“内外主客形势全失”。向荣、和春专注金陵一隅,而不顾对金陵上游的争夺,在江北,连与江浦、六合紧连的和州、无为一带也不去占领,安庆、庐州更不在他们的战争全局的投影之内;在江南,对与江南大营毗邻的皖南地区,未力加控制,以巩固大营的后方。这叫做全失内外之势。与此同时,向荣、和春又根据朝廷的旨令,“援浙、援闽、援皖、援江北,近者数百里,远者二三千里,援军四驰,转战不归”,被太平军各个击破。如冯子材率五千人援江北大营,几被全歼于小店;在六合、浦口之役中,李若珠部五千余人全部被歼于扬州,张国梁大败于浦口,周天培部全军覆灭。仅这两次战役,共损失“兵勇一万数千名,精锐失之过半”。这叫做全失主客之势。江南大营的内外、主客之势之所以全失,曾国藩认为,这是因为向荣等“不能从大处落墨,空处着笔也”。

为此,曾国藩提出了“以主待客”,就是要以退为进,不轻易出击,保存实力,后发制人。在给曾国荃的信中写道:敌人向我进攻,一定要仔细考究衡量而后应战的多半会打胜仗;随意而没有仔细考究衡量,轻率地发兵向敌人进攻的多半会打败仗。兵者是不得已而用之的,应常常存留着一颗不敢为先之心,必须让对方打第二下,我才打第一下。与强悍敌人交手,总要以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和毛病为第一重要的道理。如果在敌方完全没有漏洞、毛病,而我方贸然前进,那么在我方必有漏洞和毛病,被对方看出来了。不要乘自己有急躁情绪的时候,不要为大家的议论所动摇,自然能够瞄准敌方可破的漏洞。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忽正忽奇中的正和奇分别是指正兵和奇兵。中间排队迎敌为正兵,左右两旁抄出为奇兵。屯宿重兵、坚扎老营与贼相持者为正兵,分出游兵,飘忽无常,伺隙狙击者为奇兵。意有专向、吾所恃以御寇者为正兵,多张疑阵、示人以不可测者为奇兵。旌旗鲜明,使敌不敢犯者为正兵,羸马疲卒、偃旗息鼓、本强而故示以弱者为奇兵。建旗鸣鼓、屹然不轻动者为正兵,佯败佯退、设伏而诱敌者为奇兵。

一般说来,用奇兵比用正兵好,老子就说要“以奇用兵”,奇兵的优点是隐蔽,出其不意,变幻莫测,但有时也要用正兵,威风凛凛,气吞山河,使敌不敢进犯。

关于稳慎与灵活的关系,曾国藩在一副联中说得很明白: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稳慎与变化,有先后之序;精到与简捷,须同时并求。这就是曾国藩的战略原则的总的要求。

曾国藩对待战争中的快慢问题,主张慢中求快;对待战争中的战守问题,主张先守后战;对待战争中的静动问题,主张以静制动;对待战争中的主客问题,主张以主待客。这些都是以“稳慎”二字为出发点来立论的。曾国藩之所以强调后发制人,是与当时战争中的主客观条件有关的。蔡锷分析说:“其时所对之敌,并非节制之师、精练之卒,且其人数常倍于我”,“兵器未如今日之发达,又无骑、炮两兵之编制,耳目不灵,攻击力复甚薄弱”,“所以战术偏重于攻势防御,大概有因时制宜的法则”。所以,曾国藩的“稳慎棋”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同类推荐
  • 幸福人生的秘诀

    幸福人生的秘诀

    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励志作家,其著作《致加西亚的信》曾在美国及全世界引起轰动并畅销了一个世纪。其实除此之外作者还有很多人生随笔更富有哲理、对年轻人更有启迪,本书就是这样一部集子。
  •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人生是洒满珍宝的荒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路上有朋友,也有对手,更多时候,陪伴我们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当等不到黎明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充电;当冷雨来袭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取暖;对自己狠一点,我们才会变成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自我充电,自我发热。只有内心有了光和热,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获得温暖和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如同点燃一支 火把,点燃沸腾的热血;对自己狠一点,如同你在春天里播下一颗成功的种子,总能等到金灿灿的收获季节。你准备好“狠”字当头了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 善说

    善说

    这是一本提升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的实用读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尤其擅长说服辩论。而当今社会,口才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本书以经典的案例,结合当今职场、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帮助读者轻松掌握说服技能,提高演讲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电视剧《甄嬛传》因紧促的剧情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受到热捧,剧中女主角甄嬛也历经各种挫折,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本书分析了甄嬛身上具备的阳光品质,即使面对误解,构陷,也能积极心态去看待生活。内容惩恶扬善,鼓励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风格。
  • 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让将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从梦想、做自己、乐观、思维、淡定、人生等不同角度讲述普通人如何在人生谷底时找到自己的定位,重新站起来,然后坚持走下去,走出困境。向读者传授一种如何享受当下、活出完美自己的思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得到温暖的慰藉和坚韧的力量,变得内心强大起来。某天当我们老了,回忆往事时,脸上能绽放出得意的笑容。
热门推荐
  • 万机决

    万机决

    一本相传鲁班留下的有关机巧器械,引起多方势力争夺,武林又起硝烟
  • 我靠充钱当武帝

    我靠充钱当武帝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玄幻世界,林一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个极其凶残的外挂——充钱系统!修炼进度太慢?充钱!充钱就能让你一天直升999级!功法不够给力?充钱!充钱就能给你打爆一切的顶级功法!武器威力太小?简单,充钱!屠龙宝刀,充钱就送!“没有什么是充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充十倍!”林一如是道。
  • 索连环

    索连环

    就在飘雪的那天,苏红找到了我。苏红打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发呆,出门看到苏红和她的车,眼前猛地一亮,禁不住绷直了身板。苏红开的是宝马X3,炫目的宝石蓝就像苏红一般高贵。苏红遥控锁住车门,昂首走来,那细碎的步伐走出一些摇摆和柔软。苏红伸出手说,苟局长,我是苏红。本地话中夹杂些上海清音,缭绕出吴语软糯,没有了本地话语的生硬。我情不自禁地微笑,虾米样把苏红迎进我的办公室。苏红是同学邹三介绍来的,邹三在电话里开玩笑说,是个美女,知道你的胃口。很久不见邹三,印象还停留在高中时期,可能他对我的印象也是如此,否则不会连玩笑都带着那时候的特质。
  • 丞妃

    丞妃

    【爽文+穿越+双强女主为官理智聪慧一代名臣男主为君腹黑专情千古一帝】大约苏惊蛰也没想到也没想到一觉醒来,她从一个二十一世纪商业新秀变成了英朝世家乌衣子弟。大约也没想到,不仅不能当一个纨绔子弟游戏人间,还要步步为营,为官为妃。更更更没有想到…本来一切在计划中谋来的亲事,本该有力无脑的倨傲清王,竟然是个大boss?!但这世间真有意外吗?自十五年前夺嫡之争后,他们之间,就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败皆一体,无处可逃。“此生,吾心所向,为卿。吾命所至,为民。”【非小白,女主为人温柔阳光坚毅,做事聪明理智大方。双方有原则有想法坚守内心正道,而不迂腐行改弦更张之事。】【互相成就,不断成长,日久生情】【此文为架空文,如有不符合史实或为剧情推进所需或为茉茉学识不足涉及至此。前者会尽量标注,便于考查。后者欢迎指正,见谅。】
  • 这里乐不难

    这里乐不难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不过是把内心所想转化成文字而已。(本文为娱乐文,鄙人也只是图个乐子。幼儿园文笔,不喜勿喷)
  • 绝色炼灵师

    绝色炼灵师

    第一世,楚朝歌为了楚氏一族而活,也为了楚氏一族而亡。睁眼之后,穿越为楚府不受宠的大小姐。在朝歌的认知里,从没有懦弱二字。且看她重活一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即使不在是楚氏一族的族长,可那君临天下的霸气却丝毫未变。地狱未曾收她,那么她将恣肆张扬的为自己活一世。过于耀眼的她引来了异姓王爷的宠爱,一生一世一双人,未羡鸳鸯只羡卿。那合欢花树下的一世诺言,入了谁的心......
  • 江湖黑杀令

    江湖黑杀令

    年青武客身负亲仇下山,第一战便挑战武林盟主,第一杀便挚出惊恐武林四十年的黑杀令,第一招便将仇人开膛破肚,血腥当场,从而江湖掀起了一波波复仇大浪,暴龙烈火复出江湖,鬼斧黑令神首无尾,三僧六俗蠕蠕欲动,天籁鸿泽鬼魔出洞,菩提莲下佛死寂空,谁可拯救乾坤,初稚小生,芸芸花魁?一章章武侠传说传奇,一场场法魔玄幻演绎,一道道天机地符的轮回,一回回灵魂练狱的生死,我自论剑笑骂,无魂时流人妖狂,悲哀草溅弱骨梁,于无声处唤惊雷,慧智不开魔为猖。
  •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是从作者已发表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的32篇论文汇集而成的个人文集,它涵盖了五个方面的论题,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理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学语言之思、艺术语言论析、艺术理论家评述。
  •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

    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沉默的爱,向日葵

    沉默的爱,向日葵

    向葵阳万万没想到在这充满温馨的向家充满了阴谋算计。向家的温馨是不属于她的,那只是他们为了囚住她的假象。他们要的是她的心脏,用她的命去续另一个女孩的命。她不甘,不甘自己的命被人掌控。她要反击,她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在第一世,向葵阳深爱着向泽阳,虽然向泽阳不知。第一世,她在逃走时,救人时被一辆车撞死。在死之前,她想到一个说要给她一个家的翩翩少年。重生第二世,她放弃了向泽阳,跑去找那个男孩。可当她知道第一世隐藏的秘密,她心中最后一丝火苗被浇灭。她就是一颗向日葵,她的爱是沉默的,是坚强的。只是她爱的人,太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