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00000036

第36章 民族乐派(4)

西贝柳斯(J·Sibelius,1865-1957),芬兰作曲家、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1865年出生在芬兰一个小镇海门林纳的军医家庭中,童年还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就曾作曲。9岁开始学钢琴,14岁开始学小提琴,立志成为小提琴演奏名家并根据教科书自修过作曲课程。1885年入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法律,同时在音乐院选修音乐课程,最终在1886年放弃法律,转入赫尔辛基音乐学院。1886年至1889年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小提琴。1889年至1890年在柏林随贝克尔学作曲,1890年至1891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戈德马克与R·富克斯学作曲,海外深造时期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是室内乐。1892年至1897年回到赫尔辛基在音乐专科学院教小提琴与理论。当时芬兰举国上下仇视沙俄统治,民族情绪高涨,西贝柳斯受此感召创作了一系列爱国主义作品。他于1892年创作了交响音诗《萨迦》后引起了广泛地关注。1897年芬兰政府投票决定西贝柳斯有权享受国家颁发的艺术家年金,鼓励他继续为芬兰民族写作乐曲,使他从此能专心从事创作。西贝柳斯创作的许多作品都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世界所公认的芬兰最优秀的作曲家。其最著名作品是1899年创作的交响诗《芬兰颂》,该曲采用芬兰民间音调,作品中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成为号召芬兰人民起来反抗俄罗斯沙皇统治的号角。俄罗斯政府一直禁止在芬兰演奏《芬兰颂》。在此前后,西贝柳斯还相继完成了8部交响曲(第8交响曲被他撕毁),多次访问英国、美国并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极高的声誉。1917年芬兰独立。1950年起,为纪念西贝柳斯赫尔辛基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

西贝柳斯的创作涉及了多种体裁,其中器乐方面的成就最突出,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西贝柳斯善于创造戏剧性的冲突,他的作品贯穿了芬兰民族雄浑、豪放的气质,描绘了严峻的北国风光,充满了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表现了作曲家炙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其代表作有:交响诗《萨迦》、《芬兰颂》、《图奥内拉的天鹅》,弦乐四重奏《内心之声》,《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

七、罗马尼亚民族乐派

罗马尼亚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和其它多个民族都产生过融合、影响的复杂关系,因此它的音乐同斯拉夫民族、匈牙利、吉普赛、土耳其乃至东希腊的音乐都有一定渊源,体现出丰富的融合特征,最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是叙事曲多伊纳和舞曲霍拉。罗马尼亚的专业音乐文化在19世纪以前由于长期被外族所占领而发展缓慢,从19世纪开始,在西欧音乐的影响下才逐渐发展起来。最初受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音乐的影响,后来民族音乐家逐渐开始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创作。罗马尼亚最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是埃内斯库。

埃内斯库(G·Enescu,1881-1955),罗马尼亚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1881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利维尼-维尔纳夫,幼年便显现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7岁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14岁入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小提琴,并跟随马斯奈、福莱等人学习作曲。1897年埃内斯库在巴黎举行了个人作品音乐会16岁时,已经写出四部交响曲。毕业后定居巴黎,并以小提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频繁地在欧洲各地作巡回演出,赢得极高声誉。他的指挥生涯从1898年的布加勒斯特首演持续到1951年,其间曾于1937年-1938年任纽约交响乐团指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埃内斯库移居法国,1955年于巴黎去世。

作为作曲家,埃内斯库作有相当数量的音乐作品,包括:管弦乐《罗马尼亚狂想曲》,歌剧《俄狄浦斯王》,5部交响曲等。这些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埃内斯库将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他也是世界闻名的小提琴教师,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家,如: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克里斯蒂安·费拉斯(Christian Ferras,1933-1982)和亚瑟·格鲁米奥(Arthur Grumiaux,1921-1986)等。

八、西班牙民族乐派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境内山脉纵横,交通不便,因此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尤为显著。同时,它地处欧洲西南角,与北非的阿拉伯世界仅由12-43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隔,历史上它更多地受到阿拉伯文化渗透。此外,古希腊文化、吉普赛文化也对其文化形成缠身一定的影响。西班牙人能歌善舞,舞曲体裁尤为丰富,风格热情奔放、具有东方色彩,伴奏乐器如响板、鼓铃等都极具民族特色。不少民间体裁,如“恰空”、“萨拉班德”、“波莱罗”等都被西欧艺术音乐吸收和运用。19世纪西班牙音乐逐渐获得世界性的影响,西班牙传统歌剧“萨苏埃拉”复兴,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运动也开始兴起。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有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法雅等。

1. 阿尔贝尼斯

阿尔贝尼斯(I·Albeniz,1860-1909),西班牙钢琴家、作曲家。出生于卡塔洛尼亚的坎普罗东。1880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自己的钢琴作品,并获得钢琴家声誉。他在1880-1892年间共完成了250余首钢琴作品,他还曾为赞助人英国银行家F·莫尼-库茨将三部歌剧《亨利·科里弗尔德》、《默林》、《佩皮塔·希门尼斯》的脚本配曲。1893年受法国作曲家福雷和杜卡的影响移居巴黎。他的钢琴曲《伊比利亚》由12首乐曲组成,1906-1909年分四卷出版。1909年于法国康博莱班去世。

在音乐创作方面,阿尔贝尼斯受到“西班牙民族音乐之父”佩德雷尔(F. Pedrell,1841 -1922)的影响,作品中大量借鉴西班牙民歌和舞蹈音乐元素,钢琴音乐是其主要创作领域,共作约250首钢琴曲,其中的西班牙民间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极富特色。代表作有:钢琴套曲《伊比利亚》、《西班牙组曲》,歌剧《魔宝石》等。

2. 格拉纳多斯

格拉纳多斯(E·Granados,1867-1916),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莱里达,12岁开始学习钢琴,并先后进入普霍尔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1890年在巴塞罗那首次举行独奏音乐会。1900年创办巴塞罗那古典音乐会协会,1901年创办自己的钢琴学校“格拉纳多斯学院”。1916年因所乘轮船萨塞克斯号遭德国潜艇鱼雷袭击而溺水身亡。

格拉纳多斯的钢琴技艺高超,尤以弹奏自己的作品著称,因而被称为“西班牙的肖邦”。他的作品风格热情、温柔、典雅又富于诗意,把浪漫主义音乐作曲技法与西班牙民族音乐元素有机结合。他以钢琴音乐创作为主,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戈雅之画》、《12首西班牙舞曲》。此外还有交响诗《神曲》等。

3. 法雅

法雅(M·de Falla,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生于加蒂斯。1899年毕业于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1907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定居阿根廷。早年与德彪西、杜卡、拉威尔等法国作曲家关系密切,作品风格明显体现出两方面的特征: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和西班牙民族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舞剧《魔法师之恋》、《三角帽》,歌剧《人生朝露》,钢琴与乐队《西班牙庭院之夜》,歌曲集《西班牙民歌七首》等。其中以舞剧《魔法师之恋》选曲《火祭舞》尤其出色。

19世纪的民族乐派音乐创作强调对传统音乐技法的运用,20世纪的民族乐派注重对新音乐技法的探索与创造。然而,无论是19世纪的民族乐派音乐家,还是20世纪的民族乐派音乐家,他们都把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自己的音乐创作目标,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与自立精神,他们在创作技法大都与时代风格同步。即:前者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同步,后者与20世纪“新音乐”风格同步。

$第二节 名曲赏析

(这部分有一些少数修改段落或字句。未改动的地方如与原书冲突,请仍然用原书字句。)

一、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俄] 格林卡 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5幕歌剧)是格林卡的第二部歌剧,开始于1837年完成于1842年,1842年12月9日成功地首演于彼得堡。该歌剧是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改编而成,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古代俄罗斯基辅公国的故事。公爵美丽的的女儿柳德米拉与英俊勇敢的武士鲁斯兰是一对情深意笃的恋人,在两人即将举行婚礼时,柳德米拉意外地被恶魔切尔诺莫劫走。为了寻找柳德米拉,鲁斯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以一把魔剑制伏了凶恶狡诈的恶魔,将公主柳德米拉营救到自己的身边,完成婚礼结为夫妻。整部歌剧贯穿着勇敢、坚强、自信、乐观的精神,阐释了善良必定战胜邪恶的真理。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堪称世界交响音乐领域的杰作之一。这部序曲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其旋律轻快流畅,和声色彩丰富,配器华丽绚烂,演奏富于技巧性。该序曲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交响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

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作。2/2拍,D大调。序曲的引子它由强有力的主和弦开始,展现出武士鲁斯兰的刚毅、坚强、勇往直前的英雄风采。这个强有力的节奏型贯穿于整个序曲,奠定了气势磅礴的序曲音乐基础。

紧接其后的是弦乐组风驰电掣般地演奏,并转入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主部主题源自歌剧终场柳德米拉被鲁斯兰解救归来的第五幕中“婚礼”场面合唱的前奏音乐。这段音乐由小提琴、中提琴和木管乐器奏出,音乐热情、欢快、充满活力,欢庆胜利热烈场面被渲染的栩栩如生。

在流畅的音乐中,低音区出现的诡异神秘全音阶音乐片段,暗示恶魔切尔诺莫罪恶之身时隐时现。

副部主题转为F调,主题来自歌剧第二幕中鲁斯兰对柳德米拉倾诉爱情的咏叹调,它先由中音提琴、大提琴、大管奏出,之后的全奏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该主题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歌音调特征。音乐优美、舒展,饱含对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崇高爱情的赞美。

乐曲的展开部充满戏剧性。主部、副部和引子部分中的音乐材料错综复杂地交织着,调性交替频繁,音色、音区、力度、配器等对比强烈,音乐从神秘、惶恐不安的气氛中开始,逐渐进入紧张激烈地对抗与交锋,最后在激昂澎湃中进入再现部。展开部将武士鲁斯兰英勇、恶魔切尔诺莫凶恶阴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场英雄与魔鬼的殊死搏斗中,鲁斯兰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再现部,乐曲重返D大调,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在再现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配器更加辉煌灿烂、气势更加宏伟磅礴。管弦乐队渲染出欢庆胜利的场面,音乐中洋溢着骄傲与自豪的神情。

尾声采用引子部分开头处的两个和弦为基本素材,音型与节奏型越来越密集,弦乐组和铜管组层叠呼应,演奏出豪迈激昂的音响。最后,乐曲由强有力的和弦不断重复引出热烈而壮大的场面,在全体乐队共同的合奏中到达全曲的高潮,在一片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俄]鲍罗丁 曲

鲍罗丁善于吸收与借鉴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养料来创作音乐。他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从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中获去取灵感、以俄中亚细亚草原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俄罗斯军民团结和睦的音乐图画,表现出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作于1880年,原为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举行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而作。举办了一个反映俄罗斯历史的画展,是系列庆典活动中的一项。主办方设计的画展是一个配乐画展,为此,鲍罗丁专门创作这首绘画配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然而,该画展最终却因主办方经费不足而流产。1881年,鲍罗丁前往德国魏玛拜访李斯特,随即将这首交响音画题献给李斯特,李斯特对该曲十分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乐谱正式出版于1882年。这首具有爱国主义主旨的标题乐曲以其简洁、优美、流畅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而广受听众欢迎,并常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一直流传至今。

交响音画是一种带有标题的单乐章交响音乐。鲍罗丁在这部作品的扉页上用文字描述了该交响音画内容,大意是:在寂静、单调的中亚细亚沙漠草原上,依稀飘来一支俄罗斯歌调。随后是东方商旅的马队与骆驼队的蹄步声由远至近,另一支东方曲调渐渐浮出。东方商旅在俄罗斯军队的护卫下怡然自得地悠远而近,在茫茫沙漠草原上慢慢前行,俄罗斯歌调和古老的东方歌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最后,商旅渐渐消失在茫茫的远方。

两支歌调分别代表着俄罗斯军队和俄罗斯东方土著商队。乐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在中亚细亚草原某地军民和谐并肩前行的情景。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由俄罗斯曲调和东方部族曲调变化、发展而成。乐曲采用稍快的小快板, 2/4节拍。乐曲的开始的53小节由小提琴以极弱的力度(pp)分奏出e3、e4。空八度泛音长时间的回荡在高音区,展现出空旷寂寥、广阔无垠的茫茫中亚细亚大草原的背景。

在这一背景的中,单簧管和圆号相继奏出一段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的简短主题,该主题象征俄罗斯军队。

紧跟其后是中提琴和大提琴在低声区的拨奏,模拟商旅的马队和骆驼队既轻松愉快又步履蹒跚的脚步声。

在商旅行进步点的衬托下,一首悠扬婉转、怡然自得的歌调缓缓而出。该曲具有明显的中亚民间音乐色彩,它由英国管奏出,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在英国管结束第二主题的陈述之后,乐曲从独奏阶段进入全奏阶段,它也是整个乐曲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军队主题和商旅主题均形态完整,力度也由弱转强,并主要以对比复调手法持续展开,对位顺畅,调性清楚,两支曲调互相交织重叠、浑然一体,使军民鱼水之情跃然而出。全奏部分管弦乐队的色彩得到充分发挥,使乐曲形成气势磅礴、辉煌灿烂的艺术效果。

管弦乐全奏结束后,乐曲进入简短的尾声,俄罗斯军队主题在清丽优雅长笛的独奏中再现,交响音画意境重回乐曲开始处的悠远与宁静之中。随着长笛歌调慢慢地消逝,俄罗斯军队和中亚商队渐渐远去,最终淡出于中亚细亚大草原的茫茫天际。

同类推荐
  •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通过对美术解释说、美术学、美术文化、美术认识本质、美术传播、美术社会本质、美术创作、美术与批评、美术审美、美术教育等章节的编排合理,使对美术艺术的阐释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先做基础的、综合性的介绍,让读者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综合性的判断,再分门别类、以个案的方式具体导入美术世界。同时,本书各章节又自成一体,读者完全可以挑选其中自己更感兴趣的一章来阅读,可读性髙,能激发阅读兴趣。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意象与视像: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

    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的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形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的原因。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绘画空间表现的角度,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表现特点及其形成各自特点的成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表现中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空间,使山水画空间成为体现主体情怀,具有主观性理想化的艺术空间,并且空间表现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西方风景画追求视觉真实,使风景画空间成为现实空间的逼真幻象,其空间表现具有相对的静止性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空间表现中存在各自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造成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则是“天人合一”思想和东方思维模式,以及汉字与书法等艺术的影响;在西方风景画来说,则是影响深刻的“摹仿说”和西方思维模式,以及古希腊雕刻艺术等影响。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热门推荐
  •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职高气扬:出人头地的35个升迁决窍

    本书阐述了35个关于职位升迁的诀窍。包括“信念——我一定坐上那把金椅子”、“谋划——万事俱备待东风”、“关系——有人气就有官运”等6部分内容。
  • 云海时代

    云海时代

    世纪之交,地球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地表陷裂,岩浆肆流,核辐射遍布其间。地表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生存,人类建立了庞大的浮空城市,云海纪元从此开始。(本文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奇幻文,实际上是两者之间的杂糅。)建了个群,喜欢本书的可以加进来讨论一下,关于设定,或者是人物之类的。群号:590391617
  • 群英集

    群英集

    修道界和世俗界的恩怨,人族和妖族的战争,水火遇,相克不相容。倔强少年为报血仇,出凡云,破九幽,修曦修灵不可取,唯有极限破天地!
  • 蜜恋囧婚:相亲101次

    蜜恋囧婚:相亲101次

    【青梅竹马的甜宠文】她出生第一眼看见的人是他,至此之后便死皮赖脸的赖在他身后,从此,他的身后便多了一条甩也甩不掉的小尾巴。呆萌的她赖上腹黑的他,从此就是一辈子......
  •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一位互联网高管因一次伤人事件,被关进看守所。在那个特殊的地方,与那些特殊的人群,经历着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这段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是为了与过去告别。更是对曾经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这里面都是犯了各种错的“恶人谷”。然而在严苛与艰苦的条件下,绝大部分人会安分守己,甚至会保有乐观、坚强、甚至温情。这又是与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灯红酒绿、个性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记了初见的初心?
  • 永不退休的杀意

    永不退休的杀意

    走出大学校门已经三十八载,时而觉得这段时间似乎很漫长,时而又觉得流水匆匆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已。从明天开始每天都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星期日了。再也没有必要为了第二天而必须考虑前一天夜晚的入睡时间。为了明天而必须调整好自己当天体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伊庭悌二突然从公司的羁绊下解脱出来,不由得对展现在眼前的无限的自由感到一片茫然。三十八年间所培育起来的白领习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心里明明知道明天可以不去公司上班了,可到了夜晚大概还是会在相同的时间就寝;翌晨还是会在相同的时间睁开双眼的。而后便会打点上班的行头。接着才会意识到从今天起自己已经不必到公司去上班了。不过,却也备不住仍然和以往一样,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家门走向车站。啊,可悲可叹的白领习性!
  • 绝对男友

    绝对男友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高中生唐芯与人形机器人AI的情感故事。AI是完全仿照A国大王子的模样制造出来的,他不但长相跟真人没有什么两样,并且超帅。这台电脑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如果要完全地使用他,就必须知道帐户名和密码,一旦正确输入帐户和密码,他就会死心塌地的为那个人服务!
  •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每一天,人们都在尝试着说服别人:想让爱人温柔宽容,想让孩子听话懂事,想让邻居通情达理。每一天,我们都在面对说服的挑战。这种挑战,既针对一个人的口才,更针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博弈手段。怎样才能让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中得到揭晓。《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为你揭示说服他人的策略,给你掌控人心的力量。
  • 宠上阴毒庶妃

    宠上阴毒庶妃

    推荐新文:《重生之一等帝妻》#####################################她是尚书府私生女,十七年深山养病,只为复仇归来!人前她是备受欺凌的庶出孤女,人后她是医术绝世的第一圣手!包藏祸心的主母处处刁难,她以柔克刚藏锋芒。狠毒的后宫妃嫔要至她于死地,她攀附太后得庇护。诡异的皇子以她为棋子,她拉拢权贵耍心机。精于算计,步步为营,她如何在权力倾轧中安然自保?家国天下,美人情关,她怎样在爱恋痴缠中抽身而退!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前言马斯洛指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财富全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积极心态。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并由那些以积极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心态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败,不要因为你的心态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同一件事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结果则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