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00000022

第22章 家乡论——从山胡椒故事说起(1)

一、关于“家乡”的文化现象

中国科学院著名力学专家潘良儒先生,晚年想念开江家乡的山胡椒调味品,多次向亲人和乡亲提起,异常怀念,他感叹自己走了世界很多地方,却再没吃到过像山胡椒这样的美味。

这是一个关于游子与家乡的文化现象,可以提取以下若干值得研究的细节元素:

(1)系念产生的客观条件:系念主体远离家乡,久别家乡。

(2)系念的对象物及其系念条件与文化价值:作为对象物的山胡椒,是颇具家乡风味的特色物品,为系念人童年时代所喜爱。

(3)系念主体的自身因素:年纪大了,怀旧思乡的情感更为深厚;系念物成为系念主体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

现实中,这类实证不乏其例。开江甘棠镇就有个“羊肉格格”的故事。据甘棠镇唐承书先生发送QQ电邮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王维舟,早年在开江从事地下工作。开江无疑是他革命生涯中的第二故乡。那个时候,他很喜欢甘棠街头小饭馆的特色小吃“羊肉格格”。他的侄子王波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上世纪60年代初,王老重返故地,独自一人上街,找到一家店子,特别叫了一份“羊肉格格”。依王老的高干身份,一个街边小吃店,环境卫生应是不合标准的,可他仍要寻思着重新品尝,了却宿愿。邻县开县也有此风味小吃,难怪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元帅晚年对故乡的粉蒸格格十分想念。1987年,其子女刘太行等护送父亲骨灰回乡时,特别打听哪里有粉蒸格格,想着要亲口品尝。其他风味特色物品也都是如此。这一切,构成了游子心中的“家乡”的全部。甘棠羊肉格格,何尝不是又一种精神系念、一种怀念情结?王老晚年一吃为快,可谓了却宿愿,使得多年的精神系念得到了满足。

“家乡”这一文化现象,极为丰富多彩。2006年春,开江在广东打拼的乡友企业家隆重成立开江商会,开江智力支乡成都分会发函祝贺。贺词说道:

开江,是我们的家乡,是生养我们的一方热土。家乡是我们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不管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的心都连着家乡的根。我们常常心怀激动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也想到该怎么为家乡做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的口号是——走出开江,发展开江。

这是我们的一份泽被天下之志、报答桑梓之情,是我们每一个开江人都为之而欣慰、为之而振奋的家乡情怀。我们会努力去做,我们会不愧为开江这一片土地的优秀儿女。让广东和成都和所有在外乡友共勉!

此中所谓“家乡情怀”,道出了关于家乡的文化现象的一个关键词、一个核心:情怀。是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家乡,它主要是诉之于人的情感、心灵、精神的一种东西。关于家乡的讨论,是从人的情感、心灵、精神开始的。可不是么,山胡椒这一事物,引发了、波动了潘良儒的家乡情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流传千古,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的人类情感和精神价值的所在:家乡。就是我们所说的家乡情或流寓外地者所说的故乡情。乡情、亲情和友情,来自家乡的文化形态与内涵、地方性知识、家乡故事、家乡记忆等,成为重要的源泉、养料,作用于人的情感、心灵和精神。

二、“家乡”的概念

先要在概念上弄清什么是“家乡”。说起“家乡”、“故乡”或“籍贯”一类概念,谁不知道?可细一探究,真还说不出个所以呢。要研究这个命题,先要弄清什么是家。什么是家呢?很简单,鸟窝是家的确切定义。什么是家乡?答曰:生我养我的那一方水土就是家乡。但需要从文化意义上加以探究什么是家乡。

美国人好像没有“家乡”的意识和文化概念。不管是哪国人,只要在美国生下了孩子,这个孩子就可以落籍美国,成为一个美国人。可中国文化不是这样,出生地的籍贯意义不是唯一的。比如,梅兰芳,他出生于北京,长大成人一辈子都在北京,事业也在北京。但由于他的父亲是江苏泰州人,因此,他一直说他的籍贯是泰州,他是泰州人。再比如,英国女作家韩素音,父亲是中国成都人,她受父亲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直声明自己是中国人。有的人出生在外地,但由于父亲籍贯、自己随父母亲回到父亲老家生活成长,那么,自己的籍贯就是老家所在地了,就是自己真正的家乡了。

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客家人在四川一旦得以草创家业,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原籍“捡金骨”,即将祖先骸骨捡出,背来四川落籍之地,重新安葬。原来,在中国人的情感意识中,“埋有自己祖先的骨骸。祖先骨骸埋在哪里,你的根系、你的魂魄也就永远在哪里”。这是诗人杨牧先生从地域方面来说家乡的。那么,从时间方面来看,生养自己的那一片土地,离别太久,距离产生美,某种思念的情感意识也就积淀起来,愈加深厚。杨牧的《故乡》抒写了家乡,其实也回答了“什么是家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张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看不到故乡,

只看见天边诱人的云彩。

远远地、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张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连同自己在画中的投影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泪湿的轻纱。

即使那些对家乡人事充满苦痛甚至仇恨的人士,或许会因此而宣泄一点半点,但其实,他们的家乡感情也是最终不可泯灭的。笔者早年写过一首《乡愁》的诗:

他头也不回,走了,

恨恨地,在心底自语:

今生今世,

尿尿也不朝这一方。

走远了,他却转过脸,

抹一把

眼角下湿润湿润的

乡愁。

是否可以说,“家乡”是一个心灵情感和精神的概念,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经过一定人生阅历、达到某个厚度的时候而产生并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呢?人生一世,与家乡有太多心灵感受。这种感受,无论是爱,无论是恨,都来得十分强烈而深刻。而这些感受又主要来源于人的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烙印所积累起来的感情和记忆。情感对于心灵精神的提升作用是很大的。情感层面很深很深,那么,对于更高层面的心灵精神作用力也就很深很深。在外游子,对“故乡”所具有的抚慰、教育功能和价值,有着特别的体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不识家乡真面目,只缘身在家乡中。不出门,不能更深刻认识家乡。没有一定距离,怎么能看清楚家乡?“故乡”一词因此而产生。故乡只存在于距离中,没有距离,那就该叫“家乡”了。

家乡跟地域、时间有关,但终极意义上的家乡,存在于人的情感升华为心灵精神之中。因此,杨牧做了一个精微的文化判断:“故乡,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最柔软、最浓酽同时也最关痛痒的部位。”(见杨牧《缅焉于昔,爱之弥深——序李学明〈老家在渠县〉》)

一直以来,对于城市出生的人来说,“家乡”的文化定位不免宽泛而失去确定的共享的内涵元素。但城市新一代人的“家乡”文化定位却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有了一个充分具象化的出生和居住的共同地域环境——那就是遍地分布的各个住宅小区(包括一些城市综合体)。这些小区,拥有特殊的名物符号标识,诸如浣花苑、金沙苑、南岸一家、置信、成都花园、蜀风苑、优品道、中华家园、锦绣城等,一如家乡小地方的某小地名、某小环境,拥有自然人文的共有小地域、共享小环境、共同背景,同伴、同乡、共同交往玩乐的经历和记忆等,显得确定、具体、共有。它们是一个个新型的都市村庄。

家乡,这一常说常新的古老话题,如今正在注入新的元素。城市住宅小区,开始成为特具时代标识的家乡的另一名字,开始凝聚和积淀很多的文化内涵,产生很多全新的特色形态,也正在开始进入人们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必将成为与“家乡”等同的文化符号,永远地存储于感情记忆之中。

三、“家乡”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新中国建立,如日东升,光芒万丈,广大学人的殷殷报国心,顿时被大大激发起来,纷纷摩拳擦掌,欲投身建设,报效国家。小小开江,在外知识分子本来不多,却有数十人放弃已有的职业,携家带儿,回到家乡,为家乡工作,为家乡献身。如前所述,力学专家潘良儒先生,晚年想念开江家乡的山胡椒调味品,这一个例也提出了家乡的文化价值问题。

山胡椒,物质意义上的特色风味和生物意义、情感心理意义上的喜爱,正是该精神系念的诱发因素,“山胡椒”的价值主要就在于此,它成了家乡与乡友之间的精神纽带。人的情感需要抚慰,心灵需要滋润,精神需要培育,一如土地需要雨露阳光。那么,情感、心灵和精神的雨露阳光哪里来?拿什么来抚慰、滋润和培育呢?

同类推荐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三国幼麟传

    三国幼麟传

    汉建安二十四年:时值刘玄德进位汉中王,五虎新封,谋主同堂;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毕露锋芒。放眼看,正是烈火烹油,匡扶在望。可曾料,曹孟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孙仲谋踏江西来,誓欲席卷荆襄!祸福自古相依,兴衰岂曰无凭?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凭谁能,试手补天裂,延汉昌?惊蛰润物,无声听雷。且看穿越后的天水少年姜伯约,负幼麟之名,内修甲兵,外和诸戎,率领季汉新五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蜀汉向,姜维)
  • 在古代做皇帝

    在古代做皇帝

    又是穿越?只不过这次,要定乱安民,铲除奸凶,清君侧,最后黄袍加身,休兵养民,征复失地。想体验一把么?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珠海传

    珠海传

    二十四个故事、十二位珠海面孔……作者以行走的方式和不失考据的小说笔法,将碎片化的城市与人物巧妙地连缀在一起,勾勒出珠海的城市肌理与人文脉络,以哲学的思辨探寻珠海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热门推荐
  • 一往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

    赵煜捏着戒指使劲往木潸手指上套,边套边嚷:“咱俩一起飞过天遁过地,杀过凶兽骑过青鸟,亲过小嘴滚过床单,你是风儿我是沙,你不嫁我你嫁谁?!——这是爱情。长生,北冥人族,血肉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为避秦时乱,遁入桃花源。——这是背景。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概念生命

    概念生命

    《医道版玄幻》求推荐 根据墨菲定律,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就一定会发生!仙古宇宙的边荒交界,即将诞生出一尊概念化规则生命体,他外形似一书、分两面、共三页、印四字、耀五源、显六法、刻七纹……然,这无限小几率诞生的生命体。被无穷数宇宙所不容,则线跳动,意外产生了,他身躯炸碎,散落无穷数宇宙。“噢……不,我的身体,你不要飞,等等我!!!”一股则之波动扩散无穷数宇宙,解析其中意思之后,所有强者都懵逼了。书友聚集地:38.711.87.83
  • 伟大的励志书

    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从15个方面探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
  • 谁都盼着生活发生点什么

    谁都盼着生活发生点什么

    工商管理员老黄双手插在灰色制服的裤兜里,同时肥厚的下颌随着双脚弹动的频率,一踮一踮地上下摆动着,冲我说,你就先把货挂这儿吧,等里面的床子空出好位置,你再挪过去。老黄让我挂货的地方不是一个具体的铁皮床子,而是一根从铁皮床子顶端的铁管上接出来的竹竿。那根竹竿也就大拇指般粗细,长度足一米五,它甚至比正规床子的长度还要多出一小截,老黄显然看出了我的疑虑,不紧不慢地解释说,这根竹竿并排能挂五条裤子,一般的床子勉勉强强才挂四条。等哪天你的货品种多了,自然就知道它的好处了。还有,这根竹竿是个靠边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大角,批货可方便了。
  • 史上最强金丹期

    史上最强金丹期

    存活了数十亿年的刘浩宇,修为虽然始终停留在金丹期,但金丹数量却达到了惊人的六千六百六十六颗的地步……
  •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

    《罪头条:恶魔的风度》以罪案版头条上一桩闻所未闻的连环凶案为开端层层展开。究竟是什么样的恶魔,一次又一次轻视生命,践踏人的底线?睿智的老刑警,深谙人性的女记者,看固执又别扭的父女如何与真凶对抗,层层剥开罪恶的面纱。本书是作者“记者探案类”的首部作品,希望通过描写那些有可能发生在都市人身边的头条罪案,折射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提高人们对罪案的警觉,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情深才相见

    情深才相见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便如初见。初见时一眼万年,便可为了她不顾一切,为了她遍体鳞伤亦不后悔。只为换美人一顾,换她乱世之中的安稳。因为情深,所以相见。他说:“如果重来一次,当时我一定不会吻你。往后的我们,便可以两不相干。”她答:“如果重来一次,我愿你吻你百遍千遍,绝不后悔。”
  • 师父总是太无情

    师父总是太无情

    本文又名《吃货徒弟总坑我》天真邪恶小吃货VS傲骄凌厉凤凰男听闻誓不收徒的白染尊上竟突然自毁誓言,收徒了,六界仙魔纷纷前来道贺,“恭喜恭喜!”白染尴尬苦笑:“同喜同喜!”众仙魔:“尊上高徒定非凡品,可否为我等引荐一下?”白染:“诸位过谦了,我那徒儿……哎,徒儿呢?”刚将一把葡萄塞入口中的江离立刻抬爪支吾道:“……师父叫我?……徒儿在这儿!!”“是她……”“竟是她?!”众仙魔纷纷暴怒而起,随后一哄而上。“她吃了我的灵宠!”“她吃了我的坐骑!”“她吞了我的丹房!”……丫的!怎的竟一起找上门儿来了?容我吃完这串儿葡萄再说,却见江离把手中半串儿葡萄往嘴里一塞,半晌,粉唇微撅,一口葡萄籽儿吐出,只“噗”的一声,刹那间,煞风大作,电闪雷鸣,紧接着一个个火雹子以霹雳之势向地面砸来……六界仙魔集体沦陷……“呔,还是那么不经打……哎?师父呢?”这时前方巨坑之中颤巍巍探出一只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