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00000011

第11章 开江文史札记(之一)(1)

一、“淙水”与“淙城”

在笔者所著《人文开江》一书中,特别写了“开江方言与地名”一节。其中写“淙水”:

淙水,开江县城所在地古地名,至少也有1000年历史。这是一个充满生气、充满自然生态意味的地名,而且优雅,文绉绉的。小地名多为自然语汇,充满草根特色,而“淙水”这样的书面语汇,与平昌的“澌岸”,通江的“澌滩”、万源的“澌波”相似,指河水潺潺而流,款款而吟,充满生态祥和之象。这类地名,在地方上较为少见。由此而演化出来的县城雅称“淙城”,也很有历史来头,很有文化派头。应该把这些古地名资源很好开发利用起来,叫响,更大范围地叫出名气,叫出开江的高雅气质。

开江诸多地名中,堪称古老的也包括“淙水”和“淙城”。无论是县志还是民间族谱等文献记载中,不乏这两个地名及其有关记载。笔者收集民间族谱,就有多个康熙年间迁徙“梁山淙城”的记载。

上古时代,四川有两个文化符号值得关注:一是代表王权神圣的玉雕制品“琮”。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四节玉琮,高16.5厘米,宽11厘米,孔径6.94—7.0厘米。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通体打磨光洁,柱体四面外壁中间开出竖槽。竖槽将每面一分为二,使四角形呈方形凸面。一是当时近乎原始税赋形态的“ ”,因为以“ ”为税收物,故称当地人作“ 人”。不无奇巧,这两个符号有着共同的发音——cong。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有着什么联系?

淙水,可否理解为:(1)淙,是模拟流水的象声词。(2)淙水流入 人国都的河水。

应该说,当中远古称川东北宕渠渠江流域各地为“ 国”之时,开江或许刚刚开始开发人居聚落环境。于是,以“琮”的发音而名之,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在尚无文字传播的时代,此cong音,究竟是“ ”之意还是“琮”之意呢?或许兼而有之。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当文明发展到可用文字来记录世事的时代,人们记录开江名物之时,对“cong shui”发音的文字对应,必定是代表王权的“琮”。到后来,由琮联系该地名乃一条小河,从水,自然会定名为淙淙流水的“淙”,而非“玉琮”的“琮”。再说,“琮”、“淙”音同字义亦相通,岂不更为妥帖?

人与开江“淙水”有没有什么联系?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二、开江、开县的县名重叠与交叉

开江人出门在外,一听说是开江人,得到的反应和回答却往往是:哦,你就是刘伯承那个县啰?让开江人哭笑不得。

开江,与东边相邻的开县,自古以来的关系问题都是绞得深,割不断,理还乱,复杂得很。开县历史悠久,古代与开江同属梁州之域,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之意而命名。

可到了西魏以后,开江、开县的重名混淆问题开始出现。请看其复杂性表现:

第一,西魏废帝二年(553)建新宁县,并改原县名汉丰的相邻县为永宁县。此二县同属今开江境内新设的州——开州。两个县名,却重叠一个“宁”字。

看来,那个时代,从上到下,希冀停止动乱、恢复安宁。定为县名,可谓用心良苦。但两个县,竟是从那个时候算起就开始重复县名。好在为时不长,唐代时,永宁县已改名盛山县。

第二,元代(1271—1368)省县入州,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为县,开县之名自此始。

进入民国时期,开江、开县两县重名混淆的问题再一次发生,更为复杂。

民国3年(1914),本名新宁的开江,因与湖南、广东所属二县重名,根据南京中央政府批准,四川新宁县改为开江。从此以来直到今天,开江、开县县名之打架问题,就遗存下来。

第三,就连新取“开江”这一县名,其历史渊源也与开县割不断。据文献记载,唐代广德元年(763),盛山县因发源于开江县境的一条河,古称开江,故而改取县名为开江,与新浦、万岁(万世改名)同为开州所辖。宋庆历四年(1044)省新浦入开江,万岁改名清水,时开州辖二县。

这个背时的渊源关系,宿命似的,从此埋下一个后来变得更复杂更严重的同名重复问题。

在日趋符号化、信息化、商业化的时代,社会竞争激烈,形象识别及其识别系统的建立尤其重要而迫切。如此一来,别说县域符号同名,即使像开江、开县这样的符号元素重叠交叉,也会造成难以改变的不利因素。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开江小县不断发生遭开县大县屏蔽的现象,开县这一地域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一百五六十万的特大县,其信息释放量、社会作用力、历史文化影响力等等,远非开江所可比拟,开江不遭屏蔽才怪。

三、开江历史上的几个时间节点

历史往往聚焦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点上,好比足球赛场,万众一声喊“雄起”,成了四川改革开放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

1.西魏废帝二年。

《太平寰宇记》记载,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新设置“新宁”(即今开江)县。5年后的公元558年,北周并入西魏版图。

同时设置的郡县尚有多个,记录如下:

开县一地新设置“永宁”县。

达县,设州治,改名“通州”。“至西魏,始有通州之名。”(民国二十七年《达县志》)

置梁山县(今梁平)。

置青神县,古蜀国“后户”。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

置蟠龙郡,领阆中、汉昌(今苍溪)、南部三县。

西魏建新宁、永宁(今开县),让我们今人看到,早在1400多年以前,即以县名命名的方式,对地方长治久安这一国家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加以确立、传达、传播。

2.至道二年。

据文献记载,唐贞观八年(634),最早设置于今沙坝场境内的新宁县治,迁到了今宝石乡旧县坝。历经362年之后,于宋至道二年(996),再度迁移至淙水(即今县城)一地。这是开江县治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后一次迁移。

这一迁移时间的记录,是开江县域社会经济文化格局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开始形成以水稻为产业特色的坝子文化形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以后,中国南方稻作业迅速发展、开始超过北方小麦种植业的格局变化,中国农耕经济文化发生的巨大进步和发展。

3.“洪武二年”和“康熙三十七年”。

“湖广填四川”移民与开江的历史,有两个时间点需要注意。一是洪武二年(1369),一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

“洪武二年”一说普遍见于四川民间族谱一类文献记载,记录了“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于该年入川的重要历史事件。元末鄂东一带,是红巾军老巢。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对其实施高压,赋税严苛,致使人们纷纷逃亡四川等地,至洪武二年(己酉)达到高潮,形成文献记载的所谓“荆襄流民”。

明玉珍部的麻城籍部众甚多,入川的40万军民之中,除了原有的麻城籍军士之外,在麻城举事的邹普胜,还将所属数万麻城籍部众(“益兵”)交其提调指挥。

在开江,各姓氏族谱中记载于“洪武二年”迁入开江落业的很为不少,诸如燕峰孙氏、张氏、高氏等。任市镇刀锋山村一带的刘姓,据说本姓陈,是元末农民起义重要一支陈友谅的后代。因避祸而改从母姓,沿袭至今。偶读《陈仁德文存·家族卷》(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写到忠县陈氏一族,也是陈友谅后裔,只不过没隐姓埋名罢了。

严家乡高寺村(3大队)5组有小地名“老拱桥”,该桥上颏书文字记载,建造于明“洪武二年”。如此明代遗物,在开江已极为少见,十分宝贵。笔者特联系县文物管理所,建议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三十六年”,开江多个姓氏家族的口碑和家谱一类文献都提到这一年。这一年应是大批移民进入开江落业的时间刻度。不过要注意,这个时期,新宁县已经撤销,并入邻县梁山(即今梁平),再无独立县名。据笔者阅览民间族谱,就有多个康熙三十六年迁徙“梁山淙城”的记载。尚可佐证其时其事的,有蒋氏一族,祖籍湖广永州府。“湖广填四川”运动迁徙入川,落居白羊坪大石门。本姓吴,是吴三桂的后代,故当地有“蒋吴二姓不开亲”的家族训条。但这一历史真实只对家族男性秘密告知,不对外公开。

4.“一九三三年”。

通江县王坪红军烈士陵园,曾见一家小饭店打出招牌“一九三三年”,标识了一个特具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重大时间节点。1932年12月28日,鄂豫皖红军从通江两河口进入四川,很快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川陕革命苏区。

“一九三三年”就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标识,从此载入历史。

在开江家乡,笔者自幼听过多位上辈人的一个说法“民国二十二年打红军”。所记忆的就是1933年,达县、宣汉方向逃难的人群纷纷涌入开江,又朝着万县方向纷纷逃奔而去。在“打土豪、分田地”和“共产党共产共妻”的种种谣传中,通南巴广大地区的地主士绅家庭,岂有不逃跑之理?

1933年闹红军,通南巴难民成群结队逃离家乡,流落到开江、万县各地。记得先母早年多次回忆自己19岁那年,从县城通往万县的马号山大路上,逃难的人成群结队,背包打伞,携儿带母,景象凄凉。

普安牛山寺里难民也很不少。时任开江教育科长伍芬芝以县政府代表身份,前往看望慰问。伍芬芝一年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所任职事,系经县人、教育家曾孟久推荐,国民革命军第20军政治部主任、开江籍陈志学批准。数十年后的1959年,这被当成是一件罪状,列入判劳动管制三年的判决书中。

联想到现代川东北各地普遍的一个时间节点:民国时期的“丙子年”(1936),记忆了历史上罕有的特大旱灾之年。故民间有云“饼子好吃丁难过”。追溯到更远的年代,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邻县东乡(今宣汉)大旱,次年凶荒。民谣:戊戌年前起,烂田干透底。甄篦问筲箕,何曾见颗米。

四、开江人口增长之惊人速度

据统计,1909年,四川人口4414万人。1949年12月,四川人口5730万人。前后40年,人口增长1316万。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人口增长则是翻了一番。

开江县的人口状况呢?清雍正七年(1729),开江再一次从梁山县分出来,复置新宁县,人口是2.81万。到乾隆十八年(1753),人口增长到12.02万。到了同治八年(1869),增长到16.84万人。从雍正七年后的140年间,人口增加约8倍。时人惊呼:“生齿日见其繁,土田仍如其旧,人满可虞。”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全县人口21万。1949年共和国建立,清查户口,核发身份证件,实籍在册人口30万。经过3年大饥荒,死亡人数不少,人口由1958年的345722人降到312034人。到“文革”前,全县人口32万。如今又过了50年,人口已达60万人,增加了近30万人,翻了一倍。

这么下去,如何得了?

五、“下万县”

开江人“下万县”,是近代一二百年间不可不提的一个重大地方史实。从多方面的口述记忆、文献记录等零碎材料来看,开江人切不可忘记这一历史,更有必要广泛全面地汇集这一史实,作出研究,形成相应的记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做好资料搜集。

1.万县,蜀人进出夔门的必经之地。

自古天涯蜀道难。一个“难”字,除了特别包含蜀道的陡峻崎岖之外,似乎还包含了地域的偏远、道路的漫长这些意思吧。确实,在中原人、东部沿江沿海人看来,四川偏居西南一隅,好像躲到一个旮旯里。一说起四川,就好像说起西天似的遥不可及。

同类推荐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唐史

    唐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4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
  • 我真的不想当秦王

    我真的不想当秦王

    不给我系统什么的也就罢了,好不容易穿越成大秦三皇子你告诉我我现在是个傻子?如果有得选,王沐一定选择穿越成一位侠客,依马仗剑,浊酒独醉,或者穿越成富家公子也将就,赚赚小钱钱,过过神仙日子。可,不想习武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不想赚钱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不想宫斗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我真的不想当秦王,可实力……它不允许啊!
  • 带着港口到天朝

    带着港口到天朝

    刘平穿越成为天朝的皇孙,还是最被皇帝爷爷最喜欢的皇孙,只是穿越来还没活明白,皇爷爷大病不起险些挂掉,随身携带一个港口无尽物资的刘平强行给皇帝输液、带着权贵养鸡斗狗,全国奔小康,开着飞机坦克一统世界。刘平励志成为天朝第一纨绔:我辈中人,无拘无束,不礼不法。刘芳百代不必,遗臭万年无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qing情

    qing情

    情系万物,唯情至深本书主题只有一个字——qing情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只为分享点点人间冷暖
  • 我是一个小兽人

    我是一个小兽人

    小小黑客,莫名的来到了魔兽世界,凭借着一身的黑客本领,在魔兽的世界中纵横无敌。
  • Anne of Green Gables绿山墙的安妮(I)(英文版)

    Anne of Green Gables绿山墙的安妮(I)(英文版)

    Anne of Green Gables is a 1908 novel by Canadian author Lucy Maud pgsk.com for all ages, it has been considered a children's novel since themid-twentieth century. It recounts the adventures of Anne Shirley, an11-yearold orphan girl who is mistakenly sent to Matthew and Marilla Cuthbert,a middleaged brother and sister who had intended to adopt a boy to help them ontheir farm in Prince Edward Island. The original book is taught t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It has beenadapted as film, made-for-television movies, and animated live-actiontelevision series. Plays and musicals have also been created, with productionsannually in Canada since 1964 of the first musical production, which has touredi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pgsk.com publication, Anne of Green Gables has sold more than 50 millioncopies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20 languages."
  •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本书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礼仪规范,如举止礼仪、社交礼仪、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的礼仪、送花礼仪、馈赠的礼仪、在学校的礼仪、就餐礼仪、外出礼仪等,以及在各种场合交往的实用技巧。并导引出详细周到的礼仪要点,针对性强,极具实用性。本书在介绍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知识链接,并穿插大量古今中外的礼仪故事,让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各种礼仪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文中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抽象的文字更生动,青少年读者可以在寓教于乐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轻松实践。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遇顾少误终身

    一遇顾少误终身

    原本规划好的完美人生,被一场背叛彻底摧毁。设计好好的“殉情”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顾绍白,莫名其妙求来的婚姻,让这个男人成了她的“债主”。更崩溃的是,她竟然感觉还不错。从此以后,她许安歌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彻底瓦解顾绍白的一本正经,把他从大家眼中的正人君子,调教成她一个人的“衣冠禽兽”。某天清晨,男人捏起怀里狐狸一样笑的灿烂的女人下巴,咬牙切齿,“许安歌,你现在心满意足了?”许安歌转了转水眸,“如果有生之年听到一声姑姑,那就人生圆满,那才叫心满意足!”“……”“来,大侄子!叫声姑姑来听听,乖。”男人脸色迅疾骤沉,“许、安、歌……”
  • 铁树记

    铁树记

    全称《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太上老君是道祖,居于太清仙境。一日是寿诞之辰,众仙人皆来恭贺。酒至半酣,太上老君说,四百年后,江西会出现妖怪,需要一个仙人下凡寻找到一个行浑全者,传以道法,帮助世人渡过此劫。孝悌王推荐了兰期。孝悌王来到凡间,将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上清灵草、飞步斩邪之法,一一传授兰公。兰公欲将仙法复传与谌母,于是变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谌母怜其孤苦,于是把他带回家抚育。此子长大后,将仙道传给谌母,并告知她,后世晋代有二人来学仙者,一人姓许名逊,一人姓吴名猛。老母可将此道传与许逊。许真君得道后,开始斩妖除怪,为民除害。本书除渲染道家仙法外,对汉末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反映。
  •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妖颜祸君之卿家九娘不好惹

    他是天纵风流的晋王,大历朝少女争相追逐的对象。她是机敏睿智的庶女,卿府姐妹们随时想要将她置于死地。彼时,她还懵懂,不谙世事。只当随手行个方便,救他一命。彼时,他还一心想要问鼎九五。只因她一个回眸,立誓娶她为妻。此刻,这一句,于她不过是句玩笑,于他却是山盟海誓。——————成墨云揽过那盈盈一握的小腰,嗔道,“九儿,瘦了硌手。”“燕瘦环肥四处有,九州万里我卿九娘是独一份儿!”此时她傲娇如我,一转身,细想,莫不是真瘦了?几日胡吃海塞再见夫主,他捧着她的脸,“这是一坨包子下凡来?”“啪。”墙角乖乖跪好。说好的相夫教子呢?说好的举案齐眉呢?说好的相敬如宾呢?某女横眉冷对,“都说是说好的,又没说要做!”
  • 穿到女尊肿么办

    穿到女尊肿么办

    这是一个每每作妖儿都被男友无情镇压的不得志二货妹子穿到女尊的故事!女尊文,1v1,非男生子,非诚勿扰,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