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7200000033

第33章 镇江府试

天启六年(1626年,丙寅年)大事记:

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城,红衣大炮在中国正式登场,努尔哈赤受伤死亡(初期明朝人称之为‘紅夷炮’,后来讹称‘红衣’,大部分长三米,重两吨)。

二月:苏州民变(《五人墓碑记》张溥)

三月:太监监军。

五月:北京王恭厂大爆炸。

六月: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发生七级地震,

七月:常州、苏州、靖江等地发生风灾、水灾。

八月:陕西流民起义;皇太极即位。

随着一声云板敲响,整个考棚里安静下来,衙役举着牌子,依次走到考生面前,让考生抄写考题。

徐铮看了下考题,是四书题三道题目: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孝经》)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写好题目,徐铮没有着急下笔,只是先打腹稿,至于八股文的写法,秀才早就教过自己。对于科举,徐铮并没有抱太多的期望,作为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在于知道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就算自己拼命苦读,经历乡试、会试和殿试,最后在万千读书人之中脱颖而出,高中状元,那又能怎么样!毕竟大明的天下之忧十几年的时间了,语气自己把精力花费在这个上面,倒不如多为以后多做些准备。但是科举的道路又必须走,因为这牵扯到自己以后的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最起码通过乡试是自己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今年是天启六年,再过一年不到就换成是崇祯皇帝了,大明王朝的末日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对于童生试而言,县、府两级考试难度并不算大,考试的重点知识针对四书的理解和背诵,八股文的考试题目也不会出偏题、怪题。上面的三道四书题只要考生认真学习过四书,应该是不难,这只是针对古人而言,如果放在后世,想要写篇八股文,难度是非常大的,首先你必须熟练背诵四书、朱熹的注释及含义;其次熟读名家八股文几百篇;再次掌握《佩文韵府》(音韵);最后是长短句对联。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顺利通过童生考试。如果还想通过秀才考试,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得熟练掌握五经之中的一经及其注释,以及各种公文和策问的写作,同时八股文必须出类拔萃,不落俗套,就古文而言,有人戏称过去的秀才最起码抵现在的古文教授、专家,这倒也不不为过。

腹稿已经打的八九不离十,徐铮拿起墨锭,研好了墨汁,提起笔在稿纸上沙沙的写了起来。写得快的考生已经有人做完了第一题,徐铮没有着急,而是沉住气,一笔一划,一个个方块字从笔端行云流水般,毫无停歇。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出自。出自《论语》,原文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対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大意是鲁哀公问子若(孔门弟子)道:这几年饥荒了,国家用度严重不足,该怎么办呢?有若说:为何不能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田税呢?鲁哀公说:我现在在十分之一田税的基础上已经加收两分了,尚且还不够用,怎么还能只是考虑十分之一呢!有若说:既然老百姓富足了,君王为什么会不富足呢;如果老百姓不富足,君王又怎么会富足呢!

从今天来看,有若的意思其实就是君王和百姓是一体的,为政者不可以富己贫国。这个道理比藏富于民还要深刻一些,单纯的富君或富民都是不行的,如何让二者辩证统一才是王道。作为考生,就是要详细地把二者的关联说清楚,然后再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就行。

徐铮写的速度不快不慢,但是书写频率持续连贯,除了中途点蘸墨水除外:国之君富于民,民富即君富。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言君民一体以告哀公。盖之谓哀公加赋,以补其不足,诚能百亩而彻,千亩而彻,然民力有穷尽,不可尽聚敛之。一旦河干树枯,民困则君更乏。

写道最后结尾处,徐铮写道:吁!彻法以立,本以为民为君,民既富,君亦富,何必只加赋以求富哉!(引自清王鏊,稍加变化。)

徐铮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君和民不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利用后世的经济学原理,则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古者亦有“牧民”的说法。道理很简单,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君王做不到?是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徐铮认为不尽然。古代统治者大多数都受过岗前培训的,说不明白那是骗人的。但是当他们家国天下,生杀大权在握的时候,他们往往发现通过简单的掠夺手段(增加赋税),从而增加自己的财富,简单易行,见效最快,所以他们更愿意用这种方式,而不是“大河(民)有水小河(君)满”。这就好比抢劫犯或者是市场投机行为,既然有这么简单快捷的方式赚取财富,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上班或者做实业呢,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写完之后,徐铮把卷子放在边上,幸好这几日天气晴朗,不用担心雨水污了考卷。

第二道题目: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原文是: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进于侍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出自《孝经》。大意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不会整天厌恶别人;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怠慢别人。对待父母能够做到恭敬亲爱,德行教化施加于百姓,让百姓遵纪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里面说:如果天子一个人有善良的品行,那么全国老百姓都会仰赖,学习他。

这里的人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而是天子。主要是强调一国之君要以身作则,才能教化万民。简单的说就是榜样的作用。徐铮仔细思考了一会,题目也不算难,不过想写出精彩可不容易,容易犯忌讳。于是徐铮决定只要文理通顺即可。

徐铮再次提起笔,写道:见贤思齐焉,民众之思维也。这就是破题了,接下来是承题起讲起中后束股,最后大结。通篇文章写的很顺利,毫无顿涩,几乎是一气呵成。

看看时间快到中午,徐铮收起笔墨砚台,拿出过龙门时候领到的泥炭小火炉,开始煮粥,莲子花生大枣外加白米,锅子外边写了几块玉米饼,时间不大,粥和饼的香气升起,临近的考生们抬头看了看徐铮,被饭香勾的食欲大起,也无心继续做卷,纷纷拿出炉子,开始做饭,顿时考棚里飘起了一片香味。

徐铮见状笑了笑,从考箱中再次取出了两个咸蛋,以及准备好的咸菜,碗筷等,美美的吃完一顿午饭,身上热乎了许多。收起桌板,安放在下面的踏脚上面,顿时就成了床板,盖上衣服,徐正开始小憩。

休息了有半个时辰,徐铮再起摆好桌板,拿出第三道考题: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原文出自《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所忌惮也。大意是称得上君子的人,言行都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则是违背中庸的规则;君子能恪守中庸之道,但是小人呢总是无所顾忌,胡作非为。

中庸之道被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徐铮也很喜欢中庸之道,后世有关中庸的解释数不胜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中庸是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每个人对生活态度的不一样,则导致了不同的见解发生,尽管言简意赅,但却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很多道理能流传至今,可见并不是一无是处。后世人尽管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远超古人,但是学习的大多数内容是倾向于谋生技能;古代人读书专一,大多研习的是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两个极端,对于教育而言,传道受业解惑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徐铮看着题目,不禁想起了后世网文中经常提及的“中庸三原则”,灵机一动,就写这个吧。

写好之后,再次详细地检查了下稿纸,然后一笔一划誊写到考卷上,一切就绪之后,看看天色不早,于是交卷。

同类推荐
  •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从历史的各个角度分析,观点新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三国之群雄逐鹿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雄曹操一较高下。他终将成为统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之最强神射

    三国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雄鹰飞过天际,向远处翱翔,虽只是三国的小角色,然,他创制度,开创工业,收天下之兵,北击匈奴,南打百越,立不世之功。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热门推荐
  •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她是现代的吃货一枚,穿越成丞相府的大小姐,刚穿越就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主。“莫染璃,你个吃货!”“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难道你不想让我吃?啧啧王爷你看这月亮像不像大饼?”
  • 天价为聘之嫡女

    天价为聘之嫡女

    她是个掉价的哑千金,却在媒婆前来提亲的时候,说出一句,“非天价为聘,不嫁。”仅此一句话,让天下大笑,却也引得四方好奇,哑千金会说话?从此,她开始了斗,斗庶母,斗庶女,甚至斗嫡长女。以斗为乐,以斗气人,以斗怡己却被白兔看上了,开始了永无安宁的生活……谁知道,他竟然是……自己的完结文推荐《绝宠皇后》《恶魔儿子天价娘》精彩片段抢先看:“娘子,你不觉得你相公很可怜吗?”小白兔的声音。“怎么了你?”堂堂慕容家的少爷,可怜?这简直就是一无赖!“我已经很就没有抱过你了。”小白兔撒娇了。女子翻了白眼,前一刻才抱了,难道她记错了?“娘子,我想,我们该去‘造人’了。”刚学会的词,便用上了,这个叫做学以致用。PS:此文为正剧,非种田,却似种田,非宫斗,却似宫斗。另文文过程曲折,无虐心虐肺,女主腹黑,手段狠辣!男主自行想象。好友好文推荐:《魔君宠舞》《腹黑医生,别耍赖》《废后,桃花纷乱》《离婚不承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天价为聘娶恶妻》
  • 课本上读不到的天文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天文故事

    一闪而过的流星、哗哗作响 的潮水、看不到尽头的星空……我们身边这些美妙的 自然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天文知识。《课本上读不到的天文故事(适读于10-15岁)》 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天文世界,让你知道恐龙为什么会 灭绝,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地球有多少岁了,为什 么月球是个麻土豆,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这些妙 趣横生的天文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 你轻轻松松爱上天文、学会天文。
  • 九剑凌天道

    九剑凌天道

    天地分三界,星空落九剑,,三界阴阳乱,日月星辰隐。苍穹黑暗遮天,三界风云再起。集天地九剑,修九剑九功!登那万世风云之巅峰。修炼,只为了让你嫣然一笑;变强,只为了能够再次见你;巅峰,只为了能够有资格拥抱你。
  •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在日益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危机情势的出现甚至成为企业必须有效应对的一种常态。事实上,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救、培育,以便捕捉这个潜在成功的机会,便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忽略或者错误地估计形势,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
  • 本田雅阁

    本田雅阁

    他是一个油工,在揽活儿的人堆里,畏畏缩缩如一根蔫萝卜。然而谁也未曾料想,他竟会成为几条人命的凶手。赵匡胤的赵,老虎的虎,铸铁的铸。赵虎铸向薛力平介绍他自己时,薛力平已经在桥头上站了有一段时间了。薛力平是为了孩子念书才从偏远的村里搬到黑市的,一开始为了房租便宜住在城边。没多久,一个街道社区的办事员来薛力平的家登记基本信息,问几口人有无避孕措施分别做什么工作,薛力平一一作答:三口人,他、老婆、小孩儿,小孩儿是女孩,在附近小学念书,他做油工,老婆在饭馆里端盘子,父母在乡下种地。
  •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诗歌名作欣赏》曾是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的期刊,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特别在大专院校文科学生和广大中学生中,成为广大读者获取知识、丰富精神、提高修养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读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
  • 重置的房间

    重置的房间

    我用5分钟把房间整理好,接下来便打算离开。房间里没有多余的东西,除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墙上的一幅画,还有一口座钟。我的任务是将那幅画往右边挪动一下,将桌子和椅子靠墙放好,再将座钟的时针拨到6点整。其实做完这些连一分钟时间也不需要,但我不相信任务会这么简单,在真正动手之前,反复核对手上的图纸,确定没错之后才开始。这件简单的任务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火车

    夜火车

    这是近年来文坛瞩目的70后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陈木年,才华受老师赏识,本要保研,却因渴望“出走”他方编造一场杀人事件,被学校开除并扣留学位证、毕业证。这本是一个大教训,然而当小镇的火车开通试运行,小邻居秦可主动示爱,执着于出走的陈木年却突然扒上车呼啸而去,留下秦可错愕而愤怒。在外漂流一段时间归来后,他与秦可从此有了隔阂。陈木年与智慧神秘的花房许老头成为忘年交,结识真实直率的画家金小异,既痛又痒,他们荒谬且合理地死去;机缘巧合,在教授沈镜白的“照顾”下,留校当临时工,四年之后终于拿得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