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醉六:长沙分校分校校长
顾孟余、徐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方鼎英:教育长,代理校长
张治中:武汉分校教育长;南京中央军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
邵力子:校长办公厅秘书长;政治部主任
程潜:黄埔军校校务委员,长沙分校校务委员会主任
B、中国共产党:
叶剑英:教授部副主任
张申府:政治部副主任
周恩来: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政治部主任
熊雄:政治部主任
聂荣臻: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
鲁易:政治部秘书
恽代英: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
项英: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阳翰笙:政治部秘书,中共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总支书记
陈毅: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武汉分校党委书记
董必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陈潭秋: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李达: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官
C、民主党派:
许德珩: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章伯钧: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郭沫若:政治部教官
D、苏联:
瓦西里·布留赫尔(加伦将军):顾问团团长
契列班诺夫:总顾问
鲍罗廷:总顾问兼政治讲师
白礼别列夫:步兵顾问
嘉列里:炮兵顾问
互林:工兵顾问
喀扶觉夫:政治顾问
二、主要毕业生:
A、国民党指挥官(含起义将领):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徵、贺衷寒、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沈策、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桂永清、谢晋元、刘勘、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郑作民、刘璠、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胡靖安、郑庭笈、陈修和、沈蕴存、李奇中、文强、杨伯涛、侯镜如
B、共产党指挥官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周士第、王尔琢、王良、陶铸、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聂荣臻、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赵尚志、宣侠父、阮山(越南)、李运昌、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学思
[附文2]黄埔军校旧址今貌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2005年又投入巨资进行全面修缮,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评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清末进士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住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都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刚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1950年重修。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位于孙中山故居西边的学生俱乐部是欧式红色建筑,其礼堂讲台中央和两侧分别悬挂孙中山像、总理遗训、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和林则徐焚鸦片、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犯天津、沙基惨案和攻打惠州4幅大型油画;礼堂里悬挂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等名人像。黄埔军校当年的“清党”便是在俱乐部举行。俱乐部西侧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坞改建。
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的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1926年6月落成。墓园前有1928年修建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192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后,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构成长数百米的中轴线。墓冢东侧有蔡光举烈士墓,西侧有17位出身军校的将校墓。墓园于1984年修缮,1991年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
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的。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记。
黄埔军校后山的八卦山顶建有孙中山纪念碑,碑顶塑有孙中山铜像。1928年孙中山纪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孙中山先生铜像高达2.6米,重逾1000公斤,是孙中山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碑正面为“孙中山纪念碑”6个隶书大字,背面为孙中山像,东面为孙中山遗训,西面为孙中山开学训词。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亲爱精诚”4个大字。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12、1925年5月30日:风起云涌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她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5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和发展。
1925年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4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先后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领导这次罢工的委员会。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怒。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第32号通告,紧急要求各地党组织号召工会等社会团体一致援助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1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第33号通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发动一场反日大运动。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同时,为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决定由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参加上海总工会的领导。
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和刘华等组成行动委员会,具体领导这次斗争,组织全上海民众罢工、罢市、罢课,以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兽行。
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从6月1日起,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从6月1日到10日,帝国主义者又多次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英、美、意、法等国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上岸,并占领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学校。上海人民不惧怕帝国主义的武力镇压,相继有20余万工人罢工,5万多学生罢课,公共租界的商人全体罢市,连租界雇用的中国巡捕也响应号召宣布罢岗。
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这标志着,上海工人运动从分散的状态开始转向集中的、有组织的行动。上海工人阶级在总工会领导下,成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在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6月4日,上海总工会与全国学联、上海学联、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共同组成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众结成了反帝联合战线。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舆论封锁,推动反帝爱国运动,中共中央于6月4日创办了《热血日报》,由瞿秋白任主编。《热血日报》及时向广大群众传达党指导运动的方针、政策,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6月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全上海和全中国的反抗运动之目标,决不止于惩凶、赔偿、道歉等”,“应认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其主要目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5个省区(当时全国为29个省区),约600~700个县,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矿区,都举行了成千上万人的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6月11日,汉口参加游行示威的群众行至公共租界时,英国水兵向人群开枪射击,打死数十人,重伤30余人。“汉口惨案”进一步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为死难同胞报仇”的怒吼声,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6月7日,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决议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13、1925年:觉醒
光华大学是20世纪中叶上海的一所私立民办大学,诞生于“五卅运动”的反帝怒潮中,1925年6月由退出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数百名师生所创建,培养了大批有为学生。1951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撤校。原校址位于上海市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
创办伊始,学校设文、理、商、工4科。1927年工科停办。1929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立案,改文、理、商3科为文、理、商3个学院。文学院设国文系(内分国学组、国史组)、英文系(内分文学组、西史组),政治社会系(内分政治组、社会组)、教育系(内分教育组、哲学心理组);理学院设数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商学院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银行系。学校还设有光华附中,附中为当时沪上三大知名中学之一。
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爆发,各界纷纷走上街头。英国巡捕血洗南京路那天的黄昏,有个原圣约翰肄业、曾目击惨案真相的交通大学学生聂光樨奔至圣约翰报告这一事件,全校的空气顿时震荡。圣约翰大学及附中的师生也组织罢课抗议,但遭到校方阻挠,美国校长卜舫济竟当着学生面降下并撕毁了中国国旗。于是6月3日,愤慨的553名学生以及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1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声明不接受圣约翰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最后他们被校方列名开除(只有同是教会学校的沪江大学表示同情,愿意收容他们)。这一日便定为光华的校庆日。6月4日,离校学生教师集会商议另起炉灶,自行设校事宜,他们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支持,出钱出地。
经过各方协助,在短短3个月内就成立了新的“光华大学”。“光华”二字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此语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与复旦大学同一出处。以日月卿云为校旗,红白为校色,“格致诚正”(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校训。租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路)、杜美路(今东湖路)房屋为大学校舍,租新西区枫林桥房屋为中学校舍。1927年,光华大学搬到沪西法华乡(旧大西路底)王丰镐所捐的新校舍,还盖起了图书馆、实验室,可谓创业艰难,筚路蓝缕。其中出力、出资最多的是张寿镛(当时正出任北洋政府任命的淞沪道尹)和王丰镐两位先生,还有许秋帆。
从圣约翰大学辞职的19位中国教师作为光华初期的教学骨干,另有许多博学人士纷纷前来光华任教,以表示对爱国斗争的支持。当时的校长是张寿镛,大学教务长是朱继农,文学院长是张东荪,中国文学系主任是钱基博,政治学系主任是罗隆基,教育系主任是廖世承,社会学系主任是潘光旦。胡适、徐志摩、吴梅、卢前、蒋维乔、黄任之、江问渔、吕思勉、王造时、彭文应、周有光、钱钟书等专家、学者都曾在光华大学任教,是当时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云集的一所私立大学。当时社会舆论认为,上海各大学的师资以光华为首。教员多用英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