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9900000008

第8章 父亲的两件珍藏

茅于美

我慈爱的父亲,以94岁的高龄,于1989年11月12日弃我们而去了。怀念他的悲哀,使我久久提不起笔来。父亲平素珍惜光阴,又十分善于利用时间,以他孜孜不倦的勤劳,加之健康长寿,所以留给世人的东西特别多。正如四妹于燕所说:“真想写一点文章,可是他的事情那么多,无论说到哪,都会涌出几万字,真难下笔啊。”是的,这也是我迟迟动不了笔的另一个原因。我每触动一缕思绪,他老人家的事迹就像泉水一般趵突而出。我担心这泉水流失无踪,竭力要把它堵住。然而奔流的泉水,岂是人力可以长久堵塞的?我只好控制它缓缓流出,使我能一掬掬地捧给世人。

若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株树木,那么父亲这棵树的主干部分是:他对教育的贡献,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辗转跋涉到贵州平越办大学的艰苦历程;他在桥梁工程上的建树,钱塘江铁路公路大桥的创举,武汉长江大桥的精心设计;他对人才的赏识、爱惜、培养和扬长避短的安排使用;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那些感人的事迹大多已见诸公开出版物,我这里采摘的是旁枝侧条上的几片绿叶,虽不起眼,却耐人寻味。

父亲年逾八十之后,好几次有人提出要替他写传记,后来也有人写了,但他本人对这事始终不热心。问到他,他总是婉言谢绝。他的著作里对自己的一生历程有所反映,有的已出版了,有的尚存手稿。他的《钱塘江建桥回忆》一书里有一篇《征程六十年》和《附录》,约略记述了他的一生大事,他认为已经可以交代过去了。作为他的长女,我总觉得责无旁贷,暗地里为他写了十章类似传记的文章。我曾读过两章给他听,他听后半晌沉默不语。后来说:“这些东西在我生前最好别拿出来。”我体会他的意思:写传易流于溢美。“被人恭维,是极难堪的事。”他带着幽默的微笑说。他喜欢朋友,爱和青少年交谈,最怕被“拔高”,以致被“孤立”起来,弄得“高处不胜寒。”

父亲自云出生于镇江一个“寒士之家”。早年读书出国学习,全靠成绩优良,公费资助。他深谙稼穑艰难,钱财不易,所以对物资非常爱惜。比如,他用纸张十分节省,稿纸信纸从不浪费。写个小条,一定用写废了的纸,并裁成小条,不用整张的纸。他不但爱惜东西,还长于整理东西。他的文稿、书信、文件、照片,甚至底片全部分门别类,按年月编集成册,别人看了,一目了然。他的几部手稿都是在“文革”后期整理成册的。他用购物的硬包装纸,亲手制作成封面,再用家人裁衣剩下的绸缎下脚料,匀匀整整地粘好封面,装订成册。各本尺寸标准一致。在每一本手稿封面左上角贴上分类标签,用毛笔正楷书写题目。它们被陈放在玻璃书橱里,像是正规出版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内容丰富,且很有特色,我仅举《盛典存柬》为例,即可说明。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说来也怪,这是一本别人会扔进字纸篓的、过了时的纸片汇集而成的书,每一张都是他参加过的各种会议的请帖。

新中国成立前,我家住在上海铜仁路。这本纪念册上贴的第一张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在1949年6月15日星期三邀请父亲参加会议并便宴的通知和请帖。不久,父亲到北京工作,参加了政协,请帖就年复一年地多了起来。那张印得典雅精致的是开国大典的观礼请柬。40年来,每逢“五一”节、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请帖,除了父亲有出国任务和“文革”期间有所缺漏外,都收集并贴在这个册子里。

那时父亲住在北京东单西裱褙胡同,他在胡同口的一家文具店购买彩色纸,裁得一样大小,装订起来,把这些会议通知,参加文艺晚会、宴会的请柬(甚至当天菜单),按年月为序一页一页地贴得规规整整。从1949年到1989年,跨度40年,这些旧纸片聚集起来,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缩影。父亲订好后,给我看了,叫我给这本册子取个名字。我浏览一遍,觉得好玩极了,就为它取名《盛典存柬》。父亲说这个名字取得不错,就用毛笔在封面题签条子上,写上这四个大字。这个本子经父亲亲手装帧,古色古香别具一格。当时这本东西只不过是父亲忙里偷闲弄着玩儿的。然而今天翻阅,这些无意中收集的“一次性使用片”,怕难以有人收集得如此齐全了,它作为一套国事活动的原始文献,具有文物珍藏的价值。

手稿之外,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和两位老朋友一同编纂选录的九本《桥话》。这九大册是些什么内容呢?说来也有趣。这是一套有如辞典一类的东西。在“文革”后期,他和朋友觉得无事可做,而浪费光阴又觉是莫大罪过,于是他突发奇想。他老先生平日爱读些文学作品,他见中国古典诗词中涉及“桥梁”的诗句很多,于是他和两位老友认认真真工作起来。其中的陆公达老先生为找资料天天跑北京图书馆,早出晚归,翻阅全唐诗、全宋词、元曲及各家选本,把古往今来关于描写桥梁、歌颂桥梁,隐喻明喻,及桥边悲欢离合的典故,用工工整整的小楷,抄录在一式的稿纸上。父亲亲手装订,设计封面。日积月累,居然装订成厚厚的一套《桥话》。如今安放在书橱中,却也洋洋大观,可称是一部关于桥梁的文艺鉴赏辞典。

父亲治学涉猎很广,不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上多所建树;在文学艺术上,他也有浓厚的兴趣。床边枕边,常备有各种书籍。他尤喜中外古典名著,最欣赏的是莎士比亚和曹雪芹的作品,说是“百读不厌”的。对于文学,他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如果陌生人听了会以为他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呢。

亲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每想起他,那端坐书桌旁、握笔凝思的神情宛如雕像一般呈现在我的眼前。是悲痛吗?不,是胜过悲痛的力量。它仿佛教诲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奉献”之中,他曾经说过:一根火柴虽小,但它燃烧自己时却点燃了别的东西。父亲的一生也像一根从头烧到尾的火柴:不断地燃烧,不断地奉献,直到化为灰烬,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作者是茅老长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同类推荐
  •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正在热播电影的同名图书。影片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河北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影片上映后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严格依据此影片改编而成。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本书从比尔·盖茨的幼年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技术天才、商业巨人、世界首富的伟大历程,记录了比尔盖茨经过自己的艰难奋斗,终于登上成功的顶峰,创立了微软公司,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 往事俱在闲谈中

    往事俱在闲谈中

    近年来,关于戴笠,众说纷纭。此类叙述或研究,当应遵循科学历史观。一旦像某些网络文字、某些“抗日神剧”那样无原则地粉饰或演绎,那就失了分寸,不足为训。为此,本刊特推出两位江山籍作家所写的《往事俱在闲谈中——戴笠留在江山的碎片》,旨在既能让人客观地了解戴笠的某些侧面,也能让人永远不忘一个事实:无论戴笠在“抗日锄奸”中如何“有功”,但他终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往事俱在闲谈中,盖棺还须看定论。1897年5月28日,戴笠生于江山县仙霞关下的保安村。原名春风,字子佩,号芳洲。成年后,因其“命中”缺水,故改名为“笠”,字雨农。
热门推荐
  •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

    本书利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1999-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资本结构部分调整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每种调整路径的调整速度。《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路径与效率》的改进与创新主要体现在:①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双向的资本结构调整模型框架。在目标资本结构决定②解决了部分调整模型估计的内生性和序列相关等问题。③分析了资本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组合)的效率。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留学回国的东方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东方煜在掌握了海岛宝藏的秘密后,决定不惜一切找到宝藏,然而纳粹残余分子和日本武士家族都派出了精悍的力量到中国来争夺这个宝藏,一场惊险残酷的宝藏争夺战开始了……
  •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精编版)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精编版)

    解放军在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面旗帜、一个信念,但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年代先进性的实践,对于今天所有类型组织在完成使命、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自主变革、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蒙牛:经营人心之道

    本书通过对蒙牛文化的全面分析,深度挖掘了“经营人心”的真谛,探讨了“经营人心”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到怎样打造一个得人心的企业,怎样做一个得人心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如何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最终达到团结员工,提升工作原动力,从而形成至上而下的核心竞争力。
  • 早安,陆夫人

    早安,陆夫人

    【幻情+前世今生】前世,她是宁家用来换取利益的交际花。他是曾被她救过的现任燕北之王。宁家安排的订婚宴上,宁柠随意指向宾客,“他才是我此生非嫁不可的人!”被指中的某人立即宣布,“她是我陆少即将要娶的女人。” —— 今生,她避他,躲他,气他,怨他,只求换一身自由。他爱她,宠她,吃她,想她,只求每天能对她说一句早安。某天清晨,她终于受不了,“陆燊,我要跟你离婚!”“好,完事我们去离婚,只此一次,过期不候。”她咬牙,“一言为定!”事后,她却连大门都走不出去……
  • 魔吞天下

    魔吞天下

    一颗碧血魔丹,生出可吸收别人修为的诡异天赋。世道无常,天道不公,仙道卑鄙。那我便心向魔道。我叫叶孤城,来自陈谷镇,出于仙山凌云渡。
  • 荆棘婚路

    荆棘婚路

    好心营救遭家暴闺蜜来家中养伤,没想到却亲手引狼入室。面对丈夫跟好友的双重背叛,该防守,还是进攻?她相信婚姻要经营,想要坚守住自己的幸福,于是努力设法挽回。谁知人心难测,真心错付,原以为的爱情早已变了质,他与她的婚姻终究成了一场互相折磨的闹剧。深陷局中,无法自拔,眼看自己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恨他入骨。离婚以后,她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接近向她示好的男人,原想借他之力报复寡情前夫,可人心险恶,又岂是她可以轻易掌控?是谁在谁悲伤之际,给谁温暖?是谁在谁无法忍受之时,给谁力量?早已远去的前夫强硬插入一脚,一个接一个未知的人物陆续登场······
  •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6-2017)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第三部分: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每一部分知识点的选择都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重要知识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创新社会治理、总体国家安全观、侵犯著作权罪、知识产权法、广播电视政策法规、社会学常识、文学常识,等等。
  • 霍先生,你脸皮掉了

    霍先生,你脸皮掉了

    为复仇,她重生后女扮男装暗中寻找仇人,撕白莲踩渣男,无意间发现重生还自带空间,狂赚钱,一路打脸,怒开挂!可偏偏被这个病娇洁癖男威胁还要成亲。“夫人,我错了,用你的异能惩罚我!”“霍少,不是传闻您高冷吗,脸皮呢?”“掉了!你咬了我就要对我负责,嫁给我顺便把我掰直,用异能!”女主重生后自带空间,会赚钱,会科技,会养萌宠,会做美食。背景架空,女强双洁1v1甜宠文,超甜的。
  • 捡到一个太子妃

    捡到一个太子妃

    叶紫:亲,你这个标题和分类不搭啊。林贞贞:你不懂,关键是内容内容。————————————————许小仙:娘子,刷稀有材料去吧。白小贞:我拒绝和非酋参加所有考验人品的活动!————————————————宁辰:宝宝,结婚好不好?林贞贞:可是准备婚礼好麻烦……宁辰:没事,让他们去准备,你准时出现就好。————————————————宠溺甜文,保证不虐,请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