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9900000014

第14章 茅以升在铁道科学院

张惠生

1949年秋,茅老到中国交通大学(后改为北方交通大学)校部,我们就认识了,从那时起直到1982年他离开铁道科学院,33年间,我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如果说读完大学要四年,那么我们的相处,相当于读了八次大学的时间,多么难能可贵呵!

“尊而不亲”

我从1949年8月3日到中国交通大学校部工作,茅老来得稍晚一点。茅老来以前,我心中就装满有关他的传奇式的故事。他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读书时,几年都是名列榜首。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学位,为母校赢得了声誉,从此凡是“唐山工专”毕业生来康奈尔,均受到承认。硕士读完,他又提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他荣获工学博士时刚刚23岁。在返回母校的欢迎会上,他没有介绍他那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宏论,而是一口气背出100多位圆周率。怪不得教过他力学的罗忠忱老教授说:“我教出这样的好学生,以后我的教材也不必大改了。”我在铁道科学院听过茅老一次力学讲座,深入浅出,把多年力学争论的问题,说得清清楚楚。由此,我理解了,为什么交大的师生一定要推举茅老来交大任校长。

茅老到校部前,铁道部的领导再三叮嘱我们,要尊重茅老,要向茅老学习,要关心茅老生活,要为茅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茅老当时住在东交民巷34号二楼一间20多平方米房里,办公、睡觉、吃饭都在那里,连家属来时也只是添一张床,就像我们老解放区一样。50多岁的茅老一点没有感觉不好,他和大家一起在伙房用饭,生活一点也不特殊。他平易近人的风度,使人出乎意料。在一起谈问题,我总是把他作为长者来尊敬,可他很随便,谈大学教育、铁道桥梁工程,以及他到北京来工作的设想……海阔天空,轻松自如。从中我学习了他在教育理论、工程经验、处事作风等方面的许多东西。有一次,茅老严肃地说:“你们对我尊而不亲。”呵!为什么?如何克服?这位严师给我提出的问题,使我长思不解,对茅老,对科学家,怎样才能“尊而又亲”,这是我要学习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直到后来才渐渐解决。

办社会主义大学

1950年5月2日,是中国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42周年校庆。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同志讲了话,说铁路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需要大量的高级科技人才,我们要办好大学。茅老在开幕词中,勉励师生纪念五一要树立劳动观点,纪念“五四”要继承“五四”革命精神,这是茅老明确提出的办大学必须要有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曾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的滕部长,还要求大学学习抗大的优良校风。

1950年5月20日,在北方交通大学校部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茅校长、金士宣副校长主持会议。京、唐两院的主任委员刘炽晶、唐振绪同志,教务长、总务长、系主任……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讨论了两个题目:一、专修科培养目标是什么;二、是培养专家,还是培养通家?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生动活泼。虽然大家意见不尽一致,但是大家认为,交大的谨严学风,一定要继承。

铁道部对交大要求,既要办好大学本科,还要办好学制略短的专修科;既要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又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

讨论中,大家了解到,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情况。李富春、徐特立同志任院长时提出:“这所理工农综合大学,要培养‘革命通才,业务专家’。就是培养具有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科技人才。”与会同志对此都很赞赏。

茅老在会上又一次提出:交大要遵照铁道部的指示,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级科技人才,这些同学一定要有劳动观点,要有五四革命精神,要理论联系实际,能成为铁路科技队伍中的后备力量。

一身二任

1950年9月16日,经政务院第七十次会议通过,茅老被任命为北方交通大学校长兼研究所所长。政务院正式任命一位大学校长兼研究所所长,这还是很少听说过的。大学办科研,校长兼所长,一身二任,出人才,又出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出人才有两重意义:一则教师水平可较快提高,二则学生能学得扎实,多出成果。这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951年后,茅老专任研究所所长(后改铁道科学院院长),一贯对科研,对培养干部,都给予很大重视。在培养干部方面,经常办许多专业学科训练班。办俄文速成班,茅老亲自参加,并以优秀成绩结业,同时绝大部分科技人员有了初步俄文阅读能力。1959年周总理建议铁道科学院办一所大学,铁道部吕正操副部长传达了总理指示后,在茅老领导下,很快创办了铁道科学技术学院。该院设四个系,招收了二三百名学生,调配在科研战线好的干部任教师。1961年,学院停办后,这些教师很多留下继续执教,在提高科技人员水平的同时,他们的理论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同志成为优秀的科技干部。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靳蕃同志,便是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现任铁科院副院长周宏业同志,曾由助理研究员,被铁道部越级提升为研究员,现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都曾在铁道科学技术学院,在铁道科学院任过教师。

1978年,铁道科学院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成立了研究生部。茅老还亲自担任1978级的研究生导师。现在铁道科学院已经有10名培养博士的导师,培养硕士的有近100名导师,有5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培养了6位博士,290名硕士,约相当于新中国成立30多年以来,有同等学位人数的10倍。这些取得学位的研究生,大部分被分配到铁道科学院,极大地充实了科技力量,有的已成为某一学科带头人。这个研究生部已成为中央产业部门较好的单位,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

现在大学办科研、科研办学校在全国已有很多单位,取得了大量优异成绩。茅老一身二任的开创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应该长远学习和怀念的。

科研为运输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运输能力强大的铁路。在广袤的国土上修建新的铁路,对机车车辆通信信号……都要求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运输经济各方面有许多的题目要科学地研究、解决。茅老对铁道科学院,提出了有长远意义的方针任务:“一切为科研、科研为运输”,“必须针对铁路生产建设的技术关键,选定铁路发展中的重大、综合、长远、理论方面的课题,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解决铁路现代化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

30多年,茅老呕心沥血为着这个崇高任务,展开艰苦卓绝的工作。他为铁科院做了奠基工作,并使这个单位为提高铁路能力,取得丰硕成果。

1950年1月7日,茅老率领由23位专家组成的“大连技术研究所工作团”到达大连,对原满铁株式会社下属大连技术研究所进行调查,提出报告供铁道部建立新的科研机构决策。该研究所1922年建成,到1945年日本投降,有20多年的历史,拥有铁路多学科的几百位科研人员,设施完备,进行过大量研究工作。195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参观了这个研究所,建议利用这个所的物质条件,创建新的研究所,为铁路运输服务。中共东北局领导李卓然同志,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陈康白同志,还有旅大市有关单位都积极帮助工作团的工作。工作团的同志住在离这个研究所约10公里的旅馆,每天乘电车来往,那时正是严寒季节,最高温度也经常在0℃以下。有时下着雪,专家们站在车站候车。茅老和另几位专家年纪最大,他们精神虽然很好,但是头顶风雪,确实难受,那些知名的专家张文奇、金元文、史家宜、周励、茅以新、卢肇钧、姚明初、张锡第、周家棪、葛炳林等同志都跟茅老一起在冰天雪地奔跑。那时我是这个团的秘书,我真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给大家安排好交通工具,让大家受罪,至今还万分懊悔。工作团只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作出了考察报告,包括该所情况,今后开办哪些专业,需要哪些干部,初期经费概算……提出了一个创建新研究所的整套意见。这个高质量的报告,经铁道部批准后,成为新建大连铁道研究所的指导性文件。1951年成立了大连铁道研究所,以后又归北京研究所领导,改为铁道研究所大连分所,它为充实铁道科研力量,开展铁路研究工作,曾起过很好的作用。

1955年我从大连调到北京,茅老给我第一个任务是复查铁路科学综合试验基地——环形铁道的地址。茅老对我说:“这个地址在北京查看了三个地方,一个是北郊砖瓦厂附近,地面不大,附近有电台干扰;一个是丰台附近,风沙大,不宜开展科研;三是南岗洼车站,那个地方还好。这个综合基地是百年大计,要慎重选定,必须再复查一下。”我和冯先霈、杨寿奎工程师,还有三院的关总工程师,及一位水文工程师一起,对茅老说的三个地方都查看了。南岗洼车站是不错,但是那位水文工程师有专业眼光,发现墙壁基础有水文痕迹,经过与年老的农民了解,得知这个地方在几十年前发过大水,把铁路冲断过。我们商量,选这个地方有点冒险,认为做基地不合适。于是,驱车在郊区又跑了一些地方,最终在东郊东霸镇北面,选到一块适合的地方。大家向茅老汇报,茅老同意后,报到铁道部批准,就是现在铁道科学院建成的试验基地,它已成为我国唯一的、世界上少有的大型铁道科学试验基地。对这个基地的选定,将会长期有助于科研试验的顺利发展。

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关怀

1951年2月6日,茅老得到毛主席的邀请,参加中央人民政府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同时参加的还有几位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周总理日理万机非常繁忙,还想到大学校长,请他们在一起聚餐,这是对大学教育十分重视、对教授专家知识分子十分重视的表现。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这位是北方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同志。”毛主席满面笑容地说:“咱们是一家人嘛。”多么热情、温暖。席间茅老向毛主席提出,交大师生请求毛主席给我们题写校名。毛主席回忆过去的事说:“我的字写得不好,我给清华大学题的字,有个同学来信说,你写的算个啥,有的字,我就认不清楚。山东一位老先生,给我一封信,说我有一篇文章中一个字,用得不恰当……一字之师嘛。”毛主席话题一转,爽快地答应了给交大题写校名。没过几天,由铁道部转来毛主席在军委信笺上写的两行“北方交通大学”,让我们从中选一个。大家仔细欣赏了毛主席的字,一致认为那个已经在边上画了个小圈圈的更好。看来毛主席也认为那个更好。

全校师生戴上毛主席亲笔题字做成的校徽,无不兴高采烈。现在北方交通大学的校牌,还是当年毛主席亲笔题写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们许多人都成了批斗对象,茅老也不例外。一群“造反”红卫兵,到茅老办公室,向茅老提出一些“专政”的条件,命令茅老照办。我记得好像就是当天,转来周总理的指示,说是“一定要保护茅以升同志人身安全,保证不能妨碍茅以升同志的正常活动”。在这万分危险的时刻,周总理果断指示把茅老保护了起来,多么感动人啊!过了一段时间,茅老照常坐原来的汽车上班、活动。周总理在有重大问题时,相信茅老,委托茅老,如人民大会堂结构安全问题,就是让茅老负责。几十年过去了,茅老没有辜负总理的重托。在危险的时刻,总理想到茅老,当然还想到许多专家、干部……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呀!

毛主席周总理对茅老“尊敬而又亲切”,我久久找不到的答案找到了:过去茅老批评我对他“尊而不亲”,就是我还没有真正做到,把茅老当作革命队伍中的一家人,使茅老有做客的感觉。我的觉悟太晚了!现在我要以一家人的亲切心情,喊一声:“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茅老,你没有离开我们,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系铁道科学院干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沧海(下)

    沧海(下)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热门推荐
  • 你的戏精又上线了

    你的戏精又上线了

    校草李慕泽温柔却腹黑,被叶汐扣上恶魔之名。渣渣在男神面前可怜兮兮的装?双商在线、戏精本精叶汐分分钟给你演绎一部大戏。装?抱歉,你比过她,绝对比不过!…………李慕泽:“刚刚你说自己受伤了?”叶汐满眼泪汪汪,点头如蒜。“伤在哪?”叶汐摁了摁心口:“痛。”“过来我看看。”她面色一变:“说!刚刚那女的是谁?”李慕泽捏住她的鼻尖,笑:“谁知道,全程都在看你。”
  • 梦幻快递

    梦幻快递

    在一个个高楼林立的都市,在一个个到处透露着不真实繁华的都市,男男女女,或西装革履,或花枝招展,在这个时代不乏时尚且似乎得体地走来走去。殊不知,这充斥现代性的地球,快一点,再快一点,对“快”的渴求,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去求“快”,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了慢的耐心和习惯,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我们无可躲避地被现代生活的便捷、快速、繁复、庞杂紧紧包围着,被那许多的曾经闻所未闻的新鲜的细微末节死死纠缠着,这种直扑而来的风潮,强烈地裹挟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动摇了我们一以贯之的信念,同时,也极大地煽动了我们的灵感和激情。
  •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是“金色俄罗斯丛书”中的一册,共分“碧空中的金子”“灰烬”“瓮”“星星”“其他”等五个部分,精选俄国白银时代著名象征主义作家、诗人安德烈·别雷诗作百余篇,由此可窥见贯穿于别雷一生的诗歌创作风貌。作为诗人的别雷具有多面性,在《碧空中的金子》,年轻的别雷高扬象征主义的旗帜,预知神秘的未来世界;在《灰烬》中别雷对受尽苦难的俄罗斯而哭泣悲伤;在《瓮》中记录自己对人生的绝望;在《星星》写满对爱人的怀念和祝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返龙

    返龙

    背景?底蕴恐怖如斯兄弟?各个独领风骚底牌?各种层出不穷结界,炼药,神念,傀儡,没错!样样精通坑蒙,拐骗,吃喝,嫖赌,咳咳!啥都不会我不是没有后台,我只是习惯低调“不过是神界打落的废子而已,真以为自己是远古之族嫡子?”“重申一遍!我下界真的是意外!真的是真的!”
  • 前进吧岛主

    前进吧岛主

    没有地方不可征服,没有危险可以阻挡!在这个世界,每一座小岛都有变成大陆的机会。
  • 七日情

    七日情

    对婚姻一再失望,她只身到云南。曾经的闺蜜,如今的情敌,步步逼迫。曾经的爱人,如今的仇人,相互嫌弃。为了报复,她与一个陌生的男人,度过了美妙的七日。最终,她顿悟。决定结束那一段失败的婚姻。然而,谁能告诉她,世界为什么那么小?找一个律师,都能找到曾经的七日伴侣?楚大律师说:“应该知道我的规矩,我接官司,价码不定。这一次,我想要的,有些特殊。”“嗯哼?”“你。”
  • 佛说大乘同性经

    佛说大乘同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清零开始再爱你

    从清零开始再爱你

    “爱,对于我来说,这辈子都不配拥有吧……”苏轻凌看着夏墨阳遥远的背影,笑了一下,转过身离开。
  • 隋炀帝海山记

    隋炀帝海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