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9900000012

第12章 志在振兴中华——深切怀念茅以升同志

田森

当我从茅老女儿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茅老去世后,这颗科学巨星殒落的消息不禁令我心如捣。我顿时感到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多少事,涌心头,难回首。倾钱塘江之水也诉不尽我对这位忘年好友的无限思念。时光的流逝丝毫不能冲淡我失去茅老的痛苦,他那谦和的微笑、朴实的风格和勤奋的精神在我的脑际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我一直到现在都很难抑制思潮的激荡。谨借这篇纪念文章,献出我对茅老深深的敬重和斩不断的思念,也许这样我的心情可以平静一点。

我认识茅老30年,他长我34岁,然而年龄的差距并不影响我们思想上的沟通和诚挚的友谊。过去我经常在他家小住,有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数不清的秉烛夜谈,给我带来了多少欢快、多少启迪、多少教益啊!茅老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从小好学好思。茅老后来成为桥梁大师,同他的家教不是没有关系的。然而最令他下决心献身桥梁事业的还是听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席话。孙中山应邀到唐山路矿学堂讲演,说中国革命既需要武装大军,又需要建设大军,他勉励在座的青年学生要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孙中山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着茅以升的心。在唐山路矿学堂的五年学习时间里,他年年都考第一,五年内单是他记的笔记就有200多本,字数近1000万,他毕业考试的一份卷子上,老师给他判了120分。大学毕业后的当年,茅以升就考上了官费留学美国,由于学习出众,用了不到三年半的时间,他读完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成归国时才24岁,就被聘为唐山交大教授,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教授,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了。早在他留美期间,由于他显示的才华,多少美国人希望他能留下来,可茅以升心中装的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壮志,任何金钱地位对他说来都没有诱惑力。当他一投入祖国的怀抱,便开始了他的30多年的教授生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1933年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应邀来到杭州商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事。作为著名桥梁专家,他比谁都更清楚钱塘江是一条险江,要在这样的险江上建造一架牢固的桥梁,谈何容易!长年来令他感到羞耻的是,中国的许多大桥都是外国人造的,他决心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他要雪耻!强烈的爱国意识促使茅以升废寝忘食,对钱塘江大桥工程进行了异常周密的设计。他知道这不仅是造物质的大桥,也是造精神的大桥,他要通过建造这样一座比外国人在中国所建的所有大桥规模都大的桥梁来激发人们振兴中华的信念。他在向我讲述造桥的故事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钱塘江大桥不仅规模大,而且在技术上有两个很大的难题:江底的流沙有40米厚,再加上难以征服的钱塘江怒潮,这是外国人在中国所建的所有大桥都没有遇到过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在他眼神里射出一种奇异的光芒,我理解那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的流露,我想其中至少包括克服困难后的欣慰和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难道不是吗?经过两年半紧张的施工,钱塘江大桥终于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了,然而没过多久,战火蔓延到浙江,为了不把桥留给敌人使用,茅以升决定于1937年12月23日炸桥。当他向我讲起半个世纪前的这件往事时依然心潮汹涌,我问他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就好比必须亲自捏死自己的儿子一般。”说罢一阵沉默。我知道,炸桥的话题又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几多回忆。我暗自地说:“茅老真是一位深明民族大义的人。”炸桥之后茅老曾写了三首古诗来寄托他的悲愤之情。其中最后一首是这样写的:“斗地风云今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我对他说,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他欣慰地笑了。待到抗战胜利,特别是杭州解放后,茅老率领了一支强大的工程队投入彻底修复钱塘江大桥的工程,至1953年9月全部完工,钱塘江大桥又重新巍然屹立在祖国的南方。

长江历来被视为“天堑”,认为“不可飞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决心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把这个“天堑”变成“通途”。为了审定建桥方案,政务院(即国务院)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并请茅老参加,周总理对茅老十分信赖,要他多出主意。茅老非常感谢周总理的信任,为了完成交给他的这个任务,他作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贡献出了自己建桥的全部宝贵经验。在大家的通力努力下,终于使李白笔下的“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煞峭帆人”的景象成为永不复返的往事。

茅老作为一位桥梁大师,早已中外知名。然而我想说,他不仅是一位建造物质桥梁的能手,而且是建造理解的桥梁、友谊的桥梁、祖国统一的桥梁的出色的工程师。他造的桥,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罢,出发点都只有一个:为中华之振兴而服务。

早在20世纪30年代,茅老就形成了一个观点:科学绝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需要让广大群众懂得科学。在他看来,没有广大群众对科学的理解,也就没有国家科学水平的提高,所以他非常重视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的道理,帮助他们懂得科学、理解科学和使用科学。为了在科学家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理解的桥梁,他呕心沥血写了大量优秀的科普文章,沟通了同广大群众的思想交流。很多人都喜欢茅老的科普文章,因为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流畅好读,殊不知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有的为了寻找一个更易于为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他宁愿好几天绞尽脑汁去苦苦地思索。他宁肯苦了自己也绝不愿意苦了读者。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每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一件往事很自然地涌入我的脑际。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我们就什么是幸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在强调了事业成功的意义后,特别又说了这样一番话:“能够被人充分理解就是一种幸福!”是的,他要让科学能够被广大群众所充分理解,这对他说来就是一种幸福,为了这个目标,难怪他不惜献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把科普文章写得好上加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把理解看得很重的,他总是为增进人们的相互理解而努力去搭桥。他写的《没有不能造的桥》热情地鼓舞人们去战胜困难,勇猛地前进,被评为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曾经连载他的科普文章《桥话》,这篇生动活泼的文章颇受毛主席的好评,毛主席热情地赞扬他说:“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哩!”

同茅老有过接触的人都可以感到在他身上有一股魅力,使人们愿意去亲近他,虽说他才华出众,身居要职,但绝没有大人物的架子。他心若清泉,待人诚恳,使你容易在他面前打开自己的心扉。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修养,当你向他倾诉什么的时候,不论他是否同意你的观点,他都不会打断你,而且你还可以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是在全神贯注地听你讲话。难怪他赢得了那么多朋友,而他自己又是一个非常热爱朋友、关心朋友的人。他有各式各样的朋友,可以说遍布天下。他不仅同老年人交往,而且喜欢青年人,更喜欢少年儿童。他是一个善于同不同类型的人进行心灵沟通的人,正是这个素质把他同朋友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他晚年,我不止一次劝他少参加些不必要的会议,多腾出些时间来总结一下毕生从事科学的经验,他虽然表示很同意我的看法,但只要是与青少年有关的事,他总是感到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记得很清楚,当他还住在东单西裱褙胡同的时候,一天晚上一位素不相识的青年人来访,向他请教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他不仅非常仔细地解答了那个青年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当场为那个青年拟就了一个必须阅读哪些著作的目录,那个青年被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至于对孩子们的请求,那更是有求必应。记得有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直接听过茅老讲话的孩子就达3万多人次。茅老还不止一次地亲笔给孩子们写回信,因为在他看来,“从小得到启发”是至关重要的。

茅老还是沟通海内外的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访问过14个国家,每到一处他都要结交很多朋友,他长于用令人信服的事实来宣传新中国的成就,为祖国争取了许许多多友人。钱塘江大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谁又掂量得出这座友谊桥梁所发挥的作用呢?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茅老能活那么长?他有什么养生之道?”我偶然地把这个提问告诉了茅老。他笑着说:“那是因为我的朋友多!”我完全相信他的这个说法。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交往是延年益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茅老作为一位炽热的爱国者,对于祖国的统一极为关注。他常说:“台湾和大陆应该携起手来,为实现祖国的四化而共同奋斗。”为了台湾的回归,他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每逢他在国外接触到台湾同胞时,总竭尽全力宣传祖国统一的意义,他是一个在台湾有影响的人,那里有他的许多学生、老友,有的还担负着相当的职务。茅老对于如何促进台湾回归有很多设想,他在年过九十之后,还希望能亲访台湾,利用他自己的影响为架设祖国统一的桥梁做出自己的贡献。应当说,这是他造桥生涯的最后光辉。他愿意燃烧这最后的岁月,去争取祖国的统一。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茅老生活的主旋律,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志在振兴中华”。周总理当年赴日留学前曾送给一位好友“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言,茅老生前非常喜欢这句话。他作为欧美同学会会长在为纪念该会创建70周年的讲话中特别借用了周总理这句话来与海外同学共勉。现在茅老已经离开了我们,待到中华腾飞世界时,让我们再相聚一堂共同纪念茅老吧!这篇文章总有个结尾,然而我对茅老的斩不断的思念却永远没有终结的时候。

(作者系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主席、社会学教授)

同类推荐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热门推荐
  •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本书展示了杨利伟童年、少年时期的的众多生活细节,使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小就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这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使他掌握了走向成功的强大。人小就坚持锻炼身体,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为他日后肩负各种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就注重磨练性格,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忍毅力和拼搏精神,这为他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后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本书是医学博士朱晓平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职场疲劳的经典老偏方。偏方来源: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本书的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神佑之盾

    神佑之盾

    一场神之战,诸神黄昏。十八颗熄灭的太阳,高墙外寒冷的永夜,沉睡千年在冰雪中苏醒的巨龙,从冰川中苏醒的远古死灵……还有被已经陨落的老天使王银·莱恩用最后神力拐卖来的——一个渴望成为法师的的神阶神殿圣骑……敌人究竟是谁,是信仰的神明,还是冰封的亡者?这背后的真相,却始终隐藏与迷雾之中……
  • 不就是修仙么

    不就是修仙么

    这个世界太悲凉了,所以我来了。我,叶小凡来了。
  • 一梦千寻

    一梦千寻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张草图,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幅图画。我们无法让一切都演完之后再从头来过,也无法让一切没有开始。执著的苏默涵回到三年前与季斯磊相遇的最初,拉开曾经生死相隔的爱情的另一场序幕。时光倒流,试图改变结果的她为朋友为心爱的人一次次心力交瘁地付出,却往往面对无能为力的悲哀。当他们的生命里各自出现前世不曾出现过的人,执著无悔地站在他们的身后;当他们的灵魂渐行渐远,偏离最初的轨道,他们的爱情是否依旧温暖如斯坚定如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副杠

    一副杠

    年景不济,世道绝人。当下的“王老毯儿”(东北人称呼河南、河北、山西等关里人的俗语),可不是在镇上赶匹热毛子瞎马、挨个茅楼“掏黄金”的那个大尾巴蛆,也不是满街蔫不啦唧地吆唤:“锔锅锔碗锔大缸,焊洋铁盆唻!”的老左撇子王守祥。祖上闯关东的山西人多了,伯伯婶子的,说话全都囔唧囔唧的,“孙老毯儿”“韩老毯儿”,姓啥就叫“啥老毯儿”!“上大肩那个——”“嗨哟!”“猫下腰那个——”“嗨哟!”“啊哈嘞——”“嗨哟!”不唠嗑,光喊号子听不出王俊青是山西老毯儿,又硬又愣的身条,驼下去的背脊就像一个用旧了的铁砧。
  • 无敌之坑爹系统

    无敌之坑爹系统

    复仇失败的傅白竟意外穿越获得坑爹系统,从此他便在修真的路上越走越远。
  • 天狐九世

    天狐九世

    点指摧破璀璨山河,剑芒屹立万里路道的路途究竟是何,命运他到底存不存在有人一手遮天,有人蜂流涌动在这个修道尽头的人间又会现出怎样的火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