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9900000010

第10章 神笔绘彩虹——记茅老的青少年时代

孙士庆

1979年春,我有幸与茅老相识,自此交往甚密。十年间,茅老在客厅里、书房内、饭桌上、庭院中,对我陆陆续续详述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一个好奇的孩子

1896年1月9日,在长江之畔古老的城市——镇江,一个婴儿来到了世上,他就是茅以升。茅以升5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写字,6岁上了私塾。私塾里念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先生整天让学生背、背、背!背不出就打手心。

茅以升再也忍受不住私塾里背书、挨打的生活了,他把精力和感情都倾注在课外活动中。他常常从私塾里跑出来,看蚂蚁怎样搬家,看柳树怎样冒出绿芽。他思索着,为什么月亮有时变成一个银盘,有时又变成一只小船?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方慢慢升起,傍晚又躲到西山后边?……

有一年元宵节,7岁的茅以升跟爸爸去看花灯。花灯有圆有方,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最好玩的是走马灯,那灯中间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带着小人小马旋转起来。

他问爸爸:“小人小马怎么会转呢?”

“是蜡烛的热气熏的。”

“为什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

“热气大就转得快,热气小就转得慢。”

听了爸爸的话,茅以升还不满足,就让爸爸买了一只挂在墙上。他一会吹灭灯里的蜡烛,一会又点燃蜡烛,一会再加一支蜡烛,看着小人小马时快时慢的变化。

小小的走马灯,唤起了茅以升探索事物的好奇心。这种天真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我长大要造桥”

1903年春,南京创办了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这一年,茅以升的祖父在他创办的《南洋官报》上发表了《变通小学议》。他支持兴办学堂,反对孩子们在私塾里死记硬背那些毫无生气与社会脱节的四书五经。茅以升的父亲茅乃登也十分赞同兴办学堂,把茅以升弟兄俩一同送到思益学堂念书。

茅以升离开私塾走进学堂,像鸟儿飞出了笼子,别提多高兴了!他学习算术、国文、历史、地理等新课程时,如海绵吸水,拼命汲取新鲜的知识。

那时候,茅以升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理想。他酷爱数学,想当个数学家;詹天佑为中国修成第一条自建的铁路以后,他又想当个铁路工程师。可是秦淮河上发生的一场祸事,对茅以升理想的确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端午节那天几个小朋友约茅以升去秦淮河看龙船比赛。可是真不凑巧,他肚子痛得很厉害,妈妈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他人待在家里,心早已飞到秦淮河上去了,往年赛龙舟的景象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几位小伙伴看完表演,跑来对他说:“不好了,出事了!看赛龙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桥挤塌了。亏了你没去,去了也许会掉进河里呢。”茅以升听了大吃一惊,赶忙问:“桥怎么会塌了呢?”小伙伴告诉他说:“桥不结实呗!我们思益学堂也有同学淹死了。”

茅以升的心里,激起了千层浪花。他的眼前出现了人们哭着、喊着和呼救的惨景!一个念头闪现在他的脑际:我长大了一定要造座结实的大桥!他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很是称赞。

从此,茅以升跟大人外出,只要见到桥,不管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久久不肯离去,从桥面到桥桩看个不够。他读书遇到有桥的句子和段落,都抄在本子上;看见有桥的画就剪贴起来。家人亲友感到这孩子有些异样,他父亲却说:“不,你们不了解他,他是个有理想的孩子。”

勤奋学习的少年

有一天,二叔的朋友来做客,见茅以升勤奋好学,夸奖了几句。这时二叔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什么。”茅以升觉得二叔太看不起自己了,一气之下躲进自己的房里,除三顿饭外,整日不出,出来也不和人说话。母亲见了大为诧异,问清楚原因后鼓励他说:“你应该发奋读书,不应该生气!”一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自此,茅以升越发勤奋读书,决心干出个样子来,让二叔瞧瞧!

无巧不成书,20年后,茅以升在美国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唐山工学院副主任,二叔在这学院里当国文教员。侄子领导叔叔,历史竟安排了这样的巧事。有次茶余饭后谈到这段往事,茅以升说:“我今天能做出点成绩来,还得感谢二叔的‘激将法’呢!”

茅以升为了锻炼记忆力,每天清早到河边背古诗、古文,并逐句理解其意。四周虽有许多干扰,他却沉浸在古典诗文的大海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和许多篇上千字的古文了。

有一次,爷爷用毛笔抄写古文,茅以升站在旁边。爷爷抄一句,他背一句,等爷爷抄完后,他竟然把一篇《阿房宫赋》全都背熟了。爷爷惊喜地说:“好,熟能生巧!”

有一年暑假,他在翻阅数学书时,发现书中不少地方讲到圆周率,又看到不少数学家求证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边100位。于是,他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觉得背诵圆周率也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经过努力,他把小数点后边100位都熟练地背诵下来了,用这种方法锻炼记忆力,他坚持了几十年,直到90多岁高龄还能把圆周率小数点后边100位准确无误地背下来。

茅以升还锻炼做笔记的能力。他常说:“看一遍不如背一遍,背一遍不如写一遍。人的四肢、头脑越用越灵,不磨炼就会生锈。”

唐山路矿学堂的老师都用英语讲课,而且学校没有正式课本。茅以升每听完一节课,都要翻阅几十本参考书,自己整理笔记。他宿舍的墙上贴着两张表,一张是作息时间表,另一张是学习计划表。他说:“有计划,一天十件事可以做好;无计划,五件事也完成不了!”在唐山路矿学堂学习的五年里,他整理了200多本笔记,这些笔记摞起来,足有一人高。

在辛亥革命的风暴里

辛亥革命的前夜,茅以升的父亲参加了由革命党人控制的新军,茅以升的哥哥在日本留学时听了孙中山的演说后加入了同盟会。社会和家庭的革命思潮不断灌注进茅以升的脑海里,他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

1907年,同盟会的秋瑾与徐锡麟相继壮烈牺牲。消息传到茅以升读书的商业学堂后,同学们无不悲愤填膺。茅以升登台演讲,革命情绪最为激昂,引起全校注目。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北京同时死去,清王朝下令全国举丧,学校命令各班学生去祭堂“举哀”。茅以升非常气愤,当众把辫子剪掉,同学们暗暗地替他捏一把汗。

事后,学校给茅以升记大过一次,并警告他,如再闹事送官府查办。茅以升毫无畏惧,置之不理。

1911年,茅以升在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毕业,时年15岁。

茅以升挥笔写下“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八个字以自勉。他和好友裴荣商定,离开家乡北上投考唐山路矿学堂。家中亲属都觉得以升年龄太小,到千里之外的唐山求学令人担忧。可是母亲大力支持,说:“读书是大事,孩子的前程要紧,让他到外边闯炼,多学本领。”

7月底,茅以升告别了亲人,和裴荣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后改名为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开学三个月,武昌起义爆发了!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唐山也被波及,学校宣布停课。茅以升和裴荣乘轮船回到上海。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茅以升的父亲担任革命军江浙联军秘书部副长。这年12月江浙联军攻入南京。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年初,唐山路矿学堂复课后,茅以升见裴荣、杨杏佛等同学离校参加了革命军,也想投笔从戎。母亲给他来信说:“革命是对的,但要先学好本领,否则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茅以升见到信后尊重母亲的教导,但思想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想通。

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来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发表了演说。他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大军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另一路大军则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座诸君不必都投身于锋镝之间。中国要富强仅交通开发一项就要修10万英里铁路,100万英里公路。希望大家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承担起历史重任……”

茅以升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说,豁然开朗,他想:在修筑铁路公路的工程中,桥梁一项需要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最多,施工最艰难,技术最复杂,联想自己童年时期立志造桥的愿望,他毅然选学桥梁专业课,立志为祖国桥梁事业建功立业。

金牌,闪烁着民族之光

1916年7月,茅以升在唐山路矿学堂毕业考试中荣获全校总成绩第一名,其中竟有一门功课考了120分。同年,清华学堂向全国招收官费留学研究生,考生众多,考题甚难,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秋天,19岁的茅以升乘“中华”号远洋轮从上海启程远渡重洋到达美国纽约。之后转乘火车来到美国东部大学城——绮色佳市。绮色佳市只有2万人口,居民从事的各行各业都是为康奈尔大学服务的。

康奈尔大学是个世界性学府,校内聚集着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茅以升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第一个来到这个学校注册报到的研究生。该校教授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从未听说过,须经考试方能注册。”出乎他们的意料,茅以升的考试成绩荣登榜首,为此,学校规定,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可以免试直接入学。

日历翻了365页,茅以升第一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学校要留他当助教,向他展示一条晋升教授的道路。茅以升想:我来美国学习,不是为了当教授,而是要学好本领回国造桥。他谢绝了学校的聘请,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在那里他学习绘图、设计、金工、木工、油工等全部造桥技术。在实践中他感到有进一步学习理论的必要,于是他又考入匹兹堡市卡利基工程学院桥梁系夜校学习。每天同时上两所大学,时间比金子还珍贵。

他创造了人的智慧、毅力和精力极度发挥的奇迹。早晨4点钟,桌上的闹钟把他从梦中叫醒,赶忙吃完早饭,跑步去乘火车赶往桥梁公司。车上成了他学习外语的课堂。他嘴念、耳听、眼看、手写、心记,五个器官同时并用。至于嘈杂的叫喊声、车轮碰击铁轨的轰轰响声,已经对他完全失去了作用。

工地休息的钟声响过,他放下锤子,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和钢笔,开始做夜校的功课。

吃饭时,他不得不改变右手拿勺的习惯,改用左手拿勺,右手拿笔,随时记下想到的问题。他的头脑里终日闪动着桥梁、图纸、公式、定律、假设、实验,这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也有变幻无穷、扑朔迷离的抽象东西。

夜晚,他经常起床将随时想到的问题写在纸条上,随手钉在墙上,整个房间挂满纸条,像开展览会。

1918年12月,茅以升各科学分已学满,下一步是写博士论文。因为欲得博士学位,先得学一门主科,两门副科。茅以升选桥梁为主科,高等数学为第一副科,城市建筑为第二副科,语言课则需两门外语,他攻下了英文、法文。

经过半年的努力奋斗,他完成了洋洋30万言的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达到了当时世界水平,该文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他也因此成为卡利基工学院第一位工学博士。之后,经美国著名科学家贾科贝教授的推荐,康奈尔大学授予茅以升“斐蒂士”金质奖章。

有人问茅以升:“从硕士考取博士按规定需要两年时间,你只用了一年时间,‘秘诀’在什么地方?”

茅以升说:“‘秘诀’在于我实习中上了夜校,我在夜校读完了博士学位的课程,省了一年时间。此外,就是艰苦奋斗。由于国内政局不稳,教育部停发海外留学生的经费,加之祖父病故,父亲失业,经济陷入困境。我又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勤工俭学,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学业。”

在美国留学期间,茅以升不单纯攻读学位,他还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充满爱国激情。1916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时,就参加了我国最早的自然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1917年,茅以升又担任中国留美学生会副主席,并与罗英等人在美国成立中国工程学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春,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上英、美、日各国欺凌中国。茅以升闻讯后,代表留美学生会,执笔在报上发表了抗议,并于4月30日晚,在卡利基音乐厅举行“中国夜”宣传大会。茅以升作为大会主席发表演说,散发自己写的宣传小册子,会后演节目。四天以后,国内发生五四运动。

茅以升又亲自编写话剧《虹》,内容是号召人民紧密团结,支持我国斗争。剧本脱稿后,他又组织演出,举办了第二次“中国夜”大会,声援我国五四运动。当时,匹兹堡各大报纸都登载“中国夜”消息,引起轰动。

1919年12月14日,三年的留学生活结束了。23岁的茅以升怀着“我的事业在中国”的赤子之情,急步登上开往中国的远洋轮船,决心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献给亲爱的祖国。

(作者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1979年以来多次采访茅老)

同类推荐
  • 千古风流话周瑜

    千古风流话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自此三分天下。究竟孰是孰非,君子小人,就从这里开始!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郑板桥

    郑板桥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历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个性品行,深得后人的钦羡。作者是多年研究郑氏的专家,并有多种相关作品问世。本读本以简明、生动的笔法,状摹出传主的魅力人生及其艺术成就。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武神大主播

    重生之武神大主播

    钟离重生了,重生到了十年之前,那并不美好的学生时代。那时诸神未临,百王未醒,地球还未沦为宇宙杀戮的战场,尘封于远古遗迹之中的武道众圣也未复苏。而他,却回来了,带着未来科技的完美结晶,承载人族武道传承的武神智脑,回到了这大世将启的十年之前。在百慕大三角力搏深海巨兽在撒拉哈沙漠探寻古神遗迹在法老金字塔灭杀远古亡灵在浩瀚宇宙中决战星空诸神……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这一世,不留遗憾,只手擎天!
  •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之至尊嫡女

    重生成为最不受宠而且惨遭退婚的相府三小姐的身上,母亲的早去,让她这个嫡女过得比丫鬟还要惨。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不仅变成了大美女,吸引诸多男子的注意,而且还凭着自身的才学,成为第一位入朝为官的女子,更是拥有了诸多生意。喂喂喂,那个逍遥王,你能不能不要老跟着我?信阳王,我真心对你没兴趣,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自恋?前未婚夫,你闪一边去!皇上,得女人容易,可是得人才难,您可要慎重考虑。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本书分为康拉德·阿登纳、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等部分。
  • 斗爱:难逃酷男偷心计(全本+番外)

    斗爱:难逃酷男偷心计(全本+番外)

    一个是“气质美女”,一个是“高干帅哥”年龄的差距,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一个赌局而“偶遇”若说是有“奇缘”,为何两人都偏要“斗过他(她)”一个善用“三十六计”,一个善长耍“太极”明争暗斗中爱情却让两人王八看绿豆“对了眼”当她准备为爱心甘情愿“握手言和”却发现原来一切的甜言蜜语不过是一个赌注从燃战火的她将计就计,要让他丢盔弃甲当理智回归,她决然离他而去……而他已经在“计中计”中,难以自拔~他不相信,她能逃得开他的天罗地网,三十六计,一切从头来过……~~~~~~~~~~~~~~~~~~~~~~~~~~~~~~~~~~~~~~~~~~·推荐自己的新文:《穿着泳衣去古代》地址:http://m.pgsk.com/a/247117/
  • 南风知卿语

    南风知卿语

    这是一个奇幻的故事,一个势均力敌的较量;一种至死不渝的深情。
  • 我以我情荐故乡

    我以我情荐故乡

    2006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一位中等身材、举止儒雅的汉子,在哗哗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在此前,他应邀参加过中国第三届民营经济高峰会,参加过在香港召开的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会。今天,又应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首席博导梁嘉华教授的邀请,前来参加该院举办的和谐社会与企业精神研讨会。作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对外交流与展示学术水平的窗口,能够应邀走进这学术报告厅,并且有资格登上讲台的人,老实说不是专家学者,就是社会上有能力,有一定影响的人。否则不会邀请你来,你也不敢去班门弄斧。
  • 盛世如画锦绣天下

    盛世如画锦绣天下

    世人眼中我南宫珺瑶生来便是天之骄女,从小便是陛下看好的女君人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当上女君,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从小见惯了各自阴谋诡计,心中也甚是厌烦,可惜我身不由己,我只能一步步的按照陛下的要求,家族的希望向前走,我在暗中看着有人为了权利泯灭良知,看着有人为了权利骨肉相残,看着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一开始我还会怜悯他们,可后来我的内心便波澜不惊了,因为我也变成了那种双手沾满鲜血,那种步步为营、那种整天算计来算计去的人,那个最初怕丢掉本心的南宫珺瑶,也早就在一次次的算计中迷失了方向。在这场天下苍生的棋局中,哪有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孤独终身不也挺好的嘛!此地一别便是后会无期。
  • 流浪在末日世界

    流浪在末日世界

    全球丧尸爆发,看猪脚是怎么流浪末日!玩转末日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怎能不靠近你

    怎能不靠近你

    网络上——触角上的爱情:时轩,我们来谈谈配音。时轩:不!要!现实中——安橙:为毛你在二次元中辣么龟毛话唠,在三次元中却如此高冷?药别停!时轩:橙子小姐,何弃疗?这是一男神随意转化成男神经的犯二史,这是一多功能一体的女神死缠烂打抱得男神归的欢脱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