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8900000013

第13章

德孝媳妇生了个女子,马九满心地失落。自己生了六个儿子,他不明白德孝为什么没有随他。家里人吃饭的时候,马九撂下老碗,咂摸着旱烟,自言自语道:“智亮明明说是个孙子,咋就不准哩?”

陆海空听到父亲话里的埋怨,见到智亮,都用恶狠狠的眼光盯着他。田间歇息的时候,只要智亮开声,陆军就会接话,言语充满火药味。智亮知道马九家生了个孙女,心里不畅快。明白了问题的根源,他想到老五不要算生男生女的劝慰,他感到老五真是关心自己。

智亮很少到老槐树下扯淡了,他见到马九总是在躲避,心想这就是一碗菜的代价。德孝复员后,有新媳妇陪着,虽然农村生活艰苦,倒也过得自在。女儿降生后,媳妇一直缺奶,婴孩不停地号哭,弄得他心烦意乱,脾气毛躁。马九老婆用稀饭上面的清汤喂着孙女,孩子还是哭闹着。她抱着孙女,从村东头转到西头,又从西头逛到东头。她打听到谁家的媳妇还有奶,就包上两个馒头,抱着孙女,吃上一顿奶,给人家两个蒸馍。

麦子泛黄的时节,老五牵出母牛和驴,拴在槐树上。志发开了饲养室后面库房的门,按照标准,称了半袋子黄豆瓣,又装了几十斤小麦。老五将牲口和人的口粮搭在驴背上,自己牵着牛,孙蛋牵着驴,出了村口,沿着水渠岸,向二十多里外的配种站出发了。

老五戴着塌塌草帽,弯着腰走在前面,孙蛋拉着驴跟在后面。清清的渠水静静地流着,渠岸边成排的杨树在阳光下,扭动着柔软的身子,像在打太极,叶子哗哗作响。社员们正在收黄了的油菜,镰刀挥过去,发出嗤嗤的声响,黄了的菜子角瓣嗞嗞地碰在一起,松软的地上散落着好像蚕卵一样褐色的点点。老五觉得,这旱地就像成年吃杂粮菜根稀粥的人,没有什么力气;水地就像吃白米细面的人,总有使不完的劲。

驴没有见过这么多水,总是在靠近田垄的一侧迈着蹄子。前面是干渠的分水闸,远处就听见喧哗的水声。驴子虽然温驯,头上的耳朵却不停地转动着,撅起屁股就是不肯往前走。老五将母牛的缰绳给了孙子,自己攥住驴的笼头,用衣衫蒙住驴眼,捡起地上的树枝,吆喝着抽打着驴的屁股。母牛不停地吐着舌头,喷着气,耷拉着耳朵,跟在驴的后面,走过了水闸。离开了渠岸,老五取下了衣衫,驴的耳朵耷拉下来。他让孙蛋跨坐在驴背上的黄豆口袋上,又开始讲述施公断案的故事。驴蹦跶着蹄子,在凹凸不平的路上颠着。孙蛋跨坐在驴背上,下面没有蹬的,尽管不停地夹着双腿,还是感到一粒粒破开的豆瓣隔着袋子和裤子,随着不停的晃动,钻进他大腿内侧的肉里。他没有骑过牲口,电影里英雄少年经常会骑在马背上,他一直向往跃马扬鞭,加上爷爷精彩的故事,他一直忍着麻痛和刺肉的不适,咬着牙在驴背上颠着。

到了配种站,老五把母牛拴在树桩上,挥手让孙蛋下来。孙蛋咬着牙,想抬起腿,就是下不来。老五觉得讲了这么多名人故事,孙子还是不坚强,便走过去,将孙子抱下来。孙蛋脚着地,腿像冻僵了一样,罗圈着回复不过来。他感到屁股热辣辣的,伸进去一摸,手指上沾满了血。他脱下裤子,看见裤裆上浸着血迹,大腿内侧尽是发红的一粒粒豆瓣形状的坑。老五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让孙子坐在柴草上,走进去和配种站的人嘀咕了一阵子。

配种站所在村子有一位醒民的同学,姓卫,住在村头。老五懂牲口,每年这个时候来配种,都住在他家,和那家人很熟悉。他牵着驴,看着孙子跨着腿,还是站不起来。他指着驴,让孙蛋重新上驴,孙蛋一个劲地摇手。他将牛背上的小麦袋子放在黄豆麻袋上面,示意孙子横坐在上面。孙蛋迈着罗圈腿站起来,在爷爷的抱扶下,坐了上去。老五牵着驴,孙蛋坐在驴背上晃着腰,来到村头的卫家。卫家老汉叼着烟锅,站在门前,看见他们,快步走过来说:“来了!老五,我估摸着你也该来了。”

老五将驴背上的小麦袋子卸下来,又解下驴脖子上的一个小包包,递给卫家老汉,笑着说:“这是我的旱烟,给你的。”

老汉摸着孙蛋的头说:“孙子?都这么大了!”

老五回过头说:“醒民的老大。”

村子在渭北塬上和八百里秦川的接茬处,向南下几里路的斜坡,就到了平川,向北就是几十里宽的塬上。村前的树上拴着各个村子来配种的牲口,地上放着盆子,里面盛着草料。牲口们吃着草料,东张西望地看着一溜同性朋友,它们焦灼地仰起头,向空中喷着气。健马发出一阵阵嘶鸣,闷驴则是拉着长音和着,母牛吐着舌头,哞哞地叫着。

配种的人聚在一起,蹲在门前,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交流着收成和牲口的情况。牲口用脖子蹭着树桩,扬着尾巴,挥打着蚊子,随即就是嗒嗒而下的粪便。搭伙的人家,赶快提着铁锨,将牲口的粪便收集在一起,用干土盖上。孙蛋和卫家的孙子一般大,卫家孙子领着孙蛋在村头地里疯跑,交流着自己村子的秘密。

早上,老五将牲口牵到配种站的栅栏里,拴在墙上的铁环上。配种的人蹲在栅栏边上。房间里走出两个人,手里端着脸盆,走到牲口的屁股后面,喊一声:“哪个村的?”

牲口所属村子的人嘿嘿着走过去,给配种师发烟,聊着牲口的情况。配种师挽起袖子,在盆子里洗手,涂上肥皂,来回搓弄着,满手都是泡沫,徒弟将牲口牵到特制的长方形围栏中,堵上后面的木棍。配种师走到牲口的胯后,撩起尾巴,将满是泡沫的手吱溜伸进胯下,刚开始是拳头,中间时候是臂肘,最后就是大半个胳膊。配种师调整着胳膊的深浅和方位,闭着眼睛感受着里面的状况,牲口不停地晃动着尾巴,胯部颤动着,仰起头喷气嘶鸣,扭过头看到身后站着一个没有自己高的异类,没有上身就有了感觉,它煞是不解,不停地向后尥着蹄子,无可奈何地只好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配种师取出胳膊,在盆子里洗了几下,站起来,接过徒弟刚刚抽出的温度计看着,拿过夹子,查看前几天的记录,思谋了一会儿说:“还不行,再等几天吧!”

来给牲口配种的社员弯着腰,嘿嘿地点着头牵出牲口。老五蹲在洋槐树下,孙蛋和卫家的孙子在栅栏外面嬉闹着,跑了进来,坐在爷爷身边,好奇地看着配种师。检查了一遍牲口,配种师洗完手,拿着本子叫着。当听到“槐树寨的驴”的时候,老五随着大家,将牲口牵到另一边,拴在房子的前面。徒弟在牲口群里走了一遍,选定了一匹枣红色的母马,将马牵在长方形的木栅栏里面,没有架上后面的护栏。母马在栏杆里摇着尾巴,晃动着身子,耳朵矗立着不停地转动着,马头高仰,一阵嘶鸣。

一会儿,配种站边上的侧门打开了。随着一阵吼叫和哗哗地喷气声,一匹白底黑点的俄罗斯儿马咆哮着,扯着缰绳跑了出来。配种师勒着缰绳,种马奔跑的惯性几乎将他拎了起来,配种师飞快地跑着,他的脚好像根本就没有着地,只是在空中打转转。栅栏里的母马看到跑出来的儿马,扬起头嘶叫了一声,尾巴翘起,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后腿抖动着向前挤得栅栏前面的护栏吱吱作响。儿马前蹄腾空,肚子下面吊着的家具一胀一起,在空中颤动着。到了母马的胯后,配种师使劲勒住缰绳,儿马停下来,前腿不停地在地上刨着,肚子一鼓一缩地喘着气,身子向前一弓一拱的。配种师在儿马的臀部抽了一鞭子,喊了声:“起!”

儿马身子往后缩了一下,跑了几步,腾起前蹄,呼啸着趴在母马的身上。配种师松开缰绳,手挡住了勃起的雄物,看到徒弟将好像暖壶一样的东西,接在儿马的胯下,他用手不断快速地捣鼓着儿马胯下的玩意儿。儿马喘着可怕的粗气,低沉地嘶吼着,浑身向前不停地抖动着,胯下的玩意儿根本没有进入母马的身体,在配种师的手掌中狂怒暴起,一股白色的液体刺啦射进暖瓶里。儿马身体随即松弛下来,踉跄着从母马的背上下来。枣红色的母马抖动了几下臀部,后面的蹄子尥了几下,回过头看了儿马一眼,好像在对儿马说:“你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和骡子没有啥两样!”

配种师坐在板凳上,抽着烟,眯着眼看着太阳,估摸着时间。徒弟摆弄着工具。他在砖头上磕掉了烟灰,将烟锅放在窗台上。看着一排马驴的胯,他接过徒弟递过来的足有三十公分长的玻璃吸管,将头插进暖瓶里,捏了几下吸管顶上的拳头大小的皮球,白色的液体顺着玻璃管爬了上来。配种师走到母马的胯后,徒弟赶紧揭起尾巴,他瞄了一下位置,将吸管插了进去,挤了下红色的皮球,吸管里的液体到了它梦寐以求的地方。母马好像没有感觉到,依旧平静地晃着头。孙蛋坐在地上,手撑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心里觉得怪怪的,问边上卫家的孙子:“管子里白白的是什么?”

卫家孙子说:“我们村子的大人说,那东西肉眼看不到,如果用放大镜看,里面都是游动的小马。”

孙蛋不解地问:“马还会游水?”

卫家孙子一脸茫然地摇着头。孙蛋想到了跟随大人搅水时,有时桶底会有游动的小蝌蚪。伯说那是青蛙的儿子,长大后就成了蛙了。莫非那白色的液体里面,也有桶底蝌蚪一样的东西在游弋。他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

夕阳西下的时候,老五牵着驴,给孙子讲着故事,走到塬的尽头。驴在坎上吃草,老五蹲在地上,眯着混浊的眼睛,望着看不到尽头的南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泛着黄色麦浪的平川。孙蛋看着山峦上好像蛛蛛网一样的小径,想象着山的南面会是一个什么图景。红彤彤的夕阳,照着爷爷的脸颊,映出了带有红边的轮廓。他感到爷爷就像墙上贴着的勒着羊肚手巾的放羊老汉,手里缺少一只烟锅。孙蛋问:“村子里的老人都抽烟,爷爷你会种烟,为啥不抽烟?”

老五叹了口气说:“我爷爷时,咱家也算个财东。我伯不到二十就开始抽大烟,将家都给败光了,自己也早早走了。爷爷从小就发誓,这辈子不抽烟。”

孙蛋扑闪眼睛,指着远处的山,稚气地问:“爷爷你去过山的那边吗?”

老五摇着头。孙子又问:“山那边是啥地方?”

老五说:“四川吧!”

孙蛋懵懂地看着爷爷,老五补充道:“你智亮爷老婆的娘家就在那边!”

孙蛋一下知道那里人讲话的口音,他以口音为洞,窥视着山外的景致。

忙活了一个多星期,东西总算放进了牲口的肚子里,就等着肚子慢慢大起来。老五和卫家老汉道别了,牵着牲口回家。孙蛋再也没有骑驴的奢望了,他跟在爷爷后面,牵着母牛的缰绳。干渠水闸的喧哗声更大了,闸门上堵满了柴草和家畜的尸体,大老远就闻到一股恶臭。老五勒住驴的笼头,清流变成浊浪,旋涡和湍流叠加在闸门前,驴子没有后退,竖起耳朵,嗒嗒走过了水闸。驴子去的时候任性,回来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驴了,变得稳重又富有责任感了。半道上,老五将牲口拴在渠边的树下,拔了一堆青草放在地上,撒上没有吃完的豆瓣,自己蹲在边上,摸着牲口的嘴唇,用草帽扇着凉。

德孝的脾气越来越大了。结婚的时候,他穿着军装,岳父家以找了个军人女婿而自豪。复员以后,自家头门上黄光闪闪的革命军属的牌子拆掉了。有时他和媳妇拌嘴,媳妇会说原以为找了个军人,没想到最后还是个农民。看着一起复员的战友,通过关系纷纷找到了单位,德孝更是不服气。媳妇生了个女子,父亲虽然没有说什么,脸却一直抽着,这比责骂自己几句,更令德孝难受。媳妇缺奶,小孩趴在老婆的肚子上拼命地吸吮,弄得媳妇直掉眼泪,没有了和他亲热的心境。上了年纪的妈妈,抱着孙女到处找奶娘吃奶,家里仅有的麦面都制作成馒头送出去了。下面几个兄弟更像拔节的麦苗一样成人了,父亲心里的疙瘩越来越大了,烟抽得越来越凶了。想到这些恼人的事,德孝就感到心里堵得慌。

劳动的时候,德孝没有啥言语,别的社员和他交流,他都是古板地笑一下,应付上几句。他像一粒种子,在湿热沉闷的土层里,尽管也有冲出土层的欲望,但是始终没有洞开的缝隙。队上浇地,觉民和德孝在地头开水和收水,栓和在田垄中间巡视,大省和宏斌随着跃进的水头,估计着水的惯性,离地尽头还有七八米,就会喊着让地头赶快封水。觉民铲开边上一垄田的梁子,看着水流灌入田中,跳过来和德孝一起铲着泥封口,还没有站稳,德孝铲了一锨泥土向水口撇去,没有想到溅了他一声泥浆。夏天,觉民穿着一件姐夫从部队带给他的军装,隔上几天,他总是晚上洗干净,白天再穿上。装扮成自己和金尚武及小军没有啥两样,这让他十分自豪。觉民扔下锨把,看着身上一溜溜泥浆,大声喊道:“能不能小心点,眼睛长在脑袋后面了?!”

德孝本来想道个歉,看着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觉民说自己眼睛长在了脑袋后面,部队时小车颠过河床,首长额头受伤,斥责自己的时候,也是这句话,他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他拄着锨把,用冒火的眼神愣愣地盯着觉民。栓和听到高声,莫名其妙地看着地头。觉民家里情况好,从小没有受过作难,他想起父亲吃完饭,靠在麦囤上,说德孝复员好像是和首长怄气。他不明白德孝的神情,感觉他就像老虎要扑食以前,蹲在猎物前面,蕴积着能量,思谋着下手的方式和力度。觉民从眼前的渠水想到河流,从扎住水口想到了开车过河,眨么着眼睛说:“你看你开车撒欢,碰了首长的头……”

没等觉民说完,德孝撇掉锨把,呼地腾起,一把抓住他的领扣,左右开弓,就是几个耳光。觉民的鼻血哗地流了下来,他有点发蒙,觉得嘴里咸咸的,他手摸了一下,发现满手是血,随即将脑袋向德孝的胸膛顶去。栓和和大省、宏斌撂下铁锨,踩着田里的泥水,跑了过来。栓和拉着觉民,大省感到德孝有优势,放慢了脚步。德孝趁着栓和托着觉民的手,上去又踹了两脚。宏斌感到不对,跑过来,赶紧将他们隔开。德孝气呼呼地蹲在水渠上,依旧凶巴巴地盯着觉民,宏斌让栓和把觉民拉回村里去。

老五回到饲养室,正在卸驴背上的袋子,看见栓和扯着觉民,从村子东头走了过来。觉民边走边骂。看着儿子满身泥污,泥水和血混在一起,脸上好像涂了一层酱褐色的软膏。他走过去问:“咋的啦?”

觉民指着德孝家说:“弄脏了人家的衣服,还动手打人,讲不讲道理!”

栓和赶紧说:“和德孝浇地,打架了。”

老五扬了扬手,示意赶快回家。觉民嚷嚷着,被栓和扯回了家。老五将牲口拴在槽头,看着马九从饲养室后院出来,抬起头哼了一声,叫了孙子一声,弯着腰回家了。

醒民妈看见儿子被打,撂下手中的扫帚,解下围裙,拉着觉民的手,准备出门找马九家。老五走进大门,指着觉民呵斥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打了架就知道叫唤!”

看着老婆扯着儿子的胳膊就要出门,老五吼道:“还不回来?别再丢人现眼了!”

老五说着操起墙角的扫帚,将儿子赶了回去。醒民骑车回来了,看到觉民被打成那样,坚持要到门前理论。他把栓和叫到边上,问了情况,他让栓和回家了,关上了头门。

孙蛋和毛蛋不敢嬉闹了,他们知道家里出事了。他们随着爷爷走到厨房,趴在厨房的窗户上,看着爷爷询问打架的事。孙蛋觉得爷爷简直就是施公,三下五除二就将冲突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醒民蹲在边上,气也平顺了好多,醒民妈依旧嘟着嘴。老五眨么着眼睛,看着觉民说:“干活不是当干部,哪有不弄脏衣服的。你看德孝平时不作声,其实他过得很苦,苦的根源就是在部队开车任性,不然也不会复员。”

觉民嘟着嘴巴,扭着头看着窗外,怒气未消。老五叹了口气,揉了揉混浊的眼睛说:“上年人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年轻轻的骂人就挑着人家最难受的痛处,而且德孝复员的原因,没有几个人知道,马九也是跟我扯淡的时候,无意说出来的。”

看着觉民因为没有得到家里的护卫而产生的无奈和失落的表情,老五无奈地说:“我看你不适合生产队劳动,不行就跟着你宏斌叔学木匠吧!”

觉民想到前一段时间,自己偷偷做了几个打架用的木手柄,他茫然地点着头,答应了。

老五虽然平息了家里的火气,对于德孝打了觉民的事情,嘴上不说,心里却不畅快。马九回到家里,弄清楚了事情的因由,他讲了老五的好,也训斥了德孝的过,内心埋怨老五不该将德孝复员的起因说给家人。老五和马九见面,再也没有了原来的自然,都是哼哼地应付着对方。

德孝打完架后,也觉得自己过于冲动,后悔不该动手,毕竟五伯曾经给予自己家里好多帮助。陆海空知道觉民骂了他哥,个个像火蝎子一样,用眼神语言挑衅着老五家,随时准备开战。二省更是在后面添盐加醋。大省是队长,表面上还像个样子,背地里偏袒着德孝。

觉民没有事了,他总往老七家跑,和小军栓和拴住搅和在一起,探讨着马家的动向。小军回家的时候,老九交代儿子,马家和陈家有矛盾,小军最终要走出农村,叮嘱儿子不要搅和在家族矛盾中去。老五的老婆和马九的老婆,原先见了面,都会亲热地扯淡。儿子打架后,她们总是互相躲着,迎面走过的时候,互相嘟着脸。桂琴和德孝的媳妇劳动的时候,没有冲突,就是不说话。

老五靠在饲养室的炕台上,看着槽头的牲口抖动着嘴唇,噗拉噗拉吃着草料,手挎着玉米秸。马九蹲在饲养室前的老槐树下,叼着烟锅,看着明晃晃的太阳。志发回生产队的库房取东西,和马九招呼了一声。他出去的时候,被老五叫到身边。老五慢慢地说:“两家娃打架了,和马九心里总有个疙瘩。你给大省说一声,我就不要待在饲养室了。”

志发想了一下,感到老五说得有道理,笑着说:“五叔,你懂牲口,你在饲养室队里的槽头差不了。还是你留下吧!”

老五将手里的玉米秸扯成两半,难为情地说:“马九家几个儿子都是队上硬咣咣的劳力,总不能再让人家下地了吧!”

同类推荐
  • 自我升华

    自我升华

    从习惯、学习、阅读、时间等多方面,来说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约束与瓶颈,告知读者如何克服,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与自我的升华。
  • 美好的一年

    美好的一年

    大家就鱼贯而入,洗洗漱漱,各自睡去。刘虹先躺下,美好进去把药拿给她。刘虹拉住美好的手:“闺女,你别怕。”美好停住,胸中怒海翻江,她太明白这句话的深意了。“我不怕!”美好站住,身体挺得笔直,“我对得起你生下我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过去,现在,将来,一样!”
  • 太阳的金飘带

    太阳的金飘带

    秦晋大峡谷的日头,总是比其他地方来得要晚一些。等太阳的金娃娃蹦到黄河浪尖上嬉笑腾跃的时候,河畔上人家已经做了半前晌营生了。枣芽听见妈把第二锅花馍也揭出了,心里越发地着急。奶奶又进来了,问,河那边的还没到?妈说没呢。这是奶奶第三次问了。奶奶说,日头都下到枣树梢了,头趟船该过来了吧?妈说,秋收呢,敢许是忙。枣芽听出妈的声音有些黏。奶奶说,再忙也不在今天吧?再说了,他在煤窑,又不作务庄稼。妈说,挣人家钱呢,由不得自己。奶奶说,不会请个假?活人还能叫尿憋死?话出口,举手扇了下自己瘪瘪的腮帮子。少停又说,要不去河边接接?免得走绕了。
  • 三国演义(经典译林)

    三国演义(经典译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 真相

    真相

    因为一本书一炮而红的新锐作家马库斯,被出版社和经纪人追书稿,却遭遇严重的写作障碍,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没想到,竟然在无意中发现30多年前的一桩命案:一位15岁的少女诺拉香消玉殒,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马库斯是唯一相信恩师清白的人,现在,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一:到底是谁杀了诺拉?二:1975年的那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三:要怎么靠写作一本书来救人?
热门推荐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本书先从影响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讲起,接着又剖析了对第一印象起根本作用的自身修养、生活习惯和人格特质因素,并在情景第一印象中,阐述了各个场合的具体应对,具有实际操作性,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
  • 陌语亦可

    陌语亦可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遇见的人形形色色,不知根不知底。命中注定会遇见的人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并且她的出现定会教会你什么。我叫易亦曦,在某年某月某天我遇见了三个和我截然不同的人。她们带着各自的神秘色彩充满善意的闯进我的世界。“我的人我肯定护一辈子”“这样的我,你还愿意继续守护吗?”“她就那样的人,恶心。”外面纷纷扰扰,里面乱乱糟糟,我不知道,她们到底还能在我的世界停留多久,自私的想要永远,这就是女孩子的小心思吧。当四个人的友谊面临崩塌,所有回忆重现的样子能否挽回一丝余温?而我,将在她们的身上获得什么?
  •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是一本特别的书,它不会给你讲道理,只是把街头巷尾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我保证看《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的时候,你会想起某位为情所困的朋友、开朗逗比的兄弟,或者多年前还很幼稚的自己;想起某段独行的陌生街道、惊心动魄的旅程,或者一直想忘却忘不掉的记忆;想起某个流连沉醉过的小酒馆、烟火缭绕的路边摊,或者再也未曾回去的校园。《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全书30个故事,它们讲爱情、讲友情也讲亲情,所有的事和人,可能曾经也在你的眼前,可能就在你身边。
  • 蜀山之灭世大劫

    蜀山之灭世大劫

    灭世大劫将至,正邪之战,在所难免,生灵涂炭,战火纷飞,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谁来守护,天下苍生。爱也罢,恨也罢,富也罢,穷也罢,生也罢,死也罢,成也罢,败也罢,佛也罢,魔也罢,仙也罢,妖也罢,神也罢,鬼也罢,所有生灵都要回归天地,回归自然,无论你有多么厉害的法力,无论你有多么高强的武功,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权势,无论你多么富有,无论你的身份多么高贵,无论你有多么美,无论你有多么高的才华。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渐渐的被世人遗忘。穿越时空
  • 上水铭心楼前传

    上水铭心楼前传

    一段兄弟之义,恋人之守,各色各样的故事。
  • 告白天堂

    告白天堂

    三个家族,几段催人泪下的悲欢爱恋,一个时代的兴衰变迁徐徐呈现......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左猫右狗逢凶化吉

    左猫右狗逢凶化吉

    一猫一狗一女主,猫狗皆为灵宠,女主战斗力不咋地,若打架打不过便全靠一双腿溜之大吉,至于溜不溜得掉就得看跑的快不快了哈哈哈
  • 欺男

    欺男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夜晚的时候,一家人准备好绳子、猪笼、洗碗布——洗碗布是塞嘴巴用的。马进正要下手,马涛哭了:“爸啊!爸啊!”他的哭声把马万良吵醒了。马万良揉揉眼睛,“出了什么事?”他边说边跳起来去抓放在床头的木棍,看见猪笼和绳子放在一边,问道:“你们要开批斗会?”把马万良绑起来送去大兴的办法就这样黄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